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买卖》:不要信任一个你本来就不会去尊重的人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这是一部演员阵容让人头晕目眩的影片,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以及年轻实力派演员爱德华•诺顿,这三个人中任何一个人都拥有大量的粉丝,而这次三个人齐聚一部戏中令人大开眼界。
关于八卦的消息就说这么多,然后回到影片的故事当中来。
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尼克是一名神偷,最拿手的绝活就是打开保险箱,但当一次任务完成之后,由于买家的意外病逝,所以这一份钱却回不到手里。
影片开头,一贯的好莱坞风格,先是偷盗的场景,尼克运用各种仪器开启着保险箱,步骤精细,沉着老练,即便遇到意外情况也显现出十足的冷静来,并且根本没有伤害到造成意外的那个女人。
他成功地偷窃出珠宝标志着他的确是这一行当中的高手。
紧接着是影片的字幕,配以字幕的画面是尼克的转移,这一点为尼克的原则打下了伏笔,即绝不在家乡实施偷盗。
作为一个高手,一定是有原则的,但原则这东西往往会因为其它的事情而被打破,即便这原则可以保证高手的从不失手。
尼克二十五年的朋友马克斯作为一个销赃人为尼克提供了一次大买卖。
马克斯的出场极有意思,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个角色虽然依旧嚣张并且自信,但第一个镜头中的他却从一个阴暗的小角落中出现了,而当时的尼克站在二楼的地位,从构图角度来说,两个的差别是很大的,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马克斯处于一种求人的状态。
当然,剧中人物的性格却绝不是如此直截了当的,马克斯自信满满地向尼克介绍这桩新买卖,但很不幸,这个买卖却违背了尼克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单独行动,二是绝不在家乡动手。
所以作为高手的尼克并没有被400万所利诱,而是一口回绝了。
影片此时加入了尼克改变主意的动力,那就是他的情人,洗手江湖,为自己以后做一番打算,这不但是尼克自己的决定也是情人的意见。
而第二个促成尼克改变主意的便是年轻的高手杰基。
同样的,杰基的出场也是影片中极有特色的,当尼克走过街道的时候,杰基如同一个路人一般很快的便消失在镜头之外,但这是一个跟拍的镜头,主位依旧是尼克,杰基便第二次入画,一个智障人的形象,以问路的方式接近尼克,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现出杰基的狡猾与自信,他似乎可以完全控制每一个人,其中也包括尼克。
杰基用自己的方式说服了尼克,尼克决定做最后一票,为了自己的爵士酒吧,更为了与情人有个好的后半辈子。
但正如所有影视故事一样,最后一票不但具有极大的难度,而且是充满了危险性,这一点不得不令观众为尼克的决定感到有些担心,尤其从不失手的尼克还要为这最后一票改变自己的原则,那原则本身就是护身符。
一般来说,一部有关盗窃的影片都会设置出许多障碍来,无论是策划时的障碍还是实施时的意外,这些障碍都会增加偷盗难度,也会令剧中人的心情产生不小的变化。
在策划阶段,尼克与杰基显然对如何成功是充满了信心的,虽然经历了一些计划中的无奈,但均是有惊无险,反倒是与杰基以及马克斯关系的问题成为这个阶段中尼克最大的困难。
很显然,作为新一代的高手,杰基是无法忍受尼克的,他认为尼克根本不尊重自己,在这一点上一方面说明杰基要取而代之尼克的野心,另一方面,杰基也希望得到老一辈的认同。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影片通过许多细节表现了出来,而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尼克与杰基的决裂打下伏笔。
与尼克与杰基的情况不同,作为二十五年来的老朋友,马克斯显然对尼克有所隐瞒,而这种隐瞒其实是极为真诚的,即马克斯自己的苦衷,在向尼克介绍这个大买卖的时候,马克斯并没有用自己的苦衷试图去打动尼克,但当尼克发觉事态变得复杂之后,对马克斯产生了怀疑,而马克斯此时才真正地将自己的苦衷摆在了尼克的面前,这是一种朋友的作法,而且为了取得尼克的信任,并且允诺尼克得手后可以自行交易。
