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一部尚不如它预告片的电影莫名其妙的剧情和生硬突兀的对白炒了又炒的隔夜馊饭好吧我承认我没看过N@M1好吧我承认我足够无聊大半夜一个人去看这部片子没看过的观众朋友们有福了去看预告片吧那里浓缩了这部片子的所有精髓什么?
你的好奇心想让你知道这部片子到底讲了什么忘了它吧,我相信你看了之后宁愿不知道
本年度至今为止看的最愉悦身心的一部电影,笑到嘴角抽搐。。。
坏蛋头头法老王可爱的要了亲命了,被囚三千年,终于放出来企图征服世界,于是集合史上最恶超强三巨头,与正义的力量展开了一场搞笑荒诞的殊死搏斗。。。
片中赖瑞的机智、幽默很招女孩子喜爱,尤其是遇到美丽的女飞行家以后,男人的魅力得以更充分的展现。
总言之比奇妙夜1更好看,无比佩服编剧漫无边际的想象力!
哦,还有巨时尚的翻译大哥
本集的意义寻找幸福的真谛:做自己喜欢的。
赚钱和兴趣的问题男主做了选择,现实远不比电影,但可以入选好片子范畴的标准之一就是能给人希望。
一真实人物盘点:1.酷炫的把手电筒耍成双节棍的男主,结局靠这一技之长赢了恶势力法老的镰刀(潜入史密森尼博物馆很有间谍片味道);2.纠结名字读音的胖守卫和满口讽刺的博物馆长都是小讨厌到还不错再带可爱的微反角色。
3.永远有个鬼精灵充当关键时刻的小军师或是电脑神童提供落伍爹妈不擅长的网络信息;二历史人物盘点:1.为男主配备的女主弥补了他为生活丢失的激情:热衷冒险而即刻加入的女飞行员、她的时代激情充斥在聒噪扭走,音乐剧似的走步和跳水运动员般的昂首阔步真得笑点全无;驾驶木板纸糊的首架人类飞机逃亡时刻的飞行绝技展现了美貌激情外的才气、本该高潮的部分也吊不起胃口;2.死而复生的古埃及法老卡门拉偕同沙皇拿破仑黑帮老大,打造四大恶人妄图开启死亡之门卷土重来;3.有着羊羔毛般浓密金发的先行后思的美国将军;4.被倒置在沙漏器的迷你牛仔与驯服老鼠座骑的罗马将军组合搏杀敌派脚丫;5.不做总统做月老的林肯;摇头娃娃爱因斯坦;三动物雕像盘点:1.会跳拨开关的太空猴与僧帽猴较劲殴男主最终结盟;2.缺水干燥的章鱼,带着黏液的亲吻和伸缩扭动的触角很逼真;3.为爱存在的丘比特、爱意萌发的小歌颂; 4.思考者与隔壁女邻的暧昧;5.巨无霸恐龙携着袋鼠企鹅河马等无公害动物举办的动物世界大游行。
很好的设想本该无比精彩但拍得有点小儿科、场景局限像舞台话剧,一个个话唠的历史人物全是话剧高手,低制作的标签化行头用嘴上功夫来填补肢体表演无法开展的空洞,演绎着本该场景盛大矛盾重重的故事,却统一和谐用着现代思想和俚语的玩闹心境讲诉了这个让我原本充满憧憬与历史碰撞的好创意。
这一部适合母亲带着孩子捧着爆米花和可乐到电影院里同乐的电影。
最好这位母亲还能了解些美国历史和传奇,适当的时候能给孩子添点历史知识,同时熏陶一下友情的伟大,thats all. 从成年人的角度看,这部片子就很无趣了,虽然能满足一些想象,但是真是搞不明白美国人的思维难道真像传说中的那么简单,不管是大片还是小片永远是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国人的盲目自大,除了画面特闹腾外毫无深度,看来他们才真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武装头脑了。
一部欢乐的续集可爱的唱歌的丘比特还会改变曲风,还唱着泰坦尼克的主题歌沙皇,拿破仑,意大利黑帮老大老纠结邪恶法老的”裙子’Teddy头像吃醋的小情绪沉思者雕像光顾着把妹爱因斯坦摇头玩偶们神神叨叨的邪恶法老没完没了反正看着挺乐的就够了...
