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星球……首先,什么是吃货?
指喜欢吃各种食物的人,而不是各种食物本身啊!
你这样设定,会让我感觉下一秒就会像香肠派对一样,出现人类将这些食物切掉吃掉……而且这完全就是不合理的设定,既然饺子包子都是面剂子做出来的,那它们为什么会有老幼?
难道真的就只看食物本身的褶子?!
还是说仅仅这就是儿童片,所以就将主角设定为小孩的形象?
如果是这样,那所有支持这个设定的人都可以引咎辞职了!
一个片子不是看你做出来的效果怎么样,是看你这个故事本身!
如果你这个故事根本就狗屁不通没有看的价值,我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看这个一个逻辑不通胡乱设计的电影!?
如果这是中国首部技术合格的动画电影,那我也就不苛求它的故事性了,可是部部都是这样,还有夸奖鼓励的必要了吗?
总之,这是个很没有脑子剧情的幼儿片,我现在已经基本对这种造型的国产动画电影绝望了,感觉这部有生搬《疯狂动物城》的嫌疑,但是没有人家那个维系的自然,各种漏洞设定简直不能深究。
就这样吧。
刚看完电影的时候,感觉这是个半截好片子。
前半截的包袱笑点特别棒。
脑子总卡的幸运饺子、说相声的油条、枣糕淡然说“儿子咱不是贵族,切糕才是贵族”、、、、、、、这些笑话包袱简直特别特别棒。
时机把握特别好,错过这个点儿再去抖这个包袱,可能就一点儿都没有效果。
我就想看这样一部喜剧动画片,从头笑到尾!
老实说,这笑果可比郭德纲的相声还要强大一些。
只可惜呀,作为一部大片必须得有一个闪亮的大旗。
后面就出现了想一统江湖的大反派,完美星球虽然实力爆棚还不走任我行暴力统一的路数,搞诱骗。
当然面粉星球的战斗力太渣,如果暴力统一那样一边倒,剧情就碎成渣了。
然后就是男女主人公互相营救。
相比开头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包袱,这个主题有点老套而且笨重。
嗯,就是没有开头那么有趣了。
但是如果再跳出动画片,将动画片与我们身边的社会做个对比,会发现跟很多现实惊人地吻合。
举例如下:长寿面是面粉星球的智慧象征和支柱,但是除了出事前说些不知所云的建议、出事后说几句不咸不淡的安慰,他对面粉星球的所有活动都不参加,也没兴趣。
他只满足于做一个象征,占着那个位置就行了。
面粉星球没有有主见的人,按说中老年,特别是中年阶层应该是团体的主心骨和意见领袖。
但是面粉星球的这个年龄层似乎只会打诨插科,骗子飞船降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骗局,唯一一个意识到有可能是骗局的,是个小男孩包敦敦,而且他还是出于担心喜欢的女孩受骗才触发了警惕心。
主题有多庞大,主人公就有多弱。
拯救星球的责任竟然落在两个少年身上,而且这俩少年没有任何自己的理想,只有生活中的小小烦恼和初萌情愫。
十年前的故事,主人公不论男女起码有一个理想,或者成为高手,或者磨炼一个技艺。
但是现在这个已经没了,这不是编剧的问题,现实如此,电影只是反映了现实。
面粉星球最有意思的就是随口讲的笑话,抖的包袱,那些还让人多动一下脑子。
除此就只有宏大的晚会场面和长驱直入、毫无遮拦的骗局。
饺子和包子的形象是当下男女地位的影射。
女人好像有了天生的幸运,但是脑子动不动就卡;女人好像地位更高,行动更自由了,但是衣服裹的其实很严实;男人成了笑料,总是掉裤子,却有着最后的警惕心。
也许编剧并非有意写成这样,而是被各种要求和红线所逼写成这样,但是这也是一种“天然”,很巧妙地反映了现实,不也很有趣吗?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和我们平行的宇宙——美食大爆炸所形成的吃货宇宙,不同的星球诸如面粉星球、大米星球、火锅星球上面生活着不同的吃货们,在这里,以传统食物为形象的主角们,将与意图抹去食物原味和下厨乐趣并统治所有星球的邪恶势力进行激烈对抗,最终引发一场疯狂的星际追逐。
国产最励志感人的一部动画,本人的观念就是,一定要看
早上包场看的动画片,果然,大家都去看侏罗纪世界了。
看完小惊喜,国产动画有前途。
