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成龙功夫喜剧,剧情比较简单,熊猫也可爱,更适合低龄的朋友观看。
设定了一只独特的大小眼的熊猫“呼呼”,国际功夫巨星演员Jackie Chan 收养它,外加经纪人(魏翔)和熊猫保育员作为队友。
同时某富商出高价要得到熊猫,招募了一支雇佣兵,去抢熊猫。
两方人马在动物园展区打,在猛兽区打,在船上打,在豪宅打。
最后道出富商抢熊猫的目的,原来他女儿患白血病,此前一直到动物园看呼呼,现在不得不卧床。
Jackie 知道原因后,带着呼呼来看望她。
雇佣兵里有Jackie 的粉丝,后来叛变帮助Jackie,这个地方发人一笑。
我原来想不明白成龙为什么要这么做,钱也够了,名声也够了,为什么还年年拍这么多烂片。
没有不骂的,还拍,一点没耽误,一刻不停歇。
今年我有点明白了,以下是我猜的,我猜的,要是猜的不对,那实属正常,说完拉倒,概不负责。
细细想来,这绝对是营销天才才能想出来的方法。
别人的明星影响力都是虚的,说塌房就塌房,说倒台就倒台。
但是成龙不同,这个健康的爱国形象不可以倒台,那是一哥啊。
由于不可以倒台,上面有人背书,就可以逐年的大拍烂片洗钱,肆无忌惮。
名声不名声的无所谓了,晚节保不保都不要紧。
至于观众喜不喜欢,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以内。
他现在是就想搞钱,没有心情谈什么狗屁艺术。
真的是就要行动起来比他们更有钱。
反正也没人查,查到了也不报。
属于中国自己的熊猫电影!
经典龙式动作喜剧合家欢!
熟悉的成龙大哥回来了!
在电影《熊猫计划》中,成龙饰演的是国际巨星Jackie Chan(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成龙自己本人),戏里戏外都是在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推广国宝熊猫!
Jackie Chan、魏翔饰演的明星助理、史策饰演的熊猫保育员,三人携手保护国宝熊猫“呼呼”(也就是“大宝”),与Jackie Chan的“国际友人”粉丝斗智斗勇。
剧情简单易懂,不烧脑,不暴力,轻松舒服,幽默感十足,从头笑到尾,非常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看!
在大银幕前看到超可爱的熊猫“大宝”,简直是萌化了!
成龙的打戏动作依旧行云流水、干脆利落,玩转家具城,但部分片段也看得出有些许吃力,尤其是几段被打的戏份,看得我心疼!
Jackie Chan和小竹的这段对话,我印象特别深:-“几十年,就像梦一样。
”-“可是梦会醒的啊。
那到时候怎么办?
”-“翻个身,继续睡。
”相信现实中的成龙也是如此,也许他曾想过某一天自己停下来,可心中仍有那团火在熊熊燃烧,不想停。
六十多年如一日,是对中国电影、对动作电影的热爱,就好像电影《熊猫计划》里的那个瞬间:一听到“Action”,马上开打!
👊💪🦶
飞鹰计划的女主们,在沙漠也是脏脏的,熊猫计划的女主,爬完山,进灯塔,还能是非常干净?
警察故事里的林青霞,张曼玉也不都是干干净净,还是被说了很多年花瓶。
打斗场景,脏点,哪怕不画那么精致的妆,花不了多少功夫,还想观众不说你是花瓶?
又想到张艺谋的《悬崖之上》,张译该干净干净,该脏就脏。
刘浩存就一直干干净净。
成龙之前的几部“烂片 ”,传说没看。
铁道飞虎、龙马精神,成龙自己演的地方还都是可以的,网剧水平的导演,以及硬加的小鲜肉,直接把片子拉到谷底。
这部P计划,也开始玩营销了,上映前在短视频平台频频发拍摄花絮,老实说,我是非常不喜欢贾冰那种用力的尬演,魏翔(不熟悉内地喜剧,是不是三口一只猪那货?
