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终于在蓬头垢面的大妈出现后第一次有了高潮,好戏终于上演了。
从封楼开始,除了女主播,摄影大哥以及消防队员以外的大楼住户逐一登场。
在此,本片的恐怖性质也同样尘埃落定,咬人,封楼,病毒,一看就是丧尸片的架势。
所以我也有理由相信会再次见到大妈的,恩,一定可以的。
不同国家,性格迥异,各怀心事,让每个人都成功变成了本片的吐槽点。
1、白内裤大妈不得不说的重要人物。
如果不是因为大妈,就没有REC了,那就属于她个人的啃食故事。
消防队员冲进房间,面容呆滞大妈出场,其实她的面孔从头至尾我都没看清过,但那庞大是身驱是一见就无法忘怀的啊。
还有便是被短暂制服后露出的白色内裤,大妈的形象一下子可爱了起来。
并且在以后的剧情中,大妈好几次高举双手摇摇晃晃地扑向众人着实让人钦佩,连子弹都无法将其放倒,直到遇到锤子小队长才算光荣完成任务放心躺下。
2、锤子小队长进去三个消防队员,一个被大妈啃了,一个跌死了,健康完整的就只剩锤子小队长了。
小队长足智多谋,就凭一把锤子,放倒大妈以及若干丧尸,酷毙了。
锤子貌似是大妈房间拿到的,从此成为灭敌利器,无一失手。
(这里要提醒,寻找武器时无比选择面表光滑的,手起手落,命中率高,击打率大。
类似REC3中的狼牙锤就成了悲剧,道理大家懂的。
)小队长正是凭借此锤子,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摄像大哥和女主播达到BOSS老窝,可惜还是挂了。
3、女屌丝主播除了开头稍微叫了那么一会会再也没有嘶声力竭过,并且一路督促摄影大哥必须保持摄像。
在协助小队长杀敌的过程中,不顾形象不顾个人危机英勇和丧尸搏斗。
抡起什么家伙就往敌人身上砸,严格秉承杀光一个算一个作战方针。
这样的姑娘真是千年难遇的,找女朋友就要找这款的,不但临危不惧,关键时刻还能保护自己。
4、自恋大叔危机关头,大叔依然懂的保持个人形象,在镜头前佩戴好所有首饰,调整角度,摆出最佳pose。
谈及楼上亚洲人一家时,明显出现了厌中情节,吃生食说鸟语,统统加在了中国人头上。
虽然也提到可能是日本人,但是对中国人的认知度明显占上风。
5、病毒携带源头如果不是为了交代病毒的源头,恐怕这个两个人物就多余起来。
没什么比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小孩更刺激的,何况变异之后就是丧失人性的,妈妈什么不过是一具躯体。
6、打酱油老夫妻本片最温馨的一对,仿佛完全置身事外。
老先生可能有老年痴呆症,讲什么都一脸茫然,老太太倒是比较强势,一看就是家里做主的那一个。
从上楼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可能导演不想他们遭罪,也不想看观众看到这次惨烈一幕。
7、小日本一家起初以为是思密达来着的,一家三口的脸实在很靠近他们的特征。
突然冒出的一口日语验明真身。
一直提到楼上住着爷爷,从头至尾这个人物没有出现,差一点就让我误以为他就是BOSS,实在很容易产生误导。
8、实习医生这把年纪还在当实习医生是不是有点老,不过剧情只是需要大楼里有个医生而已,我们不该太苛刻。
医生不但能注射,还兼职大楼管理员,掌握大楼所以钥匙,对此后情节发展有很大贡献,可惜导演不让他活得太长。
9、被咬女青年这女青年实在够悲催,莫名出场的时候就已经被大妈暗搓搓啃过一口了。
面孔也几乎没有看清楚,在大妈幽暗的过道里被小队长一锤子干掉。
10、顶楼BOSS这个BOSS长的跟卡西莫多一样丑,不,更丑。
第一印象就想到《寂静岭》里的爬行版怪物。
