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又一部大鹏最佳。
王一博终于有一个代表作了,他的傻直男塑造得挺好。
街舞题材天生的青春感、燃的属性太强了,很容易把气氛带起来,这部戏刚好选择的也是小人物励志的角度,热血感就会更强。
硬挑几个小毛病,1,妈妈的餐厅没必要搞那些蜡像,喜剧性不强,却弱化了真实感,舅舅那个人物也挺多余,如果集中就做母亲对他的不理解再支持,后面会更燃。
2,男主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参加别的团,以前没机会,但代替凯文后已经火了,肯定会有很多机会了吧3,教练中间让凯文回来,小陈离开的原因,铺垫得不够,有点强行4,黄渤那个教练塑造得一般,有油腻的部分没问题,但沉下来的时候,中年人的无奈、真实感部分略弱,他如果有家庭可能会更好点,孤身一人,感觉他要失去得不是太多。
总觉得这个教练有点架空。
5,其它队友接受小陈太轻易了,队友之间的情感可以更深一点6,赞助商那个人物前后有点不统一,转变突兀7,男主第一次团队表演时为何那么害怕,虽然普通人都会害怕,但这种害怕紧张危险性不高,正常人都能克服,就显得男主在克服心理恐惧时的不容易,教练对他的帮助不够大了。
8,妈妈为他去唱歌那里,感觉妈妈的牺牲感比较弱,如果去大排档那种地方唱歌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实总的来说,就还是有一点悬浮,现实感不是太强。
但优点是整体节奏流畅、街舞部分都拍得很燃,男主的人物塑造很成功。
预计票房会很好。
文/梦里诗书小人物的梦想是《热烈》预想表达的内核,但遗憾的是这个逐梦故事几乎没有关于细节的打磨,街舞在电影里的体现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版套路,当励志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看似喧闹下的空洞,使关于梦想的热血变成了苍白的口号。
励志电影是一个好拍却也难出经典的题材,说这个类型好拍无外乎就是有梦,追梦,梦成的三板斧,说其难出经典是很多类型电影都陷入了这个千篇一律的模版中,迷失了什么才是自己作品应该去抓住的重点,《热烈》最为明显的问题无外乎于此。
电影展现的是街舞,但作为一项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的舞蹈,电影对街舞的理解只我看来只停留在了炫技上,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人热爱这项舞蹈?
街舞本身不同于其他舞蹈的独特之处又在哪里?
这些本该是《热烈》的着重点,但在这部电影中却是语焉不详的。
在一个本就没有孕育街舞文化的环境里,当街舞成为了可以被随意替换成任何舞蹈的运动,电影里所展现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为了无垠之水。
拿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来说,开始电影给出的设定,只是一个自学街舞,平平无奇的少年,但电影为了把他一步步推向神坛,可谓一路开挂,这导致所谓的小人物逆袭,是建立在一个万中无一,且不需要成长的绝世街舞天才之上的,这已然不是主角光环了,而是草草了事的敷衍。
对人物塑造的敷衍,并不只是在陈烁身上,包括陈烁的家人身上都有着明显的工具人问题,电影的情感线本就依赖于亲情和教练情,但这两条线在电影中的存在既没有多少打动人心的泪点,相反还使电影变得冗长乏味,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岳云鹏饰演的舅舅,这个角色除了给观众带来了些许的笑意外,毫无存在的必要,即便是完全删除这个人物,对电影剧情也不会产生丝毫影响,那为什么大鹏要去做这样一件事呢?
