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独立的故事片段,不同的演员,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生活,直到片尾时,看到每个片段的名字:邂逅、造人、背叛、重生邂逅——因为期许,才可以发生让你认识我的意外。
高远听到石晓琳说这他的这三年,他说:“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
”后来他慢慢记起来过去的情节,很多往事,往往不是忘了,而是忘记去想了。
也许今生生命中的每一个邂逅,是上辈子的期许,那么积蓄这一生的许愿,能否让我在下一世早一点遇到你?
造人——“通过计算我们探究世界,通过逻辑我们推断真理,我们发现起因追寻结果,那些意料之外的,才会真正改变我们生活。
”两个人会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设计一起努力,也会因为其而遇到矛盾与冲突,但最终还是会走在一起。
我刚刚说完这一段话,小鹿说:那是因为他们是夫妻,如果是恋人的话,大概早会觉得性格不合啊什么的分手了。
背叛——爱情的宽恕,我原本是这么想的,可是小鹿说:我还是那句,因为他们结婚了。
是的,这个故事最后讲述的是婚姻的宽恕。
突然觉得,婚姻是件神圣的事情,懂得包容和承受的相守,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才是有力的。
重生——你的背后,有我。
不用转身去看,都可以确信你在我的身后。
这大概是一个男人可以给予最温厚的安全感吧。
世界上两个人,那么意外地相遇,在经历了激情、欣喜、冷淡、背叛、宽恕后,这样的婚姻,是不是就是爱情的重生。
关于女主角:石晓琳——白百何,邻居女孩般带着乖巧和认真的气质,大概我一点都没有这样的范,对这样的女孩无关;雪莲——张静初,喜欢,喜欢那样的气质和个性,妩媚的小性感+独特的孩子气;阿美——莫文蔚,腿的确漂亮;嘉欣——黄幻,无感,加上最后一个故事短,一不小心就当成跑龙套的了。
关于男主角:高远——文章,是不是很多白领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王勇——郭涛,成熟男人的性感,特别是他讲课的时候;周云山——戴立忍,特别的魅力,让人觉得安定的气质;海桥——段博文,无感,除了他陪着嘉欣侧躺在地板那段感觉温暖。
PS:果然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云山第二日把菜倒入垃圾桶那一幕,小鹿的想法是:感觉是暗指作案之后的毁尸灭迹。
Ivy认为那是红果果的讽刺:他在家精心准备纪念日晚餐,就这么全倒掉了。
而我觉得这大概如婚姻中的垃圾也好付出也好精心准备也好什么也好,有时不经意就被丢掉了。
第四个片段一开始我就说这个肯定是Ivy喜欢的,我和小鹿都表示无感,用小鹿话说就是“凑数的”,豆瓣有言“买三赠一”,我感觉像是初中生作文要求“总结”和“升华”硬挤出的最后一段。
他问:你认识我吗?
她说:我不认识你,但我见过你上百次了。
三年前,你第一次来机场我就见过,那个时候你笨笨的,连超大的行李都要带上飞机。
两年前,你送女朋友出国,那天你哭的像个孩子似的。
大概一年前,你喝多了过安检,倚着安检门怎么都不肯走,是你同事把你拉走的。
榆林发现了油气田,CA909 飞榆林。
三年来,每周二你都来机场,这儿有十六条通道,我有十六分之一的机会看见你。
以前我总是想早晚有一天我会认识你的。
你的身份证头四位是2201,你是吉林长春人。
他问:那打火机呢?
她说:那天你喝多了,在你身上检出这个打火机,我说我可以替你保管,你说不要了,送给你。
他说: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是《万有引力》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虽然不现实,可是我知道我们都在守望爱情,等待爱情!
你是我今生唯一的执着。
只要是技术,就会有漏洞。
只要有漏洞,就会有意外。
美丽和魔鬼都在这意外中诞生。
这部电影由四个短故事构成。
第一个短故事,是石油基层工作者每周二去坐飞机,结果有一天安检死活通不过,最后延误了飞机的故事。
症状是检测仪出了问题,总是不停地响。
罪魁祸首是白百何,那个比王珞丹还要青春的女孩子,想认识他。
安检棒就代替老天替她做了主。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张静初和郭涛演的一对夫妻想要生娃的故事。
生就生呗,非要搞什么“科学生娃法”,锻炼三个月身体,精心计算排卵期,不到最佳受孕时期就不能xx,要养精蓄锐。
xx前还得量体温。
总而言之,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么点浪漫和激情就被这一心一意的科学生娃法给整没了,还差点整出个不孕不育来。
好在电影是温暖的,最后的一场野合拯救了他们。
这段故事最搞笑,直接把光鲜的数学家和所谓科学生育给鄙视的一塌糊涂。
话说,郭涛演的这个数学家,总让我想起名人木遥遥。
想象中,木遥遥同学潇洒起来,估计也是这股子劲儿。
第三个是个凶杀悲剧啊!
