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2》好看吗,谈不上出彩,很难看吗,也不至于是骗钱,从商业类型片角度衡量,《环2》完成度和成熟度,都做得不错。
影片的故事告诉我们,以后中国公司招聘歪果仁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工作,不然很容易滋生反骨仔。
《环2》是一部以特效为主的商业片,剧情本身就是为了特效动作而服务。
所以角色之间感情的建立,怪兽被植入到机甲的逻辑,影片并不想做到太严谨,只是平铺直叙的描述到位就好。
如果你不注重剧情的严密性,也不反感景甜加入的话,你是很容易感受到《环2》带给你的爽度的,而且在某一些片段,你会觉得很燃。
如果你是机甲控,你会感受到在特效部分影片的诚意,在特效动作上不省一分钱,应该呈现的大场面制作,《环2》都做到了。
影片故事蓝本是陀螺自己撰写的,但故事撰写人不代表是编剧,如果你去看《环2》的编剧一栏,陀螺的名字并没有在上面,他只是《环2》众多制片人中的一位。
所谓故事蓝本,就是给到一个故事方向,比如说故事的时间,演员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转折,故事的结局等等。
但是具体这些人与事之间如何操作,如何在故事的骨架上拓展角色对白,剧情如何细化,这些就是编剧要做的事。
而且《环2》导演已不是陀螺,所以很多陀螺独特导演风格,我们在电影中看不到了,这也是《环太平洋》系列的遗憾,甚至是很多观众拿《环2》和《环1》作对比的衡量标准。
在陀螺《水形物语》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之后,环球和传奇想要把陀螺重新拉回这个系列,恐怕要花比之前好几倍的片酬了。
所以,《环2》在没有陀螺的加持下,影片的气氛不会再像《环1》一样阴沉,灾难场面也没有那么暴力,怪兽的压迫感也少了很多。
就拿大家最想看的动作场景,《环1》很多发生在深夜,雨夜,最后决战直接放在海底。
无处不在的雨和水,似乎和《水形物语》的水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处,看来陀螺真心爱玩水呀,而这些电影特征,正是一位独特导演的标志,也是我们对《环1》印象深刻的地方。
而且《环1》研究室的布局,机甲基地的场景,都带有陀螺式的“肮脏感”,乍一看,《环太平洋》和《水形物语》这画面是不是很相似。
这些陀螺style,都在《环2》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商业套路的运镜。
比如《环2》天气更为晴朗,好让观众更看得清楚机甲的样子;打斗的动作和灾难程度,也没有当初《环1》机甲拿着货船拍怪兽那种创意了。
新一代的机甲,自然更快更强,但这也导致有了变形金刚的影子,我们想要看的,或许正是第一部机甲的笨重感,齿轮感,硬机械感,而不是像《环2》无人机甲喷了白漆之后的塑料感。
就规模而言,《环2》格局更小一些,机甲任务只是为了毁掉合体怪兽,而《环1》则是去到怪兽老家直接对抗,虽然怪兽老家没有最终消灭,但打断传送门这样的设定,规模格局还是比《环2》要大。
此外,自从传奇影业在2016年被万达收购之后,这一次《环2》的中国元素更加突出,甚至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真正有了中外合拍片的味道。
虽然这次机甲没有中国特色的机型,但直接把泛太平洋的总基地放在了中国,而且另一家无人机甲制造商,同样也是中国的邵氏公司,总部在上海,老板就是景甜。
大聪知道,很多人都在黑景甜,甚至打上口号“只要是景甜宇宙,必属烂片。
”
但刨根到底的原因,是大家不服一位名不见经传演技又一般的演员,一下子在短短几年相继出演《长城》,《金刚骷髅岛》,《环太平洋2》等大片。
论颜值和演技,比景甜好的女演员一抓一大把,为何偏偏是景甜。
换句话说,大家黑景甜是不服大商业片制作规模和景甜本身实力的悬殊。
当然,《环2》章娘娘出演,会更霸气更女王范一些,要么范冰冰上也行。
但我们可以从角色身上反推,要真用影片中女总裁这个角色去谈演技,还真没什么可研究的。
因为这位女总裁,不管从人物的对白或者角色的塑造,都是单薄的,毕竟这种商业娱乐片,就算是主角,也没办法发挥走心的表演。
就像前段时间《科洛弗悖论》,大聪也看不出因为有章娘娘出演,她饰演的那角色就有多立体。
而且说实话,景甜在《环2》已经是很卖力的表演了,从《金刚骷髅岛》中的“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台步,到现在《环2》稍微有点老板娘的样子,虽然更多时候,大聪觉得景甜更像邵氏集团老板的千金,而不是真正的老板。
景甜够好了吗,确实还不够,但大聪也会正视景甜在《环2》中的成长和努力。
当然了,观影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有人会因为影片有中意的爱豆去贡献票房,有人会因为自己崇拜的导演而进影院,也有人会因为一个热门IP决定观看。
所以说,如果你内心真的很不喜欢景甜,你最好不要去看了,她的戏份还蛮多的。
但是如果你因为大家都在黑景甜,自己没什么立场而不去看,那损失的是你,而不是景甜。
关注《大聪看电影》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看完以后久久地回不过神来。
怎么可以这么难看???
