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区区五点几分的时候,我深信豆瓣用户有相当一部分吃里扒外崇洋媚外的双标犬。
他们可以为特效满分剧情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欧美大片打五星,却为一个剧情饱满起伏,音乐经久不衰,表演张驰有度,只镜头鬼畜的电视剧打一星。
现在特效进步有目共睹,你们特么的倒是给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打五星啊!
吾国之民,当下匮乏的不是于天之比高,于地之比广的雄心壮志,确是判断之客观,初原之本心!
可悲!
可叹!
重温西游记后传,感触颇深,尤其是对无天这个角色。
无天,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本来是正义的佛教尊者,却坠入魔道,成为人人得而诛之的魔,他用五百年的时间,冲出黑暗之渊,赶走如来,夺得三界,可又逃不了一个三十三年的定数。
无天对唐僧说,他不是邪道。
我也是如此认为,无论是他坠入魔道前,还是坠入魔道后。
坠入魔道前不必多说,值得一提的是他坠入魔道后。
首先,他是为阿羞入魔(直接原因),证明他的心中有爱,男女之爱看似庸俗渺小,不及那些佛界尊者弘扬之大爱,可有时候,偏偏是这些爱才动人心,在看到无天讲述那段往事时落泪,身为一个观众,我却觉得痛心。
然后是无天其实很关心他的手下,对一直跟随他的黑袍赢妖等人更是如此,赢妖和黑袍死时(后来他救活了黑袍),他的神情已说明一切,无须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以及他对孙悟空的多次放过,对唐僧传达的善意,都可以表明无天绝不是什么邪道,正邪一念之间,正邪一念之中,无天只是选择了他心中的正道而已。
看完剧,却久久难以释怀,对无天这个角色念念不忘,曾有志为他写一篇同人文,后来苦于时间问题,只得作罢。
可在我心中,我认为,像无天这样的人,他值得一个世间最好的人,他不应该一直孤单,他不应该被众佛视为邪道,他不应该最后那样死去,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能够看穿他骄傲与冷酷背后的善良的女子,与他结一段尘缘,陪他一世纵横。
B站看视频突然看到主题曲《相思》,忽然回忆起那年暑假,我姐结婚,我就在她房间里看《西游记后传》,小时候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即使现在看,依然也很有味道。
我挺喜欢无天的,他虽然打扮很鬼气,但我硬是看出了风骨他其实很有原则,也有善念除了折腾了佛祖,记忆里也不算是坏到家的那种人。
他因为阿羞,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小时候我觉得他肯定是太爱阿羞,无法接受爱人死去。
但现在想想,他对阿羞,也未必是男女之情。
他度化了阿羞,却被佛祖赶出了佛门,究竟是为何?
当真是因为乱了心吗?
都说我佛慈悲,究竟又慈在哪儿,悲在哪儿?
最后阿羞为了救他而死,那么他呢?
他连自己都度化不了阿羞说,她终于遇见了那个让她发抖的男人,她终于懂得了爱。
她悟了,紧那罗却迷茫了究竟谁才是佛呢?
谁才是这个游戏的制定者?
他又为什么要遵循这个游戏的规则?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是那个游戏的制定者?
于是,就有了无天,无法无天。
紧那罗作为一点善念,住进了无天心里。
无天和唐僧说话,很有禅意。
唐僧一直尊称他为“大僧”,无天也很喜欢唐僧,因为从他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
如果没有阿羞的事情,或许紧那罗也是唐僧一般的圣人;如果唐僧遇到了阿羞,会不会又是一个无天?
这或许也是导演和编剧想要留给我们思考的吧反正,我不觉得无天就是罪恶昭彰,他是殉道者,也是反抗者,尽管最后失败了。
即使败,他亦是优雅从容转身的。
比日后二十年来的反派有风骨得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二十年前,这电视剧的特效、拍摄手法和武打动作,简直是令人发指的遭殃。
然而,它带给我的,我始终记得,是一个庞大的中国神话故事,它将佛道两家,从盘古开天辟地起串联了起来,瑰华绚烂,脑洞大开。
我记得我那时候就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了,当时就在想,哈利波特在中国,某不是西游记后传里的模样?
