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公号:观剧团长】 文 / 龙猫距离《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的第一部,已经过去两年了。
本片累计票房达到了6.07亿元,远远超出基础成本2200万美元将近五倍之多,所以在本片结束后,续集的拍摄工作也就提上日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续集上映前, 有一部号称《一条狗的使命》姊妹篇的电影在今年一月悄然上映,名为《一条狗的回家路》。
这部片直接抛开动物系列电影的普遍套路,选择以“狗的流浪旅程”作为电影着重的叙事焦点,讲述了一只叫做贝拉的狗,历尽千辛万苦回家的故事。
和早先《加菲猫》等为代表的“拟人化”动画电影、真人电影不同的是,本片讲述的故事更贴近于动物本身的生活与生存现状。
这也使得电影中情感的张力相对客观起来,随着对动物行为了解的不断深入,我们也能够逐渐理解相对于人类而言,其他种属的动物之间是如何传达情感的。
行为是传递情感的基石,这句话放在任何物种上都是适合的。
理解一个人的想法,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这句话对于我们身边的动物而言,同样如此。
1 行为动物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中,用行为表达的次数要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多。
在《一条狗的使命》里面,主角贝利经历了四生四世,从一开始寿终正寝,再到最后一世回到主人身边,让故事形成了一个闭环,而这个闭环的核心,被浓缩到了一场关于圆盘的游戏当中。
年幼的贝利和主人伊森的友情巩固于一场圆盘游戏,所以在第四世他们相遇时,这种游戏的行为成了唤醒友情的重要情节。
当行为得到重复时,情感也得以复现,我们看到了伊森重新认出了变了样的贝利,贝利也在故事的结尾回到了主人身边。
任何一种复现都会带来情感或行为上的强化,在《一条狗的回家路》里,流落野外的贝拉遇到了失去了母亲的美洲幼狮,贝拉担当起了母亲的角色,抵御外敌,直到后者长大才分离开来。
后来贝拉遇到危险时,那只美洲狮又重新出现,解救了贝拉。
也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上的复现,使得两者间的情感更多了一层厚度,也让最终的别离变得更为不舍。
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情感是相互的,并不是被施舍的。
当初,同样年幼的贝拉也曾接受过猫妈妈的哺育,而如今满足美洲狮的情感需求,就被贝拉当做是恩情的抵偿。
因为,行为是传递情感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接受情感还是拒绝情感,都在行为中有所展现。
所以,无论是贝利还是贝拉,表现行为的过程就是在表达情感。
而这种行为和情感形式上的匹配,也是《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电影的母题核心。
在《一条狗的使命2》里,贝利又担起了保护伊森的孙女CJ的使命,重逢的情感让匹配的形式与开头相呼应。
我们不会忘了在伊森的故事里,贝利和伊森重逢的经典场面,也不会忘记在伊森的孙女CJ的故事里,贝利为了履行保护CJ的诺言,在最关键的时刻,拯救了CJ男友的那一刻。
行为的重复让情感被放大,它同时也是最简单、最奏效的表达方式,也让宠物电影的主体结构得到了一定的巩固。
可以说,《一条狗的使命》系列的成功,为动物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选择。
2 动物电影其实,单从数量来说,动物电影并不在少数。
在龙猫印象中,早先上映的《惊奇队长》里,“噬元兽”的真身,就是一只橘猫(这大概又是一次有关“喵星人”来自外太空的戏谑)。
又比如,凯文·史派西主演的《九条命》独辟蹊径,让人变成了猫,去体验猫的视角与生活。
这种奇幻的设定,让人类有了新的角度去思考宠物的角色定位(本来是件好事,只不过因为猫角色过于突出,结果成了一部吸猫大片)。
早前,制作或书写关于动物的影片、剧本或小说的过程中,很少会考虑到动物的思想。
《猫和老鼠》动画系列中,除了在动物形态的基础上,保留了猫和老鼠的对立关系和生活细节外,其他部分都是原创性的拟人化风格,连动物间的对立关系其实也可以从人类的社会框架中找到相匹配的部分。
《加菲猫》也同样如此。
和《小鬼当家》系列相比,《加菲猫》只不过是将角色从孩子替换成了猫而已,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及法则,加菲猫很可能就无所适从了。
当然也有例外。
说到底,拟人化的动物电影的最终目的,只是想要讲观众的共性情感代入到故事中去。
《猩球崛起》系列大概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将动物的拟人化进程合理化的电影了。
从第1部到第3部,电影完整的展现了猿类从意识觉醒到领导地球的全过程,也完整的构思出了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的能动思想,所能产生的可能性。
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动物的思想中同样存在动机和目的,当它们选择或实践了某些事物时,是能够意识到事物所产生的影响的。
3 朋友还是宠物《一条狗的回家路》中,孤独的流浪汉害怕贝拉离他而去,将贝拉用锁链困住,后来流浪汉意外死亡,致使贝拉差点因为脱水死去。
龙猫不禁想问,我们养一只宠物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
是想要一个朋友,还是充当一种工具?
