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格局本身并不大,精彩的是出色的人物塑造以及情感表达,每个人设都非常立体丰满。
演员演得也都非常好。
李准基当仁不让,收视保证,朴施厚忧郁王子,即使他只是站在那里,也全身都是戏。
李文植大叔演技从不掉线,演谁像谁。
金成玲姐姐火候把握得刚刚好,外刚内柔的角色演得很到位。
李元钟大叔把反面人物刻画得既可恨既可爱,凭的绝对是纯演技和吃透角色的功力。
可惜了成妈李日花,戏份太少,每一场戏都牢牢揪着观众的心。
前半部分,主角在失忆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充满了欢笑,整个气氛也很轻松恢谐,李准基的王牌演技更是把整个剧的水平牢牢锁定在高水准上。
后半部分,主角恢复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所有优秀配角的精彩演绎,配合李准基一起把剧推向另一个高度,欢笑之余更多了一些沉重。
故事情节很简单,可我却偏偏像中了催泪弹一样,在屏幕外哭成了狗。
前两集童星演出,担心会无聊,开了一集的弹幕,却没想到被吕珍九惊艳到,小小年纪就这么会演戏。
吕珍九把李谦小时候的聪明无畏和坚强隐忍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李准基后期的成人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角色增色很多。
谦儿失忆后作为平民家的儿子勇儿快乐地长大,养父铁石想让本该属于贵族的勇儿重回贵族阶层,努力赚钱供他读书,和贵族的子弟们一起接受教育,希望他科举高中。
可在阶层固化的时代,贵族子弟们对和平民一起上课平起平坐大为光火,于是各种欺负勇儿。
勇儿也像打不死的小强,虽然各种侥幸逃脱,但也使他种下了不爱上学的种子。
偶然的事故使他恢复了儿时惨痛的记忆,此时画风一转,勇儿即将变身成为背负深仇大恨的李谦。
养父母多年的疼爱使他不忍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寻回如此悲伤的回忆,于是他每天还是要以顽皮勇儿的身份闹腾一番,却在下一秒一转身表情就变成苦大仇深的谦儿。
李准基的演技真是给跪了。
由此便进入正题,一枝梅横空出世,看似是动富济贫的义贼,实则在寻找记忆中刺杀父亲的那把剑。
小石头是二号超级隐忍的角色,我一直在担心他到底会不会黑化。
他的心里装满了同样多的伤痛,背负了同样多的委屈。
他原本可以作为普通孩子快乐地长大,可命运这只大手却偏偏伸向了他。
他被送到贵族家作为庶子,小心翼翼地长大,和母亲相见不能相认,单恋着名义上的妹妹,自己却长久缺乏温暖和被爱。
他本性正直、做事认真,看似无情,其实他只是强迫自己封闭了内心。
作为弥补他失去的应有的快乐的代价,也为做到母亲不惜抛弃他也要他成为的那种人上人,他需要不惜一切往上爬。
他努力要抓住一枝梅就是出于此目的,即便知道一枝梅就是勇儿也依然不改初心。
他对勇儿既羡慕又嫉妒,羡慕他可以快快乐乐地成长,嫉妒他夺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也嫉妒一枝梅轻易就俘获了妹妹的芳心。
他爱着母亲,也恨她狠心抛弃了自己,即使情有可原。
他爱着父亲,父亲却替勇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爱似乎离他那么遥远,他爱的人似乎是那么遥不可及。
原本他只是平民铁石的儿子,突然又变成贵族家的庶子,多年后又被告知铁石才是亲生父亲,最后才发现父亲其实另有其人,他和一直想要亲手抓住的一枝梅其实是亲兄弟。
命运就这样无情地一次次跟他开着玩笑。
铁石一生都在抚养别人儿子的事情上不遗余力,不知是不是前世欠了李家的债。
幸运的是,他也得到了两个儿子最真诚的爱。
这样一个无私的老实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又把角色丰满到了极致。
他向一片丹儿坦诚交代了当年那位大人托他好好照顾丹儿的实情,也解开了丹儿多年的心结。