)那种也都觉得过了,女主角那个发型很显老,也觉得没啥亮点,心想完了。
结果出来,居然都拍得很顺,而且不会有太膈应不接地气的剧情,这年头,能拍成这样的电影凤毛麟角。
老一辈严谨的,有代沟脱节了(像唐季礼把传说拍烂了,他以为有高科技年轻人就会接受),新的又脱离群众……说回影片,原来用力过猛的贾冰只是客串,女主角看久了也挺眉清目秀, 魏翔贱贱的,虽然我看了不笑,但是孩子们都笑啊。
整部片我觉得有喜感的镜头就是女主抱着熊猫滑溜到椅子边那个镜头,很鸡贼,其它的动作喜剧部分,说实话,成龙各部电影都看了几十遍了,没啥能再让我笑的了,像开叉车救人先看说明书,不知多少片子玩过了。
不过里面一些情怀部分,还是挺感人的,对于我这种中老年人有触动,但是看那些孩子们也好像能共情就想不到了,不要小看现在小孩的见识啊!
整部片,其实就是香港八十年代《开心鬼》那样的水平,无脑,热闹,但不是像王晶那些靠低俗笑点的片。
所以票房没有爆火是有原因的,男的单人或者结伴都不会去看,带女朋友的,带小孩的,是最大的受众。
这样的成果,看那个胡子导演和老头成龙,真是想不到他们能纯粹的展露童心而不是塞太多自以为是的东西。
再一个,这片子便宜啊!
听说普遍都是20多块,而749骗局是四十多。
就看现在的票房实时,P计划与志愿军的上座率差不多,志愿军多一倍排片,而浴火之路的上座率比P计划低,但是票房还多了五百万……再一个,片子连着三天都是3千二百万,国庆档几乎就没波动,稳如狗。
片子三星,成龙粉加一星,国庆档的质量排名,加一星。
说实话开始关注到这部电影是冲着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和国宝动作演员成龙大哥!
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名片,现在也可以说是风靡全球的顶流,但是我们却一直没有一部大熊猫的故事性大银幕影片,现在这个遗憾终于是被填补上了。
就问可可爱爱、或呆萌或霸气的大熊猫怎么会有人不爱呢?
动物园和熊猫基地里面的饲养员们又让多少人羡慕不已啊!
我也想rua想rua啊!
尤其是熊猫幼崽,抱腿杀和无辜的眼神谁受得了啊!
当它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满眼的欢喜和爱绝对是控制不住的。
再说到成龙大哥,这次在影片中扮演自己本色出演,也通过角色表达出了自己对电影和功夫的坚持与热爱,相信对大哥来说也是一次很特别的经历。
成龙式动作喜剧真的是太经典的存在了,大哥的打斗动作戏依然行云流水,有着极强的画面观赏性,硬汉柔情也是拿捏的恰到好处,独有的喜剧表现风格也让人感慨,希望大哥能够一直出演作品,大家爱看啊!
而且从片中反派外国雇佣军的表现也足见大哥的影响力,虽然双方是对抗的关系,但那份崇拜真的是掩饰不住的。
还有贾冰老师第一次见到大哥时的激动,确定不是在演我吗?
哈哈!
