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严格意义的影评,只是有感于很多人看到的那个bug。
从中,我看出了导演深沉的爱。
男2号的身份是一个年轻的福建籍手艺人(也可说是艺术家)。
他来到遥远的阿根廷投靠亲戚。
被抢后找到中国大使馆。
最大的bug出现在这里。
使馆是挂五星红旗的,福建人是拿中华民国护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相关bug。
其一,他一个人去了阿根廷。
南美的个人签证一直非常难办,甚至不能个人申请。
不知道他申请的什么签证,或许凭借中华民国护照申请能简单些?
其二,他是福建人,他去了阿根廷。
由于东南沿海人民的勤劳吃苦,为了生计可以不远万里悄悄漂洋过海隐匿生活,于是很多国家对福建籍人士插了红旗,签证时异常谨慎。
其三,他是胡建人,他讲普通话。
有一个情节是在唐人街,一家店老板说他听不懂男2号的话,不愿给予帮助。
这个反应把男1号弄糊涂了。
“你们都在讲中国话,为什么说听不懂?
”店老板讲广东话,男2号讲普通话,无法沟通。
稍微出过国的人大都发现,在外国,有几种“中文”会比天朝积极推广的普通话更管用,那就是粤语、潮汕话、闽南语、客家话。
既然是福建人,他为什么没像店老板执着于广东话那样抱住闽南语呢?
在导演眼中,这些都不是事儿。
导演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乌托邦。
不管叫中华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中国;不管是福建人、北京人、青海人、台湾人,都能方便地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同为中国人,可以讲不同的语言,即使不能相通。
到底是“反攻大陆”还是“解放台湾”?
普通老百姓没时间理会。
但拿着不同的护照可能会有不同的遭遇,就关老百姓的事了。
是像中华民国护照封面的绿色一样生机盎然,还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屎一样的酱色?
一部小有意思的影片,从一则荒唐的报道延伸出机缘弄人之感悟以及人与人关系之善意都起到不错的效果,编剧不赖。
即便有个别场景对于中国观众还是显得有点外国人视角,但也算正常也算友好。
主人公背景造成的性格以及俊进入生活后的影响产生的转变都还算令人信服,几个报道被表现为的爆笑场景作为亮点也很好的与影片节奏、音乐很好的融为一体。
罗伯托子承父业,打理一家小五金店。
他是一个沉默、孤独而认真的人。
他每天晚上准时熄灯睡觉,准时起床,吃同样的早餐,每周六在他父母的坟上放一束鲜花。
每次收货时,他都会认真清点螺钉。
包装上写着350根,一根一根清点下来,却只有323根。
他为此暴跳如雷,打电话投诉生产商。
他不善与人相处,甚至连对他投怀送抱的玛丽也被他拒于千里之外。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也自然而然地会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眼光。
在罗伯托的眼里,他的客户大多是怪胎。
一个苛刻的顾客来买门铰链,罗伯托没有顾客要的镀金铰链。
“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罗伯托说。
“不,开门时会看到,”顾客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当顾客再次进他的店,罗伯托把他轰出了店门。
罗伯托收集旧报纸,只为剪下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然后贴到剪贴簿里。
因为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是一个荒诞的世界。
搞车震摔下悬崖的情侣;被飞来钢管扎死的理发师,被理发师割喉的顾客;等了两年终于成功移植心脏、却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出车祸而死的病人。
“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义而又荒诞,剪贴簿里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一针见血地说。
每当他从报纸上找到一则令他中意的新闻,他就会把它剪下来。
放进他的剪贴簿,并欣然微笑。
看九年前的阿根廷街道,商店,生活方式,饮食和现如今没有一丝区别连台湾街的牌匾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下个十年阿根廷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一次听罗伯特大叔用西语骂人很搞笑〜( ̄▽ ̄〜)这个所谓的福建人,演的傻傻的,不喜欢他第一幕未婚妻被天上掉下来的牛砸死了,吓我一跳外卖小哥出镜两次,看的还比较顺眼总之是可以看下去的电影