命运对他也不薄,他不仅得到了丹儿的心,还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儿子。
一片丹儿对谦儿和小石头的感情都很复杂,对谦儿本想狠心不爱却又情不自禁地爱,对小石头明明爱却要拼命忍着。
朴孝信的《花信》每次响起,都会让人泪湿一袖子。
剧中很多忧伤动听的配乐居然是吉俣良大师配的,在此向所有认真为韩剧贡献精彩OST的音乐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结局开放式,没有英雄配美人的俗套,也没有亲人相见的痛哭,就这样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尽的回味和淡淡的忧伤……
起初看起一枝梅,是为了补朴施厚的剧而看的。
因为一部《家门的荣光》,改变了我对韩剧的成见,就算现在也觉得那是部能为韩剧长脸的好剧,也对朴施厚有了好感。
题外话不说,本就知道朴施厚是男二,所以我打算挑着看。
在我看来,大多数韩剧就是无聊打发时间用的而已,无需细品。
李准基这名字只能算作童年记忆里微小的一部分,小学时候看过我的女孩,我和我妈都蛮喜欢这男二的,但并未因此上升到喜欢本人。
加上王的男人,我对李准基的印象也就是卖颜值的偏中性的偶像仅此而已,阴柔美应该没人比的过他,直白的说我曾经觉得他很娘。
就是这样抱着轻视的态度来看一枝梅的,看完以后并没有因为朴施厚或者李准基两位的加成而使我对这剧称赞有佳。
以看过的韩剧用十个手指数的过来的薄弱经验来看,我认为韩剧善于渲染情感纠葛赚人眼泪很有一套,OST蛮给力,但是撑不起大剧情,且多半情况下后劲不足 (这里要用狗和狼的时间打脸一下,这是难得的一部我觉得越来越好看的韩剧了)。
不知是否以偏概全,如果有误,欢迎用作品们举例打得我体无完肤。
一枝梅里有几个我很喜欢的镜头,比如兄弟二人打擂台,时厚跟着恩彩走过的脚印在雪地走路,以及为恩彩点灯。
但是同样,这部剧就是普通韩剧给我的印象,没大惊喜,所以也得不到我的夸奖了。
但是,我想耗点时间敲几个小字夸夸李准基这个演员。
本来一开始只想给一枝梅打三星,后来改成了四星。
没别的理由,就因为这位演员,让我着实不忍心打四星以下的分。
导致现在变成老李迷妹的原因,一枝梅算个契机吧。
只是看前我是个路人,看后我也只是个路人粉而已。
然而,我是第一次因为演员本身,而不是因为喜欢这个人演的角色而成为一个路人粉的。
即使我的本命不是李准基,但是放下我对韩国的偏见,放下我对本命的十倍偏爱,以相对客观的主观态度审视我这些年看过的所有剧以及因剧而认识的人,有颜值的有很多,有颜有演技的也不少,有颜值有演技还全能型的人气艺人也能列出几个。
李准基,却是这其中我认为最拼命的人。
抽象地形容的话,就是当你点开他演的剧看了那么几十分钟,他的那股拼命劲儿就能穿过屏幕直接蹦到你眼前,这是即使披着角色的外衣都掩盖不住的那一份来自一个演员的真实。
能让我有这种体验的,至今为止也就老李一人。
后来我知道了,当时我感受到的那份真实,准确来说是李准基作为一名演员的野心。
野心,这个能促使人不断往上爬的东西,没啥不好的,但野心也分种类。
有人为了成为人气爆棚的明星而出演满足大众胃口的角色,那是野心。
有人为了更快成名所以除主角或接近主角的角色外拒绝出演,那是野心。
有人为了扩大知名度而开始涉及自己从未尝试过的领域,那也是野心。
这些野心,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
但是呢,要让观众我选的话,我还是更想帮老李把他那份野心捧上天啊,想说给别人听,想向别人炫耀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狠小伙,又想憋在心里独自占有窃窃自喜。
李准基的野心实在太不寻常,太过直白,太过纯粹了点。
因为野心,他变的无所畏惧,所以连替身都省了。
为了一个五分钟的镜头,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拍摄也甘愿。
指甲抛冰砖,以身涉险,俊脸被又打又踩又踢,无数次掉进各种情节程度不一的江河湖海里,全身混泥浆,高温拍摄体力不支点滴来抗...他的野心啊,就是拼了命地要诠释好角色,甚至到了极端的地步,尽做些非人类的事情,似乎本人竟觉得很爽快,变态啊是不是!