流浪汉依靠贝拉赚到了路人的同情,但却没有给予它同等价值的温暖,此时的贝拉显然成了一种工具,终日被囚禁在流浪汉身边。
贝拉所遭遇的处境,在于爱的剥夺。
因为生养的动机,抚养者和父母就理所应当的对生养对象进行剥夺,但这种关系很难平衡和长久,因为谁也不知道你究竟能够得到多少爱,也不知道你究竟会受到多少剥夺。
从这一点上来说,动物电影所要探讨的,其实是人类与动物间的关系。
当动物电影在某方面与人类(主演)电影越来越相似时,是否说明我们对于动物的态度在逐渐改变呢?
《一条狗的使命2》的结局里,贝利完成了任务和生命的轮回,对于伊森和CJ而言,贝利的存在,更像是一位忠诚的朋友,而不是宠物。
这大概是动物电影主题的最好的展现方式了。
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宠物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
我们开始思考它们想表达什么,而不是思考我们以为它们在想什么。
动物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当它们与我们在一起时,总会用我们最熟悉的方式来表达爱。
正如龙猫上面所说的,爱依靠行为得以表达和展现,即使我们无法读懂它们的心,但却可以用身体去表达自己的爱,用它们最熟悉的方式,将这种爱传递回去。
它们的人生有千千万万种可能性,但是这一次却选择了你,这种选择将伴随它们的一生,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
所以,无论是哪种动物,爱它们是最重要的一点。
与动物间长久的相处之道,也是人类共同且长远的课题之一。
重点是,在友情建立的基础上,赋予它们足够的自由。
它们不是简单的拟人化的动画角色,亦不是普通的驯服,更不是人性化的动物角色。
它们只是它们,在此基础上,与我们相遇。
喜欢记得点赞、评论和关注哦
看完这个影片其实我很感触,也许有些感动是没有宠物的人没办法理解的。
全片以狗的口吻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故事”,以狗的视角看待遇见的人与事,以狗的情感定位去衡量人情冷暖。
贝利的灵魂在四条不同品种的狗狗身上延续,只为完成保护CJ的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流畅地交待了伊森孙女CJ的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也交代了她所经历的快乐、孤独、害怕、失落等情绪,从而勾勒出一个女孩的成长。
而在CJ的成长里,无论是贝利还是“莫莉、大狗、麦克斯”,它们都尽力以最温情的方式给予她陪伴。
就像片中所展现的诸多细节那样,狗狗和CJ会有玩耍、会有跟随、会有保护、会有帮忙甚至会有“撮合”,这制造了不少的笑料,也传递了许多动人的情感。
也让我们知道宠物的使命其实是陪伴,看着我家逆子,也许它会调皮捣蛋,也许会拆家,可是它一直陪伴着我无论我心情好坏,就感觉很幸福
狗狗使命的安排太刻意。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安排狗狗转世几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听从老主人的话去保护孙女cj,拟人化没意见,有情感我没意见,但是这实在不符合逻辑,并且也没有充足刻画狗狗和cj之间早期的连结感,反而是和伊森的感情会更深,这种安排让人感觉到尴尬。