HOW???
公平地说,还是有三个亮点的:屎壳郎一样的球形小机甲,很好。
怪兽融合机甲,穿上“铠甲”,很棒。
冰河上面的那一架,好看。
其他?
没了!
第一部那么晓以大义,第二部居然从青少年的中二病开始铺陈?
为了让青春期的小孩早点长大,你让他姐姐死了?
你确定这是正确疗法吗?
第一部时候成年男主哥哥死了,男主去当了三年民工才缓过来。
第二部里黑弟弟的姐姐死了,他立刻就能上岗了?
你们美国人是不是入了邪教啊???
世界都要末日了,为什么要选择还要互殴的青少年当机甲战士啊?
影片中有一点点提现了这期孩子比成人优秀的地方吗???
每个人跑起来像在健身房跑就算了,凭什么景田跑起来的样子就给拍那么丑啊???
打怪兽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看着对方才能说话啊?
你开车的时候难道也是转过头跟副驾驶说话不好好看路的吗???
各国人民的刻板印象啊!
那个肌肉型的,一看就是典型的美国人,连斜嘴笑的表情都是美国直男式幼稚。
那个黝黑瘦弱的小弟弟,一看就是你们眼中的印度人。
另一个浓眉大眼、自带少林寺气质的,一看就是你们眼中的中国少年。
那个长得像阿黛尔生活里的小蓝的女孩,一看就是俄罗斯式凶狠!
——然而,在女主被逐出队伍的时候,俄罗斯女郎突然又有了柔情?!
这是什么,霸道总裁攻吗???
青少年的情感在你们看来就这么无厘头吗?
全剧,我是说全剧中,一句废话都没有、一言不合即开打、说合体就合体、说穿铠甲就穿铠甲的,就只有怪兽!
可是你们给了怪兽什么呢?
人类在这边耍嘴炮、煽情、绞尽脑汁不知道咋对付终极形态怪兽的时候,镜头一切给怪兽,你猜咋的?
——怪兽在爬富士山!
嗯???
想不到吧?
怪兽不搞破坏,不消灭地球,不污染环境,不消灭人类,居然去爬山了??
是嫌自己合体以后太胖了吗?
怪兽已经这么放水了,你猜最后人类咋打败这个怪兽的?
你一定想不到。
是人类利用牛顿万有引力,把一副破烂机甲升到半空中,以如来神掌的自毁式,等于说,是活生生咋懵怪兽的。
怪兽就这样被砸死了。
…………………………………………搞了那么一大圈,联合了悉尼、上海,甚至京东都挂上了广告,虫洞也打开了,人类的内鬼也出现了,两种不同语言的强行交融也硬是对上台词了,用剑砍不断、导弹打不穿的怪兽,最后居然是被砸死的。
你脸怎么那么大啊!
说真的,人类玩家是不是没钱氪金了啊?
怪兽:我好冤,我好委屈。
这个烂,可以堪比变形金刚5了,你们一定会成为豆渣或是烂酸梅奖上的难兄难弟。
从青春期开始,我就一直是个EVA迷。
2013环太平洋上映的时候,我去电影院看了三遍,在家看了三遍。
第一次看完,对故事结构略有微词,觉得就是剥掉了EVA残酷内核,只留下很燃的打斗和场景的糖水英雄故事,但是,场景是真的燃,哪怕我带着青春期的偏见看这部电影,仍然不得不承认,好燃,好爽。
当我看完第六遍时,我清晰地感觉到了吉尔莫对机甲浪漫的充分理解,我非常感动,这部故事空洞的电影,落到了一个懂得机甲浪漫的导演手中。
吉尔莫给了每个Jaeger鲜明的个性,并为Jaeger量身定制了每一组驾驶员的形象,每一组驾驶员和他们的Jaeger,都非常匹配,哪怕背景故事只是由一句台词交代,但是在视觉上,仍然清晰的告诉观众,Jaeger和驾驶员之间的羁绊和联系。
恭喜吉尔莫今年凭水形物语把奥斯卡收入囊中。
当我得知环太平洋2会在2018年上映时,我就决定了一定要看,虽然我的期待值在这5年中,已经随着每一波的电影宣传,慢慢的下降。
昨天我进电影院时,工作人员在放映厅门口给我发了一张市场调查表,说制作团队希望听到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希望我能在电影结束后花一些时间,填好这张调查表交还给工作人员。
我还挺开心的,拿着调查表坐进了电影院,打算抱着更认真的态度来看这部电影,希望在观影结束后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电影由泳池Party开场,狭窄空间内的人物追逐戏。
对冲着机甲来的我,真的一点也不燃。
终于,第一个Jaeger出现了,喂喂喂!
Jaeger真的是一个小女孩能够自己在家里做出来的玩具吗?
不行!
再天才的小女孩也不能单枪匹马做出Jaeger来,还能一个人驾驶!
联合国的军方在天才小女孩的对比下都变成了傻逼,这不合理啊!
