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边境
Zielona granica,边境无间(台),边境炼狱(港),Green Border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
主演:贾拉尔·阿尔塔维尔,玛雅·奥丝塔泽斯卡,贝希·贾纳蒂·阿泰,托马斯·洛索,Mohamed Al Rashi,Dalia Naous,Monika Frajczyk,娅希米娜·波拉克,马赛杰·斯图尔,阿伽塔·库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德国,法国,比利时语言:波兰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年份:2023
简介:波兰与白俄罗斯交界上的这片蓊郁森林,大批中东与非洲难民涌入,叙利亚难民一家也在其中。他们以为只要步行通过边界,进入欧洲,安全的日子就会到来。殊不知波兰政府放任边境警察用暴力驱赶难民,白俄军方会再将他们逐回原地。成为白俄罗斯扰乱欧盟的人肉子弹,又被波兰政府视为洪水猛兽,全家老小困在林中进退不得、饥寒交迫,陷入无间往..详细 >
仓促的善良。唯一导演在最后,显得那么无力,在难民问题中,谁又能提出真正的解。
太面面俱到以至于每一面都蜻蜓点水。
成功地让观众在大屏幕前做了近三小时的黑白噩梦……不过本片也确实太白左视角,不是每一个难民都是受过良好教育彬彬有礼会说流利英语曾经有房产有店铺的中产阶级,穆斯林难民大量涌入后不是总能够和原社会和睦相处而不产生社会问题……与其对每一处细微裂隙缝缝补补,不如思考如何切断漏水的源头。
不同视角的展现让人性的多面展露出来,在这片绿色边境之中没有道德的约束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折磨,电影还是朝着希望向前,但现实早已破败不堪,至少有人在做出努力,希望阳光照进黑暗,希望它们能够迎来重生。
对于难民的刻画过于很傻很天真了
2023威尼斯主竞赛//视角太散了
【7】80thVenezia 面对难民危机,这部片子无疑带来不了任何,但直至今年,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仍有人在死亡,乌克兰人民正在忍受饥饿
最后拉了
导演完全可以把用于拍电影的经费拿出来接收绿色难民嘛,太不人道了
(4-)震撼的类纪录影像,残酷的社会议题,即使用黑白的影像也无法掩盖生命的鲜活,多个视角的观察,让人在观看时揪心,感动,冷漠的情感接踵而来;众多当代物件提醒着我们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但同时多视角带来的是无法对每个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视角的细节进行深挖;结尾要是再处理一下就更好了
观影过程十分难过,《冷战》结尾,坐在东西边境的夫妇陷入沉默,无论左右,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结局,本片在今天找到了这种情绪,并用更激烈的方式表达,波兰的狗和白俄的狗咬人一样疼。电影依然属于15年被那张沙滩难民儿童溺弊照片震撼的欧洲知识分子心灵余震,叙利亚难民在白波边境上如踢球般被来回摆弄,尤其波兰,其实就是想在踢球过程里耗死难民。霍兰将折磨的全过程用黑白画面拍下来,手法并无多少新意,摆正的还是人道主义底线,进一步作为二战一代,老导演依然在苦苦警示极右抬头。本片有些“生不逢时”:上映时波兰开始收容乌克兰难民,但我觉得并不打脸,因为收容的还是白人,有色裔难民的歧视、横亘百年的种族主义遗毒以及自冷战来再无纲领如一盘散沙的左派现状,才是霍兰批判的对象,她真正差口气的还是电影手法,事无巨细的叙事还是太实。
像是给在场的所有欧盟人脸上一记重拳
电影之外的故事让人深知该片在这个时代的意义,但电影本身则印象点寥寥,全片很多情节和镜头相对有些刻意,包括黑白影像的运用。
霍兰实在是宝刀未老,影片最后乌克兰难民顺利入境的情节实在太狠了。难民也分三六九等,霍兰对欧盟虚伪的人道主义救援及地缘政治凌驾生命之上的冷漠指责得着实严厉。
感谢白左把难民都引到欧洲
看这类电影总会面临一个问题:在与现实如此紧密相连的情况下,到底是要讲述的内容重要还是讲述的方式重要?私以为从难民潮逐渐转移到新纳粹的问题,虽然政客自身在片中是隐形的,但人的本性与政治间也形成了足够的张力,就当下残忍已经从幻觉中锋芒毕露的现实来说,觉得这部比《利益区域》更好。
11.17 #金馬60#
如此白左的观点又于事何补
在波兰大选前上映确实是最好的宣发,但拿出这个质量的电影实在是大跌眼镜。占着主流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披着政治正确的战衣,但仍然掩盖不了这些波兰演员假模假式电视剧的表演,太可怕了,这么硬生生的假扮写实,哎,还是饶了这些可怜的难民吧。啊啊啊。。。实在是太分裂了。。。难民需要被关注,但是片子假到让人怀疑事件的真假。。。导演你还是继续拍电视剧好了,别太拿电影来武装自己人权斗士的人设。
难民在波兰、白俄罗斯边境被边防警察来回驱赶,只有一些ngo成员好心帮助他们,难民不断丧生。粗粝的黑白影像很好塑造了冰冷恐怖的氛围,镜头叙事也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