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不是王毛

我不是王毛,Wang Mao

主演:王大治,郭金杰,葛晓凤,苏丽,罗京民,徐箭,童振军,王旭东,赵中华,王蕴凡,彭纪国,美浓轮泰史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河南话年份:2014

《我不是王毛》剧照

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2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3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4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5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6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3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4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5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6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7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8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19我不是王毛 剧照 NO.20

《我不是王毛》剧情介绍

我不是王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少林寺学武归来的狗剩(王大治 饰)暗恋青梅竹马的杏儿(葛晓凤 饰),但穷二代 的他遭到岳丈(罗京民 饰)嫌弃。一没家产继承,二没手艺创业的狗剩只能顶替兄弟从军,以舍身卖命的方式赚取军饷,攒钱提亲。但在从军过程中不仅被同村情敌杨三(郭金杰 饰)设计陷害,还遇到许多离奇波折……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哈尔滨往事之风雷动牙狼:黄金风暴翔贼巢夜幕降临之时击雪蹂躏天际行者越狱第二季宝宝进城人鱼小姐森林惊魂我的笨蛋老婆失忆了第二季全家变身大作战浪漫追星社东京机场管制保安部零度战姬处子之山美国颂歌神秘村快乐在一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消逝的琥珀宫缘来花开心之静寂母亲的春天灰猎犬号谎言使用法则斗破苍穹3:除恶神秘人质决算!忠臣藏

《我不是王毛》长篇影评

 1 ) 《我不是王毛》——电影,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这是一篇写于很久之前的影评。

从去年到今年,电影市场不乏各式各样的喜剧片。

有时尚小白暖心《滚蛋吧!

肿瘤君》,有笑cry到让人尴尬癌犯了的《夏洛特烦恼》,还有星爷个人风浓烈精刻细雕的大制作《美人鱼》等等,兵临城下的攻势席卷各大卫视及网络娱乐头条,加之众电影人都深谙观众笑点,点穴之功无一不精准,且点穴手法如暴雨梨花,无一不密集。

因此观众也都乐于在开怀大笑中掏钱买账。

谈到这里,似乎中国观众的笑穴已经被点完,再想出一部引爆满场笑声且令观众甘心买账,并不被诟病炒冷饭嫌疑的佳作真是不要太难呀!

既然有难题,自然就有功力深厚的大侠接招。

这不,就有我们现在谈论的这部电影《我不是王毛》。

这部电影不是我在各种贴满包治百病老中医的电线杆上找到的,而是在豆瓣,M-Time,大众影评等电影评论网平均分八分以上的推荐中找到的,关键词:轻喜剧,战争。

打开电影,从刚开始镰刀锤子根正苗红的“八一”标志,到由灰变彩的结尾,我只能说一句心悦诚服的“赞”。

平白简洁的叙事结构,毫不刻意的峰回路转,脱离苦大仇深的说教模式,而是以轻松的语气将一个深刻的命题抛给观众在笑过以后去思考,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的顺畅,譬如金庸武侠的化骨绵掌,化一切于无形。

单看影片简单的介绍,走惯套路的我们无非两种想法:第一种,屌丝男主在尝遍人世所有幸酸后化悲愤为浆糊,哦,不,力量,奋发图强励志逆袭,迎娶白富美,出任民国CEO,走上人生巅峰!

第二种,本片有抗日元素,定离不开“手撕鬼子”,“八百里射杀鬼子”等中国式超自然SUPER抗日男主!

但是,我只能说“但是”!

为啥?

因为这部电影的买点之一就是各种各样转折式的“但是”。

所以,接下来我要安利的是那些令我惊喜的小彩蛋,至于剧情和笑点,留给大家在电影院慢慢享受。

影片刚一开始通过一个风俗式的饭局解秘了呆萌男主的凄惨身世,在乡邻面前归来的男主并未功成名就,耍一套少林拳法都那样滑稽难堪,直到最后,在众人的不屑和无视中鼓掌一击,劈裂的桌子才象征性的收回了一些存在感。

