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情怀走进了电影院,去看了《我们的冬奥》在看之前我是看过豆瓣影评的,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这并不像网友说的那么幼稚,在宣传电影里算是比较成功的,创意点很足,不论是70.80.90.00后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童年的影子,将各个年代风靡的动画片主角进行很巧妙的融合黑猫警长,光头强,葫芦兄弟,孙悟空等等等,同时给我的感觉是,冰墩墩太太太太可爱了,冰墩墩粉一定要好好安利一波!!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冬奥电影,不成熟的地方也有,但是更多的是利大于弊,还是非常推荐的!!
冰墩墩,雪容融,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完美收官,通过可爱的奥运吉祥物促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甚至出现了一墩难求的现象。
就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这次冬奥会是无与伦比的一次盛会,中国人民与世界健儿友好的相处17日,不同于以往的比赛现场,此次冬奥会以一种party的形式开展,甚至出现了蹦迪暖场的画面,各国健儿与志愿者们朝夕相处,离别难舍,折柳之情无法溢于言表,中国人民期盼与健儿们再次相遇。
开头的各类动物同奔跑争相去看滑雪慢放冰雪玫瑰小雪的滑雪镜头,这是光头强的滑雪种子在与猴子们争抢玫瑰时音乐欢快充满节奏感解释为什么要送玫瑰的原因不要只看脚下,往远处看,远处有你的目标和重要的人玫瑰花成了救命的重要物品也是光头强变勇敢的象征冰墩墩帮助九月完成她的新年愿望虎妞因为冰墩墩而不在惧怕滑冰摔跤被嘲笑了大圣训练图图,图图想要成为种子选手,用无条件的爱浇灌种子才能开花结果
整场除了我,还有个小妹妹被妈妈送进来。
她妈说:不管哪个人跟你说什么,坐在那里不许动,知道吗!
很明显只有我这么个怪人。
她坐在第一排,我和她隔很远,想叫她往后排坐坐,就想起她妈的话来。
如果能年轻20岁,我就坐她旁边去。
一边看,她一边大声评论,激动处还站起来,我就远远地和她一起评论。
槽点颇多的拼盘式电影,每部分画风特色鲜明,各有千秋,但是剧本参差不齐。
p1熊出没蠢了点,成年的熊出没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砍树环保故事,所以不得不设定为幼年阶段,但配音员为此要特意模仿熊的口音表现幼年熊,实在有趣。
冰雪(谷爱凌??
)姐姐槽点让人不知道说啥好。
也许会有小男孩憧憬大姐姐,但也有人不会比如我,虽然这可能是我国归化谷的原因,激励一代人。
为了送给冰雪姐姐玫瑰花,小光头强吃苦受累,默默无闻,满心期待,最终失败?
(我忘了)…这种情感上的不节制把憧憬塑造成接近思春的层次了,虽说孩子也有美好的情感,在儿童动画里被迫体会了把舔狗畸恋的感受着实难受…亲爱的小光头强,你既然天生长在狗熊岭,滑雪难道不好玩吗?
为啥需要一个大姐才能激励你有勇气滑雪呢?
也许你向往的,是能像她那样去北京参赛,或者仅仅是也能坐上高铁去外面看看吧。
但在那之前,起码,这片冰天雪地,你的狗熊朋友,本就是属于你的,去和你的朋友们玩雪吧,去找到你真正的乐趣吧!
p2非人哉这ip完全没听过,开始以为是原创剧情了,人物介绍一群神仙感觉会很尬,但很快入戏。
这压根不是给小孩看的吧…社畜的帝都奋斗故事,能这么成功可能是原作基础好。
设定细腻,细节到位,画风也好,打冰球这部分着实让我笑出声了…抖包袱的品味很高啊!
