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很久才看,对恐怖类型的果然还是有点怕。
整体感觉BUG略多,逻辑性不强。
没有想象的那么精彩,可能是听到了太多推荐期待值过高了。
在此需要说明,本人是在在无剧透情况下看完这部片的。
下面来说一下我的疑问。
首先,难道不会一开始就觉得那个死人很可疑吗?
被绑架的医生看上去应该是业界比较优秀的样子,难道不会因为职业习惯之类的首先会去判断一下尸体状况吗?
就算不是法医之类的,就算是一般人看到疑似尸体也会去想死因是什么吧。
尸体左手有一把枪,但是上面没有血迹,所以可以排除凶器嫌疑。
通过仔细观察,从尸体右侧头部创口形状来看应该是子弹从左侧头部入射后的损伤无误,因为开枪会产生很强的后座力,尸体的脸部偏向右边显得很奇怪。
此外,应该很容易发现那是一支左轮,如果是自杀的话为了避免射偏增加痛苦通常都会把枪与头部接触射击吧,这样一来,子弹会穿透头颅,从创口来看明显没有击穿,所以绝对不是接触射击,且射击距离不会太近,基于凶器又不在现场,所以他杀的可能性很大,当然也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尸体。
周围环境中没有颅骨碎片、脑浆,即使没有击穿,由于子弹在体内的自旋等导致的损伤也会让七窍流血,但事实上却没有,至少耳部和口腔没有,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根本没有受害人了,除了被绑架的两人。
其次,警察的IQ也真让人捉鸡。
真的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吗?
都知道是个危险的杀人犯了,都知道他逃跑的可能性比较高了,你就不能先把他腿打残了么。
好吧,可能还是要考虑到犯人的人权、符不符合开枪的规定什么的,但是,明显不是那么遵守规定的COP好吗,连搜查令都没弄好吗?
还有,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你那么多时间,不知道先拿个东西把嫌疑人铐起来啊!
就算你木有带手铐,好歹找个绳子把手绑住啊!
就算你什么也没有,也不能注意力不集中啊,被割了吧。
还有啊,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敢跟着到处乱闯,不知道人家是残忍的高智商犯罪者啊。
还有啊,拿那么大把枪不嫌累得慌啊,你那一枪打中了犯人都还跑的很欢腾,看来也没那么大威力,何况也没看出能帮你瞄准啊,换个手枪也差不多作用,还方便你躲避啊!
难道就只是为了满足一下导演的喜好还是怎样啊!
还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总觉得写起来好累,就先这样吧。
虽然对剧情本身有些不满,对其主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总之,还是要好好爱着自己的人生才行啊。
几个明显的无脑弱智片段。
医生最后,在锯脚之前够不到手机的时候,离手机目测不到半米的距离。
身上穿着衬衫,大锯子就在旁边,他把衬衫脱下来去甩,应该可以够到,拿锯子去沟也差不多。
而他都没有,只是拼命的把脚在链子上的拽!直到自己拿铁锯把脚锯断,也不去勾手机。
他是不是气成了神经病了?
犯罪分子闯进母女家中。
当妈的把手枪抢到手,明有机会一枪把坏人打倒,而他愣是不下手。
最二的最后还回头看了一眼孩子,坏人反败而胜。。。。
而那个黑人警官。
简直是森林里跑出的黑猩猩一样的智商。
有那么多,那么多次下手一枪制服坏人的机会。
也是自己的搭档被干死也不下手。
就在那比划呀,比划呀比划呀,等到坏人逃跑。
这三个明显的弱智桥段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槽点还有很多就不一列举了以上所说的坏人虽然不是最终的大boss,但是只是个概称,不要咬文嚼字,谢谢
分享几点心得。
1.如此大的连环杀人案就只有两个警察在跟踪线索?
一个年老的黑人跟一个稚嫩的亚洲人?
医生一天没上班家里人一天不出门外界的人没有任何的关心与迷惑?
2.关于枪。
两个警察面对一个年老而患疾病的老人嫌疑犯就站在面前时场面也控制不住?
一定要靠这么近让他有可以离开跟反击的可能?
老黑人这样被割喉咙还能活下来?
亚裔警察猎枪射中嫌疑犯后他还能爬起来?
医生妻子拿着枪指着医生助理又被反控制?
