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The Lego Batman Movie,Lego蝙蝠侠英雄传(港),乐高蝙蝠侠电影(台),乐高蝙蝠侠,乐高大电影:蝙蝠侠

主演:威尔·阿奈特,罗莎里奥·道森,拉尔夫·费因斯,迈克尔·塞拉,扎克·加利凡纳基斯,珍妮·斯蕾特,苏珊·本尼特,玛丽亚·凯莉,查宁·塔图姆,乔纳·希尔,亚当·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丹麦,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17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剧照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2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3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4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5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6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3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4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5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6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7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8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19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剧照 NO.20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剧情介绍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罪恶丛生的哥谭市,疯狂的小丑(扎克·加利凡纳基斯 Zach Galifianakis 配音)带领恶棍军团展开新一波的犯罪活动。对他来说,犯罪以及引来宿敌蝙蝠侠(威尔·阿奈特 Will Arnett 配音)是无比快乐的事情,可是猛男蝙蝠侠不仅轻松解决掉这群小坏蛋,还根本不将小丑放在眼里。蝙蝠侠的无情言语,深深刺痛了小丑的心。在此之后,孤独的蝙蝠侠收养了罗宾(迈克尔·塞拉 Michael Cera 配音),看上了美丽的女警长芭芭拉,只不过他始终拒绝别人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自尊严重受挫的小丑从天空监狱找来了霸王龙、迅猛龙、索伦、伏地魔、金刚等史上著名的大坏蛋,他要狠狠地打击自高自大的蝙蝠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G20峰会婚礼小屋七囚徒通天狄仁杰逼上梁山西塘河奥兹国的桃乐西雷横与朱仝跨代同居长大的世界没有童话魔女传胜券在握爆燃战队奔奔者剧场BOON!约定·环形跑道可可岛的秘密七日地狱C.H.U.E.C.O.战雷神柳书生的婚礼王者归来麻辣白玉堂之血黄金(上)红灯契约之吻我爸写了小黄书活死鸡的攻击妻子的新世界丝路少侠上部犯罪现场调查第六季铁面人空气中的变化性爱之后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长篇影评

 1 ) all about relationship!

在蝙蝠侠贱贱的吐槽声中开场,这部乐高大电影就注定了它骚贱的基调。

虽然各位英雄豪杰以及小丑坏人们都有着一副乐高萌萌哒的身形,但是他们却精彩的演出了一部关于relationship的情感动作大戏。

看完真的是拍手叫绝。

No.1 蝙蝠侠与小丑的相爱相杀 当我们看到小丑扭曲着表情,被蝙蝠侠拒绝的时候,可以明确一点了,啊,这绝对是一部蝙蝠侠与小丑相爱相杀的故事呀。

果不其然,小丑在最后说出I hate you的时候,怎么听都觉得是在说“I love you!

”,最终他心愿满足,得到了蝙蝠侠略带歉意的“I hate you”的时候,他毅然的伸出了圆手(援手)。

看到这里,第一感觉是,故事的编排人对蝙蝠侠故事理解的深刻性,它把整个蝙蝠侠故事里的所有人,以及蝙蝠侠内心的os基本都研究透了,这个人类英雄终于在乐高大电影里得到了成长。

No.2 一人全抗VS一起扛!

外国人很强调relationship,直译过来就是关系,但这里所说的relationship不是简单地关系,而是家人、亲人的那种关系,是可深深投入的关系。

这个故事将蝙蝠侠童年的经历研究透了,所以才会发现,他其实是渴望家人的,尤其是屡次出现的蝙蝠侠看着与父母的合照,这个场景。

这个故事还把蝙蝠侠塑造成了孤僻傲娇的性格,宁可成天在家打滚也不想外出跟人social。

简直萌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性格里面的这种独,造成了他喜欢独来独往,从不跟人合作,而故事主线就在这里。

蝙蝠侠的管家早就洞察出自己小主人内心的渴望了,所以他让他出去social,还帮他领养了一个孩子。

在social的场合蝙蝠侠一见钟情了女警长,于是蝙蝠侠的家人凑成了。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都是有限的,在伤害小丑之后遭到反击时,虽然他也希望跟家人一起对抗邪恶力量,但他还是认为保护他们更重要,选择了独自面对。

然而,他没想到,个人的力量果然不如大家的力量。

于是有了对relationship的深深感悟。

最后,还是happy ending!

家人们的性格也都是可圈可点,靠谱的老管家,呆萌有才的罗宾,虽然有点絮叨,但看着蝙蝠侠时那种崇拜,一直在不断感化着把自己伪装的很心硬的蝙蝠侠。

一见钟情的女警长,也是既干练又貌美,而且还很能打,有勇有谋,让蝙蝠侠倾心不已。

关键是她还指出了蝙蝠侠多年来没有发现的问题:为何蝙蝠侠维护哥谭市多年,但是犯罪率并没下降呢?

这个问题提的好尖锐,简直让人无言以对呢。

最后的结局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有回答,因为相爱相杀,因为能力大,所以即使坏人还会出来犯事儿,但蝙蝠侠一出,绝对一下就能摆平。

这可能也是蝙蝠侠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方法吧。

 2 ) 乐高蝙蝠侠:贱精 in the mirror

如果你喜欢乐高系列的任何一款作品,那么《乐高蝙蝠侠》很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有趣的动画电影;而如果不是,那么这很可能是你见过的最闹腾/折磨的动画电影。

但无论如何,恭喜你,你见到了整个DC漫画改编电影范畴中最成功的一部大银幕作品。

收集和打散了整个蝙蝠侠流行品牌中积攒了几十年的一设二设,以及一切可以挖掘的好梗烂梗,由此诞生的《乐高蝙蝠侠》自然也是直面观众需求的作品。

就像《侠盗一号》是对“星战”正传的细节补充一样,《乐高蝙蝠侠》也是对银幕和荧屏上的蝙蝠侠形象的有益补充:虽然达不到什么惊人的高度,但依旧是个大惊喜——华纳兄弟必须意识到,(漫画)粉丝们并不总是需要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范儿,更不需要大导演的个人创意被大制片厂暴力干预。