真的见到真人我可能会更加的欣喜若狂吧!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大哥和呼呼的互动情节,能够看到双国宝同框的机会太难得了,而且才了解到成龙大哥本人是真的有认养两只大熊猫,并且一直都在致力传播中国的文化,也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喜爱上了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含熊猫量百分之百的《熊猫计划》,一番绝对是大熊猫,二番成龙大哥,再加上贾冰、魏翔、史策几位不同年龄段不同风格的喜剧演员,这个阵容也是很新奇的,也确实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轻松愉快的氛围基调使得看过影片后感觉非常畅快。
结尾温情的部分让我觉得故事有了一些反转,原来事件开始的根源是因为爱,只是用错了方法。
跟我同场也有带着小朋友一起观看的观众,在放映过程中笑声不断,真的是很适合国庆档合家欢观影。
2024年,中国迎来了多只大熊猫的回归,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熊猫计划》无疑是一部紧跟热点的产物。
近年来,紧扣社会热点已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趋势。
例如,在《孤注一掷》取得票房佳绩、缅北电诈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之后,市场上陆续涌现出大量围绕诈骗主题的影视作品。
对于大部分创作者来说,似乎离开了热点便难以博得观众的关注。
《熊猫计划》正是依托这一策略,最终收获超过3亿元票房。
然而,这部电影几乎缺乏实质性的叙事结构。
故事的核心情节相当薄弱,讲的是一位身份不明的中东人执意想要得到一只熊猫,不惜雇佣武装分子洗劫熊猫研究中心。
在一系列追逐与对抗后,正义一方取得胜利,并揭开反派的真实动机,他之所以策划这场行动,是因为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太爱熊猫,而这个中东人又太爱女儿,一切都是因为爱,感天动地的大父爱!
这部电影属于那类仅从文本角度进行剖析,只会让分析者自身陷入更大的困惑,或感觉到智商受到了侮辱的作品。
如此单薄的故事结构几乎无从展开讨论,更难以从中提炼出任何值得探究的思想或新知,这方面比导演上一部《哥,你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还是需要尝试从剧情之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部电影。
自2012年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以来,片中高度拟真的老虎特效不仅拓宽了观众对视效技术的认知,也在业内赢得了高度认可,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这部电影的成功引发了一股“拟真动物”的潮流,推动好莱坞在后续作品中广泛应用CG技术打造逼真的动物角色。
2019年,这一趋势达到顶峰,如《狮子王》《猫》《小飞象》等影片纷纷采用该技术,但成效不一,口碑亦呈现两极化。
《熊猫计划》中的熊猫同样是CG技术的产物,这是客观现实条件之下的必然结果。
出于保护大熊猫及拍摄安全的考虑,演员无法直接接触真实熊猫,因此只能依赖数字技术构建动物形象。
然而,如何在技术层面平衡“逼真度”与“观众接受度”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CG效果下的熊猫在动作表现上的确高度接近真实,但其实越追求真实,反而可能越显失真。
现实世界中的光影变化、毛发纹理、肌肉运动都充满了难以精确模拟的随机性,而通过CG,虽然能够通过复杂算法进行计算,将任何细节做到面面俱到,却难以完全还原这种自然的不确定性。
即便视觉细节足够丰富,观众仍可能在潜意识中察觉到“人为合成”的痕迹,使其难以真正融入电影的现实语境。
此外,影片在角色塑造上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割裂感。
熊猫的表现与真人演员的风格明显脱节,在一群表演夸张、戏剧化的角色中,它反而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像是一个毫无互动感的静态符号,大部分时候都是自顾自地发呆睡觉装可爱。
熊猫的存在仅仅是推动情节展开的道具或吉祥物,而非真正参与了故事的发展,缺乏叙事能动性。
