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第一部,英文原版配音我看了至少五遍,人物从形象到性格的塑造,那时候高中,一句 inner peace 还被作为鞭策我得话被我贴在床头,因为从剧情走向而言,这一句话被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剧中结果的得出是经历了千山万水而又自然而然的走向了那个结局。
第二部,陪别人医院看牙时候等号看的,英文原版配音,只看了一遍,to be honest,要不是看了几片影评,我已经忘了第二部讲的什么了,后来回忆有印象的就是那弹指神功以及大反派的形象塑造,中国风简直是极致。
但这部已经可以看出剧情不足笑点来凑的硬伤了,在剧情走向上没有第一部那样引人入胜或者说逃不开第一部的内在逻辑,重复的下场就是乏味。
而到了第三部,只有两个字,呵呵。
我是谁这个好莱坞终极命题居然被堂而皇之的摆到了台面上,看着PO一脸蠢萌的说着 who I am时,我就知道这剧吃枣药丸。
第三部看的国语配音版,体验之差让我忍不住想难道是配音的问题么。
po的两个老爸实在是太出戏了。
排除配音问题,就是剧情的硬伤。
不劳而获?
居然就能get到神功,你逗我呢。
我以为至少在天煞攻来的前夕会给po时间来领会气功的要义,没想到丫居然是一帮毫无功夫基础的男女老少靠着心灵感应把气功就这么练成了—— 难道只要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知道了我的真身是一只大熊猫我就只需动动手指头就可解锁武功秘籍获得绝世神功分分钟走向人生巅峰了么?
天呐,好想对天煞说你不要吸别人的气了,你先去找几个好伙伴练练心灵感应!!
最后全民练气功的场景更是让我莫名想到了前几年的某气功大师,呵呵,这真的是中国功夫而不是高级黑么,这真的是中国功夫的精髓么?
连续三部下来,价值观的走向是:我练了多年功天天练都不如一只有着良好血统的除了临阵磨枪平时只有好吃懒做的大熊猫,对,我说的就是五侠和po,就算要塑造一位有着真实人格的功夫英雄,第三部却只是完全神化了以及脱离了现实,剑宗气宗尚且需要三十年来辨高下,po却毫不费力就习得而且打败了吸了很多大师的气的天煞,对此只能说主角光环发挥的也太low了点,至少给它点时间好么,哪怕你在熊猫秘密家园里那一段给我们点暗示说熊猫家族遗传一下子习得气功的莫名基因都比直接甩给我这个结局强。
嗯,或许是有暗示的,只是我天真的不愿意相信这个靠心灵感应就get到的气功。
如此看来,好的故事还是好电影的核心,技术再逼真,再有情怀,也不过是哗众取宠。
我看到的功夫熊猫3,牵强而尴尬,除了卖笑就是卖笑,国语配音尚能看得出花了点心思本土化,但港台腔的使用莫名其妙,楼上说的对,唯一的亮点是给出的配音演员表。
但我还是要说,我愿意花时间再看一遍英文原版,为了po的养父,深觉他是全篇的亮点哈哈哈,心疼。
《功夫熊猫》已经完成了3部,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在人们面前,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我们中国人的责任?
3部电影,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的建筑、音乐、美食、服饰等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出现在电影中。
可是这不是中国人推出的电影,反而是他人借助这些元素来吸引人的电影,我们是不是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2008年奥运会,中国的文字、昆曲、丝绸之路等让众人惊叹,或许我们积弱太久,或许我们太过深沉,总之,我们没有很好地向世界显示我们。
我们有灿烂的文化,我们有深厚的历史,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不仅要有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要有输出文化的软实力,我们责任重大。
整体画面制作精良,算是中美合作的典范,且笑料包袱较多,很适合贺岁观看!
但有几大毛病不可忽视:1、李山与阿宝相认理由过于牵强,李山出场本身就很突兀,父子相认更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据;2、前面还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神秘熊猫村,但悍娇虎在无人带领下却能轻易找到神秘的熊猫村,发出求救信号;3、阿宝一开始还不能把天煞带到灵界,后面就突然将天煞带入灵界,手法过于突兀,而且用的还是太极花瓣,那花瓣还没有小门神里面做的好看;4、既然气功至少要30年才可修炼成,熊猫村民和阿宝如何瞬间就掌握了!
最后,影片把功夫虚化、神化了!
说到底还是没有完全领会中国功夫的精髓,照猫画虎而已!
综合以上,这部续集做的并没有前两部好,唯独在笑料上下足了功夫。
如果看看图个乐就无所谓了!
这集可以说是熊猫阿宝寻找自我的历程。
途中遇到一个个让他了解自己真正是谁的“ 人”。
首先是乌龟,可以说乌龟是阿宝成长中最重要的人,阿宝所经历的一切都在乌龟的预料之中,就是他一步步引导阿宝找回自己,最终终于做回了命中注定的那只熊猫。
本集也解释了第一集中乌龟为什么会选择看起来笨笨的阿宝作为龙战士来拯救世界,正在他第一眼看到阿宝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功夫的过去和未来,看到了这个将两者合二为一的熊猫,龙战士非他不可。
阿宝也由此可开始接受命运的安排。
他为了让阿宝更好的成长,做回一只真正的熊猫,学会当熊猫的真谛,乌龟在灵界给阿宝的熊猫爸爸发送了一条“上帝的短信”,告诉他自己的儿子在哪里,并带阿宝回到熊猫村体验当熊猫的感觉。
而这时阿宝正在浣熊的要求下体验当师父的感觉,这时的他还很幼稚,尚未理解浣熊师父那句:“你就是你自己”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教的一塌糊涂。
后来阿宝遇到了熊猫爸爸,体验了当熊猫的儿子的感觉,这是跟鹅爸爸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个爸爸不但跟他长得像,连性格爱好都简直一毛一样,比如都爱好功夫,都患有熊猫哮喘综合症……除了熊猫爸爸比他一口吃的包子还要多。
“呵呵,在熊猫村里,连刚出生的小熊猫都比你吃得多!
