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电影版,相对于漫画和电视剧而言。
可能是抱有的期待太高,所以落空了吧。
看预告片的时候,就有点不可思议,快把我哥带走结果哥哥真的被带走了?
我不喜欢的点:1. 和漫画原著并没有太多情节重合。
一致的是妹妹会武功,哥哥一直欺负妹妹,但漫画里妹妹也总是暴打哥哥的好不好,电影里就体现了一点点。
万幸万岁这俩货就出现了没几次,甄开心也就最后抱时秒的时候来了个特写。
兄妹俩的主角光环太耀眼了,把其他主角都屏蔽了吗?
还有漫画里根本没有哥哥被带走的情节;原著里设定兄妹家里很穷,但房子大到能滑轮滑是怎么个情况?
2.哥哥角色的塑造,我看的漫画理解的是无厘头又深情,捉弄妹妹但不过分。
但电影里的哥哥TRY TOO HARD. 为什么捉弄妹妹要给妹妹调晚闹钟还给她把头发绑在床上? 为什么妹妹买给妈妈的花在家里一片矛盾的时候还在带着花耍宝?
为什么说和妹妹捉迷藏自己却在打游戏?
为什么经常把妹妹的烤肠吃掉明明知道她喜欢吃?
在哥哥最后的解释里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太生硬了吧。
难道只有这种惹妹妹生气甚至崩溃的行为才会让她不受到更大的伤害?
贱贱的人畜无害的微笑就可以让一切怒火烟消云散?
不可能。
而且哥哥戏太多了。
为什么妹妹干什么事都会有哥哥在旁边搞怪?
这是用来搞笑的?
所以才是喜剧片?
但是一点也不搞笑,只会觉得哥哥很烦。
3.喜剧片一点也不喜剧,接上面。
我看电视剧版的时候笑到拍床,台词自然不做作,情节流畅不尴尬,荣幸成为我上大学之后第一部一集一集追下去的剧。
但看电影的时候我全程面无表情啊。
一点也不好笑好嘛?!
如果是部亲情片,可以把喜剧这个标签去了吗?
至于上面所说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电影时长有限,只能精华精华再精华,哥哥的个性是精华中的精华,自然要夸张出来。
漫天都是好,第一次逆流而行,有点小紧张。
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女生都在哭,搞得我即使超感动,也不好意思掉眼泪。
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但总觉得大家哭成一片不太好,于是每到自己感动要哭的时候,赶紧看一看身边正哭的稀里哗啦的女生,告诉自己,看她们都哭成这样了,你就别哭了。
《快哥》的动漫追过,网剧追过,电影也看完了。
我相信它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是因为它真的写出了大家心中的兄妹情,从时秒和时分两个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我们好多人不也都是像他们兄妹俩这样打打闹闹过来的吗,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两个人互相打对方,谁也不让谁;但要是在外面谁欺负对方的时候,又会豁出命去保护对方,不让对方吃亏或受伤。
我没有哥哥,但有一个姐姐。
平日里姐姐百般照顾我,可该骂我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
小时候没少挨她揍,长大了也没少挨数落、管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做哥哥姐姐的都比较早熟,因为早熟,所以要照顾和管教我们这些不懂事每天吱哇乱叫冷了要穿衣服饿了要吃饭委屈了要抱抱的弟弟妹妹们。
每次我委屈跟老爸撒娇要关心的时候,我姐都是一脸鄙视,好似我在眼里真是个长不大的大傻逼。
每次我哭着问我姐,为什么我妈不疼我就疼她的时候,她都非常淡定的说,你都多大了,还要父母疼?!
