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29+1

29+1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29+1》剧照

29+1 剧照 NO.129+1 剧照 NO.229+1 剧照 NO.329+1 剧照 NO.429+1 剧照 NO.529+1 剧照 NO.629+1 剧照 NO.1329+1 剧照 NO.1429+1 剧照 NO.1529+1 剧照 NO.1629+1 剧照 NO.1729+1 剧照 NO.1829+1 剧照 NO.1929+1 剧照 NO.20

《29+1》剧情介绍

2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南方女王第三季无间道2布莱切利四人组第一季燃情克利夫兰第一季法医朝颜2即时死亡无处藏身恶劣天气麦斯卡:死灵法师科学救援组致命ID戏子们:传闻操纵团宁都拉巨大神探科蓝铁窗苦读爱的蟹逅紫色汶川儿女盲眼杀机镇魔道超时空传输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大会师阻击克隆卡追捕连环杀手第二季传奇战士爱情万万岁小不列颠第三季

《29+1》长篇影评

 1 )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都市焦虑三十而立VS三十而下不知是不是只有女性对年龄敏感,30岁就像一个诅咒,令多少女人闻之色变。

林若君身上遇到的问题,可谓是都市轻熟女在这个年龄段所可能遭遇的问题的集大成者:升职、婚恋、住房、父母养老。

所有曾经美好的、值得憧憬的,或者井然有序的,仿佛一夜之间都坏掉了,让人糟心。

但是坏得好像又不够彻底,没能让你想都不想就把它处理掉,反倒是看上去还不错,或者丢掉代价太大,总之,你进退维谷,百思不得解。

以前大学同宿舍的同学跟我说:一个问题,你要是3分钟还想不出答案,就不要想了,因为再给你30分钟,你还是想不出来。

她这句话,拯救了我的拖延症。

让我可以在做方案无思路时,果断换脑做其它,调整好状态,倒是水到渠成的做完了方案。

后来的后来,我又听到了一个说法:一个东西,当你不知道究竟还该不该要它,那就——不要。

也许有偏颇的地方,但在放在这部电影中,还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男友该不该和他分开?

分。

工作是不是该辞掉?

辞。

都说三十而立,就是这个“而立”,倒逼得人紧绷到“瘫痪” 。

时移事易,三十而立,这个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真的应该在现代语境下,好好推敲。

古时的人们,十七、八就谈婚论嫁了,成家后立业,拼搏了十来年,自然可以而立了。

但是现代教育制度下的人们,大学毕业已经二十二、三,如果再到硕博满街的大都市,三十岁时才不过工作几年。

古代的婚姻凭父母、媒妁之约,好赖都已成定局;现代的男女们,在花花世界里,一边孤独一边狂欢。

更不用提这丧心病狂的房价了,租房搬家,拎包入住,才是都市标配。

所以,三十,没得可立。

成不了家,立不了业,双亲在,而远游。

我们,是被时代抛弃的巨婴。

29+1的你,焦虑吗?

嘴上说不焦虑的你,转身就倒在了出租房里冰冷的地砖上。

转回来,说这部《29+1》,导演是彭秀慧,香港女导演。

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都美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包括还在档期中的《神奇女侠》,也是女导演。

女性导演塑造出的女性角色,不但视觉美丽,还赋予她丰富的精神特质,坚强的、或者脆弱的;聪慧的、或者矛盾的。

对于女性情感的捕捉与刻画也无尽的细腻,不会让你出戏,会让你在银幕中,看到自己。

有的男导演只看到了你的罩杯,而女导演,看到了你罩杯下的乳腺癌。

想哭泣的你请尽情哭泣,我明白你的焦虑。

请拥抱你的焦虑,面对你的内心。

看淡得失,找回自我,明白有舍有得。

选择了,就全力以赴,尽力了,就愿赌服输。

这才是你真正的三十——“而立” 。

“Men always gone, but girls still here.”