《吃货宇宙》,从名字看就有野心。
下一盘“宇宙”的大棋,翻译叫做“Foodiverse”,像疯狂动物城“Zootopia”一样的拼词。
全片看下来,节奏紧凑,全程无尿点。
大片动作冒险,小场面搞笑温情,好莱坞式临危告别,通通都有,友情、勇敢、自我发现与探索;角色和场景设定既有传统特色易于接受引起共鸣,又有发挥空间,并带讽刺和映射意味;配乐恰到好处,又不落俗套的好听;表达的主题也不止于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而还有,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拒绝千篇一律;最惊喜的彩蛋,导演自嘲的方式揭短“穿帮镜头”,吐槽“经费不够”,够勇敢,够创意,够惊艳。
这部动画,老少咸宜。
孩子眼中。
有意思,面粉星球住了包子饺子面条麻花月饼甜甜圈卷饼吐司等中西面点,简单又搞笑的对白“包墩墩,你脑子是被肉堵了吗”、“我不老,就是褶子多而已”、“枣糕不是最贵族的,切糕才是”。
情节简单,一个包子饺子拯救大家的冒险故事。
道理浅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没有心机、腹黑、血腥、暴力、抽烟喝酒、没有鼓励早恋、没有穿着暴露、没有无脑剧情和白痴台词,爱与成长,完全适合孩子的世界。
大人眼中。
各种映射社会现象,面粉星球的面点们渴望变完美--大众审美和跟风潮流,对调料包上瘾的方便面--离不开电子产品的青年一代,面粉星球对抗大通吃--传统饮食对速食垃圾,等等等等。
还有好多细节,自己去发现吧。
关于缺点。
有人吐槽故事太简单,角色设定不丰满。
毕竟是动画片,故事要讲圆满,复杂程度要考虑小朋友的接受能力。
“大先生”的角色设定,就算是好莱坞大片毕竟也不能都做到大反派全是“灭霸”样的有深度坏蛋。
是有缺陷,但正如影片想表达的思想,不完美就对了,我们还有进步空间 。
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吃货宇宙》,国产动画越来越精良,越来越好了。
目前《吃货宇宙》已入围休斯顿国际电影节,并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获得良好口碑,海外发行由出品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澳洲影视机构推行。
观众的包容和支持,中国印记的原创动画电影会走的越来越远。
赶紧去看,看完你会超想吃一盘饺子。
这部电影的世界观架构宏大,未来可以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是一部很有潜力的动画电影。
虽然画面制作的精细程度没发和迪士尼相比,但是可以看出来角色形象的制作很用心,虽然用心程度随着角色戏份的减少而显著减少,我看到汉堡居然没有想吃的欲望。
不过,有一个可爱的细节,垃圾星球的机器狗身上长了花花。
有好些精彩的点子,比如一毛钱、天上掉馅饼还有在衣服里手拉手的油条,但是整体编剧功力还是不够。
比如,为什么包子一开始就无条件怀疑大先生,而且还是在其他所有食物都无条件相信的情况下;饺子卡住果冻就会合并,这个设定没有背景,让人觉得是编不下去才这么设定的,有点难接受;开口馒头是怎么把黑化的包子白化的;大先生的真身和他这么做的理由;大先生的制作工厂好像没有完整的建筑设计图,角色只是被安排掉到可以推进情节的地方。
我相信,有这样出彩的世界观的电影,以上的问题肯定是有背景故事的,可是光看这部电影,这些问题确实没能得到解释,而且造成的影响不是让观众期待第二部,而是对这一部会出戏。
包子直男癌式的拯救方式,虽然用意和结果都是好的,逻辑也完全没问题,但是我怎么都觉得有点不舒服。
每个角色介绍文字太多了,又要听台词,文字都看不完就消失了。
配色感觉略有点杂了,包括中西面食也挺杂乱的。
飞船到达后对接的方式,好多美国电影里都是这么做的,但是作为食物宇宙的飞船,完全可以有更出彩的外形和方式,包括很多场景都是。
配音其实很不错,增加了电影的趣味。
但是,洗脑之后变成了台湾腔是几个意思?
