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争议很大的片子,主要集中在刻意煽情、母爱、节奏这几点上。
关键词:文戏主位 圆形角色 关系变迁 日式美学剧情其实主要在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立场变迁 1.儿子是个活人。
争议之一的母爱,但其实关系就是关系。
在母亲长不大的极端设定里,把这段关系讲的可靠、可信是很难的。
从小孩儿依恋妈妈,到青春期意识到妈妈是个漂亮女性而复杂烦闷的感情,再到后来成为父亲守护自己的家庭,妈妈和解,到最后成为老人。
中间的母子关系都是不同的。
2.所有的配角都是活人。
除了国王和他的傻逼儿子。
从小喜欢着女主默默守护的朗格、接受了命运掠夺的女二、心不甘情不愿最后黑化的竹马、忠诚的骑士大臣、早早透露出喜欢的儿媳最牛逼的是,观众的共情可以挂到这里面每个人的身上。
配角虽然给到的剧情不多,但从很简短的剧情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思戏影文学朋友的原话:这说明每个人的行动都有自身依据,编剧痕迹弱他的个性+他的经历=他的行为————————————【争议部分】说感情戏铺垫不到位也算对))基本每场文戏都是关系变迁的关键节点。
很多东西表达的含蓄,是需要自己有脑补能力的。
所以缺少铺垫这件事情我不否定,因人需求而异。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部片子是文戏主位:甚至动作戏都是为了文戏服务的(跟杨戬刚好相反,tmd,真正把文戏做好是很难的。
)观影中美学,意境,情感表达都非常的出色让人舒适。
在日式浪漫里保持了现实主义的平静。
这种拿捏我很喜欢。
基本这几点做到后面的情节烂成什么样都不会太惨
我们约定好了哟妈妈,好久都没叫过这两个字了,都有些生疏了呢。
不知道你现在还好吗?
还在织希比奥尔吗?
我是你的儿子,艾利尔啊,还记得我吗?
我挺好的,就是老了。
我现在住在以前和米朵阿姨、朗格哥哥他们住的那个小房子里,和你到过那么多地方,我还是最爱这里。
春天满坡的蒲公英,风一吹过来,随风而去的蒲公英像满天的飞雪,一条小河从不远处流过,清澈见底。
天好像永远是蓝的,永远有白云在上面流动。
冬天来的时候,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还记得小时候吗,我最喜欢和奥诺拉到雪地里去玩儿,奥诺拉就是那条陪我长大的大狗狗,它是我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了,我们现在也养了一条和奥诺拉一模一样的狗。
你看我,年纪大了,总是说着说着就说远了。
小时候到雪地里去满地打滚之后,你就会用柔柔的嗓子喊我的名字:艾利尔,回家了。
我重重答应一声,就会朝你飞奔过去,你抱住我,满满的一抱,拍掉我头上的雪,然后轻轻在我额头吻一下,说一声:你回来了。
妈妈,人老了,记忆就变得很坏了。
但很奇怪,很久之前的那些事情,我却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我总是记得每次回来,你都会轻轻地吻我,像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像我的每一次回来都让你充满感恩。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我从来没有怀疑过。
小时候蒂塔带着一帮孩子嘲笑我,说你总是鬼鬼祟祟的,我气急了,又找不到更有力的辩词,只好大喊一声我最讨厌蒂塔了!
蒂塔后来跟我说,这句话把她气得哭了,之后想要去给我道歉来着,但你却带我走掉了。
她说,她那个时候就已经喜欢上我了呢。
她好后悔说了你的坏话,她也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最善良的、最温柔的,好像您是天上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
那次你带我离开,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不管去哪里,我只要跟妈妈在一起就好,有妈妈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我不喜欢那个叫克里姆的叔叔,你们几个人在一起经常商量着什么,把我一个人忘记在角落里,你也不像从前那样和我亲近了。
我想要回家。
直到那天,那天你们深夜才回来,我听见你开门的声音,听见你走进克里姆叔叔的房间,你们在说着什么。
房门没关,我踮起脚尖偷偷走进,躲在暗处听你们的对话。
我听到他说:明明艾利尔会先死,明明艾利尔会让玛琪亚孤单一人。
我心里一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但隐隐约约地,我好像有些明白,想起埋葬奥诺拉的那天,米多阿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妈妈也会。
我好害怕。
但紧接着我听到了妈妈的哭声,我顾不得多想了,冲出去想要保护你,对克里姆拳打脚踢。
然后克里姆叔叔说了一句让我们都安静下来的话:能保护吗?
你最爱的人。
我不知道保护是什么意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它,但等到我明白了它的意思,就是我痛苦的开始。
刚刚女儿叫我了,她怕我不小心睡着了,会被冷着。
春天的季节真是让人昏昏欲睡呢。
我喜欢这样的季节,暖暖的,空气中好像有你的味道。
还记得在这间屋子里你教我怎么织出你们家乡的希比奥尔吗?
我总是织不好,我也总是看不出你们在那上面织出的特别的文字。
我只织出过一次希比奥尔,织出的是“妈妈”。
你把它像供奉神明一样,挂在墙上,时时凝视,时时抚摸,你说它是我送给你的最珍贵的宝贝。
好像一眨眼,我就长大了,但你还是那个你。
一样的容貌,一样的身材,一样的嗓音。
岁月好像忘记了你的存在,在别人身上刻下印记的时候,只是在你身上如羽毛般轻轻拂过。
你告诉了我你的家乡,你不老的秘密,也告诉了我的秘密。
但从那天起,我不再叫你妈妈。
我越来越不懂你了。
为什么你要这么爱我?
为什么你要为我付出这么多?