”阿宝一听简直蒙逼了:“我说我怎么老觉得在吃的方面还有一点潜力没有开发出来。
”这句话也暗示自己生在这个环境里,难免会被环境所影响。
正当父子俩开心玩乐的时候,本集终极大反派“天煞”出现了,天煞每杀死一个会武功的人,夺走他们的“气”,就会变得更强大。
(可他却不知道欲望大了会膨胀,身体无法承受,最后就是被自己的欲望毁灭的。
)连乌龟也难逃一死,阿宝自然而然就成为那个命中注定消灭“天煞”的人。
并且只有学会气功才能打败“天煞”。
而这时熊猫爸爸为了不想失去儿子骗了他说来熊猫村可以教你学气功,(一个正常父亲对孩子自私的爱。
)阿宝去了熊猫村跟千千万万的性格各异熊猫相处真正体验了一回做熊猫的感觉。
幸福总是稍纵即逝,天煞杀死了所有武林高手,正向熊猫村赶来,身为“龙战士”的阿宝自然担起了这个责任。
为了打败天煞,阿宝培养了一个熊猫军队,这时他才明白浣熊师父那句话的真正意义,他因材施教,教会了熊猫们做最好的自己。
最终阿宝明白了“我是谁”。
我是熊猫爸爸和鹅爸爸的儿子,我是乌龟和浣熊的徒弟,我是老虎他们的好朋友,我是消灭邪恶的龙战士。
笑点就不说了,一个接着一个,画面就更不用说了,细节很棒,细腻到毛发的质感,中间不时穿插中国水墨风景画,由于所有角色的口型是汉语,在某些瞬间真觉得是国内制作的动画……
<图片1>今天下午在三亚和朋友及他们的孩子看了期待已久的《功夫熊猫3》,可能是开始期待过高,看后不免失望。
首先谈谈优点,动画,制作细节(毛发系统比前作好),还有明显偏东方的影调,以及时常出现的2维化处理的美术风格,都是相当的不错,至少是4分水平。
音乐也是不失水准,配音老师的表现也各有千秋。
从本篇主题,找到“真正的自我”,与前两部的传承关系上看,以及导演编剧想要玩的哲学高度,想要营造的情怀来看,3.5-4.5分。
能看出来是个诚意满满的作品,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下面就来谈谈只能给1-2分的剧情、人物塑造,逻辑、节奏及情感表达。
剧情简单,好人坏人一目了然,本不是坏事,但是冲突点远远不够。
人物塑造过于扁平,不出彩。
阿宝内心的困惑冲突,几乎没有描写,两个父亲之间的冲突,这本是非常好的戏剧冲突点,但是完全没有感觉到导演利用好这些元素。
几个主要角色尚且如此,娇虎和反派的设计更是龙套到不行,本来这犀牛多有色彩的角色啊,但是整个看下来。
比起第二部的孔雀王爷真是差了至少三个档次。
这部剧逻辑是硬伤,比如娇虎竟然比反派找到熊猫村要早这么多,要知道,一开始说了半天这地方难找,而且反派原本还来过!
算了,灵界都出来了,这些就不纠结了。
关于灵界的设定,我真的应该接受,这是一部玄幻片,不是武侠片。
还有,后面那么多人,一下就都顿悟到了“气”,我想说,前面的铺垫真不够啊真不够啊真不够!
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朋友看后和我说觉得片子节奏太紧了,我当时看觉得节奏太松,听她说完,我才恍然,是该松的地方没松,该紧的地方没紧!
对不常看电影的她们来说,是紧了,对我来说是松了。
也就是说,这片子真心没节奏。
很多故意设计的搞笑桥段,和剧情一点没关系,不但毁了故事的节奏,也没让人笑出来,至少我观影的这场如此,泪点也明显,但是貌似我最近泪点高?
满场没有哭的。
导演想说,人要了解自我,找到“我是谁”,通过寻找气,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可惜,能看出来想说的很多,但是都没说明白。
合家欢电影想表达的父子情、亲情、朋友情,也特别薄弱苍白,基本手段是靠台词表达,情节及影调都没起到作用。
比如熊猫老爸保护儿子的思想与阿宝的责任之间的冲突,这矛盾已开始没有积累的迹象,但是却一下子集中爆发,还有熊猫老爸竟然直接被几句话就说得理解了儿子,太让我汗颜。
还有反派最后的失利,应该是没有找到自我,不知道我是谁,只会一味的夺取别人的好处,最终迷失自我而亡,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导演,过犹不及,你不是想么?!
唉,估计是没能力把握吧,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晶真是个好导演。
补充一下,我发现欧美的合家欢电影都特别注重“传承”这个主题,要把片子里宣扬的精神传给下一代,乌龟大师对阿宝的传承完成了,阿宝对别人的哪?
太不够了。
顺便说一下,这片子大概演到50-60分钟的时候,影院里的小孩集体坐不住,纷纷和家长说想睡觉和想走,大概过了10-15分钟(其实已经快结束了)家长们也纷纷坐不住了。
但是看完电影我们一起吃饭,吃了也一个多小时,朋友的孩子一直盯着饭店里放的动画片看,饭都没吃(饭店是孩子选的),要知道在饭店里,根本听不见声音,孩子到底喜欢看什么,真得好好研究学习。
顺便,朋友认为这片子票价值80,然后这些钱都是技术和音乐美术的面子,但是其实我们看的IMAX一张票打折后也是100多。
我这两个朋友,很少看电影,我本来信心满满想培养二位带孩子看电影的习惯,估计这次效果不是很好吧。
对了,这片子,情怀可以,但是真不好看,劝大家不是特别情怀的,就省点钱吧。
系列电影总是容易产生一种落差感。
首先因为第一部实在太好太火爆了,所以才会有拍系列的idea,但是往往因为第一部的好,观众会对系列新电影抱有更高的期待,但是往往都是败兴而归的。
不是电影烂,只是它没达到观众想象中的那样好的程度,那种失落感就足以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况且拍好电影,真的要讲究缘分的。
这个缘分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编剧的灵感,导演的安排,演员的选取之类的,是一种大局的缘分。
所以如果你有落差感,那很正常,这个不能说明电影烂。
如果你反而还能感到惊喜,那么这部电影就是缘分到了,大家也都努力了。
<图片1>“阿宝回来了?
