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短评里有一句话写的很好,这个电影把性这一点明明白白的讲了出来,一点不遮遮掩掩,和冰桶挑战那样的伪善形成了巨大反差。
其实性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必须经历的事情,按理来说应该是平常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不可言说之事,所有人都谈性色变,影视剧中更是完全一点不能提及,甚至于改掉电影的主题改成面目全非都要去掉它。
现如今很多小孩连被性侵了都不知道怀孕了都不知道难道不是性教育缺失的表现吗……现如今经济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性教育却一如封建时代般不可言说,这就不算是真正的进步。
这部电影算是迈出了很大的一部,把人正常的生理需求很大大方方的表现了出来,很值得称赞,我们就需要这么走下去,可以算是里程碑作品吧。
只可惜这是韩国……我国依旧是禁忌。
说实话三位主演都不算韩式美男,但是却很真实,仿佛就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家拼尽全力为朋友完成梦想,很好,情节一点也不多余,而且所有的感情表达都很自然,没有尬煽情,相比国产翻拍版好了太多
最感动的是两个朋友和男主父亲对他临终前想要有一次性经验的愿望的尊重这个愿望可能不会被理解但是两个朋友和父亲都在想办法去实现以他们的方式给予尊重和帮助哪怕被误解被打也绝对要保守这个秘密两个好朋友甚至在实在没有办法时去帮男主打飞机还有父亲在男主母亲即将发现病房里儿子在做什么时,竟然冲上去打了她一拳还说会到死都保留儿子的秘密我看到是满满的尊重和爱男主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真好可以兴高采烈地跟朋友讨论自己的第一次性经历也真好虽说是属于性喜剧但是看起来不觉得低俗或是不舒服满满的笑点又有这么多的温情是个很好的电影最后男主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渴望体验性爱我觉得就是一个伟大的愿望
一个村里的老光棍马上要死了,村民问他还有啥愿望没完成没,他口中反复念道: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有点学问的人纳闷,他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怎么会知道莎士比亚?
后来一想,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了...原谅我用这么粗俗的笑话开头,但这恰恰说明,这样的愿望是所有未成为“真正男人”的正常愿望!
回想一下你荷尔蒙爆棚的青春期,几个哥们在一起谈起性事时,自己暧昧的笑容、“美丽”的憧憬、身体的反映,就会明白男主角他的愿望有多正常,如果不能完成又会有多么大的终生遗憾!
电影另一点很让我喜欢的点是,并没有将这样一个年纪青青就将面对死亡的悲惨故事,拍得很煽情!
而是在笑声中,让我记住了电影中温馨的亲情、真挚的友情、还有那个伟大的愿望!
今年的国产电影暑期档,风波不断。
《少年的你》、《八佰》撤离暑期档,《刀背藏身》因为市场原因挪档。
其中争议最大的《小小的愿望》,先是改名,随后又宣布撤档。
这个“小小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个与青春有关的故事——伟大的愿望
在国版之前,原作在2016年就已经在韩国上映了。
柳德焕、金东英、安在洪主演。
那时的正峰欧巴依旧胖嘟嘟这是一部极其纯粹的青春喜剧片。
三个明明已经年过30的老腊肉,非要在片中演起18岁的小鲜肉。
分明的胡茬,肿胀的赘肉,还有属于成年人的那些“屎尿屁”。
即便充满违和感,但那些专属于青春期、浓烈的中二气息,却丝毫没有变化。
高焕、 南俊、甲德,是从小玩到大的铁杆发小。
每天疯疯癫癫,嬉笑打闹,看着彼此长大,还在学校中被叫做“三发小军团”。
在南俊(金东英 饰)看来,大家不过都还是天真烂漫的傻子罢了。
他是傻子二号,学习不好,抽烟打架,小混混该有的一样不落。
那个胖嘟嘟的甲德(安在洪 饰),是傻子三号,单一个“蠢”字就足以形容他这个人。
那么傻子一号是谁?
