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王阳明

王阳明

主演:陆剑民,周海媚,蒋冰,朱一龙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王阳明》剧照

王阳明 剧照 NO.1王阳明 剧照 NO.2王阳明 剧照 NO.3王阳明 剧照 NO.4王阳明 剧照 NO.5王阳明 剧照 NO.6王阳明 剧照 NO.13王阳明 剧照 NO.14王阳明 剧照 NO.15王阳明 剧照 NO.16王阳明 剧照 NO.17王阳明 剧照 NO.18王阳明 剧照 NO.19王阳明 剧照 NO.20

《王阳明》剧情介绍

王阳明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正德初年,小皇帝对“八虎”太监言听计从,王守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被廷杖四十,逮入诏狱。最终被贬往贵州龙场驿。在那里王守仁发现了一个山洞,起名为阳明洞。由于王守仁早年就诗名在外,远近诸生纷纷前来就学,一块蛮荒不毛之地,就这样成了其乐融融的传道讲学之所。王守仁数年面壁一朝顿悟,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行合一”,既是他苦苦思索后的悟道所得,也是他广收门徒进行教学的命题。谪戍期满,朝廷安排其为江西庐陵知县。此时的王守仁不管是学业还是思想都日益精进,已经正式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命题。当时那一带民变四起,王守仁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事变很快平息了。由于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出自守仁之口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流传久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伟大的盖茨比虎胆救援泳队的事大叔与少年在恐惧中热点媳妇是怎样炼成的灰姑娘的姐姐排球少年第四季孤堡疑云政客第二季贱精姐弟第一季花魁杜十娘疾速杀机大笨象不寻常的战场高空求生坏蛋联盟棒球大联盟不久再相见危险的她第二季音乐之乡第五季我与丈夫及丈夫的男友犬夜叉:镜中的梦幻城死亡录像3:创世纪THEMYSTERYDAY~追踪名人连续事件之谜~我的王国一个英雄茂山日记酒醒时分

《王阳明》长篇影评

 1 ) 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1778年5月30日,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与世长辞,德·维莱特伯爵让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他的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这句墓志铭。

个人觉得,这句墓志铭完全可以转送给王阳明先生。

首先,以我这个室女座(Virgo)理工科出身、挑剔的现代人眼光审视,王阳明先生算是中国唯二旷古绝今的思想巨人、文学奇才、道德圣人,个人觉得第一是苏东坡,当然王阳明先生作为大明朝军神,仅平定宁王之乱一项。

在军功上就不是东坡先生能比的。

顺便说一下,电视剧剧情中有王阳明先生提到苏东坡的一段情节。

另外,《传习录》中王阳明先生随口一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竟有类似现代量子力学“量子纠缠”的神思妙笔;“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天理”更是与两百年后的欧洲思想家康德先生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中”有着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汇;王阳明先生“心即理”的思想,也为当时活在程朱理学思想桎梏下的儒林学子开启了一片思想解放的光芒……可见,王阳明还是不折不扣的哲学家、思想家。

说到正题,整部电视剧7分历史+3分演义,在真实历史情节还原和影视剧情创作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翔实展现了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江西行“十家牌法”、赣南剿匪患戡民乱、平定宁王之乱等事迹,也为全剧奠定了清晰的历史事件基调,以王阳明先生35岁卷入八虎权阉之患开始、到57岁平定两广叛乱客死归乡途中结束,描写了王阳明先生出世兼济天下,被政治滚滚洪流裹挟向前、建功立业传奇的一生;片中既有陆剑民、周海媚这样的老戏骨实力派演员,也有扮演的朱厚照皇帝的朱一龙这类初出茅庐的影视新星 ,而二十多岁的朱一龙演出了朱厚照玩世不恭却心有乾坤、胸有丘壑的一面,为剧情增色不少,而历史上朱厚照死后正是嘉靖皇帝即位,所以大家也不妨把这部剧看作是神剧《大明王朝1566》的非官方前传。

据我个人了解,《王阳明》这部电视剧应该是中国第一部详细描写王阳明先生事迹的影视作品,基本可等视为王阳明先生的半世传记,算是开了王阳明先生“心”学思想+“三不朽”事迹影视化的先河,作为一名王阳明先生的路人粉深感欣慰, 电视剧整体剧情、情节逻辑、人物群像都很优秀、较为出彩。

