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评价 人们在为了捍卫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时,完全非理性的疯狂行为.绝境中的人们,谁的对错?一个为了儿子,一个为了男友.也许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错误找了个最好的借口,甚至是神圣性的宣言. 但是你们都被上帝看透了,除此之外失去了那些更宝贵的,也深爱着你们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某种程度上很失败,为爱而失去了一切. 人的潜力好比冰山下藏着的部分,更加庞大,在绝境面前,我希望你们能告诉自己:希望在前方,胜利在拐角. 还有大伙支持着你们,这会是我们更持久的动力.
《连环局》的故事本来不错,但是工于设计,斧凿之处太多,何督察的几次变化过于快。
我想到了《赎金风暴》,相比之下过渡就很自然,节奏更疏密有致。
另外就是林嘉欣扮演的绑匪作为业余选手也太专业了,车臣的黑娘子应该重金聘请她,也省得她满世界找钱。
看完这个片子我想到了普京对恐怖分子的态度:永不妥协。
也许这是最冷静的方法,但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方法和结果是相反的。
两难的悖论是上帝给人礼物。
“林晓阳为什么要杀死智叔?
这样就再也回不去了啊。
”回去回不去,影片中提到过两次。
评判的标准都只有一个,有没有人失去生命。
只要生命还在,我们永远都还有机会,永远都可以重头再来,永远都有希望当什么都没发生。
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智叔死了,林晓阳死了,林晓阳的老公也约等于死了,何婉真的儿子被以为死了,何婉真拿着枪准备自杀。
似乎,所有的希望都已经灭绝了。
几乎都不忍心再看下去,就像以前影片中演的那样,在人绝望或者失望的时候,以前所有的美好都会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在我对这部片子绝望的时候,前面一个小时里让我有感触的画面一下都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智叔看林晓阳和她老公跳舞的画面,何婉真,她老公及她老公现女友假扮争执的画面,何婉真看着电动娃娃回忆她儿子跟她说“你们吓到它了”的画面...我以为电影就在一声枪响中,伴随着我的回忆,出现剧终的画面。
绝处逢生..编导以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拯救了整部影片,拯救了所有绝望的观者,拯救了何婉真的一家。
何婉真放在身边长凳上的电动娃娃自己动起来了,那是一个遥控的电动娃娃,遥控器只有她儿子有。
于是她疯了一样的冲向前方的一堆大行李箱,在其中的一个行李箱中看到了她被绑的儿子。
电影在一家三口喜极而泣的拥抱中结束。
他们回去了。
智叔还是死了,不会再有一个像智叔那样的朋友和下属存在。
林晓阳还是死了,她老公没有钱去瑞士治病,只能在病床上等死。
他们都回不去了。
影片中回去了的人还有本来要被绑架的王富豪及其儿子。
因为一场误会,王家明小朋友安全无事,只是因为看见自己朋友被绑架而受到了惊吓,但是因为智叔跟他承诺一定就回他的朋友,并让他帮忙回忆绑匪的相貌,而恢复如常。
王富豪是一个有钱却把家人看的至关重要的富豪,可以为了儿子借出一千万给智叔,让他去救人,他的家人没事,一切都有重来的希望,他继续过上了简单的生活,喊喊不会输给绑匪的口号,陪着儿子继续过日子。
死去了的人,就那样死去了,会被人淡忘在记忆里。
活下去的人,继续活着,回到以前的生活里。
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永远都还有希望。
短发黄毛儿的林嘉欣依然很可爱,我曾经深入的思考过这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比如我---会对林嘉欣着迷,而不是对和她长得差不多,而且眼睛也比她大的李心洁着迷呢?
据我所知,喜欢林嘉欣的不在少数,而大家总觉得李心洁不够内涵。
看来内涵这种东西的确还是存在的。
令我更为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比我年纪大个一两岁的男同胞会喜欢刘若英这一型,在我眼里,她的长相、出演的角色以及唱的歌,两字以蔽之:怨妇!