他叫高焕(柳德焕 饰),是三人帮中最聪明、学习最好,也是看起来最正常的一个。
但他却躺在医院,整整三年了。
高焕得了一种永远都治不好的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我们俗称“渐冻人”。
比“渐冻人”更令人影响深刻的,是那一年里最为风靡的“冰桶挑战”。
无法控制自己肌肉的高焕,只能一直躺着,吃喝拉撒,学习睡觉,从来没有离开过病床。
虽然“三发小军团”少了一人,但南俊和甲德还是会时不时地去医院看望高焕,给他讲起那些学校里无聊却也有趣的日常小事。
对于18岁的他们来说,青春近在咫尺,总有更多的时光等着他们去挥霍。
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医生把高焕的父母叫到跟前,终于托出了高焕的真实情况——“现在情况真的不是很好,我也说不好是一个月还是一年,你们还是做好心理准备比较好。
”
高焕的爸妈崩溃了。
还只是18岁的孩子,大好人生还没怎么开始就要宣告结束,他们实在不懂得该如何面对。
代替残忍真相的,高焕的妈妈问他——“你有什么愿望吗?
”
为了实现高焕的愿望,妈妈甚至拜托了两位好朋友,在仅剩不多的时间里最大程度的满足他。
这个消息,同样也让一向大大咧咧的南俊崩溃了。
他无法相信,那个曾经一起笑一起闹的好兄弟,就剩没几天了。
他想破了头,也没想明白,到底「死亡」是什么。
既然大人托付了,那我们就负责为他做点什么吧。
他也问了高焕同样一句话——“你有什么愿望吗?
”
爸爸从高焕的眼神中,看到了对于运动的渴望。
每天强身健体,努力运动,为的就是带着高焕去体验一把马拉松。
结果,高焕爸爸跑虚脱了,还把高焕弄丢了。
殊不知,其实高焕的眼睛,看的不过是穿着性感运动衣的姐姐……
甲德则通过这十几年发小情谊的默契判断,高焕一定是想去看看青春的大海。
那些青春电影的主人公,将死之前都会去看看大海。
这足以充分说明,大海一定有什么让人无法割舍的感动。
而且高焕连夜游都没去成,一定更想去了。
他们半夜绑架了高焕,三个人共骑一辆小摩托车,通宵开到了海边。
结果,这个海边,确实一个人都没有,但一点都不青春……
来都来了,还是要感受一下的。
原本像推着轮椅上的高焕到海里体验一番,没想摔了个狗吃屎,糊了高焕一脸沙……
饱受折磨的高焕终于明白了,实现愿望的理由。
“我是快要死了吗?
”
也只有将死之人,才需要如此急迫地去完成心愿。
知道事实之后的高焕,终于在好朋友面前说出了困扰了自己许久的愿望——我想要「破处」。
18年的时光,见了不少女孩,看了不少毛片。
但唯独,只有这么一件事,死了之后就再也实现不了了。
虽然肌肉在不断萎缩,连手指都动不了了。
但就只有那个敏感得要死的位置,却不受控制地起来了。
或许那是除了大脑之外,唯一能让高焕觉得自己还活着的存在了。
活着又怎么样呢,这样的念头却依然是丢脸的、羞耻的。
为了避免被妈妈发现,高焕会装作自己尿床了,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性冲动。
比让妈妈发现更让他更难受的,却是妈妈眼神里无可救药的悲伤,似乎已经对他宣判了死亡。
“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就死了,不管一个月后,还是明天,我都想变成一个大人后再死。
”即便不能长大成人,那至少在死之前,也得是个大人吧。
对于18岁而言,一个听上去十足羞耻的愿望,却显得那么的卑微。
不想让高焕留遗憾的好朋友们,几乎是豁出老脸地,给他物色人选。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人士,他们最后都只有一个结果——被打到惨绝人寰。
虽然这个愿望很无耻,但他们始终不愿意放弃,毕竟这可是好朋友临终前最大的心愿啊。
所幸的是,拼尽全力之后,他们还是帮高焕实现了这个心愿。
看着高焕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他们笑得像个二傻子,仿佛早已忘记了这个愿望背后流过的眼泪。