可是,我喜欢啊。
我好喜欢这样的野心!
这是一个演员最应该有的最本质的样子啊!
后来我看了他参加的一个综艺,完全证实了自己看一枝梅时的想法。
凭借记忆概括一下,他是这么说的,”如果是因为演戏而导致的受伤会让自己变得满足。
” 他称这个想法为野心,又有点自知地觉得略微变态了些。
他说这话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一名士兵为了保护家园而光荣负伤似的。
想起曾经看见豆瓣上《两周》剧评的评论区里有一个人这么说:“这个演员要把自己伤成什么样,才能把观众打击到内伤。
” 能不能把观众打击到内伤这因人而异,但是这个演员一生悬命地在演戏这一点是直达我心了,并让我由心产生了震撼,悯惜,敬佩之情。
就在此刻,我默默地滚上了豆瓣,把早前给一枝梅打的三星给改成了四星,李演员呐,这部戏的四星都是为你而打的。
刚开始看一枝梅的时候,因为偏朴施厚路人粉,觉得一枝梅/勇儿/李谦这角色只要是有演技的颜比较不错的都可以演,李准基只是运气好接到了主角而已。
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真是很可笑了,简直是对一位称职的演员的大不敬。
运气确实是助推器,但是不往助推器里塞点东西,难道是要推空气?
如今再看一枝梅,已是中了老李的毒很久,凡是勇儿出现的每一话每一帧都想吧唧亲一口,我已疯。
一、原来魅力每个人都有,且十足!不是很喜欢《王的男人》,也许是历史不同、文化差异、题材敏感,总之,很奇怪的抵触有关这部影片的一切,包括李准基。
在这小子红透了韩国也晕染中国的时候,我还正痴迷着我的越狱、我的MICLE。
扭扭腻腻、哭哭啼啼地慢节奏,看不明白的异国历史被我屏蔽起来。
怎奈好奇心打败偏见。
因为最近心烦,试图将郁闷、眼泪释放如堰塞湖泻洪,以期解除情绪上的险情。
赶巧,碰上了《一枝梅》。
唯一优秀的儿子背负中国武侠模式家仇巨大打击失去悲伤记忆转瞬十三年仲永失才逃避、追杀、记忆复得韩国式情感主线埋笔于推搡的一瞬间美丽的相遇 经年的想念不敌嫌恶的推搡卑微出身 正直善良窝身十三载被欺辱被轻视深夜雪地护送火箭明灯冷漠掩饰深情虽然只看到第六集,但已被演员眼泪所滚出的无限悲伤包围且心甘情愿沦陷。
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虐心。
在被吸引的同时,惭愧感、无力感却猛烈袭来。
为什么剧本可以写的这样震撼?
为什么即可以铺好硬硬的历史主线又可以点缀软软悲伤的情感副线?
有怎样的敏感内心才可以写出深夜护送、雪夜明灯的细腻、婉转?
有怎样的专著情感才可以将角色的杀父仇恨演绎的那般淋漓惊心?
有怎样的领悟才可以将被轻视被欺辱的善良之人诠释成精神的受难者?
艺术的呈现总是在搜索着与现实交叉的点以期找到与受众的共鸣从而圆满。
唯美的画面让人崇尚艺术,向往爱情,软化了平日视爱情为生活边角余料之人的现实、理智的心。
相似但更为精致的对白让抽风的记忆跳脚的往回跑,没了颜色的片段很好的配合着悲伤的主题。
终于共鸣被找到,情绪被发泄,情感被抓牢。
————6集完二、终于,标准的韩式虐心爱情出现了。
觉悟早,注定,伤心就早且更痛!
其实早点、痛点都无所谓,谁还不为爱情痴狂、呆傻过?