不过scrapper是真的很可爱就对了,抱成一个球躲城管Jaeger追捕的时候,真的太可爱了,真想买回家当宠物。
再说这个城管Jaeger,造型无功无过吧,不知道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啊,电影放完了都完全没有给出任何解答。
我是为了机甲来看啊喂!
城管这个解释都是豆瓣短评告诉我的,导演你工作可以认真一点吗?
翰·博耶加(男主)我纯路人,演技无功无过,但是感觉他还是蛮有幽默感和魅力的,他的表演并不会让我出戏。
卡莉·史派妮(女主,折腾出了Scrapper那小姑娘)精致的脸庞,倔强的眼神和个性,娇小的身材,完美的真人版明日香。
不过穿的没有那么性感,毕竟电影被戴上恋童的帽子就不好了。
这我理解,完全理解。
左:翰·博耶加(男主)右:卡莉·史派妮(女主)Mako出场了,换了发型,看起来更成熟了。
嗯,毕竟这是10年后了。
成熟版的mako和男主之间的兄妹互动也是挺甜的,但是导演,快让我燃起来好不好啊!
电影都演了快1/3了啊!
上张对比图,顺便怀念下mako在环太平洋2013中惊艳的出场。
左:mako在环太平洋1的第一个造型,右:mako在环太平洋2的造型接下来介绍了一堆熊孩子,嗯各个种族的娃都往小队里放一个,地球是一家,正确正确,哪个市场都不得罪,导演老油条。
电影短,把每个娃的背景都讲清楚有难度,这我没什么好抱怨的,可以理解。
但是可以学学第一部啊,好好给每个Jaeger驾驶员做造型,做出能讲故事的造型多好!
第一部的三胞胎虽然几乎没有台词可是过目不忘啊。
终于开打了,哎呀男主的Jaeger要像变形金刚一样伸手救mako了!
虽然感觉有点怪但是还是有点小燃。
oopsy手滑了没接住。
男主弟弟看到mako姐姐在眼前炸了。
嗯战争的残酷,我仿佛能看到导演自信的在checklist上划掉了“残酷”这一栏。
导演你还真是把残酷天使的行为纲领理解得很字面很断章取义。
对了,黑白男主一起进jaeger驾驶舱,第一部中昏暗的驾驶舱设计很好,渲染省钱啊,不出意料的保留了,但是,我惊奇的发现,驾驶服里黄色的液体没有了!
(没错第一部看到这个黄色液体时我高潮了,自动脑补了EVA里的LCL)而且!
他们驾驶服的头盔到底是个什么设计啊?
以前是有玻璃的,玻璃里面照着换色灯光的头盔多么好看啊!
为什么这部没有了?
为什么!!!
好的我知道也许技术升级了,用hologram什么的新技术,不用装玻璃了,那你为嘛要在头盔边缘留下那些螺丝孔啊?
头盔面部上下左右四个角,一个角两个螺丝孔,这明明就是用来固定玻璃的啊,你要不做玻璃,干嘛留下那些螺丝孔!!
分分钟出戏好吗?
第二部战斗服的质感太差了,在昏暗的驾驶舱里还看不太出来,片尾男女主从Jaeger里出来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的时候,驾驶服廉价的质感简直无处可藏,我在二线城市漫展上看到cosplayer的服装都比环太平洋二的战斗服有诚意。
这一幕实在没找到剧照,如果有能找到这一幕剧照的朋友,欢迎补充!
男女主开着他们的gypsy avenger,(噗这个名字有点好笑,但是不至于出戏)根据mako最后的“遗言”,去西伯利亚和一个神秘的Jaeger打了一架。
机甲对机甲,我忍不住怀疑导演是真的对EVA做了功课的。
此处附上注明的EVA 93TV版 19话初号机虐杀受使徒感染的三号机的片段,只找到了油管链接 能翻墙,感兴趣的EVA粉欢迎去重温一下这个震撼的画面。
导演你知道要把机甲对机甲排得震撼有多难吗?
你看看人家93年用一点点预算2D画出来的片段,你再看看你,这么多高科技手段,花了不少钱吧,拍成什么鬼样子。
有这钱还不如给驾驶服加个玻璃面罩。
我忍不住看了下时间,电影只剩下不到1/4了吧,导演你再不给我燃点,电影都要结束了啊喂!
最后大战,把一堆没有识别度的熊孩子丢进了一堆没有识别度的机甲和一堆没有识别度的怪兽打了一场群架。
除了神似二号机的Saber Athena,这是不错的机甲,明亮的橘色,在群架中非常显眼,贡献了一个漂亮的回旋踢,然后就领便当了,我在Saber Athena回旋踢时燃了1秒,这可能是全片我唯一的燃点。
111分钟的电影,1秒燃点,除了主角,人物完全记不住,每个怪兽感觉长得都是一样,每个Jaeger也都差不多(除了Scrapper和Saber Athena) ,非常失望。
电影出字幕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好好填我手中这张反馈表,制作团队照这样玩下去,机甲浪漫可彻底没戏了,我要发出我一个机甲粉的声音!
