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来重温,可能是发生的一些事情,最残酷的现实是,我们一直在追寻陪伴,但却终于明白灵魂永远是孤独的,理想终究败给了现实的蹉跎……看完后,才发现导演是李炳宪,是拍极限职业、非常主播、浪漫的体质的那个80导演,果然,吸引着我的,还是熟悉的灵魂。
喜欢极了,那句台词,“你们为什么牵着手,是因为孤独么”
《二十》,这是一部让我一个人在电脑前哈哈哈了115分钟的电影,并且让我的老爸老妈二姨轮番到电脑前慰问,看我是不是笑傻了。
确实啊,在一个没有雾霾的夜晚,酒足饭饱之后,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在自己二十岁的时候,戴着耳机看一部三个欧巴一起耍帅犯贱的韩国伪青春电影,这种轻松快乐,没人懂啊。
青春电影早就被套路化了,阳光下的林荫路上的白衬衫,美的不像话的少男少女,一段又一段说不得的过往,看那些青春片时被感动得无以复加,但恕我直言,我的青春时代既没有疯狂的单恋,也没有狗血的情节,美得不像话的少年,有也不在我们班。
不仅仅是我,我周围的人,我周围的人的周围的人,大家都没有。
《二十》有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是三个欧巴聚在一起喝酒,金宇彬喝醉了站起来说:“呀,我们要像个大人了,我看那些青春电影一定有一个要自杀的,要不你去自杀吧,这样我们的苦难就更添了一份重量了。
要不然就堕胎?
再不然吸毒?
”可是自杀呢明天要发工资舍不得,堕胎要先怀孕却碰上生理期,吸毒没钱买毒品。
这就是现实啊,我们大部分人的二十岁都豁不出去,我们已被世俗羁绊,我们早已步入红尘,我们无法声色张扬,我们畏惧未知的疯狂。
《二十》的反套路,真是深得人心。
王啸坤有一首不太火的歌,叫《长白山》,他这样唱:“算不上辉煌的青春期,回望时我打开洗衣机,我多希望能够回去,哪怕十六七,可担心的是遇不到你。
”歌词真是一击即中,我有多么害怕老去,恐怕连我自己都不清楚,我害怕像电影里李俊昊的妈妈那样人到中年还为生活所迫一事无成,害怕明天和意外的未知数,害怕还没好好享受就爬上眼角的鱼尾纹,害怕因为苍老而无力疯狂。
但我们的二十岁,似乎都是这样,我们被生活奴役,被学业压迫,我们的思维之中有定式,我们渴望拍案而起又畏惧那随之而来的后果,于是我们一边青春一边嘶吼,一边走向平庸,褪去青春期的那些渴望,我们变得更加现实,安于接受现状,我们称这些为:成长。
我心里早就明白,在平凡之中出类拔萃,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安于平庸,是大部分人的归宿,以前觉得可悲,看过《二十》之后,觉得释然。
三个欧巴站在梦想和现实的交叉口,内心嘶吼着:“年轻时候的义务就是跟腐败对着干”,然后即使被打倒也可以奋起反抗,其实根本不用选择,二十岁的那种心境,是已经确定了的。
管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大家不过都要回归平庸,还不如找几个朋友插科打诨,嬉戏打闹,尽情享受,不管是像姜河那一样在大学中深造,还是像李俊昊一样选择复读后又放弃梦想,亦或是像金宇彬那样每天的目标就是呼吸和女人,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想起前几天听一个特别喜欢的电台,两个主播在讨论大学生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其中一个主播说,二十几岁就应该无所事事,每天发呆,或者每天出去浪,亦或每天都认真努力地学习,都是二十岁。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才是二十岁应该有的态度。
部讲述三位二十岁青年成长故事的电影,贴近生活的主题引起了很多人对青春的怀念 。
影片通过“治浩”、“东宇”、“京载”这三个不同类型的男生角色,用轻快而现实的风格表现出迎来二十代时光的期待、经历与感受 。
写实又搞笑地呈现出了二十岁青年的欢笑与哀伤。
电影的三位男主角金宇彬、李俊昊、姜河那所展现出的令人捧腹的喜剧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金宇彬的精彩表演, 完美地渲染出了“治浩”这一人物形象。
从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苏有朋的《左耳》,大路观众已经被青春题材电影虐到疲软,再有力度的宣传、炒作《匆匆那年》依旧摆脱不了烂口碑的厄运。
80、90后所剩的那点儿记忆,被翻出来贩卖,买单的同时开始怀疑,这是我们的青春么?
