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Fantastic Mr. Fox,超级狐狸先生(台),狐狸先生无得顶(港),神奇老狐狸,非凡的狐狸老爸

主演:乔治·克鲁尼,梅丽尔·斯特里普,詹森·舒瓦兹曼,埃里克·蔡斯·安德森,比尔·默瑞,华莱士·沃洛达斯基,迈克尔·刚本,威廉·达福,欧文·威尔逊,贾维斯·考科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9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剧照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2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6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3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4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5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6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7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8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19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剧照 NO.20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剧情介绍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挪威藉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同名儿童故事改编。狐狸爸爸(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配音)和狐狸太太(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配音)在乳鸽场偷窃时得知狐狸太太怀孕,狐狸爸爸承诺二人脱逃后不再行窃。两年后,狐狸爸爸不顾獾律师(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配音)的反对,执意购入了位于养鸡场、火腿商和苹果酒三农场主地界上的树屋。一心想成为运动员的狐狸儿子艾什(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 配音)对新搬来暂住的表兄克里斯托弗森(艾瑞克·蔡斯·安德森 Eric Chase Anderson 配音)又妒又恨;而狐狸爸爸则再次按奈不住,联合树屋管理员负鼠凯利(华莱士·沃勒德斯基 Wallace Wolodarsky 配音)秘密对三农场主再行偷窃,直到引来一场人...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蝙蝠侠大战双面人幽灵杀手隔壁的男人很能吃面纱灵戏逼人未吟之歌无重力男子建国大业我为勾勾狂晓朝夕流光之城高举爱两个人的世界漂亮男人弹道她真漂亮向阳照相馆垛上花少女禁地之青衣玉罗雪山惊魂3美国最后一宗罪案又见阿郎精灵宝可梦:幻影的霸者索罗亚克金三角之无法伤悲我的长颈鹿好朋友漫研社~SurgicalFriends~假面骑士55520th天堂・重获地狱少女二笼地狱之轮第三季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长篇影评

 1 ) 有意思的一家

很有意思的一部黏土感动画片,片中的狐狸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和莫名的梦想还有总是喜欢发言的片段真的特别像我爸啊!

哈哈哈,没事做的可以看着玩,剧情节奏反转都不错的动画片,童话故事却可以看出很多人生感悟。

韦斯安德森的色彩与构图真的是很不错,满目深深浅浅的黄色,构图是强迫症般的对称,他的电影独树一帜,就算不打出导演名字,看一眼也知是他。

每个人都是狐狸爸爸吧,长大以后,做事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因为各人有各人的责任

 2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最后的那头狼代表着什么?

应该是自己作为野生动物的一种内心原始的呼唤吧。

一点兽性,一点自在。

狐狸爸爸以前说他怕狼的,可是发生了那么多事,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最后也都一一绝处逢生。

救完自己的小侄子,在逃跑的路上看到了自己认为的最怕的动物,我想,那时候的狐狸爸爸可能突然才明白,自己其实是不怕狼的了,或者是根本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怕狼。

并且感谢自己和狼一样有野生动物的韧劲。

所以,他给那只灰狼打招呼,并鼓励他加油。

 3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让我看到了狐狸不同的一面

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狐狸是一种贪婪狡诈、魅惑人心的坏家伙。

它们欺负小动物,不但利用上天赋予肉食动物特有的尖牙利爪,更是诡计多端,狐假虎威。

单纯的乌鸦猝不及防掉了到嘴的肥肉,满心期待的仙鹤饥肠辘辘地等了一天也没能吃上饭。

而在《聊斋志异》中,千年狐妖幻化成人也往往夺了秀才们的性命。

外国人好像跟我们看法不太一样。

在他们的文学影视作品中,狐狸多半是与人类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神秘小伙伴。

当狐狸爸爸看着即将买下的树屋对面三个坏农夫的山头,改行写报纸专栏、西装笔挺的他眼神中透出的是怎样的nature calling?

“而一只狐狸,如果,请原谅我的措词,如果嘴里没叼只鸡,它怎么可能快乐?

”毕竟我们不能忘了,他是一只野兽。

不过是一只有勇有谋,还会抽烟斗的野兽。

对侵犯家人生命安全的敌人绝不手软。

你也绝对想不到会被两只狐狸晒一脸恩爱,还都长着一对大长腿。

而影片最后当患有“恐狼症”的狐狸先生真正见到一只活狼的时候,他举起的爪子似乎也给了观众勇气。

 4 ) 经济学上的理性和不理性行为

音乐,色彩,电影风格都很特别。

只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不甚解,狐狸爸爸在妻子怀孕落入陷阱的时候就做出了承诺不再偷东西,但安定下来之后却又忍不换了树屋,去偷三个农村主,差点害死了全家和所有居住在附近地下的动物。

经济学上有很多假设和前提,比如人都是理性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但是这些假设无法解释狐狸爸爸的行为。

在我看来,狐狸爸爸改行当记者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用提心吊胆,安静闲适,按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假设,狐狸爸爸肯定不能再操老本行。

