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为一部国产惊悚片写影评,至于原因,你们可以看下去。
白色情人节,由于时间关系,我和身边的小呆选了一部名叫《封门诡影》(《封门鬼》?
)的电影来看。
可能是惊悚片,夜场的上座率还不错,大家都胆儿粗粗地嚼着爆米花开始观影。
开场没多久,前排女生就惊叫起来,旁边的男生想搂又不敢搂的,看得我十分着急。
咳咳,说正经的,影片前半部分的确会有些恐怖镜头出现,但当然吓不到我,现场有倒吸凉气的声音是真,而且感觉是男生较多……全片可以说是从20分钟进村的路上才开始有意思,前面无非是个封门村的宣传片,其实对于一个大家众所周知的鬼村,这个渲染真有必要吗?
不过幸好,进村开始有个好帅的男二号让人赏心悦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全片有好多火啊,不知道导演是火象星座呢,还是片场太冷,一堆堆的火苗一次次地出现!
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含义我看不出来?
……还是导演他们就是想火。
探险过程有好多小细节都很有意思,三道抓痕、太师椅、发声棺材、灵异照都是封门村的标志。
好像是实地拍摄的吧。
我建议可以推出封门村的密室逃脱,把元素应用进去,可以很好玩。
又扯远了,我回来继续吐槽一下!
男主角到底要醒来多少次啊?
我只想说导演你也醒醒啊,这又不是盗梦空间!
可是!
我发现,他还真是盗梦空间……影片最后的半小时画风突变啊!!
半小时内信息量好大,一层一层地揭露真相,只能说看得太爽!
这真的不是两个导演拍的吗?
而且前面一直被动的男主角演技大爆发!
深深地捍卫了自己绝对一号的地位。
很多我以为是槽点的细节都被圆了对来。
病院里的女一号说的话,原来都是有寓意的!
所以说,通常疯子说的话都蕴藏着真相。
好多细节都让你有找关联的快感,三道抓痕、玉佩、胎记还有很多在村里出现的动作和台词,都在结尾一一呼应了。
而且影片有很多镜面的东西,最记得一个与正常反向开的车,最后镜门破碎,真相显露,你才发现,镜子或映射你的内心、但却不是真实的!
没错,真相只有一个。
三层反转竟然能出现在国产惊悚片里绝对是万万没想到的。
最后5下倒数都还在满满地讲故事,看到女主最后爬出来的那刻,真的让人心酸,回想起她前面努力地争取,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说,爱得越多,伤得越痛。
我在对着你笑,你却看着我哭……应景的音乐响起。
全剧终。
小呆看着我静默了,陪我坐到了最后。
影片结构和解密给到我惊喜可以给五星,情感戳到我心底也可以给五星,我跟小呆说,就是不恐怖,惊悚差评。
小呆说,啊!
我觉得前面很吓人啊!
……好了,我只想问,我还要跟这个不同智商领域的人做朋友吗?