虽然吐槽了很多,但是如果出了第二部,我愿意去电影院捧场的。
地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劳资地球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粉星球,那里充满了温情,没有冰冷的内心,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挑逗,。。。。。。。。。。。。。。。。。。。。。。。。。。。。。。。。。。。。。。。。。。。。。。。。
d。。。。。。。。。。。。。。。。。。。。。。。。。。。。。。。。。。。。。。。。。。。。。。。。。。。。。。。。。。。。。。。。。。。。。。。。。。
本文写于2018年。
相较于国产动画片单纯卖萌或是强调教育意义,本片显得更综合,也更有创意。
不足之处:叙事较凌乱,台词较啰嗦,造型不够精美,插曲一般般……总的来说是一部适合在节日里观看的合家欢动画片。
让我疑惑的是,既然把档期放在了端午节,为啥粽子没当上主角?
从拟人化的造型来看很像好莱坞的《香肠派对》,不同于后者很黄很暴力,本片很逗很天真。
不论是片首的RAP,还是接地气的面点造型,搞笑的人物性格(硬气的五仁月饼,戒不掉调料包的方便面等),包括片尾的NG彩蛋,都体现出主创的童趣。
此类电影很难摆脱恶搞的路线,但要在“儿童可宜”与“成人不腻”之间拿捏恶趣味尺度却不是件容易事儿。
毕竟两类受众笑点完全不同,如何同时取悦两者?
心有余而政策不许,也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低龄孩子瞅着萌萌哒造型与滑稽动作边看边笑已经值回票价。
稍大一点儿的会琢磨诸多内涵笑点里的梗儿,家长给予适度引导与解释,会有更好的观影效果。
对于家长来说,本片是否只具备单纯的陪看价值呢?
其实不然,本片潜藏的一些寓意,似乎就是拍给家长看的。
什么是我们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是人有我有、样样皆会的全能型神童?
这不就是片中“完美星球”上标准化生产的肉丸子么?
失去个性(包括优点与缺点),所谓的“完美”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可明知如此,我们还是会送孩子们去上奥数、舞蹈、钢琴、书法、绘画、围棋、体育等各种兴趣班。
为什么?
因为供求方不断灌输给我们一条铁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起跑线真的那么重要?
抢跑的孩子会不会过劳?
孩子们为啥要承担我们成年人未能实现的梦想?
他们不是肉丸子,也并非机器人,不应该在你争我夺的竞争氛围里沦为父母炫耀朋友圈的资本与战利品。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理应找到他们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那个“技能点”,顺应他们,点亮“科技树”,引导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灵魂”。
这才是我们儿时的梦想,却被应试教育洗脑成为“唯成功论”的牺牲品。
我们丧失了独特的个性,淹没在那茫茫人海,不知自己应有的坐标。
我们缺乏个性,被烹饪成为添加过多味精的美味“肉丸子”。
这种错误认知不应再继续下去……请珍惜小包子、小烧麦们在成长阶段的不完美,不要去扼杀他们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这个“完美”的世界还是会把他们蒸成如我们同款的肉丸子,只希望属于他们每个人的宝贵个性与天真能保质得更长久些……