”“阿宝回来了!
”阿宝你可总算回来了。
赶紧的,啥都别说了,先进门儿,让大大家伙都看看这些年你都成长了多少,功夫又强化到了何种程度。
视效&美工“硬菜”大升级阔别《功夫熊猫》系列首作近8年、距离上一部2011年年中上映的《功夫熊猫2》转眼都已经四年半过去,阿宝的回归真真切切算得上是“久别重逢”,差点儿就要像炫迈口香糖的广告词说得那般,“美味持久,久到离谱”了。
万幸,《功夫熊猫3》这次的强劲表现,不仅让所有“续集毁童年”的惯性忧虑烟消云散,更用它近乎“天下无敌”的工业标杆级制作水准向全世界骄傲地宣告:这只活宝熊猫对得起观众、影迷们将近5年的等待。
<图片2>漫长的制作周期带来的是肉眼清晰可辨的视觉效果“超进化” —— 回顾2008年《功夫熊猫》一代,里面的阿宝还是一只“还算憨态可掬,偶尔有几根杂碎僵硬毛发”的熊猫傻大个儿;二代里面勉强称得上是“毛发更柔顺、体态更灵活”,“稍许有进步,然而不显著”;到了第三代的本作,影片直接造出了“漫山遍野”的,身体柔韧Q弹如棉花糖,毛发纤毫毕现似毛笔的,一大群熊猫们 (゚д゚lll)配角都精致如斯,更遑论我们的第一主角阿宝。
除开人物角色造型细节上的雕琢,影片在动作编排、功夫对决的“武戏”方面的进步也是视觉效果上最直观的另一大亮点。
很难再用“流畅”二字敷衍草率地形容本作的几处武打重头戏,因为一招一式的动作衔接是那么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快者如疾风骤雨、慢处似鸿毛飘江。
动静结合、张弛有道的节奏变换中透出的是整个电影主创团队对于“功夫”二字更深入的理解。
“形神兼备,于无招处生有招”是《功夫熊猫3》在“功夫”的呈现上给到观众最明显的观感提升:从原本的“拳拳到肉”讲究招式套路分明,到现在追求意境上超然洒脱之美感。
特效在进步,阿宝的功夫造诣也在逐部“臻至化境”,两者的相辅相成像极了浣熊师傅和阿宝这对师徒的“教学相长”,这一绝妙的重合,是影片视效在喂饱观众眼球过后,留下的又一道香甜醇厚的余味。
<图片5>影片卓绝的美工同样令人叹服。
鲜亮饱满的调色、丰富多变的场景、3D与二维平面水墨风画卷、剪影、多视角的分割画格美漫等多种画风的交替使用、逼真到无以复加的光影流动、自然气候以及充满中国古韵的考究细节,在每一道美术工序上《功夫熊猫3》都在力争达到顶尖“工匠级”的制作水准,这才有了电影里那寒冷俊俏的雪山之巅、落英缤纷的桃花果树、青翠欲滴的熊猫村落…… 初入熊猫村,“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的描写顷刻间跃然眼前,渊明兄诚不我欺。
这些都还只是本片的“静景”部分,挪步到片头和片尾两场灵界大战的动态场面,那幽绿透亮得摄人心魄的翡翠双刀、霞雾氤氲缭绕的气功、金光暴绽的中华神龙……怎一个“画美不看”能描述得了。
<图片4>“每一帧都能直接截图当桌面屏保”,是无数看IMAX 3D看傻了的小伙伴们达成的,最简单粗暴的一致观影共鸣。
阿宝“成长三部曲”的完美收官终章“剧情太幼稚,一点没惊喜”这样的吐槽,很多人在还没看电影之前其实就把这种土到掉渣的无脑评论提前准备好了放在兜里,以便电影放完不达自己预期时掏出来作个见证、鸣个冤枉 —— 敢情都是些坐着看片不腰疼的闲人们,买着PG分级的动画片电影票,成天意淫着最好能收获NC-17的内容尺度福利。
一句“先撇开视觉效果和细节设定不说,光看剧情的话简直太幼稚,我看个开头就猜到结尾了”,暴露出多深的观影偏见执念和“老子偏找茬儿”式的强盗逻辑啊?
你还能先撇干净其他的所有电影信息然后“只看剧情”呐?
你咋不上天啊!
阿宝花了三部电影加番外篇的时间,成长的旅途上一路走来有多辛苦有多踏实你们造吗!
<图片6>在第一部《功夫熊猫》里,阿宝的成长起步始于对自己真正兴趣所在的探索(不是跟着平先Ba生Ba煮一辈子面,而是学功夫),以及在误打误撞成为乌龟大师钦点的“天选之人”入门学艺后,在挫折与胜利中收获的对于英雄、侠义、功夫的更深入的理解。
“The mark of a true hero is humility.”“The secret ingredient is nothing. To make something special you just have to believe it’s special. ”到了第二部,影片在开头用2D剪贴画的方式交代了沈王爷灭熊猫一族的起因,从而引出了之后故事中阿宝对于“我究竟是谁”的自我身份的寻求,然后在克服了自己逃避过去的恐惧+与沈王爷数次交手后总结经验教训,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顿悟了浣熊师傅用几十年才修得的“内心的宁静”(Inner Peace),完成了自己的二阶段成长。
“Your story may not have such a happy beginning, but that doesn’t make you who you are. It is the rest of your story. Who you choose to be.”再看眼前的这第三部,影片花了大量的笔墨用于表现:1. 阿宝在继上一部完成了“对于自我身份的寻求”之后,如何在这一部里跟着自己亲爹李山回到熊猫村落,身体力行地去“做一只熊猫”,回归一只大熊猫“本来的样子”;2. 阿宝在掌握了现有的功夫理论知识和拥有了自己对功夫对到的认识的前提下,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如何学着像当年浣熊师傅点化他那样,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地把功夫传授给其他人(Xiong),并且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功夫;<图片7>3.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不断的成长中阿宝已经完成了从学徒到真·神龙大侠的身份转换,怎样成为一个称职的侠士,怎样处理好自己作为功夫模范/榜样/偶像的身份定位?