但是,天生骨子和血液里携带的某些东西另狐狸爸爸买了黑色的专业面罩,制定了“大师计划”,越过电网等一系列阻碍,去偷东西。

我想,在这个过程里,他一定在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满足了他某些天性,只是这种行为将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我无从评判狐狸爸爸的行为是好还是不好,但是我知道,我的惯性思维让我从经济学和法学角度思考,所以一开始难以理解狐狸爸爸,但是,一个行为的出发点,有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从经济学上无法理解的,从社会行为角度或许就可以理解。

还有一点,是影片最后出现的狼,他没有像电影里其他的动物一样穿着衣服,用后腿像人一样走路,狼用四肢走路,不会英语和拉丁语,黑色的毛皮凌乱,体格瘦削而有力量,像野性的一阵轻灵的风,我记得狐狸爸爸看到它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喃喃道:多么美丽的生物。

是的,狐狸爸爸有家庭,有孩子,有一切理性行为的规范,他不能再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偷东西,这是他温暖家庭生活和理性人的代价。

 5 ) 从故事主干蔓开的枝节与花儿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根据罗尔德·达尔的经典童话改编的一部动画电影。

影片由导演韦斯·安德森执导,乔治克鲁尼、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人配音。

电影讲述了狐狸爸爸如何和三个坏农场主斗智斗勇,找到好吃的养活一家人的故事。

影片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

不少人说这部电影讲的是生生不息的动物天性:有了家庭不得不要承担相应的社会家庭责任,但内心仍向往着自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

有人说透过电影看见了中产阶级的劣根性:再羡慕孤狼的原始生猛,那也只是暂时,狐狸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已有的家庭,抛弃不了躺在手心的安逸。

也有人提出在动物与人类的战斗里,若影若现着反人类反社会的影子。

然而,在原著中,这些主题似乎都踪迹难寻。

罗尔德·达尔的故事创作于1970年,是一部不到5000字的短篇儿童小说。

故事的整体走向与电影基本一致,但正是那些沿着故事主干蔓延而生的枝节,奠定了韦斯安德森不仅仅于把电影献给儿童的野心与布局,最后开出了色彩纷呈的花儿。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些另辟蹊径的主要分支:1. 居住地址原著中狐狸一家本就住在大树下的洞里,而电影中,狐狸们却是从狐狸洞搬到大树里风景宜人的起居室。

地理位置的一致,保证后续故事得以朝原来的方向展开,但同时又扩展了内容,草灰蛇线地深化了狐狸的动机。

一开始狐狸爸爸想搬家的原因是:住在洞里显得好穷。

直到看到了待售大树对面的三个农场庄园,才暗示出搬家的另一层原因:渴望冒险,顺应本性召唤。

2. 家庭成员电影里,家庭成员从原来的狐狸夫妻、4个狐狸孩子变成了狐狸夫妻、1个狐狸儿子艾什、表兄克里斯托弗森和树屋管理员负鼠。

这样的设定更改是值得思索的。

如果说电影里的主要人(动)物最好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特征,或推进情节走向或深化故事内容,那么将4个狐狸孩子变为3个不同身份但又与狐狸一家联系紧密的小伙伴,显然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拉开人(动)物间的差异·,并被观众记住。

狐狸儿子渴望成为运动员却能力不足,倒是狐狸表兄跳水、棒球、瑜伽、把妹样样优秀,刚到狐狸家就赢得了身边人的认可。

这样两个小辈的对比一下就鲜明了,它俩后续无论是发生冲突或合作都会引起新的期待。

【转念一想,要是“两小只”都设定为狐狸儿子呢?

首先,同一家庭出身,性格冲突、爱好各异,这就还需要源头上的养成解释;其次,对比不会如此集中。

如果跳水时弟弟早就知道哥哥很厉害,它还会得意地跳吗;如果重击棒运动上,教练早就知道哥哥运动比较厉害,它还会给弟弟机会吗?

另外,狐狸儿子后续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压抑天性生气只会吐痰,到受到表兄启发开发了运动天赋,这个转变如果由生活在一起很久的狐狸哥哥来推进,那就可能会使人对可信度产生一定的怀疑:为何不早跟着哥哥学呢?

】至于负鼠,则是作为狐狸爸爸的随从,贯穿了狐狸爸爸整个“中年冒险计划”的始终。

它承包着笑点、算得上忠诚、不断询问狐狸爸爸关于狼的恐惧,就像韦斯安德森导演的其他电影如《青春年少》里的小跟班(1998)、《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门童(2014)一样,被赋予了浓厚的韦氏电影气息。

3. 生活来源不同与书中狐狸一家一直以外出捕猎为生,电影里的狐狸爸爸因家庭责任约束,弃武从文,成为了一名专栏作家。

其他出场的动物也各有人类化的职业,如律师、厨娘、会计等,它们隐藏起其原始本能,加入了现代化社会的中产阶级队伍。

单从情节推进上看,职业设定的有无并不会影响到狐狸爸爸偷鸡、动物们挖洞和救表兄,所以这段应是属于主题深化范畴的。

狐狸爸爸有条件选择更好的居住环境(虽然是贷款),这说明狐狸一家应该是不受温饱问题困扰的。

但即便如此,狐狸爸爸仍要执行自己的中年计划,这计划背后显然有着更深刻的动机——就是此前反复提到的天性使然。

此外,狐狸爸爸在发动集体力量救狐狸表兄时,说过的那番群情激昂的话(插图),鼓励动物们释放自己的天性才能,也与主题遥相呼应。

4. 家庭冲突原著中是没有提到家庭冲突的,而电影中狐狸一家的冲突可分为三组:1狐狸爸爸与妈妈;2狐狸爸爸与儿子;3狐狸儿子与表兄。

1狐狸妈妈更加切实。

她希望狐狸爸爸能安分守已的做一份正式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

优越的物质条件在她眼里倒不是最重要的,无论住山洞还是树屋,她都能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而狐狸爸爸则更浪漫、有野心。