九月的倒霉与辛苦恐怕也会让打工人感同身受,但冰墩墩的到来,起码让她们有了个折腾但开心的假日,在照片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笑中带泪的故事,隐喻或真实的表现了,仅仅一个吉祥物这样超现实的可爱存在,或者说冬奥会这样电视里的激情聚会,是如何给城市中人庸碌往复的无聊日常里涂抹一点乐趣,留下一段回忆。
槽点是结尾老板开示人生,让人体会打工人之宿命。
虽然胡同里各种元素京味十足,但城市的景观怎么看怎么像东京…(乌合的影评解释了两种环境的冲突。
)另外,顺序有大问题,本p是唯一一个情节完整,寓意圆满的故事,但放到p2,让人精神满足之余,已无力继续往后看。
p3 木偶戏或是悠久的老作品,片尾众多当年设计它的staff已经黑框了,让人体会到了一种经典动画传承的力量,画面元素有趣,很有我童年尾巴的风格,但是故事有点无趣无关。
(看别人影评意外发现有人指出这部分的独特魅力,佩服。
设定为一个梦,看来也有它的意义。
)p4 上美要给负分,手握众多经典人物,一把好牌打烂,这不是孙悟空,也不是胡图图,人设全错,毁童年,故事无聊,看完心情down了。
请珍惜胡图图,图图本来可以做成一个小新似的系列,这么毁他不好。
只有在非人哉的部分里吉祥物们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物在参与剧情,看完会觉得冰墩墩作为一个吉祥物确实成功,而不仅是炒作出的,至于雪容融戏份很少,恐怕是因为无法像冰墩墩一样做出丰富的表情传达心情。
雪容融虽造型可爱,但五官表情不好设计,盖因它乃灯笼成精之故。
这也可能是为何吉祥物多以动物为原型,因动物本就有生命,有它们的喜怒哀惧,七情六欲,作为吉祥物容易让人们信服,乃至产生情感上的互动和联系。
成功者如熊本熊,反例为东京奥运会吉祥物。
综上,制作硬实力很强,但是故事和统筹很差,顺序都排不好,没有诚意。
非人哉的成功值得好好研究,老的ip和元素要不断翻新(虽然会被骂炒冷饭),才能有生命力啊!
否则直接端出来会让人崩溃的。
看到结尾,小妹妹站起来说:电影好长啊,我终于也能一个人看电影了!
然后和我挥手再见。
我则把长长的staff名单和彩蛋也看完了。
其实开场没多久我就在想,有人能一起吐槽电影是多开心的事啊,看的什么反倒是不重要了。
十多年前正是喜羊羊上映的时候,每年都要和同学为了装傻逼似的去看喜羊羊大电影,反而在一群闹哄哄的小孩子里,属我们几个初中生最认真。
非常感谢小妹妹你陪我一起看,我实在受够了一个人看电影的无聊和难过了,但愿永远有朋友陪你一起看电影,一起吐槽。
以及感谢王同学赠票。
不然无论如何不会看本片。
有替你为冰墩墩加油。
庆冬奥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个人觉得此片是不是过年前上映会更好一点呢?
哎!
实在是太喜欢冰墩墩和雪容融了…所以,我看了…简单说几句吧!
就是国产动画经典动画角色➕冬奥吉祥物的联动动画啊!
(话说,喜洋洋怎么没有…)个人觉得熊出没那段和九尾那段最好吧…剩下的两段就…好了~总之,冰墩墩真的是很火啊!
小孩子们看的高兴就行啦!
而且,我个人也是十分喜欢冰墩墩哦!
我这也算是为北京2022冬奥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了啊!
(希望我自己的冰墩墩快点到来哦!
)个人评分5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带着情怀走进了电影院,去看了《我们的冬奥》在看之前我是看过豆瓣影评的,看完电影之后我觉得这并不像网友说的那么幼稚,在宣传电影里算是比较成功的,创意点很足,不论是70.80.90.00后都可以在里面找到童年的影子,将各个年代风靡的动画片主角进行很巧妙的融合黑猫警长,光头强,葫芦兄弟,孙悟空等等等,同时给我的感觉是,冰墩墩太太太太可爱了,冰墩墩粉一定要好好安利一波!!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冬奥电影,不成熟的地方也有,但是更多的是利大于弊,还是非常推荐的!!