这个故事,足以压过《花千骨》《青云志》等等的修仙剧,眼界和立意,不可同日而语,此中禅意,更需要细细体会。
所以,别再吐槽了,二十年前还因为缺钱差点停拍的《西游记后传》,跟二十年后动辄几个亿的大制作,你拿来比场景和特技,好意思么?
最后的最后,就想问问,《我欲成仙》和《相思》,刘欢和毛阿敏加盟,现在的片子,哪个有这么大的阵仗?
PS:这两首歌,我听了快二十年,从没有腻过,歌词超级美的
很有诚意的一部电视剧,现在来看都仍不过时,对于大多数人吐槽的特效以及重复动作我到倒是看得挺开心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年级小,对于其中的灵儿与两位女子的纠葛看得莫名其妙,现在来看却有些别样的感受,白莲花相当于是正牌夫人,而碧游仙子便如同红颜知己,有的人说灵儿与碧游的恋情是误以为白莲花已死才发展起来的,哼哼,我敢说就算知道白莲花没死也会发展起来滴,作者完美的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人无论男女,在面对原配以及不期而遇的红颜或者男颜知己时的内心挣扎与苦闷,剧中赵灵儿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我们的回答又是什么啦…其实剧中有很多可以深挖的东西,可以说这个剧中包含的内涵超过现代中国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所以我给它5星评价。
哼哼,咱可是有内涵,有逼格的观看者,对于那些只看中外表,不注重内涵与剧情给个一星的观者,建议你们去看美国大片吧,里面多的是剧情俗套,特效给力,不用带脑子的爆米花电影。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西城(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884512/《西游记》最经典的无疑是六小龄童那版,完全依照原著拍出故事。
而这一版不一样,这一版的编剧简直是一个鬼才!!!
试想,当悟空回到天空中寻求帮忙却发现所有神仙都是假的时候,他会怎么办?
唐僧不再是柔弱啰嗦的和尚,而是帅气法力高强的高僧,一切都颠覆你对传统西游的想象,就连佛祖都有了自己的恋情,我喜欢碧游仙子。
有时候会看到有人跟风黑这是一部烂剧,因为吐槽它重复过多的武打动作,但是你们可曾认真的看过它脑洞大开的剧情?
舍利子的这一设定多么新鲜?
小时候看到悟空发现自己是最后一个舍利子选择身死救世的时候,哭得不能自已。
这绝对,是一部神剧。
最后说一句,这部剧的曲子作曲都好牛逼,片尾曲毛阿敏的《相思》,主题曲刘欢的《我欲成仙》,强烈推荐!!!
这两天重温了一遍,就算是小时候特别喜欢的剧现在也很难在认认真真看一遍,但后传做到了,我把这一切归结为神剧情和苏演员。
现在知道这部剧是毁誉参半,甚至有一段时间被黑出翔。
最大的黑点在于渣特效,鬼畜武打以及面瘫悟空。
十年前的特效真的没什么好吐槽的,武打重复我都一直以为是踢了七脚而不是一脚踢七遍,而且曹大大一出手我就知道这是练过的,真不是一般的帅,不喜欢鬼畜还可以去b站看无鬼畜剪辑版,打戏会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曹大大在演悟空的时候有很认真在演,开心的时候嘴唇微勾,疑惑的时候眼神若有所思,这是作为观众的我真心感受的。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我更多是把他看做一只猴,曹大大的悟空我却觉得这是个苏炸天帅到爆的男神。
这是除六小龄童以外我心中另一个悟空,所以我觉得当年这部剧选你没有选错,这部剧也没有拍错,这是值得我们这些影迷称赞的好剧,尽管有些瑕疵,但它绝不是一部烂剧。
5.8分对于它是不公平的,这部剧的真正价值在4星左右,但是为了不被埋没,5星献上。
追完了…哭…好舍不得!