看到调查表的问题,我绝望了,这是一张A4双面的调查表,我记不住全部问题,记得的几个问题分享给你们感受一下: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看《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A.我喜欢翰·博耶加(男主)B.我喜欢卡莉·史派妮(女主)C.我喜欢景甜 D.我喜欢看机甲打怪兽我选择了机甲打怪兽,然后后面整个表格都没有任何关于机甲或者怪兽细节的问题,全是关于演员的问题,比如你是怎么知道翰·博耶加的?
你觉得翰·博耶加帅吗?
忍不住想骂脏话。
还有一个问题:影片中大段大段的中文台词会让你出戏吗?
我又想骂脏话了,景甜一会儿说翻译腔及其浓重的中文一会儿像背书一样说英文是让我有点儿出戏,但是中文并不是重点啊!
台词给我说熟练了,你想说哪国语言都是没问题的呀!
然后就是一堆你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本片的,你在哪里买的电影票之类的只和宣传有关的问题了。
作为一个骨灰级EVA粉,我知道EVA几乎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环太平洋这个级别的预算来拍一部电影。
所以我对机甲浪漫主义的期待,都寄托在了环太平洋这部电影上,豆友十三幺的影评,对什么是机甲浪漫主义做了精准的描述,推荐大家去感受一下。
环太平洋给了我一个几乎满分的机甲浪漫主义体验,环太平洋二却给了我一桶没有味道的爆米花。
在对抗外星人的入侵并成功封住虫洞的十年后,人类从废墟中站起来。
他们忘记了恐惧,纵情狂欢,其中便包括斯特克·潘特考斯特将军的儿子杰克(约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饰)。
在一次偷到废弃机甲零件的过程中,他偶然遭遇以一己之力组装迷你机甲的少女阿玛拉(卡莉·史派妮 Cailee Spaeny 饰)。
此后,在姐姐森麻子(菊地凛子 饰)的安排下,杰克和阿玛拉莫玉兰基地接受机甲驾驶员的培训工作。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上海的邵氏集团,在总裁邵丽雯(景甜 饰)的主持下,正致力于以无人机甲取代传统机甲。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与复仇流浪者极其相似的黑色机甲突然出现,并向人类展开了无情杀戮。
人们发现,遥远的外星“先驱”仍在蠢蠢欲动,时刻等待着消灭地球人的时机……
应该说导演没get到机甲的点,除了西伯利亚的机甲互殴外其他打戏都在水准以下。
主要差的地方就是驾驶机甲的实际操控感和仪式感差了第一部不止一个lv。
机甲行动时和受到攻击时驾驶舱内的震动感反馈感很弱,机械感差了很多,几乎全部用全息影像替代了。
驾驶员进驾驶舱启动机甲的仪式感也几乎没有,人就是驾驶一架战斗机做的准备也比你足吧!
仪式感很重要啊好不好!
机甲自下而上的慢慢的推进特写与关节细节部位的特写也没有,厚重的超强力度感也没有,没有朋克风。
总之就是没感觉啊!
《环太平洋》时代,写评论还可以用“保卫地球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的中二标题。
现在续集来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光明正大给出了2018的回答:拯救环太平洋的任务交给中国人了。
中国资本的帮助下,环太系列的求生欲得到了解决。
但结果并不美好。
化解续集魔咒的方法,无非构建时空宇宙,譬如某威的大法,一票入坑,会员终身制。
环太有这样的宇宙成立条件?
相当麻烦。
原因不在于变身监制的墨西哥人陀螺,跑去拍了小黑裙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也不是钱砸得不够,老外成心想糊弄中国人来着。
构建环太系列的基础,是机器人打怪兽,一个更贴亚文化的电影类型。
它的主角,其实是危险流浪者之类的机甲机器人。
《环太平洋2》放弃了对这些机器人的前戏爱抚,性能介绍,默认为观众都知道。
更多的时间,交给黑人大哥哥和白人小妹妹的连环嘴炮,实在让人觉得进错了放映厅。
表面强大,却始终是冰冷、脆弱的无生命体。
因为有了人的进入,人的驾驭,人机合一,人与人的沟通,这才是电影的真正核心。
想想看,刷爆情怀,蚀尽老本的《变形金刚》,终于也拍不下去了。
因为人与机器,始终是游离的,强行加戏,最后只能是更新换代的马赛克在战斗。
环太二代发射当年《环太平洋》在做的,却是重新培养一代(中国)影迷的情愫与情怀。
如此晚熟的情结,只有发生在日新月异,永远不知道今天可以看什么,明天不可以看什么的中国土地上。
《环太平洋2》的斧劈刀削,还包括省略掉上集剧情回顾交代。
人兽纠葛,神经同步,三人驾驶,机甲特长之类的梗,连埋都不用埋了。
故事上,是战胜自我的大片模板,全是套路。
人与机甲的关系,就是贯穿全片的小黑哥心理抗拒。
离得远远的最好,偷个鸡,摸把狗,还自以为幽默。
《环太平洋1》很爽。
但我并不认为,它的故事有多精彩。
打怪兽,穿虫洞,丢核弹这类事情,简单粗暴,二十年前就有。
我着迷的,是姿势花样多。
跟我扯什么作者风,脑洞大。
不好意思,不吃这套。
《环太平洋2》的一个改变,就是机甲打机甲,机甲打怪兽,全部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
第一集时代,人们还处在后《阿凡达》的余味绕梁当中,大海、惊涛与黑夜,被认为是防止CG特效露出破绽的一大妙招。
陀螺的机甲出招打斗,有一种抡起拳头,真人上拳台,重拳加勾拳,自带慢镜头回放的迟缓效果,有力度,有劲道,真人实拍漫画感十足。
《环太平洋2》的机甲,应该已经完全学会了邵氏片的功夫,身体灵活,腾挪转体,凌空飞跃,天外飞仙。
至于鞭子,流星锤乃至终极大招的使用,其实还是天真烂漫得可以。
这更不用说,四处秀邵氏公司这样的名片,赤裸裸的抱大腿了。
如此场面效果,一来是特效制作水平的进步(退化?
