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冒牌天神2》发现和几年前讽刺上帝的第一部有了让人惊异地差异。
埃文是个新闻主播,他以“改变世界”为竞选纲目而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
(这里无端联想到了奥巴马,好吧,其实他们只是竞选口号相似而已。
还是导演有先见之明?
)埃文到华盛顿的第一个晚上,他和他的妻子在床边分别祷告,妻子说,希望我们一家会更亲密;丈夫说,希望上帝能帮助我改变世界。
于是第二天上帝便以黑人形象向埃文显现了。
上帝说,你要告诉全世界,洪水即将来了,你要放下国会中的所有手头工作,在你的家周围建造一艘方舟。
原来是个“挪亚方舟”的新世纪寓言。
在21世纪的华盛顿,刚当上议员的埃文,要宣称大洪水到来,这怎么可能?
恰恰是这个导演制造的荒诞感,创造了一个创世纪的现代版,给后现代的受众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不过倒过来想想,可能在挪亚的年代里也会有电视台。
你在那里造方舟,而你的前面是一排排的摄像机和麦克风。
也许今晚的新闻里就会有这样的情景,“本台最新消息,挪亚先生仍在继续他造方舟的事业。
但是据气象台的预报,未来一年中都不会有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政府已经向挪亚先生提交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的通知。
市长史密斯先生表示,挪亚一家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本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切努力。
”好吧,大家都安居乐业,而你却敢向施洗约翰一样说世界末日就到来了么?
埃文觉得这些着实会毁掉自己未来的所有政治生涯。
他就像《旧约》中的那个先知约拿一样,几次三番去躲避这个倒霉差事。
但是他的胡子却告诉他不得不做的意义,越长越长,形象越来越像那个600岁了的挪亚。
于是,他的妻儿也离开了这个“已被世界所抛弃”的人。
于是上帝在加拿大的餐厅里以服务员的身份向埃文的妻子显现,说出了最深邃的话语:当你祷告要改变世界时,你想上帝是直接将世界改变还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参与这世界的改变?
当你祷告让你的家人更亲密时,你想上帝是直接让你们家人变得更亲密还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做使得你们变得更加亲密的努力?
所有的动物都聚集在了埃文的工地上,他的妻儿也回来了,但是所有邻居却都在下面耻笑。
埃文们站在方舟上,活在这个时代却跳出了时代对他们的各种定义。
最后他的妻子还有一丝的动摇,甚至怀疑也许洪水来了只是个隐喻。
但是埃文相信这么个福音,于是他的信心已变得足够强大。
最后,一座政治舞弊而建造的豆腐渣工程大坝倒塌了,方舟救了在场的所有人,一直把他们送上了国会山。
一直记得那一幕,埃文和动物们站在方舟的前端,而远处却是林肯纪念堂、白宫和华盛顿纪念碑。
不难看出导演的用意,信仰和暗藏的政治批判集中在电影的笑料背后。
就如同《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妻子90岁了也不能生育,神借助天使告诉他们说“明年这个世界撒拉必定生儿子以撒”时撒拉心底暗笑却不敢承认说自己没有笑一样。
上帝说,其实你确实笑了。
我相信看电影的人也都笑了。
可能因为不信,可能因为戏谑,可能因为感恩。
笑的定义有何其多。
几年中,挖苦信仰主义的商业大片续集却一反常态地宣扬了福音派的内涵。
让人顿生疑窦。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福音派指什么。
其实福音派就是指相信《圣经》权威性的基督徒。
在美国主要集中在被称为“圣经带”的中南部。
那里的人周日和周三都去教堂,人人出门带着《圣经》,道德保守婚姻稳定,与纽约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格格不入,但是却也活得津津有味。
记得曾去过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那里一年几乎没有恶性刑事案件,离婚率也是美国最低的。
在进三十年中,在美国福音派一直被人耻笑,也被主流社会所排斥。
但是从这部电影中也可以看出近些年美国社会福音派重新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张力。
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不相信《圣经》的基督徒和不相信《金刚经》的佛教徒。
人人都在宣扬一种福音,但是怎样去面对它倒真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忽然想到曾听说过的一个故事,说两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福音里,但是若福音真的有一天到来了,一个人撒腿就跑了,而另一个人呢,就像马丁路德金一样说,哪怕今日就死世界末日,我也要出去亲手种下一棵小树苗。
于是不难发现我们需面对心中那个福音时候的心态:相信它,遵循它,敬畏它。
就是上帝也不见得能造出比这更漂亮的了。
虾的心是长在脑袋里的。
那狗是个会走路的细菌培养皿。
权力越大意味着责任越大。
上帝啊,请帮我改变这世界。
我幸福、成功、强大、英俊、开心。
你左边的乳头比右边的高一英寸。
他长得像个按钮那么可爱。
很多人在国会的头一天都出洋相。
你不能在宣誓时昏倒,那不忠诚。
从现在起,让我们把惊喜发挥到无限大,大到最好一点惊喜都没有。
“为什么选我?
