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几年,桐华的作品基本上都看完了,从《步步惊心》到《长相思》,进而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最美的时光》、《曾许诺》、《曾许诺•殇》,到最后的《大漠谣》、《云中歌》,听说《大漠谣》改编为电视剧《风中奇缘》,便一直在期待,这一等,就等了几年。
在等的过程中,听说胡歌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居然要挑战九爷这一角儿,不禁哑然失笑,胡歌,见惯了他仙剑中的玩世不恭、吊儿郎当,不知道成为了温文尔雅的九爷会是什么样?因此,一直在拭目以待,《风中奇缘》第一集开始,自然就追上了,感觉很好,虽然对刘诗诗饰演的小月有些不太满意,但胡歌的作风真是令我刮目相看,每当九爷出现,心中便是一片宁静、抑郁、忐忑……说不出的欲言又止,可叹可怜。
所以,今天,其他人暂且不表,就谈九爷。
他是《大漠谣》中的孟西漠,也是《风中奇缘》的莫循。
我们都爱。
正文:初见,一袭白衣映入眼帘,那种柔和亲切胜似亮雪,面容渐渐清晰,眉目清朗如静川明波,身姿俊雅若芝兰玉树。
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就仿佛看到了朗月出天山,春风过漠北。
若我们怜惜他行动不便的身形,可笑他固执独坐轮椅的意念,那么,我们就是轻看了他,侮辱了他,他的眼神满满的写着自尊、自爱,他的唇边总是含着丝浅笑,即便是在慌乱中,也透着一股从容不迫。
他的目光如一弯月牙泉,映着湛蓝的天空,平添了几分温和。
狼女出现,衣衫褴褛,意图偷盗,他举起手中的弓弩,语气却是那么的温和,始终也不见射出手中的箭。
得知狼女只是要盐巴和衣裙,他没有一丝的拒绝,爽快的答应,也是在最后,我们才知道,那套浅蓝色的楼兰衣裙,是友人赠与他未来的新娘的。
这是不是说明,他和小月的缘分便从此开始?
大漠一别,回头走远,黄沙碧水边的九爷似乎也成了沙漠中一道难忘的风景。
建安,小月沦落歌舞坊,除夕夜,被人寻,出现在眼前的是九爷。
他如冬日的阳光,一抹温暖的风景,让人一见难忘。
他把她当客,却又不是客。
他赐给她大年初一的生辰,让千家万户与她同庆;他送给她两只鸽子相伴,以排解寂寞;他冥思苦想牵肠挂肚,只为给她写一个合适的药方;他细心为她打磨一对月牙耳环,可是为了初见月牙泉时的纪念……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表明,他是喜欢小月的。
可是,他却一次次的把她推远,毫不客气,义无反顾,看得我们都觉得有些残忍,有些绝情。
终于,面对小月真心诚意鸳鸯藤下的表白,他依然是残忍的拒绝:“我不习惯陪别人一起看花,我想你总会找到一个陪你看花的人。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小月抓着他的袖子不停的问,他却把她手中的袖子一点点抽走,如浮云般无法挽留。
他终是失了她,再也不能回头。
小月离开了建安,也带走了他的梦。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挽回,他疯狂的找寻她,她却风一样的消失得无影无踪。
再见她时,卫无忌拉着她的手,她的笑声那么开心,那么爽朗,九爷落了一地的心碎吧!
是的,有些幸福是他给不了她的,面对劲敌他面色温和,却也心如刀绞吧!
独处的时候,九爷漠然的看着风景,再也看不到他的笑容。
让我们看得好心疼好心疼。
此时的他,悔了吧?
痛了吧?
倘若,他在她满心期待的笛声中,赞许的说声真好听。
倘若,他深情地注视她热切的眼神,没有刻意避开。
倘若,她紧紧握着他的衣袖时,他没有残忍的一点点拽开。
倘若,他温柔地说一声:“知道吗?
