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本身的质感较好,几乎没有网大的气质,更像是《除暴》的院线姊妹篇。
尤其是光和色的运用以及运镜方面,都有着较好地表现。
在时代感方面,电影所展现的环境、人物对话以及背景都没有脱离时代本身,因而从头至尾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时代特色。
尤其是几个主角没有磨皮脸、发胶头这一点来说,真的是谢天谢地了。
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整体逻辑和《除暴》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从一个抢劫案,到全市、跨市抢劫,到最终被逮捕,看似是找着《除暴》的作业本抄的,但也依然讲出了自己的故事,虽然没有那么好,但作为网大,能够有着这种院线片的表现,着实难得。
电影的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台词的问题,尤其是那句“只有阎王爷能够把我们分开”,如果用潮汕话来讲的话,应该是很有味道的,但不知道是考虑受众还是其他的原因,都是用普通话来讲的,这就很尴尬了。
与之对应的还有庄志强和庄志浩两兄弟讲话的时候,尤其是在给父母烧钱的时候,如果讲潮汕话理应效果是好于普通话的。
至于为什么非要讲潮汕话呢?
主要是刻板印象吧,沿海地区、关二爷、枪战、不标准的普通话,很容易就会想起《追龙》、《树大招风》啊。
电影的第二大缺点是枪战打斗场面极为难受,一是强行给主角开光环,防爆盾挡炸弹眩晕几秒钟后迅速情绪,一脑袋撞开了挡风玻璃屁事没有,在天台跑酷跑赢了汽车... 这要是换一个人,一个连都死不够啊。
其次是枪战场面不合理,这应该和导演自身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网大的通病了,为了体现大场面总想在镜头里面多塞一些人,而牺牲了合理性。
但是在枪战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子弹的数量和人员的走位。
然后你就会在这部电影里面惊喜的看到射了二十几发都不用换弹的54手枪,
但即使是这样子,这部电影依然是水平线上的电影,虽然导演展现得很刻意,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它依然表达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讨人嫌,总归是好的。
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是庄志浩出狱时的镜头,他在刚刚出狱时,向警察鞠了个躬,警察也回了一个礼,这里表现出他在监狱中已经改造了,打算重新做人,再结合这边牌子上的文字,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他此时的想法。
之后镜头回到他的哥哥庄志强这边,这里也有一个牌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旧图新责在行”,庄志浩在这里是既看到了他的哥哥,也看到了这个牌子,他的表情有一些不自然。
此时,他在光明中,他哥哥在黑暗中,随着他哥哥靠近他的时候,他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但还是被他哥哥抱住了。
在这一个过程中,庄志浩从最开始的茫然,到退缩,不自然,然后欣喜,再到最后面接过车钥匙的严肃,阳光也从一开始的正面变为了背面,讲述着庄志浩在出狱后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从最开始的想要重新开始,到最后拿着车钥匙坚硬的神态,无不诉说着他的决定。
这又让我想起了最近石家庄监狱的事情,一个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20年释放两年后,回到了两年前释放的监狱门口,持刀伤人,杀害了一名警察和一名外协人员。
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网上所看到的一些评论,他们不与受害者共情,反而与罪犯共情,认为是受害者做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而导致这样的后果。
这不过是“受害者有罪论”的另一种展现形式罢了,而这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呢?
或许是疫情三年来积淀下来的怨气,或许是经济发展迟滞导致当压下来的社会矛盾的暴发,又或许是为了寻求心中一点点的安全感认为冤有头债有主...但是,罪犯就是罪犯。
罪犯是什么?
罪犯是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的人,他看起来和我们差不多,讲话似乎也差不多,但是在某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他便成了罪犯。
这种时刻,有时候是情绪无法控制的故意伤害,有时是无本万利的诈骗,有时是无知无畏的走私毒品,但是当他犯罪的时候,他便不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罪犯。
普通人和罪犯的最大的区别,是心中的枷锁。
或许是道德,或许是法律,但只要心中有这么一把锁,人的行为便有了尺度;而当这把锁被打破的时候,一切都回不去了,或者说,见了血、吃了肉的狼,看谁都像羊。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大意是为什么ktv、酒吧里面的女孩子赚了快钱之后,上了岸之后,为什么还会回到老路上?
里面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正是因为经历了一个晚上把一个月、几个月、半年、一年、几年的钱都赚到了的经历,以至于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后,再难以忍受着煎熬的、慢吞吞的、一个月发一个月的工资的生活。
同样,对于罪犯而言也是如此,抢劫可以一次性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太过努力,诈骗成功一次可以吃好几年,盗窃无本万利判得还不久,帮别人走私一点自己装作不知道其实知道是毒品的东西一趟就可以赚好多,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有去偷、去骗、去抢才是钱途。
而这,也注定了,罪犯就是罪犯。
那么罪犯什么时候变成人呢?
