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浅浅地陪我妈大致看了前八集,看到第八集我让我妈别看了,什么狗屁电视剧!!!
很久没看国产剧,剧情已经拉胯到这种地步了???
剧里女性职场骚扰去法院告人,法院里靳东扮演的那法官说的什么职场恶性竞争都出来了,还有不支持女儿诉讼的女法官给出的理由是这种事诉讼不利于这个女生未来的发展还有旁人的眼光,我真是一头问号,女性本就处于弱势地位,受到伤害不寻求法律的帮助,寻求啥寻求编剧你啊舆论造势,是吧?
然后家里妈妈看到新闻,不支持女儿诉讼,以死威胁女儿撤诉的缘由是爸爸出轨,受到狐狸精勾引,编剧你别太离谱,全是女的错?
男的美美隐身了啰,又是女和女的相互攻击和讨厌,这里我就勉强当作对现实真实的描述。
再往后一看我要吐了,女儿去撤诉,法院的工作人员去了解女儿的真实想法,本以为会治愈了吧,西八真是坨屎,女儿校园时期因为身材发育被辱骂骚扰,妈妈看到女儿被告白,不允许女儿打扮,画面一转,女儿对工作人员说你一定没有我这种烦恼吧,穿着神圣的服装,可以让我穿一下吗?
编剧的脑子是不是装的都是水,什么叫做法院里工作的女生就不会被男性骚扰,仅仅因为穿着神圣的服装,我去你大爷的,那合着编剧的意思就是女生被骚扰的本质缘由是穿着暴露呗,真行。
垃圾剧情,应该在垃圾桶里,而不是当做菜端上来给大众品尝,:)
底线和美式职场剧的区别是美剧展开很多是以案例的形式开展的,就算有涉及小组成员的故事,也是在剧情有涉及的前提开始的,但是底线很显然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它如果是作为普法剧为基础的,就应该服务于剧情,开头以于欢侮母杀人案开始,夹杂太多对工作人员不必要的介绍,没有让人觉得有人情味,反而是对系统的工作觉得厌烦,一个女法官进入职场,和师兄们同出一门,师兄们已经接触基层的案件,开始摸索经验大展拳脚了,但是大家对师妹的关注还是希望师妹找到一个好人家,这是什么封建保守思想?
靳东饰演的法官开头就严厉拒绝了当事人行贿,这本来很拉好感,妻子对此也表示支持,认为亲戚这是在害丈夫,两个人可以在大问题达成一致,结果下一秒,丈夫就插手孩子教育,日子表示等孩子完成了任务再吃东西,丈夫不听,觉得这没什么,这样简单的剧情就可以看出来丈夫在平时几乎没有参与到孩子的家庭教育里来,日子面临的就是一个丧偶式育儿的婚姻,难怪后续剧情里她会反过来愤怒丈夫根本没管过孩子,有什么资格质问她,说她不是,家庭的负重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另一个人的指指点点永远轻而易举,蔡文静饰演的女法官更像是职场愣头青,她认为法律应该是主持公义的,但老法官的话很对,他说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后面没有说,我觉得他想说的是法律划分边界,大家对法律的期待是它倾向弱者的,它代表绝对的公平正义,实际上做不到,我没有说追求错了,我只是在评价一个事情,骆优优案件直播公司利用经纪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回避劳动保障问题,和今天的饱了me和丑团要求普通人注册经营合作,成为合伙人如出一辙,时代变了吗?
