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多冷漠,有些人就有多温暖,希望你总是遇到那些温暖对你的人。
——《孤单星球》《三月的狮子》是羽海野千花的漫画作品,个人很喜欢她的风格,她是近年来难得能静下心来讲故事的作家,两部代表作《蜂蜜与四叶草》和《三月的狮子》都收获了很高的评价。
《三月的狮子》讲述了十七岁天才将棋少年桐山零,幼时因车祸失去家人,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性格内向孤僻,在与可爱到爆炸的川木三姐妹相处中逐渐成长的青春治愈故事。
《三月的狮子》是一部很容易让人就放弃的作品,故事平淡,没有太大的爆点,第一季连爱情线都没有,还设置了大量的“静”。
这种“静”不仅表现在视觉上,还有听觉上。
世界安静得让人一度以为耳机坏掉了。
这种无声的压抑让人心情沉重得喘不过气。
在这个讲求剧情跌宕起伏,进展快速的热血时代,这种慢步调,故事结构零碎的作品的确难以吸引人。
但如果静下心来,像品尝一杯茶一样,细细体味这部作品,它会一点一点冲击你的心,感动你。
这部番剧节奏虽慢,但偶尔突然跳出来的搞笑担当让这部作品松弛有度,弥补了剧情看点,平淡却不单调,绝不喂shi。
恰恰是这些锅碗瓢盆的生活细节,生动细腻的心理描述让少年的成长历程如此真实,在少年的身上找回十七岁的自己,在孤独中寻找未来的方向,在痛苦中成长。
新房昭之巧妙地运用完全相反的画风将桐山零的人生一分为二,表现他的内心变化。
一边是幼时父母双亡,连妹妹都不留给他的凄惨。
在即将被亲戚丢到孤儿院时,他紧紧抓住以将棋为傲的养父的手,说出那句绝对无法回头的谎言“我喜欢将棋”,从此只能在那个只有胜负的棋盘上和成人厮杀得你死我活。
为了不被抛弃不得不拼命学习变得强大,以至于遭到姐姐弟弟的憎恨。
经历了这一切的痛苦,零心中的雪越积越厚,直至把自己冰封起来,麻木地对待世界,才能感受不到自己的痛苦,当然也感受不到别人的爱。
每当零进入自我内心世界时,色调阴冷晦涩,画风寂寞如雪。
直到川本三姐妹闯进了他寂静的生活。
零在一次醉酒被明里姐姐“捡尸”回家后,就经常被邀请到川本家吃饭(原因竟是明里无法看到瘦弱的东西……)。
虽然一开始零有所顾忌,但川本家的温馨让他不自觉将步子移向那个家的方向(其实是因为料理吧……)。
温柔贤淑的明里姐姐,开朗花痴的二姐日向,和喜欢卖萌的萝莉小桃让零的世界染上了温暖明艳的色彩。
三姐妹的笑容逐渐融化了零的心,犹如春风般吹散了寒冬。
他终于抬头看到了壕无人性的晴信少爷,不想洗碗的怪爷爷,温柔的师兄岛田……他的棋盘上不再只是胜负,还有守护。
从沉默,寡言,为了独立生存而拼命,到被温暖,被治愈,找到志同道合的友人,桐山的故事增加越来越多的暖色调,少年在第一季迈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信处于人生低谷的朋友也一定能从这部番剧被治愈,然后满血复活去面对生活的苦涩。
生活给了你多少苦涩,亦会还你多少温柔。
若不是被痛苦蒙蔽双眼,其实成长只是春日夹杂着一丝寒风飘过而已,家人、朋友、前辈从未缺席,我们从来不孤独,这个道理往往等我们跨过中二少年期才会懂。
我不是原著党,在没有读过漫画原著、甚至没有看到第二季的前提下评论这部作品,无疑有些鲁莽。
所以我把评论的范围限定在第一季,甚至是第一季前半部分(前11话)。
之所以做出如此限定,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加主观的原因:我认为,仅仅是这部作品的前11话,就能奠定它作为优秀作品的地位。
《三月的狮子》不是多么难懂的作品,许多评论也已经简练地点出了它的内涵。
写一篇很长的评论,貌似没有必要。
但本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我还是想把人们简约地概括的内容,稍作展开。
作为一部以漫画为原作的动画,《三月的狮子》从作画、节奏到叙事风格,都有着作者羽海野千花的另一部著名作品《蜂蜜与四叶草》的影子:明亮的线条、主人公的大量内心独白、时而夸张的逗趣日常桥段。
当然,两者也都是“托物言志”:正如观众不必是艺术史专业出身也能看懂几个美院学生的故事,同样,颇具技术性刻画的《三月的狮子》,对于甚至不懂将棋规则的观众,也不是难以接近的作品。