我多想和你一起来看鸳鸯藤的花开。
”……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他再也无法走回头路了。
面对着她在卫无忌身边满心的欢喜、幸福的微笑、执意的缘念,他唯有祝福。
所以,小月让他救卫无忌,他没有犹豫,小月要和卫无忌在一起,他选择了退出。
在他们危难的时候,九爷没有任何的顾忌,舍命相救,他痴看着她,如一片遥远的风景,永远的退出了她的生命。
至于,他为了和她在一起,偷偷的在晚上拄杖一步步的腾挪,痛到满身大汗;至于,他怀念她衣衫褴褛放声大笑的模样,喜欢到偷偷地笑;至于,他拒绝她,是因为,他不能生育,不能给他完整的家完整的幸福;至于,他为了救她爱的小卫,试了几百种毒药,直到双腿枯萎……就再也不要提了吧!
留下了“相见无期”四个字,只要她绚烂至极的人生,如清晨的阳光不断照耀,他便祝福他们的美好。
一人一驼,消失在大漠,从此,他与她一步步的远离了。
这一生,快乐曾经垂手可得,近如咫尺,但终究还是错过了。
胜雪白衣漂浮间,天地变换,花香吹过鼻息,远处春日繁华,却不过是海市蜃楼一般,眉间痛楚犹在,面上依然是浅浅的笑,始终温和。
纵是情深,奈何缘浅,但……不悔……相思。
《风中奇缘》改编自桐妈的《大漠谣》,从上映之前就一直议论纷纷,不少网友都表示又一个强大的“玛丽苏”的胜利,因为剧中主人公的会面都在遥远的金黄大漠,所以一开始就有一种传奇的色彩,女主身上的神秘也就更加深重。
因战血染黄沙的杀戮、马鸣风萧萧的戈壁、刀光剑影的权争与宫斗,形成了富有寓意的故事背景,只为烘托出剧中纯粹无畏的爱情这一真正的主角。
但是对于女主角和两位男主的感情纠葛中,“玛丽苏”的评论却一直伴随左右。
而对于女主角第一视角的表达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第一,玛丽苏(Mary Sue)即在同人文中虚构出一个真实剧情中没有的主角,此主角往往很好很强大,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纠缠不清,暧昧不断,桃花朵朵开。
即是传说中凭借一个卖萌的眼神就能让各位男主上刀山下火海,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还有一种就是女强的概念:不能同玛丽苏的概念混淆,真正意义上的“女强”,指的是女主内心独立自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积极状态,并非虚荣。
随着网络喷子对于“莘月玛丽苏”的质疑和批评,楼主以为这便是鲜明的概念混淆。
莘月在剧中最让人质疑的就是她的感情纠葛,确实有两个绝世的男子为她倾倒,一个清风朗日,富甲天下在她的背后默默守护,一个雄霸天下、情深意重为她终身不娶。
加上有儿时的胡伟立念念不忘,太子的舍命相救,莘月的身上寄托了太多情谊,也是招致玛丽苏之名的主要来源。
但是仔细剖析莘月形象的刻画,野性、聪慧而美丽的莘月在荒漠的狼群中长大,她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寻常,她崇尚自由崇拜自由,她与狼为伍,认为狼的忠诚和团结是比人类要高明许多的品质。
异于常人的出身使她在精神上显露出一种特有的独立状态,无论是对九爷的追求,还是与卫无忌战场上的出生入死,都让我们看到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
1.智慧方面:玛丽苏的女主角通常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好运气,总是会把身边的朋友陷入危机有凭借自己超凡脱俗的魅力和人品让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了拯救她不弃一切,所以女主和朋友化险为夷。
而莘月的智慧怕是有目共睹。
莘月为人善良但绝不是无知小白,她鲜明知道处事原则,在自己第一次陷入险境被困落玉坊时候坦然接受,并且通过自己的力量经营落玉坊,在对待丁玲的卖身契上,莘月的老练和坚决让红姑另眼相看。
一出《花月浓》名动建安,涉及到皇家莘月仔细斟酌。
与秦湘针锋相对,莘月明辨是非,指出利害关系,你来我往话中有话精彩绝伦。
觐见公主,莘月大方得体,不卑不亢。
战场上,莘月武功高强,思虑深远,心思天下,爱护将士。
沙盘模拟比卫无忌也是势均力敌,料事如神。
2.情感方面:在莘月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形成了她独特的行事准则。
她喜欢九爷,就会不顾女子的矜持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
深爱卫无忌就肯不图名分,甚至背上骂名,未婚怀子,如此主动而又热烈的追求是一般的南朝女子所不能达到的。
莘月的精神世界,永远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人,绝非一般的玛丽苏,试问有如此女子,从小熟读史书和兵书,心思缜密,开朗乐观,而且美貌动人,舞姿翩翩。
掌握建安多加商铺,身家不凡。
与公主和皇帝宠妃相交,完全有女神的资本,怎么不让无数男儿竞折腰?!