她她电影

 2 ) 無非唏噓

幾乎每年都有一兩部讓人驚艷的港產片,今年意料之外的是周秀娜居然這麼會演戲。

整個觀影過程,寥寥的幾個觀眾,安靜得能聽到鄰座的呼吸聲。

很多抓心的細節,大家都很節制的控制住漸漸沉重的鼻息。

三十而立,對當今都市的普通民眾來說簡直就是個笑話,三十歲面對的是日漸衰老的父母,日漸高企的生活成本,日漸沉重的工作責任與壓力,處處都是可以壓垮你的最後一根稻草,你變得精緻而謹慎,變得努力而乏味。

雖然很多雞湯教育我們人生的成就不止一種人生的追求不該只局限於成功,但是,回落到生活層面,我們並沒有太多選擇。

我以前拍拖不會哄人,經常只會說“開心都係一天,唔開心都係一天,咁點解要唔開心喇?

” 往往說出口都覺得有點心虛。

電影散場出來,發現剛好下過一場大雨,城市的悶熱沒有一絲的消減。

有趣的是,剛坐上出租車,電台播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

 3 ) 18岁的我,有时也在想,三十岁的我是什么样子。

即将踏入三十岁的两个女子,有着不一样的生活际遇。

林若君,面对工作重压、双亲病重、脆弱爱情,身心疲惫;黄天乐,乐观积极,热爱生活,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追寻美好爱情,也从未因为微胖身型而错过美食。

意外闯进彼此的世界,影响彼此的生活。

到底谁的生活才是真正30岁女人的生活,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想活成黄天乐,却会不知不觉中过得像林若君。

18岁的我,有时候也会想,30岁的我是什么样子。

有人说,18岁,还很年轻。

那20岁呢?

也很年轻。

那25岁呢?

27岁呢?

29岁呢?

18岁的我们在父母家人老师的眼中,可能还是孩子,做的事情也显得幼稚,所以,我们自己也把自己当孩子看。

20岁的我们突然不得不考虑工作、生活,20与18只相差两年。

25岁的我们也许还一事无成,却不得不开始考虑成家,五年之间,我们得做好工作,开始建立家庭。

27岁的我们会被各种催婚,甚至生小孩,仿佛再不结婚就晚了。

因为我们又老了两岁。

29岁,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的大龄剩女,在奔三的年纪里,身边的朋友大多早已结婚生子,甚至已经有了不止一个孩子。

这时候还是一个人的你就成了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更变成社会问题。

30岁之后呢?

可能当初的满怀希望也被生活的泼的冷水浇灭,焦虑不安也逐渐挥发消散。

18岁到30岁,十二年,我们就要被迫完成长大成人,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培养下一代等等重任。

仓促之余,我不禁又想,30岁之后呢?

40岁,50岁,60岁,70岁,甚至80岁,90岁,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把孩子养大,等孩子结婚生子,等孩子老去,享受老年生活,可这时我们已经太老哪都去不了了。

我妈24岁生了我,到现在还在跟我抱怨多么年轻就为了养我变胖变老,身材走样。

于是也经常跟我说,不要十七八岁就成天想着要谈恋爱,先自己学会好好生活。

老实说,慢慢长大也不错。

那要变成什么样呢?

我想,在三十岁的年纪,我应该是忙碌的,不是忙着照顾孩子,维持家庭,而是,在工作几年后,能够养活自己的基础上,忙着享受自己的生活,把生活过得精致优雅一些,淡定从容一些,恣意妄为一些,然后,为以后的生活阶段积累更多东西,金钱也好,经验也好。

就像曾经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把手表调快五分钟,多给自己五分钟的假想时间,不仅能让你准时,还能让你更从容。

多给自己五年的时间,准备更多,收获更多,毕竟我们还有往后五十年的时间。

所以,在19+1的年纪,为29+1做些准备,不是准备找个人建立家庭,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一起加油吧。

 4 ) 孤独说给谁听

每天你我都在规律地忙碌着,总觉得时时刻刻的认真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早上醒来躺着回味着梦境,希望继续做下去,无论是好是坏。

