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随手给的3星,饭间一直在想混蛋的男主。
回头看完豆瓣上的影评,原本只想写个短评了事,无奈一顿饭的功夫展开太多。
以下是一点小小议论。
--我是配角菊花剃头刀-巧的是在电影的50分钟,我已经明白这混蛋的另一半50了。
-亲情-一位分不清儿子的老爹,一位爱的过分的老母。
伙伴们一定看出我们的混蛋男主不谈高富帅,起码也是个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的产物。
痴痴的老爹是幸运的,不会有老母对男主爱的包袱,也不会有无法交流的枕边人。
他无法承受亲情,因为那太浓烈。
-爱情-用基友的话说,每一任女友都操蛋。
甚至因为对面漂亮而不敢上去搭讪。
不管夜店寻欢,还是画家女友。
试问一枚学不会爱自己的混蛋,如何更好的爱别人?!
-友情-好基友,一辈子。
至始至终的相伴。
你选择不了父母,你甚至能一起烧毁前女友为自己创作的画。
但你会留下你们的狗(真黑),然后边遛狗,边想着怎么去舔蛋蛋,不管是狗还是人的,哈哈。
当然在老母面前会帮你圆大麻的谎,友情面前你们是平等的。
我是配角涂药膏的棉签-大龙毁一生,撸啊穷三代。
一人得癌,负能量如同生化危机超级病菌般的传染。
友情的突破口是一本基友的马桶书《一起面对癌症》,转折开始了。
还记得男主混蛋的对治疗师讲,每个人都跑来和你说会好起来,实话说出口那么难?
他拒绝了病友载他一程的好意,却同意治疗师不得不答应的大众。
由基友和妹子水把般的吸力,终于涌开和老妈的心结。
同志,一路走好,催命的手术大夫一个个的来了。
这就是个腐片,是个成人童话,是个女主每次换衣胸领越来越低的片儿。
昨天下午,天公毫不应景的阴雨绵绵,偌大的空荡荡的家里渗着阴冷,站在吧台的角落,看完了《50/50》的后半段。
处理手法没见得有多高明,剧本也没什么灵光闪现的奇才气场,演员,演员也是本分的演着。
但还是打动了我,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配乐,更可能是因为在阴冷的下午里,一个happy ending的平实故事带来了一些温暖。
不说那些抗癌精神或是恋爱中谁辜负谁或是伟大友谊或是短暂人生的永恒意义了,一下子抓住我泪点的一句话却是psy小mm仿佛照本宣科一样说出的: you can't change who your parents are, the only thing you can change is how you choose to deal with that.囧瑟夫囧眉一皱,说,这种人生道理难道不应该是医生循循善诱然后让病人自己顿悟出来的么。
But it works,而且你得感谢这个菜鸟医生mm,因为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人灌输给你,等悟出来的时候往往都太晚了。
因为,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长大,他们却真的老了。
这个春节回老家,妈妈说我们得趁姥爷还在的时候回去看看。
除夕夜是在病房过的,父母辈们加上我唯一一个孙辈就在病床旁边吃一些年菜,那台只能收到中央一的电视吵吵嚷嚷地在演春晚,陪着几乎已是半植物人的姥爷躺在那里,不知是醒是睡。
外面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家对颤颤巍巍的姥姥说,多好,能守着老头子一起过年。
记得小时候,除夕年夜饭,都是姥姥包饺子,姥爷煮饺子,然后等11点半就下楼,姥爷和舅舅点鞭炮,我就躲在一楼的楼道里跺着脚捂着耳朵看烟花。
除夕年年都有,那样的日子却再也不会有了。
年初大家聚在一起吃饭,父母辈的人谈起挑女婿娶媳妇的事。
舅舅突然想起一个段子,说年轻的时候姥爷告诉他,怎么看女孩儿是不是家教好,就看她怎么削苹果,那苹果皮儿要是能连着不断,削完还能绕回在苹果上的,那就是个能持家的好女孩儿。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挺意外,因为上小学前是姥爷姥姥带我,我却到现在削苹果还一刀深一刀浅断成一截一截。
或许姥爷教过我怎么削苹果吧,也许他根本就不舍得我拿刀。
很多我不记得的小时候的事情,都是大人们一件件告诉我的一件件重复的说,以至于那些他们口中的故事,也好像能在我脑海中补成一幅幅模糊的画面。
等到记忆很清楚的时候都已经是离开老家上小学上初中了,但是那时候的姥爷,脑子已经很不清楚了。
记得有一次暑假回去看他,姥爷问我班里有几个同学,几男几女,反复好几遍,我不耐烦起来,于是他又问我寝室里有几个同学,几男几女。
我大笑,对远处的妈妈和姥姥说,你看姥爷糊涂的,怎么连寝室里有几男几女都问得出来!