她的魅力,卓尔不群,又深情重义,肯付出不求回报,只想要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3.友情方面:莘月对朋友,可谓是重情重义,对于红姑这个几辈子修来的好闺蜜,她坦诚相待,彼此依靠。
当自己都身在危险之中,首先想到的是落玉坊的姐妹。
面对丁玲,她知道将来秦湘一定会招揽势力,陷入宫廷斗争,她直言不讳,告诉丁玲其中之利害,让丁玲自己分辨,也是尽心尽力,推心置腹。
对秦湘,小月从一开始的惺惺相惜和怜悯到现在受到秦湘的威胁,她都坦诚自己从来没有吧秦湘当做是敌人,虽然今晚之后,两人一刀两断,可是小月却从来没有迫害过秦湘,甚至还多次帮助,也算是仁至义尽。
比起某些剧中的女主角,不断制造纷乱靠男主男配的智慧和势力来帮助自己,小月的智慧和精神观高之太多!
她的独立和聪慧是如此迷人又令人信服,绝非Mary Sue,她令人嫉妒但却令人佩服,有妻如此,有女如此,有友如此,三生有幸!
《来不及说我爱你 》里程信之不好吗?
最后尹静琬眼里慕容沣还死了,拖了那么久就(抗日8年吧),刚打算从了程信之,但一看到电影里的尹慕容沣,就不顾一切去找他了。
还不如《步步惊心》里,心给了八爷,人嫁给老四。
更能让我接受些。
这可能也是风中奇缘评价不及上两部好的原因。
品性高洁、至情至性在这个社会虽然有点假,却是能感动人的,人们因为现实生活可能不一定做得到,但却是欣赏、钦佩的。
想不通当初那么刻骨铭心的爱恋,在一场误会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消逝的那么干净?
又不是爱错人了。
无忌虽好,但若水三千,只取一瓢!
要是男人我想就是在婚礼上也会逃掉,跟随当初的美丽。
就像那句:世上只要有那么个人出现过,其他的人都只会变成将就!
可能现实生活中不是我说的那样,但既然是古装、还有武功的虚构世界里,他们虽然责任重大,但都是能主宰自己婚姻的人。
莘月怎么能这样?
有人说九爷作死,装酷, 他那种地位、性格的人就是那样表现爱的。
温润如玉、美妙绝伦又感人心扉不就是那样的吗?
卫无忌就像少年时的林殊,烈阳如火; 但我却更喜欢九爷和梅长苏那种温文尔雅、处变不惊的人。
莘月当初追九爷不也是被九爷那种气质吸引吗?
