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国商业片,又一个好警察坏警察的故事,说是血溅,当然少不了枪战,搏斗,死人,主角为什么又是个有心理隐患的,米国片总喜欢弄这么一个貌似Loser,却从(被迫的)战胜自己的过程中重生的家伙,典型范例就是布鲁斯维利,一样的邋遢,颓废,磕药,然后勇猛无比....影片的情节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打打打,一方是装备精良的警察黑帮(没错,就是有污点但未暴露的警察们),一方是几条枪的乌合之众,好警察们被迫和囚犯们联合一起对抗警察黑帮,这里说一下黑客帝国里的孟菲斯同学,还是那么酷,牙缝也还是那么大....黑帮老大的气质满像样的。
虽然不停的互相猜疑,挤兑,乌合之众们还是顶住了大部队的进攻,简直是faint,虽然有主场之利,但看起来完全是大部队门没事就来送送死,一点不真打。
影片拍摄手法还有点特色,颜色冷峻,光影明朗,有点像某款真3D游戏的质感,看着还不错,看完没感觉。
where‘s capra finally,is he really dead in car? he's quite well when iris ask him to pretend to be dead.
这类影片有很多,密室杀人,孤岛惊魂,城堡血案,这类影片吸引我们的原因就在于禁闭的空间,我们都有一种冲动,就是看人物怎样摆脱困境,以此来安慰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的卑微现实。
这部确实没有第一部好,理由是它没有利用好一些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意象,从而大大削弱了表现力度。
比如雪地里的人影,第一部就运用得较好,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好电影是怎么来的,就是在不损害剧情故事的前提下,把一些普通的人和事拍出特性,挖掘它的意蕴,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世界本身就是内涵深刻的。
也不知道编剧是怎么一拍脑门想出来这么个创意,让一群警察于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所普通的警署联合里面的罪犯去对抗外面的黑警察这样的故事。
看,这句一句话主线里把时间,人物和地点全都交代清楚了。
但是当我们往上追溯影片的立意,即小警察的公义时,就会发现这样的表达方式太小了,他没有办法真正将立意高度体现出来,反而因为过于追求警匪联手的创意导致局面变小以及bug百出。
立意混乱在于影片结尾,退休警察彻底不知道怎么选择,于是死了,医生暧昧不清死了,小匪徒两个因为过于聪明死了,连最后的大boss黑帮老大也被警长放掉了……这立意整个模糊掉了。
bug就更数不清楚了,一个只有四名正规警察的警署怎么可能抵挡的住几十人的精英进攻?
更何况一上来就已经死了两名狱警,只剩下一老一小两个废物。
对,从人设来讲,剩下的两个都是废物,再加上两个花瓶女的,一个警署秘书一个心理医生。
我本来以为这两个职业设计会有巧妙的用处,然而实际并没有;纯花瓶,一个在穿着高跟鞋打枪在玻璃渣地上匍匐前进,一个一直口算2的乘方抵消心理压力最后被人近距离爆头,难以想象,这居然是心理医生的人设。。。
警察都是工具人,他们甚至没有认真的讨论过进攻计划,没有多线,没有回忆,就结束了。
导演很认真的用一条线,一个时间,聚焦在一个地方演了个小成本片。
伊桑就不适合这种无脑动作片……还不如请贝尔来,瘦的他也帅。
细节就不剧透了,看的过程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警察的无能,翻拍的导演完全没想过现在的警察装备实力到底提升了多少倍。。。
电影是一种讲故事的影像艺术,而好故事则需要剧情的对抗和矛盾。
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正与邪矛盾重重的好片。
电影里代表正义的警察却成了杀人且充满智慧的恶魔,原本代表邪恶的罪犯却扮演者正邪不分的角色,这是一种对抗。
原本作为警察的男主应该遵守忠诚帮着恶魔警察干掉罪犯,可他没有这样做,原本作为同事的老条子应该协力对抗罪恶,可他最终却背叛自己的同事,这也是矛盾。
警署内外你来我往,智与力轮番搏斗,这也是对抗。
可以说这部电影充满了矛盾和对抗,所以故事才跌宕起伏、剧情才紧凑饱满,最终才会引人入胜。
导演力图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正邪之分,维护社会安定的警察也会贪污也会跟罪恶勾结也会杀人如麻,致使社会动荡的罪犯也并不都是心狠手辣。