最主要还是看最后有没有“挽得英雄归”。
在主动争取爱情的过程中,放低身段、暂抛自尊那都是为爱付出,谁也说不出什么,但别挂,生命安全是第一。
话,说到最后,其实还是国父那句在理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没得到他的心,那就没有资格挂。
但是,现在对于丰顺的最终,我似乎已经听到了地狱的哭喊。
终日以笑眉弯眼、一脸嘻嘻哈哈示人的丰顺原来内心也有“白昼之月”。
她和勇的形象似乎都是编者所着力宣扬的“明朗之人心更伤”的佐证。
可怜的小姑娘看不到亲生哥哥为谁而死却死死的记住了跳崖瞬间那双紧握的手和那句生死不放弃。
聪明的人不复仇。
但聪明的人却有着BH的记忆能力,所以,聪明人只有两种死法:死在仇敌的剑下;死在抑郁的苦海中。
最终,在复仇这件事上,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聪明人”这个人种!
三、都怪自己笔头太懒,没能及时记录下为他们流泪的瞬间感受。
感受就是这样,转瞬即逝,伤心伤骨的疼痛,经过时间的PS,也都成了晨曦中的山水,氤氲难辨!
对于恩彩、时厚的喜爱,如今,只剩下了空壳的回忆。
当时对时厚扯心扯肺的同情已逐渐被他扭曲的上进心消磨殆尽了。
而起初对恩彩恬静、善良的艳羡也慢慢因为她那似乎不真实的善良而放弃!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她义正严词的挺身维护,就会想到民国时期我们可敬的鉴湖女侠。
想来,这娇贵的官宦小姐自由无阶级之思想,觉悟的比我们早了这么多!强人啊 无奈啊,我们的梅哥对于爱情,太过专一,宁可在痛苦中挣扎也要将这个不该付出真情的女子视为自己的心脏!
或许我太本位主义,从一开始的推搡,从跳崖的一瞬间起,我便主观认定最有资格册封梅哥心中一姐的便是小奉顺,所以任那小姐再温柔、再知性、再识大体,得到梅哥关注即使达六颗星,我也都会将这一切视为编外小插曲,主旋律的活,没她什么事。
丰顺虽然贫寒但并不小家子气,虽然活泼但不放肆、虽然闹腾但也深情,只是这种感情表达表里不一的人往往最容易被误解,从而承担起受伤害的重任。
因为这个小女子,我的哭点再次被降低。
所以,当那位得了梅哥心脏的小姐被作为要挟筹码的时候,我就很自私残忍的希望她立马消失,别害梅哥为难、丰顺伤心。
真是,越说就越暴露了自己的狭隘本性。
看来,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
没办法,我总是无法摆脱这主观愿望大于客观因素的习惯。
真是:人的命运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
伟大的爱情,不可撼动的爱情,正是跨越阶级、消融仇恨的爱情。
四、我本不是那种见刺刀就上,看土坑就找炸弹的主。
好一阵子也因为这种奇特免疫能力而沾沾自喜过。
相见恨晚不算悲惨,明明早有机会相见却放弃才叫大悲惨。
因为以前韩国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很糟糕:喜剧没有幽默只有胡闹、悲剧没有深刻只有悲惨。
所以活在自我判断中的自己,忽视且放弃了那个秀美的王的男人。
悔过书就不长篇大论了,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过多的自我辩白也追不回那狠心溜走的时间了。
所以说,人不能活的太绝对,用自己经验坑害自己,那苦真就只能自己买单了。
一切向前看,也是一种强悍的生活能力,别管我失去多少,咱有的是时间,谁说future is mistery,我说future是无数个presents ...期待更多准基的作品!