当然,作为有着“乐高”和“华纳”基因的动画电影,《乐高蝙蝠侠》也不是没有缺点:105分钟的片长有些过长,尤其是冗长且臃肿的第三幕。

同时,由于“乐高”的本质,整部动画会感觉有点混乱,足够制作两部乃至三部电影的材料被一锅烩,对那些经验不足的观众来说,不仅会回忆起踩到乐高积木的脚疼,而且会诱发头痛。

作为一部最不蝙蝠侠而又最蝙蝠侠的动画电影,《乐高蝙蝠侠》展现了非凡的创作水平:在喜剧和戏剧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同时又不像DCEU故作深沉。

《乐高蝙蝠侠》提供了动力良好和足本的娱乐资源,情感充沛而又逻辑清晰,更有许多琅琅上口的word play双关语和其他喜剧段子。

这不仅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DC漫画改编电影。

上映于2014年《乐高大电影》是“乐高”圈杀入主流娱乐的首次尝试,得益于形式和技术上的新鲜感,不矫情不做作的剧情,个人价值和父子情感的无缝转接,获得了耀眼的成功。

时至今日,《乐高大电影》仍然是近年来最纯粹的娱乐电影。

和前作相比,《乐高蝙蝠侠》虽然惊艳不如,却依旧是一部聪明而富有节奏、有自我意识和令人满意的动画电影。

这远远要比那些将第一部电影中最有趣的配角扶正,然后用乏味和自我重复的材料堆砌填充100分钟的动画续集要好得多。

因为《乐高蝙蝠侠》只使用了乐高动画风格,显得天生活泼和色彩鲜艳,比以往任何蝙蝠侠改编作品(无论真人或动画)都要显得充满活力和富有生气。

从第一个LOGO开始,《乐高蝙蝠侠》就采用了一种诙谐的方式来调戏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产生的审美疲劳——尤其是对自家暗黑系的审美疲劳。

《乐高大电影》的掌门人菲尔·罗德和克里斯托弗·米勒跳槽到《韩·索罗外传》后,接班的克里斯·麦凯显然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作为《机器鸡》系列的重要元老,这种包含neta的神经刀式喜剧简直是信手拈来,而12年以来诞生的《机器鸡DC特辑》更是对漫画宇宙的一种有趣拓展和延伸。

虽然整体基调很接近亚当·韦斯特66版电视剧的大胆夸张甚至有点荒谬绝伦,但是高于基本线的故事是不让影片露怯的最佳保障。

在一流的制作水平保证下,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找到熟悉的梗——认识哥谭市的大小(和恶搞)反派吗?

认识打雷克吗?

认识索伦吗?

认识金刚吗?

认识伏地魔吗?

——这些内容将这部电影带到了另一个有趣的高度。

而大量真人画面的灵活运用相当穿越,开枪的音响效果也是延续自《乐高大电影》的“pew pew pew”。

比之更为巧妙的则是配乐。

在配乐师洛恩·巴菲的处理下,《乐高蝙蝠侠》的配乐中蕴含着超高含量的怀旧元素。

66版电视剧的主题曲无处不在,89版《蝙蝠侠》中由蒂姆·伯顿长期合作者丹尼·叶夫曼创作的音乐元素得到了充分致敬,更不用提汉斯·季默为《黑骑士》系列和DCEU创作的弦乐低音炮了。

除此之外,还有无处不在的《甜心先生》原声碟和迈克尔·杰克逊的《镜中人》,就连孤独堡垒孤门铃都是从约翰·威廉姆斯的《超人》主题里拎出来的。

配音方面,威尔·阿奈特的冷面特质再一次很好地通过动画配音传递出来,将蝙蝠侠的一碰就碎成遍地渣渣的虚张声势拿捏的恰到好处,这是他在《马男波杰克》以外的另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典型形象(虽然真人演出也并不比其他喜剧演员要差,在《发展受阻》和最近露脸的《波德莱尔大遇险》中都非常有趣)。

迈克尔·塞拉的罗宾依旧萌得发贱(和贱得发萌),但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的小丑一角失掉了一些角色特色,有点令人失望。

而在其他角色上,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星光熠熠,喜剧咖和流行咖无法一一列举,仅提一例89版哈维·登特&兰多·卡瑞辛的再度回归。

虽然不如《乐高大电影》那样有颠覆感,但自嘲精神和拒绝严肃的调性让《乐高蝙蝠侠》成为了2017年最富娱乐性的(动画)电影之一。

总的来说,《乐高蝙蝠侠》为普通观众提供了足够的动作戏和幽默段子,同时也为那些有着更多知识背景的观众neta了大量的流行文化和经年累月的蝙蝠侠笑话。

而对于那些刚刚认识蝙蝠侠这一角色的观众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进阶指南。

和时下流行的严肃流暗黑流真人漫改电影相比,《乐高蝙蝠侠》提供了令人无比愉快的超级英雄闹剧,对整个DC品牌的正面贡献要远远超过任何扎克·施耐德作品。

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强行站队的事情:漫威粉丝们抱怨DCEU电影华丽沉重故作深沉,DC党反过来又讥讽漫威电影的小儿科和缺乏深度。

但就现在看来,致力于疯疯癫癫,同时向几十年来的蝙蝠侠IP致敬的《乐高蝙蝠侠》,很可能就是那部能够同时满足两个阵营的掌上明珠。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make a change.Uuuuh!——Batman

 3 ) 自黑的境界

#The Lego Batman Movie##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积木版的DC漫画英雄,抛开乐高玩具这种很像像素不够的人物轮廓。

整部电影立意非常有意思,就是自黑,把观众看英雄大电影时发出的疑问直接通过剧情给展示出来,并且黑的不得了,当然除了自黑外,整个萌贱的调调让人眼前一亮,整体上来说它是一部好玩的电影。

 4 ) 我敢说,国产动画十年内拍不出这样的作品

三年前,乐高大电影(The Lego Movie)上映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内的观众并没有机会能够在影院大银幕上观看到这部极具创意的颠覆性动画作品。

飞车,爆炸,拯救世界,这部动画片的场面其实不输任何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

只能在电脑上看资源,太可惜了。

不过好消息是,《乐高蝙蝠侠大电影》(The Lego Batman Movie)上映了,而且一刀未剪。

上映不到四周,这部电影已经在全球狂揽2.2亿美元的票房,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仅仅8千万美元。

烂番茄新鲜度91%,IMDB7.7分,豆瓣8.2分。

可以说,《乐高蝙蝠侠大电影》是既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之后,DC漫改电影最成功的一部了。

除了赞扬电影精彩之外,美国影评人更有神吐槽:

“也许华纳兄弟应该把所有的DC电影都改成乐高版?