似乎总差了点儿什么。
直到看到韩国电影《二十》才恍然大悟,原来青春更像是这样,年少的我们太过健忘,在暗恋与被暗恋中欢天喜地的走过了那段时光。
在最能胡闹的年龄,放肆的昂头傻笑,一边发愁这次考试退步了两名如何跟父母交代,一边逃课去天台上胡扯校园八卦。
多年后,同一直陪在身边的好友出门逛街,转角看到一辆蓝色单车,不经想起当初暗恋的隔壁班男生,已经快要消失在记忆中。
恍然大悟,原来友情的分量永远比爱情要重的多。
《二十岁》的导演李秉宪,和赵薇、苏有朋一样,也是曾经炙手可热的演员。
作为转行导演,选择青春题材的不谋而合当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此类题材容易把握,因为故事性强(观众主要看故事)对拍摄手法、镜头语言的运用要求就不那么严格。
其次,“男色”时代、“粉丝经济”下,只要选择有号召力的年轻演员,故事逻辑、完整性也可以忽略,总有人愿意为偶像买单。
最后,“情怀”牌在各国还是有市场,观众对青春片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执念。
所有的青春片都离不开穿校服的姑娘,操场上的绿色草地,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但李秉宪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有趣的道路。
让看惯了“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的中国观众品尝到青春的另一种滋味,谁的青春不迷茫,但也远远没小说那么苦大仇深,韩式喜剧下包裹着荷尔蒙的胡闹,给影片增添了色彩。
影片故事很简单,三个无论遇到什么大事都严肃不起来的逗比男孩儿,在20岁这个自己认为异常重要的年龄,经历的爱情和友情。
导演将重点放在刻画男孩儿的友情上,同时爱上一个女生、打过架、猜过拳、回头又和好了。
最狗血的一幕——暗恋的美女学姐其实是已婚老师的女朋友,只是被一笔带过,之后就展示了备胎的自我修养。
电影是设计、书法、音乐中的一种急性状态,情绪一到同时完成,越急性越能发挥,金宇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剧本愿意低价参演,他表示“片场因为笑声不断总是NG,拍摄期间最痛苦的事就是憋笑”,荧幕上魔性略带夸张的表演,将小组织“首领”的角色诠释的恰到好处。
对着电视,学《春光乍泄》中“哥哥”跳舞,却跳出了自己的“风格”,大部分时间说话都没节操却让人感觉阳光、洒脱。
偶尔说出来像大人的话“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哭,反正明天还是很难” 不正像我们年少时,急于长大,一边看着郭敬明、韩寒一边说着他们小儿科,多愁善感的看张爱玲、学海子“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如果说日本青春题材电影是现实主义,最接现实生活,有写实、残酷的一面,那韩国青春题材电影就是泡菜味儿的,辣中带甜。
《情书》中悠长的暗恋直到最后都没说出口,《坏孩子的天空》里年少时走的弯路,表面上因为年轻,所以有犯错的权利,“混蛋,我们的青春还没开始呢”虽然有希望,但无时无刻不在表示未来是属于学霸和富二代的。
不像国产电影,无论主演们怎么叛逆、对自己不负责任,十来年后依然能成为社会精英。
韩国电影好像中和了这两者,不再是90年代千篇一律的虐心悲剧,题材、风格、拍摄手法更加多元化。
《二十》中导演有意的想要回避青春的烦恼、刻意的影像处理将最有意思的细节戏化、放大,让观众从头笑到尾的,虽然剪辑上些许不流畅,但总体上将20岁男孩爱幻想、重友情、阳光灿烂、偶尔忧伤的人物特征表现出来,算是及格之作。
我们都会长大,时间推着我们不断的做出选择,也开始天天早出晚归为生活忙碌,就要变成规矩的大人了。
还好有电影,带我们重返二十岁随着这三位男孩儿继续欢闹人间。
二十岁并不是人生的中间线,却是最美好,能看到光明的年纪。
电影里的三个男孩代表了三种选择,就像电影里那段岔路口的选择一样。
姜同学选择了读经营,最现实的专业,将来最方便找出路的专业,他去了大学。
李同学爱画漫画,他一心想要成为全韩国最棒的漫画家,他选择一边复读一边继续画漫画。
金同学选择了发呆,迷茫,他不知道要干什么?
