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无极》那会,陈凯歌做过一次挺有名的访谈。
他说对韩流判断要特别谨慎,韩国电影基本上两件事,色情加暴力,基本价值就在这儿。
那会有人觉得,他真是嫉恶如仇的导演。
也难怪彭浩翔拍完《AV》会补充说明,这可说是由陈凯歌导演引发的电影,但它应该不是陈凯歌风格的电影,更加肯定的就是,这必定不是陈凯歌会喜欢看的电影。
如果从这席话谈起,那《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好像真的落入了色情加暴力的俗套,除了时不时遭暴打,金福南还要忍受日复一日的性虐待,充当泄欲工具。
韩国电影演员十分敬业,依然还是毫不遮拦的作风。
但事物都有两面,关键是你从哪个角度看。
从杀人事件这样的字眼来看,片子就是来者不善,卖点明确,不爱看的自然敬而远之。
看到后半程,我想到一个讽刺结局。
那就是女二号自己逃出岛了,除了傻老头,岛上的人全死光了,她就成了头号嫌疑人。
想来是很荒谬,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成了有冤无处申的犯罪者。
不过这样做的话,影片倒是呼应不了开头,也没有办法出现绝佳的岛屿意象。
那个从女人身躯曲线过渡到岛屿远景的相似物匹配剪辑,简简单单又独具匠心,堪称个人年度最爱的结尾之一,它把隐喻蒙太奇利用到了极致,可以收到电影类的教科书里头。
除了有些章节略显冗长,影片大概每二十分钟安排一个冲突点,全程交代了事件的“始”与“末”。
二十分钟左右是性虐,金福南习以为常。
四十分钟发现女儿秘密,金福南感到恐慌和绝望,想到的也只有逃。
六十分钟左右,也就是全片的中间点,电影迎来了大转折,女儿惨死,金福南陷入精神崩溃。
再过二十分钟,金福南拿起镰刀杀人,血色降至。
她杀出了无人岛,迎来了结局大高潮,接受必然到来的死亡命运。
与此同时,电影始终笼罩一股怪异气氛,山雨欲来。
开头是女二号目睹恶性命案,电影营造了普通人害怕被报复的恐怖心理。
由于戒备心很强,女二号处处提防,异常冷漠。
随着剧情不断深入,观众方才知道女二号的冷漠是大有源头可循。
一般恐怖片总会突出凝视和窥视等视觉体验,看到不该看的或者知情太多,这些都带来了无妄之灾。
女二号充当了类似角色,她佯装置身事外,岂不料令事情变得更糟,同时也害了一干弱者,包括她的可怜朋友。
电影把受害者和女英雄的形象合二为一,因为早于金福南动手,许多观众已经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直接跳进银幕里头,行使正义。
导演让金福南去泄愤,也替观众泄愤,这是一个情感上的认同,而不是绑架情感或者偷换概念的洒血浆。
当女人柔软的舌头不停舔舐过刀锋,男人只有颤抖的份。
正如早先分析过的金基德作品,本片人物也活在玻璃容器当中,与现实脱节。
女二号似乎人缘欠佳,无亲无故,独自一人在首尔生活。
金福南生活的岛屿更是与世隔绝,没有法律,缺乏现代文明的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场所被约束,人物的情绪更容易爆发,因为他们无处可逃,无人可以依靠。
当然,光有这些并无法让张哲洙成功,顶多让人想到金基德的《漂流欲室》,有水、岛屿和女人的身体。
导演的过人之处是汲取了老一辈导演金绮泳的坏女人和女人岛灵感,以传统复仇女形象,顺利继承了韩国电影史的优良传统。
处理放手杀人的一段戏,影片用了一连串快速剪辑,金福南刨土豆提着大袋,在田地上挥汗如雨,边上几个老婆子在唱歌。
单纯从这一段来看,除了顶上烈日,促成她杀人的动机似乎不存在。
这时候,烈日当空已经成了符号象征,就好比炙烤金福南的男权压迫。
她忍无可忍,而在迈出第一步之后,天降大雨,一改之前天气。
片中的拉拉情节虽有新意,但值得商榷,后半段的竖笛爆发更是有点莫名,不过这段感情却让金福南多出了难得的天真。
与这段几乎不涉及欲望的感情相比,岛上痴呆老头的秘密方才劲爆,这是一个伦理混乱的变态之岛,堪称一处极具参考价值的微观社会,可以说是寓言式表述。
有批判、有宣泄,这才是《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的成功所在。
【北京青年报】
“今年最有力的韓國電影!