九爷和卫无忌本就是两种极端性格的好男人,莘月怎么可能喜好转变的那么快,还是说女人会有那种欣赏“好男人”的倾向,却又有无法拒绝“坏男人”的“善变”。
所以不是九爷错过了莘月,而是莘月配不上九爷,或者说处在神坛的九爷错爱了人间的莘月。
莘月没经受住情感的考验,他应该感受得到九爷对她的好呀,应该遵从内心最初、最真实的砰然心动呀,应该至少等九爷心有她属后再死心呀。
除非她没有真心爱过九爷,只是依恋,不然,我会理解为她没有遵从内心的呐喊——有违狼性;而又贪婪地接受了唾手可得的温暖——实在平凡。
穆念慈爱上杨康这样一个坏品格的人都回不了头,虽说不该,却也敬佩,应为她至情至性。
而莘月对九爷这样的人再没有绝望的情形下(九爷对她很关心且还单着)都能爱转角,虽然卫无忌很好,但还是让我嘘唏一场!当然没觉得莘月坏或贱啥的,也是好女子,决定跟谁都一心一意。
但我觉得那只是女人,而女神是:只有一心一意,何来“都”之说。
也可能我的思想太不成熟,太感性化,只是看完后很心疼,不吐不快。
我是看完琅琊榜再看风中奇缘的。
唉……虐心啊,不同意见者勿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没有什么比电影或者电视剧更适合成为通往记忆之路的通道了。
它可能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关照,可以触动我们的内心,给与我们一种启示或是一种态度。
而当一个电视剧真的对你有所触动的时候,说明它依然抵达你的内心。
回顾风中,她给予的启示,太多太珍贵。
每一个女生在成长之初,心中多多少少都拥有一个梦。
它慢慢滋生,在时光的润泽中不知不觉地成长,等我们都成了少女,端详着自己身体的变化,我们开始愿意相信在苍茫人世有那么一个他,与你自成一体,彼此映照,仿佛天造地设,内心呼应。
他会与你自人群之中识别彼此,从此执手同行。
于是,大大小小的暗恋或明恋就在这样的年纪开始了。
单纯、脆弱,非此即彼。
有些始于暗恋终于暗恋,长大之后回想起来是淡淡的怅然;有些始于暗恋终于告白,终于开始一段青涩的初恋经历;有些始于明恋终于拒绝,年少的自尊心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心态开始变得龟缩不敢向前;有些一开始便踏入禁忌之地,在反复的自我斗争中不断确认着自身的取向……无论你属于千百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你终会有所经历,然后成长。
莘月就是如此,她第一次被月牙泉边的的一抹白衣惊艳,那种清风朗日的笑容成为她一生的回忆。
即使岁月匆匆,她依然记得自己当初懵懂地想要一个人幸福,为他种下鸳鸯藤,即使被一次次拒绝,那种暗恋的疼痛与幸福,那种经历,和现代的自己那么像,望着小月的成长,伴随着自己的记忆。
那些细腻、执拗、任性、傻气并没有完全地消失,它们随同青春的躁动、困惑、感伤和无奈一并被收藏在了心的最深处,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外人观。
但总有那么一天,忽然袭来的怀旧情绪霸占心头,或撕心裂肺或淡淡忧伤,风中所展现的就是为年华怀念,为情怀凭吊,为自己舔伤。
这个叫卫无忌的男人不再只代表他个体,他高大挺拔如一颗松柏,他骁勇善战,心思缜密,他看似专横霸道实则天真可爱,对爱情更是执着坚定。
他的设定让我们感觉穿越了遥远的古代,看到一个现实中的模糊身影。
作为一个将军和一个丈夫,他的演绎让我们看到,哦,他就是那个经历了懵懂的青春后,我们要找的那个人,穿过层层迷雾之中不曾放开我的手的人。
比起青春的青涩,他让观众感受到的安全感,来自于丈夫,来自于家庭。
他的爱,相伴一生,来自于日常相处之后的点滴甜蜜。
无忌对于小月的重视,在任何一次对话和互动中都显示的淋漓尽致,随着无忌面部的牵动,眼神的焦灼像铅一样注入观者的心里,他并非是那样高调激越的人,只是因为心中那个她,已经重要到无法放弃,重要到此时此刻必须马上见到马上抓住,仅此而已啊。
