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德勒
Flandres,佛兰德斯,天人之战,情战弗兰德,野兽逻辑(台),Flanders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Adélaïde Leroux,Samuel Boidin,Henri Cretel,Jean-Marie Bruveart,David Poulain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6
简介:故事发生在风景如画的弗朗德勒,蒂斯特曼(塞缪尔·鲍伊丁 Samuel Boidin 饰)在此地经营着一间农场,过着形单影只的孤单生活。闲暇时,蒂斯特曼会找到名叫芭比(阿德莱德·勒胡 Adélaïde Leroux 饰)的女子,两人来一场激情四射的约会。芭比是当地有名的妓女,亦是男人们心目中的大众情人,然而,蒂斯特..详细 >
杜蒙的极简主义,源头是布列松,从视听表演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镜头调度上多以固定机位的段落镜头为主。声音上多以音响和语言为主,少用甚至不用音乐,即便使用也多以有声源的音乐为主。表演上让演员几乎不使用表情,这种表情的留白可以让观众按照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呈现出复杂暧昧的多义性。
第9分钟,两人在草地上性交之后,面孔切视点,Barbe向天空送出目光;到第78分钟,两人重逢后,再次于草地性交结束,视点切面孔,Barbe收回目光。因此,Barbe声称自己看到了战场,自然是成立的。
~In Stock~
布鲁诺杜蒙第二部。杜蒙无疑是我的菜,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被杜蒙排出了哲学电影的感觉。杜蒙以一种真实冷峻的角度,展示了什么是人,不带有蔑视,烧杀抢掠都是人本实的样子。男性的本能破坏性是杜蒙如一的母题,所以在战场游弋的士兵有人类同一的对孩童的悲悯,又有同一的强暴奸淫。巷战的戏码乍有点儿像《全金属外壳》,但私以为杜蒙拍得比库布里克好。
空镜头
一般人 看不下来吧···
莫泊桑的一生里面提到弗朗德勒,我猜是个地名,但网上一搜全是这个电影。
一个乡村女孩的boring···
战争桥段要优于乡村桥段,男人的状态要优于女人的状态。
描写现代战争的影片,有些压抑
在手机上看过稀饭画质版的
080525开始了凌晨看碟的日子,生活似乎回到正常。希望不是假象。那些忧伤无力在这片面前微不足道。女孩的脸很少是笑,不知道她在那些男人身下是什么想法。战争的残酷不容的人感慨。512遇难人数已达六万。
无音乐全篇环境声
7/10。无聊到开场即走神。闯进房间击杀小孩和[全金属外壳]里越南少女挣扎求死两个相似场景一对比,就发现杜蒙力道太弱。镜头语言倒是精致,尤其是一些远景和细微表情的处理文艺范挺浓,绿茵静谧的农场、虚无扭曲的沙漠两个空间性启到了一定的对比效果。PS:片中没有明讲战场在哪,其实是暗指伊拉克。
远景一直有种“神”注视的感觉,同态复仇也带有宗教所指。给“身体”注入精神,没能指引观众走向何处。我们可以不知道怎么来,总得知道去哪吧
忧伤到了可以不需要细节的地步
快进着看的~
杜蒙对战争的表现手法还是技高一筹,隐约能感受到毕格罗对他这部的偷师。前半个小时和他前作的节奏的一样,很法式乡土气息的田间游荡,其对于人物关系的概括则更多来自于旁人的对白和一起出场时的眼神对白和表情流露。半小时后影片呈现出另一番格调,战场上士兵的惨无人道和留在农场患上精神疾病的女子本质并无任何区别,只是一种来自战争对人兽性的激化,一种来自封闭环境对人性欲望的抑制、扭曲,辩证地探讨了环境对于人性异化的改造。
太难看了
罪与罚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