病毒不是在一个妹子身上的,为嘛这货可以长成这样。
如果不是靠那对下垂的干瘪双乳,我都无法说服自己这是女的。
一切都好,就是开头实在拖沓,在女主播哔哔一路西班牙语中,差点没想换片。
就口味而言,属于中等,是一部可以不喜欢但是值得一看的B级片。
看的时候发现21年上映的泰国恐怖片《灵媒》无论是在拍摄手法—伪纪录片,还是在最后结尾的高潮部分的处理都与其非常类似,即摄像机夜视镜头下的恐怖直播。
传染病导致人类丧尸化,这个设定在现在看来可能已经烂熟化了,但是在零几年那会儿应该还是属于新潮的。
在某种程度上,《死亡录像》给后来的恐怖类电影带来了很多启发。
电影2/3的剧情并不算恐怖,我这种胆小鬼都能接受的程度。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怪物”都是可知的,可被预测的异化后的人类,顶多是血腥点,对中国人来说可能算不上真正的吊诡和恐怖。
不过电影最后10分钟还是可以满足大家对恐怖和刺激的追求的,不要错过。
关于剧情和人物设定,在这部恐怖片中我反而解读出了一种“温情”。
警察因为杀人内疚最后被咬了还拖住小女孩;居民实习医主动救助伤患;记者一直坚持记录真相; 光头的消防警察遇到一个感染者干掉一个还一路护着俩记者; 进来的防疫检测人员被咬了主动把自己关起来;然后那个开始看起来很油腻的中年男人,在只剩下几个人的情况下居然能保持情绪稳定,能想出来逃离通道。
在片尾,男女记者来到了最恐怖的顶层阁楼,在照明设施被破坏,只有男记者有摄像头夜视的情况下,他选择的是去保护处在黑暗中的女记者,嗯,虽然在面对boss的时候大家都团灭了,但是还是说,该有的安全感是有的。
使用伪纪录片的手法将一部二流僵尸片的题材拍摄成一部一流惊悚片,导演琼米·巴拿格鲁不愧是恐怖片高手,曾经的作品有公寓出租》、《机械女》、《鬼别墅》、《无名者复活》等等,此片太成功,以至于模仿者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没有一部水准能达到它的。。。
女主长的挺可爱,尤其是小背心那几段。。。
为了致敬一部以真实著名的惊悚片,所以…… 关门熄灯拉窗帘,眼前的笔记本是唯一的光源。
黑暗中感官被无限放大「很深刻的理解了作死这个词,后悔ing」 故事的开头营造了一种非常轻松,看似真实生活再现的情景。
直到老妇人的出现,光头警官被咬,气氛立马变的剑拔弩张,至此没有停顿,一直到故事结尾。
女主持人和摄像师构成一个电视采访的独特现场,令人身临其境,实时观察事态走向,而抱着小黄鸭的我已然入戏,像是一直跟着摄像师在这个丧尸之夜的老公寓楼里逃亡。
这是一部注重剧情的好惊悚片,大楼突然被政府封锁,整栋楼的人都一脸懵逼。
通过采访解开谜团,有看纪录片的感觉。
西班牙人的大嗓门惊恐的主持人逃亡的尖叫声丧尸的吼声,一直晃动的镜头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然后然后本片的高潮,幸存的摄影师和主持人误闯阁楼,谜团解开,还涉及宗教信仰?
有意思…… 最后七分多钟的夜视镜头真的很赞「超恐怖」,难室诡异的报纸资料还有实验仪器。
突然冒出来的小男孩吓得我马上摘下耳机……还有实验留下来的干尸吃了摄影师……全集终,幸存者只有惊魂未定抱着小黄鸭的李某人…… 身临其境的恐惧,带来对绝望感短暂的亲密体会,这能令人振奋,并产生劫后余生的瞬间快感——这大概是惊悚片迷人的地方……
伪纪录片的特点在于“真”,而恐怖片一般都很“假”,要想将两者完美融合,就要大胆摒弃那些恐怖片的传统恐怖元素。
就像《女巫布莱尔》,没有花里胡哨的吓人手段,反而真实的渗人。
这片子是挺好看的,看得我心惊肉跳,但我觉得不拍成伪纪录片也许会更好看!
