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龙马传

龍馬伝,坂本龙马传,Ryomaden

主演:福山雅治,香川照之,大森南朋,广末凉子,佐藤健,真木阳子,贯地谷栞,儿玉清,苍井优,杉本哲太,宫迫博之,前田希美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0

《龙马传》剧照

龙马传 剧照 NO.1龙马传 剧照 NO.2龙马传 剧照 NO.3龙马传 剧照 NO.4龙马传 剧照 NO.5龙马传 剧照 NO.6龙马传 剧照 NO.13龙马传 剧照 NO.14龙马传 剧照 NO.15龙马传 剧照 NO.16龙马传 剧照 NO.17龙马传 剧照 NO.18龙马传 剧照 NO.19龙马传 剧照 NO.20

《龙马传》长篇影评

 1 ) 冥想,坂本龙马与维新志士们

一直在追这部大河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大河剧.使我,久久不能自已.革命二字,好似回荡在眼前.有血有肉的人物,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志士.众人,为了攘夷.为了霓虹,而奔走.抛头颅洒热血,勿忘先人的牺牲.在如此制度下,发展壮大的国度.是令人敬畏的,令人不寒而栗的.近代,我们也有志士.也有洋务.可,我们失败了,究其原因,在于自己.在于自己,按部就班,不思考,不创新.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使我想到了,当今我国.百年前,我们外须和戎.百年后,我们外须和戎.百年前,我们内须变法.百年后,我们内须变法了么?

维新志士们,你们成功了.中国,要想超越,还有很多很多路要走.中国,要想超越,需要很多很多志士们.中国,要想超越,还需很多很多的成功.我只是个年轻人,有感而发.有错误,希望各位能帮助指正.谢谢.

 2 ) 让我理解了岛国文化中的危机意识

情节稍微有些拖沓,但如果想了解日本近代史就强烈建议看看。

在这里可以充分理解岛国文化的危机意识,以及对力量的崇拜。

很久以来有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并好奇,那就是,日本对历史中的中国的绝对认可与膜拜以及对当今中国的强烈鄙视与不屑。

这种双向的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实在很扭曲。

实话说看《龙马传》时我曾经被羞愧出了好几身冷汗。。。

1、发现在每集之后的历史旅行路线介绍中,那些1850年的建筑及街景保存完好,清淡淡的小路有行人骑着自行车慢慢行过。

在很小的地方都会有石刻的介绍及小小的雕像,以确保国民能够有机会充分为本国文化自豪。

而这些,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好像做的并不好。

很多历史建筑依然被行政机关占据,大量有保留价值的院落被开发商推倒。

我常常痛心的想:我的儿女长大后我要让他们看些什么才能记住血脉中曾经的辉煌?

总不能天天睡故宫吧?

再说也不可能。

2、在很多剧情场景中需要演员拿起毛笔书写或者绘画,常常惊愕的发现有些演员完全不用替身或者替手,漂亮的让我汗颜的毛笔字就这么很随意的写出来。

而我这个每天坚持抄写《柳公权书心经》的人知道,达到那种标准是多么不容易。。。。

想想就很郁闷,等我平静些再写。。。

 3 ) 《龙马传》:历史可以这样杜撰(一)

坂本龙马,是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维新志士,倒幕维新运动活动家,思想家。

33岁的时候,被刺杀身亡。

这个人,很有些狂放不羁的样子,所以很受日本人的喜爱。

NHK新的大河剧《龙马传》由向来优雅的福山雅治主演。

比起在《新选组》里同样演龙马的江口洋介。

也许是先入为主,所以刚开始觉得气质上不如后者来的率性洒脱,但几十集看下来,也就接受了这个福山版的龙马。

日本电视剧有他素来的毛病,比如罗嗦琐碎。

但整体而言,还是质量上乘的。

这个电视剧,光看它气象宏大的开篇,就觉得心情为之一振。

虽然情节上有些拖沓,但反过来说,也算是刻画细腻。

在情绪的引导方面,张力十足。

坂本龙马所处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也是开天辟地的时候。

所以这些人境遇坎坷,但总是斗志昂扬。

有个很上进的精神头。

这些,我们的历史上一样有过,但在我们的电视作品中很少看到过。

幕末与我们晚清维新的时候相似,假如不至于外敌入侵,也都是蒙着头过得安逸。

忽然之间,世道就变了。

一样遭受列强的侵辱,一样维新求变,但结果迥异。

历史的原因分析太多了,今天我感兴趣的是,是对于历史的态度,原来我们是如此的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也许决定我们是向上还是向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什么是历史,还真是个问题,孔子修《春秋》的时候,所谓微言大义,也就决定了中国后来的历史必然是有态度的,因为有态度,所以不可能客观,不但不客观,甚至不可能真实。

后朝修前朝的历史,说是以史为鉴。

但把前朝说的高大全了,就肯定影响到本朝承继的合法性。

为了本朝合法性,污蔑一下前朝也就是水到渠成。

沈从文研究服饰,说将前朝最尊贵的服饰做成后朝的最卑贱人的制服便是一例。

至于那些所谓无道昏君令人发指的罪行,读来几乎可形成某个范本。

说某个人无道,直接拿这个范本一套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历史上的好人坏人是极端脸谱化的,到最后连所做的好事坏事也大同小异。