如图《我和我的XX》系列一样的主旋律献礼片的短片拼盘,虽然质量参差,而且大概囿于成本时长少了一半。
不过国家好歹把注意力关注到动画上了,有总比没有强吧。
如果档期放在过年时候,让各个动画角色来给大家整个动画春晚拜年也能让大家喜庆一番,可如今冬奥会都结束了才上映,这档期就挺尴尬,不过好歹能看个国产动画大拼盘的情怀。
开场:罗小黑打酱油,给大伙暖个场。
第一个短片:光头强火车站台勇追童年女神,无奈动车开得太快,窗户拉不下来,罗曼蒂克情节难再现。
《熊出没》的故事,年初《熊出没·重返地球》还在太空和南极冒险,相比之下,反倒是这部短片更有“年味”。
讲述了光头强遇上漂亮运动员大姐姐,于是想在人家离开时送玫瑰花给她,结果一路上遇上各种困难的故事。
故事的立意主要是小朋友光头强克服心中恐惧,从不敢滑雪到为了伙伴而勇敢起来的成长。
整个剧本四平八稳,中规中矩。
中间跟猴子在冰上打冰球,还因为石头的形状摆出了各种双人滑的姿势是个亮点。
冰墩墩和雪容融戏份不少但不是很重要。
这类儿童向的冒险+成长的故事编排方特也算是驾轻就熟了,虽乏新意,但也不至于无聊。
第二个短片:现代神仙社畜生活,暖心冰墩墩爱的抱抱抚慰打工人《非人哉》的故事,四个故事中剧本编排最完善的,情节一波三折,张弛有度,导演编剧显然是用过功了的。
讲述九月遇上冰墩墩,结果被误当做诱拐犯,必须及时将冰墩墩送往体育场的故事。
靠误会来引发笑料也是喜剧的常见方式,这部短片里明线便是九月被误当做诱拐犯,于是九月便要设法避人耳目将冰墩墩送回家,而暗线则是冰墩墩帮九月实现新年愿望,谜底揭晓(反转)时让人倍感温馨。
人物可爱,笑点也还行,最后送冰墩墩前往赛场贡献了动作戏,可以说是几部短片中完成度最高的。
此外,冰墩墩在其他几部短片只是客串,在这部里才算是主角。
第三个短片:虎妞是谁家IP啊?
完全不认识啊?
不认识这个IP和制作公司,没有情怀加成的情况下剧作本身又不够出彩。
倒是作为定格动画,把动画三大门类给凑齐了。
不过国产定格动画本也不发达,所以也不能多做要求,只是这部定格动画的质量实在很难摆上大银幕额……主角就几个表情,看样子就没做多少可替换的模具,其他角色就几乎没做什么表情了。
但是好歹也很久没见过国产定格动画了,(前几年有部独立动画《女他》,有些东欧动画的风味,但独立动画到底不能作为商业标杆,此外还看到一部定格武侠动画叫《风雨廊桥》的,但现在也没看到什么新消息。
)所以喜欢定格动画的还是可以看看。
剧本方面,这部短片剧情节奏实在太赶了,角色的情感、动机转变都很快的样子,以致很难让人带入。
而立意也是小孩子克服恐惧去运动的故事,跟第一部《熊出没》有点撞了,不过糖葫芦世界和跟怪兽大战的情节颇有想象力,小朋友或许会喜欢?
第四个短片:上美老矣,安能饭否?自从《宝莲灯》以来,上美是真的没落了。
老一辈艺术家大多不在了,现在的上美已经黯淡了。
如果大家关注过上美近十年来出品的动画应该就知道,除了给经典老动画做高清修复外,新出品的片子真的是砸自己招牌。
这部短片也可以看出上美的疲软。
故事讲述过年吃胖的孙大圣要参加天庭的冬奥会,结果误打误撞收了大耳朵图图做徒弟,最后将图图训练成了滑冰选手。。。
整个故事非常平淡,几乎没有多少起伏,大圣跟图图闹个别扭转眼立刻和好,然后立即瘦身成功完成滑雪选手的转变,,,通篇剧情食之无味。
众多上美老IP只是来走个过场,连冰墩墩也是打酱油的,唯一有点亮点的是“大圣找北海龙王借兵器,结果龙王说这个兵器太轻了不行,那个也不行,得给最重的宝物”这段呼应了一下老动画里面的情节,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最后故事的立意大概是说父母训练孩子的时候不能光让他吃苦,还得有“爱”这样那样的。。
另外孙大圣跟西边的那位雷神索尔索大锤一样成了肥宅实在是,,,,,最后突然一个变身就变回了苗条身形,那你早点变啊!
谁想看肥肥的悟空啊!!