十字路口出现离奇车祸,原来东西和南北两个红绿灯同时出现绿灯亮的状况。
于是一辆大卡和一辆装着婚外出轨两情人的小车就撞一起了,坐在副驾的男的装成了重度昏迷,主驾的莫文蔚同学只是脸上擦了点伤毁了点小容。
就在我惊叹编剧和导演如此非凡的科学技术观并直接晋升到崇拜偶像阶段时,原来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且女的老公做的鬼,人家调了下程序,让某个绿灯延迟了5秒,顺带把附驾的安全气囊给破坏掉了。
剧情发展过于正统主流价值观,非要倡导报复之后是虚无和自责的理念。
其实我现在特期待看到那种情仇恨杀的场景,那种故事才叫,一个爽。
第四个故事也算是灾难吧,虽然没出在跳伞技术环节。
纵然我无数次期待两个人跳伞中间那几十秒时间,有个手不小心扣动了哪一块或者扔掉哪一块东西,导致两个人一直保持垂直降落,但只是yy啊,镜头最后以唯美终结。
不过女孩子因为吸毒而被强戒并被开除出跳伞队,也算是吐槽现代技术的滥用么?
这么说有点迂回,可海洛因的的确确是现代技术的产物,要都是鸦片大麻,可能药效上的功,要大过让人迷醉的过了。
总而言之,的确很惊喜,无论是爱情故事,还是科技故事。
今年看过至少2个短片集类型的华语电影,之前是《恋人絮语》,再就是《万有引力》。
短片集的优点就是恰到好处,避开因剧情驾驭能力不足而出现的主题、情节单薄的问题。
电影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看得下去,第一段文章的故事基本算是商务飞行男的意淫,有点创意;第二段郭涛的故事反映了独生时代中“造孩”夫妻的心理通病,颇有喜感;第三段戴立忍的故事编得过了,人工制造交通事故,想太多了吧,这种招数误差太大,不具确定性,属于画蛇添足;第四段是最让我犯困的,如果不放在跳伞活动上,基本就没什么戏。
相比于又烂又长,情节漏洞百出的长片,还是短片比较符合中国电影的国情,符合中国导演的水平。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看了第一部分,在某个网站上的链接里突然发现了文章和白百合这对好基友,当时还沉浸在对「失恋三十三天」中两个人表演的无限怀念之中,突然看到了这部微电影,感觉这第一部分真的很是不错,从编剧,制作,到演员的表演,再加上最后的音乐都是赞极了。
在网上搜索关于这部电影的所有信息才发现,原来这部微电影是这部大电影的第一部分。
索性耐着性子把整部电影都看完了。
不得不说,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显然是多余的,搜索导演的信息发现这个拍了十多年mv的导演依然固执地想要把一个又一个的mv重新排列组合放归到大荧幕上。
我没有在影院里观看到这部电影,也不知道那些在电影院里看过了这部电影的那些人们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有没有一种穿越回家了的感觉。
不得不说的是,一些电影只能在电影院里看,那些视觉效果,音响声效都只有在电影院中得到体现。
但是一些电影,就只能在电脑前磨上一段时间,再多一会就会显得多余。
而花钱到电影院一定会觉得得不偿失。
「万有引力」便是一部只能在家里和爱人一起看的电影,因为没有尿点的同时也没有什么亮点,故事就是在平静的流,导演静静的讲,我们耐着性子听,等到我们快厌烦了这个故事的时候,没关系,我们换一个频道,于是又一个故事,又一堆新的演员,又一个新的场景,保证不重样。
这个方式来拍电影对于一个拍了十年广告和mv的导演来说显然显得游刃有余,况且有了更多的资金,更红的演员,导演施展起基本功来更是得心应手。
这绝对不会是一部坏电影,但绝对说不出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的本身是讲故事,用尽其时间和有限的时间来给人们一个惊喜。
赵导的作品如果拆成一个又一个的小电影应该说是惊艳的,但是反过来,把一堆小电影拼凑成一部大电影显然是让人有些头疼的。
于是,赵导又交了个合格的作业,却没突破出应有的惊喜。
第一次吃麻辣烫,很喜欢。
原来还有这种吃法,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原料和味道,快捷、可口、实惠。
第一次看电影《爱情麻辣烫》,惊喜!
