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当武侠片无聊解闷第二次看是爱情片纠结到底华仔有一句话是说对了,我等你三年不如他陪你三天人,这辈子大概真的是有还债一说的,什么他爱她,她不爱他,她又爱另一个他,或者她爱他,然后她也爱他。。。
总之人世间的情债大概只能用缘分二字来解释其中的玄妙。
爱情不是食堂打饭,来得早先得。
有时候他还真不如一碗粥来得实惠,喝到肚子里便是你的这么来得有安全感。
他就是一阵风,变幻莫测,抓不住摸不到,你越是想掌控越是控制不了,越是想了解得多越是伤得深。
华仔就是犯了这么一个错误,执喜欢最后那场雪景,两个男人为了她肉搏,殷红的血配上洁白无瑕的雪,美。
喜欢最后那幕的出乎意料,华仔用最后一把飞刀威胁金的性命,小妹拔出自己胸口的飞刀原本想将华仔的飞刀打落,岂料华仔只是做了个出飞刀的手势,小妹的那把飞刀孤零零的飞到树干上发出一声响,三个人的心同时都咯噔一下。
华仔输了,最后这一场赌局,赌的是她的性命。
他太傻了,在证明了她爱他比自己多以后,还非得证明一下她爱自己比爱他多,结果输的一败涂地金也输了,什么都没有小妹走了,留下两个男人在这里落患伤风,对她来说,死更是一种幸福
从朋友那里得到一段《十面埋伏》的拍摄花絮,很长,有一个多小时。
闲来无事,就看了起来。
虽然这部电影很出名,但是我还没有机会看,看过的人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我也没有太在意。
不过这段花絮却引起了我的很大兴趣,原来鼎鼎大名的导演是这样拍电影的。
张导似乎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故事的雏形,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电影的故事梗概,大意就是古装版的“无间道”。
可惜的是《无间道》播放太早,而且知名度太高。
所以当人们在《十》中看到刘德华原来是飞刀门设在官府中的卧底时,虽然还是有点意外,但并没有什么构思奇特的惊叹了。
故事的梗概有了,张导就开始构思片子的细节了,次要人物应该有谁,景色应该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因为这是花絮中着重要体现的,以至于我已经误会成张导似乎觉得一个电影景物描写和电影演员的知名度是最重要的,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无足轻重的,似乎我们的观众都是没见过世面的,一见到华丽的陈设和艳丽的颜色就会激动的昏倒。
张导打算请明星梅艳芳来出演这出戏,于是为梅艳芳来设计一个角色。
花絮中描写:张艺谋和另一个人在设计这个角色。
不是先有角色,后找演员,而是先找演员,后设计角色,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我不是影视界的人,是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这样拍出来的?
打算在山花烂漫中拍戏,没长出花就在草丛中拍。
拍了一半,突然下起雪来,就在雪地上拍戏。
不愧为大家,已经达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境界了。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青年人找到一位著名的作家,请他点评一下自己的作品。
作品中有一段描写一对情侣坐在楼门前卿卿我我,情话绵绵。
作家问青年:“如果地点改在公园怎么样呢?
”青年回答:“更好。
”作家又问:“如果是在湖上泛舟呢?
”青年回答:“那就太好了。
”作家严肃地说:“那么这段删去吧。
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必须而且唯一的。
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我想写作与电影虽然不是同一种艺术,但是它也是相通的。
都是通过它的描述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是为了拍戏而拍戏,其中的情节、场景可以随意改来改去。
如果连创作者都没有准确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观众又怎么能领会它的思想并且产生共鸣呢?
作为一部电影,《十面埋伏》可以姑妄看之。
作为一部经典,《十面埋伏》差的太远。
张艺谋导演的出身使他十分注重影片色彩的运用。
与以往一样,电影《十面埋伏》中我们同样看到了炫目的色彩!
牡丹坊,井壁采用了绿色、红色以及金色搭配,显得特别诱人而富有韵味,亭台楼阁上装满了牡丹花,富丽堂皇,斑斓绚烂。
这时女演员蓝色衣服的运用又形成了一种冷色调对比,湛蓝中忧郁和动人心魄的美齐聚。
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机盎然的色彩,它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
《十面埋伏》中,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
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
乌克兰外景地,那片灿烂的花海和皑皑的雪山,把影片画面连缀成流动的风景,宛若一幅幅色彩渲染的泼墨画。
张导的深刻功底让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被这些色彩精湛的画面深深吸引!
