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好莱坞式结局

Hollywood Ending,荷里活大结局,好莱坞结局

主演:蒂娅·里欧妮,乔治·汉密尔顿,伍迪·艾伦,黛博拉·梅辛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好莱坞式结局》剧照

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2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3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4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5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6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3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4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5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6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7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8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19好莱坞式结局 剧照 NO.20

《好莱坞式结局》剧情介绍

好莱坞式结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时瓦克斯曼(伍迪•艾伦 饰)的事业并不如意,生活有点潦倒。他常常想起当年自己的风采,那段峥嵘岁月里他曾得过两届的奥斯卡奖。他拼命在无奈的生活中挣扎,幸好有前妻艾丽为他推荐,有机会执导一部新电影。 出资拍片的人正是艾丽的男友,但瓦克斯曼对这位大老板的身份感到十分不满。但为了能重新振作,再次冲击电影界,瓦克斯曼还是作好出击的准备。可是当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他无端失明了,他又如何能导演好一部电影呢,疾病却不能阻止瓦克斯曼前进的步伐,他要隐瞒病情,把电影拍完。到头来,老板兼情敌又会否知道他的秘密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非你勿扰希望永不止息亚博真相大白笨蛋的悲剧人生虎胆龙威之迷惘德古拉冷战幼兽心理罪反叛的鲁路修曼德拉渔王争霸混乱信息萌之英语单词忍者2:撕裂的暗影怪物史瑞克4图书馆员第一季代号55凯特的外遇日记绝世情歌肉搏战魔奇少年第二季在大雪封闭的山庄里遗失与美好医师们的恋爱情事江城警事食人岛国王卫队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

《好莱坞式结局》长篇影评

 1 ) 好莱坞式结局 20210701

结局确实挺好莱坞的哈哈哈哈哈,虽然有所预料,还是不得不说讽刺意味十足,从头到尾都非常滑稽,也算是蛮有特色的了。

过程中各类“游戏环节”的设置虽然不算多新鲜,但演绎起来还是很搞笑。

解开心结后重获视力的情节有些老套,儿子Tony的出现也有点突兀,可没有妨碍到结局的温情时刻。

尽管遭受非议,爱他的人还是很坚定站在他这一方来支持他。

“I think I never stop loving him”对应了开始的“I never stop loving her”,原来一整个故事都是关于爱。

真是一个话痨的神经质的疯子。

好喜欢女主的颜值身材和穿搭!

我发现当有目的性地去审视一部片子的时候……结果真的挺不一样的。

比如说我看完后也许会为这部电影贴一个“讽刺”的标签,然后追溯回人物、剧情本身,再去找出他们具有讽刺意味的点:经纪人是个唯利是图、不顾电影质量和导演名声的人,冒着失去所有的风险都强行要求瞎子导演上阵执导,对同行也没有多少同情心;制片老板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与爱人的相处的时间都是精打细算,例行聊天敷衍了事,轻易违约不是什么大不得了的事;同居的模特演员是个实打实的花瓶,话说她和那位试图上位的女主还挺迎合大众对好莱坞女星的刻板印象;翻译与摄影师的情节更是充满了乌龙……但我又觉得这么干有点不公平,单纯站在编剧的角度去看待角色有点太功利性了,那样就会局限于人物设置的目的、发出行为的功能……这样的话,大多数的角色失去了独立于主角和情节存在的机会,他们存在的本身根本不会被观众注意到,不就完全就是编剧的工具人了吗……这是不是某种作品的局限性?

困惑。

 2 ) 伍迪艾伦说,每个丈夫都应该瞎一段时间

伍迪艾伦,总是这么好玩儿。

好玩的不仅仅是他导演的作品,他电影里的每一项构成都值得单拿出来玩味。

几乎在每一部有伍迪艾伦自己出演的电影,他演的都是神神叨叨的变态,离过婚,有才华,讨人厌,话密,不是一般的密,永远都在到处寻找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到底是干嘛使的?

对美国人来说,是不是相当于板蓝根藿香正气水啥的?

睡不着要吃阿司匹林,慌乱的时候也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来镇静。

在电影里,伍迪艾伦扮演的导演,瞎了。

他居然以全盲的状态导演的一部电影,从头到尾的盲!