就只有大圣一招一动作的把式还能看出些老上美的遗产了。
最后彩蛋:。。。
看了个寂寞,完全意义不明的彩蛋,这是凑数来的?
总体来说第二部是最优秀的,国产动画迷失了几十年,现在还是要看新生代导演们的发力了。
六个单元的故事首位呼应,展现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和奋勇争先的精神特质。
第一个故事中罗小黑和比丢受众精灵邀请来到神圣的场地,而所有动物也竞相围观,这一祥和振奋的场面非常点题:冬奥是属于我们全体的,共襄盛举,岂不快哉!
而紧接下来的光头强送小雪姐姐冰雪玫瑰的故事,很别致得告诉了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往远处看”的深意。
为了你期许的目标,为了那些于你而言重要的人,哪怕亲手打碎玫瑰也在所不惜,形虽散,香韵犹存,精神仍可以鼓舞后来者。
要说最喜欢的,那必属非人哉出品的《九月的冬季假日》。
在困顿的生活中,九月骑着敖烈想要按时按点完成工作,却遇到一次次重创,九月似乎要喘不过气来了。
更让人灼心的是,偏在这时,冰墩墩的出现让自己又面临信任危机……这个篇章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是老老实实去承认错误,还是一再打破规则,寻求宽慰;是满足大部分的期许,还是只为一人去完成心底的愿望清单;是拖着疲倦的身子赶那似乎永远完成不了的方案,还是停下来去品味冰淇淋那一点甜?
也许正如大士所说“张弛有度,方能享受钧天之乐。
”在逐梦的路上,我们必须要倾听自己内心的诉求。
我看的是点映,所以早看过了。
电影由四个部分组成,都还行。
问题是四部分连接有些生硬,且各部分年龄跨度太大,第一,三部分适合3-6岁看,非人哉12岁以上。
第四部分是我最不满意的,为什么要把孙悟空和图图结合在一起?
毁童年了!
上映几天会不会出现人们只看自己喜欢的部分?
PS:非人新画风挺不错的
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是非常典型的主题并置叙事,民间俗称“拼盘电影”。
通过冬奥与冬残奥运动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历险记,将四个短片与一个前置片进行结合,尽可能串起足够多的北方动画IP。
这些被串起的IP分别代表不同的奥运口号和中国北方城市,也尽可能涵盖不同语境下的中华文化。
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进行分解。
先说一些吐槽点。
①雪容融在整个动画里几乎神隐,甚至可以说毫无存在感。
将雪容融神隐最彻底的是《小虎妞》,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相反冰墩墩则大放异彩,在四个短片里都起到了不同的角色功能:公路电影的游客、寻宝电影的宝贝、被关押的公主,和被款待的贵客。
②有网友会问,为什么有《熊出没》没有《喜羊羊》。
一个吐槽的说法是,他们正在参加篮球比赛。
实际上是因为喜羊羊是广东人(原创动力来自广东),不属于北方城市。
同样的,没有蓝猫、虹猫、星罗班都是因为它们不在北方城市。
有罗小黑,同样也是因为他是一只北京猫。
③《九月》里出现的哪吒和《借冰器》里出现的哪吒是同一人,但也是本片最大的bug。
我是没办法给自己的小侄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哪吒。
这个奇幻程度,堪比预告视频里和哪吒一起跳舞的敖丙,你这身高差也不能搞双人花滑呀。
另外,《结冰器》里出现的哪吒是《哪吒闹海》里的哪吒,而不是《大闹天宫》里的哪吒。
④说到出场的是大耳朵图图而不是大头儿子。
因为图图是上美的IP,而大头儿子是东方动画的IP(所以图图住在上海呀)。
片尾最后出现的彩蛋是《天书奇谭》的蛋生,也是上美的IP。
《结冰器》里出现的孙悟空形象,不是《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而是《宝莲灯》里的孙悟空。
给北海龙王送外卖的是小邋遢。
虽然孙悟空旁边的白毛通臂老猿猴很像《美猴王》里的老猿猴,但肯定不是。
因为《美猴王》的IP在央视动画手上,不在上美手上。
⑤各动画制作方在本回答下都用了“首尾相连”这个词,除开我们都能看到出来的顺时针相接点外,其实第四个故事和第一个故事也确实是相接的。
如果仔细看第四个故事的最后,观众会发现冰墩墩和雪容融在滑向天庭的时候消失了。
因为它们(也包括其他非神话系的IP)进不了天庭,直接坠到了狗熊岭。
下面对每个作品进行一些别样的分析。
(一)失去的成年人对抗:《冰雪玫瑰》有谁还记得《熊出没》作为电视动画出现的时候,更多是建立在成年人的视角进行。
其主线剧情是狗熊岭里的熊大熊二与要毁坏树林的光头强斗智斗勇的故事。
当然故事的结局一般是以光头强丑态百出的滑稽场面,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
不过《熊出没》有一个其他少儿动画没有的特点,这是成年人之间的问题。
不管是保护森林,还是砍伐树木用以挣钱,都是非常迫切的成年人问题。
环保重要吗?