大概口气是嘲笑的吧,只是我当时不可能意识的到。
于是姥爷不再没话找话说,就静静地坐在那里。
姥爷没彻底瘫倒在床上前的最后几年,都是一直静静坐着的。
每天白天太阳高起来的时候,他就搬个小马扎坐到小区绿化带旁边的路口,看看太阳看看偶尔来往的路人,因为家里人说老人出门晒晒太阳对身体好。
他不喜欢和别的老头老太太聊天,远远的避开大伙都去乘凉的亭子,选择一个人静静坐着。
有一次我陪他坐了那么一会儿,那应该是一个下午,他手里搓着两个铁球,是那种据说能防止痴呆的健脑球,太阳渐渐下去,风渐渐凉起来,我不知道该和姥爷说什么,姥爷也没有想和我说什么的意思。
很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和姥爷去海边游泳,和他说话,而那时还不算很大的我和还不算很老的他却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我就坐在他边上,呆呆地等着最后一缕阳光洒在无花果树上,然后就可以回家吃晚饭。
现在想想,那些预防老年痴呆的球、晒太阳保健什么的都是安慰或骗人的借口,我甚至怀疑,就是那样没有时间意识的静静的坐让姥爷最后坐呆了,到现在一天昏睡二十个小时谁也不认识。
姥爷曾经是个脑科医生啊,他上过战场,躲过敌人的子弹,做开颅手术可以一做一整天不喊累。
可他现在,就那么躺在病床上,谁也不认识了。
而我之前却从来没有想过,而我现在也不敢去想,姥爷每天白天静静坐在路口的时候,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最近发现,我好像和我爸妈也有点无话可说了。
从小到大都住校后来又去北京读书,十年来,一年间可能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不会超过三个月,现在他们好像不太明白我在忙什么,我也不太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干什么,自然除了吃吃喝喝的时候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感觉得到,他们爱我,想关心我,只是在他们的脑海中,我还是那个出门上中学前的样子,没想到一转眼就变这么大了,变了这么多,他们不知该从何开口。
而我,忙着读书,忙着和同龄人打交道,忙着忙着,也没时间和他们说话了。
说得快了,说得多了,他们也不懂,他们总重复着那些老调,而我一露出无聊的样子,他们就更生气,我闭嘴不再说,学着搪塞过去。
但看50/50的时候,忽然明白过来,他们是要开始变成曾经的姥爷的样子了,比如一件事情问我好多遍,我解释好多遍他们也不明白,比如我可以对朋友们那么有耐心,我的父母也可以对他们的朋友同事那么有耐心,可是我们互相之间就总是不耐烦。
忽然害怕起来,他们已经过了年轻的甚至壮年的日子,缓缓地不可抗地老去,而我还不会怎么和正在老去的他们相处。
也许我还没真的长大,他们就真的老了。
所以当医生mm听完囧瑟夫的抱怨后,问:"so she's got this husband that can't talk to her and this son that won't? "几乎和囧瑟夫一样,我也囧在那里,yes,i guess."Makes you kind of a dick."---我总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我自己就不断地努力地改掉一些父母留给我的我自认为不好的习惯,而我也确实在慢慢地想着我认为更好的方向改变。
我也影响过一些朋友,他们亲口告诉我,因为我他们有了一些好的改变。
我曾以为我可以把这个公式用在父母身上。
然而我错了,只要有rule就会有exception,而这个exception就是父母。
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没有准则和公式可适用的。
不过还好,医生mm虽然年轻资历浅,却也误打误撞的一针见血: the only thing you can change, is how you choose to deal with that.总有一天,他们也会变成我的孩子的姥爷姥姥。
而在那之前,我得学着怎么和他们相处。
一个沉重的题材却表现得如此轻松而又有爱,导演、编剧、演员都有很不错的努力,本片导演乔纳森·莱文继《古怪因子》之后又一比较成功的低成本(800W美元成本)独立电影作品。
影片里的亚当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就是本片的编剧威尔·里瑟尔,而他现实中陪伴的那位好友,也就是塞斯·罗根。。。
