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库卡斯,飞行,二战,太吸引人了。
等到终于有时间看完时,感觉真是深深的失望。
这片唯一的优点就是空战画面尚可,基本上和珍珠港差不多。
但是,但可是呢,这内容也太离谱了吧。
黑人飞行队第一次战斗飞行就8-0,4架只有机枪的P40能横扫戒备森严的德国机场,换了P51D以后,横扫德国天空,就算Me262也都是浮云,更不要提能用0.5寸机枪打爆一艘德国驱逐舰了。
顺便我再质疑一下,1944以后了,哪里会有德国的水面舰艇在活动啊?
北海还是波罗的海?
这么一艘孤零零的驱逐舰出海作甚?
为主角当靶子啊?
我都不去琢磨为什么基地在意大利,他们能给轰炸机护航?
而且那个Junior为什么跳伞后落地是漫天大雪,而转过头意大利基地那帮黑哥们都是夏天装扮,意大利冬天也是很冷的啊……总之,这片的故事情节是在太扯,除了片尾字幕以外,没看出哪里和真实的二战历史相同。
唯一的亮点就是空战画面,B17的大编队等这些场面活交代得挺漂亮,看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忽略情节,仅仅看看场面即可。
一部美国空军黑人航空团的征战史,一部美国空军的征兵片。
原来种族歧视是存在于方方面面的,成立黑人团只是种实验,是让他们当伪军的,干笨活粗活的。
想当年,我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38军第一战就因为传言前面有一个黑人团,因紧张,而错失战机,这也是一种歧视,只为过方向不一样而已。
本片继承美国战争片的惯用套路,中规中矩,看完之后,你会混同与其他类型片,不久就会忘记的。
卢卡斯工业出品。
剧情极其贫乏,但是能唤起我小时候对空战片的热爱,那时候一手拿一个民航送的三叉戟模型嘟嘟嘟嘟自己追逐地很快活。
特技没什么可挑毛病的,只是美国的战机和德国的喷气式比,造型真是狗屎啊
适合观看本片的群体:空战题材电影爱好者,黑人民权运动人士不适合观看本片的群体:德粉,军迷反正本片拍得就是蜜汁尴尬,尤其是黑人和意大利美女的感情戏。
欧洲人在40年代就那么开放?
德军如此不堪一击。
机场被炸就算了,驱逐舰也被一架飞机就打沉了。
BF-109和FW-190被吊打。
希特勒如果看到此景肯定会骂道,你们这群渣渣!!!
二战中后期,美国参战,全国动员,迅速介入欧洲,空中打击重中之重,美空军中有一支纯黑人组成的飞行中队。
没有意外,尽管是战争期间,种族歧视还是存在。
一种象征意义的意味。
表示美国政府向世人宣称,美国不存在种族歧视。
而实际上黑人只是作了打酱油的存在,重大军事行动根本不会考虑到黑人士兵,他们只充当巡逻的行动。
这种歧视是根深蒂固的,白人信誓旦旦"黑鬼胆小如鼠,只会当逃兵".这群黑人也是热血青年,有着青春的追求,不甘于平庸。
他们憧憬着与德国飞机交战,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
但他们却被迫在整天中训练,(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攻击列车中消费时光,等待战争的结束。
然而机遇不会让这帮年轻人虚度光阴,绝对会青睐他们日常的准备,终于白人飞行员的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五角大楼突然想到了这闲赋多时,吃闲饭的黑人。
于是顺理成章他们临危受命,走向战场,冲锋陷阵,(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以一方青春热血报效祖国,他们在空中所向披靡,用螺旋桨飞机与德军最新式的喷气飞机作战。
伤亡牺牲无法避免,战机空中博杀,空战场面极其宏大,规模排山倒海,富有战争美感。
在这里就不剧透了,红色机尾是典型的美国商业电影,塑造美国的个人英雄,宣扬美国的价值观。
反过来证明了美国的虚伪。
这样的歧视是在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短时间消除。
好莱坞将其搬上银幕,来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应该来说是成功的。
将机尾涂装成红色,来源于一战德国空战英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的绰号叫“红男爵"。
红色机尾中队就是要以他为效仿目标,奋勇杀敌。
无论如何,他们的战绩极大的鼓舞了美军士气,任务的超额完成他们赢得白人飞行员的友谊,令他们被刮目相看,也激发了黑人参军热情。
反映美国内战的《光荣战役》也有类似的剧情。
本片值得一看,在战争电影中是美国代表之作。
二、《红色机尾》又是一支将飞机部分涂装为红色的队伍!