我们甚至一点点关系都没有。
在炼钢厂工作的人都说,我们是私奔出来的小情侣。
妈妈,听到这话,我尴尬极了,但我已经没有小时候叱骂蒂塔的勇气那样站出来维护你,我只有选择什么都不说,只有选择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到你的头上。
妈妈,你也觉得那个时候的我,真是个大混蛋吧。
要是我永远都不长大多好,我还是被你抱在怀里撒娇,一口一个“人家”怎么样怎么样的小男孩儿。
后来遇到了朗格哥哥,他和你走得很近。
工友都说,你会被他抢走,还说要不是看在我的份上,他们早就已经开始追求你了。
在工友的怂恿下我喝了好多酒,是不是喝了酒就是大人了?
喝了酒就没有忧愁了?
我为什么会这么难过?
是因为我非但不能保护你,还一再伤害你,是觉得你要被人抢走了,还是因为别人说我们是情侣我却因为真的有这样龌龊的想法而痛苦自责?
你的容貌让我混淆了,你的陪伴和付出更是让我迷惑,可能那个时候的我还太小了吧,这些关于生死、感情的宏大,那么小的我如何能明白?
喝醉了,我要你吻我,像小时候那样。
但把那张你珍视的希比奥尔从墙上蹭掉之后,你那么心痛的表情,让我愤怒,是什么让你这么爱我,这么不惜一切?
连身为当事人的我都不知道。
我终于明白了克里姆叔叔说的那句话,我要先你死去,留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是不是对我的爱和陪伴才是你不幸福的源泉?
我终于明白“保护”这个词后面的代价。
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永远不老的你,我在长大,别人在误会的时候,我是不是也会误会?
我们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喝醉了酒,我扑在你身上,你就大力给了我一个巴掌,油灯掉在了地上,烧了起来,我吓得酒都醒了,用一张希比奥尔扑灭了火,也扑灭了我被酒精烧得沸腾不安的心。
我独自关在门里,你在门的那一头,还用讨好的语气跟我说,我们又要离开了。
我累了,不想走了。
你从来都不是我的妈妈。
我说了这么一句,我不想再跟你过颠沛流离的日子。
我的存在只会将你陷入更加不幸的阶段,是时候要离开了。
我保护不了你,没有我的日子,你可以没有牵挂,没有烦恼。
但妈妈,那个时候我还是太年轻不懂事啊,我怎么知道,那个时候的你,除了我,什么都没有。
我就是你的一切。
但我还是决绝地和你分开了,独自走上自己的人生,这次是我自己的选择。
如果我的生命是你给予的,那么这一次的离别,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在没有你的日子,我要学会怎样坚强。
等到我有足够的力量,再去保护你吧妈妈。
我这一生真的很幸运,仿佛上天冥冥之间的安排,在我最孤独的时刻,蒂塔出现了。
我们相爱,有了孩子。
我也要当爸爸了,好神奇是不是。
我也终于找到了我深爱的人,我们一起变老,一起养儿育女,一起谈到你,这样的平淡又充实的一生,我不感谢上帝,我只感谢你。
还记得那天晚上吗?
我们重逢的那天?
外敌入侵,到处都是炮声轰隆和刀枪呼啸,到处都是受伤的人,到处都是血和死尸。
我终于有了想要保护的东西。
我选择的这个城市,有辽阔的疆土,参天的建筑连绵不绝,到处都是冷硬的线条,城市里弥漫着炼钢之后的飞灰,像雪一样洋洋洒洒,但飞灰哪里是雪?
这里没有草地,没有花草香,没有潺潺流水。
我不喜欢这座城市。
可是这个城市里,有我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有我想要守护的人。
我杀红了眼,我拼尽全力抵挡,每挡一下,他们的威胁就减少了一分,我不能停、不能退、只能战、只能赢,我要活着回去,家里有等待着我的妻儿。
而你我的妈妈,你救了我的孩子,我的妻子。
像发现我的那个夜晚一样,你发现了我即将待产的妻子。
你陪她熬过了生产的痛苦,你在旁边帮助她,给她勇气、给她支撑下去的信念。
你看,你总是在救我,救我的生命,救我视如生命的人。
我想要留住你,想要永远留在你身边,但这次是你决绝地走了。
我已经足够坚强,不再需要你的保护了。
你转过头,对我微笑,沐浴在晨光里的样子,我总是忘不掉。
妈妈,时间过得好快啊,总觉得那些枪炮声还近在耳旁,现在我的小孙女都已经跟我当年离开这里时一样大了,肉嘟嘟的笑脸,蒂塔说她长得很像我。
如果你看到她,一定也很喜欢她,就像以前喜欢我一样。
人家说老了,总是喜欢回想以前的事情。
我真的是太老了呢,老得只剩下回忆了。
不知不觉就这样一辈子了,蒂塔走了好几年了,我很想她,应该不久就能见到她了吧。
不过在见她之前,我还想再见见你,再感受一下你的嘴唇落在我的额头,再听你说一句:注意安全啊,艾利尔,在吃晚饭前,要回来哟。
再见你还认得出我吗?