如很多影评中说,狗狗转世在哪一家不应该就对主人忠诚吗?乔对bigdog那么好,它却只想着找cj,并弱化这一部分剧情,有一丢丢荒谬。
并且狗狗的使命感给我的感受并不是那么深沉,可能是拟人配音带有不正经感的缘故。
男女主的感情线也很单薄和刻意。
青梅竹马,既然“一直爱”,含蓄自卑不敢表达我能理解,但是从始自终并没有感觉到他们俩“爱”与“不敢爱”之间的内心矛盾与冲突感。
怎么,快要结局了,强行拆散男女主原有对象,强行给男主一个癌症又治愈,为的就是给他们俩一个剧本中的美好结局?母女情感刻画稍有不足。
妈妈对cj的爱根本就是说说而已,不给她做饭,不陪伴她,用给她留的钱换奢侈生活,后来经过几年的离别,又突然转性想要和女儿和好?或许母女之间不能记一辈子仇,但是其中的转变过渡地稍生硬不自然。
不过可能是篇幅不允许,主线不在这里吧。
但我还有想哭的,可能是所有落魄的母亲都让人心疼,回想往事又使人委屈吧。
不过有了新的感受就是:或许创作的初衷是好的,满足养狗人士的心愿,也就是希望自己的狗狗离开后还会回来。
我没养过狗,所以感受不深。
还有就是,看电影有时候也可以不用去追求评分高低,享受一个平静过程也不错。
这部续集内容温暖治愈,一如既往的好哭。
讲述的是一条名叫贝利的狗因为主人伊森的嘱咐,经历了几次轮回完成了主人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照顾好CJ。
通过贝利的视角,拟人化去讲述CJ的成长,有亲情、爱情、友情。
贝利每一世都积极地守护她,为她排忧解难,真的很忠诚。
剧情很感动,其实人与动物之间就是互相陪伴、互相守护,感谢每一次相遇,尊重每一条生命。
说真的我看了真的很感动,也许是我本身累点就很低,故事讲的是:一条叫贝利的狗,在四次不同的轮回转世中,不停地寻找自己的使命,最后回到了自己最初的主人身边,继续着自己最初的使命。
电影引人入胜,有搞笑的,有感人的,又悲哀的,也有令人感到温暖的。
我慢慢地回忆着,寻觅着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一段……要属感触最深的,应该就要属贝利第四次重生后回到伊森旁边的那一段吧:第四次回到这个世界,贝利被一个女孩买走,之后被赶出家门,嗅着那股熟悉的味道又回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伊森身旁。
从这里,我体会到了,无论你是一条狗,还是一个人,都应该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那怕没有人知道你的名字,你也可以默默地为“你的世界”里的人奉献一点属于自己的光芒,就像贝利一样,它可以为主人奉献快乐,老师可以为我们奉献知识,试问,我们又是否为他人奉献过什么呢?
记得电影里有一句话──首先要开心,力所能及的事要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
是呀,多有哲理呀。
力所能及的事要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也不要勉强自己,关键是要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呀!
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棒!