当然重要。
那么生存就不重要了吗?
当然也非常重要。
说起围绕砍伐树木的电影,在我读本科的时候,影视鉴赏课老师给我们放过《天狗》,这是后话。
而其他强调对立的动画里,大部分是成年人与少年之间的问题,而且更像是种族主义问题,而不是成年人问题。
是的,我说的就是19年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这种种族对抗,在它的电影版里出现的更明显。
你说它像《猫和老鼠》,也对;但是更像《蓝精灵》。
不过《蓝精灵》的对抗性体现在身体大小上——其实也是种族对抗,成人(巫师)和矮人的对抗;《喜羊羊》的对抗性体现在食物链上。
最近几年比较火的《汪汪队立大功》也有一个代表成年人的韩丁那市长。
而在这部动画短片里,光头强和熊大熊二都变成了小孩子。
既然是小孩子,那就没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叙事重点落到了小光头强克服自己恐高的心结上。
当然对应的奥运口号,就是更高。
准确的说,这几个故事的重点都是在解决主角的心结,并在解决心结的过程中顺便宣传吉祥物。
在结构安排上,设置了三个需要从高处向下滑的场景,分别是动画开头的滑雪、通往小镇的滑坡,和在山洞里扔玫瑰的平台。
三个场景将情绪的层次递进铺垫得较好,中间加了一个冰球比赛环节,让观众既担心比赛的胜负,又担心玫瑰会不会碎掉。
我认为其中最好的是结局设置。
大团圆结局不是不行,但比较容易落于俗套。
所以直到最后,小光头强也没能赶上和小雪姐姐告别,因为玫瑰变成了求生的道具,所以也没能把玫瑰送到小雪姐姐手边。
于是大家就略带遗憾地结束了这个动画。
这种遗憾成为下个动画开始前的呼应:“又走失了”。
这个动画的重点,是宣传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中国文化。
于是以大兴安岭为原型的狗熊岭的树木、雪山、房屋都成为被刻画的风景。
主角变成少年的好处在《冰雪玫瑰》里体现得很清楚,孩子喜欢看自己的同龄人如何克服困难。
同样,也只有少年才相信“看着远方,远方有你重要的人要保护”这样的心灵口号——同样的道理在九月那里就没用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奥运会就是少年人的比赛。
尤其是冬奥比赛,你甚至几乎看不到30岁以上的运动员参加。
少年们靠牺牲未来的健康程度,提升自己身体部分的极限力,在比赛中迸发出非常短暂又美的瞬间。
可以说至少有七成的运动员都不长寿,退役之后身体因为训练而出现的残缺是无法补回的。
具体可以看澎湃已经下架的文章《俄罗斯花滑少女的陨落》。
这就像一场别样的战争,只不过真实的战争你能看见那些失去的生命, 而奥运战争你只能看见赛场的英姿。
——它是更文明的吗?
可能是吧。
这也是《我们的冬奥》做得很巧妙的地方,四个故事都不直接讲比赛,而是讲体育精神和奥运口号对所有人的意义。
(二)现代的内卷生活:《九月的冬季假日》画风骤变之后,来到了非人哉的主场。
这部短片是《非人哉》动画、漫画、游戏目前为止,首次告诉观众非人公司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公司,它的业务范围是哪些。
在此之前,《非人哉》对这个问题是避而不谈的,尽管《万圣街》和《有兽焉》都已经非常具体地提及了各角色的社会属性。
详情可以看我的这个回答:有奖回答 | 如何评价《非人哉》系列漫画和动画?