黑人这样的枪法能当警察?
3.最后的结尾就不用说了,所谓的操控者big boss突然出现,电影画风一转把前因后果全部联系在一起,big boss把所有的受害者全部解决关上门配上高潮而明快的bgm电影结束。
少看此类型电影的观众大概会在观看完后发出"oh my god"“damn”“原来是这样啊”类似的感慨,可此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影片中的受害者被big boss操控一样,我在被导演玩弄,设置种种的疑点跟不理解最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贸然解释给你听,让你一直保持期待与疑惑得到的却是个敷衍式的答案,还滋滋然为之得意,像是在卖弄自己的高智商一样。
看后没感觉对珍惜生命有多大感触,只是对幕后的主使挺憎恶的,一个人凭什么对别人的生活方式如此干涉,他又在珍惜生命吗?
凭什么由他做最后的审判者?
!
惊悚七分医生最后活着出去了没有 最后躺在中间的那个是boss让人惊讶想知道为什么要锯脚踝,锯后脚跟就行,更何况锯子可以拿去勾手机,不太理解黑人警察也是蠢萌蠢萌的……辛追上去向他开枪走过去试探凶手还活着没就感觉不对劲了……果然……反派简直了,可以说是圣母婊吗?把自己当上帝?还惩罚别人?人家感不感激关他屁事,欠他钱了还是挖他祖坟了,自己的人生怎么过跟他有什么关系,好吧,算他是变态,所以怎么想都理所当然了还有就是既然有枪活为什么不拿枪打铁链子或者锁,怕打不准吗emmm作为一个小成本惊悚电影剧情可以了嗯除了最后的boss,意料之中
把saw翻译成《电锯惊魂》是有问题的,但是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saw一语双关,既有锯子、手锯的意思,又是see(看)的过去式。
如果看过saw0.5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本意只是取了saw的第二种意思,窥视,偷窥。
恰好saw1里手锯成为了重要道具,于是顺其自然取了saw这个名字。
jigsaw同样是一语双关,既有线锯的意思,又有拼图的意思。
这就给汉语翻译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英语观众来说,jigsaw puzzle killer是拼图杀人狂(因为jigsaw杀人之后总会留下一块拼图),但jigsaw这个词本身又能让他们联想到锯子,就增加了jigsaw的恐怖气氛,他们可以直接把老头叫作jigsaw。
而汉语翻译成拼图,叫老头”拼图”总觉得太平易近人,翻译成竖锯,又完全丢失了”拼图”的原意。
所以才出现了”拼图杀人狂”(jigsaw puzzle killer)和”竖锯”(jigsaw)两种叫法。
而saw翻译成电锯惊魂就更来历不明。
因为saw1-7一次都没有出现过电锯(那叫electric saw或chainsaw),只出现过手锯和圆形锯,而且saw的杀人手法花样百出,锯子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种(反而出镜最高的是那个爆头头盔)。
所以saw这个词的核心绝不在于”锯子”,而更多是”看”的意思,第一部里老头暗中观察密室里的求生者,后面几部老头更像审判者窥视着芸芸众生,颇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意味。
但若翻译成《窥》,原意有了,汉语观众对”锯子”的联想能力又没有了,大幅降低了电影的血腥感。
于是权衡优劣,只能舍”窥”取”锯子”之意。
而《电锯惊魂》中电锯属无中生有,故港台《夺魂锯》最为贴合英文标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英文名另拟。
像《盗梦空间》,就比inception(全面启动,开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结合saw的具体情节和立意,兼顾血腥悬疑,或许可翻译为《审判者》《虐杀审判》《生刑》《神明在上》
“因为我病入膏肓,所以我痛恨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但这不代表你就站在了生命制高点,可以对那些还拥有悠长生命线却犯了错的人进行惩罚乃至生命的终结。
你没有这个权力,谁都没有这个权力!
而且纵观电影里那些“罪人”所犯的错:有自残的、有吸毒的、有外遇的、有偷窥的......真的很可恶!
但他们“罪至死”吗?
并不?
连法律都无法判他们死刑。
最后五分钟,那个一直倒在血泊中的人突然慢慢站起来时,意外、惊悚得让人一阵毛骨悚然,那个要杀他们的人竟然一直和他们同处一个空间,而且还活着!