没有。
有理想是好事情,喜欢蔡文静那个角色表现出来对普通人的温情,也喜欢羽霏在判案时候表现的冷静理智,如果她们没有无用陈旧的感情戏,会更让人开心。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关注时事的人,所以在我看来如果一件事在我印象里留下深刻印象,就算热点和破圈。
当年破圈的事件有,某知名大学学姐插队被男同学制止,用餐盘猛砸男同学头部。
某知名大学学姐偷男同学耳机,拒不承认,最后传出保研消息。
某知名学院男女同一栋楼,女生要求男生不得使用电梯。
各种各样的地铁偷窥无证据指认小作文。
上面这些算是我意识到的男女对立1.0时期经典案例。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往男女对立那方面想,大多都是感觉人类多样性,清华北大接连登场的名校标签导致的破圈。
直到货拉拉,货拉拉成为一个标杆的原因除了塔的参与外,还营造出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保护自己的困境。
在官方没有给出司机与跳车乘客无接触之前,社交媒体的评论是,女乘客不会无故跳车,可能是男司机推她下去,或是女乘客受司机骚扰不得已跳车躲避。
官方给出司机与乘客无任何接触的结果后,社交媒体的评论是男主无作为,如果拉一下可能就不会死。
这里就出现了悖论,也就是,只要那个女乘客死了,那么男司机不管怎么做,都逃不开制裁,他幸好是没有去救乘客,如果去拉她没拉住的话,结局可能比没拉更可怕。
没救人是不作为导致的意外致人死亡,如果在乘客身上留下一点痕迹,可能就是故意致人死亡了。
这种无论做什么都要判刑的无力感,让对立情绪升级到了新的阶段,也就是现在的对立2.0。
任何人在当时坐在那个位置上,都逃不开正义的制裁。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备受争议的法院还把这个案件拿来当素材,拍了这个《底线》,并在电视剧里对司机方进行不实且有恶意倾向的改编。
也就是在这之后,男女对立事态升级,女乘客用刀刺男司机,拘留9个月后开庭判刑拘留9个月,开庭之后直接释放。
无证据指认偷拍变成时尚单品,所有声称自己被偷拍的人都被认为是跟随潮流。
人类多样性变成了男女对立。
对人道德品质的质疑变成了对塔的公正性质疑。
所以说如果男女对立事件有什么清晰的分界线,那就是你这条《底线》。
也就是随着特朗普的第二次上台减少了对外舆论经费,双方不要对立的声音越来越大,极端对立的声音慢慢变小。
但已经开始的2.0却再也回不到曾经的过去了。
周亦安是一位充满朝气与正义感的年轻法官。
他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公平的追求,踏入了司法的领域。
他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劲,面对案件时,总是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努力去探寻真相。
同时,他也有着成长中的迷茫和困惑。
在复杂的案件和人际关系中,他会感到压力,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
然而,正是这些迷茫和困惑,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立体。
他在挫折中不断反思,在困难中坚定前行,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且有担当的法官。
周亦安对待当事人充满耐心和同理心,他不仅关注案件的结果,更关心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
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中,周亦安也经历着挑战。
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的尊严和温度。
总的来说,周亦安这个角色展现了新时代法律工作者的风采,他的成长故事激励着观众,也让我们对法律和正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近最高法力推的法院剧《底线》正在热播,网上有很多称赞的声音,也少不了批评的意见。
总的来说,这部剧还算是保持住了“底线”,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烂剧,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收到了观众的好评。
但是在一个法院人来看,这部剧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尽管剧里面有很多现实的内容,但它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法院,而不是现实中的法院。
他好看,但也还差点意思。
先说说这部剧为什么“真实”,最高院指导出品,有湖南省高院和法官协助拍摄,基本也决定了不会脱离太多现实。
里面很多工作内容也都是取材于现实或者来源于现实,比如法官需要苦口婆心的调解,面对无休止的上访闹事,离婚案件中抱着孩子开庭,这些都是现实中经常发生的情节,有的甚至都是新闻的原型。
这和大众想象中的法官确实不一样,但也确实是真实的法院。
有人说法院工作强度没那么大,但靳东饰演的方远庭长是基层法院立案庭的庭长,基层,立案庭,庭长,这三者的性质基本决定了这个岗位是法院系统中强度非常大的岗位,在很多基层法院,下半年冲刺结案时候,周六加班是常态,而且也不存在加班工资这种说法。
里面还有一些微妙的情节,也许只有法院人才能get到。
比如下来挂职的法官助理,级别比领导还高,但又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院里面的高龄法官助理,书记员,需要庭长每天戴高帽,鼓励好好工作。
这些情节很多都是法院真实的日常。
除了真实,《底线》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案例,这些案例几乎全部取材于现实,有足够强的戏剧冲击性。
大案都是舆论广泛关注,社会影响大的,小案都是贴近日常生活,关切民生热点的。
这点来说非常值得好评,法院每天上演的案件远远比戏剧要精彩,每一个案件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案例往往比编造出来的案例更加打动人。
精挑细选的案件也是保证了戏剧的冲击性,比如第一个就是于欢案,于欢案当时社会反响强烈,但是背后法官是如何抉择的很少有人关心到,法官面对被害人,被告人双方的压力,做出裁判是怎么样煎熬了自己的内心,在剧里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甚至还有正在二审的“江歌案”,没有最高院的首肯,这些案件背后的抉择过程也是很难展现给公众的。
但这部剧并不是全是优点,这也是我着重想强调的。