国内的电影也会这么拍了。
一部电影中看到多部片子,又轻松,赚了。
此后这样的国产片越来越多,这几年的就有《--呼叫转移》,《全--热恋》...... ,其实《甲方乙方》《非诚勿扰1》,《将爱情进行到底》都有点串烧,肉没变,配菜变了。
二十年前吃麻辣烫的新鲜劲早过了。
外出就餐,除非实在不知道吃什么,我才选麻辣烫。
十五年来,电影院在被录像厅,有线电视,家庭影院,网络免费视频的轮番冲击下岿然不倒,设备和收入都有了质的飞跃。
可我,不到有视觉冲击力,有视觉享受的片,是不会去电影院的。
我会为纪录片《海洋》买票,但我不会为《万有引力》这类,没有完整剧情又要硬凑出90分钟的影片浪费钱了。
如果奇艺不是天天把它摆在首页诱惑我,我是不会去看它。
奇艺以为这四个故事里,张静初和郭涛名气最大,有噱头,就用他们的海报,可这在我眼里偏偏是个最没有新意,最不搞笑的故事。
戴立忍和莫文蔚的也老套了, 剧情毫无悬念,唯一出乎我意料的是剧中莫文蔚的情人那么土气。
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有新意。
尤其跳伞的那一对,青春、迷茫、刺激,完全可以拍成《天涯七号》;机场的那一对清纯、浪漫,拓展开可以成《第六十三个故事》。
不知道是谁等不及了,好好两个故事,没写(演)完就掐断了,然后串一串就出来卖钱了。
可惜了!!!
星级电影院对于我就好似星级餐厅,去就是为了吃大餐,特色菜。
麻辣烫再高级也就是麻辣烫,上不了大台面,只有在美食街或小店里一现了。
万有引力是指具有质量的两个物体之间相互靠近的能力。
它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作用力。
四个故事,四种感动。
你有记得身边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人吗?
你知道你的身边有人在一直默默注视着你吗?
你的名字,你的生日,你的工作,你的曾经......在他或她突然说出口的那一刻,也许你会很惊讶,但是,希望你知道,那却是他或她鼓起了最大的勇气,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卑微。
他/她从来不敢靠近你,但却对你熟悉不过;他/她只敢偷偷的用余光瞄你,却能洞察到你最细微的表情和心境;他/她从来不敢跟你说话,但却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及时的用行动给你最大的帮助......如果你遇上了这样一个人,就请你也勇敢一次吧。
什么才是最美好的?
最美好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
电台里突然流淌出的一段旋律,会不经意的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镜头,不经意间的做出的一个表情,也许会让你珍藏一生;约会中突然不期而遇的一段蒙蒙细雨,也许会让这个夜晚更加的令人沉醉......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计划周全,确保万无一失的。
生活不是工作,没有必要设计得一丝不苟、缜密苛刻。
尝试一次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计划的旅行吧,相信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大胆的让自己任性一次,跟着感觉去支配自己一次,约会的行程、做爱的时间、接吻的地点......终于让感性战胜了理性一次,也许才会明白。
我想,我们一定会相爱一辈子。
我想,你一定会是一个好妻子。
三个并列的杯子,他一定要把商标稍微歪了一点的那个调整得和其他两个一致;一点没动的烛光晚餐,他会把他们全部一点不剩的倒掉;洗干净的盘子,他一定要把水滴得一滴也不剩了,才会放上盘架......就是这样一个完美主义的男人,他认为会和他相爱一辈子的那个好妻子,出轨了。
爱情真的容得下这样的瑕疵吗?
当这一切水落石出、风平浪静之后,两个人还能回到最初吗?
是爱得太过执着勇敢,倔强任性,还是其实当初说下那些誓言的时候,就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游戏。
也许,中年面对的问题总是那么现实,但是,青春,仿佛永恒的主题就是——残酷。
青春期的叛逆,也许会让你偷了父母的养老金,离家出走;也许会让你沾染上毒品来麻痹自己;也许会让你放弃你仅有的东西,去追求那个属于你的世界;也许会让你用鲜血和死亡来无限的靠近那个人;也许会让你用只有你们懂的方式来面对世俗的眼光......青春期的迷茫,也许会让你把房间凌乱得一片狼藉来掩饰内心的焦虑;也许会让你躲在创下,来换取仅有的一点安全感;也许会让你一遍遍的用怯生的语气来询问你会离开我吗?
你会爱我多久;也许会让你用悄无声息离开,看见他满世界寻找的方式,来证明他是否真的爱你......当你忍痛将手腕划损,是因为太过勇敢还是懦弱至极?