因为文戏方面大量的“刚性需求”,影片不得不在武戏部分作出妥协性的删减。
纵观全片,真正意义上的“决战”也只有临近片尾处Kai抵达熊猫村庄,缠斗过后和阿宝从凡间打到灵界这么一场而已。
电影主创们的良苦用心和巧妙设定被诸多“不解风情”的看客们误解成“剧情冗长拖沓、主题幼稚空洞”,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讽刺的是,武戏最多,动作编排最密集紧凑的《功夫熊猫2》,反而是三部曲中得分最低,评价口碑最不出彩的一部。
说穿了,大家伙儿虽看个热闹但也都是明白人,功夫不看招式而看个意境、品个禅味儿,这才是《功夫熊猫》系列的“根”与“核”所在。
<图片8>生搬硬套的“新”中国功夫元素?
“怎么从原来的死缠烂打、功夫谐星突然原地起爆成了太极拳高手?
这不科学!
”“所以说又是亘古不变的【爱是力量的源泉】终极俗套老梗咯?
有【爱】就能蛮不讲理直接学会气功咯?
编剧都去死一死咯?
”……这是我自《功夫熊猫3》上映以来听到的最普遍的,对于影片中新融入的中国功夫元素的吐槽。
然而,阴阳、太极、气功,在本作中真的就那么“满满的违和感”吗?
纵观整个《功夫熊猫》系列,都极少有正面提及、阐述阴·阳理论体系。
但是,熊猫这个“黑白相间”的大活物的设定本身(以及乌龟大师传下来的权杖杖头的形状)不就是阴阳这个概念最直观和具象的表达么?
所以为什么还要用多余的篇幅去和观众科普“阴阳为何物”呢?
再者,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既然“阴阳”在电影的前两作中早有交代和铺垫,那么现在的第三部里悟出太极拳,又怎么就“不科学”了?
<图片9>早在系列的第二部,阿宝与沈王爷决战中的“空手入大炮”一式,就已显露出阴阳、太极的形意。
最后来说说被集中吐槽的“气功”。
在纠结影片里的“气功”违不违和之前,不妨先抽个一分钟想想我们自己所“以为的气功”是什么?
龟派气功?
九阳神功?
金钟罩铁布衫?
易筋经洗髓经各种经?
很好很好,看来我们的脑洞比编剧们要大得多。
但是…… 上面说的这些特么是电影里想要表达的那种“气功”吗?
不是!
<图片10>关于所谓的“气功”,影片中虽着墨不多,但也算是有明确交代,是最早期的那批“始祖熊猫”们合众之力,引气助重伤的乌龟大师舒筋活络、作疗伤复原之用途,在设定上更偏向于一种“气场”或是“气息”的概念,以调养、复苏、治疗为其主要功效。
而且,电影里从来就没有称这种气为【什么“气功”】!
在英文原版中“气”就是音译的“Chi”(原谅老外没法对着“Qi”读成“气”吧……),和功夫、打人、掐架半毛钱关系没有!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你足够无聊足够拧巴,你还是可以纠结于“浣熊师傅也没用气来打架呀,为什么他练了几十年也只能用气开一朵小野菊?!
这还是不科学!
”这样的细节,那么我只能说…… 编剧们就是想用一幅卷轴告诉你“气”这玄乎的玩意儿本身就是熊猫他们一族的种族天赋!
出生自带的技能点儿只不过有的人忘记点上去了!
你在这儿瞎起哄个什么劲儿非得跟这些熊猫过不去!
鹅爸爸,熊爸爸,都是好爸爸平先生,也就是阿宝的养父“鹅爸爸”,他爱阿宝爱得太深太真,以至于我不得不单独腾一段出来,温习一下这只傻到让人心疼的呆鹅那厚重的父爱,也表彰一下他在把阿宝抚养成人这一路上的点滴养育之恩。
<图片11>平先生望着阿宝时那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眼神<图片12>阿宝的健康成长一路都有平先生的悉心陪护<图片13>功夫熊猫感恩节特辑,和鹅爸爸一起煮节日面条是阿宝最幸福的事平先生没什么本事,只会下面、煮汤给阿宝吃;平先生也没什么人生理想、宏图远志,只是单纯地盼望着哪一天,能像那个善意的谎言那样,儿子阿宝做了一个关于下面的梦,然后跟着自己学怎么做面,继承自己这个“作为爸爸的手艺”。
面,其实是种特有人情味儿特别走心的食物。
它制作起来简单易学,但烹煮需要用心费时、要把控火候,以便出锅盛碗时不至于过烫或是夹生,温润醇和、入口暖胃是它独有的奥妙。
面,又是一种念想,是一种“吃完还想要”的饕餮满足和念念不忘;挂面发音似同挂念,是牵挂、是思念。
都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于平先生来说,则化为一句“爱子碗中面,慈父心中念”。
平先生对阿宝是那么的“视若己出”,以至我们都愿意相信他就是阿宝的爸爸,哪怕他是一只鹅,哪怕阿宝被蒙在鼓里一辈子,我们都觉得这样傻傻的“小幸福”就是人间极乐。
所以,在这一部里,当编剧告诉我们,“醒醒吧孩子们,我们当然不可能真的让熊猫从鹅蛋里蹦跶出来”,当阿宝要把“养父”和“生父”两个“不同概念”区分清楚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这个举动有多残忍和虐心。
<图片14>所幸,编剧们也没用力过猛,没虐平先生“千百遍”。
在短暂的落寞和伤感之后,平先生、李山、阿宝这两位爸爸和一个儿子都找到了亲子关系中的平衡点 —— “熊爸爸”李山是阿宝的血缘至亲,也是阿宝熊猫天性的引导者、带路人;“鹅爸爸”平先生则更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一碗碗充满温度的高汤靓面和一笼笼香甜可口的包子无限宠溺着儿子阿宝。
看到最后,我们作为观众也都跟着释然了,是“Adoptive Father”也好,是“Biological Father”也罢,这两者只不过存在叫法上的不同,他们对阿宝的爱都是汇向同一个终点,并没有不同。
其实,不管是“鹅爸爸”还是“熊爸爸”,都是好爸爸。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乡音难改“骂死他,媳妇!