《底线》有一些让真正法院人看着很出戏的点。
小的来说,法院人往往很少每天都穿着制服领带,上下班都不敢穿制服,生怕被人发现是法院的工作人员。
可能是剧里太强调法院的正确性,让每个案件最后都得出比较“完美”的判决,有的案件一开始似乎就已经猜到了结局,但其实大多数案件中,法官自己内容也是纠结的,有些事实证据不足,法官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电视剧里,任何案件只要努力都会得出符合公平正义,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的案件,事实上,法官真正的痛苦在于法律之外,很多事情都是法院无法解决的。
另外对普通的公众来说,这部剧有点硬核。
很多小细节不是法律工作者是无法get到的,比如法官为什么要调解,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有什么不同,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什么程序区别等等,太注重案件的推进,而忽视了讲清楚程序的发展,容易云里雾里。
而对于法院人来说,这部剧又太多“错误”,法官开庭不就系红领导,法官也不会乔装打扮去取证,更不可能在刑事案件里自己去取证,去侦查事实,法官审理案件的思路,合议庭讨论的思路与公安,检察是完全不同的,这部剧里似乎没有很好的体现。
另外,《底线》也没有触及法院人真的痛处,剧里面法院人永远都是光鲜亮丽,现实中高龄法官助理会不会对自己前景感到悲哀,年轻法官助理不能入额会不会纠结迷茫,书记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怎么考虑,微薄的工资待遇会不会抱怨,庭长如何管理好躺平的下属,对自己的政治前途怎么考虑,这些都是法院人隐藏在公众后的另一面。
但不管怎么说,《底线》已经是一部可以称之为“瑕不掩瑜”的法院剧了,它已经突破了很多,比如最高法的自黑,叶芯这个人设可以说是相当不讨喜了。
本身国产电视剧一贯很多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奢求它一步登天,只能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好的法律剧吧。
即友毁誉参半,还是决定入坑。
看到徐东升扇自己耳光的时候,我也想扇自己几巴掌,叫你不听劝!
很多案子就是强行好结局。
让女儿掏出20万,父母认为自己女儿是多有能力,还是有特殊渠道,他们真的不知情?
还哭着说不会逼她,做到这一步的重男轻女的父母不会醒的;知道孩子出生可能有残疾还坚持要,这种母爱好自私,她对子女的爱完全弥补不了残疾带给ta的痛苦,她不在了孩子怎么办,幸好电视剧给了她健康的孩子,童瑞想要自由可控的生活,韩洁将他打成了脑损伤,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看到她哭倒在母亲怀里说不离婚的时候,我想打她;徐东升完全可以在徐天高考结束后告知真相,非得绕一圈父子团圆才有意义;秦玲已经抢救无效医生宣布死亡,苗苗唱了首歌她恢复了心跳,我不懂医学专业,但我感觉很扯;前面剧情完全看不出叶芯和周亦安有感情线,只是周围人看他们比较暧昧,结局就表白在一起了,完全没必要。
剧中表达的婚恋观是出轨了愿意回头还能将就用,下班了拖着疲惫身心回家还要和一个离心的人生活,好累,因为财产分割、子女等原因凑合过,挺可悲的。
台词确实很体制化,王姐台词值得学习并运用
首先,我先说我是奔着成毅去看的,在这里的话,我就把粉籍抛下,说说我对这部剧的评价首先有很多人吐槽这部剧周亦安的造型丑,我不理解,难道当法官应该留一个小鲜肉的发型?
你们看着才顺眼不是?
我觉得发型被剪了,最难过的应该是演员自己,但是他说过,他不是演绎角色,他就是角色本身,所以我很支持他,因为我觉得他在这部剧里面演的很真实,尤其是后面,因为办案,崩溃,无法冷静的那一段,真的很让人入戏,总之就是,他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至于蔡文静,也就是叶芯,我觉得也很好,第一二集不是很喜欢他,但是到后面我感觉特别喜欢这个女孩子,并且女主的造型在这里面也很不错,让人感觉很低调,谦逊再就是靳东吧,我觉得演的也很好,真的有演出那种老干部的作风,尤其是的的口音,让人感觉很真实再者,我看这部剧也是,因为我现在八下,政治方面,正在学宪法,当时看这部剧也是想着能多学些知识,很不错,难得我看剧没有快进和跳着看我是个急性子,我不管看什么剧,几乎都会跳节或调倍速,或者快进,但底线,我真的一心一意的追完了,推荐推荐
看了10集,首先不管是网上的介绍、宣传,故事背景以及演员阵容,都非常容易想起前几年的《人民的名义》,那就以此作为基准,简单说一下这部剧的优缺点。
先说优点,这是一部非常好的普法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具有相当法律基础的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依然能学到不少东西。
而相比于《人民的名义》所宣扬的反腐倡廉,《底线》的现实意义更强,很能引导观众反思,自己是不是就是剧中经常抨击的“墙头草” :听风就是雨、坏人手里的枪、被媒体随意引导没有自己思考能力的无脑网民。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人占据了网民中的大多数,剧中时刻都在纠正观众的一些极端思想,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想法,男女对立想法,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等等。
但如果打开弹幕观看这部剧,你会发现没有自己思想的观众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偏激的弹幕后往往伴随着最多的点赞数。
他们急切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完全不考虑随时可能反转的事实或者说剧情。
我希望他们能在看剧的同时能够有一瞬间醒悟到自己好像就是剧情中抨击的这些人。
再说缺点,相比于《人民的名义》,剧情算不上引人入胜,我追剧的欲望是不强的,剧情实际就是由一个个现实案例改编形成,其教育意味太过浓厚,并且塑造的个别形象也略显生硬,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又不那么贴近,它让我们了解了基层法院的现实情况,但是又明显地夸大了法院工作人员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再配上一些稚嫩的剧情起伏,令人在某些时刻会感觉到:哦,这终究只是电视剧,而不是现实。
这部剧所有事件都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开始以为不会怎样好看,后来看真的不错!!!!!!!!