新浪娱乐讯 SBS水木剧《一枝梅》在昨晚播出大结局后,电视剧观众围绕着李准基饰演的一枝梅最后究竟是生是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昨晚的大结局中,李准基饰演的一枝梅被王的侍卫偷袭,背后被砍中了一刀而倒下,随即镜头就转到了4年之后,因为4年后的剧情中李准基始终没有登场,因此大部分观众都认为一枝梅被刀砍中后就已经死亡。
不过也有观众指出大结局中有不少线索暗示一枝梅并没有死去。
在主张一枝梅死掉的观众和主张一枝梅还活着的观众在网上进行激烈的辩论之际,参加《一枝梅》拍摄的李勇锡导演在25日上午代表《一枝梅》剧组公开了真相。
李勇锡导演在《一枝梅》网站发表文章称:“细心的观众应该注意到了,当时王的侍卫用来砍一枝梅的刀其实是一枝梅自己的无刃刀,当时一枝梅倒下只是因为受到了打击。
而并非是因为被砍到。
除了这个线索之外,最后一段场景中在岛上隐居的一枝梅的师父订购的两双鞋子也是另外一个线索。
两双鞋子其中一双就是为一枝梅而订购的。
”SBS电视台水木剧《一枝梅》在昨晚结束了两个多月的播放,最终以超过30%的收视率圆满落下了帷幕。
张瑞允/文版权所有Mydaily. 禁止转载导演真的很虐= =看了几天 终于全部看完了 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因为jk才会看这部片尤其是当连着狗与狼的时间一起看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可自拔只能爱这个男人 每一个角色 无论是国家安全人员 卧底 黑帮 贵族 混混每一个都有点让我心痛 有点难过把这两部戏的全部混在一起同样有过失忆却又那么多不同真的很想去上海 哪怕只为了能有见到你的机会 好像是第一次有点小小的关于偶像的愿望其实女一很高贵 美得很神奇了不过 世界上没有什么完美的人吧关于剧情还是挺佩服编剧的
最早接触的《一枝梅》是卫视台引进的译制片,一度沉浸于整个故事中,假期忽然想起来就好好看完全片,顺手记录一下。
_____2019.8.21 扩充一下,毕竟想到的主题还是要抓中心的。
(T▽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是韩剧但一枝梅的故事是明传奇后引入朝鲜的,本人最早看到的一枝梅是在《二刻拍案惊奇》中,义贼在盗取贪官污吏后留下一朵梅花的图案,传统的惩恶扬善的观念中又加入的矛盾的朦胧元素。
矛盾元素:盗贼→义士偷盗→义举如此转换之下戏剧性的冲突就有了一定显现。
结局与开头合并,一枝梅重返于世我个人把此剧定义为“另类英雄主义”题材,也只是有感于剧强烈的群像感。
除去男主,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也恰到好处的抓住了男主角的中心,以此表现出的英雄主义非一人独当一面的欧美式英雄,反而更类似于中式英雄那样,每个人都有这救赎的力量,包括救赎他人也包括救赎自己。
男主角养父我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
《一枝梅》走的还是韩式复仇主线,大男主升级流爽剧,但现在看来很大的不同是主角最终仍是抛弃了仇恨去宽恕了仇人,始终高举“活人之刀”,甚至到最后还是把后背留给了敌人。
20集男主放过了杀父仇人 除去男主角外,其他角也在为起点的恩怨疯狂救赎中,有笑点有泪点,几乎所有角色都有血有肉,有可怖的一面也有让人长吁短叹或者会心一笑的时刻(对,说的就是恩彩一家(T▽T))
王也因为原罪陷入疯狂,一生守护的权利最后又得到什么? 比较有意思是,为体现全剧算是中心思想吧,采用了几次对称样式的剪辑(专业应该叫什么?),效果也很强烈,自然的显露的。
“恐吓大叔”的大义
侍天誓死守护的“大义” 最后角色都算是走上了自己的结局,有人喜欢恩彩有人喜欢凤顺,我都喜欢顺带一个时厚〒▽〒
时厚最终放下了改变命运的野心,也最终得到了快乐,太难了。