影片中也有地勤作业中,骄傲地说,我们要成为红色男爵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66851美军航空兵之塔斯克基飞行队!
一支拥有红色尾翼的黑人飞行队,也是美军最强的飞行队,而且他们还被一些报道认为是,首开空战德军击落me262的部队:梅塞施米特Me262——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式飞机;一种有可能改变战局的飞机;一种给盟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损失的飞机;一架标志着人类航空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的飞机……Me262——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有人说它是为人类航空事业带来曙光的天使;有人却说它是插上了翅膀的魔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争论的焦点,Me262有着恒久不变的魅力。
二战以前,美国空军中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
有人对空军提出法律诉讼,空军才于1939年在亚拉巴马州为黑人成立了一所飞行学校,整个二战期间,该校共培养出1000名战斗机飞行员。
1942年3月7日,首批飞行学员毕业。
但这些学员没有马上被分配到各作战部队,他们只得呆在学校,一方面进行额外的作战训练,一方面等待美国空军对他们的最终使用决定。
1943年4月25日,第一支完全由黑人飞行员组成的第99驱逐机中队被获准前往北非战场同德意空军作战,随后不久,中队被扩编为第322战斗机大队,主要承担对地航空火力支援,如协助轰炸机部队对意大利南部的作战行动。
据统计,从1943年参战到1945年战争结束,该大队共击落敌机111架;更值得一提的是:由该大队护航的轰炸机编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没有被敌方战斗机击落过一架。
由于这些黑人飞行员在战斗中所表现的勇敢精神和取得的出色战果,他们终于在美国空军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对了,本片编剧是:乔治·卢卡斯。
于是广告后,引发吐槽!
哈哈!
花旗国的主旋律片子,一味地把黑人战斗机飞行员推到舞台高光的中央,情节基本上有些手撕鬼子的味道了。
为突出黑人飞行员,美军的白人战斗机护航编队就会傻到被德军的一小部分战斗机全部引开导致其护航的轰战机被另外的德军战斗机暴击?
就算是一次这样,第二次美军指挥官只需要强令战斗机飞行员不得脱离轰战机编队即可,有啥必要换皮肤颜色?
或者这是由皮肤颜色决定的事儿?
为了突出黑人,让德军王牌飞行员受伤之后明知或者应知后面有美军飞机,还返回自己的基地,还不通知基地,导致基地被尾随而来的几架美军战斗机暴击。
一架轻型战斗机,仅凭机炮就能击毁一艘军舰?
但是空战特技做得是不错的,整个故事情节不算出彩但也还好。
穿插的那段感情戏有些牵强,意大利女主五大三粗不算漂亮,而且就仅仅是在飞机上掠过就一见钟情?
当其他战争片里的白人英雄都有血有肉,越来越立体的时候,黑人还是往收敛个性、英勇无畏、爱上姑娘的必死、戒酒这样的老路上整。
高大全形象明显落后于时代。
说着脱口秀的奥巴马驾驶着喷气战机炸毁了一艘驱逐舰如果还有比这个更离奇的事情,也许就是漫威里的一堆纨绔子弟拯救全人类了总之,把空军战士,拍的具有街头贩毒的帮派气质,说明美国亡国之日不太远了真不敢相信,这样的部队,居然能扛过整个二战 真不敢相信,这样的部队,居然能扛过整个二战 真不敢相信,这样的部队,居然能扛过整个二战 真不敢相信,这样的部队,居然能扛过整个二战 真不敢相信,这样的部队,居然能扛过整个二战 红色机尾红色机尾
睇资料嘅时候吓我一跳,本片编剧竟然喺卢卡斯,唔讲唔觉,还真有点《星球大战》嘅感觉。
两年前,睇过一部电影,叫《圣安娜奇迹》,讲二战中一支完全由黑人组成,被当成炮灰同肉盾使用嘅美国陆军——“水牛部队”第92师如何喺绝境下创造佐一个残酷嘅奇迹嘅故事。
本片其实很像,只不过战场由陆地转到佐天空,亦加入佐好多炫目嘅效果。
睇上去本片更精彩,但惗深一层,“圣安娜”嘅味道本片远远无法暨及,除佐种族,其他每个问题都浅谈辄止,想讲嘅嘢太多,导演根本无法驾驭,导致全部都只能极度匆忙咁带过,完全冇“圣安娜”结局展现人性光辉嘅震撼同感动,硬塞入去嘅感情戏配上黑人们业余嘅表演,观众有如嚼蜡,令我觉得佢更似一部爆米花电影。
同“圣安娜”似曾相识嘅还有黑人们都喺异国搵倒佐爱情,一个喺西班牙,一个喺意大利,喺咪地中海嘅女人都特别饥渴,特别中意有色人种呢?