直到受不了不断重复的闹钟,掀被起床,但愿一夜的歇息,足够应对今日的工作目标。

匆忙吃着一人份的简餐,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国内发来的消息。

看着安安静静的通知栏,失落又庆幸,因为我知道,大多数消息是请我帮忙,给忙碌的生活增加些许复杂性,而我不习惯拒绝。

同时可能还在期待着一份漂洋过海的牵挂吧。

女主还有些朋友一起饭后闲聊,虽然关系会渐渐复杂难语,但大家至少都还在一起。

我开始想念我的狐朋狗友,一起经历了梦境一般地潇洒生活,直至各自归国走散。

唯独自己,接受了一条橄榄枝,在异国他乡继续前行。

从此,孤独时常与我相伴。

我时常打电话回家问候,尽量与同事处好关系,周末放松一下自己,告诉自己,这样的人生真是赚到了。

诚然,我从不抱怨生活,每天都在努力,但孤独再也没有离开过。

“理想和志愿有何不同”,让我醍醐灌顶。

无端的忙碌让我以为志愿就是理想,微小的进步为我营造了接近理想的假象。

理想在我心中越来越模糊,真实的自己被持续不断的物欲挤在了角落,我好像在渐渐走失。

我找不到我自己了,每次回忆和追溯都被理智阻断,心里错综复杂,最炽热的那根神经在哪里?

我要顺着她,挖掘一个坦坦荡荡的我。

每当我想要跟着自己的心走得时候,都要先预备一下,找一找最真挚的心在哪里?

但是,细微的线索总是稍纵即逝,我依旧在迷失。

现实的我不断努力,为真心提供更多保护膜,却也,隔离了她。

女二与发小的摸胸的情景,我应该是落泪最多的。

我不知道哪里触动了我,但眼泪还是一粒粒地掉。

不得不说,她与发小的友情实在是让我羡慕,一个一直支持和陪伴的朋友,尊重她的一切。

荒唐的想法说给他听,他会帮你做,但更希望你幸福。

牵挂你,却不牵绊你。

守护你,却不占有你。

爱你,却不说喜欢你。

每天的日子都在倒数,不怕,可以的话,让理想拥抱自己吧,越久越好。

下周春节,我喜欢热闹。

今年是自己的本命年,一切都显得那么隆重。

没有为自己准备什么,就连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都被会议代替。

想到孑然一身的自己,孤独感遍历每个细胞,有口难言。

即便如此,仍然想祝福自己,新春快乐。

24岁,搞定没做的,完成要做的,剩下留给想做的。

 5 ) 故事不同,但伤口相似

很久没有有感而发到要打开电脑认认真真地记录此刻的思绪和感觉。

也许早就不流行再像当年一样在blog和空间里洋洋洒洒,总认为这样是矫情。

现在的票圈主流都是寥寥数语再配个图,不泄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保持神秘感才是成熟。

可人都总有不吐不快的时候,都总有渴望表达和宣泄的时候。

这一篇,与其说是影评,也许更像是自己的心情日记。

2017年6月6日,看的是彭秀惠编剧、执导的《29+1》。

彭秀惠也许在导演界还是稚嫩新人,但早已是舞台剧界的老手。

全片舞台剧气息浓厚,很多细节草线蛇灰、伏线千里,运用的长镜头意味深长,加上恰到好处的配乐,倒不太像电影了,反而有点像音乐特辑,即使情节薄弱,但感染力惊人。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2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生,准备经历三十岁的故事。

女主角林若君,貌似什么都有,有身材与美貌、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有处于上升期的事业、有相恋多年的男友、有聒噪可爱的中女闺蜜。

可仔细想想,父母啰嗦絮叨、工作营营役役、男友貌合神离、闺蜜日益疏远。

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像刹那间一脚踩空了楼梯,父亲过世、辞去工作、与男友分手,忽然就什么都没有了。

相比之下另一个女主角黄天乐就逊色多了,也许是心太广、所以体很胖、父母过世多年、事业十年无成、身边只有七岁就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张汉明、两只龟和一堆黑胶唱片。

可她总是这么快乐,哪怕有癌症三期,也比林若君快乐太多太多。

2个女生之间的氛围对比实在太过强烈:林若君散发的都是负能量,痛苦的得让人不忍直视,而黄天乐的片段则太过阳光幼稚。

直接运用这种过分的割裂,也许是因为导演想述说的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女生,而每一个女生身上的光影明暗,是一种“一体两面”。