一方面他想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又按耐不住内心对自由天性的渴望。

(插图)2狐狸儿子希望能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然而除了毛色,他在身形、运动能力上都不如保持着学校重击棒纪录的狐狸爸爸。

他的能力得不到包括爸爸在内身边人的认可,这让他气愤又不甘认输。

作为父亲的狐狸爸爸在儿子教育上,也显得过于实际而不够耐心。

3表兄虽是狐狸妈妈的亲戚,但他身形修长,运动才能方面像极了狐狸爸爸。

他能够在专业跳水运动员一样保持优美的姿势入水;秒懂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重击棒游戏规则,并打出理想的成绩;甚至逃生挖洞时也比其他动物快。

这样一位受人欢迎的表兄,怎能不引起青春期熊孩子的嫉妒呢?

5. 斗争过程电影扩展了动物们与三个农场主的战斗过程:继农场主用铁锹挖洞——租挖掘机挖洞——调度全体工作人员守洞口之后,补充了“两小只”替父寻尾导致表兄被捕——农场主灌汽水进洞——狐狸爸爸决心牺牲——老鼠派送农场主决斗信——众动物合力救表兄——返程路上遇孤狼——受困地下后发现超市入口等主要情节。

这些补充情节,强化了对手智商,将正反方力量分配到相对均衡的位置,自然得提高了故事的激烈程度、加深了结局悬念。

6. 老鼠身份鼠兄从一只生活在苹果汽水酒厂房的寄生虫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受雇于农场主的苹果酒厂房保安。

这电影中的老鼠袭承了原著中自大、脱离动物队伍的形象设定,有过两次出场。

一次和书中类似,是狐狸爸爸在偷酒是偶遇的;第二次则属于电影的原创了。

老鼠受老板之托,给动物们送决斗信,同时不幸在和狐狸爸爸的比试中被电击中送了命。

这场戏,最主要的作用的确是通知动物们进行最后的决斗、把故事引向高潮。

除此之外,老鼠临死前所说的两个事,以勾勒细节的方式,充实了老鼠自身的形象:是他告知了表兄受困的位置;他还与狐狸爸爸进行了一段点题的对话。

(图片)7. 狼的出现这是书上所没有的:一匹纯黑的孤狼如磐石般四肢着地屹立在山坡上,身后是皑皑白雪寂静冰山,它目光所及的山下,狐狸爸爸也停下车来深情与它对望。

他先是尝试用英语、拉丁语与黑狼交流,可是它没有回应。

接着狐狸爸爸举起一只胳膊,握拳向它示意,于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一幕出现了:黑狼也抬起了一只前脚,握拳,有力地挥向天空。

它没有伤害他们,而是再次回望了他们一眼,终于一头扎进森林深处。

此处的配乐十分神圣。

狐狸爸爸向负鼠及观众宣告了:他恐惧的不是狼本身,而是狼背后那一望无际的原始生命力与自由;是恐惧亦是诱惑和向往。

但他已经有妻子、孩子和家庭了。

8. 最后结局原著的结局终止在狐狸爸爸领导动物们偷来了三个农场主家的食物而农场主们还守原来的地方等着狐狸现身;而电影里,通过斗争过程的扩展,最后结局落在了在地下重新安家和寻找新的食物上,他们幸运地挖出一条通往超市的通道,而狐狸妈妈则怀上了第二只宝宝。

通过原著故事与电影情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主旨的迁移,“了不起”定义的变化——从适应生存、化险为夷变成了向往自由怀念天性。

狐狸爸爸依旧本领高强,只是从“为快要饿死的孩子偷几只鸡”变成了“作为一只狐狸,如果嘴里没叼只鸡,他怎么会感到快乐”。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我们很容易会怀疑偷鸡本身的正确性;尤其是韦斯安德森还要把原故事打包好的保护袋给撕掉,惊世骇俗地指着事物原本的样子让大家看。

一切界限都变得模糊了。

你没有办法去审判一只狐狸咬你家的鸡,正如同大自然里没有动物出钱去获得它们的食物,而我们人类也没有付钱给这里原来的主人就占领了大片家园。

 6 ) 再说动物生存法则

2009年出现了不少优秀动画片,2D、3D、黏土各有所长,现在定格动画佳片里面又多添上一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身为作者导演,以往的韦斯·安德森擅长冷幽默和怪异视角,处理家庭题材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些个人特征丝毫不漏地搬到了动画片中。

狐狸爸爸风趣幽默,会讨妻子欢心,面对儿子又无可奈何。

狐狸爸爸西装革履写专栏,狐狸妈妈打好围裙做家务,叛逆的狐狸儿子喜欢啐一口唾沫渣子,这些卡通形象完全是拟人化运作,应有尽有。

小家庭以外有律师、搬家工人和比赛运动,各种动物们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安详小社会。