值得推荐的一部电影
“我的名字是贝利,莫莉还有big dog ,麦克斯,我是好狗狗,也是狗老大”🐕贝利用一生陪伴着伊森,在生命末,伊森与贝利说,如果来生还能回来的话,要回到孙女 CJ 的身边,替他好好照顾 CJ;或许是因为这份深情,狗狗贝利开始了轮回陪伴。
🐾来到孩童时期 CJ身边,陪伴她长大,这时候它是—莫莉,由于一场车祸,它不幸离世,贝利的使命被中断;它继续它的轮回,它是 Big dog ,由于错过,它陪伴着便利店老板乔;再最后想尽办法找到 CJ的,是麦克斯。
🐾也正是狗狗贝利这一份对于主人伊森忠诚的使命,让CJ不会遇人不淑,也和有着隔阂的母亲释然👩❤️👩。
也是它发现了特伦特的癌症,让其尽早得到了治疗,这也使特伦特和 CJ直面内心的情感,最后走到了一起💑,使CJ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后他们一起回农场与爷爷奶奶伊森和汉娜相见。
贝利完成了它的使命,陪伴伊森走完了一生,同时也陪着CJ成长。
最后,它结束它的一生,与伊森在另一个世界相遇。
剧情虽然没有多大的起伏,节奏较缓,但在温馨治愈的同时又不乏泪点,也不会无趣👍
想起自己小时候,小学的年纪,堂妹家养了一条狮子狗,狮子狗也是我为数不多还能教的上名的狗,白色带点黄色的毛,估计成年以后这种狗就是在半只膝盖以上的高度就不变了,以至于我从来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有多少岁,我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住在南方一个小城的乡下,那时还没多少乡镇企业,到处都是麦田和水塘,婶婶就住在我们隔壁,而乡下的房子为了省一堵墙我爸兄弟俩就把三层楼房造在了一起,下面还有一大片水泥场连着,而那时我天天就知道往隔壁串门,跟叔叔婶婶感觉就像一家人,而那条狮子狗我也特别喜欢带它出去玩,狮子狗名叫“小花”,乡下的所谓带出去玩根本不是牵个绳子带出去慢悠悠的溜个圈、在小树下撒个尿然后再回到楼上,那时我们房子旁边就是无尽的田野和四处清澈的小河,我小学五六年纪的时候有的是精力,就和“小花”在田野上拼命的比赛谁跑的快,但只要超过一百米,它总是会超过我,那时我才知道狗的耐力其实比人好,然后它以获胜者的姿态围着我转圈,我也知道它其实还是特别喜欢跟我一起玩的,养狗和养小孩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只顾玩就行,一个只顾学习就行。
然后我初中、高中就开始住校了,难得回去一趟,狗的生命真的好短,几年以后婶婶告诉我它已经看不到了,眼睛下的眼屎已经把上面的眼睫毛都粘住了,但只要我每次回家走进它,还没叫它,它就会凑过来拼命的舔我的脸,我的记忆总是很模糊,然后我就上了大学,一年也就回来了一两次,有次回来,我发现它趴在场上,我远远的叫了声“小花”,又发现它活跃起来了,居然还能跟我一起玩耍奔跑,好开心,后来婶婶才告诉我,“小花”已经去世了,堂妹又养了一条白色的狮子狗,还是叫“小花”的名字,我听了总觉得和原来的小花有点区别,总是有点失落。
看了这个电影,我也好希望,当年的小花真的像电影中的狗一样,穿越到新的“小花”身上来陪伴我。
等我的小孩长大成人后,我还是希望能再养条狮子狗,名字我都想好了,还叫“小花”。
回到电影:1。
狗的旁白是最感人的,听英文都不用看字幕也能感受到它想回到SeaJ身边的愿望。
2。
狗的生命相比人来说是如此的短暂,以至于只能轮回多次才能匹配上人的寿命3。
估计是阿里巴巴投资,才能让华裔当男主角,但男主角的癌症危机显然太假4。
美国人真的是穷到身边没几个钱宁愿流浪大街,老妈也可以狠心不管的吗?
最后它还是找到了以前的它玩的球。
多么美好,愿多年以后,我们还心系对方,为对方留着最重要的东西,即便偶尔也觉得对方不会来,永远不会来。
但若留着呢?
何不留意,你身边的或许某个不经意的人,是某个你曾经生命中重要的人,也是被你忽略的那个想找的人。
不要在寻找的过程中,忘了初心!
最后所有重要的,都重新回到了那个孤独的人的身边!
他不会差,因为当初他先上妈妈逃离火灾现场,再让贝利走,最后才是自己!