安娜·肯德里克小巧玲珑的娇俏表现得恰到好处,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在《女仆》之后又演了个不讨好的角色,其实她的表演还是不错的,也许一个讨喜的角色就可以让观众对她好感起来。。。
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可爱的女友,这就是人生梦寐以求的。。。
当亚当被医生告知自己得了癌症的时候他平静的透着玻璃窗看着路上的车来车往人来人往当亚当被女友背叛他也只是问了一句你背叛我当亚当告知在他身上运动的女人他背疼的时候他也只是安静的躺在那里当亚当看到病友忽然的去世的时候也只是和心理医生说才意识到自己会死掉知道就要面对手术的时候亚当在开车之后才发泄出来自己的情绪才肯让别人知道他的恐惧他的不满他的脆弱而我不晓得我如何去表述我在看这部电影或者说看过之后的感觉家里有亲人近期被检查出和癌症类似的病情本来还有手术的机会但是因为身体太差只能维持做透析一边等转好一边等手术而半年以上的等待真的来不及医生告知我们的4个月以上就是老天给的了父母感慨才34岁如此年轻人又那么好对啊你看 亚当何尝不是呢不抽烟不抽大麻甚至不开车我不清楚这个世界的游戏准则我也越来越清楚不是好人一定长命不是付出就有回报我是一个宿命的有悲观情绪的人我不在相信世界末日可是我会把一个时间作为一个结点而在此之前我要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生命的事情例如我要更多爱自己去运动去健康饮食我要自己看话剧听演出我要带着父母去旅游我要拍写真我要写更多自己想写的东西我要工作赚钱但是不走心我要学习另外一个专业我要让孙钱钱更幸福一些我要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活在当下只是我不在拿很多年以后的事情去为难自己也不拿过往纠结自己今天是妈妈节妈妈出去喝酒看起来虽然没在她身边但是很开心祝福父母健康长寿而亲爱的你们的亲人也一样我希望我身边的亲人也可以有电影一样完美的结局哪怕50%也可以呢而我除了给予祝福也无能为力希望自己更多珍惜且行且珍惜
写在最前面,中文名字翻译得让人毫无兴趣。。。
kuso说起C' est La Vie我就会情不自禁想起boston legal第二季里的情节,D小姐爱上了身患绝症的D先生,他海外求医答应无论结局如何都把结果告诉她。
圣诞节的清晨,D小姐收到墨西哥小乐队的现场表演,她听得兴致盎然,当其中一人对她唱道C' est La Vie C' est La Vie的时候,她知道D先生最终还是死了。
这是他送来最后的礼物。
这就是生活,电影没有说教,没有树立标杆榜样,没有教人养生养心对抗癌症。
这就是生活,没人知道下一秒什么会降临,,即使你得了癌症,也可能把到妹,可能被劈腿,但更多的时候你蜷缩在床的一侧形单影只,这就是生活,你最好的朋友可能是个混球可他爱你,这就是生活,因为家人不离不弃就永远拿他们当备胎,这就是生活,我们都有自己的烦恼,没人规定你是新手,菜鸟就应该被原谅。。。
这就是。。。
生活。
代入感极强的生命题材作品。
每个角色,尽管各有缺陷,却都那么真挚而饱满:好色粗糙而最出力的好损友、默默付出又有点神经质的母亲、爱情背叛但仍不离弃的前女友、善良温柔的菜鸟心理医师,将友情、亲情、爱情跃然展现于影片各个角落。
重病号囧瑟夫,虽历经情变和内心挣扎,始终保持灿烂的微笑,也让此片的基调特别阳光;女主角很甜很漂亮,只一眼就被迷倒。
这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
从9月看到海报开始,就非常期待(原来我也是海报控)。
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 都是我很喜欢的实力派演员。
电影讲述的故事真的不算新颖,但拍出了新意。
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Adam被告知自己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癌症。
医生告诉他时,他说“A tumor? Me? That doesn't make any sense though. I mean.... I don't smoke, I don't drink.... I recycle." 是的,有时候我们总会经历这样毫无准备的坏事,并狠狠的抱怨到“为什么是我啊!