但是这部剧也确实有些缺憾,一是个别群众演员演技拙劣、表演敷衍,确实让人出戏。

二是这部目前只有韩版资源,韩语字幕+剧情对白晦涩,让以台词对白见长的剧情内容失色不少;第三就是导演编剧过于神化王阳明菩萨救世情怀,某些剧情中王阳明先生的圣人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近乎于“白左” 的虚伪传教;但是这些都瑕不掩瑜,没有影响王阳明的圣人风采。

整部作品有点像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The Gay Genius》,都是后世粉丝作品,也是“出口”转“内销”,因为受众和翻译的问题,让剧情有些失色,过度神化主角光芒,反而让人物失真。

借用某些读者对林语堂版《苏东坡传》的书评:“...不要随便去评价,因为我们自己或许根本看不懂,也悟不透”。

矛盾的是,自己现在何尝不是在对《王阳明》进行如此随意的评价,果真是“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最后,自己模仿大冰老师给历史中的王阳明先生写个介绍:明宪宗成化十七年状元之子、"心"学创始鼻祖、御马神箭手、宁王克星、量子力学唯心学派先知、贵州苗人开化先驱、因材施教教育家、流民匪患终结者、赣南百姓父母官、悲天悯人自由派思想家、格物致知理学智者、知行合一大学士、士林文坛领袖、两广土流并用改革话事人、决胜千里的六边形战士、大明朝唯三因军功封爵文臣、历史唯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真圣、中华唯一全能大儒,正德十六年新建伯:王守仁。

( ps: 另外,自己对照剧情,听译+手敲做了38集全季的对照中文字幕,耗费了好几个月的闲暇时间 ,一字一句皆是心血)

 2 ) 圣贤礼赞

龙场的王阳明如同任何一个凡夫俗子,为生存所困,为一粟一饭而忧恼。

有这样经历的人不多,即便是也少有思索的余地,更谈不上去参悟。

越是绝境,往往越能映照出真我。

他终究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他纯正、坚毅,从不放弃信仰,才能于绝境处重生。

而他要守住的又何止信仰,还有孤独与无望,或许终此一生都将如此度过。

然而一株不起眼任人踩踏的小花尚有不屈的生机,我又怎能辜负生命?

“哪里来的长啸之声啊?

”过去常在诗词歌赋中听闻“长啸”,《卧龙吟》中也唱道:“长啸一声舒怀襟”。

那时候我就好奇,什么是真正的长啸呢?

那一种历尽千万历险与磨难,踏遍荆棘与歧路的求索,多么玄妙,又是多么畅快淋漓:道在吾心,道在吾心,好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

那一种世人看似癫狂却光芒万丈的顿悟,我好像真的在靠近,可是我又怎能说是真的靠近呢?

我只不过是在千帆过尽之后来赞叹他的恢弘,望尘莫及罢了。

人家的心中能容千军万马,指挥若定,挥洒自如,甚至将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当成是良知之教的讲坛。

以出世之心建入世功业,无计胜败,忘却生死,仅仅是一场意念之战。

看正气如何战胜私欲,看诚意如何瓦解虚伪。

天道在我心中,无所为而无所不为。

能胜乎?

焉能不胜乎?

其实我们自己的心即是我们自己的老师,每每有疑惑,思索中我们都能由心中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然而践行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从来没有崇拜过某个人,而在王阳明身上我才对圣贤有一些了解。

他教化众人,感化恶人,从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每一桩每一件都是那么神奇。

无私、光明,更难得是智慧,那种与奸佞周旋,忍辱负重、以德报怨的大胸怀、大智慧。

君子正心还不够,更应该培养能力,有所作为,遇事方能应对从容。

最欣赏王阳明道别北军时的骑射,总能在关键时刻给人惊喜,让人叹服。

鄱阳湖上的王阳明,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诸葛孔明,而他军事思想的哲学根基是如此之深的,比孔明更多了一份超然的气魄。

此时,伍文定站在南昌城楼前的那声感慨也正是我想表达的:“大人是从天上下来的吗?