在他出了监狱之时,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了。
倘若他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兢兢业业也好,混吃等死也罢,只要不去伤害他人、损害社会,他自然是一个普通人。
但如果他重操旧业、重新犯罪,那么他就不再是人,而是罪犯,他——要吃肉了。
石家庄监狱的事件也是如此,释放的两年里,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工作、生活,那时他是人。
在8月5日上午,他是一个罪犯。
作为一个人,我不知道他在做人的时候有怎样的困难,也不知道他在释放之后就业有多么困难,在这疫情形势下、在这经济衰退中,每个人都不容易。
同样,作为一个人,我不知道他去犯罪的时候作何想法,但也不必知道,万一他是个疯的,不止要杀警察,还要杀路人,那这同情心大抵还是太廉价了罢。
夜深了,喝茶去
就这?
就这?
#老王观影指南#新片《恶到必除》推荐观影指数: ⭐⭐️⭐️。
(满分五星)1. 作为一部没在院线上线的网大电影,已经算非常不错了,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戚家十三口含泪点赞。
2.跟吴彦祖的除暴应该是讲同一个真实事件。
既然是真实事件改编就不要去谈架构谈人物底色。
3.红润泡面出了多少广告费,我康师傅出双倍。
一整部都在吃面那个年代没饭吃啊。
4.最后打斗多少有点导火线啊,都请邹兆龙了不打白不打的意思,反派肯定更有魅力,会让人更希望他们赢。
不合理,一辆车在金店门口停时间稍微长一点,这帮警察就沉不住气暴露自己了,太无脑!
劫匪两兄弟烧钱跪拜,离大门口那么近,你是多想让大街上都知道你们那些事儿!
劫匪们抢金店,围观群众站那么近,不怕嘛,跟看戏一样,不怕劫匪拉你当人质?
现实中早跑没人影了!
警察怎么知道调虎离山,早到的警察只知道维持秩序,人质嘴里含着手雷没人管,就因为他不是主角?
人质嘴里含着手雷,居然不管,自己跑了,去抓贼去了,人命不如抢劫犯不重要?
把手雷从嘴里取出来跟拆定时炸弹死得,太假!
先发这么多,我才看到这,等下继续看继续发
提到警匪片,仿佛 “警”与“匪”的极致对抗、“鼠”藏“猫”追的经典情节、邪不压正的完美结局、精彩绝伦的枪战早已深入内心。
当然,这些情节的确都是警匪片的常见“套路”,但一部片子如何在正邪对峙的框架上玩出新花样,我想或许这部《恶到必除》会给你答案。
首先,吸引我看这部片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背景和题材。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快速变迁下发展和矛盾相交织的独特氛围感,正是《恶到必除》大背景的由来。
值得一提的是,我能看出来制作团队在服化道等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尽力还原了九零年代的风貌,尤其是一些街巷场景更是展示出了贴近现实的烟火气。
其次,片名成功点题影片最希望表达的内核——恶到必除,这四个字一出场就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正义感。
更令我在意的是,《恶到必除》在警匪片既定的“双雄模式”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反向”操作。
使得原本正邪对抗的老派套路,有了更多的新意。
影片中男主宋海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徒弟徐正阳组成了刑警师徒,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双雄”模式,缉拿罪犯不再是队长一人冲锋陷阵的“英雄主义”表演。
在影片最后的“决战”中,警察们分头出击,拼尽全力将兵分两路的匪徒各个抓获。
两方的激烈交战都很有看头,并非宋海一人制匪的独角戏。
《恶到必除》可以说是,突破了传统“双雄”警匪片正反两方必有恩怨纠葛的设定。
在我看来,宋海和庄志强两人就是完完全全的正邪两派。
一个想着“破案抓贼”一个想着“狡猾逃脱 ”,绝不会有任何惺惺相惜的成分存在。