文/关雅荻这部家庭续集喜剧电影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博物馆展品复活”这同一个创意玩出新意。
结果导演肖恩·利维向《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学习了一把,就是把《博物馆奇妙夜2》的故事搬到由19个博物馆组成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群”,所以这次的策略就是“博物馆更大,博物馆更多,复活的展品更古怪”,从这一点创意来说,对于一部合家欢的家庭喜剧,还算交代得过去。
这次保安拉利为了拯救自己的一群古董老友,要在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里要跟几个历史上最猛的恶人为敌──古埃及法老王+伊凡雷帝+拿破仑+阿尔·卡彭,听着就够足够雷,而且拉利还忙里偷闲跟美国首位越洋女飞行员来了一段“博物馆奇缘”。
最后当然是大团圆结局,老朋友们得以团聚,更重要的是保安拉利重新领悟了简单质朴的生活真谛──要做热爱的事情,跟爱的人在一起。
影片故事、人物的智商基本都停留在小学六年级以下,片中只有艾米·亚当斯扮演的女飞行员表演让人感到有新意,相比之下,其他人物的演出都像木偶般机械。
显然影片定位于家庭观众,所以当你看着本·斯蒂勒在银幕上的各种低幼的搞怪、搞笑段落,对于这样主动挠你胳肢窝的电影,任何板起面孔、严肃认真的批评都会变得跟影片一样滑稽。
所以,要么干脆不看,如果买票进了电影院,本·斯蒂勒绝对能让你开心傻笑九十分钟。
做为美国喜剧一派“贱人帮”的代表人物,本·斯蒂勒一直以娱乐美国大众,甚至全世界观众为己任,国内观众可以把他想象成好莱坞大银幕上的小沈阳,只是他比小沈阳要更励志、更通俗,甚至更绿色,对于小沈阳经常信手拈来的混段子,至少在针对家庭观众的“博物馆系列”里,本·斯蒂勒的搞笑手法显但更加绿色环保。
虽然这部影片除了“特效+笑料”之外的电影品质,实在让人无法恭维,但这部低幼娱乐片却能让中国观众有足够的另类观赏乐趣和启发。
首先,如果幻想一下《博物馆奇妙夜2》是一部国产电影,那我猜想它一定是我国教育部、团中央全额投资,因为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就是他对中小学观众的寓教于乐价值,你完全可以把《博物馆奇妙夜2》看作一堂多媒体的历史、自然、航空技术发展史讲义。
如果你把《博物馆奇妙夜2》里面出现的人物、知识点细节一一列举出来,并加以注释,内容足够编纂一套历史、自然和科技的科普读物。
因为影片里出现的每个人物和信息点,其实都应该都不超过美国中小学生的知识范围。
而这正是影片在“史密森尼博物馆群”拍摄的最大优势,除了被恶搞的几大历史恶人,被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的油画名作《American Gothic》里人物手中的叉也成了保安勇斗恶人的武器;罗丹著名的雕塑“思考者”复活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要追美女;保安拉利在逃亡中都能钻进那张经典的二战胜利日大兵和护士拥吻的照片里去。
总之这部电影在疯狂搞笑中,绝对能让美国中小学生顺道温习一下自然历史课,但规矩一定是“娱乐第一,给观众上课其次”,这对中国电影是否足够有启发?
其次,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出美国对博物馆文化的热爱,同样能让人感触良多。
前几日,在央视新闻频道看《岩松看美国》里有一集,谈到美国的图书馆文化,给我的感觉很类似,就是美国对历史、文化方面的巨大投入。
《博物馆奇妙夜2》把场景从纽约历史博物馆搬到华盛顿,完成的不仅是一次并不高明的合家欢喜剧电影,同时也完成了一次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完美展现,这一次出售的是强大的“博物馆文化”。
回头看国内,最近还刚刚听到北京几十家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新闻,而讨论的焦点依然停留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利弊”问题上。
同时,回想同样是前几日媒体发布的“四万亿中央投资完成近半”的消息,估计中国的博物馆文化估计门口刚取了号,等待的队伍很长,且排着呢。
这时候,我觉得《博物馆奇妙夜》看上去又挺像一部科幻片的。
09-5-27
人总渴望寻找快乐,但一般最好的结局只是貌似快乐。
就如主角莱瑞貌似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但当他的下属问他:你为什么不快乐呢?
