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剧都不知该如何下笔评价,对于痴迷于清宫戏的广大女性朋友们而言,这部戏该会让大家失望了,朝廷上没有激烈的追名逐利,后宫中也没有太过阴暗的子嗣之争。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纳兰容若那满是深情的眼神和俊美的小脸,以及被四个男人深爱而自己却至始至终都只爱纳兰的青格儿。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和失落,更何况身在那样一个泯灭人性的年代。
纳兰之所以为纳兰,正如康熙所说:“身为奴才命,却生了一颗人的心”,也正如青格儿一直所爱的那样“忠君但不媚君”一身的傲骨没有因为帝王的威严就损耗丝毫。
看到夏雨所演得康熙,我觉得很是不尽人意,因为纵然是通过切身的经历去获得做人的道理,作为皇帝的他就更应该早早的拥有常人所不尽拥有的品德,诸如:宽厚、大气、仁爱、胆识。
这也许只是编剧的问题,整部电视剧里,你可以看到所有人的缺憾,就单单被纳兰的深情、胆魄、才气所打动,就单单为青格儿的美貌与聪慧所倾倒,就单单的,就只是单单的从第一集就希望这两个人能够至始至终地在一起。
纳兰性德,字容若,明珠的长子,满清的大才子。
最开始认识他就源自他的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每每读来,心中总是弱柳拂风般被不经意地留下什么。
电视剧里面的他,最初深爱的惠儿,惠儿入宫之后还是念念不忘她的好,“长相知,不相疑”的承诺,“言有尽,情无涯”的挂念,已然是定局,又何必这样追逐于那样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结局。
为了皇上还是辜负了惠儿的一片真情,纵然在最后惠儿对皇上说再也不想见到表哥的时候,我能看到她脸上的伤心失落。
后又与青格儿两心相悦,如果真的爱她,就带走她,他对皇上纵然是一心一意,可也不要辜负了深爱你的青格儿啊。
有时候真的怀疑这皇上和纳兰是不是真心喜欢青格儿,一个小气吧啦的始终不让一个女子选择自己所爱,一个总是念念不忘皇上的知遇之恩却又在关键时刻儿女情长,反倒没有二阿哥福全那样心胸宽广,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做出这样那样的事情。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这最开始是写给惠儿的,我看最后,也成为是对纳兰与青格儿天人两隔的描摹了。
他的这一生,从电视剧里看,像是辜负了三个女人,表妹纳喇惠儿,原配夫人卢睿儿,两情相悦青格儿。
何不珍惜眼前人呢?
至于电视剧与历史史实的出入,就不做过多陈述了,历史已逝,真相如何,又有谁知?
总之,若是将个人的兴衰荣辱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为历史的车轮让步。
也不知历史的尘埃淹没了几世的繁华,珍惜现在吧!
很久以前特喜欢纳兰,特别是钟汉良版的纳兰,几乎满足了文科孩子那种对翩翩文人骚客的任何遐想,那张抬头望月的模样映像颇深,几年后的如今,再读纳兰的饮水词,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什么“当时只道是寻常”淡淡的字眼依然伤心,这个清代第一伤心此人最终伤心至死,什么天人永隔的爱情,什么怀才不遇的才志,什么向往青山原,不惹凡尘的江湖梦,那副总是忧国忧民或自我感伤的模样像极了所有的文人,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胡适,王国维。。。。
那些铺满墨香的文字中所包含的一切感情说穿了就是心之神往而不可得,可真的是不可得吗?
纳兰的向往江湖却没有舍得放下荣华富贵、放下亲人朋友、放下心之所爱,故而郁郁而终,如果当初能抛下一切要么不惹凡尘,要么随着爱妻仙逝,岂不洒脱快哉?!
奈何如此蹉跎愤愤,惹得三百多年来的“兰学”唤作公子,反复吟唱那一首首悲伤小令?