”“骂死他媳妇”其实是个从《功夫熊猫》一代就被发掘出来然后一直沿用至今的“炒鸡萌”语音语调梗,因为阿宝的配音演员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会把“Master Shifu”这一句的着重音放在“Ma”和“Shi”的部分,然后又因为我们萌萌的杰克在美音里念不出“Shi”这个奇葩的“师”的发音,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作类似“Sashimi”里的“shi”来念,发出同“She”/ “Xi” 的音,配合上前一个念得生动夸张点的“Master”,好好的一句“师傅!
” 就这样瞬间画风跑偏,变成了喜感无比的“骂死他媳妇”。
还得多亏杰克·布莱克没有精进他的中文咬字发音研究,让广大影迷们在第三部《功夫熊猫》中能继续聆听那句传神动听、“直触人灵魂深处”的【骂死他媳妇】,然后没心没肺地笑个不停。
<图片15>类似的语言萌点还有两句让各路翻译神通们都束手无策的“Wuxi Finger Hold ”和“Skadoosh”:“Wuxi Finger Hold”的蛋疼之处在于翻译版本太多,众说纷纭缺一个“官方学名” —— 五溪断指扣、悟习指扣、灵犀夺命指、无须拈指功、无相神指…… 甚至到后面连金庸老先生武侠小说里的什么“少林七十二绝技”【拈花指】,什么【弹指神通】都一并搬出来了,依然搞不定这一招绝妙指法的中文翻译。
水得好,我选择死亡。
“Skadoosh”则类似《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那句“Bazinga”,为《功夫熊猫》电影的原创单词,一般在阿宝即将打败对手之前,被用贱贱的、调戏对手的语气说出来,观众们心领神会当作个“接招吧!
”或是“去屎吧!
”的意思在理解。
但至于具体怎么翻,就连《功夫熊猫》首作的导演马克·奥斯本自己都表示“我也很想弄明白【Skadoosh】这词儿怎么跟中国观众交代。
”近乎“偏心”到底的中国定制关于《功夫熊猫3》为中国观众量身定做的“偏心”程度如何,我们先来看三组数据和一个事实:三组数据· 它是第1部由美国与中国合拍的正式动画长片· 影片至少1/3的内容交付由中方团队完成,本片的出品方之一是成立于2012年,由中方控股55%,首轮投资达3.3亿美元的“东方梦工厂”· 中影股份、东方梦工厂、上海众明优影、美国梦工场联合出品,使得《功夫熊猫3》将告别17.5%的进口片分账比例,转而享受43%的国产片票房分账待遇,并且来自中国的三家出品方也会参与该片全球票务的分账中。
一个事实《功夫熊猫3》拥有英语和普通话两个版本,其中普通话版本完全由东方梦工厂负责制作。
普通话版本拥有一个专门重新创作的中文剧本(非英文剧本翻译而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化中文语言风格,包括人物对话的艺术表现力、语言趣味性方面。
并且,根据中文台词,每个角色都相应地重做了口型和面部表情,这在全球动画长片史上都是空前的首创。
另外在《功夫熊猫3》电影制作的不同阶段,例如美术开发、模型、绑定、贴图等,东方梦工厂都做出了很多贡献,并把中国古建筑风格、传统服饰和饮食等完美地融入了电影场景制作中,极大程度地遵循了传统中国文化特色。
<图片16>依稀记得在2008年第一部《功夫熊猫》上映之际,除了那第一眼的惊艳震撼,更多的是举国上下影视文化评论界“哀鸿遍野”式的顾影自怜和终极自卑 —— “洋鬼子拿了我们中国的国宝熊猫、用我们的中国元素,糅合了他们的想象力,配上他们的动画电影技术,反过来赚我们中国人的钱!
反过来打我们中国人的耳光教我们怎么去用中国文化拍国产动画片!
”,“连老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和运用都比中国人走心,华语动画电影已死!
” 诸如此类的消极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挟裹着浓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情结和自卑心理,表达了对中国电影业“竟无语凝噎”的绝望。
“自家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园,让别人家的猪给拱了个底朝天儿”,用来形容那时候那批悲愤交加的观众们,恐怕再贴切不过。
如今的华语电影市场,早已是个达官贵人、大众草根皆可娱乐消遣的戏棚子,在观影心态相对放松宽和的今天再回过头看看当年的“文化入侵论”,听上去多少有些矫枉过正、杞人忧天。
其实对于所有心系国产电影的观众,我们都心知肚明国产片距“崛起”还有太长的路要走,我们也都见证了国产影片逐年逐步缓慢而稳固地进步着,“中国制造”征服世界还为时尚早,但世界电影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也是不争的事实。
至少,对于这一次的《功夫熊猫3》,我们中国观众有足够的底气对其他各国的友人们自豪宣称,本作中的阿宝承接着来自中国的“直系血统”,我们有你们都没有的专属中文剧本!