没错,做老大的总是有老大的样子,而做老小的,果然总是没出息的样儿。
电影中的哥哥时分也是一样,他给妹妹时秒做饭,给妹妹关灯,想办法照顾妹妹的生活,也极力保护妹妹的内心世界。
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分居两地,哥哥时分真是又当爹又当妈,还要招架时不时要闹上一闹的妹妹时秒。
陪你长大,看你变老。
1. 除了爹妈,这世上还有一个人会视你如命我想有兄弟姐妹的好处是,即便一家人散了,父母不在一起了,还有一个人与你相依为命,共甘苦,同进退。
试想如果时秒没有哥哥时分,她遭遇了父母离婚,自己跟着每天酗酒、不沾家的父亲一起生活,将会多悲惨。
可能她会早早退学,一个人承担起一个家;可能她会抑郁,成为一个不合群的自卑的小女孩;可能她会误入歧途,早熟,做一些不该她这个年纪去做的事情;可能她会觉得自己一生缺乏爱,心潮寒冷……而有了哥哥时秒,即便妈妈不在家了,还有人陪她打打闹闹,让她打让她骂让她依赖让她倾诉,让她不会那么孤单。
的确父母给的爱和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同,可是如果没有爸妈疼你爱你了,还有一个哥哥、姐姐疼你爱你,视你如命,也是三生有幸不是吗。
终有一天,我们要独自长大。
2. 成年人感情,不是我们流几次眼泪就会懂电影里,时秒发现妈妈不爱爸爸了、想要跟爸爸分开时候,她想尽一切办法帮爸爸挽回妈妈的心。
她以爸爸名义给妈妈送花,想让妈妈回心转意,却不曾想妈妈下班后气愤地把花扔到家里的桌子上,义愤填膺地跟爸爸说,你送我这个干吗?
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懂事的时分早已发现了父母感情破裂,他们之间分开是早晚的事,所以在看到父母真的要分开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挣扎。
而他也一直为了保护妹妹,不让妹妹难过,让父母不要告诉妹妹,他们的事情。
妹妹时秒还一直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总以为只有爸妈都在,哥哥在,才是家。
如果妈妈走了,就没人疼她了,她像个小孩子一样,死抓着决心要离开他们的妈妈不放,还单纯地天真地想让她的妈妈留下来,他们依然是一家人,不分开。
可是,成年人的感情,岂是我们流几次眼泪,伤几次心,就能够改变的呢。
关于爱情这件事,在我们没有长大和经历之前,我们不知道爱情居然那么复杂。
我们不知道,再轰轰烈烈地爱,也可能有不爱的那一天;我们不知道,即便结了婚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也可能有一天会斩断情丝成为陌生人;我们不知道,父母除了家庭、亲情,也需要被保护、疼爱,也需要安全感;我们不知道,我们哭着喊着求着其中一个人留下,可能是毁掉了他们一生的幸福……也只有在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不管不顾地索求,等我们也懂得了爱,懂得了人生苦短,即便他们是父母,也有权利去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再也不敢那么自私的去要求什么了。
成年人的情感世界里,一样没有容易二字。
我们总是要等到失去,才懂得何为珍惜。
3. 有一种爱是,心里爱你,嘴上却打死不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妹妹时秒脾气太暴躁,有时候对哥哥时分做出的要求很无理,对哥哥某些行为大动干戈往死里打的样子也有些过分。
可是,妹妹时秒对他哥哥的依赖和爱,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只是像时秒这样性格倔强的女孩,从不会轻易表达自己心里的关心和爱。
当哥哥时分挨欺负的时候,不管自己上一秒有多生哥哥的气,也会马上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将欺负哥哥的那些人打倒。
当哥哥真的在自己许愿之后,消失了,成为苗苗的哥哥的时候,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心里有多失落,多希望不管自己的哥哥多混蛋多讨厌,都赶快回来。