他的未来是无解的,所以他放肆的迷茫。
事实证明不论你做何选择,现实都不会轻易饶过你,二十岁该有的不该有的经历会像一场大雨一样淋的你猝不及防。
现实如何残忍都没办法掩盖住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梦想。
该来的总归要来。
看了一遍觉得很喜欢,三个二十岁之前就在一起的好朋友,让人很容易回忆起大学时候的生活,也让我想起了日本的一部电影《黄色的眼泪》,但是那个可能更加现实一些,时代也不一样。
可能京载的生活现状是现在普遍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本来以为结尾大家都会放弃梦想,但是似乎还是更加happy ending了一些,没有落入俗套的堕胎自杀什么的,每条支线处理的也挺好,不过其实国外青春系列电影堕胎情节还相对少。
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最后在餐馆,在舒缓的音乐声下,感觉所有的情感都释放出来的那场乱斗。
这部电影比较神奇的地方大概就是催泪的地方也很温暖,一点也不想哭,虽然一些亲情部分情节也戳中了自己的泪点,产生了共鸣,但只是觉得温馨和无奈,毕竟生活就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是很喜剧的青春情怀片,比较推荐看啦
二十岁里没有激情和热血,只是三个人迷茫寻找自己的路,这电影逃过了许多青春剧的套路没有自杀没有痛心的分手,我看过的青春剧永远发生在校园在恋爱,这《二十岁》三个人,一个相当漫画家,一个无所事事,一个做着备胎,三个人走上的不同的道路,走了一些弯路,最后找到了正确的人,找到自己的道路,找到自己活的方式。
三个人即使走不同的路可心却是在一起,每个人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互相灌鸡汤没有互相劝说,几个人一起时不时的聚在一起喝酒吐槽,无论发生什么都聚在一起一杯酒一杯坏事干了!
现在有多少人可以有这样的友谊,不论发生什么不论都不会嫌弃不会离开一起出来开心吐槽。
关于梦想,距离其中一个非常喜欢画漫画,想拼搏赌一把画漫画,因家里破产自己打工养活自己和家人交学费,每个一个坚持梦想的人都要碰上南墙吧,妈妈进了医院,还有三个弟弟要照顾,还是选择去亲戚家公司里工作,想着还是归于社会剪个上班的发型想放弃画画,第二第三个关于恋爱,一个因女友找到了新的投资商跟他分手,一个自己暗恋很久的女生还是跟她喜欢的人走了自己是个十足的备胎,三个委屈巴巴的人和两个妹子聚集在一起喝酒叭叭叭的吐槽,当发现另一个想放弃梦想去工作,我本以为会是大头痛苦,只见他只说了放弃梦想中途而废的人就要被骂吗?!!
刚想哭想想算了吧又不是死爸妈。
我是硬生生的笑了。
结局还是好的可能三个人兜兜转转迷路了,最后又兜兜转转还是找到了对的人,喜欢的事情。
所以说啊,二十岁别急,好好照顾自己,你会找到对的一切。
未看之前对这部喜剧期待满满,sunny让我对导演寄予厚望,三个大男孩的二十岁对同样处于20+的我颇具吸引力。
昨晚在百度网盘看了带中文字幕的版本,不得不说一句,这部片子真不值得浪费两个小时!