<图片17>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熊猫趣闻”· 《功夫熊猫3》大电影的北美公映档期原本定在2015年12月23日,但为了避免与《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硬碰硬正面对决,梦工厂决定将影片延期至2016年1月29日上映。
· 大反派“绿眼牛”天煞(Kai)的配音演员原定为麦德斯·米科尔森(代表作《狩猎》、《汉尼拔》等),由于档期冲突,后来才换成了《爆裂鼓手》(Whiplash)里的“魔鬼导师”J·K·西蒙斯。
<图片18>· Kai是功夫熊猫系列电影里第一个说话不带英腔儿的大反派。
· 《完美音调》(Pitch Perfect)里的“肥肥”瑞贝尔·威尔森(Rebel Wilson)是熊猫美美的原定配音,但因档期原因退出后才由凯特·哈德森替换。
· 《功夫熊猫3》是J·K·西蒙斯参与配音的将在2016年公映的两部动画长片中的其中一部,另一部则是在今年3月4日(北美&中国大陆同步哦)即将上映的《动物大都会》(Zootopia)。
· “悍娇虎”(Tigeress)的配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的四个孩子在影片中阿宝布置作战计划的那场戏中也参与了配音。
<图片19>· 导演亚历山德罗·卡罗尼和生产部设计师拉蒙尼·泽别克透露,片中动作设计的灵感,部分来源于张艺谋的《英雄》,与《英雄》一样,本片也将用色彩讲故事。
· 为理解真正的“气”,影片视觉特效马特·提图斯与赞巴克、爱德华兹专门面见了一个气功大师,请他到一间动态捕捉室,观察他是如何运用太极拳法掀起“能量流动”的。
转眼间,阿宝已经陪我们走过了八个年头。
这只蠢萌的大熊猫几乎集结了所有我们中国人能赋予他的美好特质:温顺谦和、微胖、福气相、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永不言弃…… 以及,“幽默是挫折中优雅的礼貌”这样的极致乐观。
阿宝身上带着太多太多,善良、美好、正义的人们的影子。
在未来不断继续成长向前的路上,也请带上来自我们每个人最诚挚衷心的祈愿:祝愿阿宝的功夫修为持续精进、提升,保持【一只全宇宙功夫最好的熊猫】的自我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成为新一代的武学宗师。
也希望阿宝你能永远“不要长大”,希望你不管过得多么风光或是落魄,都不要忘了那些最亲密的人和“最重要的小事”,要记得你第一次狼狈踉跄冲进功夫大选会场的模样、记得平先生给你下的第一碗面的温度、记得你为了吃一口包子而和浣熊师傅苦练“三天三夜”的执着、记得那帮陪你出生入死上天下地的盖世五侠、也记得你最开始拜师学艺习武练功的初心。
离“至少六部起拍”的壮志豪言还有一半多的路要走,为时尚早、来日方长。
阿宝,下一个八年,下一个“三部曲”,我们还在这儿等你,回家。
<图片20>资料参考: 1.http://www.imdb.com/title/tt2267968/trivia?ref_=tt_trv_trv2.时光网:东方梦工厂CEO方淦解读”功夫熊猫3”:http://news.mtime.com/2016/01/27/1551928.html3.“猫眼电影”功夫熊猫3官方微博原文首发于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众号电影栏目,转载请豆邮/微信联系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IwMjQzMA==&mid=401243057&idx=2&sn=5761c9f7951489e2d268a82f1172ddc6&scene=0#wechat_redirect
其实编动画故事没有那么难的,在这里,借着优秀的样本《功夫熊猫3》为例,简要归纳一下写动画故事的方法,无论有没有深厚的编剧基础,只要按照这七步,一定能写出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的。
第一步,先设定一个有趣而清晰的世界观。
这里说的世界观不是政治课本上的三观,而是说在我们的动画故事中要设定好故事世界独特的运营模式和角色行为规则,而这是我们编写整个故事的基础。
我们常说,如果用真人剧就能拍的故事,也就没必要把它动画化了,做成动画,一定要充分发挥动画的视觉奇观性,夸张,变形,打破物理和时空束缚。
《功夫熊猫》的世界观核心要素都呈现在在了名字里,“熊猫”东方特有的动物,除了阿宝以外,其他角色也都是动物,故事发生在一个拟人化的动物社会。
而“功夫”不仅有东方文化,更是这个故事维系的核心,全部的故事都由功夫概念展开。
所以《功夫熊猫》系列的世界观其实也并不复杂:在一个都是动物角色的类东方世界里,讲述一只熊猫围绕功夫所发生的故事。
这是编写故事的限定条件,无论之后的情节如何构思,我们要记住,没有机器人,没有外星人,也没有汽车和宇宙飞船。
第二步,创造一些富有魅力和特征的角色真人影片中,角色都是真人演员,因此对人物的差异设定,主要是围绕职业,社会属性和性格等方面,并不用考虑太多的生理学特点。
而到了动画的世界里,对于角色的塑造空间无疑变得宽阔,角色会有着更加夸张的外形和技能,以及物理和生物的属性,故事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加灵活,对编剧的脑洞要求也就更大。
《功夫熊猫3》中阿宝多了很多同类,熊猫村的设定,除去英雄主义和父子亲情之外,熊猫憨态可掬,滚着移动,又萌又蠢的特点都被赋予到了众多角色身上,内在性格(传统性格)和外在视觉表现(个性化处理)有机结合,让角色显得富有魅力并且特征鲜明。
至于乌龟大师、师傅、盖世五侠因为是老角色,就不多罗嗦了,他们的性格和自己的外形以及生物属性是搭配的,使得群像戏中角色的差异化也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功夫熊猫3》中,反派天煞的设定也很独特,反派是个练气功的,角色贪婪的想夺走他人的“气”,这是人物性格特性,同时也由性格把注意力引到了事件主体上。
第三步,选定一个清晰的主体事件在构思角色的时候,为了丰富人物,每一个角色的设定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一部电影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故事时空范围内,选择矛盾突出,因果完整,人物展现充分的主体事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故事在讲什么,围绕这个主体事件安排选取细节素材。
《功夫熊猫》系列中,3部电影的主体事件都是由两个侧面所结合的,主角的所作所为,以及反派的所作所为,主角的诉求带来了人物的成长方向,例如第一部的想当英雄,第二部的克服恐惧,到第三部的认祖归宗做自己。