(还拿了个有奖回答的一等奖)在作品中有三个较为主要的场景,学校、办公室和居家场所。
除了居家场所尽可能体现其日常生活外,学校和办公室里很难看到其更场景化的表现。
比如九月、啸天、精卫、敖烈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可是这家公司的具体职业到底是什么呢?
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因为自然属性将其职业化——这在下面要分析的《万圣街》里是完全相反的。
读者在阅读两部漫画时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万圣街》里每个角色的对应职业都有职业特质,而《非人哉》则几乎找不到对应职业。
在《万圣街》里中,你甚至可以画一个表出来把他们的职业一一对应。
说回《非人哉》这个故事,非人公司的业务范围到底是什么呢?
是类似《银魂》的万事屋,也类似《火影忍者》的委托D级任务。
这就很有趣了。
因为万事屋这种经营方式,在中国是批不下来的。
主要是营业范围弹性太大,只要受人委托,就可以帮人做事。
这种营业范围听起来更接近警察同志的角色,这感觉就像四不相的鹿人店。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非人哉里的神仙妖怪的延展性,也是作为神话文化的一种传承。
毕竟古代人类求神拜妖也都是类似万事屋一般,向这些神怪们祈福,希望他们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但是,万事屋可能需要做很多事,唯一不需要的,就是九月这样的工种:现代性生活的PPT宣讲。
九月的工作是什么?
或者说她需要完成客户的什么要求?
从动画短片中,观众大约可以看到,客户需要的是做冬奥前的全民运动健身项目报告。
是的,这是一项非常纯粹的现代性工作,和她在介绍自己公司时出现的公司业务截图完全不一样。
公司业务更多是,找回走失的孩子,找到树上的小猫,帮忙送快递等这类非常前现代的、与民警同志业务范围高度契合的事情——当然民警同志肯定不会帮你做PPT就是了。
这种现代性工作缺乏一个明确既定的结果,比如找到了孩子、送到了快递,或找回来小猫。
于是九月就陷入到毫无意义的一遍又一遍的改稿过程中。
最后老杜甚至说出来那句经典台词“用回第一版”,虽然九月的第一版PPT策划案也做得没有多好。
于是整个短片就以很萌的画风,揭露了一个很讽刺的事实:无用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是折磨工作者心智的,是让工作者加班却没有成就感的,是工作者逐渐变得异化,忘记自己面目的,甚至是神仙精怪都难以承受的。
你会面对每天拥堵的上下班(说明九月的通勤时间极长,她应该住在五环外的郊区)、必须要在既定时间打卡、日复一日的开会、不断用咖啡提神,甚至加班时也只能吃泡面。
只有当九月和冰墩墩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暂时找回她自己。
这点在啸天帮忙找冰墩墩时,到各处去玩耍是一样的。
这个动画的重点,是宣传作为现代生活上的中国文化。
于是观众看到了两个不同的北京,一个是和其他现代化城市没有什么差别的现代、拥堵、快捷、异化的都市生活。
另一个是穿梭在胡同里出现的老北京文化食物: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
哪吒三头六臂都拿不过来。
这个短片的着重点在奥运口号的更快,如何更快地把冰墩墩送到彩排现场,成为故事的小高潮。
(三)中二的冒险之旅:《小虎妞奇遇记》现在压力来到了定格粘土动画这一边,怎么讲好奥运口号里的更强的故事呢?
通过看到开幕式的运动员的回忆,也是通过梦中的奇遇记。
视角转换到已经成为奥运选手的虎妞这边(大家不觉得这个虎妞其实很像小雪姐姐吗?
有没有可能这就是同一个人?
