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灾难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去看欣赏灾难的“多元化”。
这片纯粹在故弄玄虚,卖弄特技。
故事主体在“水”和“时间”上,但最基本的细节——也是很多和“水与时间”有关联的电影的最基本要求:为什么那些湿透了的衣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毫无转折地干了!?
这么基本的要求都没做到,就别说其他了。
也别指望能得到什么启发。
整个片的结构就是:英国版hollywood灾烂片,所有最基本的商业元素都抄上了,如果你真有那么多时间的话,也劝你别看。
05年的夏天,我坐在没开电扇的宿舍里,寒冷,顺着脊椎在头皮上爆炸。
这是《后天》给的刺激。
所以当号称是英国《后天》的《水啸雾都》华丽丽上映时,我强烈想去影院看的。
但在电脑上浏览了一遍之后发现,这银子省对了。
同样是环保题材,《水》对《后》的模仿痕迹很重,影片风格也很好莱坞。
但是表现力就……甚至不过2天时间,我竟然都忘记了电影的结尾是什么,只记得男女猪脚在管道里爬啊爬的,一个老头莫名其妙的的在开阀门的时候被爆出来的零件(忘了是什么,总之是个小零件)插进胸口刺死了!
沉闷+虚假+莫名其妙的情节还不如《通缉令》好看。
顺便说一下,出来把子弹像足球一样射成弧线,那个片也什么好看的。
那推荐你来看看这部电影,很多很多水,流来流去的,配上多余的音乐,古典的绅士英式英语,经典的每部电影都可发现的老套桥段,可以挑战你的不困极限。
当然,如果你看过水,还是不用来看电影了。
把自家水龙头开到最大,盯着水池子1个半小时,别忘了打开奥运圣歌《我和你》,嗯,基本上就这感觉。
这样的片子,若不进影院,基本很难看下去。
故事陈旧,类似的前作太多,已经有人开玩笑说,还可以“水啸上海”、“水啸东京”、“水啸巴黎”;诠释平庸,演员们,长的都还不错,但伎俩不够。
然而,投映在大银幕上,声、光、影混合发酵,总是容易让人接受。
也许是今年看多了现实中的灾难,很有些感慨甚至感动。
比较不舒服的是,诸多细节不合情理。
比如,父子隔膜了多年,莫名其妙地就合解了;比如,老爷子深入水底开阀门,怎么就必须得死;比如,女议员的面部表情,怎么无时无刻都像微笑……数不胜数。
最不爽的是,收稍时,竟然不表现一下两股水流的对冲,简直虎头蛇尾。
我的猜测,肯定是特效费不够了。
一提到这部电影就气 话说 这是我和男人看得第一部电影 靠 就被它这么破坏了…… 海报上煞有其事的宣传:可与“后天”媲美的灾难大片 我俩站在那前面说: 得 就这个吧!
大片呢!
进去后 看得这个后悔啊 不说那 到处的穿帮的电脑特技 就那剧情你没看结尾就能猜出来它要演什么 由于父亲的执着于 气象研究 父子关系多年不和; 分居n久 但还藕断丝连的夫妻 都讲他这一家子呢 在洪水的考验下所有危机解除啦。
最后还在两帮人在那墨迹炸与不炸桥的问题, 编剧还特二的在飞机锁定的最后一秒解除命令. 让我们寻求刺激呢?
还有从影片开始 就说伦敦要被淹 但是到影片最后也没感觉这洪水又多严重 ,估计导演的宏观性不怎么好,除了在二维地图上标出河道两侧受损的地区,还有贴在寻人板上的字条。
其它表示一概没有。
感觉着片子拍的蛮失败的 一点新意没有 视觉效果也极差 更重要的是一点子启示作用都没有…… 很无奈的是 在影片最后炸桥那段 我们俩都睡着了。。。
能想象出有多无聊吗所以我们决定了以后凡是 大英国拍的“大片”一律忽视!