一头从天而降的奶牛,一场让人有些可耻的想笑的悲剧。
看完阿根廷电影《一丝偶然》(又名《一个中国故事 / 中式外卖》Un cuento chino)就想着要写点什么。
一个中国小伙儿只身一人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寻亲,失去爱人的他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遭遇打劫。
幸好,他遇到了一个叫做萝卜头(罗伯特)的怪大叔才免于流落街头的窘境,萝卜头这家伙是个性格孤僻的大叔,因为年轻时候家里的变故造成了心理阴影,他成了一个独居、又很“较真”的生意人。
经营五金店的他会因为一盒标注350枚的钉子只有323枚而大发雷霆投诉,也会因为一些傻X客人的言行而轰客人出去…就是这样一个不好相处的萝卜头收留了在异国寻亲的中国小伙俊。
不晓得是不是这部阿根廷电影有中国情结在里面,所以让我有了很多的共鸣。
虽然有一多半台词是西班牙语,但是能在一部南美洲电影里听到汉语真心觉得牛。
“生活就是这样无意义而又荒诞”,萝卜头这样说,可是俊的出现却教会了他去热爱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后萝卜头看到俊在自己家墙上画的那头牛,他终于可以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去找玛丽,就如同影片最后那缕阳光一样,他会展开新的阳光的生活吧。
一头牛,拆撒了一对儿恋人,另一头牛,成就了一对儿恋人。
这个世界是荒谬的,就像罗伯托的剪贴簿一样。
我们的人生也是易碎的,就像罗伯托为他去世的母亲收集的玻璃工艺品。
当偶然发生在我们自己头上时,就是必然,就像那头从天而降的奶牛。
百度百科——偶然性: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
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没有直接关系,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露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与“必然性”相对)。
亲爱的萝卜头:回家路上的这三个小时,我没有一刻不在想你。
确实我对你了解甚少,但是一看到你走进我姐姐家,我就觉得我们前世已经相识。
或许人身上有两种东西可以第一时间被感受到——高贵和苦痛。
而你两者兼有。
为何你总是先靠近我然后又刻意疏远?
玛丽人物从这一刻开始丰满,喜欢玛丽对Roberto一阵见血的评价。
以前有朋友问我什么才是好电影,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定义,在我的世界,一部120分钟的电影,不需要多少特效亦或特别的场景,只需一个镜头,几句对白,简单却动人。
我便喜欢它爱惜它。
影片乍看其实挺无聊的,接着看却别有一番深意。
立意4分,内容3分。
当它发展到最后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影片想讲述的,也许正是那些看起无关紧要的细节导致了最后戏剧化的结尾。
影片中,Roberto喜欢收集那些啼笑皆非的的悲剧新闻。
这反应了墨菲定律––如果某件事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如果俊没有跟她的女朋友泛舟湖上。。
如果Roberto 的爸爸没有看到那个新闻。。
但是一切没有如果。
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追根溯源总有因果。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线连着一条线,一点影响着另一点,在无数可能性中相互链接,导致了无数个可能性结局。
影片中Roberto因为少时阴影,将自己封闭。
明明心中柔软又善良,却不愿接受别人的爱意。
纵使曾有往事让人心碎让人怀疑世界,但生命还在继续,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生命如此美好,活着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地珍惜和享受生活。
“你说,我不愿意种花,因为我不愿看到它一朵朵凋谢。
”这样的心态将会错过多少美好的东西啊!
无则努力追求,有则尽情享受。
对过去存有敬意。
这是简单而正确的道理。
中国,静怡的湖畔,浪漫的小舟,船上的男人回身拿出戒子,准备送给船头的女友。
忽然,天上落下一头牛,女友被砸入水中,当场身亡。