这样的故事太假,根本拍不出《女巫布莱尔》那样的真实感,至少我是没有办法把它当成真的看,拍成伪纪录片没什么意义,镜头晃得让人想呕吐,反而影响观影效果,不如拍成正常的电影看着过瘾!
片中有一个情节蛮讽刺的,那个带孩子的女人声称这一切的麻烦是那对亚裔夫妇的父亲引起的,不想却是自己家出的问题。
个人觉得西班牙语不是很好听,在这片子里还被女主歇斯底里的喊着说,真是让人受不了,西班牙女郎的嗓门都很大吗?
尽管对恐怖片的喜爱几乎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我深知这一类型片真正的迷人处,绝非无休止渲染血腥杀人和死亡场景(尽管看上去它们总是必不可少)。
身临其境的恐惧,常带来对绝望感短暂的亲密体会,这能令人振奋,并产生劫后余生的瞬间快感——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不安全感乃是人类记忆深处最根深蒂固的动物本能,恐怖片正基于此心理背景诞生繁衍。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生产恐怖片最活跃的地方总是日本、美国这些危机意识强烈的国家。
此外,回归前的香港人也(曾经)喜欢通过恐怖片和色情片来消除社会生活压力,而在欧洲的西班牙,人们则习惯于通过恐怖片,来消除源自宗教的不安和焦虑。
在西班牙恐怖电影里,很少出现好莱坞电影里屡见不鲜的,离群索居的电锯杀人狂或突然入侵小镇的吃人怪兽,他们喜欢表现的是黑暗、死亡和人的变异——黑暗象征无边无际的压抑,死亡是这种压抑导致的结果,而人的变异,是生与死的辩证。
不久前的《孤儿院》正是揭示这一主题,而这部“吓人何止一跳”的《死亡录像》,更是此三者的有机融合,不过,这部电影的价值并非仅此而已,它最令人欣喜的,是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表现形式。
这种新形式,很可能会因为这部电影意想不到的成功,引发一次探索新兴电影语言的小小潮流。
这个潮流简单讲,就是用纪录片手法拍摄故事片,比如好莱坞最近用DV拍摄的科幻灾难片的《苜蓿地》,或者乔治·罗梅罗的《死亡日记》。
而更有想象力的做法,我想也会很快有人大胆去尝试,能不能用纪录片拍一部武侠电影呢?
别着急一口否定。
40岁的西班牙导演琼米·巴拿格鲁,在将近十年时间里一直钟情于拍摄恐怖片,但那些电影(《黑暗》、《无名死婴》、《公寓出租》)无论是否借助好莱坞资金和明星效应,都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与他合作《死亡录像》的帕卡·布拉扎也一样。
创作苦闷之余,他们终于决定剑走偏锋,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征服经验丰富的观众。
DV终于挽救了他们的事业。
这部电影让很多经验观众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影片开始时,电视台“当你在熟睡”节目女主持人安吉拉带着摄像师去一个消防中队深夜采访,整部电影即由摄像师肩扛的机器“无意间”纪录完成。
但《女巫布莱尔》没能解决“必须拍地好看”这一核心问题,而好莱坞的保守主义和经验主义又导致《女巫布莱尔2》在第一集惊世骇俗的成功之后,未能继续探索,相反却大踏步退回到胶片格局,使DV这种电影新果实的成熟,推迟了整整十年。
采用纪录片手法的最大诱惑在于,它能够提供一个使观众身临现场的紧张气氛,这非常适合用来拍摄“突发事件”,《苜蓿地》和《死亡录像》的成功,都基于此。
在《死亡录像》里,女主持人和摄像师构成一个电视采访的独特现场,令观众身临其境,实时观察事态走向。