无外乎就是增加电影的噱头卖点。
当一部关于竞技运动项目的励志电影,既讲不好运动本身,也没有真挚的情感,《热烈》所做的只能是一味用小人物来去鼓吹热血,甚至还要去找一个富二代来扮演反派,以此激起普通观众对逆袭的“爽”感,这种做法看似使电影有了戏剧张力,但仍旧无从掩盖其本质的空洞乏味,而如此编排的励志,更早已完全脱离了实际,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最终完成的只是导演大鹏对小人物生硬造作的的假嗨。
梦想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是人砥砺前行的动力,而这也是这类电影本最该让人热泪盈眶的地方,但《热烈》所做的只是用套路的模版加流量明星熬制了一碗让人难以下咽的热鸡汤。
對岸今年最好的勵志片,雖然瑕疵不少,套的也是勵志片最常用的公式,但是這公式在大鵬對小人物精準、平淡、純粹的生活日常捕捉下,觀眾可以看到王一博飾演的陳爍那份對街舞的熱愛,即便生活再困頓、運氣再不佳、街舞的動作再高難,他都不曾想過放棄街舞。
因為熱愛,打三份工下班也照樣練舞;因為熱愛,當富二代的練習走位代打也甘願;因為熱愛,為贊助廠商當滑稽小丑跳舞也甘願,那份執著、那份倔強、那份為街舞甘願燃燒一切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也感化了身旁的人。
黃渤的角色作為昔日跳街舞的老屁股,為養起一整個團的卑躬屈膝,到最後甘願放棄富二代贊助,只為與真正有熱情的人共跳街舞,是典型的理想主義回歸初心的展現。
大鵬對街舞的研究在第三幕的尬舞比賽直接來到高潮,前兩幕的平淡、日常化鋪陳到第三幕直接炸裂,街舞比賽調度走實景近拍的方式,營造出如親臨現場的熱血感,又燃又熱血。
王一博作為一位演員的努力到了第三幕我也確實能認可了,他對這個角色的努力都在第三幕高難度的街舞動作有了結果,為人生創造驚嘆號大鵬用了魔幻寫實的慢動作鏡頭,讓黃渤與王一博合攻,創造了定格一瞬間的驚嘆號,而那一瞬間的驚嘆號,便代表了街舞人在做高難度動作時那毫不猶豫、奮不顧身的奇蹟瞬間。
片尾曲直接拿五月天的《倔強》來放,聽著聽著也聽明白為何大鵬不找人做主題曲,而是直接買版權來放了,那份對夢想的不屈不撓,正是片中王一博飾演的角色的真實寫照。
《熱烈》作為一部勵志片套路且不完美,但可以在大鵬的鏡頭下感受到一股真誠,一股沒有主旋律渲染單純逐夢的真誠,衝著這份真誠確實能給予大鵬肯定了。
PS:目前看的版本是泰國愛奇異的4K串流版本配網友自己戲院錄製的音源,畫面沒問題就是環境音太弱,等國內網播了會特別為了第三幕的環境音營造再以5.1環繞聲道的規格重溫一次。
一句话概括:演员跳舞很努力,镜头表达很糟糕。
先谈谈镜头的问题,作为一部展现街舞的电影,虽然有主人公成长的故事,但拍舞蹈场面时,能不能专业点?
最后的大决赛,感觉十分潦草,很多好看的舞蹈动作根本就没有呈现出来好吧,白瞎了那么多优秀的街舞团队。
舞出我人生 (2006)7.72006 / 美国 / 剧情 爱情 歌舞 / 安妮·弗莱彻 / 查宁·塔图姆 珍娜·迪万真正能让人因为舞蹈PK燃起来的电影不是我说,大鹏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把握,还是没有那些专业出身的准确。
尤其是有些镜头的剪辑,甚至还有点混乱,会十分影响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情绪(演员们很卖力,但是看的过程中就是燃不起来)。
众所周知,王一博偶像出身,热爱街舞,表演略显青涩。
但这部电影,就像是他的私人定制,将他所有的优点都展现了出来。
单纯的人设,干净的外表,专业的舞蹈......全程都能让你立体地感受到一个热爱街舞的年轻人是如何破茧成蝶。
这部电影,比他早期的一些作品感觉更适合他,而且由黄渤、刘敏涛这样的老戏骨配合,让他的融入更加自然。
喜欢奶狗的,这部电影就看一博,喜欢狼狗的,看卡斯柏 Casper Chu就行。
眼神凌厉,身形修长,二世祖的样子拿捏得分寸还不错。
其实电影最后,我挺心疼男二的,因为看一博就知道,想要跳舞跳得好,除了天分之外,肯定要付出无数艰辛的努力。
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他竟然能跳到这种顶尖水平,首先一定是因为热爱,其次就是他默默的努力。
虽然他不经常跟大家一起练舞,但舞技的精进总不会凭空产生吧,最后惊叹号夺冠后,他和教练和好的样子,让我有点小感动呢,这可能就是热爱的力量,也是一群人能化干戈为玉帛的原因。
Ps: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认识的张祐维和蒋龙,在这里面竟然都有戏份,出息了!