十面埋伏确实是一部好电影。
影片制作精良,画面唯美,情节层层推进,结局收获意外之感,是一部能吸引观众倾情投入的影视作品。
观影开始,影片的清丽淡雅的画面就一下吸引观众的眼球,导演大量的使用绿色这种色彩,配以梅花,牡丹,芍药等红色,整个荧幕的视觉效果是震撼人心的,这里先给点个赞!
再来说说影片剧情,编剧刚开始给人的感觉是女主是很弱势的,章子怡的表演也赋予这个角色以生命,最后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不得不说编剧是独具匠心的。
影片整体的造型设计,音乐,布景,灯光,采景都属上乘,推荐十面埋伏。
1. 天时地利人和2000年代初是神奇的年代。
美国互联网泡沫幻灭、911事件阴霾不去,英国在97年正式将香港主权交还,欧洲大陆一如既往松散而寡淡,而中国却带着80年代以来艺文界可遇不可求的思潮,为世界注入一剂来自东方的新鲜空气。
所以时尚界Tom Ford开启了他开创性的东方性感,而《卧虎藏龙》以后,欧美电影界更是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开放心态,拥抱东方美学。
国内的电影人们,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历练、八十年代的交汇,九十年代的雕琢,在千禧年初的天时地利下,亲手写下人和。
如果说李安不是土生土长的大陆影人,陈凯歌有子承父业的先发优势,这时的张艺谋则正好站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浪尖上,脚踏黄土地,他摄影人出身的慧眼则饥渴地望进中国式文人审美的灵魂,将其电影化。
所以可以看到,他千禧年代的两部大胆尝试《英雄》、《十面埋伏》都不是叙事强的电影,而是借用写意化的精炼主线,突出人物的内心,而人物也不是写实的,更接近于一个理念的象征。
历史背景亦不是为了写实,而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抽象的精神状态。
2. 自我与他我《十面埋伏》里这三个主要人物各自有各自的双重性,背景在古代的故事,却贯穿了现代的精神。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要往哪里去,我怎么认知我,我和他者的关系,这些经典的哲学议题,都在小妹、金捕头、刘捕头的互动中看到回应。
小妹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但却被身负的使命束缚,金捕头是一个想要表里如一的人,但却习惯于用玩世不恭在江湖中自保,刘捕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他对欲望和占有的执着支配着他一步一步走向穷途。
所以小妹和金捕头必然在奔逃当中互相吸引,显露出各自的真实。
奔逃是一种隐喻,看似只是逃避追兵,但他们不断远离的是那个扭曲黑暗的现实世界,逃往他们精神构建的桃花源,也是电影里隐喻的“山野烂漫处”。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认知,互相看见了彼此,这种真实是人文主义的。
在现实面前这样的真实显得无比莽撞而脆弱,但正因为如此它弥足珍贵,正因为如此金捕头驰骋而去后又折返,小妹本应血刃却选择释放才那么动人。
他们在彼此看见的过程中从利己走向了利他,在利他中又真正实现了对自我的忠实。
与之相反,刘捕头是镜面对照。
他的野心昭然若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对小妹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一种欲望,爱只是一种回忆的假象。
在不断的追逐和算计中,他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从一个爱人异化成江湖斗争的工具。
3. 东方美学导演在片中设置的几次呼应,颇有古文言文中互文之妙,亦给人赋格中对位的美感。
比如,金捕头假意带小妹出逃,小妹目盲以及后来的小妹授命处死金捕头,金捕头被绑双目被蒙上。
又如,牡丹坊里小妹舞仙人跳以及后来的竹林里闻石击声而躲避追兵。
每一个宏大的场面、逃往中的现实都可以在先前牡丹坊里三人的行为中找到蓝本。
梅林茂的音乐锦上添花,小妹与金捕头始于一句“北方有佳人”,最后也在这句歌词衍生出的主题曲《爱人》中结束,而刘捕头的主题音乐则无时无刻不在这宏大爱情主题的背面,带着诘问、恨意、嫉妒和惘然。
4. 片名写到最后,笔者不由地想到,片名“十面埋伏”亦是一语双关。