看电影的这一天,离30岁很近很近很近,近得都不敢去数到底还有多少天。

只知道每一秒都在倒数,那种无能为力,简直发呆一秒都是在犯罪。

小时候觉得30岁就是中年人了,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就会隐隐有点大限将至的急迫感。

就像是考场上,交卷时间马上就到了,别人都从容交卷了,只有自己手心还握着汗津津的笔,竭力思考着剩下3道不会解的数学大题。

真的好想问问每一位已经经历过三十岁的女性,当年此刻的她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是无所谓、是期待、还是害怕?

是从容面对还是惊慌失措?

电影中林若君说的那种难受的流泪法,就曾经有过:泪水不停流过脸颊、经过下巴、落在心口、滴在地上。

原来有人理解真好,光是这样就足够令人感动了。

有时候有共鸣,也许并不是故事相同,而是因为伤口相似。

三十岁是一个阶段的终结,成人世界无所不用其极地向你演示这个社会的运作方式是多么残酷。

看着身边人的角色不停变换,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几乎都站稳脚跟。

与之相比的自己,明明也努力做好每一分钟,但结果偏偏不能如意,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幸福,心灵更是苍白迷惘,内心空虚得好像从来没有盛载过任何实质的东西。

根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什么而活。

甚至发现无法和人好好相处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连和怎样和自己好好相处,都做不到。

土星围绕地球一周需要三十年,这个周期被称之为Saturn Circle。

每一个人踏入三十岁的前2年,都会受土星影响而作出改变,也许是受到挑战需要面对、也许是遇到阻滞令人恐惧。

从来都不相信星座,总觉得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早已被玩烂成肤浅无知的迷信教条。

可对应Saturn Circle,回想到这2年的境遇,又真的可以说得通。

不想再回忆和复述自己经历过什么、有多惨、有多难受,毕竟生死之外无大事。

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priority,有选择就有代价,也许只是恰好连续选错了而已。

而这些经历是宝贵的,它会让人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令人知道自己从前有多么不堪、会让人学习宽容和忍让,还会让人体会到什么是“他朝君体也相同”。

如果我们都是需要通关打大Boss的超级玛丽,那么作为一个撞过煤气阀而侥幸全身而退的人,我大概已经额外奖多一条命了吧。

希望用这一项难得的bonus,把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折叠打包好,放进抽屉里,然后好好渡过人生第一个Saturn Circle。

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是由零开始。

别害怕,从新出发。

 6 ) 现实真的这样

即将30岁了,听着里面经济学老师在公交上说女人三十岁后的曲线直线下滑有点恐慌,看到里面女主角一位好友为了不是处女而高兴,而且是以戴眼镜短发,不善于打扮的形象(这是要代表哪些人???

)连真正的男女朋友的关系都没有确定,这样被人耍了还能高兴庆祝????

真的是讽刺。

之后又以黄天乐的日记为引线讲诉生活,爱情,工作,亲情,如何在三十岁的女人面前分轻重。

即使生活一团糟,但还是要协调着度过余生。

首先还是要有你的目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人不要太贪心。

四个星是因为故事讲的很现实。

现在三十岁的单生女性多如牛毛。

这种故事发生的概率很高。

 7 ) 29➕1

《29➕1》人生有条不紊地进行 30岁有什么可怕上司总是觉得下属做事不够快 不够好是正常的出来做事 光听话是不够的土星绕太阳一圈 是需要30年的 所以人到了这个时间段 会被深刻影响 会觉得人生有很多变化 很多挑战出来泡吧 最重要的就是 “看人和被人看”总有人 有段六七年的感情 但是其中总有一个人不争气 让这段感情没有好结果大家生活都不同 但是大家都是十几年的朋友 很难得的女人等不了多久的学习解决问题 要比 放弃问题 高级解决关系中的矛盾也是一样“不如我们下个月出去旅行- 不如我换辆车吧不如我们多点时间在一起- 不如我们去日本吧不如你讲多点事给我听- 不如我先睡喽”画面是她一个人处理被猫抓伤的画面 不要总说好啊恋爱要从一开始就示弱不要总展示自己什么都行 自己很独立 很棒男朋友是调教出来的 要多多寻求别人的帮助!!!