”我必须要举双手双脚赞同这个观点。

毕竟,颠覆人设,不按套路出牌,乐高电影系列最大的特色在这部电影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 * *电影一开场,影院灯光刚刚黑下来,华纳的厂标都还没出来,蝙蝠侠浑厚低沉的男声就已经开始吐槽:“所有重要的电影都从黑屏开始...然后就是超长,超长,超夸张的各种厂标...哦还有DC,这玩意儿就是靠老子撑起来的...”嗯,我有理由推断这个蝙蝠侠老爷可能被死侍“小贱贱”下了降头。

虽然这部片子在北美的分级只有PG,但吐槽之猛烈好笑,比《死侍》差不到哪儿去。

随手翻译开场那首Who’s the (Bat) Man(谁是蝙蝠侠)的几句歌词:有成千上万个超级英雄但我是最棒的那个,耶...谁的装备最酷炫?

蝙蝠侠!

谁的坐骑最牛逼?

蝙蝠侠!

谁的空翻最炫目?

蝙蝠侠!

谁的男人味最劲?

蝙蝠侠!

...真是够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臭屁的蝙蝠侠。

但不得不说,在一系列以黑暗阴沉为基调的DC漫改电影里,这个嘴炮又贱萌的蝙蝠侠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至于用高萌CP调戏粉丝什么的,导演玩起来完全不在话下。

蝙蝠侠与小丑之间满满的基情简直溢出了屏幕。

我就不剧透了,反正看到这里已经被小丑萌化。

而且,导演不仅溜到可以黑起隔壁漫威毫无压力,连DC自家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都没放过。

当然,作为一部漫改大电影,更少不了有无数致敬和粉丝梗。

据美帝的粉丝网站(Filmobession)的不完全统计,乐高大电影里至少出现了36处以上的漫画或前作电影梗,出现了29种不同的蝙蝠车,36个不同时期蝙蝠侠的“死敌”。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分别是:猫女,毒藤女,谜语人,贝恩,小丑女,双面人,企鹅人,稻草人,急冻人同时,电影里还出现了超人中的专门封印“超级坏蛋”的幻影区(Phantom Zone)。

至于幻影区里有谁嘛,我只能说,基本都是华纳兄弟的知名大IP,包括《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等等等等。

哦对,拉尔夫·费因斯也在电影里献声了,但不是伏地魔。

而在DC真人电影宇宙还未正式出现的正义联盟,倒是先在这部电影里提前跟观众见了个面。

反正,就算不是漫画粉丝,但凡对这几年的超级英雄电影稍有了解,就一定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无限的乐趣。

* * *其实,这部电影的导演克里斯·麦凯(Chris Mckay)自己就是一个超级英雄迷。

右臂猫女左臂美队就不用解释了吧。

但要赋予电影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颠覆属性,单纯的拥有热爱和情怀,不够。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是蝙蝠侠的超级迷弟...但当你退一步看时就会发现,整个为了摆脱父母被杀的阴影而去学习空手道,乔装成自以为犯罪分子最害怕的形象的设定其实是挺滑稽的...所以我们从中提取了一些元素,让蝙蝠侠变成了一个自负但依然极富魅力的角色。

”不仅如此,在剧本写作写作期间,创作团队还发现,在哥谭市78年的“历史”里,尽管有蝙蝠侠的存在,但这座城市依然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城市之一,犯罪分子有增无减。

于是,这一点就成为了创作故事的切入口,于是一个全新的蝙蝠侠故事就这样诞生在大银幕上。

打破漫画电影固有的格局,重新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这一点看起来容易,但事实上并非易事。

漫威宇宙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精密的商业布局之外,更因为转换了视角,将一个个超级英雄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从而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而DC漫改电影的一次又一次扑街,也恰恰是因为忽视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开始厌倦超级英雄毫无来由的逆天的能力,而故事本身又缺乏逻辑合理性的结果。

在乐高电影里,主创团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利用乐高玩偶与真人电影的之间的反差,让角色焕发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除了人物和故事的颠覆,电影中近乎无厘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样拥有巨大的魅力。

比如说,由于乐高世界里没有现实世界中的热兵器,因此在战斗时,所有的小人举着看似武器的玩具模块,全部用人声模拟出biu-biu-biu的声音(脑补一下都很萌)。

再比如说,在战斗期间,主角可以用建筑物倒塌时掉落的乐高积木直接拼出一辆蝙蝠车来。

就连最后结束大决战的方式,都无比无厘头无比乐高。

毕竟,这是一部乐高的电影,如果不利用和突出乐高玩具本身的特性,那电影会变得多么无趣啊。

更重要的是,虽然这是一部纯CGI电影,但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乐高积木块,都能够完全还原出来。

说到这里,其实就不得不提,乐高电影系列之所以成功,创作层面的创新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从电影到玩具,再到主题公园的一系列产业链。

这一套,其实好莱坞已经玩的非常熟练了。

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莫过于而《星球大战》。

成功到什么程度呢?