特别好看!!!!
尤其是成毅的演技!!!!!!!!
大牛了!!!!!
谁说成毅只能演古装的,,真的很好看快去看快去看!!!!!!!!!!!!!!!!!!!!!!!!!!!!!!!!!!!!!!!!!!!!!!!!!!!!!!!!!!
作为一名从最高法调到基层锻炼的职员(还暗示是她爸动用权利调动的),心理上有优越感可以理解,但你这样说话真合适?
代入一下其他人心理:【我对你们基层法院】 --> 优越感满满【想要来学习和锻炼】 --> 你是学习锻炼,那我加班加点工作是什么?
【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 这就指挥上了?
讲述基层法院工作,但是和我在基层看到的完全不同,靳东出场,还以为最少处厅干部,结果只是副科。将法官的责任,工作夸大。不过优点也很明显,新旧观点的交战,以调节为主,虽然很多理想化的东西,但是很不错。
感觉成毅还是适合仙侠剧哈哈 这里面靳东演的挺好的
毫无底线
删评厉害👍
这么改编真实案件也太厌女爱男颠倒是非了
虽然挺有教育意义,案件也写得有理有据,但没有让人坚持看下去的动力,剧本吸引力差了一些,主角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平淡。
站在靳东老师旁边就像跟班,台词太差了。
在我这儿已经封神了,可能因为我是学法律的吧。虽然对很多事情探讨不是很深入,但是对人生百态的展现很全面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涉及,里面的演技基本都在线,故事也基本都完整。有一个很明显的bug,这个片子里面的大律师基本就没赢过。律师的职业道德是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不是维护正义。这些大律师却基本没赢过,这是很罕见的。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也许是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电视剧了。对于优秀的剧集应当是不吝赞美的,所以即便是4星水准还是打出了满分。有的人觉得过于理想化,可现实的“黑暗”自在人心,内心阴暗的人无论如何也是无法看到身边的光。当他们看到那些站在光里的人时,也只会讪笑着说“你这不还是有影子嘛”。我相信会更好,会越来越好,因为就是会。
人血馒头啊...唉
本来想再观望下再来写感想打分的,直到我看完第九集和第十集,这样的好剧不值得我们关注么?真的有血有肉有喜怒有哀伤的人间真实群像剧。破除对于献礼剧的刻板偏见,让人共情,催人思考。
编剧显然用心了,但是去掉贪心,不要追求流量,用旧案来普法效果才好
把真实案件添油加醋 加害受害者 你的底线还有多低
敢拍!光这一点就甩别的剧几条街了
刚刚看完六集来说说吧,首先故事都是实现题材,不存在编剧在胡编乱造。然而这种题材很真实很敏感。所以才有意义有价值。再其次演员都是实力派,她(他)们把不同的角色演活了。大到主演小到配角都在努力诠释自己。虽然是正剧却不死板。真的,特别棒。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这么好的剧分不对吧!得9分以上
写实又温暖
终于等到最高法监制的剧了,第一集就是经典的刺死辱母者于欢案,是前几年很轰动的案子,最后判了防卫过当五年(剧中暂时没看到怎么宣判的)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法学生,看见真实案例被改编被搬到荧幕上让更多人思考,是法制的进步
没看完,大道理讲的太多了,实际上政法的黑暗不像他们拍的这么幼稚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