与《蜂蜜与四叶草》有所不同的是,《三月的狮子》虽然同样讲述的是一个经典的成长故事,却是以男主角桐山零为绝对主线而展开的。
因此,在《蜂蜜与四叶草》里,当竹本默默地骑车旅行寻找自我或闷头建造青春之塔时,故事世界的其余部分是靠山本、真山、森田、阿久等主角进行交代,而在《三月的狮子》里,观众始终处在桐山零为圆心铺陈开的圆圈中;因此,桐山的内心刻画,比包括竹本在内的任何一个《蜂蜜与四叶草》里的人物,都更为复杂。
作为一部长篇连载作品,桐山的精神成长自然不可能在第一季前半部分完成,甚至这部分只是开了一个头。
但这个“开头”却立意很高:它不是、或不仅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亲情(或关于什么都能往里边装的“人性”)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整体,关于“什么是值得过的生活”的故事。
桐山零作为史上第五位被誉为天才少年的将棋选手,初中就成为职业棋手,17岁的他在出场时已是将棋五段。
但整个故事的开始方式,却不是桐山的自我介绍(对比竹本在《蜂蜜与四叶草》开头的自我介绍),而是以梦境般的镜头呈现的、被桐山称为“姐姐”的香子的话:“没有家人,没有家,不去上学,也没有朋友,你的容身之所这个世上哪里都没有,不是吗?
”(EP01)显然,比起《蜂蜜与四叶草》轻快的开场,这里的开场沉重而压抑。
后来观众知道,香子是桐山的养父的女儿,而且会对故事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性格乖戾叛逆,桐山对她有一种既爱又怕的感情(复杂程度一如香子对桐山的感情),认为她“无论哪个方面都如暴风雨一般热烈”(EP05)。
但是,无论如何,香子恶毒的挖苦或嘲讽作为开场,为这部作品的主题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基调:这个成长故事要回答的,或许比竹本当年的问题(如果一直不停地骑自行车,转动的轮子会将我带向哪里?
没有结果的爱恋,和一开始就不曾与你相遇有没有区别?
)更深、更广,也更驳杂:什么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什么是自己人生的“志业”?
它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是一个被给予的前提?
或者,真的能够区分这两者吗?
桐山一开始就被放在不得不与自己的命运对峙的位置。
桐山开始下将棋,并不是、或主要不是因为:比起其他娱乐活动来,他更喜欢将棋。
毋宁说,他恰恰“不太擅长将棋”,但是他又说道:“这是能和忙碌的父亲一起相处的重要时间,所以我非常努力”(EP05)。
另一方面,桐山发现自己在学校很难和其他同学玩到一块,甚至还遭到欺负。
学校里交不到朋友,也听不懂同学们议论的话题;相比之下,在和父亲的朋友、后来成为他养父的幸田先生对弈时,却能很好地沟通对话——“处在棋盘对面那个人的话语,总是深入我心”(EP05)。
如此一来,你甚至很难说,究竟桐山是因为不擅与同龄人相处、天性孤僻,而落得郁郁寡欢、终日下棋的下场,还是因为他天赋异禀、高人一筹,而无法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但这里的因果关系并不重要,深究下去也只是临床精神分析师的工作。
因为,远比这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一次突然的车祸,桐山郊游回来发现父母和妹妹都已经变成了“冰冷僵硬的尸体”。
对于这次过于沉重的打击,年幼的桐山的反应只能是恐慌、焦虑和不安。
他想到的是,自己将不得不去以前从未听说过的孤儿院,从此二十四小时生活在与他人共处的空间里,而以往能回去的家已经不在了。
他无法接受和理解失去父母和妹妹的现状,不如说,他始终想从这个现状那里逃开——所以,当幸田先生提议收留他的时候,他感到:自己要抓住这唯一的出路。
这是一条出路,也是一种逃避。
《三月的狮子》的“原初场景”,就是第五话题为“契约”的这个时刻:幸田先生问桐山,“你喜欢将棋吗?