回头看看片名,「破处」,这个愿望其实一点都不伟大。
18岁的男孩,没有恋爱,没有性启蒙,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
但偏偏是这样好奇的一生,即将画下句号。
在「破处」背后的愿望,实际上,是高焕对于长大成人、对于生活,那份不可得的渴望。
它看上去荒谬又傻气,却是对于生的“伟大”期愿。
「死亡」,这个词,总是离青春很遥远。
只是18岁的年纪,哪里懂得什么叫做「死亡」。
取代「死亡」的,是高焕最后留给好朋友们的愿望——“小屁孩,你们也变成大人吧。
”
我们正在挥霍的今天,或许正是他们渴望着的明天。
不要带有遗憾,尽你所能,努力、伟大地活下去吧。
*本文作者:阿呆
和狗哥一起看的,笑点满满的一部电影。
只能说惊喜真的很多。
先谈几个惊喜吧。
第一个,这部电影虽然围绕男主破处的愿望,但或许长期以来被政治正确的思想统御吧,我想当然的认为肯定破处不成功,毕竟这种事难登大堂。
结果,人还真破了。
紧接着是一个小惊喜。
破了之后感觉如何?
我又想当然了,以为男主会说,“很一般,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结果人说爽爆了。
真的还挺意外的。
第二个,关于男主的死。
我一开始认为男主肯定不会死,因为死了就不符合喜剧片的happy ending 了嘛。
结果人还真死了。
哈哈哈。
这是比较让我惊喜的两个点。
笑点很多。
剧本方面的话。
第一个人设,男主,爸爸,两个好朋友以及妈妈、老师、女郎等。
人物方面可谈的不多,较为单一扁平,但每个人物都发挥了他相应的作用,这点做得还是很好。
第二个剧本结构。
挺好的,很典型的成熟的剧作结构。
第三个台词。
就是很棒啊。
该笑就笑,偶尔煽情。
总之是部不错的电影。
另外,最近彭昱畅主演,大陆翻拍的《小小的愿望》即将上映,不知道为咩不太看好呀。
那个彭昱畅是照着韩版男主选的吗?
好像呀。
尽管像,自然不看好🙈
伟大的愿望一部让你眼泪刚冒出来就噗嗤笑出来,还没笑够眼泪就又要掉下来的电影。
关于友情三个从小学到高中的玩伴,互相嫌弃打闹,但不离不弃,愿意为了对方实现让人尴尬的愿望去挺而走险,影片或许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这个桥段,但正因为这种夸张反而突出朋友在主角高焕最后生命中的珍贵。
关于父爱高焕爸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儿子,这是每个父母都在做的事情。
他们可能会错意,但是他们总用自己的方式去竭尽所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关于母亲妈妈在剧终和儿子的关系更为尴尬,许多男女的差异,让儿子不便和母亲表达,但母亲永远珍视孩子,在前期父亲和朋友因要为高焕实现愿望而使得他发生意外受伤的时候,她顾不得什么打了高焕朋友,我感觉只有视儿子高于自己的时候,才会有如此举动。
(这里为了挨打的小伙伴感觉心痛)关于爱情父母默契地照顾着即将离世的儿子,我觉得没有爱情存在,他们一定会有牢骚、争执,粑粑冲动下误伤麻麻后不知怎样面对她时局促不安的姿态,麻麻时不时撇撇他,就这样没有解释却化解了矛盾,给高焕最后一段生活平添温暖。
关于人性妓女因为被感动德焕小伙伴,走的时候把费用还给了她们。
妓女这一角色不但有羞耻心,还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
人与人之间身份有差,本性没差。
关于生命看这部剧是因为睡不着,睡不着是因为恐慌,恐慌是因为真正彻底结束实习感受到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不知道人生来自于什么,又走向什么,生和死的意义何在,来阳间走这一遭是为的什么,想着想着就想到了死,越想心情越不能平静。
于是翻韩剧,磨叽,翻电影,不管什么,先看一个再说,最好能看着看着眼皮就沉重了,就想睡了。