当你们在山谷中,打开降落伞的那一刻,差点没能忍住眼泪。
青春的美丽,不应该像烟花转瞬那样残酷。
阳光下的我怀念你,等待着你的归期。
万有引力很微弱,但却永远存在。
大家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以为我是要去批判这部电影,但是恰恰相反,我觉得这部电影拍的不错,值得表扬。
真的很少的去写影评,因为太过业余,一直以为一篇影评自己写到后来,大部分都变成了观后感。
所以如果你想看那些专业的分析电影剧本,情节叙述,导演的镜头处理,演员的表演功力的技术贴的话,那么就请趁早绕道,我这就完全是毫无技术含量狗屁不通的一篇观后感而已。
不记得从高中开始了多久之后,就很少的去看中国大陆的电影。
记得当初因为《鬼子来了》遭禁而愤然决定让中国电影都TM完蛋儿去吧。
但是之后看了不少的片子,而且现在也过了当初愤青的年纪,我又重新回过头来去看看我们本土的影片。
首先我要提到一点,我几乎是个从来不去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人,除了被朋友约上或者陪女朋友一起之外,从来就是过着卑鄙的深夜找资源download片子的生活。
所以我已经觉得自己很无耻了,用不着你们再骂我。
而且我确实不太爱看大部分的中国电影,尤其是上全国院线的片子。
不是因为我不爱国,而是真的是欣赏无能,但是只要有好的片子,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会支持到底。
今年可能受情绪影响,一连看了好几部大陆的电影。
这部是目前为止感觉最好的几部之一。
之前《观音山》完全是冲着张艾嘉去的,看完感觉不坏,起码在我这边完全可以过关。
而这部《万有引力》确确实实的让我想到了诸如《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之类片子的缩减版,我觉得如果导演再安排一段故事进去,完全就可以把片子改造成《北京,我爱你》了。
先说说喜欢这部片子的理由吧。
第一,导演我不认识,所以不太会带有什么先入为主的观念。
第二,里面的很多演员我都挺喜欢,比如文章郭涛莫文蔚等等等等。
第三,片子的情节和桥段比较特立独行,但又不会表现的太过矫揉造作。
第四,因为是中国大陆的电影。
扯了这么多的题外话,还是回到正题,说说电影本身。
我记得看电影的时候,我总有一种像是看台湾电影的感觉,也许是近几年大陆电影看的太少,感觉不太出来以前看国产片的感觉。
但是整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才赫然发现一个事实,这四个故事无论是哭是笑,是无奈还是伤感,它们的结局都很一致全部喜剧收尾。
就这一点让我想到了,哦,原来真的是大陆电影。
片子的第一个故事很美好。
一个生活单调枯燥乏善可陈的石油公司的小审计员,因为一次美丽的意外,无意间发现了在他的周围有一个默默关注他,喜欢他的姑娘。
他们每周的星期二有1/16的机会可以相遇,她三年前就看到了他,然后一直就默默的等待,相信着总有一天可以认识到他。
他在一年以前喝醉的时候送给她的那个打火机,她后来还给了他,然后她再次收到了这个馈赠。
影片喜剧收尾。
喜欢文章的表演,真实不做作,努力。
片子的第二个故事很好玩。
郭涛的一亮相就让我想到这个故事肯定是个喜剧。
然后我想的没错,一对大学毕业就结婚的年轻夫妻,一直幸福甜蜜的生活在一起,33岁的时候希望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于是疯狂的开展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科学育儿计划。
直到我看到郭涛看到张静初一叼起体温计的时候,就性欲全无的场景时,实在是把我笑的喷了一地的农夫山泉弱碱水。
最后的最后,他们俩一通嬉笑闹骂之后,在最初约会的地方野合之后,终于怀上了期待已久的Baby。
所以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育儿害死人,野战车震神马的最有爱了。
片子的第三个故事很揪心。
一个默默忍受妻子在外偷情的温柔体贴的居家好男人,由于没法忍受长期的精神压力,而亲手策划了一起报复事件,最终酿成的惨剧让自己内心倍受煎熬而不能自已。
而片子中的看似风平浪静的家里,却冷冷冰冰的感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馨。
曾经彼此幸福深爱结成夫妻的人,却在表面过着心照不宣的日子,难免让人感到心酸不忍。
原本以为是悲剧收场的故事,在最后又被导演逆转,我实在是想吐槽都无力。
可能大陆人员习惯了看喜剧收尾的爱情故事,所以让广大导演也束手无策吧。
片子的最后一个故事很浪漫。
两个年轻的跳伞运动员,其中一个简直就是理想情人,阳光帅气温柔体贴对爱情执着不离不弃。
而另一个简直就是个问题少女,吸毒成瘾自卑抑郁冲动自杀。
这看起来就很不现实,所以这样的故事我觉得浪漫。
虽然最后一个故事最能赚人眼泪,但是真的要在最后的特技效果上多下点功夫,而且人物内心的转变太过轻描淡写,这样喜剧的收尾,我表示实在不太感冒。
好了,通篇的评论感想抒发完毕,今夜可以睡个好觉。
最后给大家一个彩蛋。
如果没有看过《奋斗》电影版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雷不到你,你找我。
如果没有看过《刀见笑》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雷不死你,你直接杀了我好了。
最后感叹一下,纵观国产电影,上全国院线的片子里,我们除了喜剧和爱情,还能剩下点什么?