现在好莱坞的头脑清楚的电影人都非常明白两个道理,那就是尊重观众的智商,还有就是跟观众的习惯思维斗争到底。
我们一眼就看出一定能活到最后的,即使死也要死得其所的心理医生根本不给咱铺垫一下就咣一枪,一句废话没有,就毫无价值得死了,这个东西虽然大家都有点接受不了但毕竟离真实更进了一步。
还有就是反面人物的智商噌噌的长,以往我们觉得主角的一个一定能够给敌人重创的巧思却被敌人巧妙的化解,这种做法真是太合理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势均力敌的较量,把我们从正义必胜的简单思维中拉了出来。
http://tygoonray.blogbus.com/index.html
初看片名,觉得这是一部滥俗的枪战片,但由于美国B类片常有惊奇之作,所以也便拿来看看,没有料到此片可以说比一些大片毫不逊色。
仅看故事梗概,我想许多人会错过此片的。
故事讲述了某群罪犯在押解的途中由于大雪封路而被迫要在一个即将废弃的警署中过夜,这个警署就是第13号警署。
由于其中一个罪犯与警方有龌龊的勾当,所以一帮警察跑来要刺杀这个罪犯,于是,13号警署的警长被迫与罪犯合作与警察黑帮展开一场对决。
这样一个关于警察黑帮的故事在美国影片中遍地都是,所以单以故事梗概来说真是不值一提,另外,如果说这是一部动作片,毫无疑问,与那些大片更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看片的初衷基本上是属于闲来无事的心态。
但万万没有想到,此片设置的细节真是相当突出,人在那种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及能量却是无以伦比的。
首先说说警长,八个月前由于执行任务而失去了两个伙伴,内心中处于挣扎的状态,整日里以酒精药物过活,照心理医生的评估,已经不适合做警察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面对突然情况的时候表现出做为一个警察的责任感,他让我想起了《正午》中的那个警长,绝境中坚持原则,不向黑暗力量妥协。
但从另一方面,他显得没有正午警长那样高尚,他只是为了活命,尤其为了让自己的下属们都活下来,这是责任,也更是他对八个月前那次失败的赎罪过程,但这意味着他将失去生命,因为警察黑帮的力量的确是太强大了。
其次说说那个匪首,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若不是警长坚持原则,他早已死了。
但在这种危机的时刻,警长只得给他一个机会,自救的机会,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理由了。
但就是这种自救,令他感受到了警长了信任,所以他也坚持到了最后,杀退匪徒,与警长并肩作战,甚至有机会逃跑的时候也没有选择弃警长而去,而是义无反顾地解救了警长。
这是一个典型的识时务,重承诺的罪犯,当然他不会因此而失去杀人魔头的称号。
老警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即将退休了,突然在新年之夜遇到这档子事情,有心将罪首交出一了百了,但却遇到个坚持原则的警长,所以只好同共对敌。
没想到警长竟然放出几个罪犯,令他十分气恼,偏要让这些罪犯回到牢里去。
这样看来,他也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但错了,原则在生死面前变得十分无力,尤其这么一个即将退休的老警察。
他的原则立即送给了警察黑帮,背叛,在一瞬间,但这足以致命,足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上述三个人可以说是本片的主要人物,但最令笔者痛心的是那个心理医生。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女士,一个并不难看的女士,而是因为她的命运。
心理医生无意中被困在13号警署中,从来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她被吓坏了。
一个弱女子,在这种情况下不被吓坏了才怪呢。
但就在搬请救兵的瞬间,她突然鼓起了勇气,决定要冒险。
如果说这是一时冲动的话,那么当她被抓的时候,面对枪口,她却表现出一幅勇敢的姿态。
在这里,笔者虽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但必须承认,导演这样的安排是残酷也是不脱俗的,是区别于滥片的主要一笔。
就是女医生的死。
跪在地上的女人,被一枪毙命,绝境就是如此简单,即便是女人,也没有留下半点同情。
这是违背观众心愿的一笔,但它的震撼力却是如此地强大。
女医生的勇敢在绝境中显得是如此地无助,而警长的勇敢真的可以成功吗?