”“因为你想改变这世界。
”人们想改变这世界,但不知该如何开始。
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次做一件小事。
阿根廷斑背潜鸭的阳物和身体一样长。
你这样像是穿着西服的山顶洞人。
政治就是狗咬狗的游戏。
如果你赢了,他们会给你一个大点的狗窝。
求您(上帝)大发慈悲,每天爱我少一些吧。
如果有人祈求耐心,你觉得上帝会给他们耐心吗?
还是给他们机会去掌握耐心?
如果他们祈求勇气,上帝是给他们勇气,还是给他们机会去变得有勇气?
如果有人祈求家庭更亲密,你觉得上帝会马上给他们注入温情吗?
还是给他们机会去相爱?
你疯了我们反而更喜欢。
“埃文·巴克斯特,你从新闻人到国会人到现在的山顶洞人,是什么让你那么确定是上帝选择了你呢?
”“他选择了我们所有人。
”他干嘛不干脆买艘轻型护卫舰?
选民不喜欢负面消息,他们喜欢报喜。
“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把船拆了吧。
”“我也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忏悔吧。
”我喜欢羊驼,它们会吐口水。
如果那些是从你的前面喷出来的,我可不敢想像从你后面拉出来的会是怎样。
跟人生遥控器有异曲同工之处,好像男主也是一个吧,如果上天再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样认识生活和规划人生。
就是这样的题材。
内容轻松好笑,结局给人一点点的反思,有点欧亨利小说的意味。
奇幻的遭遇加一点反转的剧情,也仅此而已了。
男主角生活苦逼,总觉得人生不如意,作为西方人眼里最全能的就是上帝了,他以为上帝可以主宰一切,肯定生活特美好,就体验了一把,结果发现,各有各的烦恼,生活中角色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必须恪守本分才行,生活如果不能改变,就去苦中作乐享受它吧。
If someone prays for patients,you think god gives him patients,or he gives him an opportunity to be patient?If he prays for courage,you say god gives him courage,or he gives him an opportunity to be courageous?If someone parys for the family to be closer,you think god throws them some warm-like feelings,or he presents them an opportunity to love each other?如果有个人希望自己可以更有耐心,你认为上帝会直接赐予他耐心呢,还是给他一个培养耐心的机会?
如果有人希望自己更勇敢,你说上帝是赐予他勇敢,还是给他锻炼胆量的机会?
如果又有人希望家人关系更亲密,你想上帝是扔点貌似温存的感觉给他呢,还是赐他一个和家人共度难关的机会?
'How do we change the world?'The God said, '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And that's all his creatures' ARK.“我们如何改变世界?