表面指小妹和金捕头奔逃路上来自官府、飞刀门的追捕,更深层则是指人心难测,人心里的十面埋伏。
刘捕头不甘“我等你三年不及他陪你三日”,是啊,真实永远不是努力换来的,在漫长的等待中、过于执着的追求中,我们离自我越来越远,到最后发现其实一开始只想做风,“随处风流的风”、“随意的风”。
人心这座迷宫里,忠于自我便会在终点与那个注定的同伴会和,无论飞刀横斜、十面埋伏。
这是导演及编剧给观众的一线希望。
自己在家把十面埋伏给看了,电影很有名,但上映的时候我还不谙世事,所以今天才看这个电影。
看完电影后,我就习惯性的上豆瓣看了看影评,发现豆瓣的评分竟然如此不客观。
我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人都能陷入对这种结局的思考,有人却只把电影当成国师级的三级片来看,真是难过。
大致对此片的差评分为两类,一是说电影没什么剧情,只是摄影出色。
我虽然一点都不懂电影,但好歹我也知道,剧情仅仅只能占电影的一个方面,它不代表整部电影的价值,想要好的剧情,你完全不需要看电影,读书就能满足你的需求,甚至只用看剧情梗概,大致了解一下起承转合便也就足够了,哪里用得着买张电影票坐到电影院里来看。
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就是电影的画面,美景美人,视觉盛宴。
镜头也十分出色,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章子怡的两段舞蹈,就是马戏了,最后小妹骑马去找金捕头的马戏,拍的是小妹的背影,显出她的义无反顾,并且向观众暗示了她要追寻的方向,而对于金捕头回来找小妹的镜头,拍的则是金捕头的正面,这两者刚刚好的有所承接,仿佛两块碎玉终将合璧,两个失散的人也终将团聚,给人的是无限的希望。
这些镜头的处理本就完美,再加上美好的景色,难说这是一部烂片。
二是说电影仿佛一部三级片,拜托,这在外国电影中就是正常尺度,放到国产电影中就是三级片吗?
就没有人稍微留意一下这部电影本身所传达的爱情观吗?
没谈过恋爱的我又要胡言乱语了。
我觉得主题还是很值得思考的。
那句“我不信我等了你三年,比不过他陪你三天”,这句话听起来还是挺让人心酸的,然而结局是你等了她三年就是比不上别人陪她三天,这就不禁让我思考这三天到底为什么这么有魅力,答案就是那“随风”二字啊,随风在电影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随处风流”,一是“随意的风”。
小妹和金捕头二人本来各怀鬼胎,各为其主,他们是两股势力下微不足道的棋子,吸引他们走向一处的是自由的力量,也就是做一股“随意的风”,无帮无派,非官非民,他们每一次策马都是想宣告自由,然而每一次策马又危机四伏,也就是十面埋伏,自由的道路上永远都是荆棘。
最后有情人终不成眷属,不是还隐隐的批判了体制的强大,自由的可贵吗?
这么多的主题,怎么就只看成了三级片。
最后还是要抒一下情的,爱情不是一件商品,时间永远没法为其明码标价,它分明就是两个灵魂相遇,一瞬间的事情。
16年前的老电影了。
当小妹对刘德华说出,做随意的风,我当场哭了起来。
哪怕只是做了那么一小会儿自由的风,小妹便也心满意足了。
本来以为小妹要和 金城武 圆满大结局了,结果被刘德华一刀扎心了。
——————————————————————————————————————————全片以金城武和 小妹,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诉了一场满是阴谋的无间道。
宋丹丹的气场很强。
虽然出场不多,但是每次出场,格外夺人眼球。
全片的内核是 自由主义下的爱情,大概就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只要我认定了,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爱如潮水,将你我包围;死了都要爱,不爱到淋漓尽致不痛快;诸如此类的爱情观。
情感的爆发力是非常强的。
华丽的武侠元素,是本片的亮点。
一发出神入化的夺命飞刀,爆炸输出,精准而又优雅地把你当场送走。
再接一发爱的飞刀,满载着无限的眷念和勇气。
———————————————————————————————————————————观影过程中的槽点主要有:1.飞刀辣么厉害,捡回来再用难道不香吗?
既然主角们都不去捡,说明飞刀应该是一次性的。
但是刘德华背上的,和小妹胸口的,都是能射第二次的。
那么是因为盾牌兵有盾,所以不捡了。
但个人感觉,飞刀的设定实在太强了,一刀在手,无限可能,花式秀翻对手,能重复用的话,基本是必捡的。
2.小妹中刀躺下之后,过了很久,又爬了起来。
没死透,竟然诈尸了!