此剧是部严重被低估的剧!!
鬼畜鼻祖,台词是污婆的福音,cp可随机组合,原版为了凑时间强行拖拽30集长度,我看了原版一半听说b站有无鬼畜剪辑,表白up主,此剧亮点多到数不清,!!
故意晃动的镜头烧脑剧情,衬托出悬疑色彩!
人物个个是影帝!
在剧里随意变身,搞得我无法直视到最后才出来的观音真身,总觉得她是假的,唐僧成佛以后也不再是那个是非不分好赖不知的唐僧悟空成佛以后稳重,智商爆表,小白龙那个师兄控一出场,专属bgm响起,观音喜欢三藏,三藏喜欢悟空,哪吒喜欢悟空(ps,别人叫悟空是悟(wu四声)空,她叫悟(wu三声)空,卖萌…)无天喜欢三藏cp组起来毫不违和,看起来异常欢乐!
你们都在凑cp,怎么少的了大boss,如来的转世谈起恋爱来真是把妹高手,不过我也曾为乔灵儿的善良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一个初恋一个至爱都是美女啊!
虽然剧也有很多不足,而且这些不足还非常!
明显,有时剧情明明可以顺利进行,却要故意说好多废话耽误时间凑剧情…差评!
建议看无鬼畜版本,但是,无奈主角个个有光环,猴哥帅的一逼,曹荣版本的面瘫悟空很圈粉,到最后剧中和屏幕前迷弟迷妹都流了一地的口水…!
,还有片尾曲片头曲插曲,都是良心啊!
一首《相思》的“守着爱怕人笑,又怕人看清!
”,,最后,我好想看这师徒四人版本的西游记!
痴汉脸奉上!
神级剧情,精良配乐,台词有点像说相声能够接受还是很欢乐的,打斗画面晃得头晕目眩也最为人诟病,但最重要的是满满的回忆。
说句不好听的,网上各种烂片评论多是各种装B跟风党,老湿的视频(不止批西游记一部)纯是娱乐向多失偏颇,真要吐槽每部剧都能吐个天花乱坠,只不过这部年代较远在剪辑上又的确弊病太多,才会被这么多人骂——可惜骂的人也只会乱骂画面乱晃打斗重复。
捧一下地说,个人感觉这部是西游相关电视剧里最好的一部(央视版除外),张卫建陈浩民那几部既肤浅且无聊。
真实的孙悟空或许像是六小龄童那样猴里猴气(请无视网络上各种颠覆西游的帖子),而孩子时的我心中的孙悟空确是《后传》里这样的,正直义气聪明强大。
以前看的时候,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三界浩劫无天找上门来,如来什么都没做就直接转世了,留下“黑衣释迦领辖三界”。
现在重看似乎有些明白了,就像一滴墨进到水里,不去管它一会它就会渐渐沉淀下去;如果看它不顺眼拼命搅动,只能搅得一片漆黑混混沌沌。
就像现今网络现实里各种跳梁小丑,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愤怒也好好奇也罢,最好的应对方式其实是无视。
成年之后看电视剧就很少了,再看这个总感觉看出了更多的东西,以后有机会再写罢。
PS:写了这么多,读起来好像说的太过有点偏激,其实是因为看到这么多人在骂又说不出来什么实际的东西,就好像“我不管你说什么这就是烂片你咬我呀呵呵呵”,一时气愤乱写一气。。。
再PS:被捧上天的那么多剧,实际上又好到哪里去了吗?