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马克斯即使有所隐瞒,但对尼克的信任却是无可辩驳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回报,回报这二十五年来的交情以及对老友困境的同情,尼克同意继续进行下去。
影片在偷盗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完成了三个问题,第一是偷盗计划的完善,第二是建立起尼克与马克斯那种真正的友谊与信任,第三则是为杰基的背叛打下了伏笔。
在这三个问题中,无疑后两个问题是更具有人物特质的,而第一个问题只是故事的进行。
当尼克与马克斯的关系得到了完美解决以后,剩下的便是偷盗本身的过程以及尼克与杰基之间的较量。
很明显,偷盗这个过程是影片的重头之戏,意外情况往往是此类影片要极力表现的,于是,难度便增加了,但更可怕的却是,杰基对尼克的陷害。
由于急功近利,由于想取而代之,杰基对尼克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而信任问题更是一个导火索,合作中,首先被叛的便是杰基,他不但想独吞下宝藏,更想以自己的方式好好地教训一下尼克。
但是高手间的较量往往都是出其不易的,虽然杰基给尼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当杰基发现自己竹篮打水的时候,我们知道尼克对他也是不相任的,尼克几乎坚持了自己一贯的独自行动的原则。
对马克斯的信任与对杰基的不信任成为鲜明的对比,更影片中更为出彩的地方是以蒙太奇的手法分别将尼克与杰基的逃亡做了一个展示,同时换衣服,同时逃跑,等等。
在情节上,这是表现了同时性,而在人物对比上,这却表现了两位高手的智力水平。
几乎是骑虎相当的,难分伯仲,而杰基之所以失败完全是由于背叛的原因,这便与是否偷盗高手并没有关系了。
很显然,影片以偷盗作为外壳,但表现的却是两组信任,尼克与马克斯之间的对手戏不多,但那种二十五年的交情以及为朋友甘愿冒险的精神还是令人心动的。
相反,尼克与杰基之间不但缺乏信任,而且几乎形成了一种对峙的状态。
这时,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三位演员的安排,扮演马克斯的马龙•白兰度虽然无限发福,但还是突现了他那种嚣张的演绎风格,但当到了最后摊牌的时候,他那种沉默与渴望却是相当明显的。
同样的,罗伯特•德尼罗以自己沉稳而极具暴发力的演绎令这个高手形象极为丰满,但却有很重要的一点,两个人其实都面临着洗手不干的状态,都是一种没落,于是,不仅仅是二十五年的交易,更有相同的心态令两个人的友谊牢不可分。
相反,由爱德华•诺顿扮演的杰基几乎处于两种状态演出,从剧情看一个正常的盗贼与一个假扮的智障,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更令人惊叹的是,杰基这个人物同样具有两种心理变化,一种很明确的是盗贼的贪欲,这也是造成他不信任别人的原因之一,而另一种则是这个人物身上的那种代父之心,是否尊重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够把尼克取而代之,他是否被人们所认可。
从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马龙•白兰度与罗伯特•德尼罗两人之间的纯正的朋友关系,而罗伯特•德尼罗与爱德华•诺顿之间更有一种父子的关系,这是两种不同的友谊,前者愈久而弥深,后者则暗藏杀机。
所以在演员搭配上,这个故事集中了老中青三代知名演员,这种年龄层次的差距是造成影片人物心理动态的原因所在。
《大买卖》并不算一部极出彩的影片,但无论从故事还是人物表演上都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而且主题明确,是一部很纯正的电影。
韩兮2007-6-20于通州
倍感期待的片子,三位个性男星,从出现字幕“DeNiro”开始,连那段为打出主创人员名字而存在的过场戏,我都觉得特别有张力,瞪大了眼睛盯着看。
也是因为最近没什么时间看片子,饿的……第二个登场的是马龙•白兰度。
象吊人胃口一样,先给出戴着帽子的背影,白西服,然后转身,脱帽,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儿呈上屏幕。
没关系,人都会老的,至少这张脸还有三分熟悉、三分亲切。
最后才轮到小字辈的爱德华•诺顿,这次他又装了一回智障。
外表斯文,内心强大,脑瓜子好使,看着就有股机灵劲儿,或者说藏着一丝狡黠,而且,在很多片子里,他总要成为掌控局面的那个人。
白兰度老头对德尼罗说:“你以为我会找个白痴跟你合作吗?