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的时候,感觉很突兀。
但现在明白了,小妹能再爬起来是因为对金城武的爱。
也可能是刘德华动了恻隐之心,避开了要害。
不过,小妹中刀躺下,就已经是在用生命秀恩爱了,单身狗已经快被秀死了,小妹爬起来之后,和金城武又是来了一波天秀。
秀到极致,不能再秀,有一点过分秀了。
3.突然下雪的话,其实很合理。
很符合主角们的伤势和内心的情感。
————————————————————————————————————金城武当年也太帅了。
不过,每次决斗完,都想野战,男主和女主,是不是有点太饥渴了。
——————————————————————————————————————————另外,还想讨论一下,小妹是否只有必死结局。
以及刘德华的感情线。
当宋丹丹对小妹说出,飞刀门的规矩,你是知道的。
就已经为小妹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大姐,无疑是非常狠毒的。
她故意安排小妹去杀金城武,是在试探小妹对飞刀门的忠诚。
根据前段的剧情,大姐必然知道小妹已对 金城武动情,那么她是否已经料到小妹会趁机放走金城武?
又是否会对小妹网开一面呢?
考虑到为了继续利用小妹 控制刘德华,大姐很可能是不会杀小妹的。
但后续的剧情走向告诉我们,小妹如果放走金城武,并和金城武私奔,结局是难逃一死的。
那么只要大姐自己出手,瞒着小妹,一刀秒了金城武,小妹很可能就不会死了。
但是她没有这么做,说明,小妹对她而言,只能算是一个靠美色诱敌的工具人。
爱上金城武的小妹,对她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死不足惜。
所以杀死小妹的真正凶手,其实是大姐。
从刘德华的告白中,可以看出,小妹已经成了刘德华的精神支柱,成了刘德华活下去的动力。
他绝不能接受 小妹 送给他的绿帽。
因而刘德华在剧中的 形象显得有些狭隘,输掉小妹也成了必然。
小妹与 金城武 私奔成功的几率有多高呢?
预计两人同时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即便两人一起出发,因为刘的身上有两把飞刀,小妹出刀挡掉一把,还有一把是必中的。
(这里就又要吐槽了,既然飞刀是BUG级别的逆天必杀,为啥不多带几把呢?
真的买不起吗?
这么重要的装备不多买几把,真的大丈夫?
)刘对小妹的感情是由爱生恨,有多爱,就有多恨。
从刘对小妹的告白和假装对金出刀的动作,都说明,只要小妹最终选择了金城武,那么等待她的,只能是死亡。
最后,小妹的死,冲销了刘德华的恨意。
感受到小妹对金城武炽热的爱意后,刘德华最终放走了金城武。
————————————————————————————————————————所以,小妹和 金城武 双活的结局,只能是小妹放走金城武,并选择留在飞刀门,从此和金城武 不再相见。
如果,小妹选择了留在飞刀门,那么飞刀门大战州府的结果,就对剧情走向会产生影响。
因为是飞刀门主打引战,所以胜算是稍大的。
如果飞刀门胜,那么小妹只能扮演刘德华的精神支柱,虽然她心里还爱着金城武,但已很难再复合。
如果州府胜,飞刀灭门,那么三角恋的结局,金城武和小妹 有可能再续前缘,也可能被刘德华所杀,也可能被刘德华原谅,甚至有可能 是小妹和刘德华配对成功。
爱情,没有办法用时间来衡量。
女孩子有时候就那么容易受到那么一点点坏坏笑容的蛊惑,更何况那坏坏的笑容,邪恶地绽放在那么英俊的面孔上。
你进一步,我退一步。
爱情,就在这真真假假中悄悄萌芽。
当一个人,在你的眼前,用他的生命来维护你的生命,这份爱,还会质疑吗?
爱得更自私,更想占有,可他想占有不过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真正得到。
爱情无法说是谁对谁错,只是在那一刻,就那样对上了眼,无论旁人如何好如何好,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你和她的默契,终于还是输给了时间和空间。
爱情就是那么莫名其妙。
她知道他这三年的付出和等待。
她也感激他对她的好。
然而,她骗不了自己,那颗心,已经给了陪自己三天的人。
豆瓣上这些个文艺青年,脑子都给猪拱了?
这么好的一部电影,为什么评分如此低,5分!!
我怀疑很多是快进三分钟看完的,或者坐公车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抠脚大汉黑这电影不好看,于是乎你回家打开电脑直接奔豆瓣来吠几声。
我摘录一些精彩的评论。
1,张艺谋,老张啊,你可以去玩摄影了!