我真的已经很老很老了。
妈妈,我想睡一下了,在梦里,你会来吗?
w� &���k78
我写过真人故事集《我为什么不结婚》,也写过虚构故事《单身笔记》,我认为婚姻只是一种形式,人既有权利选择这种形式,也有权利不选择这种形式,无论哪种选择都不是错的。
但爱却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存在,值得每一个人追求。
也许有人反对,金钱和权利都可以换来爱,爱没有想象中那么珍贵。
金钱和权利固然可以换取爱,可换取来的爱是有条件的,而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哪怕你一无所有,我依然愿意为你付出,这才是爱最珍贵的地方,它是金钱和权利都取代不了的。
我所谈论的爱是一种广泛意义的爱,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包括你对一只猫,一条狗,一朵花的爱。
当然,无论哪种爱都要承受失去之痛。
小时候, 我奶奶养猫,养了好多只,黑的,白的,黑白相间的,因为散养,它们可以到处跑,后来猫们一个个死掉了,因为吃了那些吃过耗子药的老鼠。
我记得家里养得最久的一只黑猫(我叫它大黑)中毒后,回到了家里,爸爸用水管给它灌肠,但大黑最终还是走了,我哭了很久。
奶奶后来又养了一只花猫(我叫它小花),怕它到处乱跑,就用绳子系住它的脖子,拴在家里。
可小花一天天长大,对外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好奇,我们都觉得这么拴着它太残忍,就把绳子解开了,放小花出去玩。
一年冬天,小花出去后,再没回来,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它冻在冰里的尸体,那个画面我始终不愿意回忆,但梦里每一次出现猫,我都在担心它失踪了,或者死了。
那之后,我们家再没养过猫。
顾城有首诗是这么写的:你说,你不爱种花,因为害怕看见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为了避免一切结束,你拒绝了所有的开始。
这首诗说的就是,为了避免失去之痛,就拒绝了付出爱,因为爱,就是建立一种羁绊关系,一旦你拒绝建立这种关系,也就无所谓失去了。
电影《朝花夕誓》中的长老对少女玛奇亚说,如果你在外面的世界与人相识相遇,千万不要爱上别人,爱会让你变成孤身一人。
玛奇亚不懂:既然遇到了别人,怎么会是孤身一人呢?
长老说,这就是“离别一族”的命运。
“离别一族”的人能长生不老,即使活到400岁还是一张少女或少男的脸,但外面世界的人却会便老,寿命也短得多。
长老不让玛奇亚爱上外面世界的人,就是为了避免她承受失去之痛。
但是命运的剧本谁也阻挡不了,“离别一族”遭到外族入侵,玛奇亚意外地被带到外面的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可怕,只有15岁玛奇亚吓坏了。
这时她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
婴儿躺在死去母亲的怀里,玛奇亚擦掉婴儿脸上泪珠的时候,这个小小的人用五只小小的手指紧紧地攥住了她的手指。
这一握就像一个电流,连通了两个孤独的生命。
她抱养了他,为他取名艾瑞尔。
他则叫她妈妈,说全世界他最喜欢的人就是妈妈,他要保护妈妈。
玛奇亚第一次体会到长老说的“爱会让你变成孤身一人”,是她寄宿家庭的一只狗去世,狗狗下葬的时候,主人说,大家都会有这样一天的,只不过它投胎到了要早一点迎来这天的物种里。
这话让玛奇亚心头一震,一想到艾瑞尔会比她先迎来这天,她的心都碎了。
可毕竟艾瑞尔才几岁,很快她的担忧和沮丧被艾瑞尔的欢笑声冲淡了。
他们第一次真正的离别是在艾瑞尔青春期的时候,那时艾瑞尔已经比玛奇亚高了,但玛奇亚依旧是15岁的童颜,他们对外宣传是姐弟,但周围人都调侃艾瑞尔,说你们根本不像姐弟啊,是不是私奔出来的情侣?
艾瑞尔无法面对和他没有血缘关系,外表看起来永远是少女的“母亲”,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兑现儿时保护母亲的承诺,他选择参军,离开玛奇亚。
还对玛奇亚说,我从来没把你当做母亲。
(如果把这段情节照进现实,映射的是叛逆期的孩子企图摆脱母亲对他的束缚与控制,开始追求独立、自主和自由。
)经过战火洗礼又初为人父的艾瑞尔再次和玛奇亚邂逅了,玛奇亚说,我还是没有成为你的妈妈呀!
艾瑞尔激动地说道,是你教会了我温柔、坚强、决心还有爱人之心。
玛奇亚微微一笑,说,为你着想,就像为自己着想一样,在跟你相遇的时候,我想的是只要我们能在一起,不管是什么样的悲伤,什么样的痛苦,我都能承受。
哪怕云树遥隔、山川相阻,对自己陷入迷思,只要想起你,我就会找会自己。
只要你还愿意叫我,哪怕不是“妈妈”,我也愿意。
不管叫我什么名字,这个名字一定会成为我的名字,是你让我成为今天的我。
说罢,转身离开。
艾瑞尔眼含热泪,对着玛奇亚离去的背影喊出了“妈妈”!
经过战火洗礼又初为人父寓意着一个男人的成熟,成熟后的艾瑞尔终于理解了母亲的伟大,可他们还是要离别,因为他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
他回到家中对老婆说,妈妈养大的我爱上了你,将来这个孩子长大也要爱上别人。
我们一起把她养大吧,让她能爱上谁。
是呀,父母生儿育女不过是用爱将孩子养大,又让他去爱别人罢了!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如果说前两次离别是生离,那么玛奇亚和艾尔利的最后一次离别就是死别了。
当时艾瑞尔已经做爷爷了,他垂垂老矣,躺在床上,行将就木。
玛奇亚握着他的手,轻轻地说,我回来了。
艾瑞尔看着她,轻轻地笑了,然后永远地闭上眼睛。
玛奇亚曾对艾瑞尔许诺,不会再哭了,可当艾瑞尔永远地离开了她后,她哭得撕心裂肺,她对着天空说,对不起,我无法遵守承诺了!
玛奇亚的眼泪仿佛飘荡的蒲公英,洒满了整片天空,而蒲公英的花语正是“无法停留”的爱。
虽然爱无法停留,但记忆却可以。
“离别一族”擅长织布,他们织的布叫昔日织,跟普通的织布不同,昔日织是一种记录,就像文字版的记忆。
长老曾对玛奇亚说,那些不得不与你别过的人会在昔日织里和你执手相看泪眼。
玛奇亚明白,只要艾瑞尔能留在她的记忆里,他就不会真的死去,他们的母子关系就不会结束。
人呢,不能因为害怕生离死别就不去和其他人或物产生连接和羁绊。
就像人不会因为怕死就不活,自然也不能因为怕失去就不再去爱。
正是因为我们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又孤身一人地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才要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不让自己孤身一人!