很多人看到国产恐怖片就骂,没看过就给低分,这也正常,本来国内就无法拍出真正的鬼片,结局不是大阴谋,就是神经病,所以不管片子如何吊胃口,都已经知道个大概,自然也就不会报以高的期望。
但这片真正去看过,就发现比那些大牌刷脸的恐怖片用心多了,演员也不做作,情节合理,能吐槽的点很少。
我不是水军,是亲友团,但是我去看过时,一直被情节定在座位里,当然,也是吓的。
看完,觉得国产惊悚还是有希望的。
3月13日上映的惊悚片《封门诡影》再以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为故事原型,用场景渲染与超强特效来吓唬观众。
说实话,本片与之前同类、同题材、同素材背景的《“封”门村》、《枕边有张脸》等电影没什么两样,但唯一值得强调的是,该片在结束时没有用国产恐怖片的固有套路,没有用恶梦、抑郁、精神病患者来收尾,这一点不仅是《封门诡影》的一大看点,更是国产惊悚片摆脱精神病束缚的转折点!悬疑影视作品再拿精神病消费是否属违法?2013年5月1日,《精神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该法明确保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其中,第五条这样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病患者。
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病患者的内容。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疾病患者。
但纵观我国的文学艺术行业中的影视作品,从电视剧《背后有人》、《心火》到《人到四十》、《仁心解码》;从电影《海洋天堂》、《救我》、《荒村公寓》到《异度空间》、《等着你回来》、《异空危情》等无一不是把“精神病”这一群体放进影视作品里来博人眼球,提高收视率与票房收入。
同样,昨天上映的《封门诡影》也给一部分网友的感觉也是“精神病”有关的电影。
比如,在新浪微博《封门诡影》的点评页面上,微博网友“还是这只黑猫萌”评论这部电影时说:“都是人扮鬼,神经病,一点意思都没。
”网友“猎奇儿”也在评论中写道:“熟悉的情杀人格分裂套路.....”其实,如果真与“精神病”有关,怕是要被一些法学爱好者抓住把柄,更有可能会在《精神卫生法》实施2周年之际被竞争对手或是好事者进行攻击谩骂或者维权。
所以,《封门诡影》如果真的与“精神病”有关,那真的是撞上了枪口。
当然,我们很理解影视制作人为了收视率与高票房将精神病这一群体做为主角,但大多制作团队为了达到目的却过分的渲染甚至是过度的丑化了精神病这一群体,他们拿着这些群体的某些症状与临床表现来吓观众、来赚钱,显然在法律空白时是打了擦边球,是钻了个空子,那么,自从2013年的《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这些影视人再拿着“精神病”这一群体来进行过度消费是不是属于违法了呢?清明将到离“鬼”更近,国产惊悚片终于摆脱了精神病!既然,有网友将《封门诡影》定性为“精神病”类型的电影,那么,《封门诡影》到底是不是与上述影片一样,同属于精神病范畴的题材呢?为此,今天(3月14日)上午我与邀约张玑晴神精神疾病健康咨询中心的多位专家一起走进影院,共同探讨这一主题。
专家看后表示,该片虽然在剧情设计上多次出现医生用催眠法对女主角笑笑(刘滢 饰)进行催眠治疗,女主角也多次在影片中一惊一叫的表现出了恐惧,这很容易让观众对这部电影产生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会错把该片当成精神病题材的电影,其实,直到电影结束,这个女主角并不是影片的故事之源,她完全是一个道具,一个为了制造恐怖气氛的活道具。
而男主角因车祸失忆才是本片的主线。
尽管男主角也被医生催眠,但这是帮助患者恢复记忆的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观众们理解的那种催眠治疗就是心理、精神上有病,所以,严格来说,该片不算是一部精神病题材的电影,算是一部情感纠纷、工作升职与天灾车祸相互掺杂后全面反映一个贪婪、现实的某些群体的缩影,算是另一种意义的纪录片。
其实,关于河南诡异之村“封门村”的信息不仅在网络上到处可见,也在CCTV1的《生活早参考》、青海卫视的《丁点真相》节目播出过,更被CCTV9、CCTV6、CCTV10、江苏卫视、湖南卫视、河南卫视争相报道,随后还拍摄了电视剧《“封”门村》,电影《枕边有张脸》、《封门村》及现在刚刚上映的新片《封门诡影》。