最初将目光停留在这部剧上,是因为黄海冰。
彼时刚刚看过《武林外史》,很心水拈蝶微笑的沈浪,白飞飞朱七七,白莲花碧游,都是会引起争论的情敌,当然后一对的名气远远不如前一对。
女性看书看剧时总是会将目光凝聚在爱情上,如何波澜壮阔的故事都只是背景,风花雪月才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可能与我是从灵儿被悟空从乔家带走开始看的,那时莲花和灵儿轰轰烈烈的爱情已经走到尾声,所以我并不知道他们曾发生过什么爱恨纠葛,只看到莲花拿着剑想杀悟空但始终杀不到,然后灵儿就跟随悟空走了,再然后碧游就登场了……所以我的眼里就只有碧游了。
当时我极喜欢碧游,飘逸的绿色衫裙,温和轻柔的嗓音,那样善解人意的女子,温柔如水却爱得奋不顾身。
初见灵儿时她微笑着,眼波流转间已然动情。
她细致周到地尽地主之谊,陪灵儿看东华山的优美风光,带他去山中采药,在空中逍遥飞行,含笑看他兴奋地喊“我会飞了”……那大概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此前是清静寡欲的修行,此后是寂寞无边的相思,只有在东华山的那段时光,弥漫着初次心动的懵懂和喜悦,那么短暂,却那么深刻地印在她的记忆里,终生回味。
当东华帝君问她是否对灵儿动心时,她羞涩地微笑承认,甚至愿意为他而放弃修仙。
东华帝君叹息摇头,目光哀伤地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她此后的千年孤寂。
后来,她的爱终于打动了他,却也令他更无法面对自己对莲花的背弃,于是他不辞而别地离开了东华山。
在东华帝君告诉她灵儿时佛祖释迦牟尼的转世之身的那一刹,她只觉天旋地转——她知道他很重要,却没想到他那么重要。
她和他不可能在一起,曾经的所有幻想与希冀都不过是一场空谈。
她仍然毅然出山去四处寻找他的下落,却想不到再相见时他身着喜庆的新郎红袍被绑缚在床上。
她施法术为他解开束缚,没有责备,没有怨念,只是微笑地望着他,情不自禁地流泪。
还来不及多诉离愁别绪,莲花便出现了——他以为已经离世的妻,他曾经深爱的女子。
莲花寻找了他那么久,那么悲喜交织地扑入他的怀中,令他倏然怔在那里。
碧游也怔怔地站在一边,俩俩相望,却相对无言。
她含泪凝视着他,没有再说一言半语,可那如泣如诉的目光仿佛说尽千言万语,最后抽身而去,在门被合拢的那一瞬间泪如雨下。
(待续)
首发于公众号“视觉志”作者:霹雳蓝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欲成仙,快乐齐天”这8个字的歌声响起,脑子里一派金光闪闪。
一个挥舞着金箍棒的斗战胜佛瞬间成像。
一晃。
距离第一次听到这首片头曲已经21年了。
2000年2月15日,《西游记后传》首播。
当年,挂着西游记前缀的作品,几乎是“默认精彩”。
拿现在的话说,自带流量(这批流量基本都是当时处在童年期的8090们)。
在互联网没发达起来的时期,电视收视率就是“火不火”的标准。
当时,《西游记后传》一经播出,就成了收视亚军。
但是,当那批只会看个热闹的小孩们长大一点后,再回看突然觉得“小时候啥欣赏水平”:鬼畜式剪辑……360度醉酒式运镜……面瘫式表演……“是不是明里暗里都在蹂躏着我的智商?