第一个故事告速我们,痴情的女人很可怕,三年了只为了等一个素不相识男人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孩子的女人很可怕,把老公完全当种马使唤了第三个故事告诉我们,被劈腿的闷骚男很可怕,你以为他啥都不知道,其实他早就计划要弄死你们奸夫淫妇了第四个故事告诉我们,极限运动又吸毒的女人很可怕,用光了老爹的棺材本,还随时准备复吸以及自我了断一群桑不起的男男女女组成了这部桑不起的电影不是万有引力定理太科学,其实是大家都太桑不起其实第一个故事不错,只是放在了一部桑不起的电影里
会有清纯的机场小妹妹一直暗恋大饼脸文章,每个礼拜等待十六分之一的机会和他见面,然后默默不说话,三年前文章傻找她请教如何托运行李,两年前文章哭自己的女朋友出国,一年前文章醉扶着安检死活不走,全都让妹妹看到了,咦?
怎么会这么巧?
这真是太巧了。
会有无比二的张静初与郭涛夫妇试图造人,女的就成天量体温,男的就亲自出马造专用的床,都成功不了闹掰了,又在第一次约会的地方见面亲嘴,当时给我激动的,心想这俩人总算悟出来要想优生优育生出孔子,那就得就地野合,结果又没事儿发生。
会有黑客老公每天琢磨程序,在老婆出轨被发现后安安静静的接受了戴绿帽子的现实,当你和莫文蔚一样开始感动的时候,突然!
突然故事就开始峰回路转,原来老公熟练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故意在奸夫淫妇经过十字路口的那一霎那,无比准确的修改了红绿灯程度,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要闹哪样啊?
为毛要改什么红绿灯啊?
你是黑客啊?
你要搞死他们弄点高科技好不好啊?再说你怎么知道人家什么时候过红绿灯啊?你就不怕伤及无辜嘛混蛋啊最离奇的是在这个平行宇宙里有一种男女混合跳水一样的男女混合跳伞运动,虽然始终不知道这到底要怎么比?
又没有水花可以压,但从男女主反复强调人家是运动员来看似乎是没有错,总之女运动员是一坨莫名其妙吸了毒的爱躲在床下面的女文青,男的是一坨每天练习杂技技巧痴心守着她的男疯子。
这部片子真实的反映了外星人在平行宇宙的方方面面,建议改名叫做《外形人种面面观,平行宇宙大家谈》
我尤其爱最后的跳伞 浪漫的无以复加
多点啪啪啪会死吗…真的会哦
莫文蔚
各种假。。。
不明白四个故事的联系点,最喜欢第一个故事
买一赠三。第一段值六星。
这种短片拼凑的手法不新奇,但在大陆标准的基础上达到此番水准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对于爱情态度观的积极让影片呈递出一种盎然生机,而镜头的精准和剪辑的连贯也是远远出乎人意料的,且况将这么多优秀演员放到最适合的角色上实属不易。
《邂逅》、《造人》、《出轨》、《重生》
白百何神似王珞丹也。
生个娃有这么费劲嘛
爆米花片
万有引力很微弱,却永恒存在
我还是喜欢第一段,能够相遇就是有缘,能够因相遇而相爱更是如此,但同样有缘无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爱情不能强求。强求本身不是有缘,有缘也不会以强求而结尾。电影如此,生活同样如此。
半夜一个人看着第三个故事在被窝里哭成汤汤...第二个故事意味不明
邂逅,造人,出轨,重生。可能之前就是冲着段博文去的吧。真的是很好看的一部电影。不矫情。很久没看过这么有共鸣的影片了
所以这个电影是想说什么?
只看了文章白百合那段。。还不错
我是来看文章的
两分 给白百合和文章。
看第一段的時候覺得行行好能給個四星 第二段的時候覺得有點俗套但是看在張靜初的美麗與風騷上可以給三星 看到第三段和第四段簡直崩了個潰的想直接打一星了事 算了 我這麼善良的人 還是給三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