这些新闻报道与影视作品的推波助澜使“中国第一鬼村”的灵异之说瞬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虽然现在已经很难在网上找到央视与各大卫视曾经报道过的视频节目,但就算找到了,也都被那些专家所谓的“科学解释”代替了;虽然我们明眼人看着专家的解释都很牵强,但或许冥冥之中真有另一个世界,真有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或许真如新浪网友“天心忘尘”在《封门诡影》页面中评论时写的一样:“现在有鬼都不让播了,说什么传播迷信”,再加上《精神卫生法》的条款限制,所以,这部以“中国第一鬼村”为主题背景的《封门诡影》在清明节前上映,只能摆脱精神病离“鬼”更近一点才能赢得市场。
(文/常有才)内容来自 大众影评网
《封门诡影》这部电影可能很多人都看了,但这部电影绝对不只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
现在我要站在另一个角度,重头到尾讲一下他的剧情,保证和你看的电影不一样,好了,现在开始……一个叫张扬的人,在封门村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之后,回到自己的城市,同时,身上莫名奇妙的背负了5条人命。
警察问他出了什么事儿,他完全记不起来,于是警察请来催眠师给他催眠。
催眠师并没有让他直接进入到回忆中,而是另辟蹊径,告诉张扬其实他还没去过封门村,在梦里,他正要去往那里,去找他的哥哥张默。
当然,他并没有哥哥,催眠师故意设定出这个人,其实就是要让他找到遗忘在封门村的最真实的自己催眠师成功了,张扬在梦中凑齐了那5个已经死去的人,并和他一起进入封门村。
这五个人在张扬的幻象中,有人扮演张默(张扬臆想出的哥哥)的女朋友,也有人扮演在路上与张扬刚结识的人然后是反向催眠的第一步——从细节入手催眠师让张扬发挥想象力,尽量不去会回忆真实发生的事,而是由他说出自认为真实的幻象,在幻象中,通过张扬描述出的细节,得到线索(面目狰狞,血肉模糊的活死人、三道血痕、枯井入口),勾勒出真实事件的一些眉目,并以此作为下一步的突破口反向催眠的第二步——制造现实与幻想的冲突在这之前,催眠师通过警方的调查,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张扬与死者的关系,于是催眠师开始逐渐纠正张扬幻想中的人物关系,让处于催眠中的张扬感觉到幻想的剧烈变化,用幻想与真实的冲突,刺激出他脑海里最真实的画面,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得到第二层线索(这一点表现在于曼偶尔的怪异言行和第一次与笑笑的角色冲突时)反向催眠的第三步——用已知结论,让张扬放松警惕当张扬在幻想世界中,感到极度不安时,催眠师用警方提供的初步线索,引导张扬认为自己已经了解到了真相,大家的死跟他无关,他只是受害者,然后引导催眠中的张扬回到自己的家里,让他放松警惕,以为一切都结束了(这一点表现他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回家面对笑笑的那一段)反向催眠的第四步——激发高等智慧 使冲突升级当张扬越发相信,自己幻想出的世界就是真实世界,并且愿意身处其中的时候,他压抑在脑海深处的真实回忆,将会自然而然的跳出来,与他的幻想做抗争。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真实的回忆并没有消失,当有幻象要想排除它,替换它的时候,潜意识将激发高等智慧,引导患者自己接近真实(这一点表现在张扬的哥哥,也就是他另一个自己出来,刺激他发现真相的那一段)反向催眠的第五步——引导高度智慧,让张扬接受现实从这里开始,催眠已经进入尾声,张扬的潜意识战胜了幻象,所有的回忆全部浮现出来。
一般到这个时候,催眠师就需要做最后一步——给予积极引导,增益正面能量。
避免张扬被痛苦而不堪的回忆再次击倒,进入死循环。
于是催眠师开始引导高等智慧放过张扬,并开始开解他,让他接受现实(这一点表现在催眠师在秋千处变成了哥哥张默,对他进行最后引导的那一段)到了这里,催眠结束,张扬接受了现实,也接受了惩罚,在与笑笑见面的那最后一刻,他对笑笑的愧疚无以复加,同时它的正面力量开始驱使他用正确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这部电影到这里也就完了,不过,如一开始所说,这个所谓的剧透绝对不影响你去看这部电影,反而看完的人可以来看一下。