“《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前末》(下稱《金福南》)在韓國舉行媒體試映會之後,幾乎所有到場媒體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部獨立電影,《金福南》正式上映初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只有三十塊螢幕上映,但一周以後便因為驕人的票房成績迅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擴大到一百多塊螢幕。
這也可以看得出《金福南》在韓國國內不僅贏了專業影評人的讚譽,更是獲得了普通觀眾的認可。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在參與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人雙周單元時,《金福南》就已經得到了許多歐洲媒體的高度評價。
法國知名影評人Romain Le Vern甚至給出了五顆星的滿分評價,“這是一部極其有力的處女作,融合了奇幻,血腥,恐怖,滑稽,犯罪,色情等眾多元素”。
僅一部處女作便可以驚起如此波瀾,不由得讓人對這位新人導演張哲洙產生了濃厚興趣。
仔細觀察預告海報上的英文手寫字體,會吃驚地發現這與近幾年韓國另兩部新人處女作《美麗》《電影就是電影》海報上所使用的字體猶如出於一人之手。
而這兩部處女作的導演田在洪與張勳正是韓國名導金吉德一手扶植出來的,那張哲洙呢?
沒錯,張哲洙也正是被韓國媒體稱為“金吉德使團”的第四員捍將。
“復仇女”是韓國電影一直延續的主題之一。
從六十年代開始的韓國影史名作《下女》《魔的階段》到近十年來被世界影迷所熟悉的《親切的金子》,特殊的“大男子主義“社會結構讓韓國電影人總是對於“復仇女”這個題材情有獨鍾。
今年恰逢《下女》上映五十周年,林常樹導演的翻拍致敬版憑藉著全度妍再次突破出演等種種噱頭,順利進入戛納主競賽單元,但口碑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要說今年最具有金綺泳版《下女》氣質的作品,還是當屬這部《金福南》。
善於把捏韓國男女感情的洪尚秀導演,對於韓國社會的男女關係,有這樣的點評,“女人是男人的未來”。
但這遠遠不如老前輩金綺泳的總結來得精闢,“男人是廢物,女人是怪物,怪物幹掉廢物”。
《金福南》便又是這樣一部完美詮釋怪物如何幹掉廢物的作品。
金福南苟且偷生于尚處於極度崇拜男根的農耕社會,從普通平凡農村婦女變成嗜血殺人怪物只是早晚之事,但張哲洙導演卻通過一種更為女性主義的視角解構了這場孤島殺人案件。
金福南在孤島之上受盡淩辱,僅存的依靠便是自己的女兒和幼時的玩伴海苑。
這兩位女性與金福南的關係在金福南突變之時起了致命作用。
女兒的慘死和玩伴的漠視,讓金福南處於極度絕望之中,只有殺戮才能為自己做主。
雖是新人導演,但張哲洙在觀眾的情緒低度上卻是高手。
螢幕上到處噴射的血漿,充滿獵奇的殺人方式,讓觀眾直到影片末尾,都不敢放輕鬆。
對於影片過度的暴力血腥,《好萊塢報導者》的點評文章提到,“無盡的屠殺,估計連導演自己都不知道要將暴力引向何方”。
這樣的疑問像極了影片中海苑的一句臺詞,“金福南,你為什麼不獨自逃亡首爾這樣的大城市呢?
”假設金福南是一個受過所謂文明社會的高級教育的婦女,她是不是應該去拿起諸如法律這樣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顯然目不識丁的金福南不是這樣的精英女性。
金福南的扮演者徐英姬,也許會覺得有些眼熟。
徐英姬正是這幾年掀起韓國極度暴力電影大幕的電影《追擊者》中被割首的妓生扮演者。
這一次她仿佛被《追擊者》附身,手持屠刀,十步一人。
雖然與金福南的精湛演技相比,另一位女主角海苑不是太顯眼。
但由她引出的開頭與結尾,著實另人可以回味許久。
《金福南》的開篇部分,可能讓不太清醒的觀眾驚訝道,“這難道是在翻拍山姆•雷米(Sam Raimi)去年的B級片回歸之作《拽我下地獄(Drag Me to Hell)》嗎?
”別太心急,看下去,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一個充滿野性的孤島之上。
孤島與女性,是韓國異色導演金琦泳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既然說《金福南》比今年正式翻拍版《下女》更具有金綺泳的精髓,不妨注意一下影片的最後一幕。
當海苑緩慢躺倒在地上化身為一座女人島時,這是本片最大點睛之筆。
這座血淋淋的孤島不正是金綺泳導演另外一部名作《異魚島》嗎?