你得承认,那小子有两把刷子。
”可惜,演技佳,长得也不赖,一口温和的中低音,怎么就始终不能大红大紫呢?
叹气,还是那种形象充分正面,性格更简单、热血一些的英雄人物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啊。
本片中,诺顿的角色有些苍白,有点阴狠,他与德尼罗的一少一老,务求形成对比。
比如,德尼罗持重求稳,诺顿就喜欢冒险。
德尼罗在开头的一次单独行动中被女主人察觉,他从背后将女人制住,告诫她:“别回头看我,我不会伤害你。
”而后来诺顿遭遇类似的情况,却令对方转头,加以威胁,再关进小黑屋。
性格不同,结果也异,最终年轻人被摆了一道。
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诺顿这个角色有些“为了失败而失败”,不过也没关系,就当在两位前辈面前认个小伏个低,好像高手比武中主动卖个破绽着了一招,很好,很有礼貌。
男人戏中,还有一个不算漂亮(个人审美)的黑人女角色(Angela Bassett),戏份不多。
她和德尼罗在家中分立镜头两侧、隔着一堵隔断墙对话的那场,画面看上去中规中矩,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同时也简洁地交待了德尼罗的处境:想洗手不干云云,最后一票云云,大贼总是如此。
纵观全片,关于“偷”的故事讲得很干脆,几乎没有展开什么其它支线情节——和题材同类的『盗火线』一比,这点愈发明显。
开头就是德尼罗在开保险柜,紧接着白兰度出来布置新任务;结尾,偷窃行动一完成,ok,电影马上结束,黑屏,出字幕。
非常直截了当。
当然其实也有不少遗憾,比如,我总感觉有些情节象买密码等,设计得相当随便;几处诺顿的行动显得刻意;比如高潮部分德尼罗在处理爆破的十几分钟里,几个保安死活不肯下来查看一下(监控出了问题去巡视一下会比较合理吧,那样两位小偷不就没戏了?
)……算了,无视之。
http://sandgrit.blog.163.com/blog/static/41920702200773011393988/-
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爱德华·诺顿,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
为了还清爵士吧的贷款,为了能有足够的资本和心爱的空姐黑珍珠度过美好的后半辈子,为了帮25年的老朋友兼销赃人马克斯一把,神偷尼克决定冒一次险。
他的搭档杰克也不是省油的灯,扮智障功夫一流。
他们的目标是海关大楼地下室保险柜里的法国国宝——宝杖,小伙子负责搞定保全系统,神偷负责开保险柜。
当然任何有关偷盗的影片都会出很多状况,无论是策划时的困难还是实施时的意外,这次不但有困难,还面临着伙伴的背叛,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姜还是老的辣。
最终老人抱得美人归,小伙子一无所得还被全面追捕。
铜墙铁壁保全公司,挺逗的名字。
监视器坏了也不立即去地下室查看,外国的政府人员很没有责任心啊。
吸盘滚轮代替了壁虎功,不用正面精巧的开锁而是侧面精巧的爆破。
三流打手一脸坏笑地看着杰克的表情很有喜感哦。
一部剧情还行,演员表演很到位的影片!