这也是这部电影,我个人认为最牛逼的一点。
它里面竟然隐形的包含了反向催眠最标准的五大步骤,我敢说,这部戏的编剧一定学过催眠另外,再说一点,其实我认为这部电影可以称得上是国内首部“催眠侦破”型电影。
相比催眠大师,这部电影在催眠领域里涉猎的更深。
而且更值得回味
昨天我男票拉着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人家是奔着小熊去的。
但我男友说,他朋友去过封门村,想看看,结果他陪我看完小熊之后,我就壮着胆子陪他看了《封门诡影》前面真的吓死,乌鸦撞在车玻璃上和老太太出现的时候,我的爆米花都被我扔出去了,我男票看前面的时候不是特别害怕,但看得很认真,他说这部电影讲的确实就是封门村,那个村子里的什么太师椅和三道抓痕什么的,和真事全是对的上的后面我看得有点晕,怎么笑笑和刘翔妻子老是混在一起啊,不过最后我看懂了。
出电影院之后,男票说这部电影还隐藏着另一个故事。
结果他跟我又讲了一遍,从他嘴里我听到的好像是另一部电影似的,然后想想和电影还都对的上。
我男票说,可能是因为广电局审查制度严,所以这部电影就设置了隐藏剧情。
其实 这种电影最可怕了,它隐藏的剧情,你一旦知道了就会一直想下去,结果害得我半夜都 没睡好昨晚看了一下这部电影的影评,今天又看了一下,发现给一颗星的好多,我觉得这部电影没那么差,就像我男朋友说的一样,可能有好多人没看出来隐藏剧情,所以给的分数低吧。
我给4星
看《封门诡影》前,特意去网上看了评分,不高。
而不少看过的人给出的评价也是:烂片。
那就一起去看下它到底有多“烂”。
一、现实与影像的双重叠加。
《封门诡影》取材于震撼全国的封门村,"中国第一鬼村”事件。
类似于影片出现的老奶奶、太师椅、八十道门等的剧情,基本在现实中都有过传说,绝非空穴来风。
而也正是有了这些依据的衬托,令本来一部简单的恐怖电影多了几分诡异的气息。
二、基本找不出逻辑死角。
《封门诡影》给人整个感觉都非常流畅,剧情也发生得比较自然,不必像看以往毫无逻辑,纯靠血腥赚取的所谓鬼片,一会得纠结这人为啥莫名其妙要跑到那个地方,一会疑惑时间对不上等莫名其妙的问题。
影片的点睛之处在于结局采用了催眠情节的手法道破谜底。
一直感觉采用催眠情节的手法拍出来的电影比较大的特色是引人入胜,结局出人意料,而《封门诡影》很好地将这个优势发扬光大。
在观众还沉迷于快要揭开谜底的第八十一道门 时,影片来了个急转弯,然后扯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步之差,结局却翻天覆地,如果不是男主的贪婪,一段原本美好的爱情也不会变成戴着手铐的男主对着精神失常的女主忏悔了,看着不禁唏嘘扼腕。
由此,《封门诡影》是在国产烂片横飞的夹缝中难得出现的好片,据导演王孟圆介绍,为了将封门村事件展现得更原汁原味,特地在封门村独自逗留了好几个晚上,先不说好与坏,就冲着这点,也算是一部良心片了。
看来好电影不能光靠别人的评价,也不能只看网上打分,还得自己多去挖掘才行。
本人喜欢对国产恐怖片疯狂吐槽,不是因为国产恐怖片没有鬼,而是国产恐怖片拍起来从来不用心,爱把一个恐怖片活生生的拍成了喜剧片。
同样,今天上映的《封门诡影》,一眼看上去,就是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我也报着看喜剧的想法去看了。
看完后,第一想法就是:这部电影用心了。
影片前一小时的惊悚效果做的很好,有一段确实引起了观众的叫声,但桥段还是国产恐怖片惯用的一惊一乍。
前一小时我还处于扫两眼,玩两下手机的状态,到后半个小时,影片竟然渐入佳境,几次的反转都很成功,没有让人产生吐槽的欲望。
从故事上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黑暗的故事,所以看完后也理解了一部2013年就要上的电影被拖到了2015年。
其中的剧本审查应该也花了不少功夫。
前几天才吐槽了《将错就错》,感慨现在用心拍电影的人太少了。
这下《封门》跳了出来。
让我看到了还是有人在用心拍电影。
在国产恐怕片还在坑爹的情况下,《封门》必遭差评。
制片方也放弃了抵抗,那些一条五毛,长评五块的“职业影评人”都没请。
不管什么原因,用心拍电影加上不请水军,这绝对值得鼓励。
看了今天的大盘,《封门》今天200多万,炮灰已成事实,希望不要泄气,拿出此片的用心程度,继续再拍。
