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和思濛的爱情故事还是很感人的,思濛为了所爱的人,改变了自己的一直向往的职业方向,最后甚至为了爱情和家庭放弃了工作……好在最终小年幡然悔悟,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局。
好了,接下来都是槽点……1. 台词是念得而不是演得。
王丽坤和徐峥的对手戏有逻辑断层,有时候感觉有点儿过,有时候感觉特别突兀,很出戏:看了两句财经新闻,突然就蹦出来一句“我们离婚吧”,前面也没有铺垫,王丽坤也没有过多的情绪渲染和肢体动作。
没有激化矛盾直接给了结果,显得很做作。
还有在朱楠将死之时,他都还没有和唐先生谈条件,就把优盘和密钥都给了人家,手里没了砝码,当然会被落井下石了。
2. 剧情的逻辑漏洞太大。
对讲机的可接收直线距离也就大约三公里,钟小年还被困在山谷之中的地下,三公里之内居然还能连到另一个对讲,信号极强,还正好是一位财经记者!!!
被救以后,面对如此神秘而且强大的对手,钟小年居然不是先想办法保护自己和妻子,而且单枪匹马的与不知名的幕后玩家抗衡。
那么多钱,那么有头脑的一个人,不知道给自己留后路吗?
最起码也要做两手准备吧3. 囚禁之所经不起推敲。
小年自己说是被关在野外的防空洞或者山洞里,被救时可以看到真的是大山深处,还有小年烙开门之后,那个巨大的开凿并且处理过的山洞。
如此之荒郊野岭,工程又如此之大,那么最最基本的水电都在哪儿呢?
还有冷风热风摄像头……整部影片都觉得节奏很赶,和来不及了一样~来不及铺垫,来不及渲染感情,来不及埋伏笔等观众推理,干脆就直接告诉了观众答案。
或者说导演想要营造紧张压抑的氛围,但是却欠了火候。
现在豆瓣评分对一部戏的票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给竞争对手刷低分是最容易,也在成本最低的方式。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很大的让人震撼的亮点,但是在叙事节奏,情感表达,台词,表演,制作各方面都绝对是7-7.5的等级,全片也没有特别的尿点,即便悬念不是很深,故事也不新颖,旧瓶装新酒,徐峥也能做到口感醇香值得一品,绝不是豆瓣6.1分所能表达的。
现在某些影评人总觉得自己喝过天上的琼浆玉露,就对人间的陈年女儿红不屑一顾,要么神作要么垃圾,我们普通观众的审美已经正在提升,现在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大V们的傲慢与偏见。
本片称得上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国产悬疑片。
看到徐峥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搞笑喜剧,结果这部电影完全没有让你笑的机会。
同时也是部全新的犯罪题材电影,全片节奏非常紧凑,让观众时刻都看得精心动魄。
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幕后玩家的问题贯穿始终,答案其实并不难猜,但依旧全程都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
所有演员都表现出了非常精湛的演技,值得品味。
这是一部新类型的悬疑电影,融合了密室逃生元素,并融入了人性选择及情感,让观众在剧情的推进中去“认证”幕后玩家,不断的锁定,不断的重来,人性的贪婪在巨大的财富面前会产生游离,游离于人性与法律边缘。
电影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故事,金融圈为背景的利益争夺里,有的人疯狂,有的人挣扎。
电影始于悬疑,终于情感,而人性的回归和真爱无敌又让电影带有温度,所以让观众看过之后脑海中留有余味。
这一次,徐峥不再是观众心中固有的喜剧形象,成了一个金融才子;这一次,徐峥不再是光头形象,拥有了成功男士标准性的头发,这一次,一个不一样的徐峥跃然银幕之上,他是主演又是该片的监制。
纵观徐峥主演的所有电影作品,他从未给自己设定过局限,他一直在尝试新的电影类型,只要具有现实意义的好剧本他都在不断的尝试。
《幕后玩家》中的钟小年因为贪财洗钱,让自己和妻子陷入了一场生死迷局之中,人到中年,当巨大的财富摆在你面前,你会怎样选择?