阿根廷,一名言语不多,老实厚道的杂货店大叔,尽管朋友不多,亲人没有,自得其乐的悠闲日子还算闲逸。
一日,在街上遭遇被抢劫的中国小伙,言语不通,分文皆无,费劲巴拉帮着找到小伙的亲人去处,却发现物是人非,小伙要找的亲人早已不知去向。
无可奈何,大叔只好带着小伙回家暂住。
当大使馆表示不能很快帮助小伙找到亲人以后,小伙死磨硬泡赖着大叔不走。
大叔无奈,只好再次收留,尽管心中一百个不愿意,还是勉强与小伙整日尴尬相处。
小伙最终找到亲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小伙的传奇经历,让大叔最终下定决心改变性格,去追寻千里之外等待着自己的女人。
影片由《谜一样的双眼》中的检察官里卡杜·达林主演,再次演绎谜一样的偶然。
中国方面的演员都是在阿根廷生活的华人,没有令人熟识的面孔。
一名性格压抑,平时喜欢收集报纸上偶然性新闻的大叔,偶然的带回家中一名落魄的中国小伙,并且奇迹般的发现,这中国小伙就是所收集的新闻中偶然事件的一名当事人,惊讶感叹之余,大叔在小伙的启发下,竟然偶然发现自己的真爱。
最终,形成必然的完美结局。
不知这算不算是中阿友好交往的杰作,却是偶看了这么多年国外电影中,听到最标准的中国话。
不是粤语,也不是韩语和日语的混合体,更不是听不懂的英文汉语,总之,是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都能听得懂的中国话,这多多少少有种被人尊敬的感觉。
当然,阿根廷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中国人的朋友,至少,他们国家与中国一样,也有一座被人占领的岛屿---马岛。
片中大叔回忆悲催往年事时,提到的那段战争,就是著名的马岛战争。
不知廉耻的英国人在离自己国土万里之外,占领了阿根廷家门口的一座小岛,至今仍未归还。
就像死皮赖脸的日本人一样,非得说钓鱼岛不是中国的。
就在不久前,中国领导人向世界表达出清晰的意向,认为马岛是属于阿根廷的,阿根廷人也有理由争取回来。
或许是为了让阿根廷人更多的了解中国,也或许是为了感恩,为了回应这样的友谊,拍摄此片,讲述一个中国故事,来表达与中国朋友之间的心灵相通。
我们,也应该对如此善意心领神会。
影片伊始,是一幅典型的「中国画」,青山绿水,一叶扁舟荡漾于碧波之上,船上坐着一双情侣,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正当小伙拿出一对戒指,堪堪递到姑娘面前时,一只大奶牛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落在姑娘头顶,小舟破碎,只余小伙的凄声呼唤……画面一转,来到了地球另一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罗伯托是一家小五金店的店主,孤僻固执、一丝不苟,生活规律而无趣。
他有着许多刻板的癖好,比如早餐吃面包时须剥掉面包的外皮;每天晚上要翻阅一大叠报纸,并把荒诞的新闻做成剪报;深夜十一点准时熄灯入睡;每次进货都要一一清点,然后向缺斤少两的供应商大发脾气;每年在母亲生日时给过世的母亲送一只小而精美的玻璃摆设等等……以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物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交集,孑然一身的中国小伙钱俊(音)来到阿根廷投奔大伯,遭遇了孑然一身的异国大叔罗伯托。
于是,故事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展开,并制造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与发人深省的生活真谛。
影片的张力相当自然:罗伯托的善良本质和孤僻性格决定了他始终犹豫于是否继续收留钱俊;而罗伯托和钱俊之间又由于语言不通以至于经常鸡同鸭讲、矛盾迭出。
罗伯托有N次机会弃中国小伙于不顾,甚至有几次几乎已经甩了钱俊,但在机缘巧合和罗伯托善心的共同作用下,他们还是一次次地走到了一起,其中充满了偶然与必然。
生活是由无数偶然和必然交织而成的,有些事或许看来荒唐而没有意义。
因为经历战争以及丧父的影响,使罗伯特形成了消极避世的性格,并一直通过荒诞新闻的收集来证明自己的选择。
然而,当他从钱俊的口中得知,剪报中「奶牛事件」的不幸当事人正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时,罗伯托显然有所触动了。
影片的末尾,罗伯托终于鼓起勇气,开车奔向了那个屡次向他示爱却又屡次被他拒绝的玛丽。
而这一幕才是导演在之前一系列「偶然」和「笑点」的背后所要传递的要义:生活中的消极、悲伤虽然无法避免,但只要我们能勇敢地面对困境,并尝试作出改变,一定会离美好的那一面愈来愈近。
看到说是幽默性地真实故事改编就来了兴趣,在鸭舌与葡萄柚芦荟绿茶的陪伴下开始了这趟阿根廷布宜诺斯之旅。