”桐山回答说,“喜欢。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为了生存而撒谎”,这是“将棋之神与我的丑陋谎言之间的契约”(EP05)。
不同于《蜂蜜与四叶草》里王子和公主般才华横溢的森田和阿久,也不同于慢慢认清自己性情的竹本,桐山别无选择地将自己的人生绑定在将棋上面。
或者说,通过这份契约,桐山得以借助将棋,逃避自己难以面对的人生。
阴差阳错地,将棋选择了他,而不是他选择了将棋。
准确而言,他没有选择:“我除了将棋,没什么其他长处”(EP07)。
幸田是一个“一切以将棋为中心”的人,因此,家里的两个孩子香子和步也早早地被树立了棋职业选手作为人生目标。
桐山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家庭原有的秩序:由于幸田对将棋的特殊重视,“深爱他的人只能变得更加强大”(EP05),这样才能感到自己被父亲所爱。
于是,实力高出弟弟姐姐的桐山逐渐使得后者受到父亲的冷落,这令桐山愧疚不已;终于,他决定成为职业棋手,目的是离开家庭自己挣钱,获得独立——“在我将那个家的人们,将养父啃噬殆尽之前”(EP05)。
也就是说,以“独立”为名,桐山再次从与生活、乃至与命运的对峙中逃避了。
但这不是因为桐山懦弱,而是如香子所说:“因为你是一个温柔的人”(EP08)。
出于对丧失亲人的巨大打击的恐惧,桐山全身心投入将棋之中,将原先的生活彻底抛到身后;出于对弟弟姐姐的愧疚,桐山成为职业棋手,踏上他父亲一直向往的领地。
因此,与他生活优渥的朋友、对将棋异常坚韧而执着的二海堂不同,桐山一开始就没有回身的余地,没有余裕让他好好思考将棋对于自己的意义、将棋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
他慌不择路地登上了并非去往幼儿园的车,然后发现“已经无法下车了,直到战败之际滚落下去为止。
在这个小小的宇宙中,重复着让人几乎神志不清的胜负之争”(EP03)。
这就是为什么,桐山始终不明白,二海堂为什么如此执着于将棋,哪怕是大势已去之局,也要拼死坚持到最后一刻。
因为将棋这时之于桐山,终究变成了一个手段,只是让他可以自己过活:“若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好好生活的话,那里或许就能成为自己的“容身之处”;如此想着的我拼命抓住棋盘不放。
只要接受停滞不前,这里就是终点;然而,再一次跃入狂风暴雨的海洋中,去往下一个岛屿的理由,对我而言已经荡然无存了。
”(EP06)可是,为什么“明明说着‘没有获胜的理由’,失败时又感到痛苦”(EP06)呢?
作为对将棋没有野心和欲望,作为被命运推着走到这一步的“幸运儿”,将棋之于桐山既太沉重又不够沉重:太沉重,是因为它负荷了桐山全部的人生;不够沉重,是因为桐山甚至开始怀疑,这一切胜败究竟有何意义。
当他回顾自己的行来之路后,得不到答案的他选择了一边比赛、一边重新进入高中念书。
所以,当想成为职业棒球选手的高中生高桥勇介问桐山为什么回到高中时,他给出的答案是:“或许我只是想得到‘我没有逃避’的记忆吧”(EP07)。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回答,也是非常真实的回答;但此刻,这个回答恐怕更多地是一个没有内容的形式,因为桐山既没有融入校园生活,也没有真正把学习、生活与将棋的关系梳理清晰。
这个时候,香子的出现成为剧情的推进和桐山自我思考的关键动力。
从第八话到第十话,通过安排桐山与两名并不出色、却都在将棋界挣扎多年的选手对弈,故事将前半部分的叙事推向高潮。
在第八、九话中,与桐山对弈的是已经65岁的松永先生。
按照香子的说法,他今年若是从C1级别降级的话,恐怕就要引退了。
“你会不会故意输给他呢?
”(EP08)这个问题当然很有挑衅性,近乎残忍,但却也是一个与桐山的内心困境直接对话的问题:既然你以为自己离家出走是不忍心继续破坏我们和父亲的关系,既然你那么善良,那么你不如做得再彻底一些?
我们甚至可以为香子的问题补充道:既然你是被命运逼着来下棋的,既然你自己都不知道获胜的意义,而如今输给对方却很有意义(比起你自己不知所谓地赢一局,这场胜负可是关系到对方的职业生涯啊),那么你会如何行事呢?