在一次512地震报道会上,一位发言人冗长地让人昏昏欲睡的发言结束后,他忽然变换语气,他说,“我的女儿8岁,地震之前我跟她一起看碟,就是一部灾难片,后来地震那天,她是他们班最勇敢最聪明的孩子。
”于是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多看一点在灾难片。
正是这个时候,flood出来了。
在这样的心情下看灾难片很难说不是报着一点学习和储备的态度,可是flood还是让我失望了。
为了塑造一个英雄而扭曲一个情节。
下闸让水回流直接炸掉大坝就行了嘛,为什么还非得牺牲一个人去人工放闸?
这就是没有实际经验,没有像我们“宝宝”说的那样,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气象预报并不是一门很精确的科学。
我一天到晚挑战她的极限,她不会放在心上的。
所有的交通工具……所有车辆,都必须受紧急应变小组的指挥。
“这一切可能已经太迟了。
”“但我们总得试试。
”人们每天都会犯错,但我犯的错却会害死人。
这是自杀式行动。
我自己也认为和后天相比差得较多,我感受不到恐惧,也感受不到他们的真情,完全没有什么共鸣,那些效果不能让人惊叹,情感戏也觉得很苍白,整体就觉得比较沉闷......
和你第一次见面看的,08年10月11日,和平影都。
因为你在身边,看一部无聊的片子,却可以看得如此春心大动,舒畅美好,怎么觉得电影院一点不闷,还能有清风拂面的感受啊?
怎么会觉得如此恰到好处地紧张情节,你总能猜对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该如何转过脸来看你,只敢拿眼睛瞟你,你说话的声音轻轻的,却钻进心里去。
你说中间的扶手可以收起来,我却动也不敢动地坐着,朝你微笑,你的眼睛笑起来真好看,可我想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
你说我的包包真好看。
你出了电影院,摸摸我头说,怎么你长得这么高哇!
我多么想拥抱你,可是我很矜持,你说有午夜场,我没有回应,以后有机会再来看吧。
最终我们出了电影院走了没多远就各自打的回家了,我们都忘了那部片子讲了什么。
FLOOD,是心里的潮水吧!
这篇影评太自我,找骂的!
1.开头苏格兰的洪水场景让我相当恐惧,那位女士难道真的打不开窗子,就此……?
2.纳什议员为什么比代理首相还牛?
不过看了之后,我就觉得女性还是情绪更加外露一些。
难怪目前一把手还是男的多。
3.有一段大家逃生后在顶楼上求救的镜头,给人感觉很像“后天”。
4.别的地方,感觉比后天沉闷。
总体而言:来电影院是为了在去北京前把我的电影礼券有掉。
还行。
导演果然以前是拍电视剧的 情节拖沓弱智估计就是从那里继承来的 剧情没有起伏高低 人物没有主次之分 特效很假 觉得很烂
这是我生平看过的第二部灾难片,相比第一部《汉江怪物》,这个在视觉上没有恐怖感,更多的是现实带来的震撼。
~
很英式。。。没有想象中那么烂啊
很懷唸那些靠速溶咖啡 麯奇餅幹和Kent度日的電影夜。災難片給人的快感永遠不止一點點。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掉 來彰顯自己無法撼動的昂貴。這就昰形式上的悲劇了吧。英國人太紳士了 拍這種玩命兒的東西太正經了。但昰看見鏡頭上一波接一波的洪水 眞昰一點都沒有辜負這個含水量71%的星球。2008/10/09
10——2分。本片分了三天三次看完,可知有多烂。
三星给伟大的教授
作为商业片,你怎么可以如此墨迹
结局还是挺感人的。虽然整部电影有点扯~
一直想看这片,终于看了,老套路的灾难片,不过还是看哭了。
这个烂片毁了我和女友的约会
拯救世界靠一家人就够了,没啥灾难片的样子
特效有点假,为毛英剧总是要这么长时间?这不是电影,超长版英剧而矣,另外看到好多熟脸,就是想不起是哪部英剧里的 T T
灾难片的一般之作。
我总是被灾难片感动,无论它有多差。
现在用真情感人的电影都这么不吃香吗
经历过512后观此片,的确振憾力较弱。
主题歌是Hayley Westenra 唱的,好听
有一段时间疯狂喜欢末日片
姑且当作伦敦观光片,还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