屈原以死明志却为悲壮,至今仍有人道其荒唐;岳飞的八千里日月如今也不再是民族英雄,历史人物看不透,我们依然看不透。
这个世界太多灯红酒绿,以至人们羡慕曾经的清调格雅,若是痴迷其中无论是饮水词还是红楼梦总是让人觉得矫情,遁入其中觉得博大精深,远看却是沧桑一片,纵观历代诗词歌赋或是辛苦文章,无论表达的什么理念什么思想都只是那个作者的感官,若是执念于此,为赋新词强说愁,总道世态炎凉或是愤世嫉俗或是义愤填膺。。。。
那估计我们都是人间惆怅客了。
纳兰词虽好,那抹淡淡的忧伤已经让一位“北宋以后,一人而已”的容若公子魂归他处,就不必在今朝故作矫情。
这个世界很大,而一个人的际遇太少却又太深刻,心中所想要追,不可得又如何?
人在路上走,若能做到悠哉看庭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算不做那四明狂客的贺知章又如何?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仿佛庄生晓梦,不知是入了蝴蝶之梦,还是自己梦到了蝴蝶 此生便只是一出拉开了大红帷幕的台戏,又何必在意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流云水袖扬起,那一板一眼唱得真切叫彩,便是梦也绚烂,何况这帷幕张然掀起,难道由得你唱还是不唱?
看戏的人何尝不在戏中,不如唱个满堂红罢了。
也许纳兰不是人间富贵花,也许真的是当时只道是寻常,也许他的一生情路仕途难以满足其心中所愿,世事难料的我们也会想如果他能豁达一点,开朗一点,是否会幸福一点?
是否会长命百岁而终?
钟汉良最符合我心中纳兰容若的形象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这剧其实挺狗血,各种虐。
不过为了钟汉良还是坚持看完纳兰公子cut。
喜欢的词人被喜欢的演员所演绎,是影迷的幸运,可惜小哇演技确实欠点儿火候。
惠儿,青格儿演得不错。
唉,“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如果按《西风独自凉》的内容演一部小哇主演容若的影视剧就好了,不过又恐落了俗套。
看《甄嬛传》看腻了的情况下,无意间瞥到此剧的。
相对于正剧《康熙王朝》以及后宫戏《甄嬛传》,《康熙秘史》正处于其间,有正的部分,有很扯的部分,曹寅和纳兰给康熙当御前侍卫,话说真的很扯,就跟韦小宝那般。
除了没想到夏雨也能演康熙以为,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该数此剧演出了不一样的鳌拜了。
最初的鳌拜印象,大概属于金庸笔下的《鹿鼎记》了,小桂子和康熙如何制服那个可恶的鳌拜真是大快人心,鳌拜真是万恶不赦!!!
绝对的奸臣!
然而此剧却很巧妙地描绘出一个铮铮铁骨式的好汉,真的很配满洲第一巴图鲁的名号。
不是康熙智擒鳌拜,而是鳌拜为主甘愿受死,承担千古骂名。
我只能说,此剧编剧功力真的不错,此种转变,叙述起来自然合理,令我叹为观止。
我们印象中的鳌拜,大概是在鹿鼎记里看到的那样,结党营私、权臣、欺主。
就是现在的百度里对他的介绍也不外如是。
可康熙秘史中的鳌拜,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
在国家面前他是忠贞、耿直一心为国的权臣,在女儿面前他是爱女如命的好父亲。
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可以做到大义灭亲,可以做到牺牲自己,只为成全康熙能够亲政。
或许剧中确实把鳌拜美化了,可换一个角度想想,又不是没有道理。
古人常说的一个成语叫做“功高盖主”,恰恰说的就是鳌拜这类人,他一生战功累累,为国鞠躬尽瘁,而作为帝王的康熙那时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没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掌控不了朝臣。
这时,只要做一件事就能够安抚、平定朝臣,那就是杀了鳌拜不论他是忠是奸。
朝堂上最有权威的那个人被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天子收拾了,谁还敢小瞧这个坐了多年冷板凳的少年。
至于鳌拜本人到底是怎样的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能够掌控朝臣,天下能够太平,这才是他作为辅臣应该做的。
这个戏除了钟汉良谁都记不住,因为钟汉良的纳兰容若,这辈子每次看到纳兰容若这四个字心都好痛“………………………………………………”…………………………………………x…………………………………………………………………………………………464546464573464645464649464554