真不公平啊”女友听到消息后,表现出了要与他共度难关的决心,当时看到的时候还让我小感动了一把,这年头没结婚时,哪儿有女的愿意照顾一得了准绝症的男友啊。
结了婚,也没准会跑。
结果后来证明这女的还不是那么高尚,女友Rachel承受不了这一切,在一个画展时被Seth Rogen演的Kyle(Adam的好朋友)看到与另一男子激吻。
Kyle告诉了Adam, Adam很伤心,他爱的女人也因为这个该死的癌症离他而去了。
Kyle是我最喜欢的角色,Seth Rogen在以前的电影里,都是以搞怪出名,他的声音就很有喜感,今年早些时候的《Paul》,他给Paul的配音给那部片子增色很多。
好的喜剧演员演这种比较沉重话题的电影反而有时会更出彩。
Kyle在剧中绝对是一“损友”,在Adam重新单身后,带他去书店酒吧泡妞找一夜情,各种花言巧语把两位无知小MM骗回家make love。
Kyle虽然看上去大大咧咧,一副天天不操心的样子,但其实他才是真朋友,Adam一次偶尔在厕所看到Kyle偷偷在看《Facing Cancer Together》并且把很多页码都做了标注。
绝对真朋友!
还有Anna Kendrick饰演的一位还未毕业的shrink叫Katherine,她也不断地给Adam鼓励,让Adam知道一定还有希望,当然她24岁的年龄和美貌肯定也让Adam想入非非了,这都是后话。
最让我感动的是Adam在送去手术的时候,他和Kyle在车里的对话。
Kyle说他要把车先停一下,然后进去医院再去见Adam,Adam回他说进去医院后可能就直接被推进手术室了,所以可能等手术结束后才能再见到。
我们都知道,这个手术有超大的风险,很可能手术之后就见不到了。
然后两人未多说话,神情一拥抱,看到这儿瞬间我的眼泪就出来了。
最后手术也非常成功。
是真的,如果不放弃,有信心,事情的概率就不是50/50,还是100/0。
有了赛斯罗根这样的好基友,什么杯具都化为了喜剧。
本是一部小清新的励志片,活活的折腾出无数的笑点。
没心没肺的一天天,嬉笑怒骂的对话,让癌症这样沉重的话题,变得似乎不是那么难以面对。
《抗癌的我》,一部关于年轻的癌症患者,如何从绝望到有勇气去和死神战斗的故事。
某一天,因腰痛而来医院就诊的亚当,被医生告知患了癌症,五五开的存活率。
没有太多的震惊,但其实,那种深层次的压抑带来的伤害,远甚于直白的哭泣。
而片子直到结尾,才出现了亚当因难以承受死亡的压力,而疯狂砸车子的镜头。
对于个人而言,身边的每个人都是过客。
特别是生命随时会终结的人。
你不知道还能不能看见明天街头的落叶,能不能看见拥挤的公交车上那一张张陌生的脸。
当亚当做完化疗,坐上晚归的公交车,落寞和绝望的目光,写满了悲伤。
日渐消瘦的身影,为化疗而自行剃的光头,配合情节飘出的那一首首淡淡的曲子,都将压抑表现到了极致。