很简单,你不一定看过星战的电影,但是你一定见过星战的玩具。

仅仅截止到2012年,星球大战系列就获得了59亿美元的电影票房,但玩具收入却已经超过了120亿美元。

因此我们也就看到了,作为好莱坞六大制片厂的最大巨头,迪士尼很早就邀请产品开发部门在电影的初创阶段就参与团队工作,特别是电影人物的形象的设计(漫威系列为代表),以便更好的配合电影宣发,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人物手办和玩具。

好莱坞电影周边衍生品在一部电影的总收入中,已经占据到了70%以上的比例。

身为玩具厂商的乐高在选择与华纳合作的时候,不可能不深谙此道。

之前提到过,幻影区里出现人物和角色,基本都是华纳的IP,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乐高已经推出过过人偶形象。

因此,在美国,如果小朋友在看完电影之后想要乐高玩具,只要父母同意,走出电影院,随便进入任何一家大卖场,都能买到至少包含一个电影人物的整套乐高玩具。

纽约的乐高旗舰店,是这样的。

跟迪士尼一样,乐高公司也在世界各地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主题公园——乐高乐园(Legoland)。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了8个这样的主题公园,未来至少还要再建造5个,其中上海的乐高乐园正在建设当中。

而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乐高玩具展销柜台,而观众还心甘情愿地为了乐高的高超玩具推销技巧而掏出至少73刀(美国乐高乐园的平日门票官网最低价),这还不算玩完游乐园之后到纪念品商店的消费。

圣地亚哥乐高乐园的迷你旧金山在这一点上,我敢说,国产动画十年之内做不到。

动画电影都还没做好,就别提打造产业链了。

号称“十二年磨一剑”的《大鱼海棠》,美是美,但无处不在地充斥着对宫崎骏美学的模仿,毫无创新之处。

更致命的是,为了所谓的情怀,丧失了电影最核心的故事构建。

而近年来成为国产动画“希望之光”的《大圣归来》,制作了八年的时间,电影倒是还过得去,但是营销环节堪称灾难。

电影里出现的大圣布偶,本是一个绝佳的开发衍生品的机会,但却在电影上映后才开始“众筹”制作玩偶。

我有个朋友众筹初期就下了单的,四个月都还没收到产品。

时至今日,单纯看重票房数字根本不足以支撑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

而在国内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乏力,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认知不足的大环境下,开发周边产品更是举步维艰。

在这一点上,不论是从业者还是观众,都还远远没有修炼到能与好莱坞比肩的境界。

所以,在国产电影商业运作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请千万不要随便立下“年度票房突破600亿”这样的Flag。

因为一味冒进,只会给国产电影行业带来“大yue进”式的灾难。

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IP,那么多美好而深入人心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如果所有人能静下心来细细打磨每一道工序,这些文化宝藏能够带来的巨大能量将不可估量。

说了这么多,没有别的,只是恨铁不成钢。

所以,只希望各位能在被《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逗乐之外,能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

(本文首发与“毒舌电影”手机App和微信公共号,发布文章较本文略有改动)* * *最后还是打个小广告,朋友们一块儿攒了个电台,这期除了主播孔老师是巨无霸DC粉,嘉宾西多老师还是超级乐高迷,至于王老师,那就是捧哏界的吴彦祖。

这仨人凑一块儿,聊了一期播客节目,欢迎大家点击→「这个老爷不太冷」收听呀之前我们还聊过奥斯卡,《星战》,《神奇动物在哪里》,《奇异博士》等等等等,反正,没事儿就来听着玩呗!

 5 ) 我爱乐高蝙蝠侠

看完乐高蝙蝠侠首映,实在是太好看了!!!

完全没有想过会比第一部好出这么多。

视效和颜色完全一流,笑点密集但是绝对不低级。

完全是DC粉大狂欢的电影,里面有所有版本的蝙蝠侠,还有伏地魔和魔戒客串。

不管是不是dc粉,都绝对推荐这部片子。

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实在是太好看了。

果然DCEU需有乐高老爷来守护。

实在太喜欢了,开心的在天上飞啊飞啊飞!

 6 ) We Found Each Other:那些致敬蝙蝠侠与罗宾(活力双雄)的漫画彩蛋

无论是所谓原作(漫画),还是延伸的各类动画和影视作品,布鲁斯和迪克只要都有出场就几乎必定是一对默契相知、合作无间的拍档,他们携手并进、彼此扶持、互相理解,囊括了家人、朋友、搭档、父子、师徒、英雄与跟班、兄弟如此多的美好感情联系。

就某种意味来说,布鲁斯和迪克还是”竹马竹马”,鉴于他们互相提携、共同成长的年份已有十几年(漫画里分别于1939和1940年登场,是为数不多的黄金时代存留下来、至今人气仍旧很高的超级英雄搭档)。

尽管《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中对于布鲁斯和迪克的初次相遇以及某些剧情做了调整,使得它失去了一定深度而变得更加符合孩子们的胃口和欢乐向的风格(*见文末)。

这次的乐高大电影在致敬漫画上仍算做地很出色,对每一个比较熟悉蝙蝠侠和初代罗宾——活力双雄(Dynamic Duo)1.0——布鲁斯·韦恩和迪克(理查德)·格雷森漫画故事的粉丝来说,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以下,就由我来向各位观众介绍一些与活力双雄有关的彩蛋来源。

(图多且有超链接,流量慎)♪♪♪♪♪♪♪♪♪♪♪♪♪♪♪♪♪♪♪♪♪♪♪♪♪♪♪♪♪♪♪nanannananaBatman♪♪♪♪♪♪♪♪♪♪♪♪♪♪♪♪♪♪♪♪♪♪♪♪♪♪♪♪♪♪♪一、片尾迪克视角童声歌曲《I Found You》歌词中“点亮”的涵义(全歌词详见文末,没有翻译不过并不难理解)① 《Christmas with the Super-Heroes 2》(点此可看一位博主贴出的全部故事)

一个黑暗吓人的洞穴

凶猛的、防备外来物的蝙蝠

身后是灯光的罗宾鸟和罗宾制服② 《美国外星人:第04卷》 (点开有汉化,以下超链接基本如此)

“黑暗需要光明,恐惧需要希望。

”二、蝙蝠侠与罗宾盗物:“罗宾,跳!

”来源:《夜翼V2:第95卷》(“夜翼”在影片中也有出现,是一个制服的镜头。

夜翼是罗宾——迪克·格雷森——在独立后成为的超级英雄,可见《新少年泰坦:犹大契约》。

在夜翼V2的这话里,你还会发现片头闪现过的“狼蛛女”,她是迪克的爱慕者和追求者。

)三、有两人(布鲁斯和迪克)呼应意味,类似于看家庭照片的看镜子:来源:《黑暗胜利:第09卷》1115页四、防鲨喷雾、nanananabatman、打架时漫画式搞笑效果、被烟花喷、奇怪的过场音etc:来源:1966蝙蝠侠电视剧和1966蝙蝠侠大电影(哔哩哔哩搜关键词可找到,以防大家都懂的版权原因不贴了。

两位演员长这样:

很有时代感吧?