我觉得男的忧郁了会有一种闷骚无比的吸引力,具有强大的杀伤力,而女的忧郁起来总令人想起弱不禁风的林MM,或者是已经快要到更年期的怨妇,一言以蔽之:我不喜欢怨妇啊。。。。
我喜欢听到女孩的笑声看到她们的笑容,阳光阳光阳光。
现在的港片比之从前有一个最大的退步就是:情节不够紧凑,拖沓的很。
这也是必然趋势,一浪高潮过去后总会青黄不接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这个片子还行,能令人不费心思但又愿意看完,但是看完也就完了,尤其是出演林嘉欣男朋友那个家伙,太不协调了,看着就来气,演智叔的那个演员,以前没有留意过,很不错耶,还有,张智霖好像在每部电影里的扮相都差别很大,以至于每次我总觉得这个人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是谁。
突如其来的绑架案,开头就制造紧张气氛,让人比较难以一下子掌握剧情。
一心想理解剧情,居然没发现变换了造型的林嘉欣。
导演用痛失亲人来铺垫三年后的绑架,但还是让人决定说服力不大。
也许人性善恶的天平只需一点力就能偏转。
但林嘉欣做恶事不像恶人却得恶终,让人的思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刘若英一开始就表现的过于难以接近,而且性格过于偏激。
独立不是坏事,但独立到偏执就不好了。
这也让她在得知儿子被绑架后表现出更甚于林嘉欣的歇斯底里。
林嘉欣如老手般的绑架来的没有根据,只是因为三年前弟弟被绑架就练就了一身绑架好手的功夫有些说不过去,而绑架的起因究竟是因为对警察的不满,还是只是求财交代的不够明白,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但从她的表现上二者都很模糊。
刘若英更是一开始就是怨妇嘴脸,即使在得知被绑的是自己的儿子之前,也是一个丝毫看不出专业的警察。
而最后她的种种行为更是令人发指,只能说完全丧失了理智。
最后林嘉欣被撞死的电脑合成痕迹明显,除此之外剧情的硬伤不断,就不一一赘述了。
林嘉欣改变形象后变得和以往大不相同,的确有了绑匪的味道,但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她的清纯模样。
刘若英一直是知性形象,这次也是很有突破,两人的演技都还不错,只可惜剧本不济。
没有什么标题能更好地概括这部电影的内容,除了“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导演罗嘉良最擅长拍惊悚悬疑片,这次的《连环局》看似转型,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诡异。
《异度空间》《救命》可谓惊悚悬疑片的代表作,可是《连环局》依旧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罗导的风格。
首先给人以冲击的是林嘉欣(几乎要成为罗嘉良的御用演员,是罗导的两部代表作《异度空间》《救命》的女主角。
)的一头白发。
而影片开头的那段轮椅舞更是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之后的情节更是扣人心弦。
很少有以女性为主角的犯罪片,而且是几乎没有男性只有女性的动作片。
两位女主角的斗法并不那些男演员差。
舞蹈老师林嘉欣为了给丈夫治病,铤而走险绑架富商郭涛的儿子。
为了摆脱警察的追踪,她命令督察刘若英和富商郭涛在交赎金之前,当着众人面,在洗衣房中,脱光衣服。
正当富商郭涛准备交赎金之前,督察刘若英却意外发现被绑架的不是郭涛的儿子,而是自己的骨肉。
在悲痛过后,她开始寻子之旅。
为了爱,不惜一切代价。
她忘记了自己是一名警察。
她为了凑赎金,摆脱警局的监控,甚至试过去偷,甚至想去绑架其他小孩,也试过跪下来求别人借。
为了孩子,母亲的角色占据了警察的位置。
当林嘉欣的绑架和刘若英的解救都陷入僵局时,一位警探大胆猜测老友林嘉欣正是这起绑架案的元凶。
当刘若英得知林嘉欣正是绑匪,救子心切的她绑架了林嘉欣的丈夫。
为了刺激林嘉欣,她违背了警察的职业道德,摧残林嘉欣的丈夫。