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次离别,有些是悲痛的,有些是不那么悲伤的,而这些都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最后,送给大家德索萨的《去爱吧》 :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
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
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
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P.S:这部动漫的编剧和导演是冈田麿里,人称冈妈(《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龙与虎》、《花开伊吕波》这些口碑之作的编剧也是她)。
关于冈妈有个梗叫“冈妈制药”,因为冈妈擅长情感细腻的作品,又虐心又治愈,被网友戏称生产胃药和治愈药,哈哈哈……《朝花夕誓》是把我虐哭了,再加上川井宪次的配乐,让我越哭越凶,囧友情提醒下去观影的朋友,备好纸巾。
作者:蓝海语陌
虽然近些年来吉卜力略显颓势,但入围第9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二十五强中日本动画依然占据七席。
汤浅政明凭借极具视觉想象力的《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和拿下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持有两张门票。
追求真人电影质感的山田守之面对着《声之形》引发的争议,推出设置嵌套结构的《青鸟与利兹》,她情感细腻的新作反而好评如潮。
完成《怪物之子》之后,阔别三年的细田守带来探讨都市家庭情感的《未来的未来》,最后成功跻身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名单里,但不得不面对好莱坞影片的围剿。
而今天要聊的影片《朝花夕誓》也入围了二十五强,尽管未能进入美国人票选的提名名单,但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却史无前例地成为第一部拿下最佳动画片的日本电影。
同时,《朝花夕誓》也是春节档结束之后在内地上映的第一部日本动画。
《朝花夕誓》是冈田麿里首次执导的作品。
此前,冈田麿里主要是以编剧的身份参与制作。
翻开冈妈的作品列表,大部分是以情意绵绵的动画番剧为主,长片包括口碑不俗的《心灵想要大声呼喊》和广濑丝丝主演的真人电影《老师!
我可以喜欢你吗?
》。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和本片的可比性较高,在故事层面里两者皆为女性角色在情感关系上的成长。
画面上则是清一色的番剧风格,即人物华丽的衣着和唯美的环境描绘。
影片讲述的是关于“离别一族”希欧夫人的故事。
他们拥有数百年的寿命,终日在编织名为希比欧的布匹。
蕾丽亚、玛琪亚和克里姆是感情很深的青梅竹马。
玛琪亚内向敏感,而蕾丽亚性格开朗,克里姆则是深爱着玛琪亚。
不幸的是,帝国梅萨帝拥有强大的飞龙雷纳特之后,还妄想将希欧夫优良的血统引入自家门内。
于是,国王派出一支梅萨帝的军队洗劫了希欧夫人的村庄,残忍地杀害村民,并且掳走蕾莉亚给儿子当王妃。
玛琪亚与众人失散,孤身一人在野外漂泊。
忽而听见哭啼的声音,玛琪亚定睛一看,原来有个婴儿被死去的母亲紧紧抱在怀里。
而当玛琪亚将婴儿取名为艾瑞尔,下定决心把他抚养长大。
此后,玛琪亚见证了艾瑞尔的一生,也让她懂得知晓离别美好的一面,打破与艾瑞尔立下的誓言,流下不舍的泪水。
尽管《朝花夕誓》是一部处女作,对画面中各个元素的把控没有那么精准,影片的完成度并不因此而有所下降。
导演多年的编剧经验派上了很大的用场,借用西方奇幻的背景设定,植入日本招牌式的的羁绊主题,虽然思想不怎么深刻,倒也实现了设定和情节之间的融合。
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得归功于导演对情感戏的编排。
单从玛琪亚和艾瑞尔之间的关系来说,从矛盾的建立再到化解,观众很容易地代入自己的感受。
总而言之,西方奇幻的世界观是日本人铺展情节的工具,把常规的元素像远古巨兽或者魔法当作装饰品,各种路数的催泪桥段才是舞台中央的主角。
《朝花夕誓》在海外上映之后获得不少好评,被誉为“壁纸狂魔”的新海诚据说看完此片之后表示“压力山大”。
新海诚的赞美倒不是空口无凭,影片的画面确实精致。
精美的画面很多时候会成为导演的遮羞布,剧情不行画面来凑是独一无二的利器。
但在《朝花夕誓》中,华丽的场景所带来的观感只是停留于第一印象里,层次感很低,经不起反复推敲。
导演使用大量的小景别镜头,背景时常处于虚焦的状态,所以多个场景会带来画面丰富的错觉,实际上只是一闪而过。
就拿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来做比较,两者都是西方奇幻的设定,画面同样精美。
但《哈尔的移动城堡》就有一种吸引观众的特殊魔力,让我们相信片中所展现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不仅是因为宫崎骏勇于放出更大景别的画面,还因为环境和主体人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而不是单纯地作为无用的背景。
冒着蒸汽的城堡上天入地,哈尔带着苏菲游遍大街小巷,这些代表着不稳定的生活,与苏菲安居一隅的想法相矛盾。
《朝花夕誓》则是以主线剧情为主,宏观的视角退居二线,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呈现影片情感羁绊的主题。
在身为希欧夫人的玛琪亚面前,艾瑞尔生命就显得特别短暂。
艾瑞尔从蹒跚学步到娶妻生子,再到弥留之际,这些人生轨迹在蕾丽亚的世界里只是短短时间的跨度。
而梅萨蒂帝国从强大到衰弱的过程,在她面前也是须臾的片刻。
就算是古老的巨兽雷纳特和长寿的希欧夫人,终究会以伟大传说的身份退出历史舞台。
克里姆消极的观点就是因此而生,既然一切都会消逝,就没有和那些短暂的事物产生联系的必要,希欧夫人才是编织岁月的主宰。
然而,目睹了人类生命轮回的蕾莉亚则是认为希欧夫人反而是被编织的对象。
带着羁绊编织的希比欧才值得守护,因为它能让人回忆起幸福生活的点点滴滴。
困在城堡的蕾莉亚也是靠着对女儿的爱而继续活着,否则孤独就会像毒素一样慢慢地渗入骨髓,至死方休。
害怕失去就无法遇见更美好的事物,用空洞的情感编织的希比欧如同毫无痕迹的白纸,留给后人又有什么意义。
离别是痛苦的,但正是每一次的离别使得每一次的相聚变得弥足珍贵。
斯人已逝,而回忆则永藏于心。
编辑:浮草
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奥斯卡】罗马绿皮书,一个宠儿明星的诞生!