自己都不记得究竟有多久没有看电影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心情。
一直觉得,看电影一定得静下心来,慢慢观赏,除非是那种用来消磨时间的娱乐片,否则我是不会轻易开始去看一部电影的,生怕亵渎了一些经典,所以电脑里面还躺着许多公认的经典,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去触碰。
《大买卖》是我一直比较期待的一部片子,因为是诺顿的作品。
此片号称是聚集了老中青三代最有表演才华的三位巨星——马龙•白兰度、罗伯特•德•尼罗、爱德华•诺顿,光是听到演员阵容就能让人热血沸腾,想象着他们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但是很可惜,影片并没有取得预料中的结果,反响并不太大,而且据说是导演过于放纵三个演员的发挥,反而忽略了影片本身。
不过没有关系,我就是作为诺顿的影迷去看这部片子的。
有时不抱希望,反而会收到意外的惊喜,看完片子后发觉,它也没有评论与想象中的那么差,虽然前半段的确有些沉闷,但是演员的表演确实值得一看,细腻、不张扬,但又蕴涵着强大的爆发力。
此片讲述的是老的不能再老的大盗偷宝的故事,不过又没有像一般的盗宝片那样利用帅哥来吸引眼球,或是玩那些令人绚目的高科技,亦或是激情四溢的动作场面。
它似乎连盗宝片所应具备的基本元素都没有。
作为一部劳师动众请出三员大将出演的片子,剧情的确有点单薄苍白,影片也似乎是在教人一个道理,干任何事情,包括做小偷,都得自律。
既然连导演都以演员为噱头,那么我们就只关注演员好了。
爱德华•诺顿出演此片时正如日中天,被誉为这个时代最具天赋的演员,只不过他没有选择走一条巨星的道路,而是选择了当一个演员。
由于过于沉迷于独立制作的小成本影片,如今已没有了当初的气势汹汹。
他在此片中照例演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大盗杰克泰勒,还有智障布莱恩。
他在不久前的上海电影节上透露,他不喜欢演那种一眼就让人看懂的角色,喜欢演那种受到精神困扰和感情创伤的人,这就是他老是演这类角色的原因吧,还好绝不雷同。
智障布莱恩一如既往地出彩,可是杰克泰勒又是个没心没肺的叛徒,当我看到最后他与罗伯特•德•尼罗通电话知道自己被骗时那无奈而又气呼呼的表情时,只想到了两个字——活该!
真的很活该,但又对他恨不起来。
他演了太多的坏蛋,但是每一个坏蛋都不能让人恨之入骨,也许你会说坏蛋不让人厌真是失败,但是,事实上,他很成功。
不论是坏蛋还是智障亦或是精神分裂,人们在潜意识里总认为他那书卷气的外表下是一颗善良的心,以及聪明过人的头脑。
总之,这个男人很叵测!
罗伯特•德•尼罗,大家总喜欢把他和艾尔•帕西诺拿来比较,他们两个的确是一个时代里电影演员中的佼佼者,不过,和艾尔•帕西诺相比,罗伯特•德•尼罗更能让我喜欢,原因很简单:他有着一张比帕西诺英俊的脸。
所以,罗伯特•德•尼罗是幸运的,他只要付出少许,就能够得到女人的尖叫与迷恋,而帕西诺,他的努力得到的更多是别人对他实力的赞许与尊敬,当然,这种幸运也体现在奥斯卡奖中。
其实,罗伯特•德•尼罗的影片我看的并不多,包括他那著名的《愤怒的公牛》,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与帕西诺在《盗火线》里的颠峰对决,他处心积虑的设下圈套,让老谋深算的帕西诺暴露在了众目睽睽之中,当帕西诺环顾四周,突然明白棋逢对手时,他正站在高处,浅浅地微笑,有些得意,但不至于忘形。
《大买卖》中,他依旧是沉稳的大盗,睿智、深情,失手时,可以看到他内心的恐惧,但是他用自己的经验很好地克服了恐惧,逃出升天。
不过,隐隐觉得,他的艺术生命不会长过于艾尔•帕西诺,只要看了《拜见岳父2》就可知道,仿佛在一夜之间,他的相貌、身材完全走形。
马龙•白兰度,他的江湖地位相信不用多说,事实上,只要一提到经典的电影和经典的男人,必然会提到他的名字,他好像已经成了一代演员的象征。
由于年龄的关系,我看他的电影更少,在《大买卖》以前,他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超人》中父亲形象的惊鸿一瞥。
实际上他在《大买卖》中的戏份也很少,而且体型酷似沙龙,只有在穿着长袍踱步时还能依稀看到当年挺拔的影子。
影片看的虽然不多,但是关于他电影的评论倒是看了不少,特别是写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的表演,说他在阳台上,中枪倒地,在死亡的一刹那,瞳孔瞬间放大,真是万分惊讶,如此演技,登峰造极!