但压抑并非导演所要表达的一切,于是,夸张搞笑的基友出现了。
满嘴脏话的家伙用自己的言行冲淡了全片压抑的基调。
生拉硬扯的带着亚当去酒吧泡妞,最后成功的上了床。
在自家院子里,用鸡蛋和斧子来毁坏前女友留下的画,两个人看着火烧斧砍的油画,开心的大笑。
于是,胖子罗根成为全片最让人感动的人。
某次不经意见,让亚当看到了那本《一起面对癌症》。
镜头扫过,只见书上有许多折痕和阅读后的记号。
原来胖子一直用书上学来的招数,来帮好友渡过最困难的时光。
除了友情的依靠,爱情也不可思议的适时出现。
长的清新脱俗的女实习生,在对亚当做心理治疗时,也渐渐萌发了爱意。
电影结尾处,手术室外,父母、死党、暗生情愫的心理医生,一起等待着。
人的生命从诞生就伴随着哭声,而痛苦的经历也似乎一直是和快乐并存的。
虽然年纪轻轻就遇见死神这种守关型BOSS,不是时常有的事,但人生的低谷,总是随处可见。
有些事,谁都不想看见,可还是会发生。
有些人,你想紧紧的握住,可终有离开的一天。
不管是被动的承受某些外来的伤害,还是作茧自缚,划地为牢般的自虐,接受悲伤,学着坚强,才是王道。
想看这部电影很久了,在了解之前单纯的冲着Joseph,却在今晚感动的一塌糊涂,因为真实,因为朋友,因为家人,因为Adam从对抚摸手臂的排斥到后来的愉悦。
Adam生活很健康,每天早起跑步,回来洗澡上班;是个有很强自律性的人,会在没有人的情况下依然等着红灯转绿再过马路;也是个很体贴的朋友,会主动帮忙清理车里的垃圾只为了Cheer her up。
他有个聒噪,活在当下,只求如何泡妞的死党,有个大惊小怪的妈妈,老年痴呆完全不认得他的爸爸,还有个表里不一,背地劈腿的女朋友。
怎么看在生病之前都是很平淡很无聊的生活,一点也不出挑,偏偏怪异的癌症就砸在他的背上,狠狠的开了个玩笑,只可惜是个bad joke。
癌症带走了工作,女友,正常生活。
就像他的Ex说的,他的世界和正常的世界就像阴阳。
Adam努力想和正常人一样,告诉别人,我很好,感觉很棒,拼命的压抑着负面情绪,为了不给关心他的人造成困扰。
可是终归不一样啊,哪怕在化疗之前主动剃了光头,哪怕自己搭公交往返于医院和家,他看着看着就憔悴了,害怕了,经历病友的葬礼,才真正愿意正视:原来我真的是会死的。
这种独身一人的感觉谁都没办法体会,所以他拒绝了治疗,摔门而去。
手术的前一晚,所有压抑害怕全都爆发出来,拼命的想尝试着生命中的遗憾,责骂死党只会用他的癌症用来泡妞根本不是真正关心,边嘶喊边一通乱打方向盘,发泄着“为什么是我”的委屈,打电话给治疗师,道歉和谢谢。
然后扛着醉酒的死党回家,发现了那本“一起面对癌症”,里面还有仔细的折角备注,笑了。
我却瞬间眼睛酸酸的也笑了。
这是我觉得全片中Adam的第一个真正的笑容。
有这么一个人,无血缘亲缘关系,依然用笨拙的方式来关心你帮助你,不离不弃,其实也就值了。
朋友不在多,而在真心,不是么?