°笨蛋和天才相遇,就像火车遇上了飞机°电影里的爱情总是美好得触不可及
日本动漫电影,却是西方的奇幻故事架构,画风也是西方式的。
故事相对简单,较好的发挥了那种西方式家庭温情的展示优势,不过母爱的主题还是不够鲜明,故事的结尾有一定的升华,但也还不够。
爱与离别是人世间最为柔软动人的情感之一,尤其当主角是单纯美丽可爱又善良的女性的时候,可惜动漫没能充分展现出她的光辉,将男性化的战争和一些类似爱情的东西参杂了进去,又没能利用它们对主题进行冲突、对比和强化,导致最后的母性没有接近神性的动容与感动,反而有些落入俗套。
借这部电影,我也想多说两句:我喜欢女性,作为男性,其实我们对女性绝对不是只有欲望和怜爱。
相比男性的冲动和进攻性,女性的温柔恰恰是更为强大的武器。
我的天?克里姆也太悲惨了吧,死得真的够冤的。
第一次去救蕾莉亚,蕾莉亚怀孕了。
第二次去救蕾莉亚,差点凉凉。
第三次去救蕾莉亚,终于!可以成功地救一次了!蕾莉亚突然不想跟他走,说想见自己的女儿,然后克里姆就又被那个挺帅气的小哥射了一枪,好了,这下真的凉凉了。
好吧,也许这个电影是宣传母爱至上呢?怎么说也是亲生的嘛。
可是没想到,才刚见面,她女儿才刚知道蕾莉亚是她妈,蕾莉亚就突然来一段老装逼的自我介绍,接着就跟女主飞走了????喵喵喵?????什么个意思????克里姆要带你走,你偏不走,非要见女儿。
见了一面就走人,还说会忘了女儿balabala,哈????克里姆叫你忘记的时候你怎么说的????港真,这个电影里最可怜的可能就是克里姆了。
(嘛,虽然克里姆有时候看上去有点反派,但是我没有看出个所以然(* ̄m ̄),是不是剧情想强行摸黑一下😂)
首发于「MOViE木卫」 公众号:moviesss并不知道人称“冈妈”的冈田麿里,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套路。
但《朝花夕誓》把女主人公设定为15岁的金色长发少女(目测年龄),那么,这就限定了观众必须以15岁的怀春少女风格,轻微玛丽苏去看待整部电影。
结果,灾变开始,观众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魔法少女想当妈。
原来这不是爱情向的电影,而是亲情向的哭哭啼啼,眼泪洒落风中,蒲公英起舞。
细想之下,当妈的女主,是个很奇怪的存在。
她的实际年龄,应该并非15岁,可是,她之后表现出来的懵懂,不问世事,又完全只有15岁。
织布
1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懂,反正,我是不知道,这副标题什么意思。
甚至,《朝花夕誓》这名字,除了好听,朗朗上口以外(感谢鲁迅先生),我也摸不清,它是什么意思。
山谷全篇充斥着一堆莫名其妙的设定,譬如女主是不老族,该族活在古希腊风格的一个山谷里,人人会织布。
然后就是这个织布设定,什么经线、纬线啊,大概就是会织布就不会老也不会死。
布上面,有你一生的信息,OK,很仙有没有。
故事开始后,你慢慢就发现,原来在哪织布都是可以的。
织布也用来传递信息,读懂对方内心,往复书简。
所以,该族人,其实是很好的情报人员?!
只要看块布,有读心术?
反正从头到尾,织布族除了不会老以外,真的啥特异才能都没有。
好可怜,难怪会飞来横祸。
围绕这个织布族,电影还有劈头盖脸就来的什么飞行族、黎明歌唱的那些族都灭亡了,只剩下我族(以及巨龙?
)等等。
那么,那个黎明唱歌的,除了听上去很美以外,到底是干嘛的。
我不懂。
这些无头无尾的设定,也好似电影处理支线的方法,支离破碎,随心所欲,像那位女主找了半夜的长老,后来就不见了。
还以为她能提炼一些金句,或者扭变下故事走向。
巨龙抢婚线索,续得有气无力。
与织布族公主相好的小哥,完全沦为被扭曲的,可憎棋子。
总而言之,这条副线相当可怕,好像只为了结尾美美的一跃,“跳下去!
”“飞起来!
”骑在银龙的背上……还有那座主城,一会大炼钢铁的工业革命风,一会又奥匈城堡风,看得我迷糊。
几个王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最后攻打前夕的处理,简直是潦草到不行,视角混乱。
2这部电影到底要讲什么?