如果将其换成任何其他珍稀动物,如大象、白狮或北极熊,剧情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导致有种为了讲国宝而讲国宝的感觉。
动作喜剧演员与小品演员在表演模式上的差异,使得二者在同一部影片中可能产生明显的表演不兼容性。
成龙的表演风格依赖精准的身体控制,以肢体动作制造笑点,甚至可以在完全脱离台词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喜剧效果。
他通常被置于不可控、危险或荒诞的环境中,但凭借敏捷的反应与巧妙的动作设计,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困境。
例如,在熊猫馆的打斗戏中,他仍然沿袭了经典风格,随手抓起身边的道具,将随机性融入动作编排,使整个场面既紧张又富有戏剧性。
相比之下,史策与魏翔的表演方式则更依赖语言和表情,他们的喜剧效果往往建立在台词的层层递进和包袱的精心设计之上,通过台词的铺垫、重复或夸张来营造幽默,在动作表达方面稍弱。
放在电影当中,会多一层精心设计过的算计感。
例如,魏翔在影片中的“第二杯半价”梗,与同为开心麻花的常远在《人生路不熟》中,购买两辆车时被马丽质疑“第二辆半价”的桥段如出一辙,可以说是同一个包袱。
这种表演模式与成龙所代表的动作喜剧的自然流动性存在差异,使得影片在节奏与风格上呈现出不小的割裂感。
这部电影选择让成龙来出演,本身就有很深的心机。
近年来成龙出演的电影不断在致敬过去的自我,2024年已有《传说》,给成龙用上CG换脸,“复活”年轻的他。
《龙马精神》是这种致敬的巅峰,以龙虎武师的身份来缅怀过往的黄金岁月,并感叹当下的不满足。
在这部《熊猫计划》中,成龙竟然直接演绎成龙自己,他作为一个国际意义上的superstar,让所有人包括反派都愿意跟他合照,得到他的签名。
发展到影片后半段,他仍不愿放弃怀旧的气口,突如其来地提到年轻的时候拍戏,听到action这个单词,他就能够变成刀枪不入的男子汉。
这种戏剧化的自我神话,无疑迎合了一部分观众对成龙经典形象的期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角色塑造,使电影的叙事层次趋于单一。
长期依赖怀旧这一手段,不仅让成龙的银幕形象停滞不前,也使得电影本身难以跳脱单纯的符号消费,而无法真正向新的叙事方向迈进。
当然,这毕竟是在国庆上映的一部合家欢电影。
很多人会认为合家欢电影可以没有脑子,毕竟面向全年龄段的观众可以完全摈弃剧情逻辑,只要让观众感受到快乐即可。
不过合家欢电影的简单并不代表愚蠢,优秀的合家欢电影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融入巧妙构思以及与时代风气相匹配的情感共鸣。
《熊猫计划》就像是十几年前的片子,肆意地将现实的一切打造成主题公园,却没有关注到熊猫本身,以及熊猫背后所承载的,对当今中国人来说的文化含义。
个人评分:0.5/5🌟
熊猫计划——电影之我见1、《熊猫计划》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
看完电影后,一时难以回味出来。
是对国宝的守护?
是对承诺的坚守?
是保护野生动物?
是中国熊猫文化传播?
还是中国功夫文化传播?
亦或是其他?
2、总体而言,这部电影整体水平较为一般。
选材虽有亮点,讲述了中国人与世界各国人士围绕熊猫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但故事情节以及想要深入表达的内涵有所欠缺,剧情方面稍显陈旧,缺乏创新亮点。
没有太多值得深入思考与回味的地方,看过之后或许只能让人淡淡一笑而已。
3、导演及电影投资方敏锐地紧跟当下潮流,契合中国商家走向海外的趋势。
2024 年,或许可被称为中国电影加速迈向国际的元年。
4、影片中可能融入了电影明星成龙的一些现实故事元素,但这些情节能否给予观众启迪,值得深入思考。
5、电影结尾部分所呈现的价值取向可能存在争议。
通过咨询豆包 APP ,全球范围内买卖熊猫属于非法行为。
地球上绝大多数熊猫都归属于中国。
1982 年之前,中国曾向部分国家赠送过大熊猫,被赠送出去的熊猫及其后代的所有权归被赠送国所有。
既然买卖熊猫不合法,那么在电影结尾,买家向成龙讲述女儿的故事,成龙被感动后主动让熊猫给买家女儿拥抱这一行为,实在不应被提倡。
这是否意味着电影在着重表达希望大家支持这种行为呢?
我宣布2024年国庆档合家欢影片首选《熊猫计划》就对了,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因为,没有人能拒绝可爱的熊猫!