三个不同时代的演员在这部影片中一并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都有着一张英俊的脸和过人的表演天赋,但英俊地远算不上美男子,他们能在表演世界里确立名号靠的是对表演的热爱,以及为了电影可以牺牲健康的精神。
三位演员究竟谁更伟大,谁最优秀,众说纷纭,而且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判。
老的有经过时间的历练而沉淀下来的稳重与睿智,少的有年长者不敢奢求的青春与灵动。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包括演员,都只属于他生活的年代,都打上了一个时代深深的印记,错过了一个演员的巅峰期,就等于错过了他的一切,从此,你可能还会喜欢上他,但很难崇拜他。
就像对着现在的少男少女们拼命灌输上面的三位演员多么卓越,他们也许会点头赞许,但是转过身去,只会为奥兰多•布鲁姆这样的小帅哥心动尖叫。
所以,每个人喜欢的演员不同,不用惊奇,也不用老是去想,他们为什么会喜欢他?
为什么我不喜欢?
喜欢一个人,只因为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碰到了某个人令人心动的时刻。
这是机缘,不能创造。
生逢诺顿时代,却错过了罗伯特•德•尼罗和马龙•白兰度,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写于2007年12月
开始真没觉得片子怎样,虽然有大牌的罗伯特 德尼罗、胖的没有样子的马龙白兰度以及号称实力派的爱德华 诺顿,虽然片中能看的SG其实一个都没有、能看的美女可能就是片头被吓哭的那一位,不过将近130分钟的片子,看到50分钟的时候就开始屏气了。
开场就展示出了德尼罗的身手及作风,让我又想起他最经典的《美国往事》,事后逃之夭夭潇洒的做自己爵士酒吧的老板,还拥有看得过去而且爱他的女友,这样的日子本来挺不错。
可坏就坏在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胖的不行、几乎无法与马龙 白兰度这个名字匹配上的、他25年的搭档出现了,才有了最后这一次又惊又险的考验。
确实是大买卖,法国国宝啊,一向谨慎的他都被吸引了,不过自打他开始违背自己做事原则的时候,就知道这里一定没好事,又回到那句话,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片里连续出了两个这样的人物,这回德尼罗怎么处理呢?
当那个扮演痴呆的爱德华 诺顿出现的时候,还真被他蒙过去了,离实力派的头衔越来越接近了,德尼罗都可以算他师爷级别的了,这个计划进行的时候仿佛就是德尼罗在带一个新人入门,如何打开保险柜如何破译机要重地政府大楼的密码,并且告诉他自己做这一行业最宝贵的经验,可惜年轻人没有听进去,真是大鹏展翅恨天低啊!
每当德尼罗进入底下道我的心就提起来了,尤其是这个计划从开始就与两位计划者设计的不太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祸不单行。
看着德尼罗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心里还真佩服他怎么那么轻车熟路,工具带的是一应俱全啊!
不过他自己吊起来之后事情就不那么美妙了,爱德华 诺顿显然是想晾晾他,让他知道自己的重要。
估计就是这个时候这小子开始出卖了自己的意图,而也是这个时候提醒了我们的老姜,必须要留一手,不能被这嫩葱牵着鼻子走,或许他早已留了一手,只不过最后用在了爱德华 诺顿的身上。
设计偷窃计划的时候并没有提到坚固的保险柜是如何被打开的,没想到德尼罗竟然利用物理原理,太邪门了真是!
利用他的智慧与沉稳得手之后的他还要过最后一关,就是那个嫩葱,竟然站在他面前要尊严和宝贝,并且想让他这位师爷在镜头前露脸。
25年的从业经验并没有让我们的德尼罗屈服,饭碗砸了命不能砸啊,警报响起两人各自逃亡。
嫩葱以为自己得手,兴奋的估计跑了至少半小时,我也以为会这样的结束,我们的老姜面不改色的宣布自己获胜时,嫩葱感到太意外了,我也很意外然后恍然大悟。
很喜欢最后片尾的音乐,德尼罗凭借他的过人之处笑到了最后。
看完之后总算踏实了,确实这片子场面、阵容没有什么特别,而且有些盗匪片一贯的套路,但情节的跌转还是值得回味,尤其是里面的爵士乐,还有心目中永远的罗伯特 德尼罗~!