生而为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有人性格开朗,喜欢表达,心里爱你,嘴上也很直白;但也有人看起来大大方方,心里却纠结腼腆的要死要活,心里再关心你,嘴上都是打死不说。
我比较喜欢后者,因为我知道,一旦后者真心起来,全宇宙都敌不过。
我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孩,也是这样的性格。
过马路的时候,不是牵手,而是生拉硬拽着我走;下雨的时候,会一边骂我粗心不带伞,一边把我往他的伞底下塞;我嘴馋的时候,一边说我要吃的东西太贵,一边掏钱给我买;我哭的时候,一边说我哭的多难看多难看,一边拿纸巾帮我把眼泪擦干……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男孩。
我们没有在一起,我却一直记得他特别的真心。
我姐也是,一边骂我懒的要死,吃饭都懒得下楼,一边会在吃完饭给我打包回来晚饭,不让我挨饿;一边说我太放纵太自私,一边帮我收拾好下班回家扔在门口的拖鞋,吃完饭扔在饭桌上的碗筷;一边说我强势不顾他人感受,一边无止境地让着我,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一边嘴上骂我不懂事,一边骂别人说我不懂事……或许能让我们嬉笑怒骂的人,才是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
愿你从此懂得珍惜,懂得爱。
一如这部电影,它会让你很开心,也会让你很难过;会让你很悲伤,也会让你很温暖。
它给的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会让你明白如何完整的去爱一个你爱的人。
虽然最后,时秒去车站追十分的时候,说的那句,“哥哥,你丢东西了,你把我丢了……”很肉麻,可是真的也很心酸。
差点让我老泪纵横。
趁着还能放肆依赖的时候,去依赖吧;趁着还不管不顾去爱的时候,去爱吧。
就像我对我的姐姐一样,长大后离家和谁都不亲,唯独和姐姐不分不离。
以前想万一她找男朋友了,结婚了,生小孩子了,不爱我了怎么办?
现在想,管它呢,在能爱她烦她恼她关心她的每一天,好好珍惜就是了。
就是妈妈想让时分也跟着她继续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候,他眼里有泪的笑着拒绝了,因为如果他和妹妹都跟着妈妈的话就没人照顾爱喝酒的爸爸了,虽然爸爸酗酒是恶习,但他仍然选择跟爸爸回老家生活,去照顾爸爸。
还告诉叔叔妹妹的喜好的时候,那种神情,真的很让人心疼,真是很感人,说明时分也是一个有担当爱全家的人,演技很棒!
加油彭彭。
另外虽然时分在欺负妹妹的时候表情贱贱的,但表情也很可爱啊,我也知道他是为了保护妹妹,但是当时没有想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也不知道妹妹对这种事情的看法,所以事情做的不够好,但是看到最后很理解时分,也很心疼他。
彭彭在其他的采访里说他小时候是被爸妈打大的,混合双打,虽然他笑着说的,有点搞笑,但是我却很心疼他。
希望彭彭以后更好吧,天天开心
我也是个哥哥,而且是一个比妹妹大七岁的哥哥。
我与妹妹的相处之道,与电影中相当像。
也许每一个哥哥最喜欢的就是看妹妹生气的样子。
只不过我只是用语言逗弄她一下,比如说胖,比如说反应速度慢等等。
电影的几个主演都非常好。
电影只有6.9的评分是有些低了。
至少应该有7.5以上。
彭昱畅 的演技相当好。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演员的诞生中,特别是他演络的溥仪,虽然年龄很小,但对溥仪不同年龄的把握,人性的阴狠非常到位。
在与陈红的配戏中,丝毫不落下风。
在新生代的男演员当中,他的演技非常好。
目前最火的肖战、张彬彬等和他相比,简单不是一个级别。
可惜没人捧,一直没有一部大男主的戏给他,他还需要一个机会,盼他能越来越好吧。
张子枫从唐人街探案开始就很喜欢他。
在新一代女演员中,演技算是非常好的,人也长得甜美。
演起戏来非常自然,没有丝毫演的痕迹,非常入戏。
她最大的问题是面相有一些凄苦,不适合演傻白甜的戏,她非常适合走巩俐,章子怡这样的大青衣,演大女主的戏,而且有独立挑戏的能力。
在这部戏里,前期对哥哥的反感,后期对哥哥的不舍都表现得非常好。