咱们的国宝熊猫可谓是全球顶流,丫丫、福宝、花花都是热搜常驻选手,一身毛茸茸、呆萌可爱的熊猫,俘获大众的欢心简直易如反掌。
这不在电影《熊猫计划》里的呼呼一出场,呆萌可爱的模样瞬间让人有上前去RUA的冲动。
在我选择观看的场次里,有很多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看的,熊猫宝宝呼呼真的把在座的各位观众心都萌化了。
影片采用CG手段进行创作,在大荧幕里看到的熊猫呼呼,真的憨态可掬,可爱传神,观影时嘴角不自觉上扬。
戳到我萌点的是呼呼抱着成龙大哥的腿,任成龙大哥怎么甩都甩不掉,真心羡慕啊,好想魂穿成龙大哥。
如果是国宝熊猫是电影第一惊喜,那么片中还有一大惊喜自然是成龙大哥,这次他“本色出演”——成龙演成龙,可见导演和演员有新意又有诚意。
成龙大哥经典动作喜剧回归,对于我这种从小看成龙动作喜剧电影长大的人来说,无疑勾起许多我从小到大看大哥电影的美好回忆。
也不得不说,大哥依然是大哥,年过半百后,他的功夫依然了得,还是拳拳到肉、干净利落,又带着独属于“成龙”风格的幽默,让人在紧张刺激的功夫戏里,get到笑点,整个影厅的观影氛围都是轻松欢乐的。
除了主角“呼呼”和成龙大哥,影片里还有魏翔、贾冰、史策等喜剧人的加盟,可见主创团队为了把观众逗笑做了十足的准备。
整部影片喜感十足,萌味十足。
在动物园里看大熊猫得排队好几小时,而选择和家人在电影院里看熊猫,沉浸式感受熊猫宝贝的可爱和萌态,也不失为一种放松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可以说,《熊猫计划》是国庆档性价比首选,一家人坐在影院里看可可爱爱的熊猫呼呼也太值票价了。
看完电影,我更明白为何熊猫能成为“国宝”,为何影片里的反派们执着抢夺咱们的宝贝,实在是因为它们太可爱了、也太珍贵了——没有人能拒绝喜感萌态的熊猫宝宝。
熊猫+喜剧+成龙功夫,《熊猫计划》妥妥的就是一部“功夫熊猫”呀,而且是一部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熊猫电影。
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在感受欢乐和可爱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保护大熊猫的了解,熊猫是咱们的国宝,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守护的宝贝。
真心推荐大家在国庆节和家人朋友一起走进影院,看属于我们国人自己的熊猫电影,让可爱的熊猫治愈每个人。
国庆节的第一张电影票献给成龙大哥,不是因为有多高期望,只为了那最纯粹的情怀,另外成龙电影的合家欢属性正好适合全家总动员,尤其可以满足愣头愣脑的二宝。
典型的成龙元素,动作+喜剧,都似曾相识,又倍感亲切,年届古稀的大哥动作明显笨拙了,但还是那个空间利用大师,而且上蹿下跳还在亲力亲为,大哥对电影确实爱得深沉。
而喜剧桥段也稍显老套,但胜在有熊猫(小名大宝已经俘虏了我)呼呼救场,好感度飙升,功能性好比《宝贝计划》里的洋娃娃。
有些人自带体系,无论是谁加入都影响甚微,魏翔、贾冰、史策…各路喜剧人齐上阵,硬是一个梗都没有,请问他们都生怕了破坏这个体系吗?