行李不用自己搬 有困难可以找别人解决不要不好意思 只要你说出来就好!!

“走到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记得回来求我哦”这个冲突铺垫的不太够导致看到女主发脾气前不会觉得爽 反而有点尴尬这样发脾气工作就没有了好的 我还以为真的发脾气了 牛啊🐮🐮🐮🐮🐮 出来上班是为了赚别人的尊重工作上 就算被拒绝 还是要再试一次要常常和爸妈在一起做选择 就要付出代价 只要做出选择 就要有100%的心思去对待它不要什么都想要其实其实 生活发生大的变故的时候 比如失恋 离婚 有人去世 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现状可以依赖工作 依赖周围的人但人们总是想着理清一切 分手和辞职我总觉得 人只有快乐的时候 是一无所有的时

 8 ) 《29+1》AR30女人心事

30歲對女性來說是一個心理關口,但電影《29+1》描述的女性心態卻不限於剛剛步入三十代的女性,應該說是整個AR30吧?

不單純是年齡上的轉變,而是面對與周遭年齡有異、親疏有別的人各種關係變化,或者焦慮?

《29+1》是同名舞台劇改編的電影,雖然未看過舞台劇版,但感覺到電影保留了不少舞台劇味道,例如不時讓主角向觀眾說心聲、描述上班壓力時的眾人一起敷面膜、與老父超越時空及空間的對話…等等,但舞台融入電影的技巧蠻流暢,令人看得舒服之餘,更能投入與女主角林若君同喜同悲。

據說舞台劇版的林若君及黃天樂皆由同一人飾演(彭秀慧,同時亦是電影版的導演/編劇),而電影分別由周秀娜及鄭欣宜飾演,雖然失去了兩生花的意味,但視覺上兩位外型的差異卻能夠令故事更令人玩味。

事業型女性林若君擁有人人稱羨的工作,但背後卻是跟男友感情失調、與父母疏離、與同事產生年齡及階級的距離…「性感女神」周秀娜收起身材演繹「外強中乾」的林若君,看著她如何一步步被現實壓迫至面臨崩潰,又如何被樂觀率性的黃天樂觸動到豁然開朗,有點意外周秀娜頗有大將之風,能夠駕馭這個角色及整部電影。

相比之下,中段出場的黃天樂天真傻氣、樂觀積極,但內藏令人哀傷的秘密,剛好跟鄭欣宜本人經歷有重疊的地方(連戲中密友babyjohn也令人想到她的真實好友許廷鏗…),而且化了淡妝、戴粗框眼鏡的她亦見討好,除了聲線略作狀外,整體上仍然是討人歡喜的角色。

到最後兩人「超越現實地」在巴黎鐵塔前相遇,觀眾亦會不禁心有悸動。

故事發生在2005年,雖然沒有近年港產片熱愛的政治衝突元素,但無論是張國榮的《日落巴黎》、林若君男友(楊尚斌)扮黎明唱歌哄她歡喜、懷舊唱片店的《花樣年華》簽名海報等等,亦能呈現出曾經令人心醉的香港,心頭意外一暖。

 9 ) 谢谢这部电影,让我记起了一些基本的东西

对于她男朋友。

每次看到周秀娜跟她男朋友对话到沉默的时候,那种沉闷跟压抑,总希望她脱口而出一句,不如分手啦。

就两个人在一起都处成这样了,还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未来,这男的又不是事业型的人,又没能力买房。

没有现在,又不关心她,对她的事不感兴趣,也没有分享欲说自己的事。

只有过去,她失恋时候出尽力哄了她一晚,最后终于把她哄笑了,然后一起迈入新年。

可是只剩过去又有啥用呢?