九爷莫循,每次的出场都显得寂寞而冷清,他的孤寂由心底散发直到周遭,他的定力与温柔都让人沉迷,向人想要靠近拂去他的哀愁和冰冷。
九爷是其中最悲情的角色,如果说九爷毕生的愿望,一是天下安定,二是小月幸福,三是自己可以双腿痊愈,自由行走。
然而事与愿违,他的愿望总是建立在玉成他人,伤害自己的基础上,甚至到了最后,当谨言终于离去,九爷望着羯族人民的生活的眼神,让我觉得成全别人已经成为某种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
他放弃了小月,真诚的帮助无忌远离纷争。
然而当无忌真正中毒的时候,他想到的永远是别人。
为了小月的幸福,他答应了皇帝的要挟,让石舫的经营危在旦夕,甚至为了救卫无忌,成全两人逍遥大漠,九爷积毒太多,无法再次站立。
他驱逐了石风,让他独立。
谨言也永远离他而去,对他而言,这场残酷的宫斗夺取了九爷太多太多的精力和感情。
他最后的泪水,最后对于石舫和谨言的悔恨,最后留给小月的吻,最后孤独的背影,最后交握卫月的双手,最后望向大漠的眼神伶仃苦寒,但是却依然如此清澈。
于是,我们都流泪了或颔首了,这姿态中饱含着太多复杂的情绪。
我们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放打动我们的细节,仿佛看在回忆莘月一袭蓝衣的大漠飞扬,莘月和九爷的知音互动,秦湘和小月讨论书目的羞涩,和无忌建安打闹的温馨,红姑泼辣热情的调笑,李吉风采非凡的射箭,秦湘最后的飞舞,莘月和无忌的相拥。
好像历历在目的镜头,就好像让我们经历了他人的一生,又好像,在影射着我们。
回顾风中,心情依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风中奇缘》里九爷莫循就是墨翟的化身,《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淮南子·泰族训》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汤蹈火,死不还踵”因为景仰大禹治水之功和形劳天下的精神,且拒绝为“礼”生出的奢侈,不看重丧葬,庄子曾说他们“其生也勤,其死也薄,使人忧,使人悲”,说明他们一派有超乎寻常的精神意志力。
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像一个有组织的游侠团体。
几乎就是莫循领导的石舫,不为任何一方统治者服务,穿梭在大漠和建安之间,自有自己的舫道和通信信号,为扶者生民。
且九爷的残疾和作为商人以及善手工巧匠也暗示墨家的重视商品生产和科学技术,最开始疑惑为什么石舫那么容易就收留两个乞丐并委以事任,现在明白孤儿老幼集体互助,是墨家幻想博爱世界的兼爱理想之表现。
《风中奇缘》从表面看是一出古典式虐恋,但其实却是一个现代女孩的爱情梦幻。
这是一份来自异时空的爱情,但却是一份现实中的心愿。
古装给了爱情一个集浪漫、传奇、历险为一体的外壳,逃离现代社会的情感困境,穿越到古代经历一场充满波折但有精彩体验的爱情,是对困乏生活的有效补充。
在故事中全面体现现代年轻人的情爱观、价值观,才使剧摆脱它的古装桎梏,令年轻观众觉得亲切、亲近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一开始看大漠谣 就觉得这是什么历史观?
就算写言情的再可以如何漠视历史,但是也没见过如此颠覆历史的!
选不论霍去病到底有没有死去。
但是汉朝侵略匈奴和楼兰??
那当年秦始皇为什么打败了匈奴(还是百越来着)之后建了万里长城?
直接灭了他们不就好了?
侵略别的国家还用建设防御设施?
哦对了万里长城也被作者黑成秦始皇为了表彰自己的功绩而不顾人民死活修建的。
也是如果没有万里长城华夏早就被灭了好几次国了,说不定还没你们满族什么事呢。
不过也能理解作为满族人为毛恨万里长城,当年多少满族人死在万里长城下啊!