”无论是安民,还是剿匪平叛,王阳明总喜欢用文告来打头阵。

文告就是他的援兵,就是他“心战”的铺陈。

那都是一番番感人肺腑的言辞,写文章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观点呢。

然而胜利之后的王阳明并没有欣喜,他惜民,忧虑战后民生。

那句“残胜如败”的话,《汉武大帝》的卫青也说过,于是瞬间,穿越之感便油然而生。

看着固疾难愈的王阳明迈着肿毒的双腿一步步迈向高台向百姓喊话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六出祁山的孔明。

那时候没有麦,他咳嗽了一通,就这样在站着上万人的广场上发表演说。

一定是很费力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今再读这段话才真正有所感悟。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圣贤的本分,而“后天下之乐而乐”于他们似乎从未等到。

闲云野鹤、归隐田园从他们出征的那一刻起,就仅仅是一个意念中的美满归途,而于现实之中,他们却总是行在路上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其说是一种淡泊的胸怀,不如说是他们各自况味的自我抚慰。

他们如太阳般普照万物,可是没有人会去想起太阳自身的冷暖。

他们的宿命中带着一种恒久孤寂的元素,于苦苦求索的暗夜里,于人后不知处,隐隐作痛。

“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

”就连这一句兀自的诘问都饱含着寂寥的愁苦。

“阁臣们都在阻拦先生进京,让先生等待后命。

”功业于圣贤来说,算不得什么头等大事。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如果说在政治的漩涡中总是难得善果的,又何苦去纠缠?

任“朝起朝退”,又“归去来兮”,传道授业才是百年大计。

电视剧里有许多俯仰的镜头,由人物缓缓向天空延展开去。

比如王阳明在龙场感悟生死时,比如在江西剿匪感叹“惨胜如败”时,比如便道省亲被范仲淹的“吾谁与归”触动时,比如离别弟子踏上征程赞叹良知的光辉时,更比如征思田在南宁城前抚慰民众时,再比如他于人生的谢幕洒洒道出那一声“吾心光明”时。

这许多的许多,好似什么都没有说,也好似都已道尽。

不由得落下泪来。

 3 ) 好剧不应被埋没

首先很可惜这么一部剧竟然没办法在国内播出,我看着韩文字幕的时候不仅有一些心里的无奈,明明是这么好的一部剧, 人物刻画非常精彩,一众好演员的演绎入木三分,情节吸引人又不尴尬,对比现在的电视剧,不禁让人感叹还是老剧好看,编剧有逻辑,演员有演技,服化道靠谱,没有花里胡哨的美颜打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看剧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总是感觉不够看,一集怎么那么短,只能说看的太投入,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不是吗?

每位演员都能让我感到情绪,不自觉的跟着快乐悲伤。

哎,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看到这剧在国内播放啊,好剧好演员不应该被埋没,让我们看看有营养的剧吧,不要再拿现在的那么多的脑残剧折磨我们了。

 4 ) 帝王家

看了很多照照的美图和视频,最终没忍住找了剧看。

朱一龙所饰演的朱厚照是一个不愿意当皇帝的皇帝,无奈生在帝王家。

朱厚照极其聪慧,但却十分贪玩,无心政事。

剧中也多次表现出朱厚照不愿当皇帝,孤单一人身体蜷缩在很大的龙床上,不端端正正坐龙椅等来表现,之后还有朱厚照和王阳明相见,更是直明心迹。

也许早逝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

剧的拍摄手法,取景都很不错,五星好评!里面很多演员演技也很棒,演技细腻,比现在很多注水剧都好太多了,希望能多出这样的良心剧。

 5 ) 正德与嘉靖高度统一

这个戏应该和大明王朝1566对照看,主题太统一了,朱一龙的大部分情态,都与陈宝国高度相似,擅用权术,洞若观火。

如果嘉靖是最聪明的皇帝,那这个戏里的正德可以与之并列。

他们聪明到了难得糊涂的境界。

明朝政治体制非常成熟,成熟到皇帝不上班也照样运转,也因为太成熟,大臣们难得几个有良心的。

我有时候不敢连续看,怕被各路伪君子真小人气炸。

当皇帝不能气炸,还要搞平衡。

要牵制文臣,用酷吏,用完再杀。

虽然名声不好,但效果显著。

这两人都实现了对权力的实际控制,区别在于一个直接,一个迂回,一个张扬,一个内敛,一动一静。

共同点是表面感性超然不在乎,内心却精明隐忍稳准狠。

朱厚照的聪明,在于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人,王阳明正直,但不能常用,满朝嫉贤妒能,对他越好他越危险。

