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很多人说老爷子“晚节不保”,令我十分困惑。
首先很明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本片的导演。
导演并不是老爷子啊!
既然导演不是他,那么剧情拖沓、沉闷,跟老爷子有什么关系吗?
好好的一部运动片非得加那么多爱情元素在里面来恶心人,也不是老爷子的意思啊!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为老爷子才看本片的,不管你喜不喜欢老爷子,客观来看,他的表演有问题吗?
只消片头的两个镜头,一是早起撒尿唠唠叨叨,二是因茶几挡路便一脚踢翻茶几,就基本奠定了角色性格和生活方式,古怪又固执。
如此生动形象的演技,难道不合格吗?
既然合格,为何又要抨击“晚节不保”呢?
就像某“名言”:“我只是个演员,我连演技都没有,你凭什么要我有唱功?
”老爷子在片中仅仅是个演员,他已经做好了他能做的一切,把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
成片质量不行,你能去怪一个有精彩发挥的演员么?
加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饰)是亚特兰大勇士队的资深球探,然而近来他可够呛。
上了年纪又有些视力衰退的他因此被认为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变化的市场,并被分配了最后一次招新任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加斯的老板兼好友彼特(约翰·古德曼 John Goodm an 饰)有些不忍,便找来了加斯的女儿米琪(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 饰)帮忙一起完成这段任务旅程。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自从米琪六岁丧母后,父女俩的关系就不见得多好,不巧还搭上了对手球队的年轻球探约翰尼(贾斯汀·丁伯莱克 Justin Timberlake 饰),一路上的磕磕绊绊可不少。
面对这堆难题,三人最后能否顺利渡过?
While I am a huge sucker for baseball movies, trouble with the curve fails to resonate with me as it has too little substance on the sport itself and too much on often seen sappy life lessons. Trouble with the Curve goes in deep to discuss how different people deal with adversities, and how the outcome could decide the outlook and future. What Eastwood's character failed in achieving is juxtaposed by the interesting character portrayed by Timberlake's, but I'm afraid this is as far as the movie could achieve, as the general idea is too narrow and linear.
克林特久闻大名,但是没看过他一部片子,这是第一部。
这个老爸很死板,但是他爱棒球,疯狂的爱,但是他更爱女儿,但是不会表现出来,好像看着他谁都不关心不理会,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而老爸的好友建议女儿陪老爸去高中选新人,正好是一次陪伴,和与老爸解开心结的机会。
这时,她遇到和老爸的冲突,和另一位退役球员的爱情,以及工作上的变动。
但她依然坚持,和老爸慢慢的冰释前嫌。
选中的球员不会打曲线球,甚至是快球。
女儿发现了一个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没有进入学校棒球队,但是个棒球天才。
她把他带到了棒球队,于是,球员决定签下他。
父女的感情,贾斯汀和艾米的爱情。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久违了,这是真正的老戏骨,可与之相提并论的也就摩根·弗里曼了,老爷子主演的电影是看一部少一部了,而做导演需要更多的精力,老爷子大概不怎么拍了。
棒球题材,因为不懂棒球,所以兴趣不大,也会影响观看的投入度。
这种讲经纪人或者球探的故事也并不鲜见,球探就是伯乐,伯乐比千里马更能得,现实中不少千里马就埋没于各种原因,要知道很多千里马不是大器晚成或者年少成名,而是未成名时有没有及时被发现,不然有些就可能熬不下去而转行了。
虽然电影满是套路,但故事都是一样的其实(创意千金难求),就看情节、对白怎么推陈出新,找到亮点来打动人了,这就是想象力。
总觉得影片平衡感太差,最后怎么没有发展的过程矛盾就消解了??
