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主要讲了爱丽丝被保护伞公司实验室复制,成了伊萨克博士的研究标本。
地球变成不毛之地,爱丽丝在保护幸存者的过程中也和卡洛斯开始了暧昧之情。
😎 总体来说,第三部看点还是不少,它发展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把整个地球都描绘成丧尸们觅食的世界,正常的人类只能东躲西藏地生活。
女主角爱丽思剿灭丧尸的战场,也有城市转移到了荒漠,昔日车水马龙的繁荣赌城——拉斯维加斯已是满目疮痍,这处场景设置是全片最出彩的段落,这是全世界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处奢靡之城。
◉‿◉
T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女主开始四处漂迫,为了躲避丧尸的围啃和埃塞克博士的追踪。
逗比阿杰被丧尸咬了,变丧尸后被卡洛斯一枪爆头。
丧尸乌鸦群围攻了护卫队。
女主用超能力,团灭了丧尸乌鸦群。
埃塞克博士在“蜂巢”,复制出数量庞大的爱丽丝克隆体,用来研制能够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由于爱丽丝克隆体比较弱,所以没有研制成功。
埃塞克博士坐直升机来到女主附近,并投放了一个里面装满“智慧丧尸”的集装箱。
埃塞克博士准备远程关闭女主,然后抽取其血液用来研制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但是女主用强大的超能力,摧毁了保护伞公司用来追踪自己的卫星的CPU芯片,然后准备干掉博士。
博士坐直升机逃跑时被“智慧丧尸”咬了,回到“蜂巢”后给自己注射了大量的解毒血清,结果变成了一个拥有自愈能力的触手怪。
女主和护卫队获取了直升机的坐标,来到“蜂巢”外围,这里已经被丧尸包围了。
卡洛斯被“智慧丧尸”咬后,牺牲自己为护卫队开出了一条血路。
护卫队所有人员都上了直升机。
女主选择留下,进入“蜂巢”和88号克隆体联手干掉了“触手怪博士”。
最后女主和88号克隆体解锁了所有的克隆体,准备向保护伞公司的所有高层发起进攻。
《生化危机》系列:水波纹效应 □文/火神纪 往平静的水面投掷石块,从落点开始泛起了涟漪会一圈围着一圈地向四周逐渐扩散。
然而不管泛起了多大的波澜,它们始终只能从中心点泛去而永远也逃不离。
一石也许激不起千层浪,可是却可以泛起百层波。
——火神纪。
题记。
这个系列电影总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窘境: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在票房上的坚挺成绩,与在评价上的低劣成正比;吃力却并不讨好,毕竟众口难调。
改编自经典作品的电影似乎总是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尤其是改编自一套发行量与口碑都极佳的《生化危机》更是如此;讨好了纯粹的影评和普通的游戏粉丝,却永远也无法讨好铁杆粉丝,因为它无论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来,对铁杆粉丝来说总是远远不够的。
比不上游戏里耳目能详的经典场景,比不上游戏里熟悉的情节设置;于是电影远不如游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被抨击以及被否定的命运永远也逃不离。
我们是否应该客观地看待与评价这个号称改编自PC游戏最经典的一个系列电影呢。
从开始的地方重新开始,在结束的地方结束;环环相扣层层周裹,在结束的地方设置一个开始,又在开始的时候衍接一下结束。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前后作的衍接上既做到了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又保持了每一部作品的独立性。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系列电影应该算是系列电影作品中的上承之作。
我不是狂热的游戏迷,所以我不知道《生化危机》在游戏里的地位是何其尊贵;如果宽容点地看待,这个系列电影应该还算是比较成功也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种涉及到科幻和生化污染的电影总会给我们以某种程度上的绝望和悲壮,但也总会给我们留以某种程度上的希望和祈冀。
所以号称《灭绝》却灭而不绝;在于人道,在于为善的人性根本,在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灾难后依旧幸存所获得的坚毅与勇敢。
同时与之相背的也是人性丑陋面和阴暗面所折射出来的贪婪与欲望。
如果说无辜的受众所得到的池鱼之祸大都是缘于人性的贪婪,那么人性的善与生存的渴望则成了拯救世界的动力。
在许多同类型的电影里,其最初始的根源大都在这相背的二者之间的争斗。
生化科学的发展在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同样多的担忧。
对于生命和物种的自然进化进行人为的干预和促进的同时,已经远远领先于地球上的其它物种的人类是否也被赋予了如同上帝一样的职责;或者我们所做的仅仅只是在拔苗助长。
这样的争论似乎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在现阶段来说,生化技术的不成熟以及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给了我们太多可以想像却不愿意面对的忧患意识。
保守担忧派会展开许多可怕的想像;这种想像体现在电影里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末日电影。
没有什么东西是可预知的,当我们以为自己在完整这个世界的时候,谁又能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在自掘坟墓呢;所以幻想一下所有可怕的结局,并不只是一种自我放逐和被迫害妄想的杞人忧天。