有些电影,不需要去影院亲自看其实就能知道结局,本片也不例外。
男主家境贫寒,但是努力奋斗,在即将看到曙光的时候,迎来人生的又一个谷底。
天无绝人之路,触底必定反弹,男主在朋友的帮助之下,最终获得了成功。
故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甚至把很多的电影归结一下,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可是就是这么一部已经知道剧情的电影,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去影院观看。
就如《明日的我和昨日的你约会》中说的“就算是事情重新发生一遍,该快乐还是会快乐啊”。
对于《热烈》我也是这样感觉的。
一到关键情节,我基本可以猜出下一步剧情应该怎么发展,但是大鹏导演对于故事节奏的把握,用笑点化解紧张,每一次的猝不及防,使原本的笑点无限的放大,功效翻倍。
特别提一下蒋龙,我心中的宝藏喜剧演员,就是饰演垃圾桶赞助商董二浪,AKA巨浪的演员,他说自己曾经逐梦街舞圈也算是对他演《逐梦演艺圈》的调侃。
还有就是一些《这就是街舞》里的舞者亲自参演,当镜头到养生舞者,也就是喝茶的乔治的时候,我差点儿笑喷。
到最后看乔治单腿空翻,我的天,炸裂!
其实,人生的剧本也大差不差:生、活、死亡。
只不过在这样的大框架之下,有的人生的伟大,活的精彩,死的光荣;有的人生的渺小,活的艰难,死的委屈…将框架的关键词修修补补,替换改变,又能变换出很多不同的细节,每个人的故事都能囊括,但又完全不同。
做自己,过自己的人生,这似乎也是《芭比》的一个主题。
《热烈》于我,不仅仅是一身的鸡皮疙瘩,也是对大鹏导演的赞叹,更是两个多小时的观影享受。
当我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奔跑的小伙儿被半米的栏杆绊到在天空飞翔时,我心中早已一步踏上栏杆,翻转360度,华丽的落地鞠躬,然后说到,感谢惊叹号!
生活需要热烈!
《热烈》最大的“敌人”是谁?
作为一部励志片,主角以及主角团在向前冲刺的过程中遇见外部的困难和内心的挣扎,从而强化性格,完成成长蜕变,那么放眼整个片子,剧作上的阻碍力量是什么?
看似是凯文,以及凯文所带来的艰难选择,这些选择落到每一个作为小人物的舞者们身上而带来命运的颠簸以及心灵的风暴,可是我们去看凯文这个人物,实在有些过于扁平了,完全没立起来,那么主角及主角团的成长蜕变和选择就变得那么无力,那么轻飘飘的。
在以陈烁和凯文形成的两方力量中,他们应该达成某种呼应、平衡,他们都是那么的执着、靓丽、坚韧……可是却都没有写清楚他们的生活信念。
源于不同的家庭、出身环境甚至阶级,他们站在各自的山头,因为脚下的风景而凝聚在心里各自不同但都强烈的力量,两股雄壮的洪荒在青春的色彩上炸裂,这是我更想看到的。
看了《热烈》的视听高潮,极为热血,大鹏选择了街舞作为本片的视听造型创意创作,确实美妙,在看本片之前,了解过这是一部关于街舞的电影,但是前几年流窜好几部关于街舞的综艺,看完并不觉得它的视觉造型有多感染人,但大鹏做的确实好。
正是因为做的好,所以从高潮看统一,反溯全片想聊几点:首先,关于这场视听高潮的展现,无论是对街舞的呼应还是作为剧作上的高潮段落,都极为重要,所以关于“全国街舞大赛”这个剧作点,前面并没有一直强调,甚至在人物出场的时候也没有锁在一起,关于这点,林超贤的《激战》就做得很好,而且将外部行动(赢得比赛)和人物内心情感结合在一起(向父亲证明自己),所以,在《热烈》这里,其一没有在开端部给予主角这个外部目标(外部行动),其二,也没有写出深刻,即街舞对于主角意味着什么,对于主角的内心意味着什么。
其次,在高潮段落的最后一回合街舞比拼,也是事关“惊叹号”输赢的一场,陈烁和凯文的battle,陈烁用出了狂派、甩手舞、locking……各个舞种的招牌动作,这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因为这是“惊叹号”舞团每个兄弟姐妹的招牌动作,都是陈烁在惊叹号的日子里,他们教会他的,如今陈烁身上压着队伍胜利的关键,剧作上这样表现,确实很棒。
在很多励志片甚至是在商业片里,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爱”,任何个人的争强好胜停滞不前,最后都会被团体的友谊,也就是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所消解,获得成长,电影就是写这个。
所以,电影也想着力表现这点,即高潮段落的蒙太奇,无论是回到老家工作的彪,还是小沈阳,或者丁雷的前妻,还是洗车店里同事,他们都在关注着比赛,甚至热泪盈眶。
但是这些舞蹈动作的产生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也就是,我们如果没有目睹——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里教会陈烁这些动作的情节段落,没有这样的前面的强调,那么高潮部分这一招的良苦用心就会大打折扣。
商业片里,打动人的从来不是高潮本身,而是发展部份的一点一滴,这些一点点输入进观众的内心,它们像埋的火药一样,那么当高潮来了,在观众心里生效的就会是整个电影,而不仅仅是高潮本身。
最后,是那个决胜一击的“惊叹号”舞蹈动作,虽然在观众的心理,文字的“惊叹号”和符号的“!