我觉得呢个只喺寄托佐导演对美国现阶段嘅种族歧视仍然广泛存在嘅不满,无论喺西班牙定喺意大利,果度其实只喺一个乌托邦嘅寄托,喺果个导演幻想中唔存在分类,平起平坐嘅世界中,白人同黑人并肩作战,甚至相爱结婚。
马丁•路德•金喺《I have a dream》入边话“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睇完电影再想想,梦终归还喺梦啊。
唔知几时先有部空战电影肯讲下“红男爵”?
呢个先喺值得拍嘅题材嘛。
很平庸,唔推荐,唔收藏。
“飞行员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飞机的螺旋桨时代是传奇的时代,它经历了飞机的诞生、一战和二战,实际上飞机起初的作用主要是战争,载客、货运都是大型飞机出现后才具备的功能。
在螺旋桨时代因为飞机的速度比子弹慢,所以航炮是主要的也是唯一的对空攻击武器(二战后期也有火箭出现,但只能直线攻击,这与子弹没什么区别),而防御子弹的唯一方法就是娴熟的驾驶技术,所以在一战、二战都有出名的空战英雄,无论是红公爵还是沙漠之星。
当飞机超音速后,人的作用就不再重要了,现代空战比的是科技,要胜利必须有好的雷达、好的发动机、好的导弹,至于驾驶员只要你会操作仪器就可以了,甚至说只要你会玩微软模拟飞行游戏就可以。
这一切在游戏中很能说明,玩一玩《炽天使》和《皇牌空战》就知道了,越简单的飞机越难驾驶,越复杂的飞机越容易驾驶,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一战、二战期间成百上千架飞机一起翱翔天空的场景始终让本人着迷,就像迁徙的鸟群一样浩浩荡荡,天空是那么的迷人。
”
打着卢卡斯的旗号,原来只是个编剧!!大骗子!也就空战场面可以一看,剧情什么的烂爆了~装逼不得好死就是这么说的
主旋律战争片,种族歧视只是擦了个边。空战场面挺好,就是几场都太雷同了。
剧情弱了些,效果和主题不错
我想说。。。我真不是歧视黑人。。。可空战真心不是这样的。话说回来,片子空中特效还是很舍得,很给力的,对比其他“空战”片戏份足多了,冲这点加一个星到4星
黑人兄弟有力量 已下载超清至黑盘
眼镜蛇动作很漂亮||螺旋桨的飞机其实是一定输给喷气式的...
你确定这不是中国拍的么???完全就尼玛一献礼片啊
好在空战的那点还是不错的,可剧情和故事……
冲着卢卡斯看得 题材没什么意思
剧本还行,导演太次了,感情戏那么突兀,全剧又没亮点又没深度
战死是男人最大的光荣。
相对完整的空战电影,各方面并无太大亮点,人物扁平,叙事与情节设置比较一般。
罗罗嗦嗦的室内剧。搞不懂哪里出了问题,照说刻画角色需要的线索啊场景啊什么的都有,可是看着就是不太对头。电视剧镜头太多?太生硬?或者是编剧方面的问题?对这个缺乏判断能力了,牙疼两天,头疼一天,人快废了。
这部电影反映了黑人飞行员的战斗生活。种族问题是电影的一大主题。片中的空战场面非常精彩。
酒鬼莽汉传
电视剧水准。
画面不错 就是情节有点科幻
这种心灵鸡汤式的美式励志故事,剧情难免千篇一律,还要穿插上一段狗血异国恋,是还嫌文戏不够拖沓吗?恐怕很多影迷都在期待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打造的华丽空战特效,可惜千篇一律的大全景切人物面部特写的剪辑让战争场面如同白开水,更致命的是四场空战戏一样平,别提高潮了,连点波澜都没有。★★
卢卡斯出品,技术上无可挑剔,就像一款精彩的空战游戏,画面精致,只是叙述过于平淡,角色也过于脸谱化。
剧情和空战场面都烂的掉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