2,音乐风光三级片。
3,很黄很暴力!
看得我很惆怅啊,评分时能理智点么?
其实国产贺岁片第一功能就是承受大众的口水,大家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国产的电影是垃圾,所以甭管怎样先骂再说。
这部电影头顶着年度贺岁片这样带有浓烈娱乐气息的帽子,给人的感觉本身就有点轻浮,所以到底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欣赏这部电影,这是我很怀疑的。
豆瓣的小文艺青年们可能看多欧美的犯罪悬疑片,看电影就是看剧情,如果剧情很简单轻易被他们识破,他们就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极大的侮辱,肯定要把导演祖坟都掀起来数落一遍。
请问,看电影都这么看的?
《十面埋伏》这部电影,剧情不什么样,但我仍然觉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国产电影本来审查就很变态,一部电影把政治,情色,暴力都去掉,敢问还剩下什么?
我自问,如果我是张导演我该什么办?
答案是:凉拌!
看《十面埋伏》的时候,我是非常享受。
中国太好河山的精华部分被搬到银幕来了,有旗袍美女唯美的舞姿,有翠绿的竹海,有中国鼓,有飞奔的骏马,这些融合上精心制作的中国风背景音乐、简直是一场美的盛宴,美景,美人,美音乐让本屌丝一炮眼福。
导演对细节非常用心,比如背景音乐很纯,但有几个人看电影的时候仔细的听?
刘德华和章子怡在竹林里ML那段,其实非常唯美,外国那些导演能想到这么唯美的野战?
可是有人却得出音乐风光三级片这样的结论,你说什么办?
就不能用美学的观点去审视?
这样的人就应该去看蜘蛛侠,钢铁侠什么的,看完了还能感动得哭了。
这部电影如果当作音乐剧来看,用美学的眼光看,那是极好的。
换个角度看,感觉全然不一样。
如果带着纯情色的角度看《金瓶梅》,那它就是经典的三级读物而不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经典了。
其实我觉得,一部电影有许多看点,有的看剧情,有的看演员,有的看画面,有的听背景音乐。
真正意义上的烂片真的很少,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光。
这是一部熊猫看了想打人的电影。
竹林深处,无数捕头飞跃腾挪,肆意砍伐竹子追击着金捕头与小妹。
很快,金捕头与小妹就被困在了竹牢之中,两人眼看就会有性命之忧。
而这一切的根源,还要回到故事的开头。
这是刘捕头,一名资深舔狗。
三年前,他背井离乡,来到了奉天县城做了捕快。
其实,他是飞刀门派来的卧底,而他之所以愿意接受这个任务,是因为想要有所建树,让他喜欢的小妹刮目相看。
三年未见,当他再次见到小妹的时候,对方正在被金捕头压在身下欺负着。
这里是牡丹坊,老板是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了都乐意瞅的白云大妈。
刘捕头与金捕头是同事,这次金捕头前来牡丹坊,是因为有消息称牡丹坊的头牌小妹身份可疑,可能与飞刀门有所瓜葛。
此时的飞刀门柳老帮主已经被官府所杀,他有一个目盲的女儿,而小妹也是一个盲人。
刘捕头也没想到小妹会在牡丹坊,看着女神被欺负,他急忙安排人抓走了闹事的金捕头。
情人见面,这一刻,刘捕头等了三年。
借此机会,刘捕头与小妹玩起了常玩的仙人指路游戏。
大厅四周摆满了大鼓,小妹立在最中央。
这个游戏需要游戏者蒙住眼睛,而小妹此时假扮盲人,也就省去了这个环节。
刘捕头捡起一个石子,石子连续在大鼓之间回弹,而小妹的袖带准确的点到了石子碰过的大鼓。
最后,刘捕头将盘中的石子全部飞出,小妹不慌不忙起舞,将袖带击向被石子击中过的大鼓。
就在众人沉浸在小妹的舞蹈之中时,小妹借着袖带卷出了刘捕头的刀开始行刺。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在逼一個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此时的刘捕头的心声正是如此。
刘捕头配合小妹完成了表演,将她抓进了牢房。