现实是更多的是被年龄绑架了自己,早几年她觉得男朋友没准备好,男友也求婚过被她拒绝了。

只要年纪尚轻,没到30,就不想委屈自己。

可是时间一晃就30了,这个男人其实一如既往还是这样,但她却老想冲口而出结婚了。

另一方面,她不放手还是因为她如果连这个男的都没了,就只剩她一个了,她又不想啥都没。

其实到了一定年纪,会很容易有的感受就是,比起重新开始,又要重新开始熟悉了解一个人,重新磨合彼此的价值观,爱好,习惯,生活方式,还不如没啥事将就着过也不想重新开始。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真的不想再折腾,也没精力折腾。

对于她爸爸。

其实人都是这样,很多事存在得很理所当然的时候,就真的会觉得理所当然。

别说亲人,哪怕是呼吸,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无视。

就是突然有天因为饮食习惯不好便秘了,你也会突然觉得原来排便通畅是这么的好。

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我是发现,很多事,遗憾是必然的,你不可能做到最好或者一点都没有错,有个八九十分其实就可以了。

比如周秀娜跟她爸,她爸有老人痴呆的,真相处起来其实非常不过瘾的。

可能周秀娜突然醒来原来只是一个梦,她爸还在。

一开始可能会很好,做了很多以前没做的事弥补回了她觉得之前没做好的遗憾,但时间长了,终究会发现原来该是怎样就会是怎样,不会改变什么。

比如,沟通不了就是沟通不了,相处不来就是相处不来,放过自己,接受遗憾,坦然就好。

其实这部戏,它是有答案的,只不过不是放到电影的结束才给出来,答案就是周秀娜的老板娘。

“选择都有代价”,选择了就接受代价,然后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选择。

她老板娘是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快乐,就放弃了成绩,所以她比任何人都能坦然面对每次的考试公布成绩。

对应就是那些又想玩又要成绩好的人,注定是不能心安的。

年轻的时候,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爱情,结果惨淡收场。

其实她可以继续追逐爱情,但30岁的时候,应该是想清楚了,她选择了事业,然后就有了现在的她。

他老板娘对周秀娜就说过,选择了就接受代价,然后做到最好。

而且有句话很点题,经历多,经历过,是好事。

其实这个就是答案。

对于事业。

她已经做得非常出色,29岁就能做公司的区域营销总监,接过了老板娘的钥匙。

这老板娘是出了名的高要求难相处,周秀娜是得到了认可的。

只是在她眼里,她就没喜欢过上班而已。

大多数一线城市大公司的人,不都这样么?

说白了其实很多人,就是贪心,既要且要。

戏里面周秀娜那几个闺蜜其实不乏活得很通透的人。

结了婚有孩子的那个,在她们回程的车里面直接就说,哪天你知道了我男人出去鬼混了你千万没告诉我,我不知道,它就是没发生,没发生就是没事,就可以了。

孩子最重要,维持这个家庭最基本的给到孩子完整的就得了。

另外一个闺蜜,明明就还爱着前男友,但对她来说,“上岸”比爱情重要啊,她就选择了现在准备要结婚的这个男的,哪怕只认识了几个月。

而且,她大概率根本不介意那个男的有没有勾三搭四,她要的是“上岸”,不是爱情。

对于郑欣宜那部分,没什么感觉。

只是突然有点怕,假如30岁就有绝症,这怎么整?

不知道,也不敢想。

结尾其实也很好,其实每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再出发。

最近听到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跟这部电影非常非常match,歌名叫《神爱世人》,祝福每个人到三十又有点迷茫的朋友,共勉!

 10 )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30岁对女人来说之所以是一个可怕的年纪,其实是因为女人自小就知道,在工作打拼的日子永远有一条退路,那就是——结婚。

当30岁即将来临,如果此时都还没有结婚或者有一个靠谱的结婚对象,那不免陷入恐慌。

这种恐慌,对于女性而言似乎十分可怕。

其实,所有的男孩子自出生起就开始面对没有退路的人生,他们也正是在这种恐慌里面获得了普信。

所以,港女们也没啥好纠结的,看看电影里的金燕玲。

年轻时追逐爱情,老了自己打拼事业,不是几好?