槽点也是有的,个人感觉是后五集拯救全剧,后十集节奏带感强,虽然前期铺垫也够足所以全局无明显bug但也使前十集略显拖沓。
始终手执无刃“活人剑”的李谦最后仰天长啸:一枝梅,真,美强惨经典代表太惨(;д;)
其实这部片子对李俊基的演技来说很有挑战性。
俩种不同的人物性格,要转化的没有一点虚假和漏洞,否则这个角色就会大大受损。
单从人物的名字来看,也可以将李俊基饰演的一个角色分成三个人物。
李谦,勇儿,一枝梅。
三个人虽然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但是却都有各自不同的责任。
李谦的存在,最初是为了找到母亲和姐姐,然后平平安安的过普通日子,心里并无仇恨。
后来姐姐间接被自己营救失误害死(他一直这么责怪自己),他心里难抑的仇恨疯狂地冒上来,他为了寻找仇家偷偷潜入官员家中,这才有了最初一枝梅的形象。
勇儿,似乎这应该是他最简单幸福的一个身份。
虽然家里不富裕,养母一片丹儿也总是对他很严厉,但是养父却把他当亲生的,甚至比对亲生的还好。
每天嘻嘻哈哈过着吊儿郎当的日子,小烦恼一堆大痛苦全无(勇儿分失忆和恢复记忆俩个时期)。
一枝梅,这本是一个复仇者的形象,却阴差阳错+恐吓大师"故意诱导"成了百姓心目中的侠盗。
然后肩负家仇百姓苦的双重使命每天盘算着怎么翻那些达官贵人的家。
<一枝梅>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复杂到简直不是三言俩语能说明白的。
这个小小介绍更多的是从李俊基延伸,恩,其实是想称赞这个男人开始成熟的演技。
和<王的男人>相似的地方,是俩部片子的角色都不生活在现代,语言风格,夸张的人物动作都略有神似之处。
只是这部电视剧给了李俊基更大的发挥空间,应该说因为时间比较长,所以有更多的人物性格领域可以尝试。
失忆时简单的平凡日子;恢复记忆时不能言语还要依旧做勇儿的灭门之痛;姐姐和自己擦肩而过最终被吊死的自责和更深更绝望的痛苦;成为一枝梅后间接害死了养父;不能再和喜欢的女生在一起等等。
这个人物因为经历的缘故,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冲突性格。
一个人承担着所有所有的一切,在相邻之间还要做着嬉皮笑脸的小混混。
剧中常在某些知情人士嘴中出现的"苦"字,似乎都无法囊括他所承受的。
李俊基在戏里真是哭够了本,眼睛基本上在中间部分总是红红的。
第一次让我都感到这个人身上压抑的痛苦是在他若无其事的看着姐姐被吊死离开刑场后,一个人隐忍的哭泣的时候。
最后废话一下女角,用女角的原因是相比较主角恩彩,我倒是更喜欢女二凤顺。
一个是贵族小姐却心地善良果断能干;一个是农家女孩生性开放不拘小节。
勇儿(比较喜欢这个名字)和恩彩凤顺小时都已经有过交集。
区别是一个是在他还是贵族少爷时,他和恩彩"一见钟情";一个是他在逃难时为救他而失去了哥哥。
凤顺在知道勇儿就是小时那个站在悬崖边说:"我不会放开你的手"的小男孩时,并没有点明一切,而是选择以最轻松和自然的方式和勇儿相处。
这个女子,知道他的痛知道他的苦知道他内心所有说不出口的一切,以最玩笑的方法隐忍的爱着,义无反顾。
她同他一样命运多舛,骨子里倔强善良,像株马尾巴草。
心即使被幼年失去父母失去哥哥磨得伤痕累累,也用最开朗的笑容活着。
我是偏心凤顺的,心里愿望的便是她终可以和勇儿在一起。
然而结尾,跛着脚出现在市集即使微笑也悲伤的让人疼的她,似乎终是没有等到那个人的承诺。
有看到一段文字,很爱,直接贴出来。
可是你一转头,却发现原来她也会害怕过独木桥,她也会羡慕系在别的女孩子头上的丝带。
也许你一转眼,多年以后,恍然大悟,很多年前,黑夜里她在家门口等你的时候,她跋山涉水给你带去美味的时候,她伏在受伤的你身上哭泣的时候,她最纯真最美好、最隐秘最隐忍的爱已经默默地表达。
那时候,勇儿你会不会回想起那一刻,她伏在你背上的时候,其实你的内心和她一样踏实?
很多年前,你牵着我的手说永远不会放开,我一直记得,你忘了吗?
(馨星草)J。
韦小宝为何不是一枝梅?