他只能是表演出一个快乐的标准架势,还是貌似。
于是他来到曾经让他真正快乐的起点,我们随之收获了一部电影的续集。
生活最大的讽刺在于没有变化,相对的慈悲便是发生了某种危机。
危机带来变化,至少改变了变化的速度。
博物馆的展品再次面临被"关停并转",当他们被打包运走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从此就只是作为一种回忆存在下去。
实际上开始莱瑞并没有想干些什么,他做了一些觉得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情,开始把注意力放回到那些永远不会停止的电话,永远等待签订的合同,换而言之,他准备将回忆还给将来的残骸。
但是某人,总有那么一个人给他打来了求救电话,他得以"被动"地脱下西装:总得回去看看,也许能做些什么,于是这次危机带来了变化,于是续集变得比第一集好看。
这个变化在于这一次我们回忆的不止是天地自然而是我们自己。
如果说第一集更多地反应是自然界的瑰丽多姿,而这一集的重点放在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上面。
我们孜孜以求的是我们给了世界什么,我们如何去"巧夺天工"。
首先电影的主要场地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n(史密森尼博物院)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博物馆,而是一群博物馆。
所属的十六所博物馆中所保管着的一亿四千多万件艺术珍品和珍贵标本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世界真奇妙",而电影则给了这些证明以响亮的声音和活生生的色彩,虽然这些声音更准确地说都是回声,来自于各个我们也许早已忘怀的时代和残骸。
电影在抛出一个救好友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由之后,迅速给我们的主人公带来了一位比第一集里更为娇艳动人的女搭档--历史上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阿梅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她开宗明义地说出了历史上她的那句名言:我为什么要飞行,因为我喜爱飞行。
那些云彩,那些海洋,你可以一次次地飞跃巅峰。
于是男主角迅速从抱头鼠窜衍变为绝地反击,更重要的是他开始了自己想做一件事情,而不仅仅是不得不去做一件事情。
而此时同样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男人参加了进来,这个就是美国历史上被誉为"晨星之子"的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将军。
他带着主人公坐在三轮摩托上热火朝天地叫嚣着:"我们美国人从来是先做后想或者说只做不想。
"这几乎让人想到了一句俗语:聪明人只是负责解释世界,创造世界的是从不瞻前顾后的傻瓜,而我们往往花了太多精力去假装一个聪明人。
就像莱瑞一样看着被广告牌刷下摩托车的卡斯特将军目瞪口呆:"让我们做一个傻瓜吧,至少是因为这样可以遇见美女。
" 既然好人们志同道合地扎堆,那么穿着三千年前绝对引领时尚无比时尚"铠甲束腰"的卡门拉法老王也找来了伊凡雷帝(Ivan the Terrible、拿破仑(Napoleon)和阿尔·卡彭(Al Capone)。
三位"夜啼郎特效药立方体"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聚集在一起:毁灭世界。
虽然他们的世界早已经被毁灭了"N"久。
就像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一样,在这么大一个名头下面我们看到卡门拉忙碌着鉴定红宝石拖鞋上宝石的真伪,伊凡雷帝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字斤斤计较,而卡彭的手下坐在弹药箱上面继续从一九三一年延续至今的扑克牌牌局,鼠辈依然是鼠辈,坏蛋也一如既往地不思进取。
但是总有一个例外,我们的"小仑"虽然五短身材,但依旧给主人公带来了最大的麻烦。
哪怕主人公拿来了伍德·格兰特《美国式哥特》中老爷爷的叉子,哪怕主人公和《生活》杂志1945年二战纪念照片《亲吻》中那个美丽女护士接吻暂时逃过一劫,哪怕他连手机都丢给了摩托罗拉发明人慌不择路,男人还是被捕了,但是卡门拉法王显然没有智慧和耐心去消化这种胜利,于是主人公再次被他和电影编剧一起打发出去为罪恶找"临门一脚"的方向。
于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得以有更多的单独相处时间。
于是女主角风情万种随着德加的《芭蕾少女》扭动腰肢,女主角豪气干云地和人打赌谁第一个飞到巴黎。
男人大惊失色地说:"我们还有很多正事",女人大大咧咧地回应:"我知道,我就是抑制不住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做就要做,否则以后哪里来后悔的机会。
去爱吧,去笑吧,去当一回自己吧。
"所以当貌似美国目前最当红组合乔纳斯兄弟Jonas Brothers翩翩起舞娓娓唱来的时候,非但主人公们忙着把焦虑变为柔情似水,那个曾经被誉为"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的罗丹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也忙着展示二头肌希望维纳斯有所青睐:美人不睬我,世界于我何加焉?