这样的峰回路转略有点像袋鼠国的《恶女裁缝》,同样是点到为止的喜剧,同样是身世惨淡回归故里的主角,不同的是《恶女》是一部复仇式的救赎,女主带着直冲云霄的女王气势华丽的虐了一把麻木不仁,胆小猥琐的乡邻。

而《王毛》的男主,是一个卑微到尘埃里的小人物,所能威慑众人的,还是一套略带滑稽毫不显眼的武术,面对乡邻也是憨憨的笑着以求共容。

为了追爱,我们的三无(无颜值,无身家,无男友力)男主角开始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各种花式上战场,因此,也拉开了我们的战争场面。

男主角征了兵,上了前线,蹲了战壕,在枪林弹雨,火烧烟滚的战场上,战友死了一摞又一摞,大家都在仓皇逃走时,无计可施的男主角只能选择装死,侥幸逃离死亡后对着故乡,拔腿就跑。

这一点和《阿甘正传》有略相似之处,只是呆甘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还能想的起心上人那句暖心的嘱咐“Gump, run, just run!”而我们这部剧的男主,只能一个人孤独面对死亡,奋力求生。

连一句祝福语都没有的孤胆求生,微微让人心痛。

男主在经历了两次生死,劫后余生时,这样的转折表述《黄金大劫案》也有用到,只是《黄金》的男主机智过人,命悬一线时还能靠惊人的应变力躲过命劫,而我们的这部男主,面对战争的残酷和生命危机时,只能用寻常人的本能去求生。

没有夸张的手法,只有直白生动的事实。

一直到电影的结尾,看到由灰变彩的画面,都会让人想到姜文的《鬼子来了》,余华的小说《活着》。

以及小反派杨三的引火上身,玩火自焚,也和老美的《社交网络》略有相通之处,同样都是人生百态,同样都是剧中的人物一己之私所造成的伤害,细追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正确。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可以说这部电影非常会说话,用余华式通俗易懂的表述,将一个具有世界共性,又有本民族特性的小人物,以渐进式的笑点,让观众笑中带泪,感到了被尊重的智商。

所以说,本片全程无嘈点,还附带各种大片、经典电影及经典小说效果。

怎样?

心动吗?

接了我这片安利如何?

 2 ) 谁能过上好日子

主人公狗剩是林河王家的养子,他喜欢王家的闺女杏儿。

为了挣钱盖房娶杏儿,狗剩顶替王家的傻儿子王毛当了兵,因为当兵给四块大洋。

这个兵他一当就是三回。

先是国民党的兵,跟日本人打仗,打到全军覆没,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逃回了王家。

又是皇协军的兵,去打新四军,他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人要打中国人,找到机会溜掉,又逃回了王家。

最后,狗剩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新四军。

新四军军容整,军纪严,真心实意打日本鬼子。

指导员耐心地跟狗剩做思想工作,让他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还看出他心里有事,让他回家先把事情办了,同时侦查鬼子的情况。

喜欢杏儿的人可不止狗剩,还有杨三。

杨三是治保主任,日军进驻林河之后他便狐假虎威,到王家来抢亲。

赶回来的狗剩打跑了杨三一伙,终于娶到了杏儿。

可是转天,杨三带着日军来王家抓新四军狗剩。

王家不肯说出狗剩在哪儿,日军屠杀了他们全家,也杀死了碍事的杨三。

从外面回来的狗剩看到王家以及村中的惨状,去日军军部向日本鬼子展开复仇。

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不那么常规的主旋律影片。

能看出本片对《鬼子来了》的借鉴,比如全片是黑白的,只在最后一幕换成了彩色的,再比如有意地展现了老百姓在战争时期的怯懦和算计。

不过,本片终究差了一口气,这口气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物脸谱化严重。

狗剩作为主人公,从只顾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农民成长为英勇杀敌的战士,这个转变是影片的需要,但是非常程式化,片中没有为此提供足够的说服力。