他的狗狗是Ex给的,也是在分手之后唯一留下的。
看着无数个难捱的死寂夜晚,狗狗陪着他,给他安慰,也是一个笨拙而忠心的朋友,所以在手术当天早上离家前,Adam喂他食物显得那么煽情。
手术前,Adam和死党约定了出来再见,用力的拥抱做出坚定的承诺,谢谢对不起等会见化为无声。
对不记得他的爸爸说着我爱你,对妈妈哭着抱着絮絮叨叨麻醉如何能保证手术中不会醒来......真实的害怕,真实的宣泄,真实。
还好,是个Happy Ending。
其实这部电影就算是Bad Ending,我也会依然喜欢,哪怕违背了我厌恶悲剧的原则。
还是因为,真实。
Seth依然演的是个看起来性爱至上的猥琐男人,但的的确确是个good friend,而且看人眼光很准,其实吧,没准以后也是个靠谱男人Catherine,治疗师,放在最后是因为她是我对真实的另一个感慨。
里面的治疗没办法完全区分到底是心理治疗还是社工的个案工作,其实作为学了三脚猫社工知识的我看来,应该还是更加偏向社工。
她是个新手,就像Adam说的,他们都是新手。
最开始Adam对她是不信任和排斥的,因为他是她的第三个病人,是论文的素材,同时太违反他的刻板印象,所以不信任。
Catherine有的时候有点学究型,把专业知识Blah Blah Blah的说出来,却反而引起Adam更大的反感。
不过两个人都在改,Catherine最开始说Adam在压抑自己,被他不礼貌的反驳,第二次谈论第一次化疗,努力告诉他副作用是正常的,却惹来他的炮轰,她希望他知道发火是自我释压,抚摸手臂是表达关怀,这些都有利于治疗。
他表明极度排斥身体触摸,Catherine也就改正了这一点。
第三次涉及到他母亲,很不专业的发表了自己用了强烈的情感词语看法,反而很高兴看到Adam能够平和的接受她的看法,也能够喜欢她的触摸。
适时表达看法的确有效,只是用词应该更平和些。
可是在第四次,因为意识到死亡,极大的恐惧让他根本无法接受其他思想的灌输 ,夺门而出,但Catherine没有出门去追。
当一个人处于极怒状态听不进话的时候,让他自己冷静比上去纠缠他让他清醒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手术前一晚的电话,Catherine没有说那些“一定会好的”苍白安慰,只是努力轻松的和他聊天。
整个治疗应该到此结束了。
治疗的整个过程磕磕盼盼,而Catherine还很年轻,并没有理论那么完善,不过她胜在真诚和“多管闲事”,拉近了他们的关系,也误打误撞成就了一段佳缘。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 ,最后说下囧瑟夫的演技,本来以为这应该是他最近那些电影里面最好驾驭的角色了,只要表达文艺青年依然可以乐观面对生命就好了,结果发现,他远不是接那些盲目弱智励志片的角儿。
从来就不信,真的有人可以从突如其来的宣判死刑,迅速走过悲伤,无奈,愤怒和害怕,马上变成一个人见人奇的坚强乐观爷们,所以用五分之四的时间来演绎心理历程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过程。
囧瑟夫依然顶着囧囧的脸,内敛而爆发,对前女友的无奈包容,对死党聒噪的低声反抗,一看就知道是个容易被欺负,没有个性的无聊男人。
但是在磕了药之后,一路摇摇晃晃的穿过一床又一床或生或死的病人,哭泣的家属,从迷幻的笑容变成面无表情再变成苦涩的笑,三层次甚至更多,丰富了内在心理变化,有种想要超脱死生却无奈的感觉。
剃头的坚决,直面死亡的恐惧,爆发的狂乱,以及后来安静的收拾,他终于能够面对死亡,不代表不害怕 ,只是能够坦然的面对。
他不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的那种演员,从“神秘肌肤”甚至更早之前,他便善用表情来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变化,所以当察觉到后更加能够体会,也更加讶异于他瘦弱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Bravo,50/50.Bravo,Life。
从《看电影》上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和图片时就很有兴趣了,想不到拖了这么久才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
总之,这是一部真心好看,有诚意的片子。
我想生活就是一个大大的讽刺,一个有着良好生活习惯的,遵守交通规则,因为害怕出车祸连驾驶证都不考的年轻人居然得了一种恶性肿瘤。
这是什么意思?