”
再加上2005年豆瓣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出口。
于是,3.9分的认证,就这么把《西游记后传》钉在了「烂片」的耻辱柱上。
直到近几年,大家再尝过各种口味的“经典翻拍”之后。
越来越意识到,《西游记后传》虽然依旧是神神魔魔那些事。
但是,却是对“西游”解构中最颠覆,逻辑最顺滑自洽,价值观最普世的“神剧”。
偶然翻了翻豆瓣,评分也悄无声息地涨到了7.9分。
很显然,这么多年过去,大家都成熟了。
“三流剪辑,二流演技,一流剧情”,也成了大家认可度比较高的评价。
尤其是在剧情方面,有人毫不吝惜赞美之情,肯定它是“神一样的剧情”。
甚至有网友评价它为“国产翻拍剧的巅峰”。
有没有达到“神剧”的标准,我们暂且不论。
但是可以感受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
《西游记后传》更像是一瓶陈年老酒,瓶身朴实无华甚至还沾带些旧土,但是内里越品越“到位”。
>>>>从猴到神故事发生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后的三百年,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出现。
佛祖圆寂,整个天庭被一锅端……
主要人物基础配置上,延续了西游记的取经四人组。
但真正的剧情几乎是另起一行,展开了一个新的叙事。
就像吃东西,反复咀嚼类似口感的食物,难免食之无味。
包装可以从简,但是原料必须重新挑选组合。
有新鲜感,有嚼劲,有余味。
因此,这就需要创作者产出大量原创情节,而人物和情节、故事是不能有割裂感的。
所以,不管1986年那版《西游记》再经典,大家脑海里的固有印象再深刻,后传里的悟空还是跳出了抓耳挠腮的猴相。
完整了大家对“斗战胜佛”的所有想象:“深谋远虑,冷静克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这版的悟空,也是首次让大家忘掉了更多“猴”的感觉,而反复被用人类视角中的“帅”字来形容。
《后传》导演兼悟空主演曹荣也说了:“之前的孙悟空是七分猴三分人,我演的孙悟空是三分猴七分人。
”当佛有了“人的特质”,就产生了一种“神性”。
这也是后来被大家称之为高明的地方。
而手无缚鸡之力,慈悲到“善恶不分”的唐僧,在后传里也升级成有勇有谋的真正求道者。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悟空师徒二人,真正意义上地“合作”了一把大的。
另外两个灵魂人物,本来是正邪的两个极端:佛祖和无天。
然而在后传的设定里,至高无上,无欲无妄的佛祖。
转世成乔灵儿却深陷男女情欲的纠葛。
三界最大反派无天,原本却是奉命传教度化众生的佛门弟子。
因对妓女产生怜悯之心,而被佛界驱逐,走向黑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性的两面、善恶因果的矛盾交织,被尽数摊在明面上。
也正是这种大刀阔斧的魄力造就了,《后传》颠覆式解构的核心,这也是它经得起"品"的原因。
有这样一群人物基础,后续被网友称为"神一样",有着超前和普世价值的剧情的打开就更加丝滑了。
>>>>打破二元对立一直以来,国剧喜欢呈现明亮、温暖、善恶分明的基调。
坏人坏到底,好人不能有二心。
我们很少看到复杂的人性。
《后传》里的无天恰恰是善恶的混沌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情有可原的恶人”。
无心原本是佛门弟子,领导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渡化本地三毒:小偷、混混和妓女。
他秉着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尽心尽力渡化三人完成任务后,领导却因为他怜悯妓女,以“六根不尽”的名义将他驱逐出界。
导致他一直以来对佛界的信仰出现坍塌,也认识到了“统治阶层”的虚伪。
于是彻底黑化,成了魔罗无天。
但是事实上,无天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向善的白无天。
这也是为什么他和悟空、唐僧,虽然站在对立面。
但是,他却愿意对三藏吐露关于妓女阿羞,这个藏在心底的秘密,并触动自己的善念“发作”,白衣无天现身。
而且毫不掩饰对三藏的欣赏,称赞他是“少有的心诚之人”。
对悟空甚至有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非常欣赏悟空的能力和智慧,说他是“介乎邪正之间的人”。
想想确实啊,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不也被当成“妖猴”吗?