但是别拿中国人的价值观去评价美国的体育电影以及其中主题,体育和体育精神是美国基因的代表。
CE戏份太少,是我觉得最遗憾的地方。
Adams飘过,JT的存在我觉得是毁了这部电影的关键所在。
东木老爷子近些年似乎演得都是一些冥顽不灵的老顽固。
固执、执拗、食古不化。
Gus拒绝朋友关心,拒绝家人关心,甚至拒绝自己关心。
当医生查出问题的时候,他马上反悔。
他拒绝一些对自己能力的否定,哪怕连他自己都心知肚明。
越是传奇的人往往都会把自己专业上的卓越自发的扩展到生活中,越会把一技之长当做无所不能。
Mickey说,什么样的父亲会在母亲去世后把女儿给不熟悉的叔叔婶婶寄养,然后一年不看望,不联系。
我的初中、高中、大学都没有你的参与。
我觉得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会这样。
Gus无言以对,只能用这个问题不合时宜来反驳。
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子女和父母产生沟通问题的最大原因。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意义绝非其他人可以替代,Gus的行为在我看来,和分手时候说“我不够好,你值得更好的人”一样不可理喻。
你只有一个孩子,并且还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别说什么工作奔波,和那些下岗后一天打三份工,为了养活家里的四五个孩子的人相比,完全没有担当。
而Gus最后的解释,完全无法成立。
6岁时候的事件,对任何一个正常的父亲来说,不是更应该将女儿放在身边不能假手他人吗。
而他的臭脾气,更是让人无法接受。
仰视和平视的差别是巨大的。
Gus或许在球探界是个传奇,或许很多成名的巨星提到他都满心感激,更遑论业界同仁。
但他决不是一个好的家人。
Mickey最后丢掉了奋斗多时的工作。
当然这份工作并不是她最想要的,但之所以会当律师也是因为Gus。
即使最后Mickey成为球探,过上了最幸福的生活,那依然弥补不了在女人最重要的几年里,她没有休假,没有恋爱,只有工作后,却将成果全部放弃的无谓。
其实一直到最后Gus的脾气没有什么变化,他依然是那个倔老头,做出妥协、让步的都是Mickey。
而对于Gus,我会很希望听他教诲,但不希望他成为家人。
花絮:1.Sandra Bullock原本被邀请出演Mickey,由于档期问题推掉了。
当然谁演老爷子的女儿都不会显得有问题,但是Sandra Bullock真的可以当Justin Timberlake的妈了。
2.Clint Eastwood父子共同参演的第四部电影。
3.Clint Eastwood上一部主演的不是他自己导演的电影还是1993年的《火线狙击》。
而上一部出演的非他导演的片子是1995年的《鬼马小精灵》。
本片也是他08年《老爷车》之后的第一部电影。
冲着eastwood去的,分明看到一半就典型不是他的作品:俊男美女组合多么讨好观众;大量情感戏拖沓拖沓;硬生生逆转的快乐结局。
但是他的精髓仍在:永不言弃的硬汉品格;比金融界轻柔高尔夫野蛮一百倍的棒球运动设定;还有即使中国观众也熟悉万分的固执形象 他实在太似我们的父辈,无比正确的价值观,一意孤行与沟通无力。
他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这些品格的存在,在现实中令人沮丧,在荧幕上令人悲悯。
仿佛看他多些,就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亲人。
从而在内心取得原谅。
《曲线难题》的评价并不高,但是对我来说,对一个盼望伊斯特伍德身体健康乃至万寿无疆的脑残粉来说,看到老牛仔又一次在银幕上表现他的怪脾气,口吐总感觉咽着口痰的个性嗓音,我就已经感觉踏实了,满足了。
老爷子这次食言了,说好《老爷车》是最后一次银幕表演,但是这一次还是耐不住出山了,有些食言令人欣喜,比如再一次看到他的表演。
《曲线难题》是个有些模式化的治愈系故事,与故事背景相似的《点球成金》相比,明显从各方面都矮了一头,但是又怎么样呢,每年谁不希望从美国批量产出的几部治愈系影片中,找出一两部能让自己舒服下心情的?