再过几年,她应该是中国电影中挑大梁的女演员。
赵今麦最大的优势是长得漂亮,是新一代小花中最漂亮的那几个。
流浪地球中的朵朵非常好。
但过于漂亮的外形有些限制她的戏路,这部片子中还是甜美小花,这对她未来的发展有好有坏,搞不好在接戏时会受一定的影响。
但未来发展也很不错的。
总体而言,他们几个已经完爆以鹿晗赵丽颖为代表的一代流量明星,重新成为有颜有演技的电影演员。
期待随着国家对影视业的整顿,他们的演艺事业能走得更好,不会像富大龙他们这一代演员被资本追求利润,用韩国的流量注水方式压制,搞得好演员无法拍戏,用一群死人眼,僵尸脸,木头人演出的烂剧来糊弄我们。
非常值得观看的一部温馨家庭电影,全程能被时分时秒兄妹二人的各种争吵小打小闹逗乐,也能深刻体会到兄妹二人之间关系的亲密与融洽。
刚开始看到哥哥时分一些行为时觉得他作为高中生是真的调皮幼稚,还总是跟妹妹时秒打闹,随着剧情的深入才真切感受到作为哥哥,时分永远关爱保护着妹妹,让妹妹时秒能拥有一个开心的童年,即使面对着的是父母双方婚姻的破碎,时分仍在极力维护家庭的完整,让妹妹时秒能拥有一个开心的童年,并且感受到正常家庭的温馨。
影片最后时分与时秒二人在火车站离别那一段真的能看哭不少观众,过于催泪。
大概确实是曾经最珍贵的东西只有失去了才会觉得倍感珍惜。
演员不错,电影调色不错,不过感觉剧本太烂了,电影节奏也不行,现在越来越多电影都开始玩设定,夏洛特烦恼,羞羞铁拳,超时空同居还有这一部电影都是设定决定了剧情,可是这电影没放到一半就把“情感爆点”抖漏个干净,后面看着张子枫毫不意外的看到彭昱畅的好哥哥面,然后感动,真让我有些尬。
一直觉得看电影就像看小说,导演好好讲故事,可能这一手小反转垂泪效果更好,——尽管我也觉得他哥用他的“用心良苦”的方式爱妹妹也很尬(我要是张子枫,感受不到家庭温情时还有这种没心没肺的哥哥像智障一样耍宝添乱,我也大概率会希望他原地爆炸吧哈哈哈),偏偏导演玩设定,妹妹换了哥哥才轻易而聪明地透视到他哥哥的聪明操作,三下两下就把捉急的“良苦用心”抖露给观众看,后面的戏已经没啥期待了,感觉讲的不是故事,而是妹妹时秒的知后感,导演期待我们跟着她在哥哥形象小反转后感动不已,我却想把导演编剧摁在地上抽,这经不起推敲的破剧本白瞎了这演员这制作。。。
(ps:我觉得剧本的尬点在于,时秒内心敏感,需要爱和关照,哥哥要照顾的是妹妹的敏感脆弱而不是愚钝不谙事呀,换句话说,我认为哥哥要是直接把爱和温暖给妹妹,妹妹面对父母离婚时应该要更坚强,更能接受)
确认过眼神,彭彭是对的人。
这周七夕档上映的影片放眼望去没一个能打的,这一点我们在周一的前瞻中已经说过了。
不过《快把我哥带走》这部片名和海报都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国产青春片,却着实让人意外了一把。
这两年国产青春片似乎找对了路子,不再用堕胎车祸出意外那一套韩剧的东西来编故事,也没有找一堆快30甚至30多的演员来演高中或者大学生时期的故事。
去年的《闪光少女》就是这样,用的演员与剧中人物年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快把我哥带走》中的张子枫今年才16岁,去演一个高一学生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闪光少女 (2017)7.22017 / 中国大陆 / 喜剧 音乐 / 王冉 / 徐璐 彭昱畅选用年轻演员也并不代表着演技令人堪忧。
无论是去年的彭昱畅+徐璐还是今年的彭昱畅+张子枫,都是不可多得好演员。
需要注意到,这两个组合是铁打的彭昱畅,流水的女主角。
而看完本片后不得不佩服彭昱畅的可塑性实在太强。
不仅可以在《闪光少女》中饰演情愿备胎的暖男一名
也可以在《大象席地而坐》有出色的表现
而这次他又将一位贱贱的哥哥塑造的惟妙惟肖。
虽说本片彭昱畅可以说是最大亮点,但张子枫也真的完成的很不错。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记住张子枫是因为她在《唐人街探案》结尾那鬼魅一笑,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但之后她却接了《李雷和韩梅梅》以及《推理笔记》两部莫名其妙的片子,让人不免担心她的选片品味。
还好这部“快哥”又为她正名了。
片中她饰演的外表要强,内心胆小的妹妹也是十分可爱!