这样的历史下,有多少是真的无从查辨,更又从何谈起反省与由此产生的价值观。

幕末,有人维新,杀身取义,比如坂本龙马,有人守旧,如新选组,一样杀身求仁。

大河剧拍了几十部,关于幕末这一段风云,也有从若干的视角出发,去发掘身处于大时代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的每个人的经历与思考,风云际会,英雄不问出处,社会本是由各个利益阶层组成的,看历史本该有无数的视角。

所以说是非本来就是相对的,但个人对于信念的坚守,对于国家的忠诚是共同的。

大河剧有个特点就是剧后有个纪行,讲剧中出现人物、事件的所在地情况,通过这个,我们发现,他们真是保留了很多遗存。

无论这个人物是我们传统认为的正面还是负面,使他们在历史上发生的那些细节历历在目,反观我们,同样晚清维新,只有一部《走向共和》,有些新意与反思,结果还被封了。

容纳不了不同的视角,又谈何自信。

是的,眼下这个社会,没有自信没有宽容,还能没有问题吗?

 4 ) 《龙马传》观后感——除了励志还有其他~

龙马、家人和朋友从过年来到现在,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第一次看完了一部大河剧。

跟中国的历史剧相比,这个更为正统,更有历史感。

看完这部剧,让我对明治维新那一段时期的故事充满兴趣。

看电视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没有舍得去百度一下坂本龙马的生平,往往其中一个人物去世我才会去看百度百科上所记载的相对真实的生平,高杉晋作和武市半平太是查的最为详细的两个。

说实话,看到最后一集龙马被暗杀,突然有一种很不值得的感觉,还是看第三部和第四部前面的那些集来得热血沸腾。

第一部讲述龙马跟家人的故事,第二部倾向于讲述龙马对朋友的感情,第三部是他在长崎的见闻,最后一部是龙马的丰功伟绩。

虽然看过百度百科后,得知龙马最重要的功绩达成萨长联盟和大政奉还其实并非是他一个人的功绩。

他的作用在电视剧中被夸大了,甚至于最后和中冈慎太郎被刺杀还有的说主要是去刺杀中冈,龙马只是一个陪衬。

不管怎么说,我相信电视剧夸大了龙马的作用,也知道因为关于坂本龙马的文艺作品很多,致使他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地位攀升。

但不管怎么说,龙马的观念总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日本人的危机意识比中国人强烈。

一直在想,为什么日本能那么轻松地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我们则几乎经历了百年的屈辱才走上正轨,日本人的危机意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攘夷派还是开国派,他们的思想都值得重视。

坂本龙马在历史上是一个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人,福山大叔将其演绎得颇为儒雅、随和。

这跟福山雅治本身的气质谜息息相关。

龙马小时候是一个胆小的爱哭鬼,远没有岩崎弥太郎坚强,后来查看了百度百科才知道,原来龙马家是土佐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虽然不是上级武士,但因为富有所以生活无忧无虑,加上龙马是坂本家最小的儿子,也十分受宠,不想弥太郎是长子,又家贫,所以早当家。

正因为坂本家衣食无忧,虽然母亲早亡,但家庭关系和睦,继母和哥哥姐姐也对他亦是全身心爱护,坂本家良好的生活氛围造就了龙马温和、与人为善的性格。

一直很感慨他对冈田以藏的照顾。

龙马在家人眼中一直是备受宠爱的对象,但在以藏面前倒是像个大哥哥,处处照顾他,保护他。

或许,龙马跟武市半平太的关系颇为复杂,从大方向来说,半平太知己不知彼、强硬的攘夷政策不是龙马所认可的,但作为一起长大的朋友,龙马对半平太又充满敬重和关心。

当半平太被藩主山内容堂关在牢房时,龙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搭救他。

半平太的死也真正让龙马成长起来,朝着真正的坂本龙马的人生迈进。

明治群英谱故事塑造了一批为国为民的明治群英谱,长州的高杉晋作、桂小五郎、三吉慎藏;萨摩的西乡隆盛、小松带刀、大久保利通;土佐的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近藤长次郎、泽村总之丞、后藤象二郎;纪州的陆奥阳之助;幕府的胜海舟……拥有这些思想进步的斗士真乃日本之幸。

高杉晋作是除了龙马外,我颇欣赏的一位,可惜比龙马死的更早,28岁得肺病去世。

他的一生跟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人颇为相似,年纪轻轻取得藩内政权,不管幕府如何,自己坚持攘夷,哪怕天皇和幕府把他当做逆党与全国为敌,他也在所不惜。

长州藩在他和桂小五郎的带领下,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曾到过中国上海,见证了被外国人奴役的中国人的惨境的他立志保卫日本,不受外敌侵略。

从头到尾,他都抱着为国为长州殒命的决心。

他的侍妾跟龙马妻子说高杉晋作和坂本龙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一种随时赴死都无怨无悔的决心。

这是多么可爱的人。

高杉晋作在打赢对幕府的一场战争,让幕府感受到长州和萨摩的威力之后,肺痨严重不久就去世了。

龙马说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其实对于龙马来说,促成大政奉还之后,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也已完成吗?