”上帝回答道:“偶然为之的善举。
”这就是能够拯救所有生命的方舟。
雖然沒有金凱瑞,但是一樣很好笑,也一樣有啟示。
我看到的啟示中,最重要的是: the family, the act of random kindness(ARK), and the chance you asked for.還有一點,就是: 雖千萬人,吾往矣。
“冒牌天神”的续集。
前作中,主人公暂时接替了下上帝的“工作”,拥有神奇的能力,听取无数的祷告,最终上演了一出轻喜剧。
这部换了个主角,而且干上了诺亚的“工作”——方舟。
仍然是一部现代轻喜剧。
演员中规中矩,也没什么出彩的。
特效,说实话,我觉得做得还好了。
这个系列的特色是,上帝是一个黑人……
刚跟朋友一起看完电影,趁热打铁,过来写篇影评。
看到有些朋友解读得很好,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圣经中所启示的那一位上帝通常不会直接干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具有超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
没错,祂的确希望我们成为世上的盐和光,但他首先要我们耐心等候,通过痛苦训练并装备我们好像耶稣基督的精兵,叫“我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成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祂没有让大卫突然间具有高超的技能去与歌利亚抗衡,而是从年轻时就预备他,使他打死狮子和熊。
大卫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技能,和临阵时对上帝的信心,成就了“大卫击杀歌利亚”的佳话。
祂也没有让彼得突然间具有磐石般的信心去向万民传福音,而是在他跌入水时“赶紧伸手拉他”,在他背弃诺言时怜悯他。
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彼得才真正开始在他的软弱上显得刚强,成为得人渔夫。
祂同样没有让摩西突然间变得极其谦卑,而是藉着四十年旷野牧羊的磨练使他脱去身为埃及王子的虚荣傲慢,从而可以忍受得住数百万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昼夜抱怨,分红海,过旷野,进到迦南地,显出神的荣耀来。
今天,我同样相信这一位上帝爱我们。
也正是因为爱我们,祂不愿意我们总是期望不劳而获,却愿意我们在凡事上效法他儿子柔和谦卑的样式。
回到电影,Evan希望自己可以改变世界,上帝就预备他成为有信心的人,相信自己手所作的中能为祂所用,最后靠着造好的”纽约方舟“拯救了那地方所有人;Evan的妻子希望自己的家庭亲密,上帝就预备她成为丈夫的帮助者,成为儿女的陪伴,在与家人同造方舟的经历中收获爱情亲情。
看完了电影,很多朋友都感受到原来改变世界不难,秘诀就是“一次只做一件小事”,an act of random kindness。
从明天起,做个爱上帝的人,尽到自己为人的本分,努力工作,尽力爱人,仅此而已,却无疑是幸福的秘诀。
女主演技尴尬,黑人女秘书全程尬聊,大洪水的结局还是生硬,改变世界从身边小事做起简直空洞说教的典型范例,一家人莫名其妙吵架然后莫名其妙和好,塑料亲情了。
还有我孤陋寡闻,原来上帝是黑人?
还有你救动物就救动物,上帝老爷子你为什么把北极熊和熊猫从人家的家乡搬过来?
人家在自己家里很安全好吗,就为了完成你的大场面,千里迢迢跑来这当群演凑数,也不知道它们这些动物这些天都吃啥。
滚滚的竹子钱你出了吗?
北极熊和鳄鱼狮子狼等等一大票食肉动物,这些天莫非吃西北风活下来的?
从人类到动物都在尬演,但是看在羊驼和猴子的演技上,勉强给个三星好了。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冒牌天神2》的,看得眼泪直淌。
这可能是我看的第二部与信仰或福音相关并给我感应的电影——第一部是《阿甘正传》。
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从异议人士王怡的福音博客上了解到这部电影,而王怡似乎是比较高地评价这个电影的。
我看的时候,也确实很喜欢这部电影。
它很好地解答了现代社会有关信仰的问题。
里面有神迹、有信仰、有爱、有哲理,有后现代。
这让我想起朋霍费尔的“上帝死了”神学:“上帝”“死”了,上帝还在。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个新任的国会议员。
他奇迹般地见到了化身为一个黑人老头的“上帝”(摩根福尔曼饰演),命令他修建一艘方舟。
他一开始抗拒,但在一系列神迹发生过以后,他不得不服从了上帝的指令,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的纽约修建一艘木头做的方舟——太荒唐了,但主人公已经领到了神谕,他相信了大暴雨即将来临,洪水就要来临。
人类需要躲避洪灾,动物们也要进入方舟。
坦白说,我看他行动的时候,内心忐忑不安,一是为主人公(被嘲笑为“纽约的诺亚”)的孤独(信仰的孤独)所伤痛——这种孤独感或许很多有某些信念或信仰的人都可以感受到。
二是我为这个电影的故事怎么发展而感到担忧。
因为前面的开头已经十分精彩,我不知道电影的情节怎么编下去才能收场,而不至于让整个电影成为一个笑柄或者夸张滑稽的东西。
毕竟这不是一个神话片,神迹并不是他所要讲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也没发现也暂时无法预测会有那么一场洪水的来临。
也许是有神迹,这个故事最后还是得到了基本圆满的结局。
神迹或者灵感(随便你怎么说都可以)发生在编剧和导演的脑袋里。
最后的神迹或者奇迹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整个故事的过程中贯穿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会体会到。