桐山最后轻松赢得了比赛胜利。
但是,面对香子的质问,不如说倒是松永提供了回答的线索。
比赛结束,松永酒后的一番话语,虽然无法直接回答香子的问题,但却提醒桐山:这些问题或许根本就是伪问题,因为一开始就不存在“如何行事才能获得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种功效主义式的选项。
松永对桐山说,自己压根就没指望会赢——“对于四十年来没有留下任何东西的我来说,你正是让人不甘心的耀眼存在。
……宛如死神一般的存在。
……但是就在那间对局室看到你的瞬间,我如是想着:多么年轻俊美的死神啊。
作为拉下帷幕的对象而言,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至少想要堂堂正正地对战,再输掉”(EP09)。
然而,一旦真正开始对弈,“在最后业已准备好的华丽舞台上,浑身烂泥不堪入目地拼命挣扎着,无可救药地油然而生的心情是:‘我不想输’”(EP09)。
让我们用一个常见的说法来说明这里的问题:技艺的世界是一个非功利的世界;哪怕“胜负”这种貌似十分功利的考虑,也是非功利的活动的一部分。
哪怕自己面对的是毫无获胜希望的对弈,也还是想要赢得胜利——站在这项活动的外面来看,这种念头本身着实匪夷所思;但之所以显得匪夷所思,正因为你是旁观者。
面对松永,桐山问了一个当年幸田问他的问题,那个注定将他的人生和将棋绑在一起的问题:“你喜欢将棋吗?
”我们记得,年幼的桐山的真实想法是,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将棋。
但年逾六十的松永给出了不必非得是二者择一的回答:“不知道。
……这种心情岂是只言片语所能说清楚的?
”(EP09)既不是喜欢,也不是不喜欢:对于当年尚未开始以将棋为业的桐山,“我喜欢哪个职业”、“我是否喜欢将棋”或许是很正当的问题——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当作职业,这个理由并没有什么不对。
然而,对于和将棋打了四十年交道的松永,这不是个问题。
生活中甜酸苦辣种种滋味,早已无法厘清地裹挟在将棋这项活动、甚至是生活方式里边。
这不是说胜负不重要——胜负当然很重要;但越是从事这项活动,胜负就越是在这项活动本身划定的意义范围内才显得重要,而不是对于“是否从事这项活动”来说显得重要。
香子的问题尽管尖锐,或其之所以显得尖锐,正因为她提问的出发点仍然站在将棋之外。
但她的问题依然很重要,因为把将棋当作谋生手段的桐山,此时也还是觉得自己置身事外。
所以,第十话里桐山与安井的对弈才构成了叙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个对手的背景同样由香子说出,几乎是对桐山的第二次考验:安井准备离婚了,此时正值圣诞节前夕,他给女儿买了礼物,准备给女儿的最后一个圣诞节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安井每逢输棋就会性情大变,和平日简直判若两人。
要是这次桐山赢了他,那安井女儿的圣诞节肯定是没法过好了。
应该说,香子两次给桐山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个问题(归根结底,这也是关乎他们两人关系的问题):如果将棋于你只是手段,而你是这么一个善于为人着想的人,那么你会故意认输吗?
——事实上,与松永的对弈已经取消了这个问题,所以与安井的对弈必定要给出一些新的内容,甚至超越这个问题的内容。
于是,我们来到了第十话结尾处的浓墨重彩的一段。
安井输了比赛后显得气急败坏,甚至连买给女儿的圣诞节礼物都被遗忘在了会场。
当桐山追上去还给他这个圣诞礼物时,他也先是否认这是自己的东西,然后又没好脾气地一把抓过去。
桐山知道,安井和他女儿的这个圣诞节是完蛋了。
面对自己造成的这个局面,桐山疯了一般一路奔跑——当他跑到傍晚空旷的公园里,桐山喊出了或许是《三月的狮子》整个第一季里最激荡人心的话:“难道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吗?
那么要怎么做才好?
别开玩笑了,明明就是弱的人不好啊!
就是因为你弱才会输的!
要是说什么明白却做不到的话,那就别再继续了啊!
我可是赌上一切了,除了将棋之外一无所有!
……如果有办法逃避的话,为什么……”(EP10)在这段话中,桐山除了回答了安井的气急败坏、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似乎也回答了香子对自己持续多年的敌意:是的,我的确破坏了你们和父亲的融洽关系,但难道这不是因为你们太弱了吗?
与其埋怨于我,你们难道不应该自己好好学习磨砺技术吗?
——如今“天朝”的观众或许还可以帮桐山再加上几句:就是啊,你弱你有理?
我就是喜欢看你气急败坏又赢不了我的样子,呵呵。
强者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对不起,强者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但这不是桐山。
他想说的根本不是这个。
除非你抽离语境看待这几句话,仿佛桐山赢了比赛后不爽于安井的态度,回家坐电车时发了这么一条微博还加个“呵呵”的表情。
这样理解上面这段话的人,理解不了桐山,也理解不了他与命运对峙的严肃意义。
《三月的狮子》的确是一个成长故事,但它讲的不是桐山如何“成长”为一个接受社会的冷酷无情和丛林法则、认识到自己必须踏着弱者的尸体前进的“成功人士”(这种“社会我零哥,棋狠话不多”的形象,倒很适合用来描述香子的情人后藤)。
确实,桐山的这番话语合理正当,毋宁说,香子正是因为认同于这样的说法,才会自暴自弃离家出走(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逃路),更何况,桐山也的确将自己的全部人生都赌在将棋上了。
这话说得没错嘛!