前面老头和杰克的小打小闹,最后杰克真诚的向老头道歉的时候,让我以为这两已经成功绑在一块了,不计前嫌,合作共赢。
再加上一起经历计划盗窃中碰上的挫折,拿下平面图,拿下密码,拿下保险柜,多么温馨又和谐,努力认真的人果然是最帅的😌 谁知道这一个半小时仅仅只是作为铺垫,为最后的几分钟送上最刺激的高潮,让你惊喜中带着惊喜,你简直无法相信杰克的叛变,加上老头那遭受背叛后委屈🥺的表情,还要狼狈的逃脱,实在是太惨了。
当杰克打电话向老头挑衅的时候,我这时候就预感大事不妙,一是车站的广播暴露了位置,二是老头的报复肯定比狂风海啸来得更加猛烈。
真期待着杰克最后是怎么死的时候,一场反转让杰克当场楞在原地,小丑竟是我自己,简单的结局虽然少了些大场面的争斗,但也更好的反应了杰克自大的弱点,尝到点甜头就得意忘形,却别忘了姜还是老的辣。
你说你没事惹他干嘛,还是太年轻了呀😂。
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剧情实在是老套得掉渣,如果不是冲这三个重量级的演员,我肯定在十分钟之内就会掐掉这烂片。
不过正因为有他们的演出,这部电影才有了可看之处,演出了一些电影之外的意味。
小偷德尼罗老练沉稳,少年天才诺顿一心想一步登天,而胖子(我看了半天才认出他是白兰度)则处于危机之中。
他们共同整出一个关于信任和尊重的故事。
其中诺顿演了智障相当出彩,他游走于智障和天才之间,演技了得,其实在我心里我很希望他是最后的赢家,可惜年少冲动的他最终还是败在了成熟老练的德尼罗手里。
我想说的是,作为年轻的我们,很想在父辈眼中搏出位,尽管我们那么的努力,那么想得到尊重和赞许,可是他们依然只会用自己的水准来评判。
对此,我们毫无办法,要么冲动的去反抗(大多都以失败告终),要么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熬。。
熬到父亲的那个年纪,再制定下自己的标准,去衡量评判对抗下一代的蠢蠢欲动。
低调,并不代表不自信,就如高调并不就是自信。
真正有实力的人,从不需要通过高调来吹捧自己,他看得清前面的形势,看得透自己的能力,知道什么是百分之百的把握。
太过于高调,就像踩在云端,看不清局面,看不透自己,结果栽跟头的还是自己。
把你要的东西列出来,计划如何在25年内得到它们,一点一滴的积累。
天,如果不是看评论,都不知道那个老头原来是马龙.白兰度看过欲望号街车,看过教父,却硬是没有认出来,太惊讶自己怎么对马龙的脸这么的不认啊.说实话,就是冲着De Niro的名气来看这个片,虽然对其不是那么的长草.片子的节奏很慢,也很平以为后面有会出现起伏高潮,就一直忍住看下来.结果,几乎放完,丝毫没有感觉.唯一小小挑动了一下是最后的结尾的一个小悬念吧.从爱德华诺顿操纵摄像时候,他让De Niro等待,开始奇怪,怎么,难道他要整他?接着,似乎又一切正常,得手.紧接着出现了内部的争斗,爱德华诺顿出现,用枪指着De NIro让他交出宝杖,并且很不厚道的让他几乎被摄像头抓拍到紧接着,两个人的大逃亡.看到这里,心里有些憋屈,太不厚道了,盗亦有道吧,竟然如此的不厚道.正感慨着,结果扬扬自得的爱德华打了一个电话,De Niro,很平静的说,你以为你得到了什么?挂了电话.呵呵,心里一闪,果然,原来老道的De Niro早已调包了.终于在长长的影片最后给了我一个小悬念,小憋屈,和小发泄.三大影星,有100%的理由可以把这个片子拍的更好.所以,评分不高,唯一的就是过过瘾看看巨星的表演吧.ps 爱德华诺顿,扮演智障,倒是挺象模像样的呢,呵呵.