这样无迹可寻,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生活还怎么活?
当然,这只是一种发泄,生活,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就看你的运气如何,同样是无数里挑一,只不过有的人是中彩票,有的人是得癌症。
亚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国癌症患者的生活全景,没用的化疗和心理疏导,说来就来的死亡,我们并不陌生。
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个不太正经的最佳损友,那个让你有想揍他的冲动,却又离不开他的最佳损友。
厕所里发现的书是温暖的催泪弹,其实只要想想他一直陪在身边,就已经足够感动了。
疾病能试出各人的真心,女友不可靠,本来脆弱的人顶不住这样的压力可以理解,背叛后又想吃回头草,才暴露了她的可恶。
而母亲,那个没病时能不见就不见的人,原来才是最坚强最爱你的那个人。
我想,一个要死的人,他的悲痛和他母亲的相比,到底谁更深?
菜鸟心理医生很可爱,颠覆了我们心中的那种形象,无论如何,真情实感比任何技术都更有用,更温暖人心。
死亡,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尽管本片试图拍得泪中有笑,但还是难掩其中的哀伤,最后亚当痊愈了,可是,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一味安慰剂吗?
本来在疑惑香港为什么把此片译成:风雨同路两只公。看完后就恍然大悟。所以女友什么的都是浮云,最后陪你到底的还是好基友。音乐不错。
有笑有泪,简单不做作,看到囧瑟夫在车里大吼那段直接泪奔了~~
大年下的,我说看个喜剧吧,50/50片名看着隐约有幽默感,内容讲的是某人年纪轻轻得了癌症,然后在朋友家人鼓励下发奋图强抗癌。生活化的片头3分钟亲切感后,电影开始堕入无聊地狱,无聊啊无聊,讲故事是专门技术,该片导演显然失职。邪恶地想,一个人的不幸在他自身是天大不幸,在不相干者,只是一场戏
虽然很轻松,但是很有压力。PS:最爱囧神了!
温馨
哥的分全是给安娜肯德里克的
我们的目标是:buddy, mummy, amie三位合一!
His gay pal said too much FUCKING!!这片无聊的我恨不得JGL早点死
人参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基友跟妹子杠上了
确实看不进去啊。
Diane: I'm making you a glass of green tea because I heard on the news that it reduces your chance of getting cancer by 15%.
纯治愈系。小白妞可观。
坚强的意志可以打败病魔~
尊重病人的态度,就是不把他们当病人;尊重自己的态度,就是别拿自己当特殊人。
囧瑟夫,这部片好无聊啊!这部还被分类到喜剧,真是让人死掉算了!
结局太傻了,不过还是清新流畅的好电影,sound track也好
囧瑟夫进手术室前抱着他麻麻哭的镜头看得心都碎了!还有胖朋友那本折脚的书《Face Cancer Together》 ,治愈温馨有爱好基友~~没有心理医生他们才该在一起!p.s.觉得囧瑟夫跟彭于晏走的路线蛮像。。。
Seth Rogen好傻逼!!
赛斯罗根就是戳不到笑点的那种
又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美式小品,塞胖继续专职搞笑,囧瑟夫演绎苦逼绝望,两人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实在是完美!整部片幽默却又细腻,悲伤却又不失乐观,“我想当你女友”“我都想跟你上床”,塞胖和囧瑟夫的基情真是太温馨太有爱了!影片后半段我笑了又哭哭了又笑啊,真心好喜欢塞胖和阿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