看完这部电影既没有让我想睡,也没让我看出生命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享受生离死别,还是父母,朋友对你的关爱。
我没看出什么苗头,但看出了生命的重要。
他只因为还活着而特别的重要,死了就是死了。
高焕说死亡这没什么可怕的。
只要不留有遗憾,就会坦然接受死亡,虽然我偶尔恐慌发作会想到死了一了百了,但是不能接受,我也不甘心就这么地死了。
虽然经常开玩笑,说别人这么优秀就去世了,而我还碌碌无为地苟活着,我的价值在哪里。
我心底相信自己还是有价值,但怒己不争。
在生死矛盾中蹉跎岁月中、体验乏味人生。
或许不曾和主人公们一样面对着生命消失殆尽,体验到抓不到留不住的感觉。
德焕朋友不但戒烟,还让其他同学戒烟,他知道或着就要好好活着,要死的时候,想火还活不起。
安逸的生活让我丧失活着的感觉吧,生活总要找些东西或事情来去刺激,等着这些病痛来折磨自己与他人,倒不如找点事情来折腾自己,或者真好。
这部剧就是在细枝末节的地方夸大搞笑,在主题上走贴近真实生活,打动观众的路线。
做爱就是做爱,道德分的清,青春可分不清,成人教的廉耻,年轻可没学会。
倘若这一切令人可笑的青春热血放在一个健康的人身上,或许就没有我现在的边哭边笑了吧。
成年后,可能都会感慨青春易逝,而只有将死时,才会生出生命易逝的情愫。
我们可以把一切过去的,拿来怀念,可唯独生命,却需要提前祭奠。
只是听同学说这个电影多么搞笑,便想着,可能又是一部《色即是空》,而只有真正的看了后,才发觉,原来,过去的我一直把情色当做笑料,其实,它一直就是我们的生活,只是在道德面前,把情色切分成生殖和欲望,然后配上责任和享乐的评价,活生生的贯彻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对立观。
但是做爱就是做爱,道德分的清,青春可分不清,成人教的廉耻,年轻可没学会。
时间会教会每个人,不过这次,却来不及教高焕了。
因此,一个没有主见的小胖,一个耍酷扮屌的痘坑小哥。
把还没学会的道德和不知什么时候能开窍的学业暂时搁下,只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完成好友死也不做处男的愿望。
不论是满世界搜罗卡片,还是四处打量班级同学,抑或者在身边亲人下手,跌跌撞撞,挨打挨骂。
他们撕扯道德的遮羞布,被道德还击,因此便呈现出我们乐于看的出糗挨揍,可这一切的初衷,又禁不住辛酸难过。
于是,看的时候我倒是矛盾的边哭边笑,他们却一根筋的对抗社会,做自己认定的事。
这也许就是青春所理解的友谊,年轻所诠释的奋斗吧,有懵懂认定的义气,有无关痛痒的背叛,虽远不如老年人历经沧桑后对有友谊的深刻的认知,但是这就是一路走来,应有的陪伴啊。
这种感觉,经历了时间,历练了世事,或许会逐渐忘却。
但,似乎只要有个引子,就呼之欲出,少了利益的计量,和得失的权衡,只求对得起自己对这份情意的感觉,这成了一种信仰,而陪伴就是去供奉的神灵,只要这一刻我们还可以在一起,我就愿意刀山火海,枪林子弹。
看到最后,总觉得有点《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味道,只不过一个背景是战争,另一个发生在再也普通不过的和平年代。
少了对社会、道德和制度的讥讽,就是多了点人性的亮光,而那一点亮,可能就真的照进高焕的心中,照亮他独自一人,在死亡的黑暗中,通向往生,渴望轮回的路吧。
一些组织机构专门帮一些残障人士解决生理问题。
比如香港的紫藤俱乐部,台湾、澳大利亚(白手套)也有类似的,好像叫做手天使,帮一些残障人士打Feij,号称是帮助残疾人解决生理问题(比如手断掉的人)。
美国有一部得过奥斯卡奖的电影叫做《亲密治疗》,也是讲残疾人的爱情、生理等问题。
电影好像是根据一个残疾人作家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看了《小小的愿望》觉得差强人意,剧情怪怪的,谈恋爱怎么会是启齿的事情,谈恋爱怎么解决?