比如与《蜘蛛侠》相对应的就有一部叫《变形蜘蛛人》(Earth vs. the Spider)的血腥电影,同样是因为蜘蛛而变化,可是却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生化上的无法预知给了我们太多的幻想。
然而我也记得老本大叔那句经典的台词:被赋予了多大的能力,则同时也被赋予了多大的责任。
我们人类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能力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自身的未来,我们也有能力来毁灭这个世界毁灭人类自身;然而我们是否又被赋予了同样的权力。
我们所必须思考的是关于未来的前路,以及我们如何去运用我们手中的这些能力。
大部分科幻生化电影所喋喋不休的,就是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我们的能力后所带给我们的种种灾难性的后果以及面对这种后果的时候我们将会如何自救。
电影里所有的那些虚幻的故事给了我们看清楚这些事件背后真相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在所有的那些可怕的结局并未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反复的实验与揣测;如果我们非去要求所有的科幻电影的现实意义的话,也许就是这个了。
纵观整个三部曲系列,生化技术的开发并非如同我们所想像的那么丑恶,而仅仅只是一位残疾的父亲为了自己所深爱的女儿能够更健康快乐地生活而发明的生化药物,激发已经死去的细胞突变而变得强壮。
然而当这些药物被“保护伞”公司抢走了之后却被实验应用在了生化战争以及改造生化士兵的基础上继续研发,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可怕的后继事件。
这里所告诉我们的是,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决定权在于掌握者的秉性和如何去运用这些技术。
从《变种生还者》开始,到《启示录》再到这部《灭绝》,这个系列的电影是越打越好看了;越来越注重动作以及打斗场面的设计让《灭绝》很有看头。
视觉上的效果却反而与电影的剧情设置成反比了,之前的两部也许在视觉上略微,可是在剧情上却比较丰满,从悬念的设置到剧情的发展都要比这部《灭绝》显得自然而流畅些。
总体上来说,整个系列电影铺陈着一种沉重的抑郁,但是之前的两部电影在这种抑郁的氛围里依旧漫延着生机。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变种生还者》投下了一颗重磅的炸弹,而之后的《启示录》以及《灭绝》则是这种投掷后的水波纹效应的余波。
从地下的实验室漫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从城市漫延到了全世界,文明被彻底地毁去,漫天飞舞的黄沙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凉之感,荒凉凄惨的破败景象取代了昔日的繁华,人类社会的所有一切都将在这场灾难之后彻底死去。
本能而简单的机械动作伴随着传染力极高的T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迅速地覆盖了整个地球。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完全是对生化科学所带有的那种危机意识后的惶恐。
最近上档的《灭绝》在视听上效果以及在动作设计上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剧情方面却显得比较苍白了。
只是从视觉上去要求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并不会失望;可是如果从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只能算得上是整个《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
在电影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下一部的悬念,只是在我看来,这个系列在这里已经嘎然而止了。
因为接下去的剧情看似有的悬念并不足以吸引我下次的目光了,当全世界只剩下如同碉堡的“保护伞”公司以及没有感知能力的丧尸,还有一大群具有超强能力的艾丽丝,剧情也许就只剩下一场最后决战了。
而这场最后决战的胜利,并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分毫了。
绝望,彻底的绝望将也许有的第四部续集仅有的希望都给扼杀了,我不想看到一部让人完全绝望的电影;或者说,一部不带任何希望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多少让人观望的欲望。
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感慨以及渐渐淡去的平静。
而这部电影所做的,是把希望留给也许不会有的第四部续集。
《灭绝》,虽说灭而不绝;而其实并不曾许给我们多少明亮与希望。
看完这个系列电影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米拉·乔沃维奇;这个曾经在吕克·贝松《圣女贞德》里演绎了一个疯狂臆想版的贞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个系列电影里她更多地展示了她多方位的表演技能和极高的可塑性。
模特出身的米拉有着优雅的身段,在这个系列里的一些动作场面以及各种风格造型的展现都极其到位。
或妖艳、或端庄、或高贵、或残酷、或勇猛……在我看来,米拉是这个系列电影给予我们最大的惊喜。
2007-09-29;丁亥年己酉月丁卯日。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部我觉得还挺好看的诶。
一开始那个复制第一部的开头,又有些稀微的差异,看到艾莉丝姐姐躲过陷阱,以为她会大杀四方跑出去,结果就死了,尸体还被丢了出去。
看到这里让人疑惑不已。
原来这都是变态科学家艾萨克的研究项目,用姐姐的克隆体加上病毒,想造出和本体一样的强化进化。
不过把尸体丢在研究所上方的院子里真的大胶布?