一部好的悬疑片,最致胜的法宝就是用节奏来控制剧情推进,进而控制观众的观影情绪,很显然《幕后玩家》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出色,影片在整体的节奏控制方面,以从慢到快的节奏展示出时间的紧迫,一方面能突显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不定,另一方面还能展现出商业斗争中各个利益方的运筹帷幄,更重要是通过节奏控制给了观众一定的进入时间,充分调动了内心的紧张情绪,让观众情绪随着钟小年的心里变化而变化。
然而,就在神秘的“幕后玩家”在给钟小年出一道道选择题的时候,无论你是选A或者B,你本身已经就陷入了一场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中局。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亦是不同的人生。
险中并没有求来富贵,却差点搭上的自己与爱人的性命,这就是一道伴你一生的人生选择题。
青年导演任鹏远不但注重整部影片的节奏控制,还非常强调细节,每一个演员非常的立体、具象,钟小年一个由黑暗走向光明的中年男人;魏思蒙十年夫妻当丈夫突然拥有巨额财富,她首先是不安,是告诫丈夫放手,虽然已提出离婚,但当丈夫生命受到威胁时不惜舍弃生命以保丈夫生命安全;饰演唐万年的王砚辉真的太会演戏了,他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能跟观众对话。
可以说导演在细节上的处理非常用心,在人物感情的控制方面,很好的表现心理解读。
每一次人物之间互相的打斗陷害,随着矛盾的不断加深和每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不同,程度也是互不相同,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之所以说《幕后玩家》是一部有温度的电影,在于它以非传统说教的形式来揭示主题引导观众,同时完整的塑造了一个个立体的、多层次的人物角色。
钟小年,虽然他获得了巨额财富,但当背叛了自己的好友在面临生命威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20亿元的账户密码,以期救下这位曾经的挚友的性命。
而当自己与妻子的生命同时受到威胁时,他又做出了一个男人的选择。
尽管面对利益的诱惑,钟小年曾一再突破法律的底限;作为一个人,他却始终保有人性。
而在绝望映衬下的人性的光辉,也是《幕后玩家》中,钟小年这个人物的最大亮点。
人生的路很长,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你会面临诸多选择,当你的人生面临某种选择时,只要你守住本我不忘初心,你的选择就不会误入歧途。
电影带着温度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做什么选择呢?
买票去看,没毛病!
如果把电影人物全部换成美国人,再去看这部片子,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
这个类型的电影不仅实在大陆,就是97年以后的香港都很少有了!
原因很简单!
这样的悬疑电影需要大投资,可又不卖座!
如果这部电影去掉徐峥和王丽坤,换两个小鲜肉或者三四线的明星来演的话,可能都不会有排片的!
所以我们要感谢徐峥和王丽坤!
另外徐峥可能也很喜欢这类的电影吧!
比如他之前就演过《催眠大师》!
这不禁让我想起冯小刚对杨金赐的欣赏一样!
每一种文化都是好的,文化市场是需要多样化的!
就像百家争鸣永远是社会飞速发展的必然条件一样!
电影比起欧美肯定是不够完美!
但是作为大陆片,他已经是凤毛菱角了!
因为首先这个种类就很少,更难做到精致!
其实电影散场之后我听到很多人都在说:不是喜剧啊!
不好笑啊!
当然当今时代急功近利,红色满天,所以大家都期待喜剧!
希望看到大片,炫片!
但是杨金赐是需要冯小刚这样的伯乐,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土壤的!
所以给个五分,希望越做越好,越做越多吧!
一部你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局的烂片。
先总结一下影片中的老套路和逻辑漏洞:一、钟小年被囚禁在“卧室”,看到窗户被水泥封住的那一刻就可以知道猜到这是一个仿造的“卧室”,没新意;二、记者招待会,被要求脱衣,看到炸弹的那一刻没有疏散记者,而且记者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炸弹(exm?);三、钟戴着炸弹去广场,拿着手枪,“幕后者”(小曾)倒地首先,完全是画蛇添足,让小曾暴露;四、结局最后钟没有向警方坦白小曾的事,反而是小曾在米国被抓获,不符合逻辑性,自己和家人被玩的团团转,作为当事人事后不弄你,真的是你虐我千百遍我待你如初恋。
回到剧情上,钟小年的师傅(老曾)跳楼自杀,与钟小年有关,那么凶手必然是与老曾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子女或者妻子)。
所以猜测禁锢钟小年的人是他妻子就不可能成立,钟小年的妻子与老曾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和钟的助理有着不少关系。
但是到影片的中间部分,助理死了,真正的“幕后玩机”也就浮出水面了。
凶手只有可能是那个出现的莫名其妙的记者。
记者出现在荒山野岭,恰巧在钟被囚禁的地方,演技浮夸,碰到对讲机传来的信息完全没有记者该有的新闻敏感度,反而不予理睬,暴露点一。
救出钟之后,没有报警反而是跟随钟去报复,不符合一个陌生人遇到这种事的逻辑,还要对钟进行采访,这是疑点二。
编剧找了个领盒饭的替身,简直的对观众的侮辱,而且小曾还替钟假装警车,这么快就成共犯了吗,这是疑点三。
最后不能忍的就是广场上中枪倒地,细心的观众注意看是可以看出倒地的就是他,导演还给了倒地的特写,你是拍悬疑片还是纪录片?