就像我的一个老同学,作为一名新人警察,他说无论任务大小,他的信念感就来源于想要拼尽全力去保护群众,怎么可能像一些警匪片演的那样去“体恤”犯人的苦楚。
褪去对所谓反派也可能有苦衷的幻想,正就是正,邪就是邪,这才是警匪之间该有的状态,也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多爽感的缘由。
对于一部片子来说,镜头是除剧情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影片直接以滨海银行的一起暴力抢劫案开头。
导演以蒙太奇的手法,将倒计时和庄志强带领劫匪团伙闯入银行的画面拼接剪辑,直接渲染出刺激紧张的基调。
开篇即高能,宋海以一人之力闯入劫匪车中,上演“贴身肉搏”的戏码,瞬间就把我带入到紧张的剧情之中。
此外,该片颇有烟火气的场面,更为影片增添了不少真实感。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庄志强带领众人穿越小巷回家的场景,他脱下面具,自如地街坊邻居打招呼,亲和力十足,仿佛不再是那个穷凶极恶的匪徒。
影片中第一个高潮当属警匪间的第一次对抗,在这个部分对峙、追车、枪战元素大集结。
先是以警察的视角进行镜头叙事,把人带入到一种捉拿劫匪的紧张之中,而后镜头来到老警察英勇牺牲的场面,对众人悲痛表情的特写刻画,更是把警匪之间的矛盾激化体现到极致,借此点明此片“恶到必除”的信念感。
自古正邪两分,但正义的人也会暴躁失态,邪恶之人也有几分人情冷暖。
不同以往的是,在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宋海有着身为人民警察的使命感,但在追查线索、审讯犯人之时,也有“匪气”的一面,并不是完美人设。
反派庄志强也并非单纯穷凶极恶的匪徒,兄弟惨死他伤心难过,亲人相见他难掩激动,并非是一个为了衬托出主角正义善良的工具人。
他无恶不作,但他是一个好哥哥,却也是最终选择抛弃爱人、抛弃兄弟的渣男。
在看《九品芝麻官》时,常威就给我留下了恶人的阴影,现在《恶到必除》演完后邹兆龙在恶人排行榜上夯实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令我感到些许惋惜的是庄志强的弟弟庄志浩。
本可以金盆洗手重新来过,却因为重遇自己的仇人,激发了心中最深处的“恶”,从而大开杀戒、错上加错。
但这也是他们露出马脚,进而被绳之以法的重要原因。
对于一部网大而言,《恶到必除》的质量属实令我感到惊喜,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
看完全片,能看出来,演员们都挺认真挺努力的,可惜遇到个四流的编剧,三流的导演。
一个故事,如果连起码的逻辑都不能通顺,这导演以后也不会有多大出息。
他的水平永远也就这样了。
很多地方看的尴尬癌都犯了。
在地上都追不到的汽车,队长居然跑到四楼楼顶上去跑酷追,编剧导演是准备拍科幻片还是在逗我玩呢?
在公交车里,明明可以两个人一起制服歹徒,年轻的那个居然还在那指挥疏散,我想说,你站在门口,挡住别人下车了好吗?
有那功夫两个人一起去制服歹徒不好吗?
队长和歹徒在电影院拼命搏斗,歹徒用红绸把队长脖子勒的好好的,有必要把他甩出去吗?
勒紧点也就一两分钟解决问题的事,动作指导脑子多少有点啥毛病。
3.5颗星,不能再多了!
https://%252Fdata%252Flandingpage%253Fs_type%253Dnews%2526dsp%253Dwise%2526context%253D%25257B%252522nid%252522%25253A%252522news_9657641845066830767%252522%25257D%2526pageType%253D1%2526n_type%253D1%2526p_from%253D-1%2526innerIframe%253D1%2522%252C%2522title%2522%253Anull%257D%257D(@来自豆瓣影评)
浪费一个多小时观看这部电影,过于神话正面角色,人跑的过汽车就算了,怕了四五层楼,汽车还没跑远,不知道是那个年代的汽车跑不快还是人人都是运动健儿,枪战莫名其妙,手枪子弹很多,反而步枪子弹有限,抢劫的时候还有吃瓜群众是什么意思,那个时候的不怕死是吗?