),看得清楚,却离得远。
二来可能是故事时空中的技术升级,全自动,生物技术都出来了。
制造眼花缭乱的流畅观看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
当机甲比真人还灵活,必然失去打怪兽的物理法则——这可是一个有地心引力的故事。
飞起来的机甲,看着会有点飘,个人虽大,但质感不足,战力纤弱。
比如第一集花拳绣腿被手撕的赤红暴风。
第一集的暴力中环再譬如,那个引力弹弓的招数,抓上一捆几打的东京楼盘,往怪兽身上砸,感觉就是在丢一些纸盒子,连上集快准狠的集装箱当板砖使,拖个大船当开山刀都不如。
冒然改变,粉丝是彻底不买账的。
事实上,我没有认为《环太平洋2》的本子很差(至少和《环太平洋1》相当)。
大家也不要再吐槽景甜了——这事很不新鲜,令人感到疲惫和尴尬。
因为黑了多少年,也真没见着有人黑出个所以然来。
景甜的角色,写得不错。
一开始有黑化,讨人嫌的征兆。
我还错以为,一场戏一身新装的甜甜,终于轮到她要饰演恶毒大反派了。
结果,影片画风转得非常自然,而且她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以小博大,从全自动化到真人操作,前后有呼应,同样埋得合理那《环太平洋2》的最大争议,是来自何处?
我认为,是它比第一集,来得更加B级片(此处省去关于B级片来龙去脉的科普演讲)。
简单说,就是以相对低廉的制作预算(中国基地),去实现有一定水准的工业特效(机器人和怪兽都可以加分)。
多数时候,那意味着产品质量和做工上的不考究。
电影气韵?
没听说过。
忘不了菊地凛子撑伞,香港青衣基地出场《环太平洋2》完全省去了短暂的和平时代和城市空间的描述,全片反复在追击和打斗,成长和阴谋,训练和战争之间摆动。
战场基地,断裂开来,明明很远却又很近。
有些人物,移动得比火箭动力还快。
用意当然是明显的,直奔富士山下东京城中的机甲打斗而去。
于是连最具“环太气质”的精神人物,日本人菊地凛子小姐,便当都吃得非常仓促。
出场是看直升机,收场是做直升机。
编剧你太坏了。
片子安排了小机机耍大机机,大机机撼大机机,无人机虐大机机,众机机打三合一,尤其是小机机的使用方式,三合一的发生时刻(我被豆瓣短评无耻剧透了),居然是意料之外。
更有甚者,脱胎自蓝翔技校的火线焊接水平,已经比第一集常州制造的红色机器人,强力太多。
全片只有一个正面大战场。
对比下第一集的香港和第二集的东京,更能感受到直观差异。
《环太平洋》的香港,虽然卖弄的还是《银翼杀手》时代的霓虹繁体字风情,但双线并进,留悬念,有紧张,氛围满分。
《环太平洋2》的东京,不说城市模型失败。
明明说好了撤退,还留一些张皇失措的路人。
最关键的是爬富士山还有从天而降,确实太儿戏。
人与机器的关系过于游离,关系铺垫都不做。
唯一称得上成功的,只有单人驾驶的小不点和小姑娘。
其他星二代的表现,就只能摊手了。
这大概是现在恶评如潮的原因。
最后,可能还是要说下中国人的角色。
电影里的城市,似乎透露了这样一个时代信息:贸易大战如火如荼,财富已经全在中国,上海的控制中心可以放眼全球,稳坐世界第一。
反观东京悉尼,还是今天的建设模样。
美国人最惨了,好像变成了废墟。
有人质疑,为什么《黑豹》施虐的战场,是在亚洲的韩国釜山。
这样的质疑,就好比探究《007》为什么喜欢搞克里姆林宫一样。
每个系列,自有它的G点与命数。
这里不多说了。
《环太平洋2》的语言梗,用得和《唐人街探案2》一样多。
说实话,我觉得景甜英文口条挺好的。
只是,“请学好中国话”的烂梗,在那样一个机甲水平先进的世界观设定里头,始终太粗线条。
anyway,如果要我在,让老外讲蹩脚中文和让中国人秀田园英语制作笑果之间,或者说,在甜甜和宝宝之间,我会毫不犹豫,选择甜甜。
我是认真的。
N年前,我在电影院里昏暗的屏幕前看格斗战士们在大型机甲里打怪兽,N年后,我看到人鱼与不会说话的小姐姐天雷勾地火,自己打造了机甲核心理念的导演把接力棒交给了新人,新人非常努力的证明了自己对机甲的理解与前辈完全不一样。
如果是这样的机甲,变形金刚已经看得让我们差不多快吐了。
但这不是我给这部片子打低分的原因。
相信很多看过《环太平洋》的人都会和我有同样的心声吧,看着MAKO乘坐的直升机坠落时,心里难受甚至想哭,一句MMP就要脱口而出。
那是因为,这位勇敢的小女孩当年驾驶着危险流浪者打过怪兽、炸过虫洞,她优秀、坚强又勇敢,没有死在战争中却死在续集里。
她不开机甲就已经很难过了,非要把她写死才能让新的主角彻底上位、彻底形成新的宇宙吗?