朱厚熜的聪明,在于恰当的时间换恰当的人,严嵩贪,徐阶也不干净,谁又比谁好几分。

聪明人都孤独,一个修心,一个修道,都想逃离这个身份,屏蔽这些嘴脸。

花了不少钱,挨了不少骂,骂他们的人一边架他们的名义,一边不干好事,谁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两位皇帝在剧中的神色多以阴鸷深沉为主,辅以心不在焉的动作,他们把皇帝这个职务当成工作,工作之外的修养实在太多了, 中国的政治生态下,皇帝的任务不是做实事,核心要务是斗大臣,皇帝斗得过大臣的时刻并不多,明朝就有两兄弟做到,他们的故事,你看了吗?

 6 )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对历史正剧这么关注不算多见。

可能是因为这剧的两个人物,王阳明和朱厚照。

阳明心学,挑战了传统的程朱理学,也对后来徐阶,张居正等人的官场生涯产生了影响。

剧中对阳明先生的刻画有两处情节很有感触。

一处是面对辱骂他的官兵,并没有愤懑不平,反而为其准备食物与水,并号召城中百姓不要为难官兵;另一处是张永向皇帝诉说阳明先生面对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而悲痛,不愿百姓流离失所。

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

天泉论道中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现在也只是了解字面意思,内涵则需要在人生经历中细细体味。

原来知道正德皇帝,但是他的事迹并不十分清楚。

通过此剧,让我第一次知道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君王,他不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君王,却是一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一个人。

开始的孩子气感觉还有点不习惯。

但随着剧情推进,帝王的霸气显露,发现这算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玩世不恭的皇帝还是懂的家国礼法的,最后和阳明先生的对话,完全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

但君臣有别,臣子理解但也不能纵容。

没有得到理解的皇帝只能继续坐在冷冰冰的龙椅上。

年轻皇帝的生命不久后也走到了终点。

哀叹惋惜,只怪生在帝王家。

这样具有戏剧冲突人物引起了对历史上真实的正德皇帝、明朝帝王以及明朝制度的兴趣。

这期间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观看了《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对嘉靖年间皇帝、宦官与东厂、大臣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每个角色都是可以细细琢磨的,一部佳剧。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书中的正德皇帝和剧中的角色塑造几乎如出一辙,这就回想起了剧中皇帝的孩子气也是贴合人物的性格。

开篇大臣们要斩杀“八虎”,小皇帝先是商量,后是乞求,最后竟然哭了,因为这些人是他从小的玩伴。

刘瑾造反,当皇帝说出缉拿刘瑾的话后,自己却孤独的躺在了床上。

正是这个从小的玩伴,最亲近的人要造反,直到最后一刻才醒悟,那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从这里也就更理解了皇帝平时放任刘瑾胡为的原因了。

皇帝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宫,但他却选择了悄悄出去,被大臣抓到觉得不好玩了,悻悻回宫。

皇帝的权力就这样的被挑战了,他完全可以抛下大臣出宫,但他因为知道大臣们是对的,所以没有继续胡闹下去。

可见这并不是一个昏君。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样的皇帝注定是孤独的。

为了自己想要的而去斗争,最后却英年早逝。

对于他的死因是个谜,我更倾向于他是遇到偷袭而落水。

十六年的帝王生涯屡次被造反,想想也是个可怜人。

朱一龙对正德皇帝的诠释可见是下了功夫,演绎出帝王的纵情玩乐的一面。

建豹房、下江南;心计权术的一面。

力排众议,给予王阳明权力去南方剿匪。

伴君如伴虎,从他和臣子间的对话可见一斑;内心孤独的一面。

远离龙椅而坐、屡遭背叛、失火险些被烧之后的落魄、宁王造反大臣们睁眼闭眼的气愤与无奈。

这样的性格冲突塑造出了一个让人信服、感同身受的人物。

希望这部剧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解这样一段历史,了解这些为命运抗争的人物。

 7 ) 王阳明

正德初年,小皇帝对“八虎”太监言听计从,王守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果被廷杖四十,逮入诏狱。