天上一日,下界一年。
或者说,鬼言三年,人间三日。
熟读《西游记》之类故事的,你一定听过这些。
神仙那么快活,当然觉得时间过得快。
做鬼的很痛苦,所以有时间的存在,就是折磨。
《朝花夕誓》有相对用心的地方,就是发现婴儿,并决定以母亲身份喂养后,他们在中世界田园牧歌的环境中,达成了母与子的关系。
孩子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母亲学习如何成为母亲。
当妈尽管这给人一种相当强硬的收养和养成心理,可是,随着境况变动,当孩子长大,他们之间不再以陪伴形式出现后,关系发生了扭变。
母亲觉得自己不是母亲,儿子呢,不希望自己永远是被保护的那个儿子。
这一部分故事,是《朝花夕誓》最煽情的,让观众落泪的情节点。
为了圆这个故事,编导甚至把又一个新生儿的降生,安排在了大战的风头浪尖。
这样的平行蒙太奇很紧张,可是,也很俗套。
尤其是大呼小叫,新生如死的嚎哭。
与主线母子关系做对照的,本来还有公主那边,被永远隔开的母女关系。
血亲事实存在,但没有陪伴的条件,成为了痛苦的折磨。
只不过,《朝花夕誓》显然没有什么耐心,去深化这条线。
在母子养成的主线上,《朝花夕誓》其实有个更大的命题,也就是生死。
由于织布族不老等同于永生,那么,他们一旦与任何人类产生情感的依恋或羁绊,就会遭受离别之折磨,所以叫别离之族。
这是个很常见的设定,但冈田麿里显然把它搞得美丽、矫情又绕口。
同样的,你也得适应那些西洋人的名字,欧洲的画风,虽然在日本动画片里,这几乎是幻想类的标配,代表着日本人脱亚入欧的终极达成。
王城
3看懂《返老还童》,你就明白这电影了…我看的场次,电影院一度骚动,前排的我,觉得很刺激(即醉酒失火夜)。
显然,大家无法接受那种关系的变化,居然该说出那种话,迈出不轨那一步——尺度是不是有点大。
直到结尾,一次又一次的时间跨越后,电影才流露出来,原来就是个返老还童的设计。
人生大不过生死,关系不外乎陪伴。
好端端,清楚明白的一件事,干嘛要安上我大川井宪次的配乐,全用来上场煽情了呢……
飞起来《线》中岛美雪1.为什么,我们会相遇而邂逅?
这我们完全不懂为什么;在什么时候,我们相遇而邂逅?
我们永远也不清楚是在什么时候。
在某处有着、开展下去的,在远方天空下、两段人生的故事。
纵向的线是你,横向的线是我。
互相交织而成为布。
有一天或许会有人,因为它而感到温暖。
2.纵向的线是你,横向的线是我,互相交织而成为布。
有一天或许会有谁,受到它的包覆而不触及到伤痛。
纵向的线是你,横向的线是我,能和适合自己的线交织,人们会说真是有缘才能相遇。
说到底,电影要讲的事情,其实美雪阿姨这首歌都写明白了。
互相交织而成为布……受到它的包覆而不触及到伤痛。
这就是爱啊。
冈田麿里又是墨迹又是织布又驯龙高手的,她要说的,要表达,传递给观众的东西,就是“爱”而已。
你肯定觉得她母爱泛滥,恩,大家都这么觉得。
和适合自己的线交织
和朋友约着一起下午来看,早上刚和家母大吵一架哭崩,看电影中经常感动到哭,电影结束聊了两句想起自己家的事又控制不住地哭崩了电影整体画面非常美,川井宪次的配乐绝赞,单听配乐我估计都会很震撼,叙事方面略微散乱,感觉多个支线找不到重点,有些地方逻辑清奇,不过仍然是赚足我的眼泪,我可能是好这口从少女和婴儿相遇那一刻我就意识到这大概是一个关于……母爱、养育的故事?
有一句台词是“孑然一身的人和孑然一身的人相遇了”,听到这一句我就忍不住开始哭了,大概我在了里面投射了很多孤独感吧。
各种作品里有很多关于孤独的人和孤独的人相遇和一起取暖的故事,看那些故事会让人觉得大有希望,但实际上现实中并不是如此,那些故事大概都是孤独的人写来聊以自慰的。
而且即便这样的人相遇了,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把自身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去爱,那并不是真实的对对方的爱,充其量是一种自恋。
【尽管理论上分析是这样的 ,女主没有这样做,后来还是非常尊重孩子的意志的,无限鼓掌孩子不断长大,学走路叫妈妈,开始在家里干活,一家人温馨的画面让我数次流泪,我可能真的非常向往这种田园牧歌互相关爱的家庭生活,甚至对母亲这个身份产生了一些羡慕和向往 (莫非这个片子是鼓励生育的一盘大棋)艾利欧长大以后和女主有些暧昧那一段,让我真的有种“这什么俄狄浦斯剧情”的感觉, 不过想想如果从弗洛伊德的角度去看就很能理解哈哈哈嗝,男孩都是想要独占母亲杀掉父亲的,在这个case里父亲这个角色不存在,母亲又是一位相貌上不会老去又没有血缘的少女,可得性并不低,想要独占“母亲”的想法付诸行动也很能理解了orz 艾利欧意识到对女主的感情以后迅速逃避去参军,后来和青梅生下孩子这个剧情我觉得转得也实在太快了,而且不知为何青梅大着肚子还来了一句“和我这样的人结婚,真的可以吗”,我当时一下子觉得woc这是什么意思,艾利欧还能抛下你和孩子找女主去啊?
啥意思这是?
中间有一段剧情他说他要成为父亲,我还以为是说他要成为女主的父亲这次换他去无条件地去保护女主,原来是因为青梅要生孩子了?