于是他们只好去找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爱因斯坦。
但这里爱因斯坦非但迅速地给出答案给了好人,也在卡帕的耳光面前软化交出了答案给坏人,在这样的时代,智慧也许只能沦落为聪明,而聪明显然不分是非。
坏人得逞了,地狱之门打开了,魔军降临,我们还有什么呢?
我们还有林肯。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许是一个值得争议的问题,毕竟这个领域的名字有太多太多。
但林肯是最伟大的美国总统想来没有什么异议,哪怕他沉睡了上百年,只要他醒来,他就是一个巨人,一个不止一米九十三身高的巨人。
他动手动脚就可以让魔军被横扫一地,慌张作鸟兽散;他三言两语就点醒主人公让三大恶人为了谁是老大这种古老命题同室操戈;他不过就醒来一小会,世界马上朝着他允许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这不止是牛逼,而是牛X。
但是当最后的坏人也被丢回到记忆深处,一个夜晚的冒险将要结束了,那意味着连"她"都要回去,主人公还是孤零零地活在正常的世界里,那么他又和那些被丢回历史的残羹剩饭有多大区别呢:他同样那么孤独,他同样被这个世界排斥在外,他同样地不知道去向何方。
他拯救了世界吗?
他至少遇到了一个"她"。
这个时候"她"除了一个吻之外马上再给他一个微笑:你只用了一夜,却叫我经历了一生的冒险。
"一生的冒险?!
"主人公在这样拉风的词面前惊呆了,他在忙碌的电话和订单之间突然发觉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和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分享。
这一切是那个女飞行员在无垠的蓝天上告诉他的,是那个美国将军在消失的山谷里告诉他的,是美国总统在孤独的宝座上告诉他的,甚至是更早的时候那个第一个从美国东部来到加州的白人杰德·戴亚·史密斯告诉他的:"莱瑞,我们的确有些麻烦,但我打电话给你是要摆脱自己的麻烦。
你真的是活在自己的生活里吗?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因为历史和自然完全不同,他是由人组成的,而人从直立行走以后再度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
我们总是在"七情八苦"的泥沼里幽谷暗行,我们口口声声都是在为了自己而活可其实不过是螺丝零件甚至行尸走肉。
而当我们不是盲目地朝前看,而是意外地往回看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残骸吗?
残骸可以是断壁颓垣,但更可以是鲁殿灵光。
我们靠着回忆穿越的不止是貌似快乐,我们穿越的目的地该是快乐的终点:"爱你所爱,于之常存。
"我们可以付出一生去为之冒险,于是残骸上冒出的枯骨磷光变成了熠熠星辰。
我们开始了思索,我们至少可以开始不急着朝前看。
回忆是将来的残骸,所以我们要学会从残骸中读出将来,就像电影那样,就像不止电影那样。
自认为受美毒很深,历史学得不错的我,对电影里面的很多典故,都说不上来,惭啊愧啊通过电影学习一,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人物1,Theodore Roosevelt,人称老罗斯福,昵称Teddy(影片中第一次出现这个昵称时,我还以为是说泰迪熊呢汗。
(著名的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简直是最佳男配,为影片增色不少)(另,他的领口上的USV,网上翻译的是usv=United States Volunteers,不清楚)2,小罗马指挥官人偶——盖乌斯·屋大维 3,小牛仔人偶——杰迪戴亚·史密斯 Jedediah Smith (1798-1831) 4,梳小辫子的匈奴胖哥——阿提拉 Attila(406年—453年)5,印地安少女——萨卡加维亚 Sacagawea 6,野人——尼安德特人7,法老 who?