整部电影对古老的宗教信仰即解构又建构——形式变得次要,而信仰本身得以保留。
而且,像我这样比较敏感的人,还不得不在眼泪中赞叹一句:信仰如此美丽。
2209293/100Evan Almighty 2017《冒牌天神2》导演:Tom Shadyac主演: Steven CarrellMorgan FreemanLuren GrahamOne act of random kindness at a time when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这一点上是和1的主题中的反对宏大叙事一脉相传了。
这次的冒牌天神某种意义上是真的天神了。
1.抨击政客(以朗为代表)以公谋私。
从red-headed woodpeckers被认为让国会失利应该就埋下了伏笔了,这是一群为了金钱可以cut corners on things最终the rupture of the dam带来现代文明中的flood的人;从run with a pack (这里可以理解成坏人扎堆已经不为邪恶和私利所妥协的loner会被排斥和边缘化),再和吃瓜群众的嘲笑和后面cry for “save us!” 不懂政治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学过的那些给人印象深刻的英美文学家多是革命家,不是社会的改革派就是文学上的革新派。
当他们下棋的时候,普通百姓又有什么能力改变什么呢。
Noah’s Ark 驶向了the Capitol,撞上了政客们贪污牟利的“民主”大厦。
Congressmen are the bums in a suit actually!2. 愚钝的坚持或许是真正的智慧。
当吃瓜群众骂他jackass, mook, jerk, goof的时候,他一个人穿着robe默默努力着。
发挥hamster精神,这里太逗了,那只在笼子里跑的小松鼠的画面感很强。
3.爱情,亲情和友情永远比吃瓜大众重要,团队精神。
These animals boarded the Ark side by side. 爱一个人,可能会充满疑惑,包括这些孩子们都骂过爸爸,但是很明显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是和爸爸一起努力的,还有小孩子真的很喜欢那只alpaca because he can spit 哈哈哈哈。
万物有灵且长,当成对的动物都来了那一刻方舟就稳了。
哦,拿什么拯救人类的arrogance! Build an Ark and board it to save yourself!
上帝只会给你一个机会
If someone prays for patience, you think God gives them patience? Or does he give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be patient?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 hi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hi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If someone prayed for the family to be closer
A random kind thing may change the world.
i love 草泥馬 哈哈 結尾的dance很棒
爆米花喜剧电影,开心一笑
上帝不会给你亲情,但会给你表现亲情的机会···
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史蒂夫.卡莱尔的表现,Noah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没有金,喜剧效果还是差一点。这一部没有乱用超能力了,全部的故事用在建造现代版的诺亚方舟上,其他的不咋样
接近结尾处主角后面站了一对神兽。字幕音乐大家来跳舞(Everybody dance now)很欢乐呀,特别有只猴子帅到不合理,,,
一个人要想改变世界,要想做正确的事,就得做好被人当作疯子的准备——而这并不比建造方舟更容易。
原来,诺亚方舟里是有草泥马的。。。也好,整体喜感比1稍弱。还是喜欢那老头,虽然2里面并不很出彩。
没有金凯瑞不幸福!搞笑功力弱了多,可能和宗教结合的比较多吧,这个也只有基督教信仰的国家才能会心一笑!呵呵。
与第一部不同的是,这部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宗教宣传片,以政坛为背景也挺奇怪的。上一部摩西分海仅仅是一个桥段,点到为止,这一部里,诺亚造方舟的故事占了80%的篇幅,于是就有一种强行被按头信教的感觉,特别头大。尊重一切信仰,但是这电影显然没有《2012》里的造方舟来得舒适。
看过。重温BD 720P 14/03/19
明显不如1,为了捞钱吧
觉得这个2比1意义要好,上帝说你祈祷什么东西,上帝不是直接给你,而是给你可以这样做的机会,你要miracle,每个人自己都有实现的能力而不是坐着等待上帝给你实现,从这点来正确理解基督教,应该说基督教是很好的人生哲学。这个电影让我笑得比冒牌天神1要多些,我更喜欢Steve Carell的风格。
比起1来差上不少啊,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的表演都不如前作和前人,全片也就“还差一头蠢驴”那儿笑了一次;还有,这其实是灾难片啊~
要看睡着了。
觉得比第一部好多了
运用了动物 【草 泥 马】的表现堪称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