最终被贬往贵州龙场驿。

在那里王守仁发现了一个山洞,起名为阳明洞。

由于王守仁早年就诗名在外,远近诸生纷纷前来就学,一块蛮荒不毛之地,就这样成了其乐融融的传道讲学之所。

王守仁数年面壁一朝顿悟,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知行合一”,既是他苦苦思索后的悟道所得,也是他广收门徒进行教学的命题。

谪戍期满,朝廷安排其为江西庐陵知县。

此时的王守仁不管是学业还是思想都日益精进,已经正式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的命题。

当时那一带民变四起,王守仁对兵制进行了改革,事变很快平息了。

由于父亲王华去世,王守仁回乡守制,出自守仁之口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流传久远。

 8 ) 伟大的阳明先生

很可惜,这部剧是韩文字幕。

至于为啥是韩国字幕,懂的都懂。

阳明先生的学说如果用西方人的话说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即这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自己心理真正认同的就是正确的。

这点当然同孔子的学说一致,孔子的学生问孔子。

为啥守孝需要三年了,一年不可以吗。

孔子说一年心安亦可。

从这可以看出,孔子也是支持自己做自己上帝的决定。

虽然这个学生走后,孔子大骂这个学生不是人。

我们小时候三年才能下地走路,离开父母怀抱。

可是他却居然只愿意守孝一年。

让孔子气氛,可是孔子已让让他当自己的上帝。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也就是不畏上,不畏书,不畏权贵。

这样的思想明显不利于专制统治,容易使人走向个性解放。

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推崇的缘由。

而我们的历史书上只来了一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花静花开”就把阳明先生的思想弃如敝屣,强行把阳明心学归纳为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

我读书的时候就想,这王阳明简直胡说八道,心外怎么可能没有东西呢。

效果达到了,懂得都懂。

单论该剧来说,就是阳明先生的整个人生向我们表达了。

但是影视作品毕竟是影视作品,剧中不乏有美化夸张的,但是整体脉络是如此的。

王阳明为什么让大都数人信服,是因为他开创了阳明心学后,立下的战功。

这就是知行合一。

孔子是不是圣人我不知。

但是我知道阳明心学真的有用,阳明先生自己就向我们展示了其魅力。

如果我早点认识阳明心学多好,早点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多好。

呜呼哀哉。

阳明心学最难的部分就是什么是内心真正所想,他这一点要求去除私欲,即私心杂念,还原心最原本的说法。

以此来格物,但是难点就在于此。

如何保证我们做事真的是持一颗衡平如水的心,辨别认识私欲。

这就是难点所在。

还得不断感悟。

另外,这部剧还是大幅的还原历史了。

阳明妻子后,还续弦了。

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反而让阳明先生更加像人,而非圣。

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摆脱不了男女之情。

心学是入世之学。

了解其精髓之后,再去学其他道理。

真是的心应手。

 9 ) 正德皇帝朱厚照

历史上的朱厚照被纪录成一个荒淫无度,穷奢极欲的昏君,但这部剧用了另一个角度描绘了朱厚照内心,作为一个孤独孩子,从小就被皇宫和条约紧紧的束缚,不得自由。

我个人认为史书上对于他的记载实在有失偏颇,同是出游,同是劳民伤财,乾隆下江南,所过之处民怨沸腾,后世却当做美谈。

而他不过是修建了一座豹房,却被批的极惨。

让死后的他同样得不到宁静。

这部剧刻画了他对命运的抗争,但最终只有一个人孤独的死去。

他的世界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暖。

朱一龙的演绎让人更真切的直面了小皇帝的内心,体会到他的无助与孤独。

临了,叹息一声,历史的脚步匆匆,英年早逝或许也是个解脱。

 10 ) 推荐哪里可以找到资源

为什么被禁啊?