杏儿则全程工具人,没有流露过一点儿个人意志,她只是作为男人的意淫对象和好日子的化身而存在。

日本人方面也没有一个像《鬼子来了》里花屋小三郎那样有血有肉的角色,只是一群杀人机器。

而且,同传统的主旋律电影一样,片中一定要有一个汉奸的形象,用来吸收老百姓的算计,冲抵掉他们的怯懦。

说起来,杨三这个汉奸反而是片中最立体的一个人物。

他为人精明,善于钻营,利用治保主任的身份为自己谋利,这样的人在日占时期大抵会当上汉奸的。

他也喜欢杏儿,他的做法是利用权力逼迫王老汉同意亲事。

当日军大开杀戒时,人性未泯的他受到震撼,试图阻止,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狗剩和杨三算是发小,却是两个极端,同样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一个卖力气加卖命,一个动脑子,玩心眼儿。

在战乱中,死神是盲目的,命大的狗剩活了下来,成为传奇。

换做是和平年代,谁能过上好日子倒是不难猜到。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3 ) 王毛爱国

印象最深的是狗剩奔跑的镜头,一次又一次的卖命参军,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一次又一次的向着家奔跑。

在他参加了新四军之后迎来的第一场战斗,他在站起来逆着冲锋的方向逃跑的时候,虽然知道他这是要当逃兵了,但心理还是为他默念,跑快些,再快些。

就好像珍妮对着阿甘喊:forrest run!

forrest run。

当然最后他还是幡然醒悟返回战场,但我觉得他就是逃走了跑回找他的杏儿了,也不应该被追责。

他没有犯任何错误就要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事情,这不论是出于任何情况都不是一个理所因当的要求。

 4 ) 王大治:许二和&狗剩

  我非常喜欢《士兵突击》,其中许三多的的爹许百顺(罗京民)和二哥(王大治)这两个角色给我印象很深,没想到他们两个在这个电影里面又饰演父子,让我觉得很是惊喜,尤其是王大治饰演的许二和。

  在《士兵突击》里面,王大治饰演的许二和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二流子,花花衣裳,吊儿郎当,啥都看不上,一直要外出闯荡。

在许三多参军前,二和是个二流子,对父亲的话满不在乎,踢拉着鞋叉着腰抽烟,对史今毫不客气满脸的不耐烦,不屑一顾地晃悠着走回屋里,那神情、那动作,直令人叫绝。

但他同时也有温情在。

在许三多被成才率众围打的时候,许二和举着锄头就冲过来了。

二和对许三多的爱护,还是很有哥哥样的。

最喜欢的是哥俩在水边草坡上的谈话,那时候的二和跟那一汪秋水和那一抹夕阳一样柔和。

家庭剧变后的二和是个作困兽斗的男人,父亲在牢,大哥出逃,三弟遥杳,在炸成一片黑灰瓦砾的家的废墟里风餐露宿,面对这一切需要何等的勇气!

买烟的二和落魄中仍带足了流氓气,独有那一句“我现在只能硬,不能软”暴露了他的内心,那个红了眼眶强忍泪水故作硬气的二和,值得赞叹。

后来主动要和三多一起还债,“两个人一起还得快”,这句话,看似平和,却足以令人泪下。

这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在《我不是王毛》里面,王大治饰演的是狗剩,他自小被收留在王毛家,从校暗恋青梅竹马的杏儿,但穷二代 的他遭到岳丈(罗京民 饰)嫌弃。

少林寺学武归来后,一没家产继承,二没手艺创业的狗剩只能顶替兄弟从军,以舍身卖命的方式赚取军饷,攒钱提亲。

在战场上,狗剩意识到自己天生是个神枪手,并结交了一些战友,与他们经常在生死线徘徊。

每次日本人压上来了,他为了活命都会装死,等日本军队走后,再爬起来跑回家里。

就这么装死,逃跑,再参军,再装死,再逃跑,来来回回参了三次军。

最后一次参军,他跟着八路去打仗,指导员看出了他的心事,准许他回老家料理好自己的私事。

狗剩在经历这么多生死考验之后,终于能高兴地回家准备娶杏儿,却没想到悲剧马上就发生了。

原以为结局会好一些,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人那么的悲伤,喜剧变成了悲剧。

但是王大治的演技演的是真好!