彭昱畅和张子枫二人很好的呈现出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妹,以致与我一块看的小伙伴说看着片中的兄妹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妹妹产生了共情。
而在剧情层面,由于本片是改编自同名漫画,所以总会有些中二感。
整个剧情也是在兄妹的人设强设定下进行的。
哥哥一直在犯贱耍宝,妹妹一直早熟懂事+暴力。
妹妹一人完胜四五个小混混这种设定其实只要接受了影响就也不是很大,毕竟片中许愿成真直接让自己哥哥成了别人哥哥这种设定更“扯”啊。
但本片好就好在并没有纠结在如何去科学地解释让自己哥哥消失这件事,直接用许愿成真带过,反正漫改作品这种中二的设定还蛮可爱。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可爱的设定,哥哥成了别人的哥哥,所以在揭露真相时妹妹成了旁观者,从而获得人物成长。
这样比哥哥在临走前写一封信告诉妹妹全部真相要好很多。
不过我还是很反感片子开始段落的MV拼接质感。
快结尾时的不断出现的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将人物情感外化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法。
最后那句“你把我落下了”可能很好哭但也真的很好猜啊!
实在是太套路了!
但有了两个主演,尽管本片问题不少,对我而言观感还是很舒服啊!
所以,从去年的《闪光少女》到今年的《快把我哥带走》,可能我国青春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起一个卖相不那么差的片名以及做一张吸引人的海报吧?
一开始有多讨厌哥,最后就有多心疼他,最后的反转太戳人了😭。
你以为每一次的“欺负”、“压榨”都是哥哥因为顽劣,事实上都大有深意,他会知道你最喜欢的烤肠需要抹好多辣椒,会费劲心思集卡为妹妹准备生日礼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守护这个家,守护妹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生日愿望成真”,哥哥不再是她的哥哥,作为旁观者,妹妹才看清了哥哥一次次“撒泼打混”的真正意图,才明白那一次次的逗她是怎么回事。
人总是失去后才会懂得原来自己拥有的是怎样珍贵的东西。
电影中给了妹妹第二次的"机会"——闰月生日,在闭眼许愿吹灭烛光、许愿完成的那一刻,一切正常向前,当哥哥还像错换之前那样送妹妹回家时,一切似乎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样子——哥哥没有换回来,但是坏了的路灯是什么时候修好的呢?