细思极恐!
最后关键片段串联,我们知道了那个凶手的身份,知道了他为什么这么做。
“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你以后不会了。
”他扔下偷窥者亚当,残忍地宣布,“游戏结束。
”门被关上,只徒留亚当绝望的呐喊。
(写到这,突然想到主角之一“亚当”这个名字, 是《圣经》记载的世上第一个人类与第一个男人的名字。
那这名字相当于“生命起源”的意思了吧,难道是有把“生命起源”扼杀,断绝生命延续的寓意在里面?
)影片用极端的方式阐释“珍惜生命”的道理,侥幸活下来的一个幸存者竟还真的表示:感谢他。
那被他的死亡游戏弄死的人怎么办?
生命只有一次啊!
不否认影片想通过这种残忍、血腥、恐怖的极端手段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可更要坚定的是,谁都没有权力,因为任何理由,对他人的生命进行私自制裁!
"Live or die,make your choice"正是这句话,让重获新生的幕后主谋开启了这场“杀人游戏”的序幕,被他挑中参与游戏的人必须选择自杀还是杀人。
Most people are so ungrateful to be alive.人活着多半不知感激,是他开始整个计划的原因。
他希望人们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珍惜活着的日子。
到此为止,一切目的、所有念头都是好的。
可惜的是,他选择了用极端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
不可否认,我们都会忽视生命的可贵性,曾经的我们如此,当下也许亦然。
少数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份活着的珍贵,也只是在生病或是周遭有亲友去世的时候。
然而,如果为了证明生命的这份不可复制,而非要选择去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代价又岂不是太大了。
影片中的这位幕后主谋就是如此,他选择用非常极端的方式来挑战着被选中参加游戏的人的心里极限,在他看来只有这份审视才是对于生的极度膜拜,而极端的方式,便是必须用另一条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存活。
退一万步讲,活着便是生的最好证明。
即便在活着的过程中,会有瑕疵会有劣迹,但都不足迹剥夺这份最初的权利,而也只有活着,才会造就最大的可能,才会有重来的希望。
选择这样的主题、这样的表演方式来挑战观众的心里极限,也许更能让观众在震撼之余更深地体会影片的主题。
我想,这也一定是编剧和导演的考量吧。
将电影一遍看下来,的确有些混乱,于是非常感谢贴吧的一位朋友分享的剧情串联,在这里我也再分享一下吧。
劳伦斯是帮约翰(那个老头)做手术的医生,约翰患有癌症,已经临近晚期,他尝试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被救了,之后他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他觉得自己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他认为自己有必要作些什么让那些轻视生命的人知道如何反省和珍视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都是胡话,他给的那些选择,除了阿曼达那个可以活下来,其他的哪有什么可以让人继续生存的测验,就算活下来,也是一个以自己生命为中心的人,何况任何人也没有权力玩弄别人的生命,但是赞同他的人也很多,把他作为一种传教士看待)。
影片的开始是劳伦斯和亚当被关在一个密室里,两个人的脚都被粗硬的铁链锁了起来,地上有一个死人,他们得到了录音带的提示说这个人在毒液漫布全身的情况下唯一能作的就是向自己开枪(减少痛苦地自杀)。
劳伦斯得到了提示,提示要他在6点前杀死亚当他就能逃脱,这里是一个考验,究竟是要以他人的生命来挽救自己还是为了他人无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个所谓考验也很令人发指,难道真要像约翰说的杀死亚当劳伦斯就是赢了?
就是珍惜生命了?