最终林嘉欣意外死亡,她的丈夫也已死去。
林嘉欣临终前说是刘若英逼死了自己的儿子。
刘若英误以为儿子已死,准备在广场上饮弹自杀,却意外发现儿子还活着。
一家三口在影片最后得以团聚。
很欣赏两位女主角在片中的突破。
林嘉欣在《怪物》中,已经让人赞叹,在这部影片中更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刘若英一贯以温柔知性形象示人,这次的动作都很是干练,男人婆的形象新鲜而且自然。
片尾的歌曲很应时应景,可惜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还望各位帮帮忙。
其实知不知道名字并不重要,合乎影片就好。
回顾这部影片,林嘉欣为了对丈夫的爱,去绑架别人。
刘若英为了对儿子的爱,去偷公家财产,去跪下借钱,去绑架别人。
在爱的面前,一切都是无力的,一切也都是无理的。
两个女人为了爱,与其说是不惜一切代价,倒不如说是疯了。
片中有点令人倒胃口的就是商业片中永远不可避免的“电影广告”。
索尼爱立信的手机总是频频露脸。
不过导演处理得还好,不至于让观众厌倦,否则就会落得《命运呼叫转移》的下场。
林嘉欣演的太好了,如果说这是一部两个女人飙戏的电影,那刘若英输的不止是一星半点。
不仅仅是刘一点都不像个能打倒壮汉保镖的督察,最重要的是刘演的太卖力,以至于有些刻意,很多地方表演痕迹过重。
比如她拿起电话就掉眼泪一段,不知为何,我很自然的就想起多年前林嘉欣在《救命》里经典的坐地嚎啕,同样是需要功夫的哭戏,林的那段却让人觉得震撼,你能由衷的感觉到她是真的绝望,即使知道是演戏,也能感觉她在为一段我们不知道的、也许与戏无关的真实经历而伤心。
而刘则只是让你赞叹她真牛,能拿起电话就掉泪,“演”的功夫很棒。
——对,回到林嘉欣。
《救命》那个时候的林也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只拿林嘉欣自己比自己,林在这部里比《救命》也要好太多。
《救命》那时的她已经让我觉得有种微微的毛骨悚然,但与这一部的刘一样,那时的林有些浮躁,除了个别镜头让你叹服之外,整体表演没有流畅性。
这一部就不一样,自始至终沉稳至极,除了舞蹈老师稍有不像之外,其他一切都很好。
你百分之百的相信她会成为一个绑匪,而且会成为一个“好”绑匪。
洗衣房清障碍数人数那段尤为精彩,既有作为一个绑匪的机敏、迅速与冷静,又有初为绑匪当计策成功时的得意。
同时精明的应对随之而来的危险也让人觉得有种拍掌称妙的冲动。
所以,这使得我在看这部电影时,抱着一种不良心态,一直期冀着绑架的成功,我想如果这样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导演就达到目的了。
纵是这样,林嘉欣一头阴狠的短发仍然不能掩饰她“林氏招牌”特有的妩媚,这一点上真不知道应该算作角色多面性的成功还是角色完整性的小小瑕疵。
刘若英需要《连环局》这么一部片子证明自己戏路的宽阔。
优秀的女警督,忙碌的工作狂,自然会给人女强人的感觉,而刘若英的诠释,给予了女强人多一点的“人气儿”,也赋予自身小女人之外更加成熟、职业的气质,实在是比较合适当下的她,想必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贵为奶茶姐的刘若英没有必要接这个片子吧。
相反林嘉欣也许需要考虑拓宽戏路了。
从成名作《异度空间》到《救命》再到《怪物》,然后是这部《连环局》,我们观众已经完全相信林嘉欣饰演变态、极端、疯狂女人的实力,林嘉欣可能更需要一部更大气、或更细致的电影来证明自己在“主流”方向的实力,比如刘若英的《20、30、40》,但如果林嘉欣对于极端女人的诠释的确自有一套且享受其中的话,那也完全可以业精于专、自成一派,那样反而会更好。
《连环局》显然是一部想说的比说出的要多得多的电影,整体节奏很快,不拖拖拉拉,甚至有点一气呵成的感觉,只是当最终我就要叫好的时候,电影戛然而止,真正让人回味的那点东东没有说出来。