镜头首先是常规的消防中队采访,很快,由于跟拍消防队员出警,观众得以和拍摄者一起进入一幢老公寓楼,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又和那里的住户一起夜遇恐怖僵尸。
由于影片由电视台摄像师随机拍摄,视点单一,剧情在展开过程中,就不可能像传统电影一样覆盖场景和人物,这反而增强了不可知带来的重重恐惧和猜测,同时摄像机的晃动,则增加了观众心理的起伏不定。
很多类似摄影风格的电影作品,确实曾因此失去部分不堪忍受画面动荡的观众(《苜蓿地》就仍然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保罗·格林格拉斯两部《谍影重重》的有效熏陶,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影迷学会了享受这种新闻纪录式的晃动。
琼米·巴拿格鲁和帕卡·布拉扎做的更妙,他们非常体贴地考虑到这一点,不时穿插拍摄一些稳定镜头,利用简短的采访、黑屏和固定镜头,让观众紧张的神经得以稍事休整。
影片的最后一场戏最为影迷津津乐道,这个7分钟左右的夜视镜头场景(《苜蓿地》里也利用了DV的夜视功能,但效果却远不及此),不仅成功地向恐怖片经典《沉默的羔羊》表达了敬意,更将全片营造的恐怖气氛推向高潮,惊魂程度几乎令人窒息。
这段情节还将西班牙恐怖片经常涉及的宗教恐惧引入进来,我个人感觉稍嫌煞有介事,但却为这个惊心动魄的“僵尸之夜”,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解释说明。
有经验的影迷还会发现,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和比利时电影《人咬狗》(1992)如出一辙,摄像机倒在地上机械地拍摄,而叙事者(纪录者)伴随一声惨叫,被猛然拽入黑暗。
因为显然不具有《人咬狗》深邃、尖锐的人文内涵,这个并不新奇的镜头,就显得不如《苜蓿地》结尾那么恰到好处、意犹未尽。
尽管如此,影片对低成本电影寻求出路仍然小有启发——与其让高清无限接近胶片,不如利用它天然的纪录片质感,拍出物美价廉的创意故事。
希望更多DV爱好者和年轻导演,能够有兴趣看看这部电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8a9901009ntk.html
毫无悬念,尽管先看美版,再看原版,有提前剧透,但不得不说原版的质量就是高出一块。
倒不是说老美翻拍恐怖片,鲜有成功例子,所以才不怎么样,的确在拍片上不如别人用心。
人家是精心雕琢出来的创意,被老美搬走,似乎不用动脑子就能照样翻拍,哪有这么简单。
学得皮毛容易,精华不是那么容易COPY滴。
西班牙的原版也就70多分钟,所有的过程显得相当紧凑,没有让你觉得多余的镜头。
每个人物的出场简要但不凌乱,却能让你记住他们,以及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镜头前最直接、也出镜最多的主持人,在片中的表现也相当出彩,各种情绪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即便抖动的镜头也没有妨碍到演员的发挥。
依稀记得美版中,有多出一些人,也多了许多小细节,比如楼里的实习医生其实有吸毒,还有一对年轻人的戏份也很重。
人物增多,也是造成全片内容分散的原因之一,作为僵尸片,并非被咬而变身的人越多越好;本片的重点,是这个密闭空间,无路可逃所制造出来的恐怖气氛,多几个人并不能添加什么作用。
还是很喜欢这类DV拍摄手法出产的恐怖片,在这个创意越来越显得枯竭的今天,寻找到新鲜感也有些难了。
虽然也看过一些此种类型,但质量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相当刺激。