再加之PACIFIC RIM这首OST本来应该在各种战争场面出现,但在新的环太平洋里,它甚至只出现在修机甲、尘埃落定之后,似乎是在告诉人们:以前的东西就只配来打发一下时间过渡,你们观众也趁早接受跟它告别这个事实吧。
我们期待的并不是有多么苗条的雅典娜,也不是三个人座位花式高低分开的流星锤,在这个萝莉都能组装机甲的新宇宙里,能不能至少请让流浪者顺利完成那个标志性的抱拳动作。
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流浪者苗条的腰身、多彩的外观,以及抱拳之后的力不从心。
如果要找一部最想摆脱前作影响的电影,环太平洋2绝对是最典型的,没有之一。
哎,怎么说呢,虽然1不是好电影但至少是有风格的电影,但是2呢,让我们看到这个系列差不多就真的可以终结了……至于演员,其实都没多大指责吧。
景甜应该真的带了很多资金进组吧,否则她也没机会操纵机甲,虽然是远程。
我对景甜没意见,但为了这个新的科学后援把第一部里的两位科学怪人弄得分崩离析真的可以说是很不友好了,新田真剑佑的浓眉大眼在片子里还是很显眼的,张晋的面相真的很适合演将军、中英文切换也毫无鸭梨。
只是不知道,当男主的爸爸知道机甲被玩成这样会不会气得鼻血倒流。
差远了,不燃啊。
节奏很有问题,一点紧迫感都没有。
男主真的很丑,小loli倒是挺漂亮。
只有最后40分钟还行,前面男主偷机甲零件被抓,然后被迫回到基地,然后基地里的小朋友们训练打架,然后景甜演的那个中国老板要推机甲远程控制,这些部分都又长又无聊。
男主跟基地里的队友嘴炮闲聊的时间特别长,然而台词并不好笑。
这一集的BOSS是上一集接收怪物脑电波的博士,被怪物策反了,博士跳反之前的戏份很尬,跟景甜对戏的部分尤其尴尬。
整体剧情没有燃点,而且实在是不曲折的有点过分,还很无脑,被景甜的自动工厂一攻击,好几个基地一共就剩下那么几个机甲和两个驾驶员还有那几个训练还没毕业的菜鸟,真的有点假。
两个死掉的新驾驶员简直是被编剧强行写成无脑送人头。
打戏少了很多,看的出来经费不足。
别拍3了吧,不想看了。
打完小怪兽,全人类都可以睡个好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上过战场看过厮杀的人在放松时候很难不把战场上的那种状态在脑海中重印出来,这种方式也叫战场后遗症它会导致男性产生暴力与易怒情绪,女性产生消极沮丧的情绪,所以呢,战争还是不好的怎么说呢,个人坚决否认这是第二部,就像生化危机维罗尼卡里面,克莱尔她们前往南极基地,路途遥远中途睡觉做了个梦卡普空公司借此也弄了个小游戏,但是这个小游戏是不能算作他们冒险历程的,只能说是个梦境而已那么环太平洋2也很容易说的通,他们放松下来进入了难得的没有人打扰的睡眠中,但是长时间激烈的战争场面不时重现在他们的梦魇里于是,他们梦到了怪物重新出现,突然冒出来一个黑叔叔,一个来自中国的大财阀的景甜,还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愣头青要加入他们,突然又冒出很多说不上来喷了的汽车漆的机甲,自己家那个被炸沉的机甲居然有复活了!