正面角色主角光环太严重,被汽车拖拽那么长时间,衣服都没有磨损,最后结局就是大陆法定结局,没有新意
《恶到必除》。
5分。
作为网剧,我原本也无所谓期待,但毕竟看到邹兆龙,就觉得一定要看。
期望伴随失望,但粉丝依然是粉丝。
只是很遗憾,这个故事完全没有新意,也经不起推敲。
无论从恶徒的凶狠还是刑警的战斗力,它都远弱于《树大招风》、《除暴》和《怒火·重案》。
庄志强这个角色是没有交代清楚的,莫名奇妙的横空杀出,莫名其妙的贪得无厌,还有个莫名其妙的亲弟弟。
宋队长这个角色同样不清晰,战斗能力谈不上优秀,部署作战水平也很一般,大部队包抄菜市场时,以警方的实力,竟然还牺牲了几个同志。
最后的剧院之战更是乏善可陈。
开场便是抢劫银行,劫匪戴面具,枪杀保安,抢走大量现金。
警察赶到,警匪大战开演。
这种热开场模式不仅为影片定调,而且一下子把观众拉入紧张的剧情之中。
接着劫匪逃脱,警察调集力量,限时破案。
然而劫匪凶残狡猾,不但连续抢劫,还跨地域作案。
道高一丈魔高一丈,警察尽管历经坎坷,但最终把劫匪制服。
这部电影是有他的野心的,他们想塑造正邪双雄对立的局面,警察师徒对匪徒兄弟的桥段确实有看点,开篇挺惊艳的反派思路明确,疯疯癫癫的亡命徒们都是狠角色,连自己人也不留活口,邹兆龙也果真没让人失望,酒吧里和弟弟开的那个玩笑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但相比反派,正面角色的塑造略显单薄,可以说和除暴这部风格相同的故事比起来,王千源比这对刑警师徒给人的印象要深刻的多了。
因为开篇的失误,后面展开真的难以有成效,显得套路有些老,人物的flag立得很足,比如宋队长的师傅那人头送的就明显了点。
另外影片存在一点硬伤,这种级别的悍匪,在剿匪的时候不说飞虎队,也应该有特警出面,然而警方仅仅用手枪拿人头堆,甚至连一件防弹衣都没有,装备上未免太过寒酸。
中规中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种网络电影图啥?占领下沉市场?各方面都很俗套、一般。
动作戏稀烂,剧情稀烂,演技稀烂,剪辑稀烂,镜头调度稀烂。只有两个地方还算可以,一就是血腥程度,能飙血;二就是大嫂这个角色,在这一堆角色里是最能让我感受到江湖气概的。警方这边设计那个愣头青角色除了让人心烦没有别的作用,因为根本没有时间让他转变,有也是极其生硬的转变。
还可以啊,很精彩。邹兆龙老戏骨真拼啊。不过小警察感觉多余又矛盾,完全可以删除。
神T M的网络大电影,丐版的《除暴》,导演和编剧都是小学生吧,看完有一种好像看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的感觉,说老套那都是在侮辱老套!虚无缥缈的意Y,毫无章法,连恶都没有体现,反倒希望反派邹兆龙把主角打趴。要说恶的话,希望导演好好学学什么是恶的表现,毫无张力!唐山打人事件的恶令人毛骨悚然,这部电影的恶(恶心)让人鸡皮疙瘩,拍的什么玩意儿!
情节紧凑,没有注水情节,没有拉垮的感情戏——————————————————在同类型的电影衬托下,决定追加一星
1整体我很喜欢 但是这电影的时间感让感觉 太别扭了 电影一开始是用 高速节奏 但是电影片段一下子跳过了55天,,,这样会让电影和观众有撕裂感。2 人物虽然符合现在我的眼光 但是人物的故事线 还是感觉轻了 套路了 没有大的触动。
有点假,杀了人不说赶紧跑路,还在那里待着。最后吃面那段也扯。
男主低配版张涵予
喜欢大嫂。
6-6.5/10;简单粗暴
拍摄手法很强,也很符合当时的年代感,没有植入奇怪的元素。不像一些电影,说是拍九十年代,但里面有不符合那时的时代背景的用语、社会风俗等。皱兆龙的演技绝了,能把冷血暴力偏激极端的角色演好的人不多,他是其中之一。赵达演技也很好,他在电影的风格感觉有点像韩国电影里的河正宇。化妆和拍摄手法可能有存在一定的借鉴。还有那大哥的女人肖涵,为自己人直接牺牲了。为什么说符合时代背景?因为这种剧情在现在是不会出现的,会被网友攻击性别的问题,认为女生不应该这样子s啊之类的。总之,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吧。
剧情和《除暴》高度相似。演员除了“邹兆龙”没有一个演技能打,尤其那个小警察是真的不是带资进组吗?
看完不要讲究深意,不要讲究内涵,不要讲究逻辑,就是看常委的狠,看动作戏!
的确是网大
三星全给邹哥,剧情弱到了极致,逻辑相当于没有,煽情简直是多余,很多角色没啥必要!对方自动武器一大堆说喊武警去连个影都没看着,地面都抓不到还跑酷追,一大堆人质在手非得放警察上车……不知道咋想的,谁都顶不住会武功的常威,包括演技!!!
片头看几分钟就知道在抄除暴,还抄的极其离谱,本来除暴就比较一般,这电影更奇怪,节奏和剪辑特别乱的,时间线混乱,这电影背景音好吵人都吵烦了
有看头
22年 徐州岛上酒店
这片挺牛逼的——所有人...对,是所有人的演技都烂到爆!
山寨的除暴 1.5倍速 看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