)期间可以知道,劳伦斯在一家医院工作,有着看似美满的家庭,但是因为他在外偷情所以导致家庭失和,这是约翰认为他不珍惜生命的原因,而亚当是私人侦探,以拍摄别人隐私赚取钱财,这也是约翰认为他要加入到这游戏中的原因。
一开始影片中同一个房间的两个人看似没有任何瓜葛,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亚当是原来被黑人警官派去监视拍摄劳伦斯的人。
这里又扯出黑人警官,影片用的是记忆交叉似的拍摄手法,这是我认为很不错的叙事方式,因为可以让悬念迭起。
黑人警官是负责办近来连续发生的怪奇杀人案的警察,他与搭档曾一度找出了约翰的活动场所,也差一点就抓住了约翰,但是最终以黑人警官的搭档在追捕过程中死亡而告终,黑人警官因此也陷入了一种颠狂状态,不把凶手杀掉誓不罢休,但由于他的失职导致搭档死亡,他被撤销了警察的资格,一切的追捕都只能以私人方式暗中进行。
他找到亚当让亚当跟踪劳伦斯的原因是——之前在他负责这个案子时,其中一个案子(身上涂满易燃物,火烧身的那个)的现场找到了一个手电筒,那个笔式手电筒正是劳伦斯的,(其实这是要引出医生这个角色的一个剧情线索,同时是约翰给予医生劳伦斯的一个暗示,暗示那一串的怪异杀事件与他有关或者说将会降临到他身上),这个手电筒的出现让黑人警官固执的认为,劳伦斯有可能是凶手,或者说劳伦斯会和这个凶手有所牵扯,于是黑人警官在失去了职位之后为了给搭档报仇也为了追查这件案子让其真相大白,他搬到劳伦斯的家对面居住。
再说到后面,劳伦斯和亚当经过一连串的努力仍然没能逃脱,但是劳伦斯仍旧不选择杀死亚当(杀死亚当活下来才让我觉得可耻),这时候在镜子后面监视他们的是泽普(zip),泽普是劳伦斯医院的一名护工(但是约翰要惩罚他的意义影片里面没有交代),他同时也是这游戏的参与者,因为他的体内被注射进了慢性毒素,想要解药就必须帮助约翰进行那一串活动,包括绑架劳伦斯的妻儿。
劳伦斯本来是个镇静的人,但在得知自己妻儿受困之后明显疯狂了,理智不如之前清醒,特别是在接到电话得知妻子和女儿处于危险中之后甚至采取了断腿的举动(在我看来这不是不合情理的,的确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他拿到电话,但是一个人在那样抓狂的状态下,理智本来就是不清醒的,电话声又干扰了他正常的思考,在那样情况下,他为的并不只是接电话,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脱离这个地方去解救自己的家人,所以采用了锯腿的举动)。
劳伦斯所不知道的是,在他锯腿的同时,其实家人已经逃脱了危险,而恰巧碰上泽普行凶的黑人警官则正在追捕泽普(因为居住在劳伦斯家对面所以发现了劳伦斯家的不对劲前去查看)。
泽普最后杀死了黑人警官并赶到了密室,为的是按照所安排的游戏规则,没有在6点前杀死亚当的劳伦斯必须被杀死(估计亚当也是必须死的一个),但是他却被劳伦斯和亚当连手杀死(不知道劳伦斯打亚当那一枪是故意算准他不会死还是正好没打死他的,不过在那种情况下,故意算准……很难……)。
结尾以锯腿为代价的劳伦斯告诉亚当他要出去求救,但实际上这里已经确定他不可能活着回来(网上还有讨论他死没死的问题,我想无需讨论的,这里片中貌似是留下悬念让人猜测,实际上已经算是告诉我们劳伦斯将要因为失血过多而死,根本来不及求救,何况他出了那个密室还有很长的一段地下通道,如果他真的没有死逃出了密室,以他宁愿想方设法也不杀亚当的情况看来,他一定会找人救出亚当,何况还是共患难的人),亚当被一个人留在密室,他从泽普身上找出了一个给泽普听的录音机,才知道原本他们以为杀死的凶手并不是真正的幕后策划人,而是一颗棋子,真正的凶手从头到尾躺在他们的面前体验着自己安排的杰作。
当约翰从血泊里站起来撕下伪装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亚当绝望的话,那把打开亚当脚上锁的钥匙放在一开始亚当醒来的浴缸里,也就是说,当亚当从浴缸里醒来,而拔掉水塞的时候,钥匙就已经被冲进了下水道了,也就意味着,他的这把锁除非借助外来的人,否则再不可能解开。