”之间的能指与所指已经很牢固了,但是我觉得,为了这高潮中的高潮,前面也应该在视听语言上多次强调“!
”的符号,尤其是讲它和人物情感的叙事联系在一起.综上种种,高潮段落这道大餐才会色香味俱全。
热烈的故事情节比较中规中矩,还好讲得不无聊,可以吸引人看下去。
但我这说的只是故事层面哈。
整体上,电影看得很嗨,主要是街舞看得嗨。
可以说,虽然是个四平八稳的命题作文,但是稳扎稳打,水平也可以。
最后比赛那里,黄渤饰演的丁雷上场替补,是个小意外。
毕竟年纪大了还瘸,让人意想不到。
丁雷还故意大大方方露纸尿裤。
有一种“去你大爷的,老子就这样!
不需要你管!
你是哪根葱。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笑我的人!
”的意思。
那种不惧世人偏见,而且敢于面对真实自我,跟自己和解的非常彻底的感觉,真踏马棒。
对了,最后比赛那里,惊叹号的比赛服,那色系,啊哈哈,跟奥运会的中国队队服似的。
我们国家的奥运队服就喜欢红白配,好几届都这个色系。
这可真不愧是亚运会主题电影。
《热烈》是一部以街舞为载体的青春励志电影。
在这部电影中,大鹏导演用草根逆袭的故事成功唤醒了人们对曾经“热爱”的翻涌回味。
逐梦路上的挣扎、筑梦历程的酸楚,你我都是狂奔在路上的博梦人!
而这个热闹的暑期档也因为《热烈》的加入,荡涤着充沛梦想的波震。
影片主要围绕两个核心人物展开:黄渤饰演的是街舞老炮丁雷和王一博饰演的青年街舞人陈烁。
丁雷热爱街舞,却在一次街舞比赛中摔断了腿。
当命运叫停了梦想,丁雷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当舞蹈教练,并创立了“惊叹号舞蹈队”,他的目标是带领“惊叹号”取得全国街舞大赛冠军。
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是一个背负沉重债务、每天连打几份工,仍不放弃每一个练舞空隙的励志男孩。
练舞是他的梦想,而为了还债,他甘心为别人的梦想“隐身”。
围绕着两个核心人物的塑造,导演铺陈了很多细节,企图把“逐梦”两个字落地,在小人物的故事推进中,打通角色和观众之间情绪共鸣的通道。
比如丁雷为了舞团日常运营的维系甘心给富二代凯文做舔狗,姿态之低令人心酸。
影片第一幕街舞比赛结束后丁雷和凯文同乘一辆车的画面中,丁雷主动用塑料袋套上了自己的鞋子,并且在整个行车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着双脚悬空的姿态,生怕弄脏了凯文的车子;丁雷与凯文的微信对话框画面显示,丁雷主动发出的所有信息都没有得到凯文的任何回复,丁雷工具人的角色再次实锤了。
直到凯文开出给丁雷国家级教练的诱人条件,对丁雷人性的考验到达了巅峰。
而陈烁这个人物顶着“我什么都可以”的不拒绝标签和“街舞痴迷族群”的标签,默默的为梦想做着一切努力。
影片中导演设计了一个足够催人泪腺的细节,致敬他珍惜并深爱着的街舞的舞台。
“在全国大赛演出的现场,陈烁蹲下来,摸了摸脚下的舞台,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
”此刻静默的电影时光,是所有影片中观众屏住呼吸后对努力者的尊重,更是所有电影院的观众对逐梦者的感佩。
我们都是陈烁,都曾走过无尽黑夜,也仍没放弃坚信每一个赶路人都值得一片星光的照耀和守护。
这种情绪跨屏联动的冲击波,让人血液沸腾。
丁雷说“我计算舞蹈,也算计舞蹈,我跟它要名要利,要生活,却忘了当初跳舞是因为热爱”;陈烁说:“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电影揭示了因贫富之间的天然差距造成的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平等现象;完成了两代人对梦想的追逐,为梦想打补丁的电影叙事。
在这个过程中,影片不断拉近角色的行为逻辑和观众价值判断之间的理解距离。
片尾曲是五月天的《倔强》,“我和我骄傲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下一站是不是天堂,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为《热烈》这个故事做了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注解。
而我们每个人的“热烈”,仍在发生,仍在继续!