)五、蝙蝠侠保护他人的行为宗旨与罗宾对于蝙蝠侠的无条件言听计从与信任(这个其实可以找的地方很多,我只是挑了夜翼时期的某段话。

)例如:①《哥谭骑士:第1011卷》“……差别的核心在于,蝙蝠侠的战斗根植于痛苦——我们就承认吧——根植于可以说是孩子气的决心:不让别人遭受同样的痛苦。

但他训练过的那些人,他们的战斗根植于感激、希望、忠诚与献身精神。

他希望他们知道,蝙蝠侠希望他们知道,那对他有多重要……”②《哥谭骑士:第14卷》1718页“……我知道你做一切都有你的理由,而我想你并不总是认为我会相信这些理由。

我相信。

我甚至都没担心过你没把事情想透彻。

我只是有时候担心我不在你的考虑要素之内,而就算我在其中,你也会担心我不能照顾好自己……”(哥谭骑士第17卷有成年后迪克被布鲁斯收养的情节,因为设定中,布鲁斯只是迪克的暂时监护人,在迪克成年后两人就不再有法律上的养父子关系。

)③《Bruce Wayne:murder》:<1> <2>(图片无汉化,整个故事大致是说布鲁斯入狱,瞒着家人自己打算抛弃掉“布鲁斯·韦恩”这个身份,同时拒绝一切家人的援助。

我节选的部分是:当迪克知道这件事后冲过来理论并要求布鲁斯接受帮助,由于两人的理念、思维和计划的碰撞,最终从谈话发展成了互殴。

——故事的结局是布鲁斯主动向大家道歉,全家出动解决了事件。

)六、全家人一起看大电视(只找了一话)例如:《蝙蝠侠与罗宾V1:第20卷》(在92蝙蝠侠经典动画中,也有布鲁斯和迪克在解决小丑危机后一起看《生活是美好的》影片的剧情。

)七、迪克高兴地叫着“家庭旅行”并走上楼梯来源:《夜翼V2:年刊02》八、关于“恐惧”的谈话(只找了一个故事)例如:《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2》34页 迪克认为布鲁斯不会恐惧 《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3》 布鲁斯的恐惧 《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4》与《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5》 活力双雄克服恐惧(在《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2》第一页,还有“空中的蝙蝠侠用气球辅助下落”彩蛋) 九、韦恩庄园里布鲁斯和阿尔弗雷德讨论收养迪克的问题推测来源:《黑暗骑士传说:格林童话01》十、罗宾穿上了蝙蝠侠制服来源故事简介:在09年的《愿汝安息》(系列故事,不止一话,我个人同时推荐后来的《侦探故事:披风斗士的命运》)后,经由悲哀的《披风争夺战》,迪克接任了披风,成为第二任蝙蝠侠,同时也成为了布鲁斯的亲生儿子达米安的导师。

迪克和达米安成为了活力双雄2.0,在《侦探漫画:第687697卷》等故事(没列全,有需要的欢迎评论找我)中努力承担保护哥谭和拯救世界的责任。

布鲁斯于《布鲁斯·韦恩归来》 中成功“复活”,回到了爱他的人们身边。

♪♪♪♪♪♪♪♪♪♪♪♪♪♪♪♪♪♪♪♪♪♪♪♪♪♪♪♪♪♪♪nanannananaBatman♪♪♪♪♪♪♪♪♪♪♪♪♪♪♪♪♪♪♪♪♪♪♪♪♪♪♪♪♪♪♪文末碎碎念,含其它资料和我的个人观感:一、欢迎欣赏《I Found You》的歌词(来源酷狗音乐):

二、关于文首提到的“调整剧情”①关于芭芭拉·戈登(女局长)剧情的改编: 事实上,芭芭拉·戈登只在少数漫画世界中成为了局长,目前的哥谭警局仍旧由吉姆·戈登(养父)领导。

芭芭拉于1967年在漫画中正式登场,代号为“蝙蝠女”(蝙蝠女侠另有其人,是凯特·凯恩)。

年龄有波动,P52时期应该是介于布鲁斯和迪克年龄间,之后疑似更年轻了。

同样,只有少数漫画故事中与布鲁斯·韦恩有“恋情”,芭芭拉其实更多时候是迪克的恋人(现已分手多日)。

而芭芭拉的“双棍”和“布鲁德海文”,是迪克(夜翼)所惯用的武器和保护的城市。

在漫画中,芭芭拉并不像电影一样会常对布鲁斯说教,她更类似于蝙蝠侠的外援和半个学徒。

②关于活力双雄初见的改编: 各版本初见欢迎欣赏无垠蝶整理的:《罗宾起源故事的不完全整理(一)》。

以下是我个人评论) 如果您有点开前文介绍的《黑暗胜利》并看了故事的话,就会注意到乐高电影的处理让这个初见从非常悲伤变地有些欢乐。

相对来说我更欣赏漫画中的故事,因为这也是表现布鲁斯人格中“英雄”与“保护者”的光辉之处,而不是电影里因为望着美丽干练女局长而注意不了身边事的花花公子。

同时因为改编,蝙蝠侠与罗宾的经典场景“烛光誓约”,和誓词“打击罪犯与腐败,绝不偏离正义之道”应该没太大机会出现了,而这个恰恰是体现活力双雄被称作超级英雄的地方之一。

(烛光誓约:

1940s

2000s)③蝙蝠侠“究竟是在救自己还是救别人”和蝙蝠侠的“罪过”(个人观感) 这部分的模糊不清甚至为了戏剧性冲突和其它不知明原因而刻意地混淆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失败之处,也是我即使因为彩蛋很多很高兴也没点“力荐”的原因。

在我前面列出的蝙蝠侠主刊故事和哥谭骑士故事中,您会很明显地发现蝙蝠侠为了拯救他人可以做到彻底牺牲自己的一贯作风,与电影里不知为何会有的蝙蝠侠被斥责桥段有着极大反差。