原来老天都这么对得起有志气的人。

龙马最励志的一件事是促成萨摩和长州这一对死敌抛弃成见结盟,这条道漫漫,龙马是从长崎商人那儿得到的启示,如果有共同的利益,哪怕是再有血海深仇,也会做在麻将桌旁一起打麻将。

萨长联盟直接改变了幕末政治的走势,幕府对这两个大藩恨之入骨。

大政奉还是一直都有的说法,但龙马坚持了它。

阻止以武力战胜幕府,这一做法,让日本少上演了多少生灵涂炭的惨剧。

当然末代将军德川庆喜的觉悟也值得肯定,大气。

再说龙马被暗杀这件事,总觉得最后的这一幕显得有些滑稽,龙马做的好事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武士阶层。

恨龙马的人有幕府的、萨摩的、长崎的、纪州的,数不胜数。

但是最后龙马被刺居然都不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阴谋,实在是对不起龙马得罪的那些达官贵人。

龙马的做法终结了一个时代,尤其是剥夺了武士不劳而获的权利,武士也要像商人、农民一样去谋生。

遭人记恨在所难免,但不得不说,龙马死的真是太不值了,两个人就把他和中冈解决了,连寺田屋那次遇难都比这次惊心动魄。

但历史记载也正式这样,所以电视剧不好发挥在所难免。

香川照之饰演的岩崎弥太郎永远给人脏兮兮的感觉,很不好相处,但香川照之的确演的好。

虽然我没有看过其他人演绎的龙马,但福山大叔饰演的龙马只能算中规中矩,基本完成任务。

虽然他也极力演出龙马轻松、调皮的一面,用他的无敌小虎牙来招揽粉丝。

这个龙马也坚定、也睿智、也是十足的好人,但总感觉版本龙马的某一些力道没有被演出来。

龙马的女人缘最后来说一下跟龙马有关的那些女子。

首先是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平井加尾,加尾一直喜欢龙马,晚熟的龙马对加尾的爱起初是不知情,再往后是有点无动于衷,等到他终于知道自己也是喜欢加尾时,不幸发生了。

武市半平太和加尾的哥哥棒打鸳鸯,因为政治原因让加尾到京都去做侍女。

这是龙马第一次感情受挫。

好在龙马脱藩之后在最落魄的时候还能在京都跟加尾有过短暂的像夫妻一样的相处。

大河剧中最神奇的地方是,龙马后来回到土佐居然都不问一下加尾的境况,这也太不负责了吧。

其次是千叶道场的千叶佐那,这个侧面比正面漂亮的“鬼美人”从头至尾都在诠释痴心情长剑的感受。

本来,她是高高在上的道场千金,龙马不过是小地方来这儿习武的门生,但佐那对之情有独钟,无奈,佐那为爱痴狂时,龙马发觉自己喜欢的是青梅竹马的加尾。

于是,佐那就在等待中蹉跎了自己的青春。

电视剧中说佐那终生未嫁,能入得她“法眼”的只有了不起的龙马。

据说历史的真相是,龙马和佐那曾有婚约,龙马家人也很喜欢佐那,但两人阴错阳差没有走到一起。

后来佐那曾嫁人,又离婚,墓碑上写的是“坂本龙马室”。

电视剧中为了不让龙马显得太花心,把婚约这段给省了。

当然,如果龙马娶了佐那,他的身份更像是千叶道场的上门女婿,这哪儿符合龙马的个性。

或许,他们走不到一起,也是因为这个吧。

再说龙马的妻子楢崎龙,这个角色在四个女性之间不算出众,尤其是故事中提到她在龙马去世后又改嫁这件事,让观众对她的印象愈发不好。

阿龙当然是坚强的,她父亲早亡,母亲病重,只有靠她去做工来养活弟妹们。

大家普遍把龙马与她的结合当做是报恩,她在寺田屋事件中总算是龙马的救命恩人。

当然,她对龙马有恩,但龙马决心跟她成为夫妻,也不全然因为此吧。

阿龙是一个勇敢的、有个性的女人,也算是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吧。

但这个阿龙真的不出彩。

最后是信奉基督教的美貌艺妓阿元。

龙马对她说的最暧昧的一句话是“这么昏暗的房间,这么美貌的艺妓,真让人有些心神不定”,可能历史上阿元是龙马的情人吧,但电视剧中没有这么演,他们算是互帮互助、互相救赎的关系。

但必须要承认苍井优的艺妓扮相实在太美丽动人了,要知道,我可一直是欣赏不动苍井优现代妆容的人啊。

但她不论是浓墨重彩的艺妓装还是朴实无华的便装,都美丽不可方物。

就扮相来说,是影片中最惊艳的一个。

 5 ) 忠、静、仁、学

一曰忠:龙马所忠者,并非幕府朝堂,并非藩主重臣,而是己之信念,甚至会用信念去感染身边的朋友、对手,甚至是互为仇敌的萨摩长洲。

他以改造国家为己任,但改造成什么样的国家?

这个答案是随着自己的见识不断丰满而日渐清晰的。

从初时的不再有上士下士之分,到最终的人人平等。

既认准了,则忠于自己的理想,即便距实现还很遥远,亦为此而奋斗不懈。

二曰静:龙马一生,赴过不少汤,蹈过不少火,面临过不少危局,处理过不少棘事。

大部分时刻,龙马都能做到遇大事不慌不忙,冷静寻求解决办法,相信千叶道场和海军操练所的修炼对其成长成熟大有裨益。

三曰仁:龙马为人宽厚,颇有人格魅力,上至藩士,下至走卒,为其倾倒者不在少数。

大者来说,“大政奉还”的提法堪称不流血的革命,不止能救德川,更能使千千万万苍生脱离战火。

小者来说,便是对身边人的仁厚,甘于涉险救助岩崎弥太郎、基督徒艺伎阿元、武市、以藏。

所谓仁者无敌,正是如此。

四曰学:龙马的船中八策并非自己原创,而是来源于身边的诸多“老师”。

龙马从吉田松阴、胜海舟、武市半平太、高杉晋作、吉田东洋等人身上所获良多,却未拘泥于政见派别之分。

若要如龙马般学有所成,首先要有一颗好学之心,不能自以为是,看扁他人;再者须融会贯通,将所学变为己见,就如于东邪西毒、北丐全真、古墓九阴无所不窥的杨过般,这才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6 ) 顶着真名,请拍真事儿