(还好我是跳着看的)也不知是导演的审美出了问题,还是灯光师不给力,三位男主的容颜让我完全提不起精神,尤其某位眼间距宽得异常、单眼皮无神得异常、脸型长得异常的主演,他的近镜头真心好惊悚。
一八几的肌肉男装嫩扮高中生简直像个笑话,突如其来的摸咪咪场景完全就是个莫名其妙的败笔。
《未生》中的姜河那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他那结实的胸脯确实很适合职场西服。
《二十》里,他的表演不算出彩但也不丢分,面对女神前辈局促害羞的模样还是颇为传神。
最大遗憾是没了眼镜,眼睛显得特别小,连带着整个人都失去了自信。
另一位倒霉的男主角李俊昊,乍看之下就是普通到不行的普青,样子倒是挺符合炸鸡店打工仔的人设。
看久一点发现这家伙的笑容还挺温暖的,最后被姜河那一边追打一边喊“我爱昭熙”的模样挺可爱的。
作为第一次主演电影,李的表现算是及格的。
这样三个男猪脚凑在一起,加上不合时宜的“我们make love吧”的台词,注定了整部戏的平淡无奇。
唯一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略有surprise感的就是女神前辈的故事。
闵孝琳(孝琳特别适合穿浅色雪纺衫,好看)延续了sunny的外形和性格,其实就是没毁容、上了大学的秀智。
秀智师姐在大学里依然颇为高冷,开跑车、交神秘男友、华丽转身成股神,永远都是一个人。
但是,如果只是当当花瓶,那也未免太无聊了,幸好导演安排了一场展现个性的好戏。
我所说的亮点也就在于这里。
就像sunny里秀智和娜美酒后吐真言的那场戏,秀智冷冷的个性终于有了起伏。
《二十》里,女神前辈在大排档爆粗骂小混混然后又机智的应对过去,一下子让人觉得女神好接地气。
我是姜河那的话我也会爱上她更出乎意料的是,女神的男友竟然是有妇之夫,果然满口胡言乱语美其名曰满腹诗书的叫兽对女大学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滴……不过,师生恋的故事也不算什么,主要是我被我的YY震惊了。
当叫兽夫人哭哭啼啼地冲进教室时,我还以为女神恋上的“男友”是女人!!
唉,看样子腐过头了看啥都不直啊。
总结,这部戏真的不值得全程看完,看这7.3的虚高评分就知道是各家粉丝刷出来的结果。
大家各选各爱的,跳着看吧。
这几年的国产青春片,大有一副不逃学,不自杀,不堕胎就不算认真活过的架势。
壹姐,exo me?
难道我们努力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就不算青春了?
《二十》里的三个主人公,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高中生的真实写照了。
男主志浩是有钱人家的公子,“泡妞和呼吸”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就像是青春期里那个最受大家欢迎的有点坏坏的男孩子,聪明却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是许多女生倾心的对象。
男二姜东宇一边复读,一边为了当上漫画家而努力,他同时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帮母亲照顾着弟弟妹妹们,生活的压力屡次让他不堪重负。
男三京哉就是个传统的高分学霸了,他顺顺当当考上名校,和美丽优秀的前辈学姐结识,开始了一段又甜又虐的初恋。
这三个人,一个是对未来迷茫不知去向何方,一个是有常人所不能理解的梦想为之咬牙坚持,还有一个是成为社会精英而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青春期的写照了。
壹姐想到自己上学的时候,有时像志浩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有时候像姜东宇幻想当个小说家,当然大多数时候还是想京哉一样,为了高考彻夜刷题背课文。
剧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是,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讨论20岁以后做什么时,志浩说道:“难道我们的青春就只有喝酒、上学和恋爱吗?
我看过很多电影的,青春电影里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去自杀了。
我们去自杀吧?
”“我明天就发工资了。
”“那还是别自杀了。
”“那我们去吸毒吧。
”“可我们哪有钱啊?
”就这样,他们的堕落计划只能无限搁浅。
真是好单纯好不做作,和其他青春片都不一样呢!
小清新的青春片里,你不会看到男女主角们为了生计问题犯愁,他们只负责爱来爱去就好了。
而在《二十》里,姜东宇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不得不放弃高考,去叔叔的工厂打工。
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业余时间坚持画漫画,很快在网络上有了不小的名气。
志浩和女朋友素敏分手以后,爱上了一个女演员,被玩弄个彻底;而看似一番风顺的京哉,在第一次恋爱就惨遭学姐的欺骗,原来学姐真正喜欢的人是教授……你们猜最后京哉和谁在一起了?