尽管之后的剧情算有所弥补,然而也一定让部分并不怎么了解蝙蝠侠的观众产生了误解,更弱化了这个特点的鲜明程度。

同样,不亲近他人也绝对不是布鲁斯的“罪过”,而只是他的一个缺点(关于缺点一说有争议,此处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布鲁斯为了不让他人也被连累所以甘心排斥所有人的理念,正是让布鲁斯·韦恩被称做“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让人敬佩的同时心酸心疼的原因。

我个人非常不支持为了全年龄化和欢乐化,而随便地改动这两个与蝙蝠侠形象和精神直接相关的特质。

当然,除了这个缺点以外,电影的其它不足都比较细微、基本会被它的优秀之处掩盖,我自己本身也蛮喜欢这部电影的(虽然上面罗里吧嗦了一堆不好听的)。

撇开漫画原作不谈,电影本身很适合家长带孩子观看,也适合让粉丝放松心情、获得身心愉悦(只要你别多想啥)。

之类的优点各位在豆瓣的其它影评里应该已经看过许多遍了,我就不再赘述啦。

三、一些介(安)绍(利)①25本DC必读故事②《蝙蝠侠:元年》 《罗宾:第一年》③蝙蝠侠豆瓣小站(可以通过这个找到其它DC有关站点)♪♪♪♪♪♪♪♪♪♪♪♪♪♪♪♪♪♪♪♪♪♪♪♪♪♪♪♪♪♪♪nanannananaBatman♪♪♪♪♪♪♪♪♪♪♪♪♪♪♪♪♪♪♪♪♪♪♪♪♪♪♪♪♪♪♪装正经的部分终于结束了!!!!

如果我有什么错误请大力指出!!!!

以及对所有会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表示深切的感谢的同时发出呼告——“来补漫画吧!!

来掉DC坑啊!!!

”以上,再次感谢观看

 7 ) 通篇玩梗乐翻天——《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通篇玩梗乐翻天——《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今天介绍一部动画电影《乐高蝙蝠侠大电影》。

片名The Lego Batman Movie (2017),别名Lego蝙蝠侠英雄传(港) / 乐高蝙蝠侠电影(台) / 乐高蝙蝠侠 / 乐高大电影:蝙蝠侠。

这次华纳出品的乐高大电影将目光对准蝙蝠侠,从影片第一秒开始,疯狂地进行吐槽,预示着这是一部火力全开的喜剧大电影。

影片开篇,蝙蝠侠便用他那特有的喉癌晚期低沉声线进行犀利吐槽,可谓字字玑珠,都吐到了点子上,而且吐槽地好贱好犀利,让人不得不佩服,官方玩梗就是玩得溜。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通篇都是梗,甚至一个眨眼都会错过很多信息。

片中的笑点极其密集,一个笑点刚过立马又来一个梗儿。

如果你能够完全接住影片中抛出的梗儿,那么证明你是一名合格的美漫粉、DC粉。

影片火力不仅对准了DC一众漫画角色,还将目标对准了华纳拥有版权的各大经典角色。

片中登场的反派角色除了DC漫画中常见的小丑、小丑女、毒藤女、贝恩、泥脸、谜语人、企鹅人、急冻人、稻草人等角色,还有不属于DC宇宙的伏地魔(《哈利·波特》)、索伦(《指环王》)、金刚(《金刚》)、邪恶女巫、美杜莎、戴立克、德古拉(《神秘博士》)、霸王龙、大白鲨、特工史密斯(《黑客帝国》)、黑湖怪怪兽(《黑湖妖潭》)。

他们都是各大影片中的标志性反派,能出现在这部影片也因为他们都是华纳版权角色。

哥谭市是我们的,轮不到外人来摧毁。

仿佛平日的打击犯罪活动都是兄弟们之间的自娱自乐,共同对付外来入侵者才是正事。

蝙蝠侠一边黑着自杀小队,一边带着一群奇形怪状的DC反派大战华纳反派。

战斗中充分利用乐高玩具的变形特点,大胆发挥想象力,打得合情合理又好玩好看。

影片主要探索内容集中在蝙蝠侠孤独的内心。

年幼丧失双亲、身边挚友总会离他而去,蝙蝠侠渐渐把自己的情感封闭,不愿意再接纳新人。

有时候他会采用更加极端的方式,通过伤害对方情感,让别人远离自己。

其中受伤最深的当属小丑。

原本小丑一直以为自己是犯罪王国的国王,这群反派角色之首,他认为,蝙蝠侠作为自己最大宿敌,应当会将自己看得很重。

可偏偏蝙蝠侠像一个负心汉一样,表示两人“完了”,没有继续的可能了。

这让小丑的心碎得一片一片又一片。

I hate you.Oh,I hate you more.I hate you the most.I hate you forever.两人的对话和情侣间互诉衷肠的“I love you”如出一辙。

在《蝙蝠侠:致命玩笑》中,蝙蝠侠和小丑变得逐渐清晰,他们就像硬币的正反面,相辅相成,都是相互支撑对方的重要支柱。

这次在《乐高蝙蝠侠大电影》更是将这点发挥到新高度。

小丑宛如一个痴情怨妇,穷尽一切办法,甚至采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只是想要引起“变心”渣男的注意。

官方撒“狗粮”,谁都架不住。

影片就像蝙蝠侠和小丑的一封情书,将两人虐恋逐一展现。

就像片中多次出现《甜心先生》靓汤的那句“You complete me”,《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也对蝙蝠侠说过“Youcomplete me”。

官方坐实蝙丑配,通篇玩梗乐翻天。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8 ) 观后感

这部由玩具积木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成本仅8000万美元,上映两周(到2月22日)北美票房就达到1亿1200万,轻松完成了一个亿的小目标!

赢得了票房的同时,各大评分网站也给出了高分!!!!!!!!!!!!!!!!!!!!!!!!!!?????!!!!!!!!!!!!!!!!!!!!!