总结一下就是这部片悬疑度个人感觉只有两分,剧情太多的是为自己挖的坑做解释,新闻播报太假,那个声音太娱乐了。
小曾最后的自白是有多怕观众看不懂剧情?
编剧硬是把幕后黑手写到明面上了,而不是一步步的去掩藏,让观众越看越没兴趣。
如果是为了让观众有猜到结局的喜悦感的特别设计,那么恭喜你做到了!
真心不想吐槽徐峥,今年是电影大年,可以这么说吧?
尤其这个暑假,即使现在还只是5月,我已经隐约闻到了硝烟的味道,几位大导今年都有作品上映,还有英雄大集合的妇联3,连黄渤都要来趟一下浑水,还有傻逼爵迹2这种渣片也要顶风出来不要脸地骗钱,颇有点电影过年的感觉,幕后玩家选择提前上映日期真的太正确了,因为电影真的太踏马难看了!
剧情bug简直多到一逼,电影是编剧闭着眼睛yy的嘛?
想到哪是哪!
故事梗概就是一个吸人血的商业精英被人绑架,突破艰难险阻逃出来以后找到幕后黑手的故事,故事情节已经不能用正常逻辑去理解,因为人物还有情节设定根本狗屁不通!
能明显看到韩国电影恐怖直播的影子,可是真的是渣到爆!
包括最后的梗,一个上市集团的老大为了怕自己的丑事曝光,故意隐瞒自己的妻子,从未有人见过,编剧为了给这个神秘幕后大哥隐瞒身份还想咋样胡宰呢,你咋不说这个dv小哥是曾的私生子呢?
还有放窃听器的环节,哦吼哎,导演还有编剧你把观众都当傻逼嘛!
关键词还烧脑?
无脑还差不多!
最令人发指的是演员的演技尤其是徐峥完全不在线,被人关起来,一个牛逼的社会精英被人关起来表现是这样嘛?
还有那帮打高分的水军,你们已经这么没底线了吗,连人与人最基本的那点信任都没有了吗?
选择雨天看首映,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我觉得我比电影还要傻逼!
分割线本来不太想回复的,因为电影真心一般,导演编剧演员都没怎么走心,一部极其平庸的作品,尤其是逻辑层面几乎没有几处细节经得起推敲,我不认为有什么值得一起讨论的地方,但凡我认为可以称作发烧友的电影爱好者,这部片就没啥可说的。
有人说我戾气重,我所处的城市(乌鲁木齐)影院不常点映,基本看不到主创+首映,某眼评分虚高没有参考意义,豆瓣影评有一定参考价值,影片未上映豆瓣影评一路走高,又是悬疑又是商业犯罪,又是推理反转,又是亲情,加上徐峥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故满怀期待观影,但是以上这些宣传标签基本没有一个靠谱!
悬疑商业犯罪?
这桥段幼稚到过家家一样,100个散户操纵股市,带动增长几十亿;抓住上级把柄,逼迫跳楼自杀也是模棱两可的。
上级跳楼自杀留下的20亿为何只给钟也是一头雾水。
为了获取钟的视网膜还有密码,在深山老林中斥巨资在地下复制一幢别墅,配备各种高科技的设备,还外加空调,然后这视网膜只要10分钟就能做出来。
直接绑架女主逼迫说出来不是更好?
该说编剧脑洞太大还是完全闭门造车,想到哪是哪?
人物关系复杂,钟和女一的关系加上小三看的不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么?
你说小三爱钟吧,她却和唐合作?
不爱钟吧,可以为他去死?
忘记说了,还有小米手机的植入,简直太违和了。
再说说幕后玩家,恨不能对方生辰八字都能倒背如流了,钟前一天转了一大笔钱给小三竟然毫无察觉,那可是20亿啊。
从头至尾到底要干什么也是让人看的云里雾里,让他身败名裂,掌握的这些犯罪事实移交给警方暴露给媒体,钟就结束了。
一会又化作记者接近钟,到底想干什么?