而因为导演本人本来也举止奇怪,所以居然得以蒙混过关。

而这部瞎导的电影在法国被奉为天才之作,一如无数欧亨利的结尾。

但我最爱的还是电影里随处可见的戏谑。

如果伍迪艾伦不说,外人永远不会知道他在电影里反讽了谁,或许也不是单个人,完完全全是一种现象吧,但以伍迪的资历、地位,完全由他高兴就好,在电影里随便讲他大半辈子的所见所感、个人经历——主动想被导演潜规则的女演员,忙碌的“精英”商人,瞎jb拍的导演,里面还小小讨论了艺术跟商业怎么平衡的问题,制作人大喊,别他妈瞎话钱了,导演说,那不行我他妈就得花,这是艺术!

姜文也爱讽刺影评人。

不仅是若干个公开场合,说自己的电影是“包饺子给猪吃”,《邪不压正》甚至请来了史航扮演影评人,在里面史航没看过电影、也不会写字,但却对电影指指点点。

天才都挺狂的。

说一个让我开怀大笑的情节:伍迪复明以后,看到陪伴在侧的前妻,大叫“你太美了!

”前妻说,怎么,我以前不美吗?

伍迪说,不不,你本来就很美,但以前是pretty,现在是beautiful!

每个丈夫都应该失明一段时间。

 3 ) 餐厅那段戏好玩死了

伍迪访谈

随便一提,对我个人而言,我的所有电影中最令我震惊的是《好莱坞式结局》居然没有被观众看作一流、非凡的喜剧。

我很惊讶观众居然不接受这个故事。

我觉得这个点子非常有趣,我也十分巧妙地将它融入了电影之中。

我很滑稽,蒂亚·里欧尼表现也很出色。

我觉得这是一个简单、有趣、可行的点子,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杰克·莱蒙和沃尔特·马修都能拍。

我认为无论是台词、表演、拍摄、笑料、场景,我都没有搞砸。

当我把电影放给第一批观众——电影编剧看时,他们说"这部电影简直太了不起了。

这是你最喜剧的电影之一。

"但随后的反响却不是这样。

我非常震惊。

不过,票房如何对我来说无关紧要,电影的投资不多,在世界范围内上映还是小赚了一笔。

这之所以是所有电影中令我最意外的是因为我通常都不喜欢我完成的作品,但是这一部我却很喜欢。

虽然我知道很多人不会认同,但在我所有的喜剧电影中,我还是把它排在前几位。

 4 ) 第三十六个非好莱坞式的结局

如果你想看一部文艺影片,比较好的选择是找部欧洲的片子,但要选择在你精力最旺盛的时候看,否则你很可能看着它入睡。

没办法,降低要求看部好莱坞的,又受不了总被自己猜中的情节发展和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的好莱坞式的结局,在你上下两难、在艺术和媚俗之间找不到自身的位置时,伍迪•艾伦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脱口秀出身的瘦小的犹太老头一直坚称自己不是知识分子。

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他在《好莱坞式的结局》首映式上说:“法国人对我一直有两个误解,第一,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着副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第二,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老是赔钱。

”当然,他是笑着说的。

很难说伍迪是不是知识分子,15岁时成为幽默专栏作家,19岁被大学退学,29岁被称为“知识分子的喜剧先锋”,67岁荣获“棕榈之棕榈”(Palm Of Palms)特殊成就奖(这是继瑞典国宝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之后第二次有人获此特殊奖项)。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伍迪一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观察着世界,并用他的电影描述着人生的悲与喜、乐与哀,虽然他的影片多是喜剧,但在嬉笑怒骂的后面我们看到的还是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好了,赶紧进入正题。