本来题材很好,可以以龙马的一生为主线串起整个幕末到维新的精彩群像,可是编剧硬生生把龙马刻画成只知道整天说大话空话,顶着上帝视角美国超级英雄式人物,以一人之力拯救全日本。

坂本龙马的一生的确做过许多了不起的事,小人物大志向,为非富非贵者的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与希望。

但是明治维新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全部功劳,他提出的理念在在当时情势下实际推动力也很有限。

稳健派的木户孝允被黑成战争狂人,高杉晋作自己不驾船带兵,却在枪林弹雨中弹着三味线在海边溜达,弥太郎是唯利是图的土包子奸商,四贤候之一的山内荣堂整个一腹黑老酒鬼。

明明是乌龙诈骗案的伊吕波丸事件,编剧非但没有规避,居然写成“开创国际法解决海事先河”的伟大决策,孰不知当时《万国公法》里并没有关于海事问题的解决条例,明明拉着一船陶瓷碗,却要求纪州藩赔偿沉入海底的“满载的枪支黄金”...(银魂里坂本辰马撞坏万事屋派木工修理那集大概就是空知猩猩对此事件的反讽吧)可以抬高他做过的好事,但是作为大河剧,不能够颠倒黑白,贬低其他历史贡献者。

后半段居然能从主人公嘴里高唱出“我不做点会引来杀生之祸的事,日本就没有明天."这样的骄傲的自我评价。

乱世时局下谁也没长前后眼,国家也不是一个人能挽救的。

别忘了影响历史进程并不是某某人的伟大志向,而永远是人与人间的牵绊联系。

剧里的龙马一生跟哪个藩都近,跟所有同经过的人都亲,谁死了都哭,他到底把谁当真正的伙伴?

遇到的女人打心里他到底爱多少?

把谁都当朋友,就谁也不是朋友。

为理想奋斗的热血、伙伴同志间的羁绊、与爱人的相惜毫无戳心燃点泪点,前是仇敌与后是朋友的转变毫无事由铺垫。

一个好故事是一环扣一环讲出来的,一个好人是一段一段情感经历表现出来的。

明治维新是一段无比值得尊敬的历史,因为有一些无比值得铭记的人。

要说谢谢的,不只坂本龙马一个。

既然要顶着人物真名拍大河,就一定要对这段历史和这些沉甸甸的名字负责。

 7 ) 是非任凭他人言,自留大志在心间——《龙马传》漫谈

“肝胆元雄大,奇机自涌出。

飞潜有谁识,偏不耻龙名。

主题曲中的坂本龙马这首诗是武市瑞山写来评价他的同乡伙伴,坂本龙马,当年的脱藩之举。

坂本龙马在他的三十多年的人生里,习得北辰一刀流,创建龟山社中、海援队,促成萨长联盟、大政奉还,写下船中八策,已经可以称之为杰出之人了。

2010年的日本NHK大河剧《龙马传》,对于这一位日本历史上的名人的一生,作了描述。

《龙马传》所想要表现的是坂本龙马的一生,从童年开始到最终在近江屋被暗杀,他的生平,生活以及成就等等。

就该剧本身而言,已经较为全面地描绘了龙马的一生,而全剧的格调也是由明朗转为严峻阴暗。

《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相比于土佐藩的武市半平太所率领的“土佐勤王党”,龙马的视野显得更加开阔;相比于幕府中任职的其师胜海舟,龙马则更加放荡不羁;相比于西乡和桂,龙马则不像是标准的政治人物,同时更有人情味;而相比于同行的海援队的伙伴,龙马则更有思想,更愿意构想宏大的蓝图。

《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似乎太过优秀,太过耀眼了,以至于岩崎弥太郎将他视为独一无二的龙,高杉晋作将自己毕生的理想托付于坂本龙马一身,而其他的角色,诸如阿元、小曾根等人,则最终给予了坂本龙马高度的信任。

就《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本身而言,的确是一个充满着个人魅力的角色,他的待人真诚以及过人的胆识相较于其他角色更胜一筹,也使得他身边跟随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以及能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政治策略,在脱藩、成立龟山社中以及促成萨长联盟等事件中,这两个特质得以适当地展现。

即便是在最后大政奉还实现以后的艰难危险中,坂本龙马依然执着地留在近江屋规划着未来政府的人员构成。

在日本幕末这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坂本龙马作为入世与洒脱的结合体,形成了一个日本历史中的独特的符号以及理想的凝结。

然而《龙马传》中的龙马有时也显得过于幼稚,想法与行为过于天真,而这样的天真贯穿着他的个人行为与政治主张,无论是营救武市半平太,还是他的大政奉还,在山内容堂和西乡隆盛这样的传统政治家的眼中似乎太过幼稚甚至当受到鄙夷,而历史的经验也证明着他的思想主张的缺陷。

但也正是这份略带有稚气的理想,使得龙马区别于这些幕末的政治家们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风格,他的经历与成就也于是散发着理想的魅力,近江屋那个不羁的脱藩浪士的死亡也就多了一分壮志未酬的落寞。