药品,酒,警长的自责,在女医生死后被彻底抛弃了,一个真正勇敢的人站了起来。
影片是群相的,不但上述几个人形象极为丰满,连那几个小罪犯的性格也表现得无遗,正因为如此,片中充满了内在的张力,各种各样的矛盾随时都有可能暴发。
警察与罪犯势不两立的对峙,自私地逃命还是共同抗敌,坚持还是放弃,这一切都是模糊的,同时也是清晰的,似乎那界线只在一念之间。
信任与背叛,在这一念之间也上升为本片的主题。
警长与匪首间的信任,警长与手下人之间的信任,甚至包括偷车贼与众人的信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极为强烈的审视着剧中的每一个人。
当老警察背叛的时候,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又是如此的合乎情理。
在这个时候,背叛显得是如此的可怕,因为信任随着背叛已经完全丧失了它的尊严。
但紧接着,导演让警长与匪首之间的信任弥补了这样的缺失,信任的重归显然已经超越了本片的故事。
警匪本来就只是故事的框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令人感到无比欣慰的东西。
随着过多警匪片的产生,为了寻求突破,有人在故事上做足了文章,曲折而神秘。
但本片算是一个例外,故事并不另类,但表现出来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足够紧张,这也许就是本片一个最大的成功所在。
2006-8-29于通县韩兮
小时候看电视,总爱把剧中人分成好人和坏蛋,好人注定不平安,坏蛋注定要使坏。
于是,幼小的心灵里总要为好人担惊受怕,暗暗着急,诅咒坏蛋不得好死。
长大了,越来越发现好人和坏蛋的二分法真是显得有点幼稚。
人是一种太复杂的动物,研究人性注定到最后面对的是混沌一片,是说不清的。
滔滔浊世,芸芸众生,他们行善,他们作恶,有时一人集两者于一身,以善恶把人分为两大泾渭分明的阵营,殊不妥当。
历代的开国之君,哪个不是杀人盈野,哪个不是功绩著世,他们是好人还是坏蛋呢?
一介山野匹夫,受不了官家或者权贵的逼迫或者暗使绊子,愤而拔刀,他们是好人还是坏蛋呢?
(多言一句,突然想起一个例子,金庸小说《连城诀》的主人公原型,这个故事在《连城诀》后记里讲得十分清楚。
) 于是,从道德上的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蛋这个问题,先搁一边儿吧。
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自我标榜,你说你是我好人,说明对我是无害的,容易赢得信任。
政府是一个群体里标榜的最大好人,而警察局更应该是好人中的好人,因为他的职责是要保卫公众的利益不受到危害。
标榜好人并不一定就是好人,因为在里面工作的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要吃饭,要做爱,有贪欲……总之,他也是一个人。
如果标榜为大好人的警察变坏了呢,而且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局子,他们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据说香港在上个世纪的某个年代警察贪污成风,腐败透顶。
在这里要说的《血溅13号警署》也是类似的情况,执行任务受伤的耿直警察罗尼克,伤愈后被安排在一个偏僻的警署工作。
在大雪纷飞的圣诞夜,这个偏僻的警署迎来了为大雪所阻的囚车。
囚车里有四个犯人,其中有一个是臭名昭著的黑帮头子毕晓普。
罗尼克怎么也不会料到,囚犯的到来是设计好的一场杀局。
毕晓普是由于和一名警长利益分配不均而被捕的,警长故意把他押到这个偏远的13号警署,就是为了杀人灭口。
警长带着大批属下来执行这一任务,他也没有料到会碰上耿直不识时务的罗尼克。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圣诞夜,为了逃出生天,罗尼克释放了四名囚犯,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外敌。
这一夜,习以为常的善恶发生了惊天大反转。
警署外的警长一伙儿不择手段,警署内的罗尼克和囚犯也开始了淡化掉善恶的磕磕绊绊的合作。
在经过一夜的浴血奋战后,罗尼克和毕晓普以及一名女警员保全了性命,可是曾和自己在警署内一同抵抗的其他人(三名囚犯、四名警员,其中一个老警员最后证明是奸细,还有一名罗尼克的心理医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天亮后逃出生天的罗尼克,一点儿也不开心,他曾为执行任务时致使同事丧命而愧恨不已,(那名心理医生正是因为来警署为罗尼克进行心理治疗滞留在警署而毙命的),如今,他的同行们在这个夜晚为了杀掉毕晓普也要致自己于死地,不知他会做如何感想。
影片这个时候就结束了,我想他很可能会离职,从此不再做警察了。
影片中的奸细老警员曾说,他们就是想杀掉毕晓普,如果罗尼克一开始就让他们带走毕晓普,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麻烦。
或许,他在当时让他们带走毕晓普会保全姓名。
但是,一开始,他并不知道外面的是自己的同行,他以为是营救毕晓普的匪徒,那么,他不可能屈服。
等他知道是自己的同行后,同行也不会再放过他。
无论如何,影片中的罗尼克是幸运的,他及时地和恶人毕晓普并肩作战。
但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中的人恐怕远远没有如此幸运了。
曾看过一部有关上面提到的香港警员贪污横行影片,影片的最后提到,由于贪污的警员太多,最后,只能处理一批贪污巨鳄,最后貌似还引起了警察的罢工反抗,于是,一般般的贪污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香港从此有了廉政公署。
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整个系统都出现了问题才是最为可怕的,他们能够达成一致,并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你是那个系统的就无法独善其身。
可怕乎?