有人说《阿凡达》是反人类反社会反人类文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也有“三反五反”的影子,当然它们反的都是人类的罪恶一面,而不会是真善美。

狐狸一家所住的树屋对面有三个农场,三个农场主富得流油,很不巧还刻薄无比。

说是人类,可还没出现就被打出的字幕说成是负面人物,完全是标签式功能。

至于怎么个罪恶法,哪里伤天害理,容后再说,略过不表。

简单来讲,在这样的电影里,人类是以丑陋的敌人面貌出现,他们能做出许多破坏性举动,搅得天翻地覆,好比中间围攻树屋一段。

相反狐狸爸爸一直在强调自己的动物天性,就好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狐狸一定会要偷鸡,也得会刨土挖洞。

这些举动其实在暗指一件事情,人类消失了一些美好的天性,遗忘了上天赐予的本能(狐狸爸爸也是人类的形象化身)。

好比狐狸当了爸爸,它就要约束自己,不能靠“手艺”吃饭,改当卖字干活,由武到文,这是多么讽刺的转变啊。

它本来有一身强健筋骨和绝好本领,能上蹿下跳、翻墙入地,可偏偏因为妻子怀孕了,它需要承担一个人生和家庭的无形责任,只有选择了放弃,安居乐业。

可总有一天,它还是按捺不住,想要追求更充实更高远的生活,那还等什么,狐狸爸爸立即带上合伙人,重操起旧业。

如果不考虑这一层意思,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依然是个好玩的动画片,能逗乐大家。

呆头笨脑的负鼠,它的眼神变化会出卖它的灵魂。

当保镖的老鼠,以西部片的耍酷架势出场。

这几个小角色都异常搞怪,就连那只被狐狸表哥几下猛揍、打倒在地的大个海狸,亦是好笑至极。

狐狸爸爸计划再袭农场时,它们做了精心策划,万无一失。

简单的几个蓝莓就解决了看门狗儿,顺带药倒了农场主。

说是有电勿近,可爬了一回网被电个痛快,下来时也安然无恙。

再有决战时刻的枪击战,动画片就是这样的“不合常理”,它要的就是故事流畅,幽默搞笑。

家里面,奇装异服的儿子是个倔强小萝卜,不知天高地厚,时常出言不逊。

他对前来寄居的表哥充满敌意,对方能文能武,叫他妒火烧得猛旺。

看到这里,聪明点的观众就会明白,最后故事发展肯定是狐狸爸爸给儿子上了精彩一课,催它赶快成长,做个有本事又不服输的好狐狸。

有本事是能领会了,不服输在哪里呢?

其实奥妙就在狐狸爸爸的那条尾巴,它被打掉,给人类当了领带。

儿子捡起被撕得破破烂烂的尾巴,系在了挎斗摩托车后面,有如得胜归来的旗帜信号。

这还不说狼的招手,电影用意昭然若揭,赤裸裸的野性传说,拿出勇气和尊严而活着。

每个动物都有属于它的生存法则,是天演进化的结果,外界强加改变不得,人类莫不如此。

狐狸爸爸大点兵的时候,所有动物都派上了用场,各司其职,这不正是好莱坞励志的典型做法吗?

电影里的狐狸妈妈是个有趣角色,能管得了狐狸爸爸,气场强大。

它喜欢画一些气象万千的大景象——雷电交加、风暴来临,向着它们居住的原野袭来。

那是不是作为暗示手段,隐晦透露了对人类社会的忧虑。

【北青报】

 7 ) 被现实驯化的野性

自从被韦斯·安德森的荒诞美学所折服,我一直再思考,这种信徒式的狂热是一种格调的向往,还是美学的认同,或是灵魂的共振,亦或是这些的混合调整而成的情绪鸡尾酒不知不觉中过饮上头,沉溺于酒精刺激下的多巴胺释放,荒诞迷离的行为失控?

然后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同于《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隐晦婉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简直是把对野性对自然状态的渴慕戳进你眼睛里。

当远处纵深背景中面目不清的黑狼对着狐狸爸爸挥手告别的时候,我同狐狸爸爸一样满含热泪并挥手道别,那是我们逃逸社会流浪世间的野性,是我们灵魂中最深的渴慕与无奈。

与黑狼类似的还有一只老虎,少年派的老虎。

从本质上李安和韦斯·安德森再讲同一个故事下不同的应对态度。

李安在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与释放野性的和解同拯救,而韦斯·安德森则温情于与现实,驯化于社会的优雅和驰骋在林间的洒脱从中找到一条握手言和的方式。

李安的温柔在于他把残忍融化于奇幻瑰丽的梦中而韦斯·安德森则是从驯化的现实下找到野性的僭越带着叛逆的顺从,同样是对于驯化式的反抗冒险。

他们都再通过寓言式的童话告诉我们成人后社会中的无奈与裹挟。

他们的精神内核都是关于社会化驯化优雅之后的纠结于原谅。

与李安驯化野性不同,安德森希望与驯化中的野性里找到僭越,找到脱轨之后的顺从与和解。

而我这感觉于这种挣脱的释放和归顺的迎合。

生命的课题往往属于灰色地带,就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的动物一样,小心翼翼的两脚直立行走,学着人类的模样穿着西装打着领导,发表着言不由衷的话,这是社会的规训,你要泯然众人,成为无数面目模糊中的一个。