在约翰认定的考验里,亚当和劳伦斯都没有通过,于是约翰在最后亚当的绝望的呼喊中说出:GAME OVER,随后关上了那个密室的大门…… 电锯1的剧情发生顺序应该是—— 约翰得癌症—— 约翰寻死,但活了下来,重新考虑生存的意义,并决定行使一串让人反思生命的活动—— 约翰进行了阿曼达等人的生存考验,最后选中了阿曼达作为他“传教”的助手,阿曼达和他一同安排了泽普进入这场“游戏”,约翰在医院中由劳伦斯医生负责治疗—— 进行“易燃物”那个考验的时候,约翰已经算计好了下一步游戏的参与人选,于是把劳伦斯的手电遗留在现场作为暗示,与此同时,黑人警官开始注意到劳伦斯—— 黑人警官和搭档通过录像暗示找到了约翰的活动基地,但结果是两人一死一伤,黑人警官被撤职务之后搬入劳伦斯家对面监视,并找到亚当跟踪拍摄—— 约翰应该是在选择了劳伦斯作为下一个目标时发现了亚当这个新角色的出现,同时选中他作为游戏参与者之一—— 阿曼达把亚当和劳伦斯抓入密室,而约翰伪装死人亲入现场—— 泽普负责监视亚当和劳伦斯,同时以劳伦斯的家人为要挟—— 劳伦斯锯腿要逃出密室救家人(在我看来接手机是次要的)—— 劳伦斯没有完成游戏任务,泽普要杀死劳伦斯家人失败,被黑人警官发现,逃到密室现场要杀死劳伦斯和亚当,但是却被亚当杀死—— 劳伦斯要逃离密室,亚当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密室的力量电锯惊魂令密室的恐惧程度又在我心中升了级。
自从玩了密室游戏的FLASH版之后,我开始对一把钥匙一瓶啤酒一个字母的蛛丝马迹害怕又着迷。
大概是发现一个小物件还有如此繁复的提示作用令我大开眼界。
关于密室,从来都是怀着叶公好龙的心态。
很想有这么一个游戏,让我在里面尝尽困兽之苦,拿出毯子底下的小戒指或者龛台上面的一炷香,就能离我的逃脱又进了一步。
当然,像亚当那种需要掏马桶的情节,万万不需。
但这一定只是一个游戏。
若要亚当和医生玩这么一个游戏,大概一定欢天喜地。
可惜不是。
从10点到6点我算了算,这中间有8个小时,相当于我一个晚上的睡眠时间。
那么这个大叔在中间是睡着了呢,还是及其难受的维持着死人架势。
如果是我,这8个小时,绝对不用来回忆凶手是谁这样的问题。
无论聊任何的话题让时间白白溜走都会让我发疯,亚当和医生同志好有闲情。
(“神经病,不借助聊天内容你叫我如何交待事件”编剧说。
) 编剧和编程好了,我的确很佩服编剧的逻辑。
像极了我崇拜的编程行业:若用户发出第3行命令,下一步则跳到第66行;若用户发出第5行指令,则精确无比的跳到第78行。
若是具备了某几个操作条件,整个程序则开始循环执行。
密室游戏无疑是程序编写高手的把戏。
行为引发的结果精确不存误差,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不模糊,对用户的各类指令一清二楚。
比如,他们会聊天,继而谈论儿女,继而看看照片,继而得到纸条,继而发现X区域。
如此精准的推理。
当然,若是当事人过蠢,走不到这么复杂的一关。
没关系,程序设置了从第一行直接跳到最后一行。
让你最直截了当的享用结果。
七宗罪,双瞳和电锯这种封闭的程序环,在七宗罪里也有。
最后的结果表面让罪犯失陷,但其实,失陷只不过也是他早已设计的大结局。
路程走了一圈,还是逃不出设计者的精心安排。
警察不辞劳苦的帮助程序员完成最后一步,在程序员哈哈大笑之后,才有警察的如梦初醒。
七宗罪和电锯惊魂不需比较。
在宗教含义上的着力程度不是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
电锯惊魂的剪辑速度、事件节奏和视觉的勾引程度,令我清杀了七宗罪时候一愣一愣的断续反应。
惊栗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后,一部电影就能成为我的5颗星电影。
我就是这种业余逻辑。
那部叫做双瞳的东方七宗罪,这时好像要写上几句,又仿佛写不出什么来。
罢了。
坏人都命硬 好人都装傻好多的电影都让我生气。
好人拼得一手一脸满是血污,好不容易抢过手枪,却非要留着子弹不用。
叽里呱啦说跟面前的坏人聊上一把,骂上几句,必然是逃不过坏人眼疾手快瞬间反击的桥段。
好人一抢过枪马上扳机的爽快,似乎都不屑啊。
让我想想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的那位渔夫阿伯。
不就是一个鱼钩吗?