可我还是对导演罗志良充满期待,《枪王》、《异度空间》、《救命》、《连环局》这一路下来可以说罗志良是个优秀的类型片导演,起码每部片子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回票价的,尽管有些片子我是看得盗版......囧,但,他的片子再上映,我还是会去看,口碑好嘛。
看得出林嘉欣和刘若英在卖力的表演,尤其是后者,把什么劲都使出来了,感觉有点像郭富城在《三岔口》里的表演,不过比他演的还要过。
可惜的是《三岔口》还有拍了多年动作片的陈木胜驾驭,而《连环局》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我始终不太愿意相信这是能拍出《异度空间》的罗志良的作品。
作为一部环环相扣的悬疑动作片,它甚至缺乏起码的流畅感,断断续续让人看着实在不舒服。
剪辑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新手的生涩。
整部影片好像都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
其实故事建构的基础就很牵强,到后来导演很难自圆其说,简单的仇恨引发的血案这种剧情实在是太多了。
中间绕了几个弯最终没有逃过俗套的宿命。
林嘉欣死的方式让我不禁想起了《碟中碟三》里第一反派突然就那么死去的荒诞了。
虎头蛇尾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这里比较遗憾的是林嘉欣,看得出林妹妹的一番苦心,又是剪头发又是染头发,冷峻的表情始终笼罩在脸上。
可她越改变,我却越怀念《男人四十》里的她,《六楼后座》里的她,《恋之风景》里的她了。
那时候她是本色的,那时候她也是最迷人的。
其实有时候真得不太需要刻意的去挑战一些和自己格格不入的东西,能把自己擅长的先发挥到极致,反而会好的多。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是一部开头有些吸引人,但后来有些失控的电影。
此话怎讲呢?
一个绑架的受害者,因为某种原因成为绑架者,这个情节还是挺抓人的。
但是到了影片后半段,绑架者动摇了,于是情节难以继续,只能安排一次横死来作为结束,这实在有点儿糊弄人的感觉。
至于演员的表演,林嘉欣的表演可圈可点,她现在似乎很乐于演反面人物。
刘若英的警察就不太像那么回事了,她实在不适合扮演此类角色,当作为受害者,她表现出的那种悲伤和无助是令人信服的,但是作为警察,她的气质和举止就没那么有说服力了。
可见,即便是好演员也不是什么角色都能胜任的。
其他演员,只能说尽了本分。
当然,张兆辉的警察还是挺厉害的。
还有,影片的情节有一些硬伤,不过这是一部影片很难避免的。
但是一些细节问题不注意,就显得创作者有些漫不经心了。
就说刘若英脸上的擦伤,每场戏都不一样,可见化妆实在是太不敬业,导演也实在太粗心了。
林略好,刘超烂,回想奶茶最好的电影还是文艺范儿的征婚启示和少女小渔。
轻点扯
两个女主角都有突破
以绑架开始,以绑架结束,一个警察为了报复走上了绑架的道路,但不管怎样,她的良心让她最终没有害死那个无辜的孩子。
看之前对刘若英的督察形象很好奇,不错的尝试,刘嘉欣演太多这种似敌非友的暧昧角色。
小麗麗強烈推薦的..奶茶真帥..
关心则乱...
其实很像韩国的《七天》
本片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刘若英的造型,一方面她非常敬业的蓬头垢面演出,整部戏就没有洗过头,一方面她却戴着美瞳演完了整部戏。
结局不喜欢
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编剧和活在剧本外的演员唱了这么一出戏。!
电影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身边坐的人
冲着张智霖看的。嘿嘿嘿。还不错,其实是两个女人的戏。
一直很钟意刘若英!
本来想给3星,多给一个纯粹为了刘若英令人刮目相看的眼睛~~
刘若英和林嘉欣演得都很棒 曼妥思放进可乐会爆炸……
结局坏了一锅粥
林嘉欣的白发造型我不是很喜欢
x
奶茶的表演有些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