你可以是你,也可是随便的任意一个。

你的同一性对于现实无关轻重,不值一提。

但,自灵魂的深处,似水从沙中发出的嘶哑,风中呼啸席卷中凝聚而成的那一点欲望,那颠破不破的执念,那身不由己的召唤,会自夜幕一般笼罩在你梦境之中,怂恿着,激励着,期盼着。

于是,狐狸爸爸搬离看似安全的地洞,脱轨于写稿的白昼,奔忙于农场主夜幕下的农场中,那伴奏轻快的口哨,是被压抑的野性尖啸的欢快回应,那电流传遍全身的围栏,是欲念逃逸之后的颤栗刺激。

我喜欢里面小动物晕头转向的XXOO,像极了,被规训时的每一个人。

只有面对食物的时候才能如野兽一般的撕咬粗鲁。

而狐狸爸爸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可以归顺于现实,但对于主流,他反抗,他拒绝,他顺心而为,他愿意露出野兽的犬牙,然后再满怀热泪的同他们挥手告别。

而此时,派未能等到的回头,在狐狸爸爸的眼泪中迎来了最好的结局。

这大概也是我喜欢韦斯·安德森的原因。

 8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寻找自我的旅途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特刊的第二期,今天我们会讲一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这是他的代表性定格动画作品之一,另一部是《犬之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定格动画?

传统意义上的动画分三类——手绘、定格与电脑动画。

定格动画的角色形象通常是由黏土(木偶、剪纸)等材料、手工制作完成,逐帧拍摄(每拍完一个画面,移动一次拍摄对象),最后使之连续放映。

呈现效果上会有一种断帧的不连续感。

定格动画需要手工制作大量真实的场景和角色形象,在如今数码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显得耗时又耗力。

如果还在坚持做定格动画的工作室,真的是以“匠人”精神在对待这件事。

定格动画史上其实出过很多佳作,除了我们今天会说的《狐狸爸爸》,还有《鬼妈妈》、《犬之岛》、《魔弦传说》等。

△ 《鬼妈妈》

△ 《犬之岛》

△ 《魔弦传说》另外就是我最喜欢的《玛丽和马克思》。

△ 《玛丽与马克思》讲完了定格动画,回归今天的主题。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韦斯·安德森根据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原型童话进行改编的。

韦斯·安德森就是——他写什么、编什么、拍什么,都是韦斯·安德森。

擅长营造那些华丽又梦幻、朦胧而忧伤的场景。

一般当我们说起韦斯·强迫症·安德森的时候,总会提到他大胆的用色(粉红狂魔)、平移式的运镜手法、以及画面的对称性(强迫症)、和大量的俯拍式细节描写(恋物癖)。

△ “色彩狂魔”

△ 俯拍的细节控

△ 画面的对称性但他所有电影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不真实性—“脱离年代、脱离生活、脱离常理”。

这种不真实性是让人着迷的,毕竟谁能肯定的说,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就是百分之百的真实呢?

《狐狸爸爸》也是这样一部基于梦幻和“不真实性”的电影,这个故事要从一家狐狸开始说起:

△ 狐狸爸爸

△ 狐狸妈妈

△ 狐狸儿子

△ 狐狸弟弟的小表哥狐狸爸爸是小镇日报的专栏作家,写些无关痛痒的文章,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总回想起自己的青年时代以及未能继续的遗憾。

△ 小镇日报的专栏作家——狐狸爸爸年轻时候他是一个身手敏捷的偷鸟/偷鸡贼(狐狸的天性),现在的他却每天早晨西装革履的坐在桌前读报,满是“中产阶级精英”的影子。

△狐狸爸爸在餐桌前读晨报 唯独吃饭时候狼吞虎咽的样子,暴露出了他作为狐狸的野性。

△ 野生动物的吃相他有一个漂亮大方,又了解包容他的妻子——狐狸妈妈。

十二年前,因为狐狸妈妈怀孕了,狐狸爸爸答应她为了一家人的平安,从此金盆洗手。

△ 狐狸爸爸和妈妈还有一个“看上去不太像自己”的儿子艾许(Ash)。

Ash有些与众不同,无论是打扮还是脑回路,被大家所不理解。

△ 狐狸家的“傻儿子”除此以外, Ash的小表哥也来家里暂住(小表哥爸爸得了双侧肺炎),小表哥不仅长得“一表狐材”,还十项全能,更加深了Ash对自己存在的怀疑。

△ 左边是Ash,右边是“别人家的孩子”小表哥狐狸爸爸遭遇了中年危机,先是突然想要改善家庭居住环境(狐狸一般住在洞里),买了一栋显眼的树屋。

△ 原来的狐狸洞

△ 现在树屋“豪宅”这个树屋既超出了他的购买力,又是动物世界里治安最差的地区之一——与三个凶神恶煞的农场主为邻。

华特波斯基(Walt Boggis)——世界上最成功的的养鸡业者;

华特波斯基(Walt Boggis)尼森棒斯(Nate Bunce)——经营养鸭与养鹅厂;