艾庄子 先后看了《鹿鼎记》(黄晓明版)和《一枝梅》(李俊基版),有一个感觉:《鹿鼎记》就像空心大萝卜,内容空心化、故事空心化、人物都空心化,没有决定成败的细节;《一枝梅》犹如一首精致的婉约词,每一个细节都如壁玉,值得玩味,但在时代风云上,缺乏一定的王气、霸气、道气。
于是,觉出两种思维的差异:一种大才是王道,一种小就是美的。
《鹿鼎记》走的是“大就是王道”的思维,大时代、大人物、大江湖、大故事,一如中国人典型的大部制、大区域、大集团、大手笔,“大”是唯一的审美特征。
但是,由于取乎于大、轻蔑乎小,《鹿鼎记》就存在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它搭了一个大架子,或者说它试图搭一个好莱坞大片的骨架,像模像样,但是纳不进那时低的风云际会,演不了江湖的瞬息千变,所以,大就是空洞的;语言没有珠玉,人物没有性格,故事没有冲突,韦小宝和大大小小的老婆在沙滩上玩耍可以“玩”上一集,所以,它“小”得没有内容。
就像一大堆棉絮,你越来越不耐烦地剥下去,居然剥不出个棉籽。
《一枝梅》推崇的似乎是“小就是美的”。
螺狮壳里做道场,所以,五分钟里人物、语言、故事、冲突五味俱全。
一句话演活一个人的性格,一个“小”人物也能合情合理合乎逻辑,并能画龙点睛。
比如,那个说长大后要嫁给一枝梅的小女孩,那个和谁谁谁争吵“离我相公远点”的小女孩,那个被“高衙内”骑马踩死酿成民变的小女孩……我每每在韩剧历史剧里看到类似的微不足道、却纤毫毕显的小角色时,就会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
我们自己在生活时必定如此觉得,我是最重要的。
但是,讲故事看故事听故事,似乎却未曾遵从这样的心理――事实上,小人物并非可有可无;小人物的一言一行,亦须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
能够做到这点的,即便不是一个好故事,也是把故事讲好了的。
大而不大气,小却能美丽--彼此间的差异,最直接的缘起,就是编剧会不会讲故事。
《鹿鼎记》里,编剧干掉了原著,却没能搭起一台又好看又有意思的戏;《一枝梅》里,编剧无迹可寻,却把一个从中国古典名蓍copy到韩国流传的民间人物,讲得跟真的似的。
这里面的内生土壤,大有意味。
能不能把一个好故事讲好,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氛围有关――它提供了丰厚的内生土壤,发现好故事的种子,并使之开花结果。
不能扎根于内生土壤,就不开花结果;不能洞悉时代的精神氛围,就不能把好故事讲好。
《鹿鼎记》就是如此。
韦小宝的那种痞气、狠劲、义气,在黄晓明身上找不到灵魂附体――黄晓明版的韦小宝,连个“概念”意义上的男人都不像,何况是韦小宝?
但话又说回来,假若直接用原著作编剧,黄晓明版的韦小宝是否又真正能够演活?
答案是不能。
因为,很简单。
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没有那种能够产生金庸版韦小宝的文化土壤。
没有“痞气”的文化,就不会有“痞子”诞生。
所以,梁朝伟版和陈小春版的韦小宝都能颇得金庸原著的神髓。
但是,黄晓明的不能。
不但不能得其神髓,神不像,形也不像――为何?
编剧干掉原著时,连自己的根也给拔掉了--形不像,神要似。
这个时代,人际关系在发生重大变化时,人跟人之间的价值观念也在急剧变化时,我们为什么需要韦小宝?
想清楚这个问题,就会明白黄晓明版韦小宝的问题。
《一枝梅》这一点处理得就比《鹿鼎记》好。
李俊基转过脸来嘻皮笑脸,混混儿当道,对所爱的人嘲笑挖苦,但是,又情义暗藏于中,流露于外;转过背过,便成蒙面一枝梅,有心盗物,无心成义,但为情所动,为爱所驱,便成义贼,甚成民心所向的“我的王”。
一张脸两张皮,我在想,这不是韦小宝又是谁?
回头又想,《鹿鼎记》上《一枝梅》,韦小宝为何不是一枝梅?
我看了十遍了吧,前几年(大学时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单纯因为喜欢李准基重复反复的看。
后来我开始纠结结局了,反正一枝梅没有死是不用争议的了,之前一直觉得遗憾的是恩彩没有摘下一枝梅的面具~然后每次看都会不开心女主不知道勇儿是一枝梅~但是今天再次看完不纠结了,因为女主已经知道两人为同一人了~首先是女主随父亲离开汉阳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但是摇了头,可能她不确定~后来她回来的时候第一个问的是那孩子过得好吗?