关于导演:我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屌丝男士,其实是不喜欢大鹏的,我本身不爱看喜剧片,但也会为了开心麻花和沈腾的名头去看几眼(看了好几部了),但是在去年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大鹏,就,主观地不喜欢。
然后去年机缘巧合(因为乐队)去看了《缝纫机乐队》,然后我迅速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和偏见,真的不要带有色眼镜去评价别人,这里自省。
缝纫机这部电影里面没有尬笑,也几乎没有带颜色的擦边,笑点都是比较偏温情向的,虽然还是不喜欢他写故事和塑造人物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大鹏跟我想得不一样,他做的内容是通俗的,但不是恶俗的。
而且其实看得出这部电影还是比较青涩,更像习作,但是没有让人讨厌的东西。
今年《保你平安》我也看了,很好,仍然还是那些内核,温情,底层,一个坚持纯真的主人公。
笑点很贴近现实很接地气,俗,但不恶俗,哭点也很流畅,没有挠你的咯吱窝,也没有非要给你滴眼药水,更重要的一点是他在讲故事之外,真的想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而不是消费热点(这里内涵《消失的她》)。
然后来到了《热烈》,太牛b了,最后半小时吹爆,太燃了,就是热血向,就是要让你肾上腺素飙升,我记得之前看过首映的人评价说,像是看了一场裸眼3D的电影,确实是的,这部电影的沉浸感太强了。
然后我觉得大鹏跟之前不一样的一点是,除了最后的比赛,情绪这方面做得很克制。
大鹏这几部电影看得出他非常擅长调动观众情绪,知道让你怎么哭,怎么笑,每一个点都是舒适的,准确的,而且是层层叠加的,他非常懂得怎么让你笑得停不下来,让你哭得嚎啕不止,《保你平安》和《缝纫机乐队》我都是又哭又笑。
但是这一部很克制,就是温情而舒适地,突然戳中你的笑点,又让你不知不觉热泪盈眶,而且里面几乎没有那些俗气的笑点(对不起我在拉踩保你平安里的直播、网恋和密室逃脱了)。
大鹏导演这三部电影一直在进步(吉祥如意没看过),而且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商业电影拍摄手法娴熟,涉及的内容范围一直求新求变。
他真的和现在吃老本儿的大导演们,以及追求自我表达不顾观众需求的中导演and圈钱追赶热点搞恶俗内容的小导演们不一样(是的我又内涵了徐克陈凯歌张艺谋陈思诚韩寒田晓鹏邓超包贝尔以及开心麻花的部分作品)。
而且他真的很长情吧,这次热烈里面又看到赵英俊了,我想他作为朋友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他拿了影帝的电影上了我应该会去看一下支持他。
关于街舞:街舞一街舞二的时候我因为朋友推荐老早就有关注,看了一些舞台作品,街舞三街舞四看得超级认真,也因此终于可以认得出各种舞种,知道了不少专有名词,认识了许多(参加过街舞的)舞者,自己也喜欢上街舞。
我觉得电影里关于街舞让我很感动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去参演的舞者们(即惊叹号成员们)并不是纯工具人,乔治喜欢喝茶(以及他的各种大招),叶音擅长的玩转音乐和节奏(还最后成了炸场的关键点之一),小海的搞笑+popping,还cue了一下DJ Alone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是廖搏有点可惜了,我还想看他转瓶子呢,最后去跳舞啦。
and,杨凯实在是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张娃娃脸出现在观众席,真的不是来卖萌的吗哈哈哈哈,只是没机会看他放大招了。
然后在里面还看到了MT-POP,Rochka,Klash,他们的招也仍然还是又燃又炸,法国人对身体的极限开发,Klash的肘抛,MT-POP的Popping电流,都得到了展现(ps,Rochka的质感确实好哇,大银幕更明显了,想念布布三分钟)。