打完仗艾利欧回来以后和妻子聊起女主,说是因为她爱着我,教会了我什么是爱,教会我如何去爱人,所以我才能成为一个能够爱你和孩子的人。
我听了是感动和认同的,但心里好酸,从小没有被爱的孩子可怎么办啊,sad认真想来这部电影里所呈现的爱,真的很神奇,这是一种完全为对方奉献一切不顾自己的爱,但又不是天朝家长的那种奉献一切想把你打造成ta想要的样子的那种爱。
这是一种没有独立自我的爱,母亲没有自己的生活,把孩子当成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但令人吃惊的是她又给了孩子自由,让孩子能够有独立的自我,并且在孩子想要离开的时候好好放手。
这种爱的设定真的很神仙很反人类,我不认为应该要求母爱呈现这种样子,但我也知道的确有的人是能做到的,只是这种爱对爱者自己来说太残忍了。
总之这部电影细细碎碎诸多槽点,但我就是很吃这里面的家庭元素,虽然看到不少人觉得很尬但我就是哭的稀里哗啦……没救了哈哈,大概我意识上觉得家庭总带来伤害,潜意识里其实是及其向往和睦的家庭吧
昨天出去吃饭,开车在高速路上走的时候,看到一大片云,跨过整个南北天际线,在西边太阳落海的方向,染成一片金色。
鎏金一般摇摇欲坠,云的每个起伏,每个阳面暗面都在这金色里闪着光。
背后的蓝天也映衬成香草色,蓝色和粉色的渐变,从上至下。
就好像有人离开,带走了你所有的光芒,但是看到这幅景象,也会觉得这世界还值得留恋。
当时车里放的音乐有那么一句歌词。
“我们的世界,并不像你说的,真有那么坏,你又何必感概,用你的关怀和所有的爱,为这个世界,添一些美丽色彩。
” 这也许就是阳光的爱,为我们这个 世界添的一抹色彩。
我正想到停下车以后拍照。
结果转过街口,太阳已经沉下去了,留下一片阴沉的天空,漫天的碎云,压城城欲摧。
这大概就是离别吧,与白昼告别,与一天告别,与太阳告别。
没来得及留念,没来得及告别。
我去看《朝花夕誓》的时候,我已经听说这是有关离别的电影,有人说这部电影教会我们如何去离别。
刚好又在我选择离开以后,看得我感慨万千,但也许只是我自己感动自己吧。
这篇影评,可能会写得很像一个自怨自艾的人在呻吟,也罢也罢。
其实整部片子看完的感觉很好,是那种生理上的觉得很好,感觉很多压抑在胸口的痛苦随风消逝了。
因为离别是那么寻常的事情,在我们生命里面的每个角度,方方面面。
有时候也会是挚爱的人,尽管痛苦,但我们会在生活的沉浮里面意识到,人们会进入到生命不同的阶段,然后不管我们都想要陪伴,多想要付出,都要放手让对方去走自己的路,去过自己的那部分生活。
有时候,是对方发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然后离我们而去。
也有时候,是我们看到了这份变化,然后我们忍着痛主动离开。
因为爱,让人们走到一起,也因为爱,让我们作出离开的选择。
我们的人生短暂,大部分时候也由不得我们,所以勉强着,我们不得不去学会告别,学会悲伤。
(我记得有个人跟我说过,一个真正快乐的人,知道如何去哀伤。
)在作出决定之后,在作出选择之后,那一段时光,那一段感情,无论如何也告一段落了。
然后我们要自己学会放下,新的开始是另一趟旅程的期待,旧的结束是永恒的终点,你再不是我认识的你,我也再不是你认识的我。
爱是多元化的,真的不是二维平行的我爱你那么简单。
爱也会在两个人之间成长,变化,从一个样子进入另一个样子,有时让人觉得更深了,有时也让人陌生了,想要离开了。
我不知道你怎么看?
我在经历过很多段关系之后,曾经突然有一种尝到爱的感觉,有一种曾经的爱都或多或少是假象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变得每天更尊敬我的父母,不说他们之间的感情,就他们把我一手带大,所要经历的那些转变,那些紧握的,那些放手的,那些在遥远的距离之外观望的,那些拥在怀中的。
都需要莫大的勇气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前段时间我给爸妈发了微信,我问他们:“你们会不会觉得,看到我迷惘,摔倒,或是想要而不可得的时候。
就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至少做点什么,但是又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观望着,只能说几句话,然后被那种无力感困扰着。
” 我妈妈说:“是啊,所以才会想要跟你多说说话。
” 其实那一刻,让我会想到女主欲言又止的样子,想要多说说话。
而这些感悟,并不是因为我有了孩子所以跟父母产生共鸣,而是因为我去爱过了,然后发现自己也好想要为爱的人做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做不了。
我来美国读大学的时候,跟父母在机场别过,我飞过大半个地球,去全新的地方展开生活。
我有那么一刻,仿佛看到了我妈妈在机场转身之后落泪却不想我看到。
那种与挚爱割离的痛苦啊,她心里明白,从那天起,我走了,永远的走了,她的家不再是我的家,我会开始新的生活,建立新的家庭,然后她也要开始她的新生活,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还会不会生活在一起。
那种离别,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也许此生都不会有吧。
影片的开始,长老告诉女主,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是你孤独一生的开始。
结尾女主说自己没有后悔自己爱过,因为没有那份爱,我们哪来这丰厚的一生?
我想再引用张悬的一句话,我们生活得越好,离开的时候越不需要理由。
所以我也会加油过好每一天的,让爱我的人也不必担心。
最后想要引用一个我很喜欢的乐队的歌词。
我多么想要长成花群,让你能够闻香而行,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还未绽放就先凋零,把我晒成干,陪你。
5.5分1、离别一族的设定与回忆爱玛浓雷同2、全剧很多转折十分生硬,比如家破人亡的15岁女主收养男主时内心的转变;青春期的男主对女主的感情是从何时何事开始有别于母子之爱的,太突兀以致于我一度认为要发生不伦之恋了。
3、“做了母亲就不可以再哭泣了喔!