除去坂本龙马这个角色的塑造以外,《龙马传》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其塑造出的时代感和浮世众生相。

在幕府的衰败和黑船事件所代表的外国势力的冲击的背景下,时代要求者所有人去进行变化。

上至幕府与各藩,如德川庆喜与西乡隆盛,中到各政治势力与社会团体,如土佐勤王党,下到个人,如岩崎弥太郎与阿龙,无不在寻求着变化,而龙马,从剧中的表现来看,是在引领着这种变化。

各方势力与各色人等,出于自己的目的或者希冀,展开着自己的故事,描绘着日本当时的画卷,由是《龙马传》不只是龙马的故事,是幕府统治末期许多人故事的汇总。

然而虽然本剧描写了世态和对于时代变革的紧迫感,却因有时过于侧重个人的故事,也就是结构安排和详略不当,而影响了本剧所营造的时代感和全剧质量。

无论是尊王攘夷,还是长州征伐、萨长联盟的达成,政治的内容,作为该剧的重心之一,也作为龙马一生的重心之一,确实得到了表达。

然而正因为这些事件之间穿插了过多的冗杂,甚至可以称之为无味的剧情,导致了全剧观感的下降,于是《龙马传》看完以后会对它的部分产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如果将《龙马传》的剧情总结为一首歌曲,它一定没有片头曲本身那样始终大气磅礴又风云际会之感。

除此之外,本剧的另一大问题,在于政治方面的深度刻画不够。

如促成萨长联盟的主张,《龙马传》中的坂本龙马对于萨长联盟这一设想的形成太过简单,这种急促的形成,使得坂本龙马和他的政治主张给人以轻浮之感,以至于岩崎弥太郎在说出龙马只是空口说大话的时候,不免使人感到赞同。

萨长联盟作为坂本龙马一生的主要政治成就之一,如果只是未经深思熟虑的简单的形成,则对坂本龙马本人的形象塑造未必然是一件好事。

同样的情况还有剧中表现的坂本龙马写下“船中八策”,这一系列政治规划也着实是他目光长远的产物,《龙马传》中将“船中八策”的构思来源进行了说明,即具体到每一策与人物的联系上,如政权归还与桂小五郎、横井小楠与民主政体,吉田东洋与广纳天下贤才等等。

写下船中八策这样一种把“船中八策”与人物、经历一一对应的表现手法,其实相对来说不是十分适合表现龙马对于未来的构想。

坂本龙马的“船中八策”本身内容十分简洁,因此如果想要表达坂本龙马的过人眼光,相应地对“船中八策”多加阐发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法。

而《龙马传》将这八策分别与人和经历一一对应,诚然有其意义,“船中八策”作为《龙马传》最后的几集,需要对以前的剧情作一个回顾总结,并且将坂本龙马作为一个谋划未来的人物的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这种对应的方法是有其合理之处的。

但是相应的,坂本龙马的构思便显得不够系统,更像是对过去所学所经历的简单套用,难以凸显坂本龙马本身作为一个幕末人物的过人之处以及对未来政体的创新性构思的意义。

萨长联盟说到坂本龙马的政治成就,主要为推动萨长联盟、写出船中八策以及促成大政奉还。

与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以及德川庆喜等手握军政大权或者作为一方豪强的代表不同,坂本龙马的身份是脱藩浪士,他所拥有的,如果可以称之为政治势力的话,便仅仅是海援队。

而仅凭着海援队与贸易,坂本龙马便促成了萨长联盟与大政奉还,其作为不可称不杰出。

不依附于任何的势力诚然有其优势,相对自由,得以自由的展望并按其实行,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坂本龙马的成就的范围,也就是说坂本龙马缺少落实政治思想的根据和力量。

无论是萨长联盟还是大政奉还,坂本龙马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与促成者的角色,因此虽然促成萨长联盟与大政奉还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是这些措施的根据还是来源于各藩之间的角力以及实际的政治斗争的需要。

于是可以看到坂本龙马虽然能促成萨长联盟,却不能够阻止萨长一派武力倒幕;虽然能够实现大政奉还,却并不能真正解决各势力之间的矛盾和组成新政府的阻力,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还拯救了德川势力导致对建设新日本产生了反作用(这也是萨长一派被质疑为暗杀坂本龙马的凶手的原因之一)。

坂本龙马的悲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有着理想与美好的一面,他所设计的未来的蓝图也诚然吸引人,如果实现也确实于国有利。

然而问题便出在这个如果上,坂本龙马的对于未来的构思忽略了政治的实际情况,坂本龙马因遵循了萨长与幕府斗争的情况促成了萨长联盟,然而坂本龙马于萨长而言不过是一个中介而并非他们的领路人,萨长也没有遵从坂本龙马观念的义务和必要,于是当符合两藩的利益时,坂本龙马便被视为友人,一旦不符合,西乡与木户也确实会毫不留情地扫除这一障碍。

前文提到过,不同于德川庆喜、西乡隆盛等等手握实权的人物,坂本龙马缺少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根据,也就是独立的强大的政治势力。

于是在缺少独立的政治势力,以及唯有符合各藩的利益才有实现政治设想的可能的情况下,坂本龙马只能通过萨长成立萨长联盟,通过土佐藩的后藤与容堂敦促德川庆喜实行大政奉还。

然而在这一系列的政治措施的实现之下,是坂本龙马将各方势力都得罪了一遍的窘境,无论是德川还是倒幕派,乃至于武士群体,都已经将坂本龙马视作障碍,于是坂本龙马的死便成为了必然。

可叹的是在《龙马传》中,坚持着自己的理念的坂本龙马也许从未想到自己的处境竟会到了如此地步甚至自己无力应付,结局如此悲惨,以至于在被刺杀的时候还要质问刺客:“为什么!