直到回到家中,一切才明了,哥哥安排好了一切,和母亲协商后,把最稳妥的生活方式留给了妹妹。
一直以来妹妹最渴望的就是父母双亲和睦,家庭温暖,到头来才发现有些事情勉强不得,只是哥哥先他一步长大了,为她挡住了那片阴影。
漫长的生活中,工作家庭父母疲于应对,哥哥反而成了切切实实伴她长大的人。
影片最后,哥哥选择和爱醉酒父亲去乡下生活,让妹妹跟着妈妈这边完整的家庭生活,将妹妹的喜好一条条整理给妈妈的另一位,知道妹妹怕黑设置了开关灯……当妹妹追到车站,哭着喊“你不要我了吗”,两人泪眼对望,我都要哭了😭太戳人了……影片的设置很巧妙,看似是这样,实则暗自有伏笔,看似悄无声息,实则潜移默化,一切已经不同,尤其是两次许生日愿望,真的是细节满满,最后太惹人哭了。
时分对妈妈说“你有胡叔叔,时秒有你,爸爸有谁呢?
”其实细节都很印象深刻啊,时分搞怪逗时秒开心,时分为了给时秒抽奖换电动车,吃了好久的浪味仙膨化食品,时分记得时秒怕黑,时分记得时秒爱吃加辣加孜然的烤肠,时分记得时秒慢热自己转学,时分用尽办法不让时秒知道爸爸妈妈吵架离婚保护着时秒的单纯,时分最后在火车站,找到他之后发生喊“哥,你把我落下了。。。
你把我落下了”
一、首先谈谈感触吧。
1.感谢万达APP,感谢豆瓣“诚不欺我”。
让我没有错过如此优秀的国产片。
2.那句在站台“那把我拉下了”受一万点暴击......相信许多人在这里都get到了泪点。
而且这个前后几秒的影视效果做的也很到位,首先哥哥妹妹站在站台的两侧,代表着从此两人的生命轨迹从此是两条线,亦也有各奔东西的意思。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3.无灯巷。
那是他们回家的必经之路。
表明时秒怕黑。
“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美女画皮…………”浓浓的时代感。
这个点我get到了。
4.时秒说“我谁都不想跟,我跟你们不熟”。
只有有过此经历的人才能理解。
5.最后时分跟了爸爸,感受他浓浓的担当感,他知道跟了爸爸代表这什么,“两相其害取其轻”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了什么?
放下较为优质点的生活去老家,去乡下,去陌生的地方,去陌生的环境,再去照顾那个“醉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老爸。
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6.还好时分有时秒。
还好时秒有时分。
二、对于演员。
1.张子枫的印象就是《唐人街探案》最后阴恻恻那一下,但这部片子的演绎真的让我看到张的认真。
2.彭昱畅(时分)真的演的太好了。
把逗比演绎的淋漓尽致,却又透露出浓浓的温情。
继续踏踏实实的演好戏,做好演员。
一定会大红大紫。
3.说一句题外话,看到万达APP还有豆瓣对这部影片的腐酸,真的不得不说两句,韩国欧巴演绎的欧巴就是欧巴,中国的哥哥演绎怎么能调出那么多刺。
到底是什么在作祟??
于我而言,纵使整个第三幕都拿来煽情,它的问题还是“不够煽”。既然选择经典煽情模式——靠不断堆叠喜剧性“表层情绪”,藏匿起“情感底色”,再拿半小时把这个底子掰开、扭转,煽地叫一个天荒地老;那完全,可以再煽地夸张一点。选角非常成功,张子枫和彭昱畅都是符合影片“二次元气息”,同时没有形成套路化表演的演员,所以在这类风格包拢下会显得戏特别好,鲜活无比。#我妈的暑期档最佳,哭得叫一个夸张,把我吓着了,可能只有老阿姨才能懂“00后感”的电影吧#
即使没有堕胎青春片的浮夸,也仍是与现实脱节的。对年代特征的展现首先就割裂了,九十年代的感觉混搭着智能机的出现。同时,所谓对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探讨也着实恶心人了一把,这并不是一种反思,而是为了反转时分的形象而刻意为之,是用不幸的婚姻来证明大部分人都不配当爹妈。后半段的煽情用力过猛差点尬出天际,这片还是改个名吧,叫《那些年存活下来的二胎》。
打点很精准,所以也能理解煽情部分同场观众哭得不能自已。小孩们选得不错,看起来都很自然,能演出又贱又萌实在是不容易。选景很适合调度,细节(如竞走健身团等)的注意也增添了整体真实感。8.26UME新天地
6,演员演技很到位,全程飙泪,但是,但是,作为一个看了动漫的人仍然觉得很生硬,有些情节很突兀
家庭题材好像在国产片里缺失一段时间了,一个高中女生的神奇体验表达与哥哥之间的亲情,背后是家庭破裂的痛苦与个人成长,女生视角情感铺垫很细心很到位,整体清新欢乐又感动,就是年龄有点模糊,片子里表现有些低幼了。
挺不错,很逗!