最后送上波伏娃的句子。

女孩子们30岁不可怕,大胆说出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29+1》短评

不太喜欢这种主题,并不touchme!

6分钟前
  • Chaos
  • 较差

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以后我就要拍这样的片子。它在适合的时候说了一句step out.

11分钟前
  • 普拉
  • 力荐

周秀娜演技还是很不错的,这电影蛮真实的,关于感情的部分,和韩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哈哈

16分钟前
  • VivianS
  • 推荐

3.5;630起床 810才出门 效率不高啊!

19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推荐

还是太标签化了,好像女人不是事业奋斗型,就是乐天傻乐型,这还是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对自我认识的衍化还停留在10几年前,可惜了。。PS:周秀娜不错,有望来年金像奖拿个提名。

20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看了还挺感慨的,只是结尾不够好

22分钟前
  • 爱吃肉的我
  • 还行

没什么意思。舞台剧版在国内只能算得上戏剧节中演小舞台的类型。念念叨叨一个女生拎不清的思绪和无病呻吟,故事结构平面的像张A4纸,符合香港那种文化精神贫瘠的地方,所以在那边追捧也不稀奇,拿到国内来,大陆的姑娘没那么矫情,估计看看就过了………留不下太多东西

23分钟前
  • 猫哥
  • 很差

走出职场、走出情场,掌控生活,以吃喝玩乐自由为标,配上点小资元素为情调,这种表面化的女权自由即为解放也实在过于局促。

27分钟前
  • 最幻想
  • 较差

情节老套,全靠叙事撑起一大碗鸡汤

30分钟前
  • 曼特宁
  • 推荐

哭晕厥,站在30的路口,谁又不彷徨呢?其实评论里那些恶毒的指责我觉得很莫名,导演只是通过两个具象化的人物,展现不同的遭遇可以用一样乐观的姿态面对,为何导演需要给你们答案?为什么导演要面面俱到,给你一个完美的女性人生?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是吗?

33分钟前
  • Ecane
  • 力荐

影片说到底是励志的,但却并非盲目的鸡汤和煽情,而是分别呈现两种人生态度,让人自行判断和选择人生三十岁之后的道路。

3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有些舞台剧的观念和手法还是蛮不错,但用多了真的跳,而且煽情起来无节制,也就比冯小刚王朔的煽情喜剧多那么一点结构(港式庶民喜剧跟京味喜剧有人做过比较研究么……)。另外唱了那么久独立自主结果还是掉到开心就好这么小的格局里面,傻乐真的不叫女性主义好吧。

39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很空,很干,一碗没有答案的鸡汤。在即将29岁的晚上。显得更加无力且干瘪。没有方向。一个好的心态不会说来就来。勇气也是一样。PS.最讨厌一些影评人和创作者看见是大女主的戏就张口来一句“女性可能喜欢”。

41分钟前
  • 大金牙呀!
  • 较差

每次被剧情简介吸引 然而看完就后悔了

46分钟前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较差

整体还不错

50分钟前
  • 小杨树
  • 还行

应该是舞台剧基础的原因,竟然算是近期看的比较惊喜的小众港片,关注的话题也很女性,估计女观众会更有共鸣吧。周秀娜表现也很好,意外发现她竟然会演戏。相对来讲郑欣宜条线略弱,个别部分比较形式,整体还不错。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截图了一些文艺的画面。

53分钟前
  • 风吹耳朵
  • 还行

感觉看不下去,这种女性都市剧,不适合我看。

55分钟前
  • 离谱的琉璃
  • 很差

抱著女性電影的心態去看,尤其是主題和自己那麼相關,但是觀眾卻多次出戲,因為太過單一,太過表面。開場的節奏還算吸引,但到了三分之一開始看到導演的貪心,甚麼都想說,偏說不好30歲的女生是甚麼。

58分钟前
  • Peekmon
  • 较差

这个六月都是这种女性向的电影…周秀娜现在演技更成熟了,喜欢…要选择必然付出代价…流泪的过程也是必经的…女人的敏感表现的历历在目…舞台剧的风格也不算突兀…

1小时前
  • 阿朽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