而反派的所作所为则构成了故事的危机性事件,无论是太郎的出逃争夺神龙大侠,还是沈王爷要统治世界,这一系列的叙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反派推动。
到了《功夫熊猫3》中,主体事件也仍然是依赖反派来引出的,天煞,一个500岁的坏蛋越狱了,正因为反派天煞的贪婪,对气的欲望,来构成了整个的电影主线。
第四步,理清思路,在结构和线索上调整事件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世界观逻辑规则,有特色的人物,核心的主体事件,剩下的就是在结构和线索上调整故事,让他看上去更像一部电影的体量。
既然是院线电影故事,要遵循三幕剧原则,而在叙事的线索上,则要注意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情节相辉映。
《功夫熊猫3》中,一条线索是阿宝找到亲生老爸,回熊猫村认亲,这是人物的情感线,而情节线则是天煞出逃,坏人步步紧逼,最终主人公击败了坏人。
作为两条线索的衔接,存在两个重要的结点,阿宝为了打败天煞学习气功而和亲生父亲回到熊猫村,阿宝在熊猫们的帮助下击败坏人,实际上又恰好是三幕剧中幕与幕的衔接点。
简单说,一方面讲述故事要考虑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起因经过结果。
另一方面考虑故事的视角是放在谁的身上展开的。
第五步,填充更生动有趣的细节桥段获得了逻辑和框架之后,故事的大致模型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选择有趣的生动的故事细节,叙事节拍,桥段血肉来填充框架。
这里实际上需要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前后桥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另一方面则是桥段本身要有趣。
《功夫熊猫3》中,阿宝和熊猫村民的相处,阿宝教全村熊猫练习游击战,阿宝化身真的神龙大侠在灵界和天煞的最终决战,这些戏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想象力,让故事在细节上精彩异常。
第六步,修改协调和组合由于编写故事的思维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比如人物和主体事件,一定是经历了反复的相互影响才最终确立的。
因此修改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上五步而进行的,当确定了人物之后,可以来推敲戏写的符合不符合逗趣的要求,而想出了非常棒的桥段之后,则要反复的来看跟人物的整体走向是否统一。
需要调整的还包括了故事的前后照应,例如在《功夫熊猫3》中,阿宝哄过天煞的“你看那是啥”,也许是先作为阿宝解决坏蛋的招式,最后才加到前面师傅的玩笑之中的。
反复的修改和调整,让故事看上去更加工整,平衡,具有形式的美感,离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第七步,用正确的方式把故事写出来 其使用正确的方法把故事写出来一定是在第一步就开始进行的。
正确在这里涵盖了很多边三角四的环节,比如恰当的台词,恰当的细节,恰当的风格选择,这些其实是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及反复的修改所完成的。
相信只要能够有着良好的态度,及时开始写的很烂,也会朝着优秀的故事越来越近。
那么问题来了,功夫熊猫3很好看,阿宝也已经成为了真正的神龙大侠,那么如果有第四部的话,又会是什么样的有趣故事呢?
第一次看功夫熊猫3,看的还是美式配音口型版,因为没有看过第一部和第二部做铺垫,也就不存在看过一、二部的人对功夫熊猫系列的情怀。
整部影片看下来,感觉故事看似漫不经心但其实随时随地都暗藏笑点,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该片的极其简单的故事情节和那些一笑了之的笑点,而是功夫熊猫3加入了很浓郁的中国元素,画面精美,3D效果极佳,多处可见清晰度出屏镜头,场景深度和景物立体感很强。
更令我感动的是该部电影音乐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和传统民族乐器,既有反派出场时的大气磅礴也有熊猫村的悠扬婉约,兼具了西方音乐的宏伟和东方音乐的韵味。
这真是一场视听盛宴!
与我朝最有渊源的梦工厂动画大作《功夫熊猫3》明天就要正式上映了,因为对于这个系列的喜爱,所以在23号就早早地去看了点映场。
作为世界上最顶级的动画工厂制作的知名动画电影系列续作,《功夫熊猫3》在技术上自然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精细的画面,各种中式画风的加入都显示出制作团队的用心良苦,我朝的动画电影水准根本是没的比的。
因为技术上的无可指摘,《功夫熊猫3》自然的能让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剧情上。
事实上《功夫熊猫》这个系列的动画电影,第一部可谓是一鸣惊人,不论是浓浓国风味和东方禅意十足的画面,还是讲述小粉丝逆袭成功的励志型故事,功夫熊猫的第一部及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来,都是非常成功和打动人心的一部作品。
然而,随之而来的第二部却总给人走偏路的感觉。
整个第二部的故事都集中在和威力无比的热兵器的较量上,本来功夫这种题材就是带有很大的想象性质的,加进来热兵器这种实打实的东西,最后还搞个功夫战胜热兵器的结局,总显得很无稽。
尤其是阿宝徒手打太极接住了炮弹的场景,总有种东方不败风云再起里那句,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滑稽效果。
而且整个第二部的故事也脱离了第一部的发掘自己和自我成长的内核,唯一有用的情节就是交代了熊猫村被灭族的缘由,综上,个人还是非常不喜欢第二部的。
虽然《功夫熊猫2》票房依然飘红,但业界顶尖的动画大厂就是有这种胜不骄,成功时依然反省自己的气度。
制作团队大约在着手功夫熊猫3的剧本时也发现了2中故事路线的偏移,所以在《功夫熊猫3》的故事中,你能看到的就是满满的亲切的回归。
《功夫熊猫3》的主线剧情是乌龟曾经的战友天煞(英文听上去叫凯,不知道中文为什么译为天煞)冲出灵界将中华大地所有的功夫高手都变成玉石,阿宝为了习得气功打败天煞,所以跟自己重逢的爸爸回到熊猫村,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成功习得气功打败天煞的故事。
首先第一个亮点就是在第一部象征着东方智慧和禅理的master乌龟的回归。
在第一部中master乌龟戏份虽然不多,但绝对是一个让人难忘的角色。
乌龟是阿宝的伯乐,没有乌龟也就没有阿宝。
在第一部中所有人包括阿宝自己都怀疑自己的无法成为神龙大侠时,负责开导阿宝和浣熊师傅的都是乌龟。