还是挺不错的搞笑温情都有
给彭昱畅加一星吧,真是可爱!希望他哥彭于晏能好好学习学习
【C+】胜过绝大部分国产青春片,较为真实的展现了中学生活,笑点自然,泪点也是精心设计过的而非硬煽(找卡,怕黑都有前后呼应)。编剧很值得称赞的一点是,在时分成为别人的哥哥后,时秒对哥哥的感情从讨厌到怀念,靠的不是『一个人过久了才想起哥哥的好』这种将推动全交给时间的薄弱情节,而是因身份变化让她从第三方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这给予情感更丰富的动机,也让角色有了更多成长。但片子也有很多不足,气质太卡通太孩子气,成人世界简单的像过家家,偶尔产生自己在看快乐星球的错觉。而且片长太长不够精炼,出现了好几次情绪一直拖沓不收尾的情况(尤其是结尾),张子枫很出色
讲述了妹妹与哥哥两人相亲相杀的故事 妹妹不知道哥哥表面上的无耻自私 隐藏了对她的浓浓的关爱之情 在哥哥失而复得之后 兄妹二人再度因家庭原因而不得不分离的情况下 妹妹选择了不让自己落下 该片集青春 喜剧 家庭 奇幻等元素 在张子枫等小演员的倾情演绎下在片尾部分感动到哽咽 非常耐人寻味 值得一看
什么哥不哥的,明明在谈恋爱嘛……
怎么觉得是爱情片……不过片尾老照片回溯到兄弟姐妹五人以上大家庭时代,二胎宣传片无误了……
很真诚 彭昱畅好棒
好想有个妹妹
7,整部电影其实是用了情感片类型模式做的,不过用这种方式聚焦兄妹情还是挺有趣的。而且在表达青春方面也算清新有趣。尤其是:彭昱畅、彭昱畅、彭昱畅。他是全片最大加分项,又萌又贱的角色,可爱死了!
以为是以往流水线的国产青春烂片,却发现意外的耐看
这种靠谎言建立起来的欺骗式保护很容易让人想起《美丽人生》。影片加入了互换身份的设定,让人物拥有了审视曾经情感的旁观者视角,整个故事就像在做一个生活的拼图板,它拼凑出了生活的另一面,挖掘出了隐藏的深情,又不耽于揭露生活的真相。如果说缺点,是它信息给得太多(已经不像电影的写法了),情感浓到化不开。情感戏的写法也与《美丽人生》相似,人物之间隔了一层,观众处于全知视角,自然为其揪心动容,类似于“桌下藏炸弹”式的悬念。张子枫和彭昱畅(笑起来很像黄渤)太棒了,如此浓度的煽情戏在他们恰如其分的表演下,让人哭得很舒服。3.5
当时看微博上宣布,还挺感兴趣的,期望值也挺高的,但是看完之后挺失望的,没啥意思,不过倒是很羡慕有一个哥哥。
算是国产中一股清流的小清新,张子枫的演技很好
今年份的《闪光少女》吧,故事稀碎,差一步就骨科了,但台湾导演拍出来的青春片还就能接地气又不土。彭昱畅真是不错,贱兮兮的样子完全是个小黄渤,还比黄渤年轻时好看点儿,全片所有笑点都在他身上了,未来值得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