,还有数不清的来自中国内地的广告扑面而来,还有基地里面将军换成了张晋来不及惊讶,于是乎再次进入拯救人类模式等这一切结束了,他们悠然从梦中醒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才发现,战争,其实早已经结束了,自己正睡在柔软的床上世界新的一天,再次开始了故事终
当《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预告发布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这个轰动,夹杂了不少的批评声。
总结下来,大家看完预告的观感是:相较于第一部,机甲的厚重感没有了,变成了翻版的变形金刚,或动画版的福音战士。
更重要的是,景甜宇宙来了。
咱们的景甜留到后面压轴说,先说《环太平洋》。
2013年的《环太平洋》,出自最近刚拿了小金人的陀螺,也就是《水形物语》的导演。
相比人鱼恋,《环太平洋》的机甲和怪兽,更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环太平洋》故事主轴很简单,2013年的时候,太平洋海域突然出现虫洞,好几只怪兽入侵地球,人类面对危机制造出机甲猎人与之对抗。
《环太平洋》上映的时候,我们虽然看了3部《变形金刚》,但当看到由人来操控的机甲猎人站在大荧幕上,和哥斯拉一样的怪兽殊死搏斗的时候,还是产生了一种有别于变形金刚的真实感和临场感。
机甲猎人的铁锈材质,厚重得有些笨拙的硬机械动作,配上和肉身怪兽的拳拳到肉的搏斗,都让人看得畅快淋漓。
更重要的是操作机甲的操作员,他们本身就是各种格斗高手,从而用格斗的招式引套在机甲猎人上,和怪兽打斗的招式观赏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影片的这些优点,很快圈粉无数,让人看了欲罢不能。
这么热血的铁甲科幻片,《环太平洋》有续集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但就在陀螺希望执导《环太平洋2》续集的时候,环球影业和传奇却发生了冲突,被迫中断了拍摄。
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而且陀螺拍他的《水形物语》去了,续集《环太平洋2》导演也改成了史蒂芬.S.迪奈特。
史蒂芬.S.迪奈特是谁,No One 。
《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将是他的处女作。
emmmm,好吧,“愿原力与你同在”,而不是“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星球大战》著名台词)。
好在,《环太平洋2》的故事蓝本,依然是陀螺,希望这多少能挽回对这个系列的好印象。
要正确打开《环太平洋2》,大聪为大家整理了该系列的一些干货,好让大家准备看电影的时候,是以一位资深机甲猎人会员观看的,装X也得装得有水平对吧。
第一部《环太平洋》的故事背景发生在2013年,怪兽首次攻击地球,原因是它喜欢。
2014年,人类为此组成了一个21国的国际联盟,简称泛太平洋防卫军团,来阻止怪兽的入侵。
机甲猎人就是人类的防御武器。
2015年,育空力士号首次打败怪兽,改写人类第一次战胜怪兽的历史。
2015-2020年,机甲猎人开始不断战胜怪兽,操纵机甲猎人的驾驶员,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民众生活得到恢复,怪兽甚至被制成玩具,上了综艺,成了一种玩乐的符号。
2020年,怪兽在每次和人类作战之后,不断进化学习,变得更加骁勇善战。
代号”镰刀头“的三级怪兽,战胜了机甲猎人,更高级的怪兽开始卷土重来。
2020-2025年,由于人类节节溃败,民众急着逃难,机甲猎人已被视为不可行的方案,被各国高层叫停,作为机甲猎人的元帅史塔克,招募了一支“反抗军”,继续用机甲猎人来抵抗怪兽。
这也是第一部《环太平洋》的主要剧情,最终,史塔克带领几组机甲猎人,突破虫洞,攻进怪兽老家,用核弹把它们炸平,但史塔克也因此牺牲。
看起来一切都是圆满的句号对吗,但是商业动作大片为了续集的制作,怎么可能让你圆满。
《环太平洋2》的故事,就发生在十年后,讲述了史塔克儿子他们的故事。
在预告片中,我们能看到十年间地球风平浪静,虽然有怪兽入侵的痕迹,但是民众都悠哉的生活着。
但是,太平洋海底却暗流涌动,新一波更强的怪物入侵即将到来,而机甲猎人也在十年间更新迭代,选拔出更新更强的操作员。
新一代的机甲猎人,看起来更苗条,动作也更灵活,动力系统也更为强劲。
这也是很多人对预告片两极分化评价的原因。
因为很多人喜欢看到真实感的机甲烈士,笨拙但有力量而不是越来越像变形金刚,机内有手动操作的硬科幻系统,而不是虚拟全息成像的假大空等等。
但对于大聪而言,这些机甲升级其实也算合情合理,毕竟怪兽已经走了十年了!