其实我是一个对狗对宠物没什么兴趣的人,平常在路上遇见狗狗也会避开远远的,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爱心,我很怕麻烦。
但今天这部电影却改变了我,突然间让我心底的什么东西开始变得热热的,开始不再对狗狗视而不见。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想的是人有轮回转世会怎么样,莫言写过《生死疲劳》,主人公六道轮回,每次转为不同的动物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是人的体验,异常复杂。
而这回是狗狗,这只名叫贝利的狗狗轮回三次,四世狗生,它的轮回转世相比人类就简单许多了,陪着主人,守护主人,让主人幸福。
贝利的第二世,它变成了一只小母狗,叫莫莉,它陪着CJ度过了独孤的童年和少年。
CJ需要母亲的关爱陪伴时,是莫莉在她的身边;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雨夜中,莫莉安慰着害怕的CJ;当CJ不开心和难过时,莫莉和她嬉戏玩耍,让她忘却烦恼。
青梅竹马的Trent和莫莉的狗兄弟也是CJ并不明朗的青少年时期的一丝阳光,这一世它的使命也许就是陪伴需要亲情的CJ吧。
也有一丝讽刺,亲生母亲且不如狗狗关心自己的女儿。
第三世的它,叫大狗,在便利店里它遇见了CJ,它与CJ握手,可惜CJ没有认出它。
第四世,它又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狗麦克斯,它带着CJ找到了儿时的玩伴Trent,在麦克斯的帮助下CJ认清了自己的心,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电影里演员演绎都很好。
小CJ渴望母亲关爱却一次次落空失望让人心疼,害怕时和狗狗躲在被窝的场景令人揪心。
成年后的她因儿时的成长经历四处漂泊,不敢直视自己内心的躲闪,缺乏勇气去尝试、去迈出第一步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Henry刘宪华,他饰演Trent。
有一个印象很深的镜头,那就是在桥上Trent递给CJ一张参加真人秀的宣传单而被CJ当时的男朋友嘲笑、CJ拒绝他的好意时,那种从试图说服CJ的焦急到隐隐的愤怒再到失落又从而变得平静的表情,欲言又止的站在桥上看着CJ离自己而去,很好的传达了一个暗恋者的心理。
还有就是他鼓励CJ时,真让我觉得能遇到这么了解自己和开导自己的人是多么不容易。
大华很贴这个角色,他对感情的羞于表达,很“东方人”,有点学霸“书呆子”的感觉也演的很好,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华,一个不外放、内敛的他。
整体的演绎都挺不错的,大华出场时电影院有妹纸说觉得挺帅哈哈哈。
CJ、莫莉和Trent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在CJ妈妈以为伊森和汉娜为了儿子的保险金要留下CJ时,与他们大吵了一架,但在贝利的眼中,它却只是简单认为CJ妈妈的食物被别人抢走了而不高兴。
是的,在狗狗的眼中,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它只需要每天吃到食物,和主人玩乐就会很开心,因为它们的欲望和需求很小。
麦克斯因为简单,所以能勇敢的冲到Trent面前,它是懂CJ的,知道Trent能很好的回应和帮助CJ。
常常我会觉得越长大越孤独,越长大越多烦恼,也常常失去向人开口诉说的勇气。
其实兜兜转转,也许有时候简单一点,就会发现自己心中的所需到底是什么。
对比一下或许是我的私欲太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想慢吞吞的做自己,却不得不像牵线木偶一样,在极速前进的人群中费力的不被落下。
不想做一个盲目从众的人,觉得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是好的,到了最后自己确实是变成猪了,随波逐流的猪,连人的感情也开始丧失、变得麻木。
看到电影中的狗狗贝利,它简单快乐,在它的世界中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被解决,它每天都是开心的,它能分辨自己的心,知道自己的使命,看着它可爱的模样,我突然爱上了狗狗。
记得贝利第一次离世是安详的躺在伊森的怀里,伊森对它说要好好守护CJ,而它也做到了。