《死亡录像》和《鬼影实录》都拍续集了,不知道能否更出色,期待喽。
久没看恐怖片今天有点起猛了,铺垫是几个月前PK说有个好片儿,他那CULT之王的神经推荐的"好片儿"通常都让我又爱又恨,很有可能提前结束我独居少年短暂的一生,拖到今天竟然又被某崇尚恐怖片儿的同学提起来,好吧,既然天时地利人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捏 基本上就是女巫布莱尔加生化兽尸,片子中最冷静最敬业的就是内抗摄影机的大哥,话极少,只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话说"当我们熟睡时"摄制组有天晚上出外景,一个事儿逼兔牙主持人姐姐和我们的摄影大哥布鲁拖(不叫这名,可我对他那名第一反应就是布鲁拖),外景任务是跟拍消防队员的夜间生活,那是消防队员啊!那可是西班牙的消防队员啊!肌肉,还是肌肉,帅哥,还是帅哥......跑题了, OK, 然后就接到了个任务,要解救一公寓中被困的老妇女一名,一行四人(摄制组两人,消防帅哥两人)来到了事故现场,据群众语无伦次的介绍,楼上有一发出高分贝叫声的老妇女将自己反锁在房中,由于危及到邻里团结,故报警,这时现场共15人,摄制组加消防队,牛逼警,小受警,事儿逼人妻与其上呼吸道感染女儿,日本人一家三口,实习医生一名,惊吓过度错乱中老夫妇一对,和一油头GAY佬 不多说,紧接着我们骂骂咧咧的干警和一干人等就冲上了二楼老妇女家,关键时刻还得肌肉男强行突入,只见一发癫的老妇女满身是血还露底,牛逼实在看不下去了过去安抚,说时迟那时快,老妇女一个经典的推到便把牛逼压在身下,照脖子吭哧一口,牛逼当场血奔,众人见势不妙扛着牛逼就往楼下冲,结果,冲到楼下更不妙,人民政府已将此楼封锁,游戏环境到此已经完全形成 接下来就是生存解谜加打豆豆,帅哥消防员在楼上和负隅顽抗的老妇女搏斗最后被啃脸给从二楼扔了下来(你看看,你看看,肥牛逼咬脖子帅哥就啃脸),小受警员小宇宙爆发上楼拔枪击倒老妇女,并发现又一无辜女的被老妇女啃死,然后一行人互相指责错乱了老半天才消停下来听指挥,摄制组还抽空做了个专访,发现小女孩的狗病了被送去就医,这就是传说中的线索卷轴吧,收藏,保存,然后就是整理人数,获得公寓地图视角,然后剧情发展,政府派进来个穿宇航服的检疫人员给准丧尸检查身体,实习医生被复活牛逼啃死,生存篇正式开始.楼内共5名可见丧尸,利用保存的线索卷轴和宇航员的供词,问题出在狗身上,查明丧尸病毒为通过唾液传染的十级狂犬病毒,小女孩瞬间应景的变成小BOSS一名把她妈给啃了,然后小受警察继续小宇宙爆发,竟然追到二楼试图和小boss communicate,结果势必被KO,然后,然后,然后就啃与被啃,宇航员被KO,日本人和错乱老夫妻在楼下被无视(被啃),然后光头消防员2号KO了几个丧,然后............ 我错乱小宇宙爆发完全无视剧情,泡妞游戏上身搜索价值线索中 最后,GAY佬死前遗言:四楼有秘道!有钥匙!你们丫快去找!我又回到剧情中,卷轴保存完毕,就剩事儿逼女主持和布鲁拖俩人了(啊?怎么剩下他俩的?!我脑残.....)俩人跑到实习医生的房间狂找,据我目测房间中有不下20个抽屉,在这种设定中竟然让他们给找到钥匙,游戏的设定还真是粗糙,如果他们到了我的房间,呵呵,吼吼,可能要先抱头痛哭然后选择集体自杀吧,木哈哈哈,又跑了,OK,俩人拿着一大嘟噜钥匙冲上四楼,身后有几个丧尸在追,然后门竟然让他们给捅开了(靠,这个逼养的设定太山寨了!)到达了最终的BOSS房,然后剧情发展的十分平易近人,宅男的房间,满墙的简报,桌上有试管录音机,解谜呗,反社会呗,宗教呗,研究出个不着四六的疫苗结果变异成十级狂犬病,实验体被收押,实验体逃跑呗,OKOK,脑内游戏中屏幕下的小字框被我飞速点过,虽然对是怎么传染到狗身上的依旧不解,但是剧情还是让我过度到平易近人的布鲁拖最终不得已开夜视的的最终幕了,事儿逼女主持在夜视中就差流着鼻涕说: I, I CAN SEE DEAD PERSON.