尼森棒斯(Nate Bunce)法兰克林宾(Franklin Bean)——养火鸡、种苹果(制作苹果酒),也是当今最可怕的人。

法兰克林宾(Franklin Bean)虽然搬进了新家,但好像我们狐狸爸爸的中年危机并没有被缓解。

反而催生了他想要去找回自我的冲动。

有一天夜晚,他站在新家的阳台上,望着满天星斗,问新家的管家负鼠凯利先生(Kylie):

△ 新家的阳台“Who am I ”“我是谁”“Why a fox” “我为什么是只狐狸”这段对话与其说是在问别人,倒不如说是在拷问自己。

这里狐狸爸爸提到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也是整部电影所要阐述的核心:存在主义源自“自由主义”,强调个人为中心、尊重个性和自由。

宇宙是无意义的,人存在的本身也没有意义。

但通过自我塑造、追求与成就,人就可以实现自身的意义。

对于狐狸爸爸来说,现在的他就是在压抑天性。

狐狸天生喜欢冒险,猎食,挑战掠夺者。

如果没有了这些,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我满足吗?

由此他酝酿了一个偷猎计划,目标是三个农场主。

△ “干一票大的”计划非常顺利(除了在偷苹果酒的时候遭到了守卫老鼠的阻拦,有惊无险)。

但他频繁的出行和蛛丝马迹还是让狐狸妈妈发现了。

△ 妈妈发现家里的仓库堆满了鸡、火鸡等等也导致了三个农场主的打击报复,最终在家门口被偷袭失去了一根尾巴。

△ 遭到了偷袭

△ 掉了一根尾巴这只是开始,农场主们开始袭击他的树屋,导致狐狸一家只能向下挖洞逃窜,甚至影响了其他的动物们跟着一起逃窜,没有水没有食物,面临着集体死亡的危险。

在危机时刻,狐狸爸爸又想到一个好主意,趁农场主们集中精力攻击他们的时候,干脆在地下挖洞直接掏空三个农场主的农庄。

△ 新一轮计划

△ 掏空三个农庄就在他们开始大肆庆祝“开趴体”的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 庆功“趴体”农场主们想出了新方法,往地洞里面灌水,把他们直接全部冲到了下水道系统。

△ 全部冲进了下水道系统而此时Ash和他的小表哥正一起在偷回狐狸尾巴的路上,计划失败后,Ash成功逃脱,但是小表哥被抓住了,变成了“人质”。

△ 变成“人质”的小表格于是狐狸一家包括其他的野生动物们决定联合起来。

△ 复仇者联盟利用自己的特长(生性淳朴才华自然天成,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 各有擅长的小动物们干倒农场主,救回小狐狸,赢回自己的生存地。

△ “大战”中电影中,一直反复在强调狐狸爸爸恐惧狼这件事。

片尾,狐狸爸爸带着儿子和凯利救回了小表哥的途中,终于遇到了一头野生的灰狼。

△ 终于遇见了一头野狼

△ 终于遇见了一头野狼片中所有的动物都会说人话,唯有这一头狼不会。

因为狼是影片里,唯一百分百遵从了自己内心,释放了兽性的那一个,也是最孤独的那一个,没有家人也没有伙伴。

我们可以理解为“最自由的自我”就是——舍弃羁绊。

“狼”一直是狐狸爸爸内心的恐惧,因为他没有办法去面对和正视自己的内心。

但在这里,他热泪盈眶的和这头孤狼挥手再见(相互的示意)。

△ 热泪盈眶的狐狸爸爸

△ 与狼挥手致意然后头也不回的奔向了自己的家庭。

韦斯·安德森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这里狐狸爸爸与野狼告别,也是他和自己的对话。

对于我们而言,终其一生,都是寻找自我的路途。

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是伟大的,同样,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韦斯·安德森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导演:一方面脑袋里古灵精怪的东西很多,另一方面他的表达又极为克制;他既从来没拍过真正意义上的严肃/艺术电影,也没有选择和商业片导演们站在一起;他的电影里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只有一些犯错的“大小孩”对于严肃话题往往是避重就轻,即使对死亡的表达也不血腥。

作为这个时代最深具个人特色的导演之一,他总试图在其中找到平衡。

既非主流,又未迎合。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没有封闭自己。

这个世界需要社会型的作家、导演和电影,因为他们始终在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不完美的一面,让我们对人生始终抱有怀疑和审慎的态度。

但也需要韦斯·安德森这样的“大男孩”,他为我们编织的那些迷幻的、离奇古怪的梦境,创造不美好里的美好他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矛盾的生活着,既可爱又可怜。

片尾的大战中,小狐狸Ash也展现出了他的敏捷和才能,原来这个显得有些“异类”的孩子,背后蕴藏着那么大的能量。

我想很多人在面对不完美、与众不同的自己时,都会生出疑惑。

尝试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每个人都生而不同。

大多数人,都是“狐狸爸爸”,除了梦想以外,我们还有家庭,爱人,孩子。

终有一天,你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节点,和你青春时代的梦想告别。

我们仍然会被那些尚未完成的梦想打动,但时间已到,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了。

"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MBERSTUDIO和知乎专栏光影人生

 9 ) 第二圆舞曲

韦斯安德森真的是奇才,我之前好像从来没看过相似风格的导演,音乐,画面,节奏如此和谐,整体看下来像听了一场《第二圆舞曲》的音乐会,宏大而又悲悯,华丽但又遗憾,浪漫却又现实,像大梦过后的清醒时刻,甚至还带着一种革命的味道。