  王大治长得很普通,也就是这种普通,造就了许二和和狗剩,显得十分真实。

从那小小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眼神,有玩世不恭,有淡漠,有温情,也有愤怒和绝望。

  就凭这两个角色,我觉得他是个好演员。

 5 ) 王大治,非常有演技的演员

直接五星,这才是真实的抗日片,不像一些神剧,一个小孩子一天狙击四十一个鬼子,还会飞檐走壁,11111111123156556555542424542722724542424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52252422525252525242525225224252522524424242424242424242424

 6 ) 黑色荒诞的幽默

其实故事是假的,但是故事中充满了黑色的幽默的荒诞气息,王毛就是想娶杏儿。

三间大瓦房,这就是当兵的目的,这就是广大的农民的心声,杨三儿也是想娶杏儿,前期故事比较轻松,有趣,后期就比较冷酷严肃了,故事的有点像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但是走的路线不一样,这个故事聚焦于王毛一个人身上,不得不说,还是都是戏骨看起来舒服,不管是王大治也好,还是罗京民,还是其他的演员,一看都是老演员,瞄不准咋办,不聋就是不好,

 7 ) 一部注定被忽视的佳作

《我不是王毛》尽管有着许多瑕疵,但仍不应该被观众忽视。

这样的影片更有资格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即便它没有那么像我们所熟知的主旋律,却是最贴合那段历史的主旋律。

如果无法抛开影片相关人员的履历,像对国内现今审查制度不满的人们,难免在观看前便对该片有一定的偏见。

这部作品的导演赵小溪是赵葆华的儿子,赵葆华是广电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

在一些资深影迷心中,可能对赵葆华有很多意见,源于他对宁浩的作品《无人区》的评价。

以他的言论为代表,《无人区》被枪毙了四年,最终以一个妥协的面貌问世。

这回,由他儿子导演的《我不是王毛》中,我们也能看出很多妥协的成分。

而赵小溪本人之前的作品,叫得上名字的仅仅有《枕边那张脸》和《咒丝》两部素质不高的惊悚片。

如果以这些来评价《我不是王毛》,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这部片提不起兴趣。

然而观影过后,我意识到这部作品注定是一颗遗珠。

在我的心目中,国产电影有三座大山至今难以逾越:《霸王别姬》,《活着》和《鬼子来了》。

三部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即是用辩证的角度表达特殊时代的国民性。

这三部电影是独一无二的,是国外创作者无法模仿的,是真真正正只能扎根于中国土地上的伟大作品。

其余的国产电影,或者囊括整个华语电影,很少再有作品水平接近于这三部的,更别提持平和超越了。

然而《我不是王毛》难得的接近了这三座大山,至少,它站在了山脚下。

它与《鬼子来了》太像了。

一样的悲喜剧风格,一样的后半段突然残忍,一样的黑白影像,一样的彩色结尾点睛。

不同的是,它最终妥协于环境,没有绝望到底。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敌人终于没有好下场,而非像姜文那样,在战争已经结束之后,还被自己的同胞借日本人的手砍了头。

即便如此,这部电影在其余方面仍旧做得相当出色。

即便如此,这部2014年便已完成的影片至今也没有正式面世。

这就是可悲所在:它注定会被忽视。

主创阵容从里到外没一个是大众熟知的。

主演王大治,关注小荧幕的观众可能会眼熟,但他没有俊俏的脸庞,也没什么显耀的作品经历。

而葛晓凤、郭金杰、罗京民放在其他剧里,要么是群演,要么是出场数少得可怜的配角中的配角。

当然,导演赵小溪也不为人所知。

整部影片没有华丽的特效,甚至连画面都是黑白的,零星的几场战争戏,规模也都小的不行。

但这几场戏还比较可圈可点,男主人公狗剩狙击日本兵的几个镜头,剪辑相当流畅,音效做得也是非常的到位,还是把气氛烘托起来了。

除此之外,连剪出一段瞬时间能吸引眼球的预告片都很困难。

影片完成后,参加了一些电影节,也拿到了一些奖,但这些电影节的名气实在太小,这奖在观众眼中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总之,这部电影没有明星、没有卖点、没有话题性,纯粹的“三无”产品。

即使登陆院线,顶多也就能在大厅看到一张不起眼的海报,每天能在七八十人的小厅里排一两场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我认为推荐它比推荐其他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更有意义,让尽可能多点的人看到这部电影终归是件好事。

它是继《鬼子来了》之后,拍的最真实最辛辣的战争电影。

与《鬼子来了》相同,影片的主人公狗剩也是一个小破村子里的卑微百姓,他自小被收留在王毛家,王毛是个傻子,他的爸妈和他的姐姐杏儿以酿酒为生,狗剩则一直喜欢杏儿。

抗日战争爆发,王毛要被强迫参军,他爹王大举自然不乐意,傻儿子在战场上怎么活得了?