卷土重来的它们都进化了,机甲猎人得到升级也是情理之中。
这些机甲猎人,分别有上一代更新版的影片主角——吉普赛复仇者,它也是机甲猎人队伍的领军角色。
军刀雅典娜,由于曲线优美的身材,被塑造成机甲战士中速度最快的成员。
重生泰坦,手拿流星锤,用来秒掉怪兽最后一击。
守护者布拉沃,武器是一条长长的电鞭,抽打怪兽的时候颇有SM的味道。
这次机甲猎人得到全面的升级,不会让人感觉和第一部视觉重复。
怪兽方面,在预告片可以看到,有一只合体怪兽,这应该也是电影终极决战的画面,这只合体怪兽对打四大机甲猎人,想必这场城市决战能满足很多视觉系观众的需求。
最后我们来说说景甜,不知道这次景甜能否打破”景甜宇宙烂片“魔咒,在《环太平洋2》正式版预告里,景甜的画面不少,而且有一种霸道女总裁的味道。
就连第一部的森真子(史塔克的养女),貌似也被沦为景甜的助理。
当然了,景甜的角色职位再高,也不一定戏就多,具体还是要看剧情给景甜多少出镜的机会。
在预告片中,出现一种白色的机甲猎人,仔细看的话,它其实是“披着羊皮的狼”,画面隐约可以看到机甲里面是一头怪兽。
而且还有一个画面是一群白机甲猎人围在一起,貌似在召唤一头更牛X的怪兽。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白色机甲,为什么被怪兽给穿上了。
大聪猜想,这估计和景甜很有关系,并不是因为景甜的白色职业装和白色机甲是同款(好吧,确实有点关系)。
而是在预告片中,有一段旁白是这样的:“他们是怎么闯入地球的。
”博士回答:“有人放它们进来的。
”而此时画面正好给到景甜的特写,这一暗示已经很明显了,说明景甜把怪兽放了进来,除非预告“骗”在骗人。
但之后又有景甜灰头土脸苦逼逃跑的画面,因此大聪脑洞推测,景甜的公司和研发机甲猎人有关,并在研发的时候不小心把怪物给放出来了,从而导致了怪物穿上“made in 景甜”的白色机甲装。
毕竟,景甜还是很难成为片中大反派的,第一她是人类,《环太平洋》系列的反派始终是怪兽;第二反派戏份会很多,用景甜作为大反派,估计不太可能,按照好莱坞一贯套路,不让华人明星领便当已是幸事。
好了,不能再脑洞预告分析了,不然容易打脸,而且《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3月23日,国内终于和全球同步上映了。
大聪也会在3月23日同一天发布《环太平洋2》剧透影评解析,影片究竟是机甲怪兽对打的视觉盛宴,还是一堆废铁打肉泥,届时见分晓。
关注《大聪看电影》,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等了五年就等来个这,其实有点失望,特别是Mako居然那么早就挂了,不开心。而且想多看点新兵训练和主角过去的场景,也没有,一言不合就是干。不能说没了托罗的环太不及格,但确实没有前作那么大的惊喜了。
帅气!脑洞大开,牛逼的都藏在正片里了,良心!中国元素真多,景甜的戏份堪比女二。。张晋、蓝盈盈惊喜,基本不太违和。演员太用力,时不时出戏。。
即使有大家都讨厌的景甜,评分这么低也不科学啊,跟翔一样的《独立日2》和《变形金刚5》相比,这部真算得上爆米花中的良心作品了
1、有没有见过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2、日本的怪兽,不扩大下版图把奥特曼加入吗?3、原以为下一部会是卷土重来,没想到是冲出地球。4、整体零碎,几场打斗还拉点分。总体2.5
喜欢这类型的电影 热血 故事情节什么的也挺好的 可是评分不高是怎么回事? 再次感叹人家的特效真是棒
特效加一分,景甜加一分,剩余实际两分。。。
剧情一般吧 特效还好,惊奇发现还有景甜。
景甜,算我求你……
故事情节比较单薄,怪兽戏份太少
boring
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记依偎在谁的肩膀
大甜甜刚登场时略尬,后面就好了。怪兽和机甲融合,以及仨怪兽合体,还是可以的。整体风格少年向,女主的小机器人好萌。
怪兽灭地球,机甲打怪兽,英雄驾机甲,景甜救英雄……所以就是景甜救地球!景甜救人类!景甜救世界!颤抖吧,怪兽!颤抖吧,人类!
多一星情怀,少了无论在水平还是情趣上都非常Hardcore的陀螺,续作不再是那种黑夜中湿哒哒充满机油迷醉味道的调子,更亮的场景和更灵活的机甲带来的是更为塑料感的观影体验。当然对萝卜爱好者来说依然是不能错过的一大年度爽片,毕竟出现Kaiju和钢大木的世纪大合影这种事情就够高潮很久了
「我不要听!」
虽然没能达到预期有些遗憾,但在IMAX屏上看巨大怪兽和机甲,场面和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几场打戏依旧震撼人心。可惜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配的画面着实糟糕,新的配乐low到爆。故事有所增强,但这种片要故事就跑偏了。景甜依旧是电影界的演技bug,还给她脸那么多特写???
其实还好,没有风评中那么烂
最后富士山那边镜头我就超喜欢。
和第一辑的风格甚至是故事都已经相去甚远,这次的便当发得相当不开心—不过作为一部独立、无脑的爆米花片还是有打有特效,算是热闹。景甜小姐没有阻碍观感,但是看多她生活/真人秀的样子就会发觉这个御姐形象是如此不合适。最开心的是我的Charlie Day(“Newt”博士)加戏了!
王境泽:现在的女演员啊,能用时兼具美貌与智慧的就没有,能同时把中文和英文说流利的就没有,能同时驾驭冷艳和清纯形象的就没有。老子就是当gay也不会爱了。……卧槽,我是景甜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