 9 ) 【乐高大法好】“乐高大电影”的前世今生

说起乐高玩具,想必不少家长都能想起被熊孩子要乐高的哭声所支配的恐惧。

这个来自丹麦比隆的玩具品牌,从1949年投入生产至今,已经卖出了超过6000亿块塑料积木。

而乐高成功的最大秘诀,除了玩具本身极富辨识度的人偶和积木造型,大开脑洞的沙盒玩法,最关键还在于乐高懂得依托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将品牌文化渗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每年都有“乐高化”的影视作品,实体周边,电子游戏催你剁手。

而在银幕上, “乐高式幽默”招牌的自黑,戏仿,解构,无厘头喜剧风格更是自成一派。

即将在3月3日上映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便让一向唱黑脸的高冷蝙蝠侠人设崩塌,话唠傲娇还爱讲段子。

不过,被乐高黑惨的银幕英雄可不只这一位,星球大战,哈利波特,侏罗纪公园,还是指环王,夺宝奇兵,漫威DC 无一幸免,都成为了乐高积木世界中的欢乐版图。

在《乐高蝙蝠侠》上映之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五颜六色,异彩纷呈的积木海洋,聊聊“乐高大法”的前世今生。

乐高启发“积木电影”乐高玩具诞生于1932年的丹麦比隆。

其创始人奥勒·基奥克先生生于1891年,但一直从事木匠工作的他,直到1932年才开始转行玩具业,木质积木也成为了最早的乐高雏形。

1934年,基奥克为自己的玩具品牌起名为“乐高”(lego),来自于丹麦语“Leg-Godt”,意思是“好好玩”,之后他才得知这个名字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拼合”。

1949年,乐高开始使用塑料制作积木,从此走出国门,向挪威、德国、瑞士和英国贩卖产品,在经过了乐高匠人们的不断改良之后,6块2X4的乐高积木就能组合出915,103,765种形态。

凭借着千变万化的玩法,丰富多样的套装,乐高很快便在60年代风靡全球,走进千家万户。

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不甘于用积木过家家,转而将乐高积木作为影像元素,制作出了作坊式的“乐高电影”1973年,第一部“乐高电影”—《月球旅行记》(En rejse til månen)问世,12岁的哥哥拉尔斯和10岁的弟弟哈斯因使用乐高车辆模型以及DIY纸质场景,以”阿波罗登月计划”为灵感,用8毫米摄像机拍摄了第一部乐高短片。

由此也开创了以定格动画+真人演出形式的早期“积木电影” ( Brickfilms)。

拉尔斯和哈斯因还将《月球旅行记》展示给当时的乐高CEO—哥特弗雷德(创始人基奥克的儿子),后者相当喜欢这部短片还留下了唯一一份拷贝。

直到2013年,拉尔斯和哈斯因才在油管上公开了这段影像,作为外公外婆金婚的献礼。

乐高大电影的诞生受到《月球旅行记》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乐高爱好者和独立电影人开始拍摄风格各异的积木电影,他们甚至在2000年成立了“积木电影”官网,用更高的帧数,更现代的CGI合成技术,以及更高昂的制作经费逐步壮大这一特殊电影类型。

同时,乐高也不再和制作积木电影的独立电影人就版权问题互相较劲,而是在2000年正式成立“乐高工作室”,专门拍摄乐高主题的短片电影,同时鼓励民间爱好者发挥想象力,拍摄更多制作精良的乐高积木电影,意在互利合作为乐高的新产品做免费宣传。

也正是得益于此举,民间积木电影有了更为自由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标志着这个来自丹麦的玩具厂商终于具备了好莱坞商人的销售思维,开始用动画剧集为自己的玩具套装植入广告。

2003年,乐高工作室与米拉麦克斯合作推出了第一部官方乐高电影—《生化战士:光之面罩》,并在《生化战士》三部曲系列完结之后,在2009年和华纳在电影领域合作。

接连推出了一系列蝙蝠侠和正义联盟主题的乐高电影,比如《乐高蝙蝠侠大电影:DC英雄集结》,《正义联盟之末日军团的进攻》,《正义联盟大战异魔联盟》,《正义联盟之宇宙冲击》等等动画电影。

不过,此时的乐高电影还止步于DVD市场,尽管在游戏,电视剧集领域佳作频出,但都是在原有IP基础上加以乐高式改编,始终没有一部院线上映“大电影”问世。

直到2014年的《乐高大电影》上映,才将乐高玩具真正的品牌魅力与企业文化完美呈现。

如果说14年之前的乐高电影只是借助流行文化打广告,卖玩具。

那么《乐高大电影》则是在打广告,卖玩具之余,将乐高电影的世界观,艺术风格,人文价值高度整合,集中展现了乐高独有的视觉趣味。

在《乐高大电影》中,各种物理材质都被色彩斑斓的乐高积木所代替。

车辆,道具千变万化的组合,拆分都是乐高玩法的体现,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视觉奇观让人惊叹不已。

卡司阵容汇集了超级英雄,体育明星,歌手偶像等娱乐大咖,让观众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体现了乐高玩具强大的文化渗透力。

最重要的是,《乐高大电影》通过三次元中父子和解的故事,传达出乐高的文化使命—激发,唤醒每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主题,故事,影像的高度统一,让《乐高大电影》在2014年初口碑爆炸,在全球取得了4.6亿的票房佳绩。

而乐高公司更是在本片上映之后,击败了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玩具厂商。

两部电影续集也都将在今年上映,第一部便是在3月3日登陆院线的《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第二部为《乐高幻影忍者大电影》,《乐高大电影2》定于2018年)乐高蝙蝠侠的单口相声作为14年《乐高大电影》的续集,《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紧接上一部的剧情,只是更聚焦于蝙蝠侠所处的乐高DC世界。

该片讲述了蝙蝠侠为解救水火之中的哥谭市,与小丑斗智斗勇,在此过程中,他还要抚养罗宾成长,学会从一个独行侠,变为善于与他人通力合作的城市警察的故事。

而该片最大的看点,便是你们所熟知的蝙蝠侠老爷,那个玩深沉,玩失踪的高冷硬汉在本片中画风突变,成为了DC单口相声之王。

自80年代弗兰克米勒将蝙蝠侠重塑为黑暗英雄之后,这位黑暗骑士便一直以冷硬,独行的姿态活跃于漫画,电影之中。

然而当他穿越到乐高的积木乐园,30多年来被无数漫画家与导演苦心经营的人设彻底崩塌,成为了搞笑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蝙蝠侠第一次出现在乐高电影中了。