——可是,当说完这一席话后,桐山的内心独白如下:“一边说着没有战斗的理由,而事实上,我深知自己的体内栖息着野兽;即使撕碎周围的一切,也要为了生存四处奔走的野兽。
纵使会让人变得不幸,无论什么样的世界在等着自己”(EP10)。
我甚至认为,如何理解这段内心独白,决定了如何理解《三月的狮子》的整体。
它是为那段丛林法则式的话语补充了一个体面的证据吗?
我认为不是。
具体而言,“成长”的时刻发生在这段反省中,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个理由来证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并消除内疚感的那段话里。
这个内心的“野兽”,并不是、或不仅是桐山天赋异禀的标志,更是标志着他已经开始真正把将棋视作自己人生的志业乃至生活方式,并意识到这种承诺中包含着的属于自己的残忍和可怕。
它标志着桐山将自己被动的命运重新定义为自己主动的选择。
不同于早年对于香子和步感到的愧疚(桐山无疑认为自己当时也很残忍),在这里,桐山第一次认识到,这种残忍可能内在于自己,可能是所谓“天性”的一部分。
于是,一方面,将棋不再是他对生活的逃避,将棋就是他的生活本身;另一方面,桐山将以独特的方式介入这项活动:与拥抱丛林法则的后藤或放纵自己被情绪左右的安井都不同,桐山努力维持着自己“天性”的不同面向之间的张力,哪怕它们无可通约。
这时,他没有站在将棋之外,对包括将棋在内的活动和职业挑挑拣拣、衡量利弊(如香子挑衅的那样),他的的确确、明明白白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像个没事儿人似的跳出将棋,但他同样不想被将棋吞噬,被自己内心的“野兽”吞噬。
他的成长,在于认清自己天性中的矛盾和紧张——自己的天性既与自己无比亲近,又对自己显得极为陌生——同时又不屈从于任何一个面向。
兜兜转转,当桐山终于从一路逃避的生活中得到喘息的机会、迷茫地端详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他第一次看清:当初出于谎言订立的契约,早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桐山之所以是他自己,是因为他的天性将他引向这个残酷而沉重的领域——在这个时候,甚至谈论“本性”和“被迫”之间的因果是非,都已不再恰当。
事实上,或许人生中从来不存在一个“中立”的时刻,让你冷静地、无关利害地思考和判断自己所做的事情和生活方式的好坏利弊:这种思考总是要么太早(向将棋逃避的桐山,无暇自问“我该不该从事下棋这项活动”),要么已经太晚(自以为对胜负无所谓的桐山,终于发现了内心的“野兽”)。
最后,桐山也是幸运的。
他不必向弱肉强食的法则妥协,不必被内心的“野兽”吞噬,他能维系天性中两个面向的张力,是因为在桥的彼岸有川本三姐妹的接纳。
认识了她们之后,桐山感到“桥的对岸色彩斑斓,有一个可以让我栖身的地方”(EP02),感到“这间古老的屋子总让人有种仿佛将时间、大家、甚至包括我在内全都温柔包裹起来,沉沉入睡”(EP11)。
这是一个仿佛完全属于将棋“之外”的世界,一个在桐山与命运的对峙中找不到位置的世界,一个仿佛没有意义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在桐山与明里、日向和桃的关系中,他回忆起曾经不愿也无法面对的家人,想起那个不必下棋的自己。
在这个远离将棋的地方,在桥梁的彼岸,他能够安放自己内心柔软的部分。
但那也是一个地表下流淌着创伤、痛苦、孤独的地方,只是人们悉心照看,不让这个部分显得露骨。
对于这个世界里的悲伤,对于日向的哭泣,桐山终会懂得如何抚慰和应对——这将是他成长的下一个阶段。
for F.Z.