之前看过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是如此,好喜欢这个导演。

一个本来偷鸡为生的狐狸先生,为了家庭,放弃了这个风险“工作”,每天上班写稿,趋于平淡。

直到搬家,又重新开始偷鸡摸狗的营生。

然后被发现,和农场主为敌,带着家人四处逃窜。

最后却和家人一起,选择直接对抗。

动物错了吗,似乎从现有的法律来讲,并没有,狐狸盗窃私有财产,理应受到惩罚,但那三个农场主太过贪婪,影射的是什么,资本家还是政治家,抑或他们本身就是一体的。

影片最后出现了一只狼,和那些被驯化的狗相比,如此孤独却又如此高大。

还有那只老鼠,一个老鼠却被人类收买,为人类看管仓库。

我想来想去似乎都没有很好的词语去形容看这个电影感受到的精神力量,如果需要写一个,我这个被互联网短视频和舆论营销驯化的人反复咀嚼的只有野性的呼唤。

 10 ) 了不起的韦斯·安德森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是挪威裔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著名童话作品。

在这个1970年出版的儿童故事中,狐狸爸爸带领着生活在地下的动物们对抗三个又坏又吝啬的农场主,充分发挥了动物挖洞的天生本领,大获全胜。

2009年,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以玩偶停格动画的形式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搬上银幕,增添了很多充满个人特色的“韦氏”情节,比如狐狸爸爸向狐狸妈妈保证不再偷窃,却又爆发中年危机,忍不住固态重萌;狐狸爸爸不顾獾律师的劝阻,非要贷款把全家从地洞里搬到风景优美的树顶华厦;独生子的小狐狸阿什不满狐狸爸爸对表兄克里斯托弗森的非凡运动天赋大加赞赏,又嫉又妒,复杂的恨意参和着延绵的亲情,五味杂陈。

这些边角家庭问题的加入,使原本单纯风趣的儿童故事具有了新的层次,新的角度,打上了强烈的韦斯·安德森烙印;不仅如此,罗尔德·达尔的原著中对“了不起”的解释也从“化险为夷”、“大获成功”的非凡能力升华到了认知自我,欢庆个性的高度,既富趣味,又有深度。

片中有几个特别令人忍俊不禁的小细节。

一个是为了表现狐狸爸爸的野性,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他在早餐时突然间变得狼吞虎咽一片狼藉,让人边笑边错愕。

另一处是动物们的眼睛,公寓管理员的负鼠凯利一走神瞳孔就变成一圈圈的螺纹,农场主比恩家的毕尔格猎犬吃了含有安眠药的蓝莓果,眼睛上立刻出现个红X,倒地就睡。

狐狸妈妈宣布自己怀孕,狐狸爸爸说她“神采焕发”,画面上便出现特别的光,照着狐狸妈妈脸发出小灯笼似的橘色光晕,可爱极了。

除了这些搞笑的细节,我尤其喜欢的一个场景是克里斯托弗森刚到狐狸爸爸家,被安排到阿什的房间过夜。

一心想当运动员的阿什嫉妒克里斯托弗森的运动才华,不满自己房间被占,对表兄的态度又生硬又冷漠,不仅不许他移动自己的火车模型,让人家睡到硬地板上,还哗地关了灯,屋里一片漆黑,只有两盏橘色的小夜灯发出莹莹的微光。

寄人篱下的克里斯托弗森在黑暗中躺在模型下的地板上抽泣。

几秒钟后,阿什从他的单人二层小床上爬下来,用手电照照克里斯托弗森哭泣的脸,默默坐到他身边开动了模型火车。

安静的夜里,一辆闪着暖光的小火车在椭圆的轨道上呼呼前行、转弯、回返,循环不休。

克里斯托弗森不哭了,也坐起来,和阿什一起看小火车在轨道上跑,叮叮咚咚,闪闪烁烁,叮叮咚咚。

这个瞬间,有种说不出来的温馨混合着忧伤的华丽,这正是韦斯·安德森最擅长的问题家庭情结。

同样的氛围还在狐狸妈妈在晶莹闪烁的地下矿洞向狐狸爸爸发脾气,以及二人在瀑布般的下水道排水口前生死话别时出现过,真叫人又是感伤,又惊叹于场景的华美,还有情绪翻涌的五味杂陈。

我想,韦斯·安德森把狐狸爸爸变成一个小镇日报的专栏作家,再让他偷偷探索内心深处不可遏制的狐狸的野性,这跟他所有以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青春期迷惘是分不开的。

也只有从这个起点出发,才能在罗尔德·达尔那个足智多谋的狐狸爸爸基础上加入韦斯·安德森所特有的 “寻找自我”的忧伤诗意。

这份诗意,让童话故事在趣味的同时增添了一种更为深邃的神秘感,让狐狸爸爸在带着负鼠凯利和儿子阿什及侄子克里斯托弗森胜利返家的途中,看到一只他又惧怕又向往的野性的狼。

狐狸跟狼彼此挥手致意,那分明是一个人在跟自己的理想、梦想诀别;但与此同时,一个陌生的新世界也在慢慢开启,痛苦而又快乐的成长滚滚而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穿越大吉岭》后韦斯·安德森的又一次胜利。

能将这么经典的童话故事加入丰富的层次,拍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感觉,同时又保留了原著最关键的韵律感与趣味性,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啊!

