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乡
Jauja,走出安乐乡(台),巧黑(港),丰饶之地,Land of Plenty
导演:利桑德罗·阿隆索
主演:维果·莫腾森,迭戈·罗曼,格茜塔·诺比,马里亚诺·阿尔塞,维比约克·莫林·阿格尔,米萨埃尔·萨维德拉,阿德里安·方达依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丹麦,法国,墨西哥,美国,德国,巴西,荷兰语言:西班牙语,丹麦语年份:2014
简介: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曾参加过普丹战争的丹麦军官Gunner Dinesen(维果·莫腾森),带着青春期女儿Ingeborg(Viilbjørk Mollie Malling)从丹麦来到阿根廷,加入阿根廷军队,参加征服沙漠之战,女儿却跟一个阿根廷士兵私奔,生死未卜,他从此踏上了荒漠里的绝望寻女之路。详细 >
摄影神乎其技,看醉了。相比宇探编的西行寻女,前往安乐乡的孤寂之旅更执拗更无助,旷野石滩是故事最后的魔力场,主人公仿佛在此穿越星门前往未来寻见答案。百年跨度,百般求索,回看老父,沧海一粟
镜头下散发出一股无法掩盖的古典美,如油画般精致的唯美画面,剔除了锋利边框的圆角画框,极度讲究的4:3画幅更加突显出影片的别样美感,艳丽的色彩如此夺目,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搭配上一份无处躲藏的宁静,不加修饰的美便油然而生。女儿随着内心的欲望逃离,只愿沉溺在爱的欢愉中,在放纵过后便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虚无的影子,让后来者望尘莫及。父亲踏着沉闷的调子找寻,透过水面凝视自己苍老的容颜,跟随野狗来到荒芜的原野,只看见一个被抛弃的信物,却始终不曾见到她残留的痕迹,两人间不可跨越的距离。结尾的设定显得比较多余,原来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愚蠢的故事。穿过草地、海洋、河流与山丘,踏遍黄辉落日也寻不到的安宁,翻过万水千山也看不见的美丽,都只是一闪而过的光影,然而荒漠足以吞噬一切,唯有此刻的绝望和痛苦,无可替代。
砍掉四分之三镜头绝对没问题。
除了音乐有些感觉其他无感
开场第一个镜头惊艳。山洞之后的戏直接看不懂。进入幻境。是谁的幻?
画面比例有新意。
B+. 摄影极美,像在历史画般的时空夹层里漫游。前半段明显感到镜头刻意维持的间离(固定的景框中漠然的走位与表演),但随着主人公卸下武装(马被偷走)并深入荒野,“文明”的距离感也逐渐被化解,转变为环境在个体身心层面激发的自然反应,最终在星空和大雾的感召里变成直击人心的“通灵”。结尾真是虚无:万事万物,梦醒梦中,不变的唯有一池绿水。
不到结局不会知道之前的涵义,基本是一个单身父亲对自己日渐成熟女儿的不安全感的全面展现。摄影很美,节奏的确很慢
#思辨实在论与电影机器#这部影片自反的姿态,揭示了电影机器的局限性,暗示了一个不可能被呈现的世界,而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关联的方式也是脆弱、易变且自相矛盾的。大部分固定的镜头与长镜头,的确逼出了某种画面中呈现的物质性。
竟然手抖点播了一个非高清,看得我都想自戳双目了。
古典摄影之美,那一抹红绝了!https://kickass.so/usearch/Jauja/
【沉睡在星空下,迷失在荒芜中;追随流浪的狗,遇见未来的我】本届一种关注单元最喜欢的影片。结局有点画蛇添足了。
狠精致啊,但始终停留在描摹阶段,很难看到真正的状态
迷梦与轮回的气息。极简风格,画面很有个性。星空下的镜头很美。
非常不阿隆索又非常阿隆索的一种转向
心向安乐乡,却迷失荒芜里。看时还以为是部老片,方正的画面,怀旧的画风,鲜少的对白。夜空下的画面是最喜欢。【和2001太空漫游差不多困的一部片……
内核非常古典文学
固态电影。圆角画框下固定镜头所摄制的自然景观得到提炼,观看者的视线也得以收束至局部,于是局部运动的连续被始终聚合在单一场景内。几处音乐响起的镜头,是对人物当下感知的捕捉/隐秘情绪的发散,聚焦于个体情感在情境中的泛化。白昼与夜幕,时间并非呈以流动姿态,更多是填充画面的自然影像,人物行走在消匿声音的绿野上,朝向无方向的永恒虚无。
实在好无聊 我是文艺不起来了
此间与彼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