同时,希望我的评价,能给你再带来百八十人。
很显然中国影迷已经对国产惊悚题材电影失去了信心,见鬼一星几乎是有共识的。
这部片子依然无法为中国惊悚题材电影挽回任何颜面,因为所有国产鬼片的通病它都有,叙事无力、粗制滥造、一惊一乍、精神疾病。。。
但在这个基础上还是能看到导演对剧情的一些努力。
首先要说本片的前半部分,也就是惊悚的部分 其实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关于封门村的鬼故事,线索充足,故事明确。
但当观众正要接近这个故事的真相,了解八十一门的秘密,揭开主角身份时,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原因也很简单,几个主角是鬼,但这通不过审查。
所以电影的后半个小时导演着力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鬼故事解释为精神疾病。
实事求是的说,导演尽力了。
通过催眠和三角恋的设定,成功的将剧情转为《天网》和《社会与法》,也是难为她了。
前半部分的主要线索都基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而且随着剧情的两次反转,还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
因此尽管本片交给观众的答卷并不好看,但导演本身其实并未放弃治疗,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遗憾的是后半部分因为导演解释不能,基本已经放弃了惊悚,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次要线索被略过。
而关于封门村的秘密,观众只能自己来脑补了。
总结一下:有别于那些一味炒噱头圈钱的国产鬼片,本片除了海报之外,基本还是比较真诚的。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审查限制、成本限制、和个人能力不足三座大山下努力挣扎的导演。
至于要不要进影院观看,个人建议不是很闲,还是算了。
鼓励分,三星。
本人从小酷爱恐怖片!
至今国内惊悚片也看过不少,不是我恶趣味,我只是很想知道,这个几乎已经被广电勒死的类型片,到底还有没有希望,一个被广电的大大们提前预置好结局 [1、密谋情(仇)杀 2、精神错乱3、犯罪掩盖 ] 的惊悚类型电影,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昨天晚上,我端着大可乐,捏着电影票,调整好看国产惊悚片的心态,走进了影院检票口,看了这场《封门诡影》负责的说,我吓坏了因为我似乎看到了惊悚片立足国内市场的希望早在几年前,当杨幂的大波颤抖在孤岛上时,国内惊悚片的票房一跃而起,但随之靠鬼来吸引票房,结局都懒着好好给你解释的惊悚片开始泛滥成灾。
观众不是傻子,你骗他一次,他认栽了。
骗他两次,他认邪了。
你连续骗他N次,他只能认真的骂你全家去了但《封门诡影》确实做的不一样。
首先,作为第三个上映的,主打“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这一卖点元素的电影,它真的不像前两部一样,随便瞎编个故事然后扣上个封门村的帽子来骗票房。
人家真的好好收集了封门村发生的全部灵异素材(太师椅、棺材、三道血抓痕、三庙镇村、28年前村民消失之谜、鬼音、鬼影、鬼照片等等)甚至还把孟爷爷主持的节目《证明》搬出来,证明自己说封门村的电影说的真是封门村。
而且我作为一个去过封门村的人,我能担保的是,这个片子,确实是在封门村取过景的,也许不全是,但至少三分之一的场景就是封门村其次电影的上半段,是在很负责的吓人,在里面我看到了很多经典恐怖式桥段的再演绎,它身上能透出很多日本经典恐怖片的影子《怪谈新耳袋》《感染》《灵异咒》等等吧。
但作为国产惊悚片,它们改的不错,用的不错,渲染出的效果很合适,不俗,我这种自认为恐怖片老炮的观众,也觉得还算挺刺激的。
另外,昨晚影院里,我被一堆妇女包围,惨叫声大概听到两声,抽气声和小声尖叫,就一直此起彼伏不带间断的下面是重点:电影的后段从日本恐怖片的模式转变成欧美悬疑片模式,《恐怖游轮》的无限轮回,《致命ID》的抽离谜团,再现新局,层层揭幕。
这些我至今都觉得很牛X的悬疑手法,还算合理的融入到了《封门诡影》后半段,使其揭秘过程变成了全片的亮点,逻辑紧密,过程烧脑,结局出人意料,回想起来漏洞不多,全都能接的上!