也正如《異魚島》中的詛咒那般,見到此島的人必定逃不過死亡的命運。
影片中不斷地重複著眾人對於金福南的一句評價,“你太不親切了。
”真的是像金子,金福南這些韓國電影中的復仇女形象不夠親切,甚至過於殘暴嗎?
還是不親切的只是這些復仇女所生存於的世界。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感到相当得沉重。
电影的故事虽然不算新鲜,但是导演在细节上把握得丝丝入扣,演员的演技尤其是徐英姬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她那种纯朴而略带忧郁的气质非常适合金福南这个角色。
在一个基本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六家九口人依然维持着十分传统的父权体制的文化,男人可以作威作福,女人就是男人的工具和性奴,她们可以随意被男人蹂躏,并且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作,家庭暴力层出不穷。
在岛上,人们被教育说,女人离开男人活不得,男人就是女人的依靠,从而让女人逐渐认同和接受屈从于男性的地位。
至于像福南这种被许多男人蹂躏过的女人,如果能嫁到一个男人就应该万分感激,无论丈夫做出什么非人的举动。
然而她的丈夫万宗压根就把她当成奴隶,当他发现弟弟铁宗强奸了自己的妻子后,他不为所动,因为福南就是性奴,就是一个发泄性欲的工具,给自己亲爱的弟弟使用一下有何不可?
岛上有三代女人,第一代以万宗的姑姑为代表,她嫁到岛上五十年也辛苦劳作过,但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她完全接受了恶心的父权文化,转而压迫年轻的妇女,还一股劲地吹嘘女人不能离开男人,否则一事无成;第二代就是福南,在家里被丈夫万宗气指颐使,忍受家庭暴力,还要被小叔子铁宗玩弄,她渴望逃离这种地狱般的生活;第三代就是福南的女儿小燕,由于福南曾被岛上多名男人蹂躏,因此小燕的生父不知,无法从福南身上满足性欲的万宗竟向还未发育的小燕伸出了魔掌。
不仅如此,万宗从思想上向女儿灌输物化女性的思想。
这老中少三代正是反映女人一生不间断的悲剧和残酷的成长历程。
傻大憨粗的福南虽然愚笨,却从小心地善良,她有很多次机会逃离的,但却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福南早就了解到在大城市首尔女人可以自由自在地活着,不必像岛上的女人那样活得猪狗不如,同时她也担心女儿被岛上的风气驯化,女儿的教科书可以撕掉折纸玩,唯独关于首尔生活的书本是要留着不停地看。
她渴望逃往首尔,一直将希望寄托在小时候的好友、已在首尔做都市白领的海媛身上,然而冷漠的海媛从来不把福南在信中的苦苦哀求当回事。
即使海媛获得来岛上休假的机会,她依然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福南爱着自己的女儿,她不能让女儿重复自己的悲剧,更不能让女儿沾染岛上的反动文化,再不把女儿带走就来不及了。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从首尔来的妓女却比都市白领更能体会到女人的痛苦,也愿意援手救助福南脱离苦海。
在岛上,妓女没有什么脏不脏的,因为岛上的妇女连妓女都不如,妓女好歹也靠自己的本事赚钱独自快乐的生活。
她告诉福南,在首尔不是只有做妓女的职业。
妓女的援救计划失败后,万宗意外杀死了女儿,福南万念俱灰,她本希望将万宗绳之以法,但是岛上的民众昧着良心作伪证,因为男性永远掌握了话语的霸权。
“为什么女人可以被石头砸死,男人就不行?