再说汉朝如果侵略这个侵略那个为什么还有和亲的公主?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才没有和亲的公主吧。
这说明之前都是匈奴侵略汉朝吧!
怎么侵略的哪一方被作者忽略不说,反击自卫的反而被说成侵略。
这就像你遇见个强奸你的人,你自卫将他打伤,法官说人家强奸你是看得上你,你就应该让强,你怎么还打伤人,你知道你这叫犯罪么!
再比如世人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国,但是有人小说写个 中国人侵略日本 屠杀了日本人,强奸了日本的女人,然后中国的大将军看不过去了 给日本跪下道歉 再和日本的女人私奔。
请注意时间轴 1937年。
这不可笑?
这不可笑?
这不荒唐?
大家能用这只是小说,不必要对历史认真?
小说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吧?
小说再如何戏说也不能颠倒黑白吧!
再如何的扯淡也要有自己的底线。
这是种做人和写作的基本原则。
这都没有还在那里自认是作家。
同样的 对历史民族不尊重,任意别人意淫 还给要摇旗助威就请别自称是中国人,或者连人都没资格当吧。
毕竟那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民族吧。
穆斯林可以逼死作者,当年土耳其认为花木兰匈奴是自己祖先而拒绝播放花木兰甚至要求迪斯尼修改电影。
而 看看这些说小说和历史没有关系,人家作者爱怎么写怎么写的人,我只能说不是你有个皮囊就是人了。
你要做人事。
说人话
九爷莫循一、 一颗七窍玲珑心,而今只是鉴诺人 当年的大漠相遇,他把一袭蓝衣送给了莘月而自己却没有来得及看到她一袭蓝衣的美丽。
当他小心翼翼把她留在石坊,他一意孤行的认为自己可以孑然退出,他说《白头吟》情有千千劫,曲意婉转情谊深思,不是可以轻易体会到的,而终于他拒绝了她的鸳鸯藤,她的越女曲之后,她心碎过后终于体会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悲痛。
枫叶尚存,情谊犹在,只是物是人非,来不及追回,不管是想她远离纷争还是想她幸福自由,破镜重圆原本就是不可能的神话,何况她的身边还有一个他。
九爷,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本就不是谁是谁非的问题,只是纠纠缠缠,终究两败俱伤。
二、 当守候已成为习惯,无法逃脱的暗流 曾以为寂静相守,便可保全心爱之人一世周全,但随着斗争的不断激化,确也只能成为泡影。
难为七尺之躯,斗争之中,皇权至上的苛严的条件之下,谨小慎微,斗智斗勇,皇帝的警告言犹在耳,羯族的苦难历历在目,他不敢迈步向前,习惯默默守护。
每张绢纸下,他的心中浮沉交加没有停止; 每张药方上,都是苦心孤诣的结果; 每一次回眸,都是长长的期望化作心底的深海; 不是不想拥有,只因爱的深沉; 不是不想占据,只因命运的无奈。
只是这个温润的男人,选择了静静守候,没有一刻懈怠。
当飞蛾扑火般的命运降临时,刹那间的烟花有着让人内心滴血般的悸痛,更有着一无返顾的美丽。
将军无忌卫无忌果然无忌,不管如此为何,只要本将军看上,那,就抱走呗对于卫无忌,是莘月第一次有亲密接触的中原男子,当她和无忌相乘一马,她倚在在宽阔的肩膀上,她脸颊绯红对他来说九爷是邂逅但是无忌却是一路相随。
这个男子倨傲霸气,从不肯低头,但是莘月却可以不断挑战他的底线,和他争吵,甚至把他推入水池,让他湿身游建安。
当朝大将军连皇上和他舅父都不曾让他如此放下身价,可是莘月却可以对他没大没小,冷嘲热讽。
霸道又有实力的人之所以让人难以抗拒是因为他们排除了世上所有的美好或是高贵的人只对自己一个人温柔,这种冷酷的温柔最是让人难以拒绝,只要我不曾拒绝,他就会一直对我这样好吧,只要有他在身边,便是天塌下来,他也会护着我吧。