2015 6.8 补完本片 总的来讲算是合格的商业片吧 合格的片子可以三星啊演员加一星四星应该是有的看在那么多人装逼打3星的份上加一星啊 哈哈确实相对于本片的阵容来讲 编剧实在是随意了点 总结了一下 合格与好看之间的差别真就是那么一点 这片子怎么说编剧太不用心了 前面有个提问说那个空姐的情节让人莫名其妙确实是如此 把回答黏贴在这里:感觉这片子导演演员都在线上唯独这编剧 信号太差还是咋滴 时不时就掉线了 看后面你只能脑补这jonny是空嫂的前男友啥的 然后老男人问她那句就是调侃吧 两个人都是开玩笑了 话说那气氛绝壁是有套路的感觉 结果 尼玛 人家背景清白得很啊其实关于空姐这一段 不是立了很多的flag吗 德尼罗自己反复说干完这最后一票啊 老白吐槽他说你每次都说这事最后一次 他自己表白说这回一定是 老子要买下这酒吧过安生日子咯 然后诺顿还问他啥事值得你这么冒险 肯定是有原因啦 转背镜头就落到他这空姐女友身上 你说这里要不出点啥事 这不是逗逼摸 失望另外所谓合格与好看之间的差别 这片子就是情节太单线了 其实后面说到那个黑帮老大来讨债的段子 这里明白着可以设计一个二层冲突 而且老白自己也说了他害怕了所以说漏了嘴 那个老大债主也知道有这么回事 如果诺顿的反水能够和这联系起来 明显比他在剧本中设计的无厘头中二少年形象要合理多了吧 还有一点本来这里还有个伏笔就是是谁藏了这东西在钢琴里面 按理说这权杖的主人也是来历不明的道友 这伙人费这么大心思把东西藏钢琴里带进来,结果千算万算却因为白蚁的检疫不过关被扣了 这本来就是很好的一个戏剧冲突难道 结果这么重要的东西说让你扣了就扣了 一点交代都没 其实这样算起来 有这些情节串一下 应该可以是一部很猛的神作的 结果都被编剧这么浪费了至于说演员 老白的角色算是本色演出吧 好喜欢他后来这些半百老头神经病的形象 做浴缸边喝酒的猥琐神经质 差一点全金属附体了 这种迟暮英雄的形象 猥琐又狡黠 蛮好的 德尼罗就不要说了 这才是合格的怪蜀黍啊 做事稳当啊 不靠谱的绝对不碰 讲义气又重感情啊 老白死狗一样求他 他明知不对劲还是接了这活 你说他为了女人吧 可是人家一直头脑清醒啊 进去知道留条后路 拿了东西知道掉包以防万一 嗯嗯 机智至于诺顿 吾能说他完全没有气场吗 在德尼罗大叔面前 起码这片子里还是嫩得很 而且 编剧tm跟他有仇啊 完全是在坑这个角色好吗 就像我前面说那空姐的段子 这编剧感觉是前后两个人凑的 前面是一个 后面开始行动的是一个 这后面你要体现诺顿是个心机沉重的中二青年你前面怎么不描写一下他的心里 所以在诺顿第一下 故意不关监控 让德尼罗卡在空中的段子就很莫名了 搞半天其实中二少年就是想整整这个前辈 看他吃瘪了 而且这里还有个那个老头的伏笔 你下来这时间长了肯定会出事的 你这里浪费时间真的大丈夫啊 然后你之前潜伏那么长时间 暴露了你以后怎么混 既然你这么狠不怕 我以为会一枪打死那老头也体现一下你这神经病的性格吧 结果还只是把人关起来 门都不锁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话说最后实在不能吐槽的就是你去抢这个东西吃独食的原因就是因为气不过德尼罗倚老卖老 要证明自己年轻人的实力 话说演到这里 你自己不觉得好笑吗 这德尼罗也没有演成一个趾高气昂的样子啊 说不通当然咯 这些评价都是介于一部好电影的基础上 本片如果只是做为商业片来讲 还是不错的 那些神经病什么一开口就说我去 一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 这么老套的情节的你们怎么不去死啊 偷盗片 尼玛猪都能猜到情节啊 肯定是偷出来了啊 最后主角团队没偷出来的 那是喜剧片或者悬疑片了 谁tm要看一部最后主角团灭的偷盗片啊 什么鬼 再说你这些人以后都可以不要看电影了啊 