在牢房,刘捕头借着向小妹介绍刑具的机会,与她进行着身体接触。
小妹自然需要一些递进的情绪,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
这次飞刀门的目的,是让小妹引诱金捕头,将官府众捕快引至飞刀门的埋伏,然后进行复仇。
刘捕头的任务,就是让金捕头相信小妹就是柳老帮主的女儿,并让他救走小妹,借机探出飞刀门所在。
风流成性的金捕头自然也愿意接受这个任务,他劫狱救出了小妹。
双马疾驰,刀牵路引,两人开始了逃亡之路。
当然,他们要遇上一波捕头的围捕,金捕头再次上演英雄救美的戏码。
之后金捕头帮小妹挖了一个水池让其洗澡,他则趁机观赏了小妹的身材。
看着换上男装的小妹,金捕头心动了。
刘捕头坐镇后方紧盯着全局,但对于他来说,是十分痛苦的。
看着心爱之人被别人调戏,他却只能视而不见,而且还有一点,他担心金捕头与小妹在朝夕相处间会产生感情。
很多时候,舔狗的误区是以为自己不够好才追不到女神,但他不知道的是,太在乎一个人就会被对方忽视。
三年的辛苦,马上就会出成绩了,他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差错。
在与金捕头接头的时候,他警告金捕头不要对小妹动心,更以“千万不要假戏真做,误了大事。
”震慑金捕头他的着急已经溢于言表。
山野中,满地的花充满了爱情的味道,小妹作为一个女人,自然很喜欢这山花烂漫处。
金捕头也明白女孩子的心思,他纵马驰骋,闪转飞跃,送给了小妹一束山花。
这时,一批捕头出现展开围捕,金捕头还以为是同伙,不料对方却直接下死手。
受伤的金捕头终于大开杀戒,与小妹并肩作战,但两人还是被众捕头困在了盾牌之中。
刘捕头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在暗中飞刀,帮金捕头与小妹脱身。
看到金捕头受伤,小妹心痛了。
不拘小节,风流浪荡,这是很多年轻女孩子喜欢的类型。
她其实早已对金捕头心生爱慕,这次看到对方为自己受伤,情绪澎湃的她主动吻上了金捕头。
接头的时候,金捕头质问刘捕头,但刘捕头表示如今总捕头已经接管了此事,接下来还会有追杀他们的捕头出现。
在与金捕头言语交锋时,刘捕头痛苦的宣泄着自己的舔狗语录。
小妹亲吻金捕头,他是可以看到的,他明白小妹已经动心了。
那他三年的努力又算是什么呢?舔狗只知道付出,却不知道,要想让一个人喜欢上自己,不是看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而是要看对方为自己付出多少。
一味迁就保护而不愿让对方付出,只会让让对方感到这份感情的廉价。
小妹知道金捕头跟随自己继续下去肯定会丢掉性命,所以她与金捕头分道扬镳。
很快她就在竹林遭到了捕快的围捕,不过金捕头的再次出现还是让她十分开心,毕竟说明他还是爱自己的。
就在两人被竹牢困住时,白云大妈出现救下了两人。
原来白云大妈也是飞刀门之人。
白云大妈在跟金捕头聊天时,却又趁机将对方抓了起来,并将刘捕头也抓了进来。
小妹也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她并不是柳帮主的女儿。
发现小妹并不是盲人,金捕头惊讶极了。
而刘捕头看向小妹的目光,却是急切而又浓烈。
当然,身为卧底,还是会有福利的。
在金捕头面前演完戏后,刘捕头终于以真实身份见到了小妹。
刘捕头蒙住眼睛,再次与小妹玩起了仙人指路的游戏。
情到浓处,刘捕头抱住了小妹想要亲热,但对方的冷淡回应让刘捕头十分生气,他疯狂想要占有小妹,却被飞刀门帮主大姐出刀制止。
大姐让刘捕头不要拿下后背中的飞刀,继续回去卧底。
临走时,刘捕头再次说出了经典的舔狗语录。
“我就不相信,我等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
”可惜他不懂的是,如果只知道一味付出,他再等三十年也没用,对方要的是情绪价值,而不是单纯的顺从。
大姐安排小妹杀掉金捕头,但是陷入爱情中的小妹怎可能那样做。
她解开了金捕头的束缚,与他在田野中肆意妄为,完成了刘捕头想做却做不成的事。
之后,金捕头离开,并说希望能与小妹放弃尘世,浪迹天涯。
小妹终于决定随金捕头浪迹天涯,就在她纵马追赶时,一把飞刀飞出插入了她的心口。