注意先问的一个平时她不待见的小混混而不是她哥哥~然后老伯的表情也太明显了~最后她来到梅花树下回忆的是小时候的李谦说的故事和勇儿说的故事,然后流泪,回忆到勇儿的声音的时候她的表情变得更加痛苦~别的不说,勇儿消失一枝梅就消失~还有她的丫鬟都知道,不管怎么样她最后都会知道是同一人~最后的最后,就一个问题,恩彩被一枝梅救的时候在一枝梅的大本营里,那里一直挂着两幅画,一张是谦儿一家在梅花树下的,一张是铁石追勇儿,还有一片丹儿的,这还不能说明两个是一个人吗~别告诉我在屋子呆了那么久,那么大两幅画女主没看见!
~2018.4.2凌晨记~晚安
聽到李俊基要出演《一枝梅》的時候,我就很關注,因為我印象中的一枝梅長得很難看的,是黃秋生演的吧。
當然,黃秋生挺好看的,只是那個一枝梅演的有些醜化。
現在李俊基版的《一枝梅》已經看到16集了,感覺還不錯,就是劇情進展緩慢點,不過已經基本進入狀況。
不知道一共多少集啊!
超喜歡李俊基笑起來的樣子!!!!
聽說韓國另一個演員李勝基也要演《一枝梅》,我寒,沒別的可演了么。。。。
雖然李勝基也挺可愛的,但我還是強烈支持李俊基!!
希望我能看完!
PS:已经看完了,写到日志里了。。
或许是因为我真的太喜欢韩孝珠了再重新看一遍都还是想要她和李准基在一起虽然凤顺很好看到她为了那个小女生那么拼命也依然会被感动到哭但是爱情这东西不是付出了多少就可以了的凤顺是为了勇儿可以付出一切恩彩似乎什么都没有为一枝梅做过但是一枝梅需要的不是一个可以为他付出一切的人不是吗恩彩在他眼里是美好的 善良的所以他喜欢上了她给了她一个吻 那时候 他是真的想要和她在一起的不是吗可是他却还是没有让她看到一次真正的一枝梅恩彩又何尝不是可怜的到最后 她也只能看着梅花飘零 带着回忆生活因为一枝梅就算是活着 也不可能跟她在一起她有多可怜看着她 我真的觉得很难过她说 你是我第一个爱的人也是我最后一个爱的人一次也好 就让我看一次你的脸哪怕从此以后只能思念着过一辈子但是他还是没有摘下面具她的命运又何尝不可悲很多人都说她善良得太过分 所以显得很假但是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她的初恋是在梅花树下 那么美她爱的人是一个大英雄 她为何不可以这么善良也许是我太喜欢韩孝珠了所以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充满了遗憾的结局遗憾真的一点都不美好真的一点都不美好我希望李准基能和韩孝珠在一起不管是戏内还是戏外希望他们能再合作 能够擦出爱的火花因为我真的觉得他们两个很配很配这是第二次看这部剧了结局还是让我久久不能释怀遗憾其实 真的 一点都不美
李俊基真是朝鲜第一美男子
为什么看着不是很懂.. 放弃
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没想到还蛮好看的。。
李俊基真的不是只有脸而已。演得真好。像天使一样的怪盗。
垃圾片子,居然有8.2分,别祸害没看的了,大概打分的都是粉丝。
看过后没啥感想。不过看的过程有点悲情
没看完的一部剧,因为觉得打戏太儿戏了。
最不易的是比一般韩剧情节紧凑多了。李俊基还是很帅,不过那个结局也太bei了点
太拖沓
男版猫眼三姐妹。。。
看过剧情简介就不想看了~~
为了这部电视剧,记得当年高三时,还偷偷背着家人看电视,啊真是着迷了
很好看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非常感动
和妈妈在24小时内,熬夜到4点第二天早上又爬起来看完的。个人认为好看到爆
向妈妈扔石头那段 眼泪唰唰唰的...
在这次清明假期意外看完
这回忆交代了7集我的妈,一共才20集,到现在主角才燃起斗志,但他连个技能都没有看得我好心塞啊……第8集回到现在要是还不能燃起来我就弃了……看完9集弃了。兄弟相杀很虐心,养父养母很虐心,剧情有点小儿科,也不够紧凑。
准基偶吧萌萌哒,童年男主居然是萌萌的小久珍。【小子,哪有人身上没有污垢啊】
那个时候朴施厚的演技就已经显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