另一边,狗剩儿为了娶到自己心爱的女人,就必须满足盖三间大瓦房的条件,而征兵可以拿到大洋,于是他自然就冒充王毛去参军,为了瞒天过海,也不得不请求村里的权贵杨三的帮忙,而杨三自己也早已看上杏儿,因此尽一切努力阻止狗剩达成目标,于是满心期盼他死在战场。

在战场上,狗剩意识到自己天生是个神枪手,并结交了一些战友,与他们经常在生死线徘徊。

每次日本人压上来了,他为了活命都会装死,等日本军队走后,再爬起来跑回家里。

就这么装死,逃跑,再参军,再装死,再逃跑,来来回回参了三次军。

最后一次参军,他跟着八路去打仗,指导员看出了他的心事,准许他回老家料理好自己的私事。

狗剩在经历这么多生死考验之后,终于能高兴地回家准备娶杏儿,却没想到悲剧马上就发生了……《我不是王毛》将镜头聚焦在抗战时期豫东地区的小人物身上,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和种种或荒诞、或自私、或善良的行为,表现那个时期中国贫苦百姓在战火中挣扎生存的状态,以彰显人性与国民性。

片中我们很难看到每个抗日战士都是那么英勇无畏的,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活命而负隅顽抗。

其中的喜剧包袱设置也比较合理,人物夸张化的表演与影像风格融为一体。

虽然有些桥段的设置不免无聊做作,但整体的立意是相当独特的。

如《鬼子来了》一样,当悲惨的命运突然降临到这群小人物身上时,感染力瞬间爆发,会给观者措不及防目瞪口呆之感,故事张力也达到顶峰,观众自然随之移情。

如果要用约翰•特鲁比的理论的话,片中的主角狗剩即是完成了从玩世不恭到积极奉献的转变,这也是该片有主旋律风格的最大要素。

然而一切的努力最终化为徒劳,这是叙事层面对观众最大的、也是最残忍的挑战。

影片在这方面没有畏首畏尾,因此形成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

当电影市场上充斥着如此多或甜腻、或清新、或隔靴搔痒的作品时,仅凭这一点,《我不是王毛》就太不应该被我们所忽视。

原文:http://zhuanlan.zhihu.com/garage/20285332

 8 ) 被喜剧标签骗进来

很久没有看电影笑的这么开心了。

如果没有最后十二分钟的话,这是一个成功而独具魅力的喜剧。

看完之后才意识到,所有人的善良与天真烂漫,以及悲剧,源自于无知与无畏。

三的坏也不是真的让人咬牙切齿的恨,他坏得有种缺德的天真,因为他天真的认为日本人是人。

三次从军中,前两次如同儿戏,狗剩以为战争就是挣钱就是在血肉横飞中报名。

最后一次从军辅导员的开导加上回家后的残酷镜像,才使他明白战争的意义。

村庄里的人懵懂无知,善良无欺,不知道日本人的侵略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打仗会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

当战争来临到身边,已经晚了,于是在无限的惊恐与惊讶中,失去善良的生命。

无尽的悲哀。

无尽的哀痛。

勿忘国恨,我们比任何人都一样这些鲜血没有流淌过。

在经过仇恨的洗礼之后,燃起了家国情怀。

在大的战争中,小家庭也难逃其灾。

ps.王大治演技不错。

以前听多了对他外貌的攻击,对他有一些偏见。

在任何时候攻击别人外貌,都是不道德的。

 9 ) 狗剩的自我寻找之旅

被安利了多次,但是这片子名字实在是透着一股子“二”的气息,所以从没想要去看。

今天想翻个影片看,看到了这部,于是突然就看了。

刚开始看着男主那张脸真是无法直视,满脑子不在剧情里(你懂的)。

而且没想到是黑白片,但是农村的大背景看着真是很舒服,从布景、服装造型、口音、人物气质啥的,毫无违和感。

看开头还以为是喜剧来着:男主狗剩一门心思只有小家,看着憨实却有自己的小狡诈,干爹爱财自私,干娘真心疼爱,干弟弟虽然智商有点问题但是傻子也能分出远近亲疏,也知道趋利避险。