”这是福南对男尊女卑文化最有力的控诉。
福南将最后的希望压在了海媛身上,那种眼神是一种陷入流沙极度渴求施救的祈盼,可是海媛懦弱了。
海媛的软弱性格正是福南用暴力反抗压迫的导火线。
实践证明,在岛上,法律是无效的,既然这样,就让暴力来推翻这万恶的制度吧。
烈日下辛勤劳作的福南看了看太阳,“太阳好像跟我说话了”,太阳是光明的未来,是脱离苦海的指路灯,操起镰刀向恶魔劈去吧,因为已经彻底绝望,福南杀的不是人,杀的是垂死挣扎的旧文化、旧制度。
福南最终死在了海媛的手里,但是海媛明白了一切苦难的根源。
女人的集体失声和对恶势力的隐忍只有更多的不幸,从此女人要崛起,要向黑暗势力做坚决的斗争。
最后海媛到警察局当面指证了杀死一位少女的两个地痞,而这个少女也是因为海媛的见死不救而被害。
海媛指证前也向天空看了下太阳,与福南看太阳正好呼应。
太阳也对海媛说话了,实际上海媛已经良心发现了,她已经成熟了。
太阳照耀着女性,让女性充满能量站起来了。
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展现了他们深切的女权主义关怀。
虽然岛上的愚昧迂腐的文化思想是极端个例,但是女性的劣等地位仍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在都市生活的人民,即使首尔女性有了很大的自由空间,针对女性的性别暴力仍然是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一些对女性乳房的描写,这正是导演在女权主义方面动用的心思。
在男尊女卑的文化下,女人的身体就是男人发泄性欲的工具,乳房就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悲剧性色彩,男人想怎么揉捏就怎么玩,不管你是妓女还是嫂子。
一同到泉水里沐浴时,福南也从背后对海媛“袭胸”,这是福南羡慕海媛身材的体现,在男尊女卑文化的熏陶下,福南也沾染了一定病毒:女人被物化,要靠身体来博得男人的喜爱。
当福南决心反抗时,她一把推开了铁宗的咸猪手,我的身体是我的,以后你别想来骚扰我。
美中不足的是有个情节变化太快了,一下子难以消化。
福南带女儿离开时,小燕是不想离开爸爸的,她依然渴望通过涂面膜和指甲油来博得爸爸的欢心,但她为了不让妈妈再次殴打便突然改变态度想和妈妈一起离开了,这个跳跃太突兀,至少从影片的场景来看,长期以来女儿对父亲殴打母亲的行为是麻木不仁的,而且女儿不到十岁,已经很严重地沾染了愚昧思想,如果突然做到这种转变,她的心智似乎太成熟了。
还有一个问题,福南到底有没有杀掉海媛的想法?
如果想杀的话,在警局福南坐在昏睡的海媛旁边时,福南完全有机会动手,可她没做;如果不想杀她,她又为何对海媛多次抡起重锤?
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对影片的解读。
我不是欣赏电影的业内人士,这个问题请求专业人士回答了。
全片充斥着现实懦弱无耻的讽刺,一个小岛一户人家一场灾难,女性是弱势群体,影片放大了这个群体的横切面,男性在其中就是一种侵蚀,它构成的不单是是一种身体上的侵犯,精神上的蹂躏是最可怕的,当金福南已经习惯了这种变态的生活时,惠媛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导火索一样,点燃了这场蓄势已久的大火,我们能在影片中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俨然生活中的我们不比岛上的人有多少良知,看的深点是生活造成的,没有万中就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所以她们选择包庇万中,挽救她们自私的依赖,人性的丑恶步步紧逼,导演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台词来讽刺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原本是福南辛苦努力弄来的蜂蜜却被说的那么轻松易得。
其实从每个人身上的都能看的出心酸的往事,但命运周而复始的又一次的轮到福南的身上,原本选择接受的一切的她却因为亲生女儿的安危决定杀出一条血路.......这不是惊悚片也不是恐怖片,但导演给人带来的效果却和之相差不多,其实现实就是最恐怖的写照,只有能你正视它的存在才能救赎自己的灵魂。
金福南塑造得很好,一个被受欺辱、折磨的弱女子,终于在痛失骨肉的那一刻爆发了。
不在绝望中爆发,便在绝望中灭亡,福南选择了一条极端的路线,她暴走了...... 剧情不错,平静而又不时穿插女主和福南的儿时回忆,正好和后面的大屠杀形成一个极大反差,封建思想仍然困住某些人,这说明教育是多么重要。
女主的冷漠更是福南爆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还是那句话,面对所有的不公,你是选择站出来,还是选择沉默?
其实我还是希望最后女主能被杀死的,减分
《金福南》这部复仇女神的神作我早有耳闻,现在才有幸一睹真容真是相当惭愧。
原来看简介小短片总觉得这姐们那得一直杀杀杀呀,怎么会死掉,哎,结局不对呀,怎么被首尔来的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反杀了,不可思议。
好了,说说几点感受吧。
感受一,爽,真是发自内心的爽。
说老实话,从小到大谁没挨过欺负,挨了欺负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复仇的,金福南同志就做到了。
而且是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手起刀落,唰唰唰,就是干啊,看得我热血沸腾,过瘾之情溢于言表。
感受二,难受,过瘾之后的压抑,压的人透不过气。
想想金福南每天忍受的都是些什么呀,全岛男人的强奸、老公的家暴(其实远远超过家暴)、小叔的强暴、姑姑的虐待使唤等等等等。
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无视,无视她是一个人,岛上的女人和男人都只把她当畜生,也许只有那个老爷爷没有,这也许是他活下来的原因。
感受三,无奈,对一个男尊女卑的封闭环境的无可奈何。
因为极度男权的维护者是什么?