而且本体对你们这么重要的话,一开始为什么把姐姐放出去了?
病毒很快感染了全球,土地沙漠化严重,地球完蛋了,幸存的人只能不断游荡。
姐姐一个人在沙漠游走,找到了一个本子。
上一部同伴在的车队四处搜寻幸存者。
两方碰在一起,去拉斯维加斯找补给的时候被科学家盯上了,科学家放出了用姐姐血清强化过的僵尸,又用卫星控制姐姐,结果失效了。。
但是车队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姐姐一怒之下找到了科学家他们,艾萨克被强化后的丧尸咬了,他狂打血清,坐直升机回到基地。
姐姐为了带车队的人去阿拉斯加,也就是本子里说的有可能没被感染的地方,决定夺一架直升机。
被感染的同伴驾车带炸药炸开了一个丧尸缺口,剩下的人坐上了飞机,姐姐却没跟他们一起走,因为她会被卫星监视。
姐姐正准备走呢,就看到了她克隆体的尸体,怒而打算去看看怎么回事。
电梯接了她下去,整个研究所空空荡荡。
每个研究怪物的研究所最终都会被自己的研究反噬真的是一个不变的定理呢。
研究所的人工智能说话了,原来是红皇后的妹妹,3D模型也更清楚了,比她姐更聪明,选择把变异了的艾萨克关了起来,直接跟姐姐说了情况,原来她的血清就可以治愈这个病毒,那为啥对艾萨克没用?
姐姐单挑艾萨克,看到了活生生的自己的克隆体,因为培养皿被打破出来就死掉了,姐姐一气之下狂追艾萨克,来到片头的陷阱室,也就是第一部姐姐醒来的地方。
两人都能使用念力,姐姐还是打不过怪物形态的艾萨克。
艾萨克一直执念于艾莉丝项目,认为她的进化方向是人类的未来,结果他自己变成怪物之后更厉害了,于是他飘了,在电子网那里被切成了碎片。
我以为是人工智能下的手,毕竟准准地停在了艾莉丝面前。
没想到是那个克隆体,她没死。
最后姐姐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了一群拿她做研究项目的世界高层面前,表示自己会去找他们的,还会带上朋友。
画面一转,姐姐和克隆体面前,是一排又一排的培养皿,里面的克隆体正在醒来。
只想说,真不愧是姐姐的克隆体啊,做出的选择都和她一样。
PS.车队在沙漠遇到吃丧尸肉变异的漫天乌鸦群围攻的时候,片二里那个警察(对不起实在想不起来你的名字了)一跃护住了一个小孩,背后火焰快喷射到他的时候,他的后背形成一个护罩,姐姐出现了。
她念力一动,火焰瞬间漫布天空,将丧尸乌鸦烧了个干净。
这一幕真的太帅了。
我tou!!!
一部电影想要叫好叫座还真tmd不好弄粗略看了看首页上豆油们的评论:alice是superwoman,不尊重原游戏。。。
晕死,都是些啥想法,有时候大家看电影思想是不是太bt(跳跃性思维,不是变态,我怕有些豆油网盲不懂,他们太tm想让变态这个词往自己头上套。
特此解释,老网民可跳过这句)我也是玩生化过来的,就差生5没玩了^_^,对于尊不尊重原游戏的问题,我觉得一开始就对游戏改编了,只是主要的故事大纲取材与生化的剧情而已,玩友们何必死盯着游戏捏,这是一部游戏改编的电影,请注意:这是游戏“改编”的电影,所以不能用游戏剧情的框框架架来约束电影,要是只是3d画面变成真人画面的生化电影,而剧情和游戏一样,大家会觉得好看么第三部的剧情已经开始创新而且还不错,因为:够简单。
火爆华丽的动作和枪战,超凡的视觉特效,简单的剧情,它完全摆脱了第二部的剧情繁琐问题,而第二部我也觉得是最不好看的,商业片有的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对人性,生命那些比较哲学东东的思考用《恐怖中心》的一句话评论来总结这部电影:无休无止的惊险动作场面,超凡的视觉特效,足够让你战栗的血浆……第三集影片完全弥补了《生化危机2:启示录》的所有缺陷。
——《恐怖中心》
第三部是沙漠系列。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开场女主好像去一个废弃车站,里头有一些幸存者领头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幸存者们开始对女主动手动脚,两男将女主按墙上,结果可想而知,女主杀光了所有人。
中途好像有僵尸助攻,记不太清了不过我能记清老太的脸,还有伤疤和皱纹,幸存者们在此安居,死了多少同伴,当然肯定也有欺骗和背叛,但这个灭绝的时代,谁有资格进行道义上的审判?