《Open》杂志2010年6月刊稿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短评

推拉平移横摇变焦,保持真人电影中对镜头速率的自由掌控,而拍摄主体终于可以在定格动画中完成肆意的变速运动,摆脱束缚、放开手脚,人物因此变得更加鲜活。况且韦斯安德森本来就是以消解面孔、抹除表情、达成某种藏而不露秘而不宣的默契来推动叙事的。诺亚·鲍姆巴赫作为编剧加强了全片的伤感气质,失败者的孤注一掷,成功者的傲慢自大,濒死的老鼠尝到最后一口苹果酒,终于发现自己究竟是谁。野蛮生长的狐狸爸爸,也不过是救了很多人的普通人,但在所有普通人心中,他就是那个最了不起的英雄。

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韦斯.安德森拍动画也依然尽显其本有的怪鸡黑色幽默,节奏很有起伏,乔治.克鲁尼的配音也相当赞

1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好玩,节奏很快,细节的幽默值得关注。动物们太可爱了。像观看游戏过场动画一般酣畅淋漓,看完就想再看一遍的好动画。

12分钟前
  • 小牛魔王
  • 力荐

找到了小时候看动画片全神贯注穷开心的赶脚~不是好笑,就是很开心,这就是真正的童话吧

17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小时候看过的童话叫做《狐狸列那的故事》,爱不释手。但是同样一部关于狐狸的动画,我却真的喜欢不起来,大家抱歉

20分钟前
  • 弗莱迪和小耗子
  • 还行

定格画面是蛮不错,但剧情总体是处在一个狐狸爸爸自信满满装b氛围之中...

22分钟前
  • 豌豆汤
  • 较差

练听力不错 狐狸爸爸说话好快 毛的质感也不错

26分钟前
  • 轩晢璘
  • 还行

对这个卡通形象实在喜欢不起来╮(╯_╰)╭

30分钟前
  • 疤疤爸爸
  • 较差

片荒期看的,一般般吧,但任然佩服粘土动画

33分钟前
  • 嘿朱丽叶
  • 较差

不喜欢这样的动画。虽然中间有些片段还是比较有意思。

38分钟前
  • IRA
  • 较差

在长期失眠焦虑后,身体终于迎来一次总清算,相比之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耳鸣也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吃药、打针、理疗、针灸、按摩全方位伺候也不见好转的时候,干脆放弃希望看部电影吧。这部从价值观到台词到画风,在平静与狂野、本能与道德、无奈与反抗之间觅得平衡的影片真是不二之选。是的,中产笔挺衬衫下的狂野本能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以及不期而至的年龄焦虑下再次苏醒,但短暂狂欢后却也需要面临农场主的疯狂报复。引以为傲的尾巴先被打断后被当作领带,又被狂犬咬得粉碎,这一切是否值得?值得。因为生存既卑劣又神圣,既无奈又伟大。

39分钟前
  • skyline
  • 力荐

实在太可爱了!!音乐大爱,没想到那首petery之歌是Jarvis唱作的,真好~~看来导演的人脉够广啊!Wes确实就喜欢这种geek家庭式的故事,稀罕稀罕~~狐狸爸爸看见野狼那段实在感动,很长时间没看到这种脱俗不落窠臼的电影了~~

42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各种冷笑话+定帧动画+超级棒的原声+豪华的配音卡斯=久违了的shock。即便是动画片也充斥着典型的韦斯安德森风格,古怪的家庭成员和配角,尤其是小儿子,灰常韦斯安德森。难怪Roald Dahl的童话不受人待见,他的是非观就是错误的。这片给小喷油看太浪费了。

46分钟前
  • vali
  • 推荐

大赞!!各种经典!!狼那段大亮点完全华丽!!PS:我居然能在没看配音演员表的情况下听出是乔治克鲁尼,不容易~~

48分钟前
  • vaniris
  • 力荐

了不起的定帧动画,叙事流畅而不失幽默,这部制作精巧、画面优美的电影实在不是为孩子们准备的,一众大牌的配音阵容为影片添姿加彩~~wonderful~~

51分钟前
  • tikey
  • 力荐

we are wild animal!真喜欢anderson那种“莫名其妙”的镜头切换,配乐超棒!感觉还致敬了很多电影。

54分钟前
  • k_Kei
  • 力荐

这到底是谁平价的....我觉得作为一部动画片来讲真是烂透了。

56分钟前
  • 大蛇
  • 较差

定格动画的确是一种可爱的形式,Wes Anderson是我最近才爱上的导演,那种足够小的而恬淡的美国味,似乎就像一条细长的地道,深入而简单地那么惊鸿一瞥便深陷其中

58分钟前
  • 狗子
  • 推荐

年纪这么大再看这样的喜剧动画片就显得有点弱了,但是剧情还可以,也仅仅是还可以,也没瞧出那个老狐狸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1小时前
  • 一路风景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分数这么高.不是看得很懂啊

1小时前
  • Alex.Qiu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