早在2013年,蝙蝠侠就主演了《乐高蝙蝠侠大电影:DC英雄集结》,只不过4年前的蝙蝠侠老爷人设还没崩,顶多就是被正联队友又黑又怼罢了。

但到了14年的《乐高大电影》中,老爷俨然成了自恋自大的渣男,甩不掉偶像包袱的他在片中傲娇到刚愎自用,女朋友也救不了这枚直男,跟着暖男跑了。

而在这部《乐高蝙蝠侠大电影》中,刚刚失恋的蝙蝠侠连节操都不要了,开启话唠吐槽模式的他嘴炮连篇,正联的同事都被他黑了个遍。

被带了节奏的还有与他对抗的一众反派,什么毒滕女,贝恩,急冻人,企鹅人说起了群口相声,最要命的还有老爷的宿敌—小丑,这次竟然明目张胆的和老爷公开卖腐,相爱相杀,基情程度简直辣眼睛。

除了激萌逗趣的乐高式幽默之外,本片中还出现了多到令人发指的蝙蝠侠彩蛋,从60年代的蝙蝠侠电视喜剧,一直到饱受争议的《蝙蝠侠大战超人》都成为了老爷吐槽的对象,再加上华纳旗下的哥斯拉,金刚,伏地魔等等银幕巨星插科打诨,简直是一部流行文化超豪华乱炖之作。

这也正是“乐高大法“的独特魅力—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解构。

总而言之,《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绝对是老爷死忠粉不可错过的院线首选,而从全球2.28亿的票房与烂番茄91%的新鲜度来看,影片必定会是一部笑点密集,妙趣横生的银幕佳作。

最后说一句:一入乐高深似海,谨慎剁手更健康

 10 ) 哈哈哈哈哈

我去真的没想到有这么好看,文武戏搭配和谐,干净利落不拖沓,玩梗的同时也不影响剧情,配乐简直满分啊!

DC粉福利,从未见过有如此好看的动画片,为什么平行宇宙可以拿奥斯卡这个不行啊!

不说了让我笑会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乐高蝙蝠侠大电影》短评

最好玩的一部蝙蝠侠电影,除了蝙蝠侠系列所有反派悉数回归打酱油外,各种经典电影中的反派也一股脑的当起了人肉背景,笑点密集但都隐藏在逗比属性的台词和海量的彩蛋中,此外竟然意外兼具家庭片的温馨风,美中不足之处是乐高属性的缺陷让影片的动作戏略显凌乱而缺乏感染力。★★★★

9分钟前
  • yihan1010
  • 推荐

单就不拿情怀当回事儿这点来说本片真的值得让近几年的很多片子好好自我反省反省。

1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主题鲜明向上,仍不忘贩卖乐高玩具理念。DC宇宙认知缺失,一些梗根本没反应(也不想),再加上话唠...over...

16分钟前
  • MaclovenZD
  • 还行

70/100.金刚狼有了个女儿,蝙蝠侠有了个儿子。超多彩蛋与梗,每个配角我都想定睛看仔细点,可是都太能动了。蝙蝠侠在这里面只是个孤独又臭屁的儿童,音乐品味还不错,和小丑的相爱相杀简直没眼看。十分适合乐高兼蝙蝠侠兼正义联盟兼哈利波特兼指环王等系列粉丝观看。

20分钟前
  • 蜉蝣渡海
  • 还行

还是乐高电影一贯的kuso大杂烩风,不过在batman的人设上稍微用了点儿心,配乐很复古怀旧;范因斯给管家配音,却没给伏地魔配音这不合理。

25分钟前
  • ParasItE
  • 还行

Batman身边一定要有个Robin做搭档,开枪射击一定要有自带音效biubiubiu才带感~和小丑相爱相杀的表白也太有爱了「我恨你」是比「我爱你」更有力度的情感表达。梗太多了,笑点密集!组团来的反派联盟阵容亮瞎眼,超级英雄联盟的聚会都不带Batman玩,心疼老爷三秒钟☞嘤嘤嘤~

29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小丑带着金刚霸王龙大白鲨伏地魔小魔怪索伦之眼....围攻蝙蝠侠,蝙蝠侠抛弃正义联盟带着罗宾阿福蝙蝠女贝恩谜语人毒藤女....绝地大反击,如此胡闹又不失趣味也只有这片能做到了....但不可否认确实不及《乐高大电影》惊艳、深刻、重创意,本作充其量只是通篇乱入恶搞而已。7/10

33分钟前
  • 瓦力
  • 还行

需要更多乐高!!!

3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看得我波澜不惊

42分钟前
  • NewStruct
  • 较差

第二次看果然产生了抗体。原因很简单:这电影只有前20分钟和拜访超人是蝙蝠侠大电影,其他部分骨子里还是乐高牌狂野合家欢激爽柠檬糖,一颗更比一颗淡。

47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一部「廣告片」拍到這個地步還是蠻強的,只是故事的核心元素有點偷師超人特攻隊~

52分钟前
  • 阿树
  • 还行

蝙蝠家的卖惨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全世界就你最可怜

57分钟前
  • 管好你的臀部
  • 很差

也就片头片尾的吐槽深得我心。PS:听到了我Dalek的呼唤~~~

1小时前
  • mOco
  • 较差

太busy,累

1小时前
  • 还行

小孩看不懂,成人如我又嫌不够毒舌和重口。尴尬。

1小时前
  • 猪头妖怪
  • 还行

伏地魔竟然不用阿瓦达索命,用Wingardium Leviosa。。。

1小时前
  • Orange
  • 还行

官方逼死同人系列。全程高能,完美戳中所有点外加惊喜连连。

1小时前
  • AAA二流观众
  • 推荐

iron man sucks!

1小时前
  • EnWaffle
  • 力荐

乐高这次广告不行,没有买玩具的冲动。(49一个Minifigure也太他妈贵了吧!!)

1小时前
  • 郭连凯
  • 推荐

本片告诉我,有版权真好。乐高太狠了,刨了蝙蝠侠九十年祖坟。

1小时前
  • 蝌蚪往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