了解父亲为何自杀?
良心未泯想要对钟网开一面?
最可笑的是微博爆料这么多犯罪事实,钟还能堂而皇之召开新闻发布会,警察证监会都是这么打酱油的嘛?
关于窃听器这个桥段,这么大摇大摆放到钟口袋里,钟好歹也是混迹商场多年的老油条了,真当人傻呢?
不是,导演你要是想交代这个放窃听器的细节可以,但是拜托能否考虑下观众的智商,下点功夫用点心可以吗?
还有这个唐说他是棒槌吧,挺聪明和小三合作追到钟,不是棒槌吧,钟靠一部电话加自己的媳妇就能把唐骗的团团转。
关于徐的演技,个人拙见,一个身价几十亿的成功人士,一定都是非常有性格的,前面小三被唐出言侮辱,可以在厕所里对自己的合作伙伴动粗,结果后面在被人绑架以后第一次的表现异常平和,略带愤怒,不应该是异常生气加财大气粗地质问对方嘛?
总之电影真心太一般了,若是不加上这么多宣传元素,我倒会觉得差强人意,毕竟没有期望也就不会失望,但是看首映前就这么多人刷五星好评,他们不是水军是什么?
质疑我的人烦请说出一些有新意有营养的观点,谢谢。
讨论就此打住,不想在这样一部没啥意思的电影浪费太多时间。
习惯了徐峥的秃头还真不习惯他稀松的发质。
不过他的演技还是在线的。
幕后玩家的故事挺吸引人的,逻辑上也没有什么不妥, 剧情扣人心弦。
一直猜幕后也没有猜到, 所以看得还是很爽的。
画面也挺考究, 屋子的颜色背景格调都与故事很搭。
不过前半部分信息量有点大, 进行的有点快。
感情线有点不自然, 但演员的表演掩盖了一些。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悬疑电影, 不明白为什么被说的那么不堪。
《幕后玩家》的故事起点,就像是同档期《后来的我们》的小径分叉。
当院线片的电影主人公没有分手,结了婚,有了钱,还在一起(居然)。
他们继续生活在北京——这座欲望城市。
生活,到底会怎样?
引发这样的联想,并非无端生事。
两部电影虽然类型体裁,全然不同,但女主人公喊出了近乎一致的高潮台词:我跟你在一起,要的不是钱!
据说,这样的台词感动了不少人,令他们落泪,颤抖。
并且两部电影中,对男女伴侣所居住的房子,都有一系列上帝视角的全景式呈现。
我对《幕后玩家》这样的犯罪片期待很低。
产生这样的心理低压槽,与阔别三年之久,集中在2018年爆发的徐峥监制无关,更不是看衰新人首作。
实际上,在大陆拍摄这一类故事,有着可想而知的自首和伏法彩蛋。
这会导致编剧故事扭再多桥,玩再多花招,最后都逃不出天网恢恢。
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到《唐探2》,犯罪推理入乡随俗,只剩嘴炮一招,其他都是黑成西八烂的脑洞。
《幕后玩家》表面上抨击了金钱万恶无底洞的人性贪婪。
结果还是落到了希望我们一直没变,感情一直好好的鸡汤说教上。
表现徐峥的痛苦,只靠一次闪回噩梦。
表现无爱妻子的痛苦,只靠大叫。
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偶尔插播联想到其他电影,但也就仅此而已。
唯一值得肯定的,大概强势植入了许多美术馆建筑体,没有了传统欧范的金碧辉煌土豪风。
谁是凶手,幕后主使?
观看《幕后玩家》的过程中,无论观众入不入戏,大家都会沉迷在创作者抛出来的猜谜游戏。
对这类发生在电影院的狼人杀游戏,其实有一些识别窍门。
譬如海报上来头很猛,名字很大,但在电影里无所事事/电影过一半了还不出现/存在感极弱/装路人的,往往是凶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香港那部《赤道》。
具体于《幕后玩家》,永远杀气腾腾的王砚辉,不可能是最后黑手。
因为,他已经把“我只是个参与者”,写在了脑门上。
那个叫不上来名字的女二号,也不可能是。
她的戏份看起来,就像是在拍摄现场现编的。
开头蒸桑拿的老总同样impossible,因为智商已被臭虫碾压。
想抢徐峥老婆的也不是,因为中途挂了。
很自然的,大家都怀疑是任达华,莫非他的跳楼举动和最后一通电话,只是徐峥的一个噩梦?