干妹妹也是暗恋对象杏儿则好像是处于另外一个遥远的世界,因为喜欢,所以从狗剩的角度来看,更觉得距离好远。

因为小时候干爹的一个承诺,说攒够20大元盖三间瓦房就能娶杏儿,狗剩一次次为了钱当兵,又一次次为了命当逃兵,搜死去战友身上的钱据为己有,典型懦弱小农的那么一个人,不过却也在听说当了日本人的兵的时候想给钱也不干,听了新四军指导员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时候觉得有道理,故意放枪放水逃跑起来比兔子都快。

在狗剩加入新四军之后,我以为最后结局会是男主被感召成了抗日英雄,回家乡打败情敌娶了媳妇最后皆大欢喜什么的。

实际上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欢乐的,就算是狗剩在战场上逃跑时想起指导员的话,想要小家必须要保卫大家赶走日本人,然后思想转变又跑了回来,这时候都还是没感觉到战争的沉重感,因为后来指导员又因为一颗金牙和狗剩苦口婆心半天,旁边还有人幸灾乐祸。

回家娶媳妇真是全剧最高潮了,真的不想多说了,真是把美好的东西生生毁在眼前……哭死了。

杨三带着日本人去找狗剩,然后在日本人开枪打死王毛的时候,突然傻眼了,嘴里开始不停地说,这一家子都是好人啊。

然后弟弟、爹、娘一个个死在眼前。

在刺刀刺向杏儿的时候,杨三突然抓住刀说真的不能再杀了,这时候突然就想起来,杨三之前和狗剩喝酒抢亲斗智斗勇的时候,他自己也说,我是真爱杏儿,但是不会为了杏儿去挨枪子,而每次去抢亲也都因为“怂”落荒而逃。

我以为杨三是典型汉奸角色的人物,然而又想错了,他是坏,是没什么善恶忠奸大是大非的观念,只有自己的利益至上,孙殿英、日本人,谁有权利他就可以给谁当狗。

但这个人坏并不是他最突出的特点,而是无知。

因为无知,所以遵从动物的本能去行事,因为无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唯有看见杏儿一家死在眼前这样大的冲击,才真正刺激到他麻木的心。

不过也许无知也恰好让他没坏到真的彻底,没坏到明知道一切会变得那么糟糕,还乐意去做的地步。

豆瓣很多评论说拍得农村人太小农,太劣根性,太没节操,真是不敢苟同。

我反而觉得,我们何必不敢去面对这样的真实呢?

整个故事就像个复杂的网络,每个人都是上面一个节点,他们只是在最原始生态下按照本能在生长,除了指导员,“教育”“思想”这样的词,根本就从没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过。

他不是王毛,他是狗剩。

他并不是贪财到没下限,他只是想娶媳妇,想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

结局狗剩被救活,在得到一切又失去一切之后,怀抱着幻想继续参军。

继续打日本人,是因为仇恨?

因为对保卫大家的认同?

因为别无其他追求?

或是因为其他的什么?

希望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都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吧。

PS,到最后王毛又出现幻觉,我这时候突然意识到,也许王毛有家族精神病的遗传病史也说不定。

 10 ) 可喜欢酒味儿了

其实想给四星,但是觉得也许评分高了,看的人就多些。

这剧也许还有瑕疵,可是真的值得鼓励,先说演员,四年前看请你原谅我,暂不提爱上吴秀波,片子至今还在电脑里存着。

要说的是,大眼睛的天爸罗京民和绕着天哥跑的机关子弟王大治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没想到这部剧里又见到了他两合作。