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某大员入狱,儿子大学毕业,工作没有着落,入狱探监,向父亲哭诉,父亲说给你开个条子,去找谁谁,儿子说人走茶凉,你在任上或许开条子还管用,现在还管用吗?
父亲说,以前我在任上,想让谁当官,就让谁当官,现在我在监狱里,想让谁进来,谁就得进来。
还想起徐克的《刀》,世道艰险,强出头的没有好下场。
和尚行侠仗义,最后被宵小所害。
民众骂贪官是坏蛋,而那些没有被供出的同党则称其为善人。
我们看和尚是侠客,而宵小看和尚则是恶人。
我们看片中的罗尼克是好人,那死不甘心的警长呢,无可置疑,认为罗尼克可恶至极。
谁好谁坏,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相当操蛋的问题。
何必呢,无论你身居何处,大家一起陷入庸常吧,别探讨了,让我们一起行善作恶吧。
唉,有时候挺怀念小时候,那时候,好人会一直做好事,坏人会一直做坏事。
血腥。
真血腥。
開場就是使勁噴血噴腦漿。
我喜歡這男主角的眼神。
伊森霍克。
某些鏡頭很象《機械師》裡的克理斯丁貝爾。
輪廓分明瘦削的臉。
總覺得鼻子高挺而鋒利的人比較狠。
我喜歡狠的人。
對自己對別人都一樣狠。
于是。
他真的狠起來。
爛劇本。
旋轉的鏡頭依然有讓我想吐的感覺。
游樂場是我的禁地。
不知道是生理引導心理反感。
抑或是心理導致生理不適應。
我從來不坐海盜船。
如果有人利用海盜船威脅我。
那他一定成功的一塌糊涂。
故事情節老了點。
感覺像《小鬼當家》的成年版。
一直想看駭客帝國的成人版。
也就是大家稱贊的A片版。
據說。
挺神奇的。
撤遠了。
這種所謂動作片對我來說劇情是次要的。
只要畫面血腥暴力就好。
一槍一個眼。
爆的腦漿四溢。
夠看了。
不過手法還好。
干淨利索。
符合全部人員的身份。
警和匪。
導演的思維跳躍還挺寬。
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一會晃鏡頭。
一會轉鏡頭。
一會跑著拍。
一會坐著拍。
我只能滿屏幕找頭。
都是神槍手。
槍槍打腦門上。
編劇還真是失敗的徹底。
就連我這么個狗屁不通的外行也看出漏洞百出的情節。
明知道外面都是狙擊手。
明知道窗戶破的不象樣子。
明知道月光能很亮的照在身上。
他還是依然讓許多人在窗口站著聊天。
低成本的製作能讓人想看下去已經不錯了。
翻拍版本的電影本來不是成功就是失敗。
沒看過1976年的最近看慣了兩三個小時的長片。
看部一百分鐘的電影總感覺是看了短片。
最近浮躁。
長篇大論還真是害人不淺。
最后一提。
飾演黑幫老大的劳伦斯费什伯恩看起來很眼熟。
發現果然是駭客帝國中的墨菲斯。
這人長的一臉拳擊相。
可惜了伊森霍克和劳伦斯费什伯恩。
人才阿。
33个被逼到绝路的警察,有着精良的装备,竟然打不死几个老弱病残的乌合之众。
震天的枪战声没有吸引任何人的注意,着火却引来了大批的消防队员。
旧瓶装旧酒,还是劣酒
结局,不喜欢。Ethan还是很帅很帅滴!
有点莫名其妙
【时光网搬家计划】
又是一个在小格局空间里发生的激烈角斗。
爆米花电影
很明显的翻排剧 总体还算ok
马马虎虎,只有一句让我记住:“u are a brave woman”,然后被杀
黑帮老大又一次做了英雄。
这里的雪景戏都太带感了
还能再好看一点么!!!!!
5/10 补标,攻防战做得尚可,直观明白。
麻痹我就是下不去一看形式不对直接扔回收站的决心。。。
此类电影的又一次炒冷饭,经典困境,经典对峙,经典联盟,经典善恶观重置。不过看个热闹吗,有时候人类就是看着同类被一枪爆头很有快感~而且可以很自以为计地指着镜头中的某人点兵指指说,这个马上就该死了~
干净利落。喜欢里面的doc
我之前看过两遍,真是好电影。
当年看过这好片,终于找到名字了哈哈哈
结尾是硬伤...
制作精良了,各路人物来历清楚了,女人火辣了,枪战刺激了,但是就是找不到卡朋特的感觉!还有就是,社会越来越乱了。
以为女主的美女居然就这么干脆的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