近江屋暗杀至于坂本龙马唯一残留下的“船中八策”这一政治宏图,也同样缺乏着对政治斗争情况的理解以及实现的条件。

从日后的进展来看,即便是明治政府成立以后,各藩之间的角力与矛盾也并未得到解决,乃至于最后内乱频发,以及大久保利通建立起独裁体制,总揽大权,形成了与“船中八策”中构想的政体截然相反的体制,不可说不是对与坂本龙马美好的设想的讽刺和打击,“船中八策”最终也只化为百科上的那一句评述:“在藩阀统治时代,他的民主主义政治设想更是成了泡影”。

明治政府回到《龙马传》的剧情来,该剧的末尾,岩崎弥太郎的最后的台词可以说是整部剧的情绪的爆发点,这里的设置是成功的,观众所看到的坂本龙马一生的种种和托付,都在由岩崎弥太郎来承受,都在由观众来回味。

纵观整部《龙马传》,在个人的生活上,坂本龙马可以说是洒脱自在,随性率真,至于女人缘上也是令弥太郎嫉妒;但是在政治上,坂本龙马则是一个悲剧英雄,他有着自己对于政治的见解以及相应的实现的步骤,却无奈没有政治势力作为根本,以及自己想要建立新日本的蓝图最终招致了各方势力的怨恨和杀身之祸。

然而这一切也许对于坂本龙马而言都没什么所谓,功过是非可能并不在他心里有什么分量,“是非任凭他人言,自留大志在心间”。

他心心念念的,也许仅仅是海的广阔与海对面的景色,他也许仍旧只是那个想要带着家人乘船去环游世界的孩子:

那条龙“这片大海的对岸,有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

 8 ) 关于历史观

前几天写的,当时看完了《龙马传》的最后一集,内牛满面。

我想我们这个国家,之所以种种的试图改变都以失败告终,和日本比起来,用游戏的观点来看就是,我们的精神力加的不够,没有达到过关所要求的最小值。

由于对人精神力的尊重不够,所以我们的纪念也不够,早就发现历史不能以对错成败来作为评论的参数,那难道就不该为那些人立碑了吗?

在日本方面的做法是,用精神力作为衡量标准,所以龙马可以纪念,岩崎弥太郎可以纪念,新选组可以,土佐勤王党可以,德川庆喜可以,山内容堂可以,高杉可以,西乡可以,松阴可以,胜海舟可以,连做包子的长次郎也可以,所有与之有关的场所,典故所在地都有保留,立碑说明。

尽管上述的各位可能见了面就要拔刀相向,在历史上做的事也是恰好相反,但人们纪念的不是谁推动了历史,谁阻碍了历史,不是这种以成败论的,单方向的历史观,而是纪念这些忠于己念,用生命与全部热忱去贯彻自己信念的魂魄们,不是因为做了什么事而伟大,而是精神本身的伟大。

我们中国人在处理日常之时常常采取对人不对事的态度,而偏偏在对待历史时又对事不对人,所以签了《马关条约》的李鸿章不能纪念,向11国宣战的慈禧不能纪念,推崇古礼的辜鸿铭不能纪念,保皇的康有为不能纪念,恢复帝制的袁世凯不能纪念,孙文也渐渐不能了,因为人们发现他恋童癖,还跟日本黑道勾结,还爱放炮,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大是大非的围观群众,最符合纪念的标准,于是总结道:人民,只有人民大众,才是历史真正的推动者。

“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换个角度或许更容易理解:如果有一天人类消亡了,在别的高级生命看来,人类又值不值得立碑呢?

翻看整个人类史,从单向历史观的角度看,我们从出现到消亡的整个过程,给地球留下了数不尽的创伤,也没有为所谓的“宇宙发展”做出任何贡献,内部也没有停止丑陋的厮杀与阴谋,就好像地球得了一场对它而言跨度不长,不过几千年的小感冒一样,这样的一个族群,这样的一部历史,根本就应该摒弃不谈吧。

但这个整体也一直有着那么一点的求索精神,有着那么一点的牺牲精神,有着恒久弥新的关于爱的故事。

从精神力的角度来看,我们大可以被好好纪念一番。

“花开了,然后又会调谢,星星是璀璨的,可那光芒也会消失,这个地球,太阳,整个的银河系,甚至连整个宇宙,也会有消失的时候。

人的一生,和这些东西相比,简直就好象是刹那间的事情。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瞬间,人降生了,微笑,哭泣,战斗,伤害,喜悦,悲伤,憎恨谁,喜欢谁,一切都只是刹那间的邂逅。

”——沙加《圣斗士星矢》冥界篇我想我们都希望人类被后一种历史观来对待。

同样,就个人而言,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要做什么样的事更重要,如果过于追求后者,就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你不知道自己所做是否正确,是否是可行解,是否对后代们有意义,是否无意中重复了历史上一出出跳梁小丑们的悲剧,最终你为了摆脱这种困惑,决定索性换一种人生,做一个犬儒主义者,信奉了人生的终极无意义。