从《龙马精神》的自我致敬到《传说》的27岁ai成龙再到本片的本人出演,能够明显感觉到,成龙现阶段其实很怕老,但又不服老,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被神话、被传说,可他宁愿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还在发挥余热,也许片场的那声“Action”就是他的执念吧。
附:片尾成都交子公园取景地也是正中下怀,六月份出差分公司正好穿牛仔裤在那溜圈暴汗8.24km…
全是这几年龙哥不错的片子了,动作喜剧才是那个熟悉的成龙嘛,剧情简单但是该搞笑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可以一看。
冲着萌萌的熊猫来的,尽管它不是真的,但仍旧可爱。敬业的大哥,Action~
为了增添影片的喜剧属性,《熊猫计划》选择了在“开心麻花”作品中有亮眼表现的魏翔,以及女喜剧演员史策,说实话,这两位都挺让人失望的,前者(魏翔)的表演太程式化,几乎没有什么意外的惊喜,反而有聒噪之嫌;后者(史策)完全没进入状态,给人很作的感觉不说,还有一些令人说不出的厌烦。反倒是那两个外国小弟和园长,给到一些惊喜表现;反派集体智商下线,没什么好说的。
对手太不专业了,大哥还是很能打的。
龙叔是真的老了啊!这是我们90后的青春啊
情节紧凑且充满戏剧性,主角团与反派之间的斗智斗勇,喜感萌态溢满画面,有年轻人勇敢追求梦想,不仅尽情展露了熊猫的喜感和萌感,还激起了一种“爱国护崽”的观影情绪,即使到了七十岁的高龄,最欢乐的喜剧,喜笑程度拉满。
儿童片水平,但比《传说》好看,至少前半段动物园部分还算看得过去,另外,熊猫CG再假也比《传说》里的ai换脸成龙顺眼多了
近十几年来,成龙出品,必属渣品
十二生肖之后最好的成龙式电影
这是成龙的一次自嘲,自娱,自我解构,这里他臃肿,笨拙,疲态尽显,却仍然亲和、有责任心、正义感爆棚。头发稀疏、眼袋松弛,人们记忆中电影银幕上的Jackie,也早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当他面对看过他全部电影前来挑战的反派说出“你赢了!我投降!我只是个电影演员”,他从未在意给自己造神,如今却在这里毫无包袱地给自己祛魅。他一辈子的付出应该享受的礼遇完全可以不用出现在这样的电影中,但他还是出现了,努力着,打拼着,他无视尴尬全身心投入,仍然对得起全世界为他倾倒的影迷。这部可以看成是一个带有故事性的大型成龙风格花絮展出,轻松明快、友好和睦,其他都无所谓,只是看成龙。他对得起他参演的每一部电影,无论那电影票房与制作对不对得起他。对那么一群人来说,只要成龙出现,无论何时何地,就是他们的Action。
对“没人能在家具城里打败成龙”这句话有了深刻认识,拿竹枝、吊桥都能当作武器暴打劫匪,应变能力满分。
给成龙一个五星,他真不容易!也给大熊猫宝宝,她太可爱了!
你好,你会不会开摩托车
适合国庆档看的阖家欢喜剧,剧情一点儿都不烧脑,就是个拯救熊猫的故事,配上大哥魏翔史策笑点十足的表演,纯放松的两个小时,舒坦!
看完电影印象最深的两个角色:全球顶流呼呼和我们诺亚岛交际花托尼,都有一种不自知的好笑哈哈哈
轻松 有点儿尴尬
老年的家具城战神。。。整体故事还是太平了。大概是为了配合大哥,里面的反派都有一种老大爷遛弯的不紧不慢感。
难绷,一部电影里的反派武装部队各个拿着枪,然后一个路人都没干掉。园长被掐脖窒息没死还放他一马,成龙被掐脖窒息用Action打赢复活赛。还有这些角色的结局也都很莫名其妙就没戏份了,都不解释清楚。这还要拍第二部,感觉就是那种网飞投资的小成本网大电影,专门过节日拿出来放。最难绷的是这个阿拉伯人,女儿躺病床上没多少时间能活了,想要看熊猫,你就花钱找人绑架?而且人不能随便接触熊猫,熊猫也不能随便摸,更何况是拿给病人。反正都是特效就不在乎这些了,但这段强行煽情太难绷了。电影唯一能看的就是成龙大哥自己对这些年拍戏说的真心话,然后就是打戏,全靠熊猫撑着。
张栾《熊猫计划》,6/10。哎,成龙大哥收手吧!
6.5分。作为成龙的作品来说,已经可以算是几年来少数还能看看的了。当然这主要还是靠萌萌的国宝~~~一开始有点想骂的,但仔细想想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演员还有几个能正经演主演的,突然就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