达叔讲到这里,已经不能再讲下去了。
然后,是合理性。
主谋的动机合理么?
合理。
主谋所能调动的手段合理嘛?
得靠脑补。
主谋到底想要干什么吗?
复仇的最大快感,是把痛苦返还给施害者。
《幕后玩家》选择了最高级的复仇。
如果落到最后一点,《幕后玩家》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犯罪片,而是助人渡劫的居委会电影。
因为主谋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让徐峥人财两空,生不如死,譬如直接让他失去两个亲人,一尸两命。
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要拉上几个玩家,一起分享那个毫无意义的选择游戏。
祛魅的王砚辉尽管主谋的身份亮相,会让观众小吃一惊,可往回捋剧情的话,你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根本不能成立。
比如近乎最后一秒营救的防空洞逃生,比如胡同小巷子的雨夜追击者,安排这种生死表演,比设几道AB选择题难多了。
同时扮演心理医生热线和傲娇救命恩人,哪个打call难?
窃听就是往大衣口袋里塞个耳麦——你以为是发小广告?
更不要说,发生在三里屯太古里的围追,完全是真人秀表演。
……聊到剧透会死、变态复仇排行榜有名的《老男孩》,观众被欺骗,是因为他们都在想:到底是谁,把主人公给关了起来,而不是为什么关那么久,又放他出来。
结尾的定时炸弹天台烂梗,对绑架拿手在行的主谋来说,一开始到中途任意一个时间点,都能实施操作,达到想要的复仇效果。
这也是电影后半段,没有任何紧迫与焦灼的原因。
就如同反派轻易能完成对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绑架,过程电影不说,反正想绑就绑,很高明就对了。
自带牺牲精神的人妻,不齿老公的操纵股市,却还是合谋演出了一把金蝉脱壳,真把股市当过山车来玩了。
三里屯太古里那请问,整部电影的意义是?
没有意义。
那还玩个球。
《幕后玩家》节奏太慢、太平淡,剧情毫无吸引力,让人看得分分钟想快进。
特别是后半部分是味同嚼蜡,你已经没有任何再看下去的兴趣,你只想知道幕后黑手是谁。
真正优秀的悬疑片,是即便能猜得到结局,也猜不到过程;即便被剧透了结局,仍然可以享受过程。
但《幕后玩家》当你知道幕后黑手是谁之后,就没有丝毫看点了。
因为除了幕后黑手的身份难猜之外,电影的其它地方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而幕后黑手难猜也并不是因为剧本好,只是编剧特意把幕后黑手安排给了那个最不可能的人,这已经是悬疑片惯用的套路了。
作为一部悬疑片,几乎连推理过程都没有就直接揭晓幕后黑手,毫无乐趣。
电影里唯一的推理部分,是钟小年通过双人床的线索找到曾广文的家,然后就没有后文了,最后是钟小年实在找不到答案,田雨只好自己交代了身份。
其它悬疑片,通常是反派完成了接近完美的犯罪,但是主角技高一筹,通过智商和推理把反派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法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钟小年则是完全相反,他找不到幕后黑手,最后还是田雨自己承认的。
如果田雨不说出来,钟小年一辈子也不知道这是谁干的。
主角的智商如此低下,可以说是相当失败了。
看了《幕后玩家》前三分之一,我觉得至少可以打四星;看了三分之二后,降到三星;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给了两星。
本片可以说是完美去诠释了“虎头蛇尾”这个词语。
电影是各种高能,比如钟小年一觉醒来落地窗就被封上了木板,比如木板后还有一面水泥墙,比如房间里的热气和冷气的装置等等。
但电影最后对田雨作案经过、作案手法的交代太少,仅仅是说唐万元出钱,方楠出稿纸,以及天桥上的人是他找来的,除此之外几乎就没了。
没有交代田雨如何一步一步布的这个局,比如他在钟小年的酒里下了什么药可以让他睡得那么死,比如田雨一个人如何同时做这么多事,比如他中枪是谁开的……这些通通没有交代。
总的来说,导演先拍了一系列很玄乎、很诡异的谜题,最后把这一切行为都推给田雨,寥寥几句就想解释所有的悬念,这剧本未免太水了吧。
田雨想和其它人“玩一个游戏”,让人联想到《电锯惊魂》。
再加上他给钟小年的对讲机、他的变声、以及他需要钟小年做出牺牲……这些细节都像极了《电锯惊魂》。
《电锯惊魂》的约翰·克莱默抓捕各种坏人,坏人必须付出肉体伤痛或器官切割等残酷代价才能活命,从而实现自我救赎。
把恐怖片拍到人性的高度,也是《电锯惊魂》被无数影迷奉为神作的原因。
《幕后玩家》整部电影都是在教育钟小年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同时也是在向观众传达这个思想。
过于说教,过于圣母,过于虚伪,直接成了《法治在线》,教育观众要遵纪守法。
我来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为了听你给我讲大道理的吗?