视觉效果不错,人设细节也不错。
缺点是对白很尴尬,剧情非常普通,内涵深度不足。
需要要剧情上下功夫,一定可以更好。
立意需要提升,电影哪怕是卡通都是灵感取自于真实的生活,反映现实,但是故事太过理想化,不够现实。
群众被刻画得很愚昧,其实现实生活中群众反映是很多样的等等。
包子和饺子之间的感情线比较薄弱,显得比较矫情,有点强行煽情了。
主角的成长之路也有点强行刻意。
在笑点方面还是有的,不多,不够搞笑,喜剧的话其实内核是悲剧。
当然这个动画毕竟还是一个童话,刻画太残酷太现实会更深入人心,毕竟童话,也行吧。
如果是我,我会加强他的真实性,建立比比较完善的世界观,在一些主角和boss怎么背景,怎么动力等,我都会去交待清楚,其实,世界观建立得好,会使得观众更有代入感好了,期待我的电影吧,我以后也会编导自己优秀的电影,一定的
自从前年看了摇滚狗之后,对于动画电影都提不起兴趣,本来对于这部片子也没什么期待,但是出乎预料了,看了前边几分钟就觉得挺好的,台词搞笑,插曲也挺好听,剧情方面不出彩但是也过得去,如果国产动画电影都能有这水准,那就好了总评五星9分,食物的拟人化设计很有新鲜感,设置的个性鲜明活泼,看到一半才知道饺子是个女的
工伤
1,主角名字听起来好便宜啊……2,主角是个女生啊……3,包子是个孤胆英雄……4,干嘛又黑我大五仁😂😂😂5,自己正片的槽自己彩蛋里吐,可见剧组也挺不容易的了,财务紧张捉襟见肘的……6,剧情确实欠推敲,而且开篇还觉得有抄袭的嫌疑,但看完意外的觉得还蛮好看的~而且主题歌是小柯唱的呢~加颗星鼓励一下,希望下一部作品更完美~
人物只有特点没有性格,儿童形象的包子饺子早恋的剧情也很难感动,反派的外形奇奇怪怪却完全不交代动机前史,闯关小伙伴大多数毫无作用的走马灯轮换。但还是因为电影的诚意和抛的梗给及格分。
给小孩看的
只要能安抚崽子,什么电影我都看得下去!
这很棒啊!尤其结尾,简直神来~喜欢一毛钱和胖墩墩!
感觉低幼是观众群定位的问题,电影本身还是有诸多巧思,手工和机械化的对抗,食品添加剂问题,传销洗脑,找寻真我等等,都是隐喻。人物设计和诸多彩蛋很有梗,最后的自黑全篇最佳。角色设计既有中式面点,又有西式的,这种融合难怪海外发行销售很好。有硬币的幸运饺子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年俗,下面粉雨其实指代过年和面包饺子,正是团圆的时候。其实考虑再好好打磨剧本,或者换过故事,定位全年龄向,可能会非常惊艳。
形象很可爱,作为动画来讲还挺优秀,但是剧情有点撑不起来
辨认食物和猜如何化险为夷的过程我真挺入戏的,大约是我比较有童心…对于每种食物的设定和最后的归宿我是真心喜欢,是一种我泱泱美食大国百家争鸣的自豪感,也是暗合主了——完美不是千篇一律,千篇一律永远不能代表美。
没看懂,造型倒是不错
180801,故事虽不好,但设定和概念都很有意思啊,搞不懂票房。
剧情剧情剧情太弱了。
寓意不错
剧情其实很简单传统面食和新兴垃圾食品的对立吸引人的是整个吃货世界的设定尤其是一毛钱和包子,真的很可爱啊主题曲也不错
看着就饿了
有幸参加豆瓣活动首映,一只装有一分钱的饺子和一个胖墩墩的包子一起拯救面粉世界的大冒险。影片深度结合中华美食,包子饺子麻花卷饼等,拟人化特征都很到位。画面很美,可截图当壁纸。配乐也很棒,忍不住跟着踮脚打节拍。Ps导演,请问一分钱幸运饺子是结合中华传统习俗,过年时饺子包硬币嘛?
国产动画片的通病,视效不错,情节很弱
人设美,歌好听,彩蛋有趣,剪辑有时很突兀,害剧情都割裂了
挺好的,人物设定,动画视觉都很赞,但看的人不多呀
一部拍给爸爸妈妈看得动画。小孩看完肯定看不懂。电影总结,追求完美的结果就是,把每一个独特的孩子变成没有任何特点的肉丸子,一不小心我就中招了。不过还好,我悬崖勒马了!个人觉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