因为除了悬疑类可能可以一个模版无数种演绎 其他的不都是套路吗哪一种类型的片子是你没看过你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结果的 所以说中国电影差 观众水平也差 都一样的框架当然看的是细节啊 蠢偷盗片看啥 重点不就是看偷的过程吗 话说这片子里的细节还是设计得蛮好的啊 比如一开始去黑电脑 装逼的黑客队友碰到对面的nb杂兵程序员 结果这货骂半天就是想搞点钱而已 这个就很不落俗套啊 而且很生活啊 然后是海关一开始不知道这是啥没当回事反映过来马上加强防卫也是合理的交代 最后开保险箱历来是这类偷盗片的重头戏啊 这里也蛮有心意的 也符合之前 诺顿看了德尼罗的计划吓了一跳 诺顿还问这样子15分钟就能搞定 人家很淡定的说 就是简单的物理原理啊 最多15分钟 我当时就想这下肯定是要暴力拆解了 不过真没想到是这么玩 话说高手就是高手 有时有就是一锤子下去走人的活啊 帅逼 可惜的还是这编剧 话说 这么屌炸的套路之前应该多铺垫一下 比如德尼罗应该询问诺顿有关建筑类上下水管道平面布置的细节 一头雾水的诺顿和观众就更能体会德尼罗的强大了 最后一段感觉还是稍微平铺直叙了点最后逃跑那个伏笔也很好 总得来说 这一段偷盗过程应该是基本上满分合格的 除了诺顿出场让人莫名其妙的反转以外
是我超爱的两个演员,情节简单,真好。”写下你想要的一切,用25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的积累“。恩,25年,好的。
典型的类型片,非典型的商业片,节奏有点慢,但不影响它的精彩
事先没看简介,结果被卡司吓到了,强如诺顿也只能心甘情愿做做绿叶。导演集中2小时于主线剧情,放弃对支线的展开这点很明智,在类型片中也算是有诚意的了。
以这三位演员的水准,这部影片质量是有些差了
同类型的犯罪片太多了,这个虽然加入许多感情因素,但前三分之二真的有点沉闷。要不是三个大牌参演,估计我就弃了。结局比较意外吧。姜还是老的辣。
从此资深电焊工过上了性福滴生活。
一边偷东西一边内斗,比较传统的剧本,因为德尼罗和诺顿互飙演技而增加了观赏性,可惜高潮烘托略嫌不足。
fuck。。。。没味儿的电影
年轻的爱德华诺顿台词真差,张不开嘴。前面组团还行。后面节奏好差。啥一套,找了这么多牛人,就这种剧本。第一次见偷抢拐骗弄的和敬老院打扫卫生一样,光看诺顿擦地了,慢死了。
还算一气呵成 主要看演员
老的经验丰富、作风谨慎,小的野心勃勃、有天赋。要是两个人的角逐再高难度点就好了
羡慕嫉妒恨,各种大盗小盗。
索然无味,毫无高潮,前戏过长,戛然而止。(PS:话说这片子里炸保险箱的手法在《流言终结者》银幕神偷特辑里测试过,结果是Plausible……)
节奏,剧情,演技,配乐。四星。拍摄在蒙特利尔,多一颗!
6/10。无论是多么牢不可破的目标,无论大盗对自己的手段是多么自信,背后总有本领更加高超的高手去突破障碍、更胜一筹。偷盗片情节发展的高潮必然是偷盗实施的过程,大盗们为了按部就班地逼近目标,得制定好一套完美无缺的行动方案、获得安保系统的密码信息并多次模拟练习,所有精心策划的细节将由演员灵活的肢体表演,在密布红外线、监控器和坚固保险箱上方的狭小空间内活动,夺得宝物、溜之大吉。和《偷天换日》一样冲突设置依然是好贼与坏贼之间的较量,坏贼的背叛和干扰成为好贼是否成功得手/调包的关键悬念。诺顿又扮演了一个高傲贪婪、假装残障人士的奸角。
罗伯特·德·尼罗和爱德华·诺顿主演,大半部分较闷,白痴的演技较好
只能说很无聊很无聊的影片两个小时的内容就是为了多给明星增加戏份罢了
一般吧,要不是诺顿还真不能看。。。
[PhD] 姜还是老的辣
前面节奏慢后面节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