三次轮回,终于带CJ回到了伊森的身旁,伊森也认出了它就是贝利,最后一世,它陪着伊森走过了最后的岁月,这段首尾呼应,看得我鼻头一酸。
以前你难过的送走了我,可我还会轮回,我能回来找你,可这次变成你离开了,却不会回来找我了。
“每次我离开时他都会陪我,现在换我陪他了。
”狗狗的一生相较于人类来说真的很短,人类的一生也许会有不止一条狗,但狗狗的一生却可能只会有一个主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给你的狗狗,我们应该珍惜啊。
电影的结尾,麦克斯也过世了。
它也许不会再有轮回了,它帮助CJ找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它又从麦克斯变成大狗变成莫莉最后变成了贝利回到了它的伊森身边,和伊森永远的嬉戏在麦田中。
看完电影出来时候,影院正好在放电影的推广曲。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你会不会找个人来陪。
漫漫人海中,孤单的时候好像也真的想不起谁,但也真的很想找个人陪。
可想想,这个时间成本谁愿意给我呢,也许养只狗狗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养一只孤单的时候会陪着我的狗,和它嬉戏玩耍,忘却平日的烦恼,让自己变得简单,不再冷漠。
PS:回家路上看见好多人在遛狗,平常也有这么多人遛狗吗,哈哈哈,也许是狗狗在我心目中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所以平常不会留意这些的我,眼中有了可爱的它们。
它又变成了贝利和伊森快乐的嬉戏
当伊森在游乐园遇到枪法如神的汉娜,那眼神已挪不开了。
如若目眩神迷的视觉感官还不足以描述一见钟情的美好,那么嗅觉上的强烈便是最好的注脚,于是影片有了第一次关于气味的描述。
在金毛贝利的老司机撩裙大法的神助攻下,伊森与汉娜一步步靠近,终日快乐相伴,于是贝利眼中“在彼此嘴里找食物和互舔”的花式秀恩爱戏码就不间断上演了。
7.7/10虽然导演换了,但影片质量基本没有下滑,节奏控制得不错,笑点和泪点也恰到好处,尤其是片尾“三生三世十里麦田”那一幕,真的让人情绪泛滥,影片的主题也从守护一个人上升到了守护一个家,总的来说挺值得一看,520档期首推的就是这部了。
虽然故事平淡,还有以人类为中心的嫌疑,但其中的陪伴、守护、重聚和原谅还是打动了我。也温暖了一颗挺久没有去过电影院的心
还是原来的配方,很好哭。
第二部就老套了
泪光闪闪,狗狗的轮回。还有声入人心的评委老师?
对于狗狗来说,主人就是他的全部
资金主要来自亚洲3个国家地区,幕后班底其实还是美国
emmm爱情线有点糟糕 但是狗勾感情线还挺好看的 汪汪队立大功!
很显然,就我个人观点,两部电影完全可以合并成一部进行演绎。与第一部叙事过程完全一样,几次的轮回,永远忘不掉的伊森,不管种类如何改变,永远是那个Boss Dog!
和第一个故事紧密相连,蛮感人。
比起第一部,这部主题更明确,三生三世守护CJ。三色约克夏Max好聪明好可爱
基本延续了第一部「一条狗的三生三世」的故事套路。从爷爷到孙女,从 My boy 到 My girl,贝利一直坚守着最初的承诺守护在他爱的人身边。有一瞬间 我真的很感动,我在想,我在路上逗过那么多的小狗,会不会其中有一只就是小时候外婆家的那只小六花,她闻出了我的味道、认出了我、满地转圈圈或者舔我的手,可惜我却没有认出她。很多人似乎都觉得,加上第一部的剧情 贝利总共投胎了七次,但是始终却只愿意一心追随伊森一家显得很无情。这番言论真的听得我毛骨悚然,贝利最初的出生就是在伊森家,他理所当然就会把伊森当作自始至终的家人看待,之后遇到的主人自然就更像是客居了。你难道会因为在别人家里客居十年就轻易把别人当做家人吗?什么样的人的眼里 就会看见什么样的世界。
我看哭了,我旁边的女生也看哭了,我把自己唯一的纸巾给了她。
henry的出现对于中国观众可能算是个彩蛋吧。不过这类型的电影向来不需要什么剧情,看狗狗然后哭就行了!btw女主小时候和长大都挺美!
好尬
剧情太无聊了哈 情感推动也不够,
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看到大华那个瞬间我真的惊呆了 狗狗很可爱 剧情一般
逻辑欠奉,于是整个就看得很煎熬了。但是不得不说Henry的表现让我很惊艳,刚看到他的时候还有些瞬间出戏,但是看着看着就完全让人投入在他的角色里了,很不错。
对于我的彩蛋:贝利变成莫莉在地下室待着,一闪而过的电视放着的是老友记。电影吧,还是第一部那个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