《好莱坞式的结局》是伍迪的第36部编导作品,依旧是喜剧,依旧是在纽约,依旧是那个紧张不安、手舞足蹈的犹太老头,这次是拿好莱坞开涮。

瓦尔曾是个声名鼎赫的导演,但如今却为了糊口不得不去拍一些诸如除臭剂之类的广告。

所以当他的前妻艾丽和她的未婚夫哈尔——一个典型的精明的好莱坞制片商请他执导一部大制作时,他虽不情愿但还是签了约。

可倒霉的瓦尔在影片开拍不久突然奇怪的失明了,但在经纪人的劝说和各种压力下,瓦尔决定隐瞒自己的情况继续拍下去,于是,喜剧便开场了。

别期望伍迪•艾伦的喜剧会象金.凯瑞或周星驰的那样让你笑的岔气,大多数时候你会觉的这个罗嗦的小个子男人很烦心,但他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或一句话会让你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后你会觉得自己和他一样好笑。

有两段剧情我觉的很有意思,一段是瓦尔和前妻在餐馆里讨论剧情,瓦尔竭力想一本正经的和她谈剧情,可讲着讲着他就不由自主地抱怨妻子为何离开他而选择了愚蠢的制片商等等往事,伍迪的表演几乎不漏痕迹;另一段瓦尔为影片请了一位中国摄影师(实际上伍迪.艾伦近年来多次请赵非做摄影),后来摄影师对拍摄不满,怒而辞职用标准的普通话说:“TMD(国骂),老子还不干了呢,李安有几部戏还等着我开拍呢。

”影片温和地嘲讽了好莱坞的运作体制,指出了导演在好莱坞只不过是大制片公司的打工仔,根本无从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所以伍迪.艾伦坚持在纽约拍片,拒绝融入好莱坞的体系,这也许就是除了《安妮•霍尔》以外他从没得到奥斯卡亲睐的原因,可他真的需要那些小金人儿吗?

《安妮•霍尔》获三项奥斯卡奖的那天晚上,伍迪正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俱乐部里吹黑管。

身为犹太人,伍迪却不时在作品中自我解嘲犹太种族性,表现出难得的民族自省和认知。

但伍迪确实老了,“他收敛了批判的锋芒,只是不动声色的讲着一个个无伤大雅却引人入胜的故事”。

影片结局如何?

我只能说,这是伍迪•艾伦的第36个非好莱坞式的结局。

 5 ) 《好莱坞式结局》故事缺乏巨大戏剧性。

2002年的《好莱坞式结局》是当时戛纳电影节的首映电影,但票房与口碑再次失利,这也是伍迪第一部没有在英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只发行了DVD。

从角色上说,这也是伍迪作为他自己电影主角的最后一次了。

虽然伍迪的表演方式与以前一模一样,但此时他已经67岁高龄了。

虽然伍迪的心境、表演方式没有变化,但是他容颜上的憔悴与疲惫,让观众完全接受不了他与女主角谈恋爱的戏份。

当伍迪与女主角你侬我侬地说着那些俏皮话,完全没有了浪漫的感觉,只剩下一个荒唐、不合情理的老不正经的老头形象在观众脑海里引起反胃的条件反射。

此时便是伍迪作为恋人男演员的生涯极限了,无论如何伍迪作为男演员都无法在他电影中的爱情戏份里继续下去了。

我想这也是本片失败的原因之一。

从故事上说,我认为伍迪到这部电影为止,最好的电影只有5部,它们分别是:1977年《安妮·霍尔》1994年《子弹横飞百老汇》1969年《傻瓜入狱记》、1983年《西力传》1980年《星尘往事》自从1994年《子弹横飞百老汇》以来,伍迪彻底丧失了故事巨大的戏剧性。

我们回首这8年伍迪拍了哪些电影:1994年《别喝生水》(电视电影)1995年《非强力春药》1996年《人人都说我爱你》1997年《解构爱情狂》1998年《名人百态》1999年《甜蜜与卑微》2000年《业余小偷》2001年《玉蝎子的魔咒》2002年《好莱坞式结局》

这些电影只有《甜蜜与卑微》拿得出手,而没有一部是完美的杰作。

这些电影都有一个通病,它们往往只是伍迪的一个点子,一个灵感,最好的情况下,伍迪能把故事拍得完整,但多数情况下这些电影都要走到虎头蛇尾的尴尬境地。

故事缺乏巨大的戏剧性,缺乏强而有力耐人寻味的结局或高潮。

导致这9部电影实在是太平淡了,令人食之无味。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业余小偷》和《好莱坞式结局》这两部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故事匆匆走向平淡的结局,观众甚至没意识到电影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伍迪本人当然不想让他的电影千篇一律,但我仍坚持认为,最杰出的剧情电影的故事必须要有巨大的戏剧性,否则,难以成为伟大的经典。