十五年前演纳兰容若的时代一去不返,钟汉良也在玛丽苏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大概玛丽苏可以保持高龄“体面”。
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其他帅哥下海,当纳兰容若变成油腻大叔,印象中只剩下情怀。
时间的残酷就在于让白月光倒退,变得不忍直视。
什么一生一代一双人,胡静当年说这句话的时候肯定想不到十五年后公子不再世无双,一心惦记给小姑娘谭松韵“体面”,世事无常,什么都能出现。
考试前天整整的近两天看了这部剧,片头和片尾就已经差不多说明了这部剧的来意,这部片子不想拍些什么江山社稷,史诗大制,很多情节一眼就可以看出不合理,一代帝王绝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片子似乎在为鳌拜洗白,其实我也一直觉着我们对于鳌拜的认识全来自于史官他人之言,真实的鳌拜到底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令我佩服和惊喜的是导演可以拍出这样的片子,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解释那个令人激情澎湃的年代,这一切本就是秘史。
片中看似男二的纳兰好似成了主角,我对纳兰不了解,只知他满腹才华却英年早逝,我不知道历史上的纳兰是怎样的,但钟汉良演的这个纳兰似乎就为我构造了一个真实,有血肉的纳兰,或许历史并非这样,但那有如何,本就是戏说何必当真。
最后说一句,最开始我以为这样风格另类,在历史剧中难得一见的片头和片尾是为纳兰和惠儿写的,直到看完全片才知这天造地设的一双,这在心里一万次呼喊的一双人是谁。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这样的青格儿和这样的纳兰叫人心疼!
孝庄秘史里的皇帝皇后妃子王爷太后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康熙秘史里的皇帝怎么跟个没有灵魂的工具人似的,我怎么也看不出来康熙帝的帝王气魄和魅力。
纳兰容若心比天高,却跟了个不值得的君王,结果一直在懊悔痛苦,皇家谁不痛快了都能随意折腾他,然而他信任的皇帝,阴晴不定喜怒无常利用谁都不心软用完就丢,纳兰真是一生受制于己受制于人没的自由。
青格儿还是忘了纳兰陪伴青灯古佛比较好!
转来转去,看到了《康熙秘史》,想起了06年的12月,在中北影视学校看片的情节,两天看了40多集,中间还在不断写影评,郁闷到想哭。
对尤导的戏越来越不感冒,觉得总在拿几个清朝的皇帝做文章,讲来讲去总是那些皇帝的什么感情史,哎~而且越来越没意思。
明星大腕没少请,可是感觉很无聊
编吧编吧……
寂寞空庭春欲晚的上映让人又想到了这一版的康熙秘史,其中钟汉良演的纳兰性德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公子世无双。看了第二遍发现夏雨演得康熙也是不错的,将皇帝的喜怒无常充分的表现出来,过了十年现在看来还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
纳兰一直是我很喜欢的词人~~远在小哇出演这个角色~我就喜欢纳兰~~我最喜欢的小哇~~饰演我最喜爱的词人~我只想说~~我太幸福了~~
删掉夏雨的康熙吧!!!
夏雨不适合康熙这个角色
只想說納蘭活了過來。不用說石小群,一般人都會傻傻分不清鐘漢良和納蘭容若。鐘漢良本就有著容若的溫潤,他沉穩內涵。
编剧一如既往地犯低级、高级历史错误,钟汉良是亮点
改叫纳兰秘史,删掉康熙戏份,才是这戏的精髓。
小哇真是一流得衣架子,没多演点阿哥戏可惜了
男神到碗里来!!
我居然看过!
钟汉良演出了纳兰公子的文人气息,温润如玉,教科书中纳兰都用钟汉良的剧照。可惜夏雨的康熙咋看都像个北京痞子
又是一个秘史系列
喜欢导演的秘史系列,所以看的,不如其他几部,还行吧,胡静还是好美。
青竹沾露,碧玉凝珠
为了钟汉良的纳兰容若给三星,真君子,太有风度了。
以前看过的钟汉良补上,不太好看就是了,还不如贴吧的同人
两颗星给钟汉良,给纳兰容若
小哇在内地取得如此成绩是有原因的。他的眼神里全是戏,为奴为子的身不由己,不因皇权父威而屈服的桀骜不驯,正直,忠义,那一刻所想要展现的东西,眼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鳌拜不是叛臣。千百年来有多少造反的鳌拜?所谓康熙秘史,政权,情爱比重相当,钟汉良无疑是关注的重点
钟汉良帅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