当爹的和儿子或女儿感情不和,这是多么似曾相识又屡试不爽的套路啊,这次老牛仔和女儿有些不对付。
最近这几年,伊斯特伍德似乎只要出演,就演些怪老头角色,而且日趋古怪,《百万美元宝贝》还算比较正常,到了《老爷车》一副愤怒老头模样,到了这部倒好,一副老的都站不稳的样子,依然脾气火爆的看啥啥不顺眼,动不动就砸啤酒瓶要跟人拼命。
或许,他身上一直流淌着牛仔不羁的血液,所以演二战英雄也是那种不服管的,演城市英雄也是哈里那种暴力无比的,演生活中的老头也是孤僻诡异的。
也正是这样的心灵需要懂他的人来抚慰和支持,本片中除了老友,就是女儿了。
在本片中,伊斯特伍德扮演的是老球探加斯,而正如上面提到的几部电影,他从老拳击教练,老兵加老汽车厂工人,到本片的老教练,都脱离不开一个“老”字。
而这个“老”表现的不光是年龄的老去,更是一种长期固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他又偏偏总是一种生活在昨日,不与时俱进的派头,这也就让他与社会,与周围的人们产生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加斯信奉的是一种传统的人才发现方法,靠亲自到现场的观察,而片中年轻一代的球坛新星相信的是电脑软件根据统计数据的推断。
有趣的是,在《点球成金》中,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角色恰恰也是一位新派的,讲究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球员和战术的球队老板。
而在《曲线难题》中,则将新派球探做了极端化处理,那就是这人被塑造成一个几乎不看球的自大狂,这倒是让影片矛盾冲突更直截了当,让加斯的保守更显的有种天然的正义和令人肃然起敬感,但是也让影片没有了深度挖掘的空间,观众一看就明白了导演是一副要塑造加斯反戈一击的励志故事的架势。
于是,和加斯感情长期不和的女儿,突然间动了恻隐之心愿意陪同父亲做职业生涯最后的新星发掘之旅,两人磕磕绊绊间更逐步冰释前嫌,父女俩重归于好。
《曲线难题》中时刻可见温情和阳光的小桥段,美国小镇的美景,社区关系的融洽和谐,都让我看了感觉很舒服。
是呀,在这样温暖的氛围中,给了父女俩足够发现自我和沟通的空间。
“重新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是此类电影常见的指向,女儿从帮助走路不稳,视线模糊的父亲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激情所在。
从自己精英化又经常被影视界塑造的阴谋化和世俗化的律师行业,到充满着一种大家庭气息的棒球俱乐部,女儿从快节奏追求卓越的路上停了下来,去审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慢节奏中依然充满激情和发现的棒球生活。
这样的影片总是大团圆结束的,整部影片感觉就是在向一种传统生活方式致敬,向快节奏数字化的现代生活中依然顽强存在的传统保留地致敬,在那里,父女同心,爱情纯真,事业依然有成。
父女俩有惊无险的矛盾了那么几下,导演常常就迫不及待的让他们要和解回到阳光大道,所以,这是一部其实挺没个性的电影,但是因为有顽固老牛仔和可人的艾米•亚当斯,还是有那么些趣味值得一看。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item/cda121cb88ae7562f7c95dde
冲着棒球和clint eastwood,我又和豆瓣影评走背向.每个得分点都hit中我.去豆瓣只为了看看那些演员分别是谁,演过什么.同是用棒球做大背景,确实和
老爷子大概真的老了将自己的副导演推到了第一线,amy adams这次没了那些戾气,变得真实了,老头子对演员的调教真的没话说,那段I am your sunshine更是有些催人泪下的意思,最后揭秘那个故事和前面酒吧打架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只是那个男主角的戏弱了一点,不够把封闭的女主角调动起来,池塘,跳舞
竟然能凑齐如此老套的桥段…
鸡肋电影,情节毫无亮点,老掉牙到极点!看了半小时就知道后面的脉络与结局。和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一样,是一部完全类型化的流水线电影!
唯一的亮点就是妹子好看
啥都不说了
体育励志类真的看不进去了
克大爷演这种片子真是得心应手。
老故事,老套路,老方法,老头子
我是真的要承认我也一向不喜欢伊斯特伍德的电影
唯一可看的就是东木那张老脸
2012/09/24 要不是最后来点小转折,真的是好无聊。Eastwood怎么看怎么像个终极大魔头是怎么回事。
又一部离谱体育片。你们这些球探连球探报告都不写的吗,就选前几分钟打个电话来说他打不中球就行了?换哪个老板能信啊。2012年了还不搞点录像分析吗?还贬低人家用电脑的,剧组理解的用电脑是不是就是excel表格啊。然后又是这种高手在民间的套路,真的很俗,不过这段主要是为了拍出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爽感,虽然扯淡但是也挺爽的。最离谱的是他们这段父女情,老头对女儿不管不顾几十年,女儿还要这样上赶着硬凑,这是不是某些中老年男性的理想生活啊。
路子老套,但仍然好看。老头子真让人心疼啊
boringboringboring,东木的履历污点,老套故事没拍出新意,除了演员找不到一点加分点。另外,自顾自发脾气的啥比男也能找上艾米亚当斯也是无敌了。
中规中矩的片子,说白了就是老套而空洞。
情节有些地方设置的太做作了…好在一切还有伊斯特伍德。PS:果然还是那句话,美国人只懂商业,不懂体育。
剧情很老套,演员很讨喜,只要有老爷子在啊,希望老爷子身体健康!
老题材,小感动。有其父必有其女。东木头这样的老爸,帅起来没得话说。点球成金,高捧电脑的厉害;曲线难题,蔑视其存在。细节:著名乡村歌曲you'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棒球靠听的。话说,花生仔一出场,我就知道有花头。
cliche eastwood yet fabulous
倒是艾米亞當斯演的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