因为董洁,因为外貌,被黑的很惨的王大治,演技真的是没的说,也有可能是人物形象符合他,小眼睛小嘴,演出了人物的那股子倔劲儿。

罗京民就更不用说了,儿子被日本人打死时,听到枪响,不敢抬头,怀着侥幸和不可置信,恐慌的双眼不能再有戏。

全剧黑白,镜头摇晃,气氛压抑,前半段有一些细小的笑点,会心一笑的同时心里总是在不安,后半段直接把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美好撕裂给观众看,傻子王毛戏份不多,但他死的时候,眼泪跟着就下来了。

杏儿话不多,大部分是个有点忧伤的羞涩少女,在决定要嫁给狗剩之后,两人坐着聊天,说的话又让人觉得淳朴可爱,很真实,一点都不跳戏。

杨三也让人恨不起来,像他对狗剩说的,你和我一起长大,相信我的人品。

他蛮横又软弱,大部分时间都在憋坏水但善良也曾一闪而现。

作为悲剧的引信,他错在太无知,没有认识到日军的残暴,浑浑噩噩,死到临头才醒悟。

最后有个问题,狗剩是因为借挑灯笼去送情报才延误回村,导致一家惨死吗?

《我不是王毛》短评

三星半。三月院线小片,挺有意思,做工不差,小成本战争题材,黑白,河南话,晃动跟拍镜头,拍出了不太一样的反战味道,荒诞诙谐,粗咧咧的野草精神,打不死的小强,屡屡服役,屡屡逃跑,只为赚几个银元盖房结婚。王大治的屌丝气质,刚刚符合片子本身,如果请杨臣刚、孙楠来演,也是成立的。

2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抗战剧里的一股清流,居然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2016年不容错过的国产电影

7分钟前
  • [x]
  • 推荐

王大治丑得有盐有味,某些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

12分钟前
  • 回音
  • 较差

很不错。前面很多地方很好笑,从狗剩结婚就猜到要悲剧了。哎。三星半

16分钟前
  • youngshy
  • 推荐

感觉有很大的模仿鬼子来了的痕迹

18分钟前
  • KID
  • 较差

能看

19分钟前
  • 浆糊骗子
  • 较差

故事尚可。表演尚可。导演单薄了。前期喜剧风格不够精准导致后期的转正爆发达不到预期。

22分钟前
  • 比多
  • 还行

影片的瑕疵是显而易见的,但作为70周年的献礼影片,同样也作为近几年少有奉献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而言,它的黑色幽默部分确实令人感到欣喜。而巧妙的地方还在于众多人物像的丰富表现上,血肉交织,国内二三流演员超额完成任务,着实难能可贵。

26分钟前
  • 黑骨精
  • 还行

后半段LOW爆了 LOW爆了知不知道

27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较差

似乎对某些东西的宏大感与崇高感的消解行动之本身,就会得到很多不够冷静的亚文化守护者的称赞。而这消解行动的水准、意义和所诉求的文化走向这些问题反倒不被考虑。实际上,这片子的“消解行动”与最终的文化诉求是割裂的,前面为了讨好观众,后面则是为了服务人民。另外,文化问题之外,片子本身的问题其实也一大堆,至少笑点做的太老套。

30分钟前
  • 别别杀我
  • 较差

我居然看了这么主旋律的一部电影

31分钟前
  • 小风一吹
  • 较差

鬼子来了之后中国最好看的黑白片

36分钟前
  • gash
  • 力荐

能接近《鬼子来了》的高度

40分钟前
  • 终有剑心在
  • 推荐

配角比较出彩,镜头语言也还不错。故事没什么新意,男主表演比较跳跃,女一女二过于好看,选角比较俗气。个人观点。

42分钟前
  • Sasaki
  • 较差

抄袭电影,垃圾!

46分钟前
  • 阳形形连
  • 较差

虽然剧组很穷,节奏把握也不好,但是部不错的抗日片。

49分钟前
  • 还行

这部电影像极了姜文的《鬼子来了》,国人的劣根性再次通过战争深刻的展露出来。最后十分钟轻松幽默的氛围急转直下,战争再也不是开开玩笑就能搞定的了

50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终于看了荷兰版太极旗飘扬

5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显得粗糙但处理还是很得当的小成本电影。

59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最后没跑减一星

1小时前
  • Yo-Yo Ho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