简单地故事,却又轻易地引起了共鸣,回想起自己一个人的旅行之时的恐慌。
本人没胆却又喜欢一个人旅行,每次出发前就兴奋难止,就连在飞机延迟时还可以乐呵呵地拍照发微博。
可是,当飞机到达目的地降落的那一刻起,兴奋就让位给害怕了。
乱七八糟的问题扑面而来,脑子运转不来,恐惧排山倒海,唯恐自己会有任何地闪失,后悔应该要结伴同行,不应为了彰显个性而独自上路。
而且旅游的目的地还不是在国外,只是单单在国内,在能灵活运用自己语言进行沟通的地方,可想而知,如果像俊那样一个人跑到了国外,刚下飞机就被打劫,还被抛弃在路边,本人大概就先神经错乱了一番。
虽然真的踏上旅程的时候就已经平静下来,但其实偶尔还是会冒些小恐惧出来,看着别人勇敢的上路,实在是敬佩不已。
就像玛丽说的,在一个完全不同语言环境的国度里面,遭遇了一系列凄惨的事情以后,却能遇到萝卜头大叔是何其地幸运,对此,同感万分,祈愿自己出外流浪而又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遇到萝卜头大叔,但还是平平安安为好,毕竟本人胆小如鼠。
缘分在电影里又牵起了红线,两个相隔不知道多少公里,除了共同点都是男人以外的两个人,因为一头牛而相遇了。
看似怪诞荒唐,但世界如此之大,的确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没遇到不代表不可能,所以他们的相遇又是如此地靠谱。
从陌生到熟悉,感情就在此悄悄发芽,再冰冷的心都开始有了温度,更何况萝卜头大叔本是温柔善良的人。
突然要让一个陌生人住进家里,不要说是不善与人打交道的萝卜头大叔,就算一般有正常人际交往的人都会不习惯与不乐意,或许我们都会拒绝,但还是会有像萝卜头大叔那样,虽然勉强与不乐意,内心整体在天人交战、矛盾不已,但还是狠不下心来的好人儿。
看到俊说大伯我找了你很久,然后就在那哭泣述说,旁边的萝卜头大叔一脸关切地看着他的时候,泪水开始失控了,一是因为感受到人在异乡终于找到亲人的那种感情,二是因为感动于萝卜头大叔那真情流露的关切之情。
萝卜头大叔在帮助阿俊,但隐藏在这之下的,就是阿俊也帮助萝卜头大叔解冻他那颗冰封已久的心,最终,阿俊找到了大伯,萝卜头大叔找到了玛丽。
于是,一头牛,连接了两个人,帮助了三个人。
就像那句不知道是谁说的话,真正的勇敢是明明害怕,却还是迈步前行。
不记得原话是不是这样了。
或许自己骨子里还是有一丝真正的勇敢存在,因此就算害怕,却还是坚持一个人旅行,也或许是想遇到更多像萝卜头大叔这样的好人儿。
PS.看到萝卜头大叔去大使馆被迫干等,而大使馆工作人员们却在闲聊的时候,只能感叹说,不管这是真是假,但作风不好可能已经被传开了。
意外地好看。大叔演得出色,他跟阿俊的緣份,寫得動人。
没想象好,不喜欢那个中国人。友情不错,蛮温馨好玩的。不过太表明男主的善良之类的。还有是日本船啊,干嘛中国人。而且俄罗斯飞机也太民国了吧。
第二段大使馆的戏,绝。
笑中带着泪
所以是在讲国外的中国人都不帮中国人只有热心的外国大叔帮助中国人的故事么?ps外卖小哥是亮点~
……那些讲中国的部分,我以为是另外一部片中片。
人在囧途之阿根廷。
荒诞又真实 喜欢
天降奶牛
全屏,荒诞有趣的小电影。整片讲一个阿根廷大叔帮助一个语言不通的中国人找大伯的活雷锋好人好事。三分之一的国语+三分之二的西语。国语没有字幕,对于听得懂的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除了“大叔,求求你不要赶我走,大叔!”的233,哈哈很可爱。
真能鬼扯,一个福建人,居然拿着ROC护照,跑去PRC大使馆求助(不涉政治,就事论事)。编中国元素故事认真做做功课行吗?那个华裔演员的表演非常幼稚,眼神闪烁迷离,导致看了一半都认为他就是个骗子,在异国他乡靠卖惨到处骗吃骗喝。还有天上掉牛的桥段,如果是真事那更扯,安静的湖水,安静的小船,过个超低空飞行的民用机,再加机枪扫射,那两种噪音会多大,船上的人能注意不到吗?整个故事的肇因就没什么逻辑。还有,去买本西汉对照字典很难吗?
扯
不太喜欢。但外卖小哥我可以。
看似无厘头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关于幻灭和重生的故事,而且讲的那样朴实,笑中有泪有识,不知道不懂中文的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的电影就是没看懂。笑。
比一个勺子流畅且深。玛丽阿姨厉害
再匪夷所思的偶然背后,也有它隐藏的意义。
有点英式喜剧的感觉。。。细节&对应
看过之后,想去远方,想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看到前面那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再看完电影,不得不感慨生活真的比电影奇妙得多得多得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