幸存者是被生化危机爆发后的环境选择下来的,傻白甜如果没有光环只能给僵尸做粮食,存活下来的人,是罪恶的吗如果不是,女主算不算凶手?
无意挑战底线,只是生化危机这类电影,包括很热的行尸走肉,里面的危机把一些底线的话题推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爽了特效和剧情,但有时候让我更爽的,是里面赤裸裸的人性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仿佛回到远古的非洲大草原上,适者生存。
相比第二部质感一下就上来了,这也是生化正式进入有钱时代反派博士的塑造成功生化剧组挺会选角啊,第二部代表的吉尔,包括这部的克莱尔,都很像游戏里的这一代也贡献了几个名场面,满天丧尸乌鸦、丧尸集装箱(话说这么个集装箱是咋冒出上百丧尸的,又是经典的无底洞箱子吗)。
还有第一次看时一堆死去的克隆爱丽丝的震撼,这个开头悬念拉满了的,可能不少人都以为自己资源错了放到第一部去了。
当然还有队长的最帅一刻。
不过最后让队长跟爱丽丝亲一下是挺莫名其妙的,俩人并不般配,也不像假警察那样一起经历过生死这一部爱丽丝的动作确实帅,其实整个生化系列尤其前期,演员能力和技术不足,靠剪辑的打斗场面都挺一般的我还是不喜欢一个丧尸片搞出超能力,强化下肉体,或者变异成怪兽我都能理解,但搞出念力是不就有点偏题了我发现生化剧组是偏爱女战神,爱丽丝吉尔克莱尔包括后面艾达王都出场了,男主却基本都是辅助,也就第四部克里斯才靠颜值和角色名抢点戏
有的电影是不能去较真的,有的书是不能在闹市里读的。
如果说在僵尸片这个很CULT的类型片里,《僵尸的黎明》是建构,《28天后》是拓展,《僵尸肖恩》是解构的话,那么对于由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它不需要背负那么多的使命和文化任务,就和游戏一样,做到让观众看得“爽”,这部电影就成功了。
很遗憾,大部分游戏改编的电影都算是失败级,就除了《古墓丽影》和《生化危机》。
《生化危机》电影版的第一部接近独立制作B级片的感觉,但保罗·安德森导演发挥得不错,基本值回票价,第二部虽然傻了些,但至少投资商还是可以赚个盆盘钵满,到了《生化危机3-灭绝》的时候,开始有点比较爽的感觉了,因为导演抓住了主线,让模特出身的女主角把“玩酷”玩到底。
这次的艾里斯在片里“多勇而近妖”,几乎成了超人,但也有一种另类的性感。
看着她在影片里利索地将众僵尸一堆一堆解决,那种感觉很过瘾。
估计喜欢看“野蛮”系列的男性都还是会喜欢这个角色,估计喜欢李宇春的MM们也不会讨厌这个角色。
本来CGW杂志的《生化危机》特稿是我来写的,所以对这部电影里的特效就特别在意。
很多特效的制作的确是没得话说,群鸦来袭的场景、明显用到MASSIVE软件的僵尸围城场景、众多的爆炸场景,还有最酷的荒凉版的LAS VEGAS场景,都是本片特效组的杰作,很棒,MR. X公司作为这次的主力特效公司,算是交了一份很不错的作业。
《生化危机》虽然是大片的架势,但还是具有B级片的气势,这也是我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地方,不装蛋,很直接,如果还是这样做下去,保罗·安德森的电影还是很有盼头的。
感觉一般般了,不怎么好,也说不上烂片,中规中矩的动作+科幻+一点点恐怖.喜欢生化危机的朋友可以看看,当个开胃小菜.总之,如果你在一个闲来无事的晚上拿点零食边吃边看,它还算是个不错的片子
看完之后的反应就是该打1星还是2星,从头至尾的感受就是导演在不多的预算里做文章,影片没有大的场面,电脑特技也只能说刚好够用,但以此为基础导演对画面和剧情的把握还算理想,我看完至少没有睡着就是了。
生化危机游戏的剧情到了什么地方我不记得了,但电影版3的剧情好像是因为经费的原因在后半段被截掉了,开头介绍说T病毒扩散把地球沙漠化了,看完整部片子后感觉就是为了剧组在沙漠为整部戏取景节约经费而找的借口。
本该挺宏大的拉斯维加斯僵尸战中,整个镜头里就一开始有些样子,开始打以后镜头扫过的就只有一个艾菲尔铁塔小模型和一幢破楼。
公司地下基地也只有简单的电脑特效带过,直接镜头换到室内,boss战也草草收场,整个室内的场景基本在沿用1代的,我怀疑是不是摄影棚都没换。
最后nikki她们到底有没有去成阿拉斯加也没交代,alice似乎是要组建个星战克隆人大军,难道是要拍生化4不成??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