可能跟动漫没有多大关系,是关于漫画的感悟吧。
动漫我也看了,觉得新房能够把狮子拍的那么好,非常不可思议。
但考虑到动漫目前的进度,我还是想说说漫画。
又重温了《三月的狮子》漫画,看的是第97话,高三的桐山零回到幸田家看望养母一家,是的,主要是拜访养母,不是养父。
如果是要去看偶尔还和零保持联系的养父,那么事先打电话的时候,得知养父不在家的话就会择日拜访了。
养母在零的心中一定很重要,是个温柔体贴、一直默默忍受的典型的日本女人,她没有像香子那样疾风骤雨般一次次激烈地排挤零的存在,也没有像步君那样用冷漠表达反感,只是一直、一直以无奈的笑颜对待零。
这样就够了。
没有去做压垮零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真的已经很好了,同身为女性的我非常清楚她的难处。
相对坐在黄昏来临前折射着斜阳的幸田家客厅里,养母不禁感叹曾经寄人篱下、沉默而又阴郁的孩子竟然变成了那么温和的大人,零长大了。
再一次面对这样的零,养母想起很多关于零的往事,想起这个孩子从来就是那么一个非常努力、非常善良的好孩子。
零从不倾诉,从不依附,时常反思,独自前进,情感真正地独立。
他不同于读者们评价的“有钱,会做饭,勤快,会帮忙做家事,温柔体贴,一心一意,少年成名,前途无量”,应该说是不仅仅限于此,零真正的魅力应当是一直很清醒,一直前进,对现实是怎么样的一回事从来都了然于心,非常努力,非常坚强,永远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即使暂时不知道也会一直探索,直到找到出路的那一天。
这样的零,虽说二海棠、岛田和川本家给予他很大的影响,但不管在哪种环境里,零这样的人都能一路摸索,得到救赎。
这就是自救能力吧。
是一直夸夸其谈的我只能仰望的吧?
我们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对自己堆积地愈来愈庞大的失望,而这些失望又来自于不断刷新的不努力、偷懒的经历,我们就是在这种循环的情绪里面越陷越深。
我们看不起自己,但又自负地相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并因此夸夸其谈,到处倾诉自己的痛苦,像祥林嫂一样,幼稚而可怜。
明明就很清楚,自己非常非常地不成熟,无论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是对待障碍时妄想回避的态度,都无不在暴露着自己的任性和浅薄。
桐山说,我真是太不上不下了啊。
我应该说,我真是太下等了啊。
宛如一条悲哀地匍匐在尘埃里爬的可怜虫。
岛田先生也曾说过,并不是我妄自菲薄,而是就是这么感觉的。
当我们告诉别人的时候,是在期待别人用安慰给我们一剂麻醉,好让我们可以继续自欺欺人地做梦吧。
真是搞不懂人类,明明自己很清楚实际就是这么一回事,不去努力学习,为什么还要什么骗人的安慰呢?
我由衷地看不起自己啊。
然而要不依靠别人为自己编织的幻梦,而是自己走路,就一定要有力量肩负起自己的人生,那沉甸甸的人生。
因此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绝对不能松懈,虽然自我放纵的感觉很爽,自我放纵的人很多,但是见鬼去吧,别人要松懈自己松懈去吧,才不要和那些烂人比呢。
“毕竟,现实怎么可能那么温情脉脉。
”
这是为数不多的能过将现实中成长的故事描绘的如此细腻真实的作品。
每一个人物都有其故事,都那么的鲜活。
表现手法更是不用说,深海、火焰、荒原,将情感具象化,令人震撼。
bgm也总是应景出现,将本来就感人的场景渲染得越发深入人心。
场景美如画,声优功力深厚,几乎没有可挑剔的地方。
我很幸运,能看到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太写实。
零一个人蜷缩在阴暗房间的衣柜边;一个人在无尽的大海中奋力游泳;一个人走在夜晚冷瑟的大桥上……很多场景都让我有种,对,这就是我想描绘但又形容不出的场景。
三姐妹的生活阳光明媚,平凡但却幸福。
但即使我很想过这样的生活,却很难学会;很想躲进这个温暖的桌炉,却害怕自己像过去那样,给一个家带来麻烦与痛苦。
因为害怕伤害与被伤害,不断地逃避与人的接触。
可是,有那么些人,无论自己怎么逃避,依然不弃不舍地,不断地,不断地,主动关心着我。
一点点地,我也敢去卸下自己的心墙,被温暖的友情治愈着。
这是我自己看了这部番冒出来的想法。
我感叹,吐槽这部剧乏味,看不下去的,大概都是像三姐妹一样,懂得如何好好生活的人吧。