),然后故事一下倒转15年。
画风也从2D动画变成了定格动画。
时间长段回溯是一个象征,不仅是回到童年时候与玩具相伴的日子,还是回到现代生活出现前的样子(那就不止15年了)。
于是观众看到了一个来自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的小孩子的童年生活的模样。
《家有儿女》的EP唱到:“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大家都一样”,但显然小光头强和虎妞的童年不太一样。
这两个故事形成的对应关系,就像九月和孙大圣的对应关系一样,只不过一个是童年的过去回忆,一个是神话人物的未来生活。
虎妞的故事,就是一个在孩童视角下看自己的童年生活。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通过潜意识的梦的凝置,将现实世界的溜冰失利和梦境里的救援冒险进行结合,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弗洛伊德式的作品。
这个动画的重点,是宣传作为民俗记忆上的中国文化。
这个民俗记忆混杂了很多东西,比如强烈的年味、童年的玩具、大街小巷的美食、摆玩具摊的小贩,以及大家都可以一起玩的溜冰场。
其中体现天津民俗文化的部分,是以虎妞爷爷带孩子去溜冰场的过程中顺带出现的。
而体现儿童岁月的部分,则是出现在虎妞的梦中。
这些童年的玩具,它们几乎只存在于没有网络设备的年代,譬如铁皮青蛙、折纸主持人、战斗玩具、小小布偶;就连作为大反派的恶龙,也只是一个充气玩具。
冒险打败恶龙的过程,虽然有福禄寿三位老先生的帮忙,但依然是一个典型的欧洲冒险故事蓝本,即勇士斗恶龙并救出公主的故事,只不过公主成为了熊猫布偶玩具。
这个故事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成为动画的里拥有强烈生命力的主题,从龙与地下城到罗德岛战记莫不如是。
当虎妞的心结被解开后,她和虎头布偶变身成为了战士,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击败了恶龙。
不管是变身的过程,还是战斗的过程,都有浓郁的中世界欧洲寓言故事的风格。
而作为解说主持的折纸人,也是非常西式的风格。
他作为给镜头外的观众解说故事的主持人,虽然身处斗恶龙的环境里,却完全不受战斗场景的影响,就像一个直播战事的战地记者。
不过中二少年的中二故事就是如此。
从需要做作业的日常生活里暂时脱离,成为拯救世界的战士。
有自己要带回的重要的人,也有需要克服心魔的时刻,同时还有变身超级英雄的高光。
而这一切,都在梦中实现了现实生活里无法实现的故事。
(四)神话的时间停滞大事件和第二个故事不同的是,《孙大圣借冰器》不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全新的故事。
而是一个时间仿佛停滞的,人物成长也停滞的,剧情不受时代影响的故事。
同样是哪吒,在《九月》的故事里,在学着现代教育的小学课本,在想着遵守现代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帮冰墩墩去到开幕式现场。
而在这个故事里,哪吒和孙悟空的关系,依然停留在上古神话里那种尴尬的对视上。
这种老派的叙事风格,可以说不愧是上美吗?
毕竟我也是看过《新·葫芦兄弟》(就是那个有金翅雕的52集的版本)、《新·黑猫警长》(就是那个要翡翠之城案件的版本)的观众,剧情设置、人物性格动机都是一以贯之的非常老派。
说好听点,就是完全满足上美忠实观众的心理预期。
说不好听的,就是没有什么看下去的兴趣。
不过因为有胡图图的出现,让这个故事在画面上变得有趣一些。
既然有了更高、更快和更强,这部短片当然就落到了孙悟空和胡图图的更团结上。
整个故事都是在讲两人最后是如何团结的,建立在团结的语境上之后,属于上美IP的一干动画人物才一一亮相。
这个动画的重点,是宣传作为神话故事上的中国文化。
所以图图在的上海都市,只是一晃而过,就来到了北海(现属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回自古以来属于自己的北海呀)。
而这些神话故事并不是改写,而是再写。
不管是太白金星再到花果山,还是孙悟空去北海借冰器,都是在已有的神话故事上的再写作,和现代社会几乎没有关系。
所以,这个故事与其说是拍给小朋友看的,到不如说是拍给大朋友看的。
毕竟现在的10后出生的小朋友,已经没有了看上个世纪中叶动画的欲望了。
由孙悟空和其他动画人物联动的作品,在上美的作品也有一部,《丁丁战猴王》。
不过那是个科普动画,作为科学技术和神仙法力之间的对比,也是蛮有意思。
说回《孙大圣借冰器》的故事,里面有三个节点是难以理解:一个是变胖毁人设的孙悟空,一个是怎么都刷脸进不去的北海龙宫大门,一个是雪云靴的三句秘籍。
这三个节点都不是无关紧要的——就像送快递的小邋遢那种无关紧要——而是非常重要的。
孙悟空变胖不是不能理解,而是觉得不太思议。
因为用神力保持体型不是一件难事——就像故事最后孙悟空变回了大圣的俊俏模样。
一个变胖的孙悟空,给人的感觉颇有一直家里蹲的肥宅意味。
难道是因为孙悟空变胖了,才无法刷脸进入北海龙宫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胡图图怎么能进的呢?