不剧透,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电影的叙事有些混乱,时间线切换十分随意,像把细碎的现实原原本本呈现给观众。
也许这就是青春,没有那么多规划好的未来,大家都在迷茫中前进,一路带着憧憬、热血和希望。
为了不同人看了五六次了,从姜天空到鱼饼到李侑菲到郑素敏甚至到李秉宪导演,现在终于轮到了俊昊。
也不能全怪我没有眼光,这孩子当年确实土得像路人。
所以气质怎么蜕变成现在这样的?
好像不仅仅是减肥的功效,眼神,姿态,整个人都高级起来了。
红气养人啊红气养人。
但是土归土,演技已经很在线了。
李导的片子风格很特殊,喜欢的极喜欢,不喜欢的会消化不良。
话太密了,梗又冷,不懂韩语的话不太能领会台词的趣味,以为只是调侃打屁而已。
这种风格不需要演员给出多么深沉细腻的表达,而是和搭档们产生化学反应,一来一往,放松自如地,把导演独有的“话趣”体现出来。
这一点主演们都完成得很好,俊昊可能托本色出演的福,甚至更真实可爱一些。
搭档也很好。
侑菲最近没怎么出来工作,但是当年是真可爱啊,跟俊昊表白那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看似随随便便云淡风轻的,跑过去抱一下又跑开,但真的表白过就知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女生主动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导演很擅长处理这样的桥段,把沉重的厚实的情绪用清浅的日常覆盖住,薄薄的一层,让你能从人物看似平静的笑闹里看到翻涌着的悲伤。
俊昊选择就业放弃考试,在酒桌上叹着气解释说,漫画,漫画,至于漫画……这一段放在韩剧里会配上漫长的ost和长镜头切好几个悲伤眼神的特写,但是导演不会,导演让他空笑一声,说,眼泪出不来呢,哈哈,以后再画呗。
这就过去了。
多好,生活里很多重要的时刻都是这样过去的。
不是开怀大笑而是微笑,不是抱头痛哭而是鼻头一酸,弯一下眼睛,抿一下唇,就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决定。
或许很多决定也没有那么至关重要,在当时觉得是分岔路的路口,后来发现原来是立交桥,有很多个出口,出去之后还可以掉头,最终可能会通往同一个地方。
往前走就可以了。
烂片是不分国籍的。。。
躺在沙发上一周,躺在床上又一周。
不明所以的青春躁动,反正我是看的昏昏欲睡
男主一脸日和233,各种情节都点到为止充满亮点却又不过夸张。尤其是男主对女主说 是你的时候,bgm和镜头拉的是不是也太过巧妙(゚ω゚)
轻松的青春片。
观影的过程是愉快的,金宇彬+李俊昊没想到2个喜欢的人在一起演了部电影哈哈。故事围绕了3个大男生的友谊展开,成长的旅途中经历挫折,思考自己的意义,承担自己的责任,面对爱情的态度,喜欢他们抱团吐槽和安慰彼此。料理店的那场群架真是记忆深刻和搞笑啊!!
太好看了!
谷阿莫 听起来一般般诶
好久没有打出五星了 真的很喜欢这个电影,开心,真诚,没有过度消费疼痛或是喜悦,非常善良。二十岁又怎样,开心不开心就该这样走过跑过,二十岁时感叹生活艰辛,没有关系,明天依旧艰辛。PS20160105充满生机的年轻,不会因为失恋就失去了爱情,不会因为落考就失去光明,因为世界才刚刚开始
真的没啥好看
鱼饼恢复健康啦 撒花! 没想到这部这么有趣呢
青春呀,二十岁,哈哈哈哈哈,就是一群神经病
真的是很一般呀
乱七八糟的,二十岁都上大学了哪儿有那么多时间搞七搞八的。。
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正步电影怪怪的 有点无聊了 尽管主角卖萌卖腐好不热闹 但是真的好冗长啊 一颗星给那些很赞的毒舌 还有最后一段牛逼的打斗
……很普通的韩式青春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妈你为什么生这么多孩子啊?-生你的时候发现你像你爸,有点丑,所以生了xx(老二忘了名字),像我,长得好看,可是我还是想要好看的女儿,所以又生了。。。
太刻意就没劲了
太流水了吧......
勉强看个颜,还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