而我,则在继续努力学习如何好好吃饭睡觉中。
干巴爹ᕦ(ò_óˇ)ᕤ“
10集一边说着没有战斗的理由,实际上,我深知自己的体内栖息着野兽,即便咬碎撕裂周围的一切,也要为了生存四处奔走战斗一旦开始,无论如何····都会朝着生存之路伸出双手,纵使会让某人变得不幸,不论什么养的世界在等待着自己。。。
11集一边吸着鼻涕两个人一遍慌慌张张地找着纸巾就在这时电视机里传来了除夕的钟声就这样很丢脸的今年消失在了夜空之中只顾着在意自己一个人的孤独却完全没能意识到他人的孤单在愚蠢的我心上除夕的钟声深沉地敲打沉淀着宛如大河一般缓缓地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临了
这部番可能是目前为止看过的画风我最喜欢的一个,尤其是这种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的色彩效果,还有擅长用浓重的单色画面来表达心理活动的手法,都是新房让我眼前一亮的特色,用写实的画面来表现心里的幻想和心情变化,真是有个性✨完美的做到了用色彩变化来表现致郁又治愈,截图的时候总是偏爱momo酱,大部分都是她的萌图,也有一些我认为很可爱的图,反倒是男主一张都没有,或许是因为前期男主身上发生的事情太沉重,让人不忍再倒回去或是暂停下来截图。
第二季故事比第一季吸引人,第一季可能会让人觉得些许平淡,但是男主确实一直在成长,从孤独但善良,到温柔且坚定,是因为他遇到了很多救赎之光,无论是小胖子的及时敲醒,老师的陪伴,前辈的教导,还是三姐妹从始至终的坦诚关怀,都是让零从无底深渊爬出来的力量。
若是无法逃离黑暗,那保留着心中的一点点光,便也是耀眼的黑暗,终有一天小小的光会遇到让它绽放的火花,所以在那之前就保持善良,慢慢等待吧⏳零,是一无所有,也是一切从零开始,充满无限可能的零,如同村上春树所说“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
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可是很棒的事啊”✨
“虽说你中学时就出了道,但在C1这个级别里就突然止步不前,便毫无意义。
我是高一出道的,但和他同龄的时候,早就是B2了,我想说的是,我比他更厉害,就是这样。
但到头来怎样,世间只看重“中学生出道”这块金字招牌,简直不可理喻,未来的名人?
这事谁能预料?
我看他的目标只是“成为职业选手”,而不是“无论如何都要成为名人”,这就是我不满的地方。
日本人一直以为清心寡欲是美德,目标是褒义,欲望是贬义,这真荒唐,道理不都是一样的吗。
顺便一提,我就想当名人,虽然那个鬼才一直在阻挡我的道路,但我一定要把他拉下来,自己当名人。
到那一天位置,我丝毫都不打算从A级退下来,还有,当上名人后我也不打算再让出去,我要带着这称号进棺材,完毕。
”
“暴风雨的对面,就只有更猛烈的狂风暴雨,就算倒下再倒下,也要把飞散的自己的碎片找回来,不管跌倒几次都要站起来,属于这种人的世界,没有止境的彷徨,那为什么要选这条路,答案绝对不能去问这张侧脸,答案,只有在狂风暴雨中去问自己。
”
“我并没有变化,同时,周遭也并为了我而改变,我只是在那些令人几近崩溃的日子里,拼命地下棋,不断下棋,有朝一日发现自己,正和其他人坐着同一辆车,去追寻同一道光芒”
第18话 先生对桐山说的话 纯手打 可能有错误 请见谅/ やすよ、成果がなかっただって、そんなこと言うなよ。
働きながら、学校にも通って、自分で飯作って、洗濯して、ゴミとか出して、戦って、お金稼いで、家賃払って、オレが17歳のごろは、もしかしたら、結構自分はすごいヤツになるんじゃないかなんて、根拠のない夢とか見ながら、ゲーセンゆったり、漫画読んたり、友達遊んだり、テレビ見たり、家賃の心配も貯金もしなことなっかた。
掃除も飯の支度も洗濯もしなことなっかた。
何も成果がなっかたんと言うなよ。
頑張ってだよ。
オレは見ってだよ。
自己的译文/ 别说了 一事无成之类的话别说了你一边工作 一边上学 自己做饭 洗衣服 扔垃圾 独自战斗 挣钱 付房租我17岁的时候 做些不着边际的梦 认为自己能成为很厉害的大人 然而却整日在游戏厅里闲逛 看漫画 和朋友玩闹 在家看电视 不用担心房租 也用不着存钱 打扫也好做饭也好洗衣服也好我都不用操心 别再说什么一事无成了 你已经很努力了 我一直都看在眼里二十来岁的我们 大多一事无成 然而总是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消耗着时间和父母家人对我们的爱 有些时候免不了想 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努力读书 努力考试 毕了业努力找工作 努力工作 努力生活 都已经这么努力了 为什么自己还是一事无成 可是你的努力 多多少少会被人看在眼里 被人知晓 得到理解 那么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就不是白费了吧 能被理解的感觉真好04102017 / 23