我会追求前者,从独立个体的角度不断进化自身,最终达成人生的终极有意义。

所以不是龙马做了哪几件事成就了明治维新,而是一群向龙马这样的人,成为了今日之日本。

而晚清之中国,不在于没有洞察世事的权者,也不乏有智慧的能者,而是缺有强大精神力的志者,这一点上,孙文算一个,没错,他不懂军事,自己策划的起义全部失败,缺乏谋略,改武昌为起义点的决策,也不是他提的,感情用事,宋教仁一案未查清真相时,就想再革掉好不容易成立起来的民国的命,求成心切,盲目答应日本方面的各种事成条件来换得支持,气急败坏,动不动就要搞党的内部专政,还有萝莉控,以及萝莉控等等。

我们国家的前身就是被这么一个个疯疯癫癫的人折腾出来的,被这么一个没有力量也没有智慧的人折腾出来的,但他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念头:共和革命。

他这一生的全部精力,也就围绕着共和革命。

而那些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对自己的理念都不敢始终贯彻的大人物,最终都在某种程度上身败名裂了,这恰是他们在世时机关算尽想避免的词。

而孙文,可能就像不计后果要偷渡到美国的吉田松阴一样,“我没有任何借口”“我现在就只有这一个目标”“我无所畏惧”,用贴吧某众的话说,吉田松阴太热血了,其实整个日本的武士们都太热血了。

所以热血是必要的,提倡“热血,友情,胜利”的Jump也是必要的,“克己复礼”不要,“你们还年轻,来日方长”不要,“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今天我不讲”不要。

纪念前人必要。

如果我们一直虚构一个方向作为“进步”,而只有顺应这个方向的人才能纪念,那我们只能去纪念那些武装革命并且成功的人,如果我们一直要求被纪念的人没有污点,那我们只能纪念那些在小学课本被虚构出来的完美英雄。

这种纪念因为没有共鸣,使人远离,历史对个人的影响就此消失。

在这一点上,《明朝那些事》就写的很好,它不以事件的历史意义总结来作为每一个篇章的结束,而是以“我认为,某某某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作为结束,所以维护封建统治的东林党们一样可以纪念,为官不那么干净的张居正也可以纪念,这种纪念不是出于功利,而是出于人格,甚至是某人一生之中某个瞬间的精神。

譬如《五人墓碑记》那五个人,确是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阉党的倒台跟他们完全没关系,然而,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内,有几人欤?

而独以此五人之皦皦。

这几句就足够了。

这种纪念,每个人都可以受感而趋之。

下面一句话很可以作为日本对中国的台词:“我跟你不一样,我并不是个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生物”——八戒《最游记》清一色篇

 9 ) 26回神户海军操练所谢幕时胜海舟的台词

听到胜海舟的在神户海军操练所的谢幕演说,热血沸腾,网上查找原版台词,google查到的一些日文网站都被屏蔽,干脆自己一句一句记下来。

虽然方言上面会有点不一致。

勝海舟:短い間なのが、よく頑張ってるな。

みんなありがとうよ。

お前たちはこう思ってるだろう、えい、そんな集中をされて、なぜ勝麟太郎はのうのうと幕府に居座るんだ?

上の連中は馬鹿だ馬鹿だって言ってるんじゃないか?

だから、さっさと幕府から飛び出しなさい、そう思ってるだろう?

龍馬:そうじゃ、先生を、先生を師として迎え入れたい藩は山ほどあるんです。

みんな:そんです。

先生、わしは勝先生にどこまでもついていきます。

そうか、先生。。。

ついていきます。

勝海舟:そうか、お前たちはおいらが幕府を飛び出しても、おいらについてきてかい。

如何にも、そっちはありがたい。

だが、おいらは脱藩するには年を取り過ぎた。

咸臨丸でアメリカに渡ってからもう何年だろうなぁ。。。

あの時は、日本人だって、やる気になったら、ここまでできるんだって、おいら胸に張ったもんだぜ。

だが、その時、こうも思った。

こんな無茶はもう二度とはできねぇなぁ。

だから、おいらそこから若い者を育てることに心血を注いだ。

このままでは日本は危ない、急がないと、おいらの寿命がなくなっちゃう。

だが、だが、お前たちは違う、お前たちには時がある、ここから先はお前たちの舞台の幕が開く。

いいか、聞け、昔、海は日本と世界を隔てていた、だが、今は違う、海は日本と世界を繋げている。

お前たちはどこへだって行ける。

何だってできる。

お前たちの腕でこの日本を変えてみよう。

この日本を世界と互角に渡り合える国にしてみる。

君たちは私の希望である。

龍馬:そうじゃ、先生のおしゃる通りじゃ。

わしらは何だってできるだぜよ。

勝海舟:よし、よく腹をくくった。

本日、神戸海軍操練所を幕引き、だが、これが、ここからが、お前たちの船出である。

龍馬:みんな、整列先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みん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勝海舟:みんな、日本を頼む。

 10 ) 改革之先行者

正在看,还没看完,也不知道是否出完了。

很喜欢看日本战国时期的动画还有剧,大河剧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题材的。

而且挺喜欢福山的,从伽利略开始。

虽然对龙马这人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之前总是有一个印象的,觉得福山演绎地也很传神。

当每个人的意识都还停留在保护天皇的尊严的时候,龙马已经有着别样的见解,当他看到黑船之际。

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十分的可笑,那个拿着刀隔海冲向黑船的龙马,然而是真的可笑吗?

后来的龙马,也终于明白单凭武力是没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国家的。

这个,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你在受着不同的伤害之时,是否有想过,为什么?