 6 ) 最好的 ending是让理智照进现实

小清新喜剧是伍迪老头的一贯风格。

男主瞎掉是个搞笑又充满隐喻的设定。

如果喜剧真的如同理论派所说的那样是用制造强烈反差和不合理来炮制笑点的话, 那Woody Allen是炉火纯青的大师绝对没错。

话说回来老头年轻时就是职业段子手嘛!

这么多年作为Woody Allen的影迷,我为什么没学到更多的东西啊,我需要深刻检讨。。。

虽然电影中快到结尾的部分的转折来的没有说服力,但好像也没啥可指摘的,Hollywood Ending嘛就是任性就是无厘头吧,不过这也决定了片子只能算作中等喜剧片吧。。。

Woody Allen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来调侃现实的荒诞的,这片子里的价值观告诉我们:还好是他是个乐观的现实主义者。

《蓝色茉莉》就不是啦。。。

老头要健康长寿啊!

 7 ) 《好莱坞式结局》梗概(有剧透)

老头子的前妻嫁给了好莱坞影视大亨,在为一部新剧本寻找合适的导演时,她不顾众人反对力荐老头子,一方面是对他才华的认可,一方面也为了帮他摆脱当下不为人赏识的困境。

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老头子突然神经性失明,他的经纪人为了帮他保住这份工作,隐瞒电影公司老板和投资人,坚持让老头子完成了导演的工作。

电影没有意外的获得美国影评界的一致差评,却意外的在巴黎获得好评。

而老头子也重新抱的美人归,和前妻和好如初,共赴巴黎开始他们的新事业。

 8 ) 好莱坞式结局

感谢上帝,还有法国人!

伍迪艾伦在戛纳年年受礼遇,如果不是有法国人撑腰,他估计在好莱坞压根筹不到钱拍片,所以不表示一下真说不过去。

这部电影我觉得就是送给法国人的礼物,不过让伍迪艾伦赤裸裸的奉承人也不太可能,所以剧中安排了一个曾经才华滂湃不过暂时失明的导演盲导了一气拍出来了一件被法国人称作绝世佳作的电影。

马屁拍了,且没丢掉伍迪艾伦的个人尊严。

伍迪艾伦的电影大都是要找一个讽刺的靶子的,讽刺男人,讽刺女人,讽刺这个世界,要说他如何深刻的讽刺了好莱坞也谈不上,就是让他讽刺一杯他正在喝的白开水他也能做到,我们永远不用担心他这个碎嘴子没话可说。

所以暂放下批判好莱坞这个过于大的题目,先从电影标题入手来看看他真要说的是什么。

一个失去了自己的女人的男人在电影结尾重新虏获美人芳心。

一个事业低潮期的导演在电影结尾得到了伟大的法国人的承认和赞誉。

事业+女人+巴黎=!!!

好莱坞式结局不永远是一个Happy Ending吗。

说他讽刺好莱坞,其实好莱坞的哲学恰恰是伍迪艾伦的人生观,一个是无条件的向市场(金钱)妥协,一个是永远与无常的现实人生合谋共处。

电影里的伍迪艾伦牢骚满腹抱怨不停,而现实里的他。

我觉得可能总是眯起小眼睛满意的坏笑。

不要太enjoy了!

 9 ) 伍迪艾伦的哪一部影片揭示了观众和好莱坞的关系

伍迪·艾伦在过去的若干年内还是创造了一些糟糕的作品,至少对于影迷来说是比较失望的,其中就包括:2003年的《奇招尽出》Anything Else、2002年的《好莱坞式结局》Hollywood Ending以及2006年的《独家新闻》Scoop。

但是《午夜巴黎》《午夜巴塞罗那》的问世以及它所取得的上好口碑,再次证明了伍迪·艾伦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天赋的导演之一。

 10 ) 暖暖的Allen

电影就是在映射Allen自己:一个不入好莱坞商业界的文艺导演。

他渴望心与心相抵的爱情。

片子里让我最感动的前妻对她的爱,但又不是盲目的爱;经纪人对他的体谅和照顾。

整片无厘头剧情上面充满了暖暖的温情。

其中达成工作协议的那晚和前妻十年后的单独会面,他一本正经的谈工作,谈着谈着忍不住埋怨前妻十年前的离开,满满的委屈不可思议歇斯底里,以至于前妻不得不结束了这次会面。

“我们两没有交流了?