还是说只要有一颗坚强锻炼的心,就能刷进去吗?
这个重要设定,我反复思考也不太理解。
而雪云靴的秘籍三句话,看起来也并不像是难以参透的天机。
虽然像武功招式,但都指向了要更团结的用意。
虽然观众可以理解,在不足20分钟里,秘籍本身不应该很难懂。
但这种关键剧情的设定也未免过于浅显。
故事里,胡图图对“种子选手”的理解停留在“种子”上,这也是他和孙悟空发生争执的地方。
锻炼是辛苦的,但锻炼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成就。
真正发挥出全部实力的,也不是每日辛苦爬山,而是心意相通。
但这个结尾,或多或少也否定了之前胡图图辛苦训练的7天时间。
(尾)没有比赛的运动说到底,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都是有比赛的运动。
这些比赛是作为战争的文明替代品出现的。
而真正契合每个人身体素质增强相关的,并不是比赛,也不是一定要获得冠军,关键是成长。
小光头强最后一跃冲天,将玫瑰花瓣送出洞外,是勇气。
九月和敖烈参加冰壶比赛,听老大爷说快板,是快乐。
以及九月的一个小梦想。
虎妞在溜冰场滑冰,就算摔个大马趴,也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为了好玩。
胡图图和孙悟空一起滑双人溜冰,不是为了拿冠军,而是为了开心。
说到底,不需要更高、更快、更强,只需要更团结,那就够了。
整体剧情还是很低幼,适合小朋友看,可是真的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太可爱了!!!!!!!所有人物都好可爱,胖大圣的梗好绝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的点映场,来的都是家长带着孩子。冰墩墩的戏份不多,且越往后越少,最后整场故事竟然还烂尾了。总的来说,这部科普性质的动画片更适合小朋友看,大朋友们就别凑热闹了。
幸亏没带娃去电影院看。这如果不算弱智,至少也是低龄,极其无聊。还不敢开分…
大家都为“你”站台。
还行吧,几个故事拼拼凑凑,有点生硬也不太动人。冰墩墩雪容融闹半天都不会说话,就起到串场作用,主角全是其他动画形象。算了,反正娃觉得好看就行。
[2022.02.18 @美罗] 上海首映礼 / 如芒在背 如鲠在喉 如坐针毡 如履薄冰 如临大敌
充分暴露了中国动画产业目前的所有问题。
就非人哉和虎妞还不错。
低龄向的动画片,20岁以上观众看看前两个故事还可以。非人哉啥时候出剧场版啊…
顶流卖萌也带不动一锅乱炖,也就《非人哉》的故事还能看看吧,其他都差强人意,特别是最后一个故事(不是指灶王爷的那个极短篇哦),把那么多孩提时代的动画明星硬植入其中,实在有够违和,拉低了观感啊。
ip确实挺多,看个热闹。
除了非人哉的段落能看一看,剩下的基本上就只剩下贩卖IP情怀了,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从侧面证明了为啥这些所谓的经典IP也只能活在“经典”里。只知道吃老本,丝毫不知创新变通,不把各位请下“神坛”已经是最大的尊重了。
一开场的罗小黑!还有第二个故事,本社畜看得眼泪要掉下来了。最大的笑点在于,北海龙王把孙悟空拉黑了哈哈哈哈哈哈
挺好看,非人哉加一个星,发胖的孙悟空减一颗星……
要是回到十岁就好了,就不会吐槽剧情差只剩情怀了。命题作文毕竟有限制的。看到我们以前拥有这么多优秀动画真的有点伤感。
小盆友看个热闹吧
不会哪吒打架么
优秀的人儿👍
陪娃看的。东拼西凑的故事,看得我昏昏欲睡……
非人哉优秀得格格不入,一骑绝尘,图图超级可爱,天地灵气孕育的石猴大圣却变成了大腹便便的世俗中年猴,辱猴了。葫芦娃哪吒黑猫警长雪孩子匆匆一瞥,没有剧情纯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