动漫和漫画的还原度很高,拿前两集来说的话,节奏掌握的也非常不错,大概是两话的漫画放在二十分钟左右的动漫中,不拖沓,动漫里刻意或者非刻意地对一些背景的东西做了隐藏,我猜测应该是想在后面的某一话中做回忆用,当然也有可能是保持悬念,对于漫画里的一些有趣的长篇对话,动漫中会结合形象化来解释(比如挚友形成过程那里),这样就避免了长对话容易让人疲劳的过程,很不错。
漫画中的亮点是不时出现的对比画面切换(比如第一话中的没有路了,一语双关),以及后面出现的一整句话语的震撼效果,都无可替代。
值得一说的是,开头表现男主一个人去比赛的整个过程,动画用着没有一句独白的方式进行,SHAFT的这个方式的确用的很有意思,而且我们会猜测男主是在做什么,直到他开始和一位老人(父亲)对战。
(很多时候都会用一些这样的无声处理,在男主面对哭啼的二妹的时候也是先使用无声处理来做的,所以后面的哭声出现的时候真的有种正中红心的感觉)而且动画对环境的表现,尤其是太阳 月亮的刻画让我非常喜欢,有一种梵高的感觉(第三集中不断放大太阳来进入情绪的深化)。
背景音乐也非常合适,第三集中童年对战的轻快音乐跟夏日的蝉声融为一体,op和ed的制作也用了许多诡计,画面的转换很有后印象派的风格,而且第三集就换了新歌,让我惊喜。
用一些带着隐喻的物来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第三集红色和蓝色的气球~人物的眼睛和人物行走的路线被作为日常刻画的重点,并不会像重复动作一样被厌烦,反而让人觉得直达人心。
没什么长镜头,反而是特写特写大特写很多,这种定格恰到好处,而且主人公对水的独特感情,在动画中常用咕噜咕噜闹着气泡的大片的水突然的出现……(16年的回忆)
治愈系
新房昭之,我已经爱不动你。
超无聊 不建议看
两集下来这番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这番在定位上依旧是一种杂耍,即又要文艺又要温馨又要有深度,反而弄得四不像,特别是伪文艺的气息一集比一集浓厚。第二,沙发套和新房昭之从物语得到的喜欢在莫名的地方添加细节的经验,在这需要人静下来看的番里起反作用。第一集尚有吸引我的地方,但第二集没有。
这样的新房昭之的小心思我是喜欢的❤和“荒川”那会儿比节奏控制得好多啦。Title出来时很有eva的感觉~背景作画加鸡腿!史密斯那段早起秀我以为电脑卡住了emm棒棒鸡的OPED暴风哭泣。。。河西与神木的声线相似度也是够呜呜!三木叔演技大爆发好棒棒 TT 石头只讲了两句话?囧 猫咪OS&鬼畜效果音满分 --
将棋少年赛高!
8/8.5 从热血番到文艺番的转变也是自己年龄和心境变化的一种证明吧;人は自分の帰る場所を探し出すまで探しつづくものである;優しさは軟弱じゃない 強さだ 自分にも 自分に頼れる人にも
安利向 想起看棋魂并向爷爷苦苦讨教的那个暑假 那是初中的事了吧
节奏太慢
有一种完全没有懂讲了什么故事的感觉,说日常但是并不轻松。忧郁的感觉比较多,所以,我弃了。
2集弃。最近厌男太严重了调理不动啊,想看个温情番,一看凭啥男的就能被几个女孩悉心照料,姐姐还有一些擦边场景……受不了再见了
AI超分4K画质。画面风格独特,剧情像是一篇散文,充满大段的自言自语,并夹杂着跳脱的吐槽。然而,这两者之间的衔接显得割裂,总之,留下好像看了些什么又像是没看什么的感觉。
对文艺装逼片实在无感,坚持了六集放弃看了
通过画面与声音对人物内心细节的展现,太适合shaft了。温柔与残酷,才能与努力,感谢羽海老师与新房。
周日。秋季番相当不错呀,被三姐妹萌翻了
矫情得一逼 新人声优再便宜也请慎用好吗
5集弃。
弃
和蜂蜜与四叶草一样,节奏太慢,看不进去。一集弃
新房竟然会接文艺片 一定是攒够了养老金 零的问题在于他太温柔 每怼死一个对手并不能带给他欣喜 败犬们的可怜样反而让他痛苦 而胜负却是他生命唯一的意义 川本家的破房子外的整个世界 都是冰冷,扭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