说实话,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国产恐怖片里不能有鬼,对于连TM在电影里都不让高中生成功的谈恋爱的广电局来说。
能允许惊悚电影过审已经不容易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想做好惊悚片,就要在悬疑部分下功夫,前面给你刺激,让你爽。
后面层层解密,让你不看完根本猜不到结局,最终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说实话《封门诡影》的悬疑解密设置部分甚至比前段时间的《催眠大师》还好 所以说,一开始抱着随便看看这部电影的心态,最后从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真的还挺感慨的,因为我看到了一部真的还算有良心的惊悚电影,同时也看到了一群真的想在夹缝中做好惊悚片的人。
总之,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惊悚电影,又想在以后到电影院里看真正的恐怖片。
就支持一下吧,毕竟它让我们看到了那么一点点的希望
看了电影,觉得敢于做出一些尝试精神可嘉,就想来点个赞捧个场啥的,结果看到一堆上映前就来预约评一星和各种恶意差评的,我就服了,不得不服。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啊我的神!
我想说的是,质疑本身没有错,相反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合理的质疑,唯有这样这些人才会做出更好的作品。
但是核心在于质疑的基础和质疑的焦点。
那么,既然都没有看过,你评论和质疑的基础是什么呢?
就好比你开了家饭馆,刚发布了几张传单就各种被骂难吃到吐云云,太TM神奇了。
想来也唯有这些无所事事的咸鱼,才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种类似“给一部不关注、没看过,然后看到海报就来恶评和预约给一星”这种无聊的事情了。
这不是《封门诡影》的悲哀,这是中国恐怖电影的悲哀,也是中国小众电影的悲哀。
感觉说得有点大,但是却毫不为过。
这种烂片,我们俩都猜错了结尾,因为这种这么傻逼的结尾,真的只有猪脑子会想到。。。
我国的恐怖片一直有一些急吼吼吓人的失误。
一个偶然的夜晚,和女朋友在客厅电视自带的片库里看,怀着看笑话的心态随便找了个国产恐怖片,竟然意外地被吸引了,看到中途时,偶然看到窗外的月上中天,代入感更强了,最后圆回来时竟然逻辑通畅,属于我俩天时地利人和集齐了的独家回忆。
烂的好笑哈哈哈哈
其实也没那么烂
没看的不要乱开黄腔 对于一个恐怖片资深迷 这部绝对算得上是国产恐怖片的良心之作
算是把封门村拍的最仔细认真的了,整体氛围营造的十分诡异,除了结尾难免俗套以外还是十分优秀的。
这类片子真没啥拍得必要~
浪费时间
以为会很难看,结果一看却高于期待很多。首先是题材致胜,一个诡异村子的续集,接着是人性描写,各种污点的披露。最终的谜底揭晓,虽然情节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鬼怪的灵异,但值得一看。
1.5 stars
剧情还是照着探险、精神病和车祸的“老三样”进行。但至少条理清晰,并无故弄玄虚的氛围和苍白无力的讲述,逻辑并不莫名其妙的混乱,演员的表演所幸也不那么业余做作。都市传说的故事虽无新意,心理疾病也是常态,但清楚把自己定位在国产恐影的范围内,也至少是影片并未太烂的优势所在。
很不錯的片子,在這個環境下,導演盡力了
最后的心理解释挺圆满 算是国产鬼片的小突破 ps某人真是萌的不能行 摸摸头
比起其他的真是好看太多,有的情节还是挺恐怖的
2.5 结局迷之感动,前半段一直在渲染中国第一鬼村的传说,一惊一乍略无聊,后半段其实还行,但是通篇的的制作略逊,演技拉低分值啊~有些亮点,比如镜子,摩天轮,sandplay
国产恐怖片竟然有4.7分,很高啊!惊讶!😺
额,还是看完了
不吓人,
期望值越低反而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