《龙马传》短评

不知道能不能坚持的住///

7分钟前
  • 如果有梦
  • 还行

龙马的前半段有美化水分,中后段高度贴合还原历史,幕末诸多风云事件均汇聚在他一人的故事线中,全剧即为对《船中八策》-> 《五条誓文》的历史阐释,每一条文本均可对应有龙马个人求学和实践,加上朋友老师各种人生感悟与升华的凝结,胜海舟、横井小楠、武市半平太、高杉晋作、木户孝允、西乡隆盛、西洋公使等所有的生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努力都因为与《船中八策》的连接而熠熠生辉

12分钟前
  • 线性不代数
  • 力荐

中间有点太冗长残忍看不下去

14分钟前
  • naoko
  • 还行

龙马不是合格的武士,却是无可争议的英雄——青年时代为寻找人生之意义而游历四方,饱尝离合悲欢后在苦痛中顿悟,最终成为推动时代巨轮的人。京都的暗夜、土佐的大海、萨摩的雾岛…NHK极美的画面与配乐,印证“青春的龙马是一个传说”。

18分钟前
  • Romina
  • 力荐

看了两集。

22分钟前
  • Aiden
  • 较差

这些年的大河剧主角人设、性格太雷同。千人一面。

26分钟前
  • Lana
  • 较差

01棄。..髒。

31分钟前
  • [已注销]
  • 很差

真的真的真的热血澎湃哭!!!我居然一集不拉连片头都没快进的看完了整部大河剧,笃姬都没这待遇&顶级编剧(史料的完美运用加合理推演猜想加起承转合完美的剧情结构)+最适合幕末的导演,这个班底请一定要拍福泽谕吉&福山的演技虽然一般(被香川叔衬托的一般其实也还可以)但是应该是日本最适合龙马的演员了&龙马的死在时代更替的年代就是必然啊 革命就是要流血的 中间路线挡了太多人路了

36分钟前
  • 姬长安
  • 力荐

我真的放弃了。

40分钟前
  • chaaaaad。
  • 还行

论表演,这里面的香川照之是可以给福山雅治当老师的,岩崎弥太郎这个人物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比坂本龙马要生动很多,在相对无聊的前半段,全靠弥太郎和佐藤健扮演的冈田以藏提神。广末凉子、贯地谷诗穂梨、真木阳子、苍井优,堪称大河剧最强女团,既美且酷,各具风骚。与一般大河剧的明艳色调不同,龙马传的视觉体系太独特了,环境脏乱,色泽阴暗,人物造型土,去偶像化(佐藤健被“糟蹋”得不像样子),完全是一种写实美学的质感,佐藤直纪的的配乐也是相当的大胆。前半段在武市半平太身上浪费了太多笔墨,把他耗死以后,故事才加倍地好看起来。

44分钟前
  • 麻绳
  • 力荐

这个 大河剧。。我吃不消的。。。

45分钟前
  • 那鬼鬼
  • 还行

看了四话?

46分钟前
  • 阿萱
  • 还行

剧里龙马一生跟哪个藩都近,跟所有同伴都亲,谁死了都哭,他到底把谁当真正的伙伴?这些女人打心里他到底爱多少?把谁都当朋友,就谁都不是朋友。为理想奋斗的热血、伙伴同志间的羁绊、与爱人的相惜毫无戳心燃点泪点,前是仇敌与后是朋友的转变毫无事由铺垫。别忘了影响历史进程的永远是人与人间的联系

50分钟前
  • 明日晴
  • 较差

用了半年时间,看完了。。。。

53分钟前
  • Yongjun Lee
  • 推荐

岩崎弥太郎坂本龍馬第1集看了挺好~但是估计现在还看不完> <

55分钟前
  • 喵喵喵小可爱
  • 还行

后半段看到想吐。别过度美化了,别胡乱加戏了,别再煽情啦!连最后的刺杀场面都拍得磨磨叽叽,真服了。

59分钟前
  • m
  • 较差

7/10。龙马经常站在乘风破浪的商船之上,或者身着和服、迈着缓慢的步伐迎风走在海滩边,隐喻奔涌的历史长河上向前进取的决心。作品中龙马提出眼屎为何出于眼角的思考,看似幼稚的言行刻画出龙马醒悟了现代思想,主张把忠诚领主和幕府转变为忠诚国家,为此他冒着死罪的危险擅自脱藩,在幕府的海军学堂学习西方先进事物,在老师的带领下欣喜若狂地参观日本自己的黑船,以充满探索欲望、爱抚的神情摸着大炮,活用世界通用的航海法解决撞船的赔款。力图振兴国家的道路和建立企业的团队精神相互联接,龙马率领伙伴携手共进,创立海援队、发展贸易,因为缺少经费不得不学习制作长崎蛋糕、四处陪酒拉赞助,从攘夷志士的悲剧中认识到维新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写下了引领历史的《船中八策》。弥太郎家庭贫困、渴望出人头地、对龙马爱之深恨之切的人物塑造很有戏。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比《真田丸》好看。角色更鲜活,人物关系和情感更复杂。但节奏还是太慢,太拖沓。

1小时前
  • 浮游日月星
  • 还行

2014年京都乘公车,报“下一站,四条河原町”,心头随之一紧。传奇虽短却也道不完。

1小时前
  • froda
  • 力荐

拍得不好,再想看帅哥也看不下去啊

1小时前
  • 林小熏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