悟空自己也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魔罗,也许他们可以成为朋友。
电视剧中大部分的反派,都是残忍暴虐,滥杀无辜,一条道走到黑。
而无天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杀戮,只是试图改变「统治阶级的虚伪」,为自己讨回公道。
所以,他占领三界之后,也只是把仙、众神、佛、菩萨等的元神困住,安置在另外一个地方,并没有伤害他们。
对待自己的下属也是赏罚分明,黑莲圣使和悟空交手多次均失败,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来说,不杀即罚。
但无天并未施以惩治,反而多次给黑莲圣使疗伤。
而另一位手下犀牛精,在未得到无天授意的情况下,把某镇百姓杀害,无天得知后惩罚了犀牛精,用还魂珠救活了全镇的人。
剧中无天那句金句,用来总结他自己恰到好处:哪有什么善恶,一切都是境遇所致。
正是中国这部20年前的片子里,让“传统恶人”不再脸谱化,也在“非善即恶”这种二元价值观之外,让观众了解到人性是复杂的。
“立体丰富客观”的人物形象和剧情,也是这部片子散发魅力,经得起考验的原因。
>>>>影射社会现实《后传》虽然已经是20年前的剧,但是一些剧情的设计,直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
比如泾河龙王冤案。
武德星君和泾河龙王有私人恩怨,于是便想招勾结了渭水龙王和阎罗王,陷害泾河龙王。
最终,泾河龙王含冤被斩首。
小白龙想为惨死的叔叔泾河龙王翻案,对师兄悟空说出了叔叔被斩杀的真相。
刚烈正直的孙悟空是不可能看着“正义失守”的,于是,请求如来出面主持公道,上前道明事情前因后果之后。
众佛听后,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天庭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
如来虽明知泾河龙王是冤死,但因为关乎玉皇大帝的名声而面露难色。
孙悟空求真心切,据理力争,此时两个阴阳怪气的护法质问悟空:“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
悟空被激怒,当面怒怼如来佛“佛界不作为”。
这般勇气和尺度,恐怕后无来者。
如来盛怒之下,要剥掉悟空刚受封的佛籍,将其幽禁,后来在一众菩萨的求情下才作罢。
不过孙悟空并没放弃,多番努力下,最终让玉帝看到了真相,替龙王洗刷了冤屈。
有网友说这一段剧情的设计,是对官官相护,腐败昏匮官场的抨击。
这种涉及敏感信息的,我们不再这做过多讨论。
但是,这个20年前的剧情,却莫名地和某些现在的事契合上了。
谁能相信“这里”竟有如此失德之事?
而台词里那句:“就凭你萤虫之光,能照得清世间所有不平之事吗?
”
又如此让人无力和绝望。
无论如何,每一个时代都有"斗战胜佛们"的出现,对于正义和公平,我们应该抱有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般的影视作品仅仅讲好一个故事,已经需要花费大力气。
但是优秀的作品,不仅能讲好故事,还会试图传达价值观。
图源网络 幕后剧照原《西游记》中,三界五行、四大部洲、儒释道三教、神族人族妖族,这些庞大雄奇的架构被延续了下来。
而《西游记后传》中,佛祖圆寂、黑暗力量降世、三界遭逢灭顶之灾。
这是一个崭新的洪荒宇宙,属于重新创作的部分。
这个宇宙也是人物变化的想象力基石,所以,可以做到整体颠覆很大,但不突兀。
天然地就游于“正常”和“主流”之外。
还有一些关于这部剧的彩蛋。
《西游记后传》的导演曹荣,不仅做导演,还是孙悟空的主演,同时还是动作指导。
而他和西游记的缘分,从1998年杨洁导演那版《西游记》中就开始了。
当时,曹荣担任动作导演并饰演”摩昂太子“。
当年,很多人对帅气的摩昂太子和他漂亮的打戏印象很深;
《西游记后传》的编剧钱雁秋,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被盛赞的剧情几乎都是出自他手(他也是后来《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编剧)。
钱雁秋的父亲钱雨润与钱锺书是同宗同支的亲戚,母亲则是当时人艺演员团的团长,这样的背景为他的创作打下了颇具文化性的扎实底子;演员中,饰演陈五真这个美艳角色的于月仙,同时也是乡村爱情中谢大脚(于月仙女士于2021年8月9日车祸去世🙏)。
世事无常,荧幕上永远留下了她鲜活的形象。
最后。
豆瓣上两个相邻的短评,时间上相差了整整7年:
无需多做评价,也许正如剧中歌词所言:“天降我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让后人看。
”文/霹雳蓝
-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