如果没有无忌,莘月再大胆也不会擅自闯进上林苑,如果不是无忌,他不会有恃无恐的面对李吉。
如是真的要脑袋搬家,我就说是卫大将军指使的。
他功高震主,但是沙场回来还会记得请莘月吃她最爱吃的羊肉,他看出来司马将军看透莘月的羯族身份,亲自割羊肉给莘月让他们知道莘月的身份非同小可,他一个堂堂大将军何时亲自喂人吃饭,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他知道莘月新年寂寞,无人陪同,自己出现在落玉坊拯救莘月,却要独自忍受莘月在槐花树下的失约,眼看着莘月登上九爷的马车扬长而去。
他看到李吉将要射向莘月的弓矢就马上挡到莘月的面前,保护她周全。
无忌付出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莘月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去忽视。
九爷与她过生辰,而无忌却是亲自为她煮面,她不知道也不清楚,为什么每次她最狼狈,最伤心的时候,总是这个男子在身边,渐渐的,莘月可以直面九爷,却不能直视他。
他霸道,会直接在莘月洗澡的时候把她抱走,可也柔情,会在她慌乱的时候为她梳头。
他暴躁,会直接把她绑起来,不许动。
可也细心,会为他亲手做面,会在她宿醉的时候,绑上香囊,怕他头疼。
也许,两人并不用做比较,只是随着命运兜转,中有一个会相濡以沫,一个会相忘江湖。
也许他们一个更适合爱人,一个更适合知己。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2014年出的电视剧,那个时候我正好高三。
一个人住在离学校只有15分钟路程的出租屋。
高三真的很累很累,课间的十分钟一到能瞬间趴下睡成死猪,然后听到老师好的声音迷迷糊糊地站起来然后又打起精神。
那段日子,是精神和身体一样疲惫的时光。
但是新手机和WIFI让我在晚上回家的时光有了放松和快乐的慰藉。
那个时候我每晚都在追剧!
天知道我那时候是多喜欢刘诗诗演的角色。
上了大学我买了原著大漠谣。
不管是电视剧里面展现的风土人情,包括大漠,沙狼,富有特色的服饰,大刀切肉大碗喝酒的粗犷,还是女主敢爱敢恨的情缘,美丽又野性的性情,两个倾心于她的两位男士,和她的两段感情线,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一定是演员演得太好太真实了!
直到现在,白头吟都是我深深喜爱的歌曲。
还有,这部片子拍的风景,服饰,房屋里面的古意都特别好!
特别特别好!
画面特别好看!!!
情感戏很直白,有一些画面真的很香艳啊,虽然最多露露肩膀腿。
个人觉得,比起各种穿越戏,仙侠戏,宫斗戏,这是一部很不错的比较真实的电视剧了。
穿越戏仙侠戏过于虚假,没有文化底蕴,各种东西大乱炖。
而宫斗戏更不要说了,什么明嘲暗讽,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看起来智商很高的样子,事实却没有一点现代意义。
宫斗戏都出了多少部了有创新的地方但是内核争宠的事实没有改变。
我真的很烦这个。
而风中奇缘,颇有一点神话和传说的意义在里面。
画面清新唯美,意境也很宽广,这个寓意了女主的心境啊,还有书里表达的一种精神。
而感情线,有明有暗,毫不晦涩,近乎直白。
剧里也寄托了正确的感情观。
综合来说,对于发展中的青少年来说,与其这是一部剧,更应该说看的是大漠谣这一本书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瑰丽的又是美好的。
适合观看。
晚上回去追剧的日子,永生难忘。
也是这个电视剧,给我筑了一个个关于大漠的美梦。