而片尾那为了过审而打出的“大陆式结局”的字幕更是让人反胃。
这种“坏人必须没有好下场、必须伏法、必须接受法律制裁”的审查制度,直接限制了华语犯罪片的高度,毕竟任何华语犯罪片都必须拍一个能够过审的结局。
除此之外,王丽坤用力过猛, “演”的痕迹太明显,极其不自然。
徐峥大部分时候都还好,但是最后的哭戏堪称灾难。
别说那些高分悬疑片,即便是口碑一般的《唐人街探案2》都比《幕后玩家》好太多了。
最后,还是希望华语悬疑片能越来越好,多拍一些《心迷宫》《无间道》《催眠大师》这样的佳作。
居然有人标签烧脑,烧的哪门子脑?!
不合格 漏洞百出
shi一样的叙事和剪辑。还没看一半,朋友:boss就是那个人啦!临到结局,朋友:肯定不是炸弹啦!其实拍成网剧挺好的。总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噢。合理合法建设我们的中国梦噢。
还行,我不是太喜欢看这类电影。
夹香菜那场戏太准确了,全天下的男人都是一个鸟样
就感觉编剧精分了,男主角一会儿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一会儿又爱朋友疼老婆重情重义,既不敢撒手写一个大奸大恶的男主角,又不想写一个最后嗝屁的男主角最后就会弄出这么四不像的东西。然后导演表达审美的方式就是从大理石雕花浮华风走向了工业性冷淡,没差的其实。
这个五一档比较好的电影了,悬疑设计得蛮意外的,故事情感也表达清晰,还稍稍有些感动
电影票钱没白花
一部神奇的普法电影,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动用私刑。
开场还有点意思,看到后面你就发现一切都是虚张声势,虚假而弱智的局,毫无逻辑性的关键剧情推进,虽然填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坑,但细节铺垫极其匮乏,所有的人物塑造都有一种为情节推进赶工的即视感,单薄无力,尤其是感情戏,看完这部号称“烧脑”的作品感觉就是智商受到了侮辱。
人物动机特别混乱前后矛盾,最恶心的是你洗钱就洗钱、犯法就犯法,还非得要弄个为了爱情的口号,ewwww!
充满新意的拍摄手法,节奏紧凑的剧情,使得影片的悬疑氛围得以层层递进;然而故事情节的拖沓,“强行加戏”却又不符合逻辑的推理,迫使整个故事架空于现实,流于表面;除此之外,密室逃脱的情节构思太过牵强,与最终的何解的结局相互突兀,让原本金玉其外的解密变得败絮其中 。
主角也是坏人这种设定还是挺难得的。
新人导演的作品难免飘,但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故事拍出来就真的很幸运,密室的诡计还是很有趣的,徐峥戏有些过。
徐峥的电影,一向期待很高。剧情不错,看点泪点共存,另外,有头发的徐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久不见
真假背后、选择背后 ,能否穿越重重迷雾看清自己。
徐峥和王丽坤,这组不错 剧情还是属于比较有看头的吧
厉害了,小学生看了几天CCTV2,玩了几次密室逃脱游戏,刷了几部《心慌方》就敢出来拍高智商犯罪电影了,徐峥做监制的底线在哪儿??
剧情逻辑真的不咋地。。。再荒山里建个带去了拐弯大烟筒的豪华公寓,厉害了我的国
徐峥一留头发,就变汪涵。白岩松穿上皮裤,秒变汪峰。谢天笑放下古筝,摇滚教父孙海英。 密室逃脱,了解一下。演员表演都在水准之内,但故事设定有问题。犯罪悬疑片讲究盘逻辑,可本片好几处bug,没有圆回来。明明是反派复仇戏码,但人物动机前后矛盾,结尾对男主的情感表述很奇怪,大团圆结局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