刘捕头再次出现,继续着他的舔狗语录。
“你可以不爱我,但是你不可以跟他走。
”得不到就毁灭,人陷入极端就会这样。
金捕头回来时发现小妹躺在了地上了,于是与刘捕头开始了天地大战。
两人从天高云淡斗至漫天雪花,两败俱伤。
陷入僵持时,刘捕头拔出了插在背上的飞刀。
远距离攻击,金捕头已经处于下风,此时小妹踉踉跄跄站了起来,并表示刘捕头如果发出飞刀,自己也会向他发出心口的飞刀。
三人行,终究有个人要成为背景。
刘捕头佯装飞刀,小妹也拔出飞刀,就如他们常玩的仙人指路游戏一样,小妹的飞刀依然精确找到了定位,却不过是击到了刘捕头飞刀洒过的一滴血而已。
小妹胸口血流不止,倒在了地上。
刘捕头的舔狗生涯也宣告结束,踉踉跄跄离开了,留下了雪地里金捕头抱着小美的尸体。
刘捕头的三年辛苦,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代舔狗。
一个人再理智再聪明,在遇到喜欢的人面前,也难免会成为舔狗。
舔狗的快乐与悲伤,就在于看似能得到,却又得不到。
而往往得不到的东西,才弥足珍贵。
这部《十面埋伏》终究为刘捕头在舔狗史上做了传。
最后想问一下张艺谋导演一句题外话,结尾时金捕头说小妹如果拔刀就会血脉喷张,必死无疑。
如果在小妹拔出自己的刀同时,刘捕头再以同样的飞刀插入小妹胸口,小妹是不是就不会死呢?
硬要把劇情搞的很複雜 顯得整部片的重點凌亂 加上雪地的戲 實在是搞笑片來的
色彩没得说,美。某些武打场面也很精彩。就是武侠片的魂没有。本以为是大义主题的,结果还是小情小爱。老外看个热闹估计还是会较好的。
唐朝人却说着现代白话确实最大的诟病 不过影片想表达的意思还有些意思 打着替天行道劫贫济富的飞刀门竟然与黑暗腐朽的李唐王朝一样 为了夺权不惜牺牲马前卒并且视如草芥毫无吝惜怜悯之情 随风与小妹一双可怜小儿女妄图挣脱一切寻求像风般自由的世外桃源 结果可想而知 飞蛾扑火 以卵击石
画面真的很漂,但剧情……章子怡强悍到可以死了又死~~
這三個星星是給我們家小武的。
章子怡很漂亮~章子怡那段舞更漂亮!~
章子怡的古装好美,舞蹈是电影一大亮点,惊艳了我。都是实力派演员,剧情有点……
完全可以抛开影片定位的动作片 这其实是个关于打不死小强的喜剧
如果不是导评我肯定不会给7分,部分细节如果不是导评很难发现,本片从整体上面来说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和《江山美人》一样,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或者说表达的故事根本就是令人失望的。为了拍摄技巧而技巧的电影就是垃圾。
崇洋媚外的我再一次崇洋媚外
除了開場章子怡跳舞的一段之外,整部電影乏善可陳……
同样的美不胜收,就是剧情不咋地。开篇美死了,看了无数遍
尼玛所有的打斗都像团体操一般,尼玛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是空洞的,尼玛所有的剧情转折都是毫无铺垫或者是很明显的铺垫,尼玛连你想拍的画面都拍得不如《英雄》,这部电影到底算个什么?也许情色片是最好的归类吧...老谋子那几年在想些什么啊?
张艺谋在美学之外找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对仗,小妹的盲视与洞穿,击鼓与飞刀,欲迎还拒与如隔三秋,情绪转变明确且微妙。小妹、随风、捕头间更构成了一种体系,任何一个做了决定,三者满盘皆输。影片的鲠骨来自刘德华角色本身的性格塑造失准,风吹向哪,口白就往哪飘,迸发出异色的喜感。
为了评判演员的诞生而重看这部电影,我觉得凭借开头的那段舞,这电影就不该低于4分
我就喜欢跳舞那段,章子怡的确上相,面部线条真干净
纯粹为了找个地方吹空调睡觉才看的。。
企划(选题与人文价值):5分/10剧作:5分/10演出(导演手法与调度):8分/10表演:7分/10艺术指导:9分/10摄影:8分/10剪辑:7.5分音效:8分配乐:8分
三角恋爱情故事,除了这个还想表达什么?
这个时期章子怡和老谋子的电影总是让我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