一个鱼钩能做这么多事情,警察叔叔不如配鱼钩比配枪要稳妥。
危难时候不能寄望警察,一定要自信自救,因为极少的恐怖案件是由他们擒拿主凶。
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一出场就快要死。
若是以前,看到那个貌似Eason(他这个错觉让我生气)的警察神勇现身,必然觉得离结束不远了。
而现在还剩40多分钟的状况让我担心他甫一出镜就会仙逝。
最乐的一次,是《misery》的那个大只佬警员。
我真的以为他能护卫人类挽救地球。
前面力量爆棚的渲染和一进门就死倒在地的情节,真让我又绝望又狂笑。
电+Saw=电锯惊魂?我说不解。
他是这么理解的。
至于电,当然是能让二人弹跳不止的那个电击脚环。
谢谢他为译者讲好话来着。
当然电影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但是看到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什么什么逻辑硬伤,或者看到一些人尬吹这部电影告诉人生命的意义什么的,就觉得很好笑。
首先,一部优秀的悬疑电影是很难逻辑完美的,这个电影系列当jigsaw总能预料到所有人的行动时,jigsaw说他通晓人心,但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会发现都是巧合。
我至今为止没看过一部悬疑电影是没有巧合的,你再怎么逻辑缜密的人,再怎么精妙的剪辑,这么“匪夷所思”的故事怎么可能没有一丝巧合推动。
然后这部电影的经典在于他是一部悬疑的b级片,我已经看过对于这部电影无数的恶搞与致敬,甚至在《银魂》和《报告老板》里面,而恶搞的部分永远是一个密闭的空间,电视里带着面具的怪人开始说话,我想和你玩个游戏。
所以明白这部电影的精髓了没?
在于cult的部分,这不是一部让大家觉得jigsaw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的电影,大家别看主流电影看多了,把脑子看坏了,各种电影都有他的优势,但所有艺术我觉得可以归结成两个方面,创意和细腻。
这部电影就很有创意,各种道具,台词,场景都很有想法,温子仁的恐怖镜头也是很有感觉。
是一部值得看的经典电影。
这个还好,几部续集就是满清十大酷刑,无聊又无趣。
害我一晚都睡不着,三更半夜起来读英语!
如今风靡全球的密室沉浸式线下游戏,叫声祖师爷不为过吧。
吓死人喏
比我想的輕口很多。。。
设局
故弄玄虚之作。精神病警察,崩溃的医生,趴着不动的boss。只有结尾才配一星。
看恐怖片还是进不了状态,唯一收获是看到很多美剧熟脸。
拒绝暴力啊
确实猜不到结局 但是怎么没感觉啊
有许多我非常讨厌的手法,但至少是还是在很努力地尝试讲故事,相当标准的主视角分叙。
最后的BGM…嗯,有一种终于找到出处的畅快感。
吓死人了,都不敢看完
凶手先生,一个密室关卡设置迷恋者,以及社会实验爱好者,但感觉到主线剧情里,他最精妙的密室点子和对人性的考验已经用完了。虽然障眼法和对各种媒介手段的利用倒是蛮妙的,但最后凶手先生的诈尸大概只是想说明,看社会实验也还是要看现场啊!通过电子屏幕看没意思!
警察太无能了,枪战肉搏都弄不过一个癌症病人。节奏还不错。
久仰大名,可惜,先看了《异次元杀阵》,再看这个就没有那么震撼了~~
不喜欢 折磨人你们爱看?
血的教训
剧情也不好。
这本电影很难不打五星呀,看完才知道温子仁原来这么厉害,堪称天花板级别的恐怖片了。剧情张弛有度,多线叙事的结构使得观众能够始终专注地跟着剧情的发展,节奏紧张刺激,加上配乐和镜头语言所带来的压迫感,我这种不怎么容易被吓到的也在观影过程中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本以为已经是一部很棒的恐怖片了,没想到最后十分钟的剧情走向更加让人意想不到,涉及剧透这里不多写,总之反转的令人拍案叫绝,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恐怖片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