了狂COS女巫和沉默的羊,然后我们稳重的布鲁拖终于说话了:我在这,我在这,跟着我. (KUSO一下,事儿逼可以和他舌吻了...........) 然后,靠,我都口干舌燥的不想再打了,最终BOSS终于出现了! 一个柴火妞 一副骨头架子摇摇晃晃的见东西就砸,可以看出她变成寿司boss之后内心的纠结,然后我们英武的布鲁拖哥哥就拼命的保护事儿逼(他俩绝对有一腿!),走!快走!瞎事儿逼在前方横冲直撞,看不到我们英武的布鲁拖哥哥的脸,离别啊,最终的离别,在血肉横飞中舌吻吧!我萌起的小宇宙最终还是敌不过过少的预算,最后摄像机哐当倒地,布鲁拖被KO,在微弱的绿光中,事儿逼被柴火拖走... 黑屏 THE END 眼看快11点了穿上鞋就往家赶,走在路上被冻得浑身哆嗦,还是给小巫打了个近十分钟的电话,我不再年富力强了,看了个恐怖片半夜回家还是会东张西望哆哆嗦嗦,回头想想,不就是布鲁拖怒战柴火妞嘛
在午夜看完这部西班牙片子。
看开头的时候混乱的镜头差点看不下去,结果后面的内容还有点小惊喜: 一直都是晃动的,迫近现场的摄影镜头。
用一个摄影记者的视角带领观者亲临危机事件的现场。
被警察包围隔离的住宅楼,像疯狗一样发狂的被传染者,被咬得献血淋淋岌岌可危的警察和消防员。
一系列突发的惊心动魄的事件让困在楼里的所有人惊恐慌乱。
女记者不断的催促身后的摄影师,快拍,都拍下来……直到所有的人都被感染,直到最后一丝光亮的幻灭,镜头前一片黧黑,回响在耳边的仍是那句“快拍,全都拍下来……”
虽然知道这是一部电影,但这种用DV拍摄的手法还是把我震到了,身临其境的恐怖是本片成功的重要原因。
看这部影片是因为电影杂志上把它评为十年来最佳恐怖片,个人觉得,当之无愧,看过许多乏善可陈的伪恐怖,这部片让我在午夜真是小吓了一跳。
这样的故事,很容易就猜得到结局。
那就是录像者必定最后一个死。
但没想到故事发展得环环相扣不说,气氛也让人越来越绝望,当主角逃到顶楼,松了一口气时,最后的大幕却刚刚开启,随着整个事实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观众也会渐渐感到两主角越来越危险,黑暗、神秘、以及各种各样的实验器具,都让人压抑,当最后女主角被拖进黑暗中时,这种绝望达到顶峰。
最后,80分钟的片长也使得影片节奏更快,气氛更紧张,的确让人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恐怖之旅。
推荐给胆子大一点的朋友和DV爱好者!
写实的感觉正是恐怖片必须的最简易特效,本片的高潮出现在最后几分钟,也只有这几分钟很吓人。
晃的眼睛痛。
好生猛。PS:整个过程中摄影师未免太淡定了。
DV版walking dead。。。比鬼影实录晃好多。。。
巴塞罗那发生的 看着这个电影就感觉闻到了那边的空气的味道
为什么我在那个肥婆冲上来的那刻忍不住的狂笑不止。。。。。看来我不适合恐怖片
啥玩意阿
活生生渗人。。最后的时候
现实的拍摄手法。
152 有些情节不明所以。。
罢了
女主角太恶了
不小心先看的隔离区,才来看这个...P.S. 女主的西班牙语听得我想发飙...
又是一部过誉的片子……
布莱尔版生化危机伪纪录片。
前40分钟可以忽略,后面的除了惊叫,血腥就是咬来咬去的僵尸,一点不恐怖
晃得受不了!!
三星半~手持DV与精准剪切打造的写实感和长镜头都还行,尤其是最后一段夜视,估计没被沉默羔羊虐过的初级重口味都吓死了哈哈哈哈(btw这导演的另一部《当你入睡》也是小神作一部哦哇哈哈哈哈
节奏太好了。吓的我肺疼了
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