”黑脸问号?
母亲是人,不需要神化,她有表达自己感情的权利,即是她是个爱哭包也不妨碍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诸如此类本片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太陈旧。
4、“你忘了我吧,我也会忘了你”蕾莉亚跟女儿的告别像极了嫁给大山深处的女人,逃离人贩子魔窟的样子。
但是你说“这个美好的世界我怎么舍得忘记”黑脸问号?
小姐姐你可是被绑来强奸生娃骨肉分离,昔日恋人也没了,死之前还想带走你,这个世界对你可不好。
5、长生不老的民族成天只会织布,不学习,不发展军事,不研究科技,难怪好像还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也难怪别国几个小兵就把整个民族一网打尽。
5、最后的回忆杀是怕大家不落泪吗,处理得很低级。
纵观全剧最感人是埋葬狗子的片段。
6、画风是什么鬼,眼睛是两个点,鼻子是两个浅一点的点。
唔,也对现在是极简主义横行的年代嘛~
周围好多日本大叔哭了…仿佛只有我满脸wtf和黑人问号 再可爱也不能掩盖角色毫无逻辑 感觉作者只想让他们说些酷酷的台词
1.《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这个片名一度让我误以为又是部剧集动画的剧场版而不太感兴趣,当得知是独立的动画电影就观影一下;2.与《地海战记》一样,动画技术方面尚可,但故事却讲得不太满意……3.有一两段配乐感觉和《空中杀手》挺像,查了下,还真都是川井宪次作曲,看了他的作品列表,想说:他可真是太高产了!合作最多导演就是押井守,而且蛮多华语电影也是他配乐的,多次提名金马奖、金像奖,可惜目前还没有一次获奖!……
女主和花名未闻的女主真是一个模子。故事讲到中间忽然一个跨进,猛的没看懂。
爱情(伟大的爱情、唯一的爱情)的概念,有可能也产生于赋予我们的时间的严格限制。如果时间无限,他会如此迷恋死去的妻子?我们得早早死去,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米兰·昆德拉《无知》
看似有深邃的世界观和动人的情感,但其实短短的一部电影根本没被很好的表达出来,故事和人物又散又浅,即便结尾硬核催泪也不能让人有所共情…简单说 日式矫情吧…
两星半~设定其实挺好~末尾点题“离别并非全然悲伤,整理心情上路,邂逅另一端离别吧”去经历去感受,去留下美好。实际片啥都没有。
泪点是很多了,所以这就是个育儿教育片?...
虽然没有邂逅可以一直长寿,但唯有爱的延续才可以让生命更有意义。
作为一个首次监督的作品来说,能写出这样一个同时兼顾家国天下与儿女情长的剧本实属不易,只可惜总体上未免写得太满,没有给我足够动情的盈余
人这一生,就是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离别;离别,是成长,是成全,是新生;于离别之朝束起的约定之花,是新的希望,不管未来如何,太阳终会升起。蒲公英的花语就是停不了的爱(无法停留的爱)。关于“离别一族”的设定,突然想到了《夜访吸血鬼》,不死族和普通人类最害怕的,其实是孤独。。。电影的音乐很赞!“如果,相遇是离别的开始,重新来过,我还想要爱你一次。”
就是get到我的点了。
Siff 盲买……本来以为画面一般那剧情应该不错……
这剧情真是令人宫寒,这故事感觉并不是寿命论让人唏嘘,只是各种情感悲剧而已,养儿子真烦人啊,还要防着他恋母……女二两次都不愿意走是因为被性侵后怀孕、把女儿当精神寄托……这片子的唯一高光我感觉还是女二从城楼一跃而下吧,然后和女主飞在空中说忘掉女儿和城堡的一切。这片子里想展现的母爱完全没法感动我,只觉得悲得莫名其妙啊,顶多可怜一下女二得斯德哥尔摩了吧。
设定猎奇,编剧也很套路,不过映画版制作是越来越精良了,希望日本能用这些背景资源去做一些更普世的题材吧,拿胃疼片的情感模式做亲情的观感太奇怪了,类似的题材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情感处理要合适很多吧
画风不错。但是。。。?
经历伤痛,经历艰辛,可世界如此美丽,让我如何忘怀。别离之族,送走人间种种别离,送走世间种种变迁,逝者如斯,时光永远不会止步,所以,我们会再度与人萍水相逢,相识相知,一同织下我们的人生。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题材有点多了,中古世界观也不够宏大,还是以亲情为主题,叙述了整个人生,以及永生之苦。最后Maquia的呐喊很触动人心。
本来气愤得想给三分最后想了想还是四分。就冲小自由的お帰りのキスは?就可以苏到满地打滚,虽然心中三观不正难得还这么期待bghe,最后竟然给我来一个ntr?强行圆满大结局?一句妈妈让黑暗的小算盘完全粉碎。要是bl绝对是养成攻的定番,难道真的是因为影院正剧携家带口怕被投诉强行改爱情线?
年度最佳。岡田摩理式的《紅樓夢》,瑪琪亞在開場接連仰望布束(私密記憶)、跳入瀑布(活入集體)而後目睹血劍(他者惡意),三道束狀物便是屬於她族的的十二釵冊,諭示了這趟紅塵旅的悲歡──「愛上他人便是孤獨的開始」──及離合。完全想不到細田守能怎麼贏,恐怕今年唯一能與岡田較勁這一次的超水準發揮的,只有茅野愛衣又一次的角色演技爆發淋漓吧。
强行母爱很反感,女主角永远准备好哭泣的眼睛也令人疲惫,所有人的形象都没立起来,没有一个转变过渡,立马就变了个人,整个剧情难以令人信服,可能哭的观众都是被煽情音乐震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