心理上喜欢?
决定找来韩版来看,中国改编那不叫改编,完完全全照搬,一点心意也没有。
韩版里面的病人绝望的眼神,期待的眼神,都要到位的多,有些时候被限制太多的电影没办法表达出导演的意思。
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大的愿望》会过不了审,一再延期。
这是一部让人笑中有泪、哭中带笑的影片,情节夸张搞笑,却也在细节中感人至深。
人在临近死亡时的愿望会是什么?
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而片中主人公的愿望却是想ML,不想到自己死了还是个处男,还是个小孩。
初闻确实会让人觉得好笑,但仔细想想不免也让人心酸,正值青春年少,还没好好体味人生百态,也没真正享受人生美妙,却要面对实实在在的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太过沉重,好在影片用幽默来缓冲,男主的爸爸妈妈和两个好友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为他实现愿望,做了很多笑料百出的事情,却不知道他的愿望其实是最朴实而本能的做爱。
后来爸爸和两个好友为了满足他,发生了很多傻事糗事甚至受伤,但却从没放弃,或许这就是他们所认为的亲情和友情吧。
故事其实很简单,但还是很积极向上的,面对死亡,不论是男主本人还是家人朋友,都坦然面对,努力生活着。
最后男主在弥留之际在爸爸的帮助下用嘴叼着笔给两个朋友写的遗书,着实让人飙泪,他让他们也变成大人吧,这个“大人”或许并不单单是破处,更多的其实也是让他们快点成熟,不要虚度光阴,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吧。
其实死并不可怕,只要活着的时候不留遗憾。
搞笑带点温情,整体一般。
原版也不怎么好笑啊
把温情片拍的这么搞笑真的是太棒了!真的快笑死了!!!!
剧本确实有意思,相当于把无数宅男的心中所想大声说出来,整个过程笑料不断,结尾又超强催泪,达成临终心愿,即使它是难以启齿的性,小小的愿望也能变成伟大。
太牛比了,近3年来,我笑过最多的电影。太搞笑了,眼泪都笑出来了,笑点太密集了。
果然是伟大的愿望,关注几亿生命的探讨,关于尊严的诠释
拍的很假
补标,get不到笑点
4.0
电影艺术想真正的击中人心,首要就是直面人性,人性那种东西,不是无视就不存在的,啊,你知道吧。
看似下作,实则温情,有一股逗逼气质的人道主义关怀。Ps.班主任是夜总会的VIP,我TM直呼高端。7.3
挺没营养的,梗也十分的老套,有些地方扯到不能再扯。笑点也不够密集,说实话没笑过几次。这种电影也要翻拍,挺失望的。
前面笑,后面哭
当时看觉得还蛮荒诞的
看了原版,又看了一下国产翻拍版预告片,就预感会拍的稀巴烂。阿西巴
人物很有趣 但整个就挺散的 始终差那么一股劲
这个吧 离滚蛋吧肿瘤君真的差很远。。。。
鸟枪换炮式的翻拍啊,原版就是一个小成本喜剧吧,演员也都不太行的感觉。
马拉松和红眼睛两段特别好笑,结尾也尽量轻盈、温暖,冲淡生离死别的痛苦,缓解过于男性凝视的猥琐。只是笑过感动过后没有真的放松下来,无处不在的性压抑和父权/男权焦虑如千斤重担,文化里对性的态度是绝对不能告诉母亲的原因。
我笑点低,真的好好笑啊!!虽然讲的是性,但不恶俗,让人直面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