另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惊叹号成员们讲到自己的故事,我想其实就是在街舞火爆之前,无数街舞舞者们真实的经历和体验吧,导演想把这些告诉观众们,真实的故事让人动容,包括陈烁的爸爸一开始是跳霹雳舞的,黄渤也是啊,从霹雳舞,真正的underground,到打比赛,一直到现在,也算是虚虚地描画了一下街舞在中国的成长史吧。
然后还在里面科普了舞种,这让我想到缝纫机乐队也是致敬了各种乐队的。
我想大鹏因为热爱,所以懂得热爱以及尊重,不仅仅是为了作为噱头和赚钱,做出来的东西,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
关于演员:黄渤,上次看黄渤的电影还是《疯狂的外星人》(继续拉踩,我从来没看过宁浩拍这么难看的电影),我确实对他失望蛮久了,毕竟对标的是《疯狂的石头》和《斗牛》这种级别的演技,这部戏里就是正常的商业故事片的表演,但是这几年俗气的东西少了就还蛮好。
他演一个人到中年的还有一点坚持的老油子中年男人,就连坚持跳舞的原因都那么现实,用丁雷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腿都跳断了,我必须要得到点什么,就是不甘心。
但是神奇的是,一个油腻腻的人物他演得并没有让人觉得油腻而讨厌,带点中年油腻的台词也没让人觉得油腻,这大概就是演技。
然后我想他也是真的热爱跳舞的吧,在里面也跳得超级卖力,要知道,他都快50岁了。
王一博,看了太多的评论说这是最贴合王一博的角色,很适合他、本色出演之类的话,我想说,但凡看过街舞综艺都不会觉得陈烁这个角色与王一博本人有多少关系。
王一博吃过的苦,和陈烁吃过的那些关于生活、关于梦想的苦完全不同,二者生活境遇不同,性格不同,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会不同,面对岔路口,选择也会不同,所以这个人物与王一博完全不同,就是这么简单。
陈烁的底色其实仍然是大鹏片子里常见到的主演,和魏平安、胡亮一样,就是一个底层的小人物,单纯善良,坚持纯真,坚持热爱。
对于王一博本人的话,演技确实又进步了,表演更加准确、细腻,准确而克制,是我的评价。
宋祖儿,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她在《九州缥缈录》里实在是太灵了,在里面也是,一个刚实习的小记者,机场戏就轻轻松松立住了and,妈耶,两个小朋友谈恋爱不要太甜!!!
就是那种清清淡淡的甜,又甜又清纯,这样的小姑娘多给点演电影的机会好不好,我真的不想看木头脸和五官乱飞的女明星用力演爱情电影了,清甜一点的爱情电影不好吗!
非要虐!
大哭!
分手!
它就纯清甜不好吗!
其他,里面有许多谐星演员,但是就非常好,他们的出现只是代表笑点,只要看着这张脸就觉得好笑,不抢戏,不尴尬,也不需要扮丑,也不是噱头,他们就是回归了本来的作为“喜剧”的作用,没有过度消费,就很好。
然后里面还有蒋龙,张祐维,喜剧大赛我真的太喜欢他俩了,他俩也是贡献了恰到好处的演技和笑点。
王霏霏和卡斯柏也挺让我惊讶的,卡斯柏我不了解,就,承担了一个相当于老炮儿里吴签签那么个角色吧,难度不大,完成度却很好,跳舞也很好,毕竟是年轻演员,导演很聪明几乎没有给到他和黄渤的直接对手戏,最后和男主的重场戏也完全撑住了,圆满完成任务;但是王霏霏真的挺让我惊讶的,我可是听着MISS A的歌儿长大的,纯爱豆,但是就完全是有演员的镜头感的(此处拉踩只有在徐克电影里才有镜头感的AB),就仿佛是一个成熟的演员,你难以想象她是第一次演戏。
就这些吧,最后说一句关于热烈这个故事,其实想说的在前面都差不多提了。
我很爱这部电影里,或者说大鹏导演三部电影里一以贯之的温情。
这部电影里没有苦大仇深,没有坏蛋,陈烁应该属于家道中落了吧,舅舅在国外学雕塑,爸爸妈妈之前是杭州剧团的,现在需要起早贪黑还债,但是片子里一点都不沉郁,有一只可爱的小土狗,冷静地告诉你,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我想再说一句,我很感动于这部作品对于母子的刻画。
妈妈不敢看儿子的表演,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儿子的热爱;当陈烁说我都可以的时候,只有妈妈会对你说,不可以也没关系;当儿子看到妈妈站在台上唱歌,她明明可以是母亲以外的角色,但是她坚定地选择了“妈妈”这个身份。