但是我们还在做爱啊,做爱是最好的交流”搞笑死了。

但回头她又对他的不理智的行为闭口不提,这一个小细节就完全体现出前妻对他的理解,太暖了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

《好莱坞式结局》短评

感谢上帝,让法国人存在在这个世界上。

6分钟前
  • 黑稻子
  • 还行

一部导演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导出来的电影被好莱坞骂得狗血零头却得到了法国电影界大师级的赞赏 小老头是想用这个故事调侃好莱坞呢还是调侃法国电影界呢

7分钟前
  • pabu
  • 推荐

想讲的东西非常cliche,表达方式还蛮甜的。。伍迪艾伦对女性真是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爱怜,属于高配版罗振宇了。

9分钟前
  • 曼仔
  • 还行

WA的电影总是后劲很强,忍不住再加一星。

14分钟前
  • 赵小嗖
  • 推荐

这…真是三层滤镜都碎一地…这什么屌丝走上人生巅峰的诡吊剧本

18分钟前
  • xiaohuasha
  • 较差

千万不要让伍迪·艾伦写台词,因为浪费纸。

22分钟前
  • 较差

在美国一团垃圾的电影,到了法国,便红透半边天,法国人就这样狠狠地被讽刺了一顿

26分钟前
  • bling-bling
  • 还行

太啰嗦了,这种小品式的故事没必要把片长撑这么久。

29分钟前
  • 超人波波安
  • 较差

子弹横飞百老汇黑喜剧 这部又来黑电影了 这真是欧洲人被黑的罪惨的一次…

33分钟前
  • doherty
  • 还行

#观影手记# 2448结尾太妙!都搞不清是调侃好莱坞,还是调侃高贵的艺术之都哈哈哈。但我知道如果把法国换做中国,伍迪艾伦会因为辱华被封杀~。好玩,又没那么好玩,小品式的故事,还是控制在1个半小时更好。女主很美,短发超有型。结尾还有段父子大和解,唉,心酸。

38分钟前
  • 青山眉黛
  • 推荐

原谅我个文盲词穷,这片真他妈绝啦。噗啊哈哈哈哈!神经病老头kicks ass!

43分钟前
  • 嗜辣如命女
  • 推荐

没法及格 太墨迹了 也没什么亮点

44分钟前
  • Freeman`AMG
  • 较差

伍迪艾伦,瞅瞅你那损色!多么荒谬的好莱坞式结局啊!电影制作的整个流程都被他挖苦了一番,甚至还不忘趁机揶揄一下自己赖以生存的艺术电影和法国影评人。伍迪艾伦无疑是幽默最好的代言人,这不同于搞笑,因为那妙语连珠的台词一直让人在笑且思考着。

46分钟前
  • 小马.王
  • 推荐

片中是讽刺法国的荒诞,但故事本身是好莱坞式急转的美好,自嘲讽刺并存

49分钟前
  • 半弦月
  • 较差

最后是在讽刺法国人......

54分钟前
  • 欢欢
  • 推荐

一般剧本里面台词太多就很难好看,节奏拖沓等等的毛病就全来了,但伍迪·艾伦的电影,任何一部他的电影都在证明这个道理是错的。

58分钟前
  • AJ
  • 力荐

虽然废话多了点...

59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就是喜欢woody allen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似真非真的神经质艺术

1小时前
  • 卡其
  • 力荐

woody allen is always the best choice for a boring nite. without subtitle, but still geilivable!i think i never stop loving him,好一个好莱坞结局

1小时前
  • ztlpoppy
  • 还行

这部不怎么样

1小时前
  • 东君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