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Le grand chariot,大篷车,破碎的月亮,The Plough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主演:路易·加瑞尔,艾斯特·加瑞尔,弗朗辛·贝尔热,奥雷利安·雷克因,阿斯玛·梅萨乌丁,达米安·蒙金,莉娜·加瑞尔,玛蒂尔德·韦尔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在巴黎经营传统木偶剧院的一家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立场,但父亲与祖母的相继过世,让年轻一代开始思考自己应何去何从。这部家庭小品的灵感源自法国电影大师菲利普·加瑞尔父亲的真人真事,导演的三个子女在片中同台贡献了精彩表演。影片叙事沉稳却不失温馨幽默,消解了死亡主题带来的压抑,三代人的情感羁绊也从微观上反映出法国社会文..详细 >
#BJIFF2023# 3.5星 导演似乎有意将一切紧张、重要、情感爆发、戏剧性和悲剧性的时刻置于镜头以外,使整部电影呈现出一种心电图般的节奏感:缓慢甚至略显冗长的平凡琐屑日常,中间突如其来的变故/转折。上帝视角的旁白很法式。关于片名:中英译名都无法体现法语原文的一语双关(大篷车/北斗七星),个人认为《大篷车》可能比《北斗七星》更合理,《北斗七星》这个片名估计误导了不少观众企图对位电影中是否刚好出现了7个主要角色,其实恐怕并没有这样的对应关系。最喜欢的一个细节:Louis在奶奶的葬礼上拆下并丢掉了棺材上的十字架,与之前家人看似无意义的闲聊内容呼应,温情尽在不言中。
不懂这个结尾怎么就结束了,但生活也总有写到现在不知道未来的时候。Esther一定是加瑞尔最喜欢的孩子了吧!一个女儿是爸爸偏爱的,另一个女儿是爸爸敬畏的,儿子则是他最好的伙伴。羡慕这样的家庭。
家人与手艺的消逝
#BJIFF01 补标,虽然观感一般,但是还有点想二刷
依然小巧玲珑、朴实自然、轻快诙谐,加瑞尔太稳了,他只要出手就不可能不好看,虽然这远不是他最好的电影,但一定是感情最浓厚、最真挚,也是最私人的作品了。加瑞尔第一次动员他的孩子们齐上阵,在这个工匠精神渐逝的年代,在这个心浮气躁的年代,加瑞尔无比率真的述说着那个古老又永不过时的主题,家是永远的避风港。年老的生命与世长辞,新的生命呱呱坠地,这一次加瑞尔重新拾起了久别的色彩,去绘制家族的、行业的精神遗志。这个柏林最佳导演奖其实和去年颁给德尼的性质是一样的,它仍被当成了敬老奖,卡洛领导的柏林电影节为了吸纳并留住加瑞尔这种宝藏老导演也是不遗余力啊。@Berlinale73
路易和Esther在这部里的角色都成熟了好多
斗转星移。
@EFM 喜欢这个片名。le grand chariot双关的很有趣,既是演木偶戏的大篷车,也有北斗七星的意思。父亲就是整个家族的坐标系,子女一辈在这种保护之内,同时也是束缚之中,充满责任与自我之间的张力。真兄弟姐妹演起来可真是自然啊,特别是名字都没变,不愧是老爸量身定制的剧本!同时也感觉像老爸封山之作,现实生活中演艺事业的接力棒传下去了,比木偶戏要好的多,拍这部戏的时候老Garrel应该很开心吧。
#BJIFF13 如果说68时代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左派的母亲)与守护的传统(坚守木偶戏的父亲),那么在这股力量都离我们远去之后,原本统一和谐的家庭(团队)最终也就走向分崩离析,新时代的年轻人孤独地在各自的道路上体验着不同的希望与破灭。整体上不如Garrel前两部作品,父亲死后的故事拖的越来越长与离散,但却从中诞生了这位年迈的导演某种末期新主题。最佳的一个场景在于父亲犯病时两位男性木偶倒下,锤子给到了公主手中——最不具有戏剧性的戏剧性场景,Chariot隔绝开了这个必将走向没落的团队的“真实”与他们现代的受众,这个场景宣告了木偶戏的终结与电影的结束。
太难看了
7.5/10
#BJIFF13# 去情节化,我想导演奖的颁发一方面是敬老,一方面是导演的素材的取舍和情节的编排非常的坚决果断,新人导演一定不是这么个叙事法,大师技法处处显现。这种仿佛截取的段落式的戏还能一直写一直拍。但掐头去尾放在这90分钟,观感的第一顺位就是,无聊。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家人之间的羁绊,年轻人如何在老一辈离开后继续活下去,人生路上照亮自己前进的到底是怎样的星光。感觉剧本内核还是挺东亚的🤔
很无聊的drama、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 最终女人承担了所有
依旧赏心悦目,每年必等加瑞尔和洪常秀
上影节第六场
一大堆無聊的對話,導演的家庭史,觀眾不知所云。
那种简洁的精微与早期今村昌平有异曲同工之处。// A-
#Berlinale2023
#BJIFF2023# 整个故事稍微有点沉闷,老一代的离去加上家族产业随时代没落,每个人需要在多变的生活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方向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