我会想到我的妈妈,收起自己所有的担心和心疼,无条件爱我和支持我的妈妈,她和爸爸是全世界最爱我的人。
图片来自豆瓣,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整体概括电影的话就是,虽然俗套,但依然热血沸腾。
电影是大鹏导演的,大鹏的导演功力在上一部《保你平安》时进步很大。
这一次大鹏只是自编自导,没有参演,但他对整个电影的调度能力是肉眼可见的强的,大鹏看上去越来越可以接周星驰的班了。
本片王一博大男主,电影故事可以算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陈硕一个热爱街舞的小伙,同时也是一个勤奋的小伙,犹如现实中的王一博,爱好广泛,学习能力也强。
其次黄渤饰演的丁雷,应该是近两年最适合黄渤的角色,符合黄渤“青岛舞王”的称号。
电影故事的话,就是观众能猜到结局的那种,但是好在演员演技都在线,加上人物非常适合演员,所以观众依然能看的热血沸腾。
有几个桥段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是陈硕一个人在惊叹号练舞的时候,倒立在那练di地板动作,背后的背景也一直跟着切换,太燃了。
另外就是最后比赛的时候,最后观众都猜到了陈烁会用丁雷当时没用的招,但没想到还是这么炸。
最后的比赛比《这就是街舞》决赛不差啊——《热烈》首发于“看世界电影”公众号,欢迎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
大鹏刚拿到影帝就捧着奖杯来到映后,大鹏老师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小荧幕到大银幕,这次上影节我看的国产片应该是第一次影片中途观众就自发鼓掌,黄渤老师的能力不必多说,王一博也很适合这个角色,许多配角也是《这就是街舞》里的大神,小沈阳、蒋龙、张子贤、张祐维贡献了密集的笑点,看之前还在想怎么通过大银幕能让观众感受到街舞的燃呢,最后动漫般热血的大招做到了!
励志电影的杰作,以一种更市井、更热血、更具类型动力的方式改写《喜剧之王》。构建一个理性冰冷的商业社会,每个人对应明确的价格,不利用话术或骗局制造反转(同类型电影往往采取的套路),仅仅摆出商业条件与决策,用最简单坦诚的话语,却远比欺骗更加残忍。于是,删除微信的一幕才更令人心碎,难以逾越的围墙在银幕里被具象化,同时唤起银幕外我们相同的经验。梦想不再是轻飘飘的口号,它与生计紧密相连:在地铁、夜市、洗车店独自跳舞;更多“失败者”加入,套上垃圾桶跳舞;终于站上舞台,像庆祝节日一样,与所有人一起跳舞。电影让悲观主义者放下怀疑,与喜欢的人做荒唐的事,每个人都值得一次狂欢。
额绝望的文盲出品必是烂片,是规律别不承认
看了八角后,感觉这部就是工业糖精堆起来的。不难看,技术也过硬,就是算太准了,缺了点味儿。
点映。故事是很老套的励志电影,小问题很多,煽情点很生硬,最多三星。
我应该是第一次看王一博演戏,竟然意外地好,演出了一个大城市小年轻的衰和韧,从不自信到自信。想来剧本就是为王一博量身打造,加上黄渤手把手的调教。金鸡奖给王一博而不是黄渤提名也好理解,黄渤的角色其实比较扁平,没有弧光,对他来讲是驾轻就熟;而王一博的角色更立体有起伏,演好需要下工夫。最佳表演奖不是选最有演技的那个,而是在规定情境里把角色演得最到位的那个。
就好奇一件事:小陈这是擦了全剧组的私家车么
3.5 大鹏身上有着一种讨巧和真诚的一体两面,一部部作品下来还真是日渐成熟。以及,恭喜黄渤接到了近年来最丰满完整,值得再一次被奖项垂青的角色。(看完金鸡提名之后笑出声……
大鹏导演是开挂了吧,怎么可以一部更比一部好。说实话,看之前其实对这个题材类型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但看完直接——“我去!”,什么叫惊喜啊,这就是惊喜!整部电影完成度很高,节奏感把握很好,既有街舞的炸裂与燃;也有小人物的不屈和成长——努力就会成功;演员和角色以及导演在这部电影里也有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陈烁这个角色更是让人看到了王一博在表演上的进步和提升。同时,热血励志之外,喜剧元素也很丰满,无论岳云鹏,还是台词玩梗,各种笑点与幽默融合自然流畅,看到底会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当《逝去日子》旋律响起,惊叹号表演时头皮发麻;当母亲为了让陈烁可以坚持他热爱的街舞,选择再次站到歌唱的舞台,喉咙哽咽……上映后会二刷,三刷。8.5分