二、史密森尼博物馆里的人物(新人)1,Amelia Earhart 女主角2,Ivan the Terrible 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译为“伊凡雷帝”(这一段也翻译得相当搞笑) 3,Al Capone 30年代芝加哥黑帮头领卡彭 4,Gen. George Armstrong Custer 卡斯特将军5,Napoleon 小仑 (翻译太牛了)6,法老——卡门拉Kahmunrah (据说此人物纯属虚构)7,Cupid (歌是Jonas brothers 唱滴分别是more than a woman,my heart will go on,and love bug )8,爱因斯坦唱的That's the way i like it 三,画作:1,Crying Girl ;2,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 3,The thinker 4,Nighthawks 5,V-J Day at Times Square (很喜欢进入此画的情节)6,The shipwreck of the Minotaur (把水倒给了渴水的章鱼,结果画里就干涸了好有想象力的啊)7,Balloon dog (每次它一出场,电影院里就响起笑声给大家带来快乐的狗狗呀)8,American Gothic (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和山姆大叔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PS,林肯总统那个被Amelia喊定格的动作,笑翻了摩托罗拉原来手机是这样被发明滴美国人太有想象力了!
http://axinlove.com/2009/08/night-at-the-museum-battle-of-the-smithsonian/《Night At The Museum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博物馆奇妙夜2]》浅尝辄止by @xinl.ve 090819让人又告诉你一遍人生的价值在于“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做爱做的的事”,那电影《Night At The Museum Battle of the Smithsonian[博物馆奇妙夜2]》还有什么乐趣?
本不应该是一部奇幻的喜剧电影的目标,如今被当做强扭的瓜,续集片的灾难于是再次上演。
《博物馆奇妙夜1》的轰动除了因为本身的类型抓住了眼球,还因为它走了与《侏罗纪公园》、《勇敢者的游戏》殊途异曲的路子,把曾经的历史人物、动物和事件并行于现代世界,而非让现代人一路地穿越至史前世界或者某个重要历史时刻。
可以类比的范例是:当穿越YY小说从黄易肇始后,呼拥而上的网络写手抱着发财梦都死在沙滩上后,有xxx不就写了一本将历史人物圈到当前世界的《xxx》,从而获得另眼青睐。
第一部的心理建设,对于《博物馆奇妙夜2》观众有了起码的期望:稀奇古怪的历史人物,妙趣横生的冒险和未知历史事件的交织。
而电影最终又提供了我们什么呢?
是给我们这些没文化的白丁再上一堂历史课么,妄想掌控世界的除了不可一世的法老王,还有不Little的拿破仑(是人都知道…)、恐怖伊万[Ivan the Terrible]和艾尔卡彭。
奇幻世界的乐趣、悬疑与天马行空的想象都只在浅尝辄止后消失。
法老王一直想要霸占的金质铭牌背后的秘密,观众心底暗暗期待其毁灭一切的力量,虽不是幽灵军团的大阵仗,至少也需要是不可一世的黑骑士—-千辛万苦召唤的神秘部队,不过是一群鸟人,在一个石膏像的挥舞下就溃不成军。
悬疑的眼落在其上,最后收了一个狗血的尾。
与金质铭牌同样的道具是Larry Daley和Amelia Earhart反复进入的航空展馆。
美国历史上无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行器或人物,最后不过一场简单混乱的起飞和最老式的螺旋桨纸飞机飞行,更大的混乱和更匪夷所思的奇思妙想。
多了一个女性人物,多了一些看似的浪漫与废话。
其它的乐趣和历史事件,在一群老朋友被关在集装箱里的絮絮叨叨中消亡,新人和新奇的历险也不过是可怜的章鱼表达了亲水后的亲昵和以画中人物和空间的变化。
画中人都变得鲜活(《Harry Potter》系列中已经出现);画外人可以进入其中;画中空间变得无限;画外与画内的通道是画的正面是对外还是对墙等还算新奇的桥段。
而导演编剧的幽默细胞已经变得少得可怜,两只猴子同时和Larry的应答可算之一,其它都忘记了…Jonah Hill又来客串一把,这个苕货,哈哈。
主啊,请原谅我们不熟悉美国历史,不然或许还能在其中找碴,找点乐趣。
Night.At.The.Museum.Battle.of.the.Smithsonian.DVDRiP.XviD-ARROW
跨越第一部,直接从第二部开始看,的确会又些衔接不上,可是一直往下看,对上一部的剧情基本上能略知一二了。
The secret of happiness is doing what you like to do, and with the people you’d like.幸福之道——做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欣赏那个第一个穿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她眼里我看到了充满斗志,散发热情和激情的光芒。
不论白天是否会重新变回蜡像,她依然享受那个独特的晚上带给她一生的体验。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美好的,特别是在当今鱼龙混杂,车水马龙的世界,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看着别人西装白领的,自己也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孰不知最适合自己的也许是那套不起眼的保安服。
我还看到了勇气——女飞行员面对险境的勇敢,对意中人直率地坦白,美国战败将领重拾信心。。。
友谊——戴利和蜡像们的友谊,为了朋友不惜闯进地下博物馆(联邦信息库?