看过了琅琊榜,开始找胡歌演的剧,就看到了这部,这里面胡歌的演绎已经有琅琊榜的意思了,内敛含蓄,张驰有度。
这剧一般,故事太狗血。
女主这人设真假,演得也夸张,故事的进展,经常让我觉得尴尬。
彭演技还不错,尤其有些眼神和表情,很能体现人物,有打动到我。
九爷这人物,儒雅深情,有智计有能力,肯奉献肯成全,看得人很感动。
剧一般,两位男主演都不错。
勉强,彭于晏还比较帅
BGM很有《仙剑奇侠传》的feel,莘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女版李逍遥,同样让我大为震惊,好像随时会回心转意。所有人的配音都如此做作,TVB真的不浮夸吗?刘诗诗硬凹调皮,演得好夸张,哭戏就很合适,能感受到遗憾与悲情。这剧就好在阵容,看好的循月be了还没来得及悲伤转瞬就可以投入另一对,还饶有兴趣。好吧最终这样的快乐没坚持几集,胡歌饰演的角色be了真的很别扭,卫无忌过分轻浮以至于当年没能坚持到热巴出场,标记一下第26集40分钟、第28集17分钟到第31集。对着一群阿拉斯加喊狼兄,我真的想笑。怎么就和秦湘好姐妹了连普通朋友都算不上吧,秦湘对莘月的恨意哪来那么大啊,复仇嫁给仇人是什么脑回路。
呵呵
大造谣
【周折很多】经过三次改名,两次重拍,最终才得以播出。一个惊艳岁月,一个叫惊艳时光……
虽然剧情很……难以描述,可是有彭于晏啊!!!
沙漠屌丝女进京惨遭拐卖入舞厅当公主,谁料屌丝公主摇身一变为玛丽苏妈咪,秒杀京都无数~
剧情就不吐槽了,太多人说了。。女主角那死鱼眼万年别人欠你钱一样的面瘫无爱。。。
这么无耻的货色居然也能播出,我国的文化环境果然是太宽容。豆瓣不能负分实在是让人不爽。
其实是三星的水准,毕竟修剪的比较多,过渡啊逻辑啊什么的都有点跳。但是为了平衡那些打一星的装逼侠,果断五星。
彭于晏、胡歌、韩栋都好帅。春节在家和父母一起看的。
卧槽!我真的没办法对着阿拉斯加犬叫狼兄啊!
彭于晏
一星给大造谣,对于反华的桐华的作品坚决抵制
2014年,满满的回忆。
以前的电视剧好好看啊…卫无忌好帅性格塑造得好立体好可爱 女主也好灵动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配音风格很奇怪 只有九爷在好好说话/每一次卫无忌对月儿发起恋爱攻势,我多想亲临现场在旁边拉起横幅大喊:嫁给他!嫁给他!/卫无忌讨人喜爱的那股劲儿,不仅仅是因为他帅,还有现在哪怕古偶剧里都难看到的年轻人在爱情里的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现在的古偶剧男主总是按部就班地复仇、职位升级,女主大多爱上他的高于世间所有人的道德或高于世间所有人的社会资源。角色扁平无聊。谈个恋爱也怕来怕去、算计来算计去,个个阴暗逼。而卫无忌像阳光一样能把所有人照得现原形。他社会地位确实比女主高,但是并没有一味利用他高的社会地位对女主好、让女主仰视他,他就是单纯地、把自己一颗心完全剖出来地对女主好!
这也许是桐华改编剧里我最不喜欢的一部,整个底层逻辑就有问题,舅妈非要干死外甥,不管老公和大姑姐的想法,而且拿外甥制衡舅舅,这脑子没病吧,说到底人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什么会支持外人当太子呢,呵呵,而且这几个演员的演技除了胡歌,我真的也是醉了,就是个大型你看我帅不帅,美不美的show吗,美是必须的,但是只有美是万万不能的呀
啧啧啧大造谣
古早终极拉扯纠结三角恋,喜欢卫无忌后终于get 到了彭于晏~
看过小说,很喜欢里面的三位主角,尤其是霍去病,彭于晏的演出还是秒杀少女心啊,保持了唐人出品的制作水准,可惜审查后的删减本有些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