乌龟在故事中是智慧的化身,浣熊培养了阿宝,但点化浣熊的是乌龟。
乌龟一直代表着故事的核心理念,那就是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
尤其是个人在《功夫熊猫1》中最喜欢的一段,就是乌龟在月色下的悬崖边,伴随着满树的桃树羽化而去的场景。
桃树在我国传统宗教文化中是有神力的树,第一部在纯好莱坞团队的制作下,竟能想到这样一个国风意味深重的场景,当时着实被惊艳了很久。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master乌龟和他自带的这个超炫目桃花特效的话,那《功夫熊猫3》光凭这一点就绝对能满足你。
而且乌龟也在这一部当中算是圆满的解释了当初为何会选择阿宝做神龙大侠的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其次,《功夫熊猫3》前后的剧情衔接非常用心。
影片的前半段主要讲述的是阿宝和爸爸相遇然后回到熊猫村,这是一个寻根溯源的代表回到本源的故事。
而后半段是一个探寻自我存在意义,即我是谁的故事。
正是因为阿宝回到了自己的出身地,回归了自己的族群,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解决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以才能升华到定位自身的层面。
前后这两个故事内核的设计还是非常用心的。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好奇编剧要如何解决打败大BOSS这个问题。
以为毕竟大家看之前就知道阿宝一定会打败最终BOSS,但问题在于阿宝要如何习得气功这门独门秘籍,这是最大的看点。
一般以我们看武侠片的思路,大都是发现了一本武功秘籍或者有神秘高人出现传授之类的套路,但《功夫熊猫3》中这种外国人的思路还是相当出人意料的。
编剧并没有将学习气功这件事情具体化,而是放在了阿宝和众人之间对自我的定位上来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老外定位的所谓“气”,跟我们理解的气功完全是两码事,而且编剧对于气的这种定位还极具人文色彩,最后看到大家全部伸出手,说出自己是谁时,那场面还是有点感人的。
剧情另外一个重大的回归就是突出每个人的个性,强调发挥自身特长。
在第一部中,浣熊培养阿宝的方式就是利用阿宝贪吃的个性将他打造成了独一无二的神龙大侠,尤其是空白的神龙卷轴那个极具象征意味的设置,都表达了超越自己就是要发掘那个第一无二的自我。
《功夫熊猫3》中也充分回归到这一剧情理念上来,阿宝前期教导五侠时并未想到这一理念,所以反而把五侠教导的一塌糊涂,但来到熊猫村教导所有的熊猫御敌时,阿宝也终于开化了自己,将因材施教这一理念融入了自己的教导之中,效果自然很好,此时的阿宝俨然成了第一部中浣熊师傅的化身。
当然,最大的亮点还是大家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神龙大侠,终于神龙现身了。
《功夫熊猫3》中为了让乌龟回归,引入了灵界这一概念。
影片最后的灵界大战,神龙现身的画面非常飘逸好看,让人忍不住感叹,果然还是中国龙好看啊,虽然只有个轮廓。
不过看过影片之后对一些地方也有点担心,比如引入的灵界这个超自然的存在不知道以后会如何处理,因为超自然和功夫还是有点不搭干的两种元素,处理不好会破坏功夫这个内核。
还有就是自从阿宝崛起之后,浣熊小师傅的存在感就一部比一部弱了,原本第一部那个腹黑又仁慈又妙语连珠的小浣熊在第三部里已经没有了多少光彩,求制作团队在浣熊师傅身上也多用点心。
以及这一部的剧情节奏拿捏的也有点过于快速,缺乏第一部那种张弛有度的节奏。
本集的大BOSS牛论能力本应该是三部里面最牛逼的,但呈现的效果并不太好,远没有第一部的雪豹出彩。
总之,《功夫熊猫3》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电影,尤其是这一部据说有东方梦工厂的合作制作,所以这一部是中国味最浓的一部功夫熊猫,虽然《功夫熊猫》系列是本来中国味就比较浓的好莱坞动画电影。
而且《功夫熊猫3》除了技术和画面,最警醒我们的就是,一部老外做的中国动画竟然都比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更有中国味,虽说今年我朝也有几部传统特效电影,但遗憾的是,都是好莱坞的拙劣仿品,没有中国味(有的甚至还有黄段子)。
功夫熊猫3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动画,有趣有想法,大人小孩都会喜欢,尤其还为中文版专门做了中文口型,真的是诚意满满了。
本片的3D效果很好,但有飘逸的灵界和桃花,有条件推荐看imax版本。
一般
觉得完全比不上皮克斯的出品呀!
。。下一集只能拍玄幻了
睡的挺香
虽然对于我这种老人来说卖萌可耻,但是阿宝就是抓我的心啊,还特别感动,喜欢!
还是喜欢第一部,2和3动作场面多了花哨了,故事性的内容少了。
大宝在成为真正功夫熊猫的同时又要保护村民练好新的功夫。这段过程是多么艰辛啊,为阿宝点赞,很喜欢这部电影
老三样啊
piece of shit.
公司上班时间组团去看电影(片头有我们的贴片广告),中间睡着了,但是美术做得真好啊,细节和光。
求别拍了!
阿宝是个Fanboy
行云流水的快感!虽然美式的笑点密集,但是电影内核却是中国文化。它用形象化表现了难以言说的玄妙中国,很厉害!我觉得是最好的一部熊猫之作,更何况,那么多滚滚,有谁不爱呢?
笑点不错,也是老少咸宜的片子,画面更甚从前,细腻之处让人惊叹,无论是对气的展现还是太极八卦的阐述,虽说中心依旧回归到了美国式圆满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也并无不妥之处。只是这故事太生硬,段落性太严重,凭空冒出个爹,就为了牵线搭桥的发展故事,囫囵吞枣就罢了,实在摸不着头脑。
基本可以总结为:功夫熊猫之抗日神剧版。
三星半。视觉上是梦工厂至今最强,美术太棒,视听盛宴。但这个放弃逻辑,领悟广场舞真谛是龟派气功的故事,有点幼齿。剧本像不停在喧华闹腾中插点“寻找自己”的鸡汤,甚至有种逛庙会的感觉,没节制反而削弱了娱乐性。当然,市场方面肯定会是卖得不错的成功商业作品。
场景+配乐。别的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太低幼,看得想睡觉,这部之后不用再拍了吧,反正北美表现一部比一部差。
吓死本宝宝、仙熊下凡、小笼包兵团、春卷特工队、面条游击队、双爹八卦阵…翻译下了功夫,逗比贴切又接地气。笑料保持了前两部水准:一紧张就下蛋的鸭、翻滚后呕吐的阿宝、集体喘气的熊猫村民…但是泪点少了,故事也更流水线没有惊喜。老爸穿上犀牛盔甲后,激动尿的阿宝还是那么呆萌浮夸。
嫌弃,好电影都过不了第三部?!?
看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