),为了挽救困在沙漏里的微型牛仔,想尽一切办法破解铭牌密码,卖掉自己的公司博力挽回博物馆收藏的所有蜡像;那两个小人儿——牛仔和特洛伊将军,面临敌人围攻,牛仔舍己让特洛伊将军逃跑,尽管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特洛伊将军仍然骑着他的松鼠骑士前来拯救牛仔,最后用头盔把沙漏的玻璃砸碎,牛仔获救!
两人共同戳伤巨人敌人的鞋子,呵呵,回想那个情节。。。
不禁笑笑。。。
邪不胜正——地狱黑暗统治者永远不能毁灭人类,但这部电影的重点应该不在这里,它把地狱统治者诙谐地塑造成没有谋略,无知带着稚气的老头儿,给我的感觉是可爱过于可恶。
回顾电影情节,眼前又出现了可爱的小天使唱着不同曲风的歌来颂扬爱情,章鱼尽情享受水带给它的乐趣,思考者反复说着:I’m thinking, I’m thinking,…然后在害羞的美女面前显示自己健壮的胸肌,林肯始终表现出卓越的领导能力,被做成摇头小人儿的爱因斯坦不断的摆动他那灵活的小脑袋,如果不懂英美历史,似乎对里面出现的画面和人物都会比较陌生,戴利和飞行员闯进的那幅画,好像描述的是某个战争的解放,人们在尽情欢呼,有对情侣一直在kiss,幸好是蜡像,要是在现实,那得多累啊,哈哈。。。
其实还有很多电影镜头一下子历历在目,但我不想重复累赘了,这是一部把丰富的英美历史文化描述得非常有趣生动的电影,奇妙而惊险的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值得在几天疲惫的工作之后好好放松一下,have fun!
好无聊啊。。看不到闪光点。
看了十五分钟后,我颤抖着激动着删除了此片……
高考完全宿舍去电影院看的电影
奇怪美国票房竟然这么高,我感觉没什么意思
高中毕业聚会,唯一一次全班组织看的片子,到场人数最齐的一次,当年收集的整套电影票搬家时弄丢了。包场的感觉太气派了!
哈哈哈有针对地看简直太好笑惹!Jon好胖!各种囧!!走路还是那副架板~这片就不用预习noir的功课了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思考者很雷人……
去影院转悠好多天就为了等它上映。不过还是第一部看起来比较好看。更有情感·
林肯来拯救。。。
虽然在上海30块的牌价真的不贵,但是还是不太值得。
剧情实在是太儿戏了,就像是小孩子在玩一场追逐游戏。唯一能提起点兴趣的也就是那些各式各样突然活过来的展览生物,包括爱因斯坦的摇头娃娃、林肯的石像、小天使等等,还有那几幅画里画外的穿插场景。而艾米丽亚在片中一边高谈阔论着关于人生、理想、勇气的调调,一边则行使着花痴的角色。纯粹是一场闹
还是那个筐,胡吃海塞了些东西进去
1)2009/5/28端午节,中国电影博物馆(随后看《月球大冒险》),IMAX,英文原声+中文字幕,dyl,可惜没听到传说中爆笑的中文配音,尽管看了字幕,但可能“笑果”欠佳,总体来说,优于第1集,更有戏剧冲突,4星。2)2009/6/9,电影博物馆(随后看《终结者2018》),独自。
虽然没弄懂怎地突然从第一部的科幻片成了第二部的动作片,但幽默感还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boss那两声鸟叫还真是笑趴我了..这部结尾听到了coldplay的coldplay - life in technicolor ii..大爱呀..
只能说较可以而已,国语配音很雷人,很广告。1没看过,看2也没什么不可啊。里面好多名人,好的坏的
硬着头皮就看完了,如果将来还有第三部果断不再看了
延续1的创意,一大堆娱乐元素夹杂历史人物想来个寓教于乐度灵伐灵
very funny, really!!! strongly commend
唯一一部让我觉得和第一部有一拼的
疯狂的盛宴,有点乱的说。给两个博物馆打了广告了,如果还拍续集,不知道会是哪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