还不错,最后街舞大赛的那些镜头,晃得跟抽风似的,真受不了。
對岸今年最好的勵志片,雖然瑕疵不少,套的也是勵志片最常用的公式,但是這公式在大鵬對小人物精準、平淡、純粹的生活日常捕捉下,觀眾可以看到王一博飾演的陳爍那份對街舞的熱愛,即便生活再困頓、運氣再不佳、街舞的動作再高難,他都不曾想過放棄跳舞,因為熱愛,打三份工下班也照樣練舞;因為熱愛,當富二代的練習走位代打也甘願;因為熱愛,為贊助廠商當滑稽小丑跳舞也甘願,那份執著、那份倔強、那份為街舞甘願燃燒一切的熱情,在不知不覺中也感化了身旁的人。大鵬對街舞的研究在第三幕的尬舞比賽直接來到高潮,前兩幕的平淡、日常化鋪陳到第三幕直接炸裂,街舞比賽調度走實景近拍的方式,營造出如親臨現場的熱血感,又燃又熱血,王一博作為一位演員的努力到了第三幕我也確實能認可了,他對這個角色的努力都在第三幕高難度的街舞動作有了結果。
点映,笑点泪点燃点兼具,最后那场街舞大赛的感染力让我一个对街舞文化全无半点了解的门外汉都跟着燃了起来,随着音乐的响起,整个人都随着不同回合的舞步进入了这个世界。与《保你平安》不同的是,大鹏只选择了一个很套路的励志片剧本,它有这个通式下的诸多问题,扁平的人物,没有信服力的情节,但是行云流水的推进充分拿捏了观众的情绪,并且将街舞的属性在大银幕放大,黄渤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喜剧演员的属性,非常自然和生活,同时把夹在其中的不甘,热血消解在他的幽默当中,形成一个双向的互补,王一博演技上仍有欠缺,但刘敏涛在台上唱张三的歌那段他自然流下的眼泪非常触动我,街舞动作听说亲自上阵,完成度不错,岳云鹏和小沈阳等配角也贡献了很多的笑点,甄嬛传的梗玩的很6,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年轻的电影,值得去热血一把。(9/10)
选角兼顾了话题和人物贴合度,在商业中寻求表达似乎一直是大鹏努力的方向,从底层小人物着手,接着地气。剧本过于工整少了些惊喜,好在高潮戏力道给足,恍惚间又想起《雄狮少年》。能在这里看到王霏霏好开心😃。
电影的名字是热烈,但是内容好像没那么热烈。大鹏未来可期。
对王一博的表演安排倒是聪明的。
像看了一场超长综艺,流畅热闹,但很难有共情,我想大概是因为,单个的人物消磨在单薄的剧情和剧烈的运动中
毕竟自己评价自己说的算,从来都不是街舞的那一边
2.5 硬件堆起来的励志时尚单品;大鹏的命题作文,题目:王一博;没想到音乐会用到哪吒的《环形公路》,不知道是大鹏、彭飞还是剪辑的想法,很适配;剧作太套路了,对比《飞驰人生2》,套路之外缺乏人文表达的部分(规则与公平),没有精彩的人物关系(魏翔和沈腾);有一点启发,电影里能把微信沟通这事拍清楚是个很容易让电影接地气的方式。现在励志片都在讲筹钱,这里筹钱的时候有意识做出一点社会性的问题,但是浅尝辄止司空见惯,从主人公身上挖掘才有力度,王一博四处兼职同时练街舞、家庭悲惨,但不会引人同情,因为没有给主人公带来任何阻碍,他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同事、女友、家人、街舞成员都爱他,穷也就无法成为苦恼,不触底怎么反弹,高潮戏也就没有力量。斗舞戏视听看似很炫,不过是个综艺套路拍法,没意思。
从导演到剧本都很规整,影片完成度高节奏恰当音乐也好,很恰当地弥补表演上的不足。缺点是用教练的人生追求替代了团体队员之间的情感张力,由此队员和翻拍凯文等等都变成了符号,影片结束就会忘掉他/她们。黄渤吃烧烤道歉拿钱跟陈烁拆伙那段的表演和发挥很好看,算得上是本片真正表演的精华了。
这部片子是导演和演员的舒适圈 不复杂的人设也不需要多少表演 这么简单的本子也能感受到黄渤的感染力 跳舞真的太有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