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历史人物,我们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不行吗?

我很喜欢陆建民这个演员,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下王阳明这个人物。

现在哪里能看到啊?

请兄弟姐妹们推荐!!

同时,咱们全国各地的王阳明的遗迹哪里有啊,请各位推荐?

我们中国人得继承历代先贤的先进思想啊,别自己出了这么伟大的人物,然后让日本继承了,过若干年,开王阳明研讨会还得去人家那边取经

《王阳明》短评

看个王阳明还得看韩国版权的,等明个儿韩国人反应过来,再说王阳明是韩国人,把阳明心学注册成韩国非遗。

5分钟前
  • 敖寸心
  • 力荐

呃,难评

9分钟前
  • 来去匆匆
  • 较差

这是一部读后感,应该排一部电视剧来着

14分钟前
  • 绝对真实
  • 还行

陆叔曾经是演过朱宸濠的,这次演了王守仁,呵呵,攻守皆宜啊。说起来,还是王守仁比较合适他,文武皆能,尤其戎装的样子跟当年的卫青一模一样!

18分钟前
  • celine1021
  • 推荐

只看了朱一龙的cut 等有时间补全剧 居居把小皇帝演的超活啊 老戏骨演技也都超好 台词是一股清流了 不做作啊 看我挖到了一个什么宝

21分钟前
  • 累觉依旧热爱
  • 推荐

迟早会报应的

25分钟前
  • 豆友1UxmznOdcY
  • 很差

这么正能量,良心的剧,居然被禁…真是没天理!无良知!

29分钟前
  • 扶风不逐雨
  • 力荐

看了4集,一堆老戏骨,带入性极强,甚至觉得这就是正史,就是字幕为什么是韩文啊(┯_┯)

32分钟前
  • 琼葩
  • 力荐

一般,忍着看完8集还是弃了

36分钟前
  • 大不点
  • 还行

这电视剧不错,但是9.2分,太高了,顶天也就8.2分!

38分钟前
  • 吃枣药丸💊
  • 还行

不说别的,单说朱厚照这个皇帝,剧里就诠释得非常好,不会那么脸谱化,有深度也符合历史,最起码编剧是真的懂这个皇帝的,还要感谢我龙哥,真的演的特别好,本来冲着龙哥看的,看完喜欢上正德皇帝了。

43分钟前
  • 冷茶
  • 力荐

不喜欢

45分钟前
  • 豆友211944338
  • 很差

评分把路人骗进来杀,还是看书去吧

46分钟前
  • 等不是办法
  • 很差

好剧被禁,满屏反人类的垃圾剧横行。

48分钟前
  • Bie
  • 力荐

神奇的一部剧,在国内播不了,看的是480p韩语字幕版,还是2018年刚认识朱一龙时下载的。最后两集节奏有点奇怪。

49分钟前
  • Lilit
  • 推荐

境界高远,令人神往

54分钟前
  • 蓝雯轩
  • 力荐

朱一龙饰演的朱厚照非常的棒,演技一直都在线。这么棒的剧可惜不能在国内播出。

59分钟前
  • 糖糖
  • 力荐

内容五星,拍出来的效果三星。典型的国产正剧,着着急急,马马虎虎,凑凑合合,嘻嘻哈哈!

1小时前
  • Liar
  • 还行

用心制作的电视剧,编剧(不说与历史是否有出入),演职人员,都非常好。陆剑民老师,应该用英俊来形容,一身正气,演的也好。朱一龙这部剧,可能是他演的最好的一部了,现在油滑了许多。

1小时前
  • alan3396815
  • 推荐

陆叔的文戏实在有点程式化,他低眉恭敛的样子,好看是好看的,可有点…就更喜欢朱宸濠在囚车里。但是陆叔啊,跨上马就招魂似地喊我回坑了。你龙演得不能说不好,跟白宇的蔡晴川一样挺恰当的,恰当与出彩之间路还长,这就是比上不足了。现在想想大环境,居然觉得这部在10年以前也只能算恰当的剧是10年以后拍的都该珍惜了。

1小时前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