居然是女人,也必然是女人,真是最会伤害女人的只会是同类啊。
你看看,最后了结了金福南的也是女人不是。
好电影,剧情有抑有扬,最后那一压抑升华了全篇,无情的嘲笑了这个男权的社会,好。
看过的犯罪片太多了,印象深刻的当属金福南杀人事件了,两个不同的女性,两个不同的人生。
女二海媛可以算金福南自认的唯一的一味朋友了,作为一个在首尔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她让福南羡慕,因为在福南的认知里,首尔的空气都是香的,这也是福南一心向往的地方。
所以当海媛来这个远离陆地的小岛休假时福南是很开心的,她很开心的欢迎她的到来,她甚至期盼着海媛可以带她和她的女儿一起去首尔生活,可是她不知道,海媛是很自私自利的一个人,看到有人被流氓调戏会视而不见的加速离开,看到老奶奶急需一笔贷款而自己只需要稍微灵活一点就可以解决别人的困难时依旧会冷漠的照章办事,这样的海媛又怎么会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福南呢,因为她的不作为也最终导致了福南最后的不归之路。
金福南,片中的绝对女主,一个可怜可悲的女人,年纪轻轻就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丈夫不疼,公婆不喜,整日里当牛做马,吃的却是冷饭残渣,即便这样福南也都在忍受着,为了她唯一的女儿,而一切事件的爆发就是她女儿的死亡,她的女儿没了,那些所谓的亲戚却还要她承认是意外死亡,这让福南彻底的崩溃了,所以她举起了手动的镰刀,收割了一条一条的生命,解放了压抑的自己,同时也埋葬了自己。
一直很喜欢看韩国的犯罪片,很写实,很接地气,很有社会性。
金福南这部电影注重的是女权问题,也是呼吁大众能更多的关注女性吧,让大众多关心下女性问题,给人以警醒,杜绝类似于金福南的事件再度发生,这也算是此片最大的成就了吧。
刚开始,我认为海媛是一个很冷漠的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她怕惹麻烦,自以为是,警惕性很高,从不对人敞开心扉。
她活的不高兴,整片就没见她怎么笑过。
可是,她却是一个生活在首尔,有着自己小公寓的白领。
无人岛上的人,根本不配称之为人。
所以,我都不愿说他们是冷漠的。
因为动物,没有冷漠这种情感。
永远不要惹老实人,因为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那些禽兽不如的东西,让人难以相信世上还有这样自私冷血的人的存在。
不,说他们自私冷血,都是高看了他们。
可是原来,海媛是知道的。
她知道福南的一切苦难,却最终漠视,离开。
福南演的极好,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最深最深的绝望,绝望到令人奔溃,失去任何理智。
当福南坐船离开时,我在心里说,走吧!
走吧!
去到首尔,隐姓埋名,开始真正的生活吧。
可是,她已经不再有心,又怎么活着?
复仇!
复仇!
让所有的禽兽都感受她曾感受到的痛!
最后,她终于跌倒了,即使如此,她还是有力气去杀海媛,但是她没有。
也许在临终时刻,她只想忘记一切的苦痛,去感受那一丝丝美好,哪怕很短,很短。
看到最后海媛的转变,以及哭泣,我没有任何感受。
她不愿惹祸上身,这非常让人理解。
可是,她明明可以在福南海子死后好好安抚她,离岛后带自己的一些男性朋友过来,强制性把福南带走,谁敢说不?!
谁敢非法拘禁?!
如果是个陌生人,都可能会如此做,更不要说是从小的玩伴,你是她的唯一。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希冀都背负在你身上,你却背弃了她。
这个时候,海媛不再是冷漠的人,她同岛上的人一样,已经沦为禽兽。
你洗完澡后她总是不耐烦地抱怨地板很湿、你的衣服总要和她家人的衣服单独分开清洗、有专属漱口杯所以她的女儿希望你用一次性塑料杯漱口,这样的亲戚对你而言真是尴尬又陌生的存在。
而金福南小姐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她没有娘家的亲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人,连唯一一个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儿时玩伴都是一个尴尬又陌生的存在。
这些人在心里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诸如此类的小细节总不断提醒着你:她真的很不亲切。
这位不亲切的玩伴从小天性就不亲切,又在首尔这种压力颇大的都市生活,所以凡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的姿态过活着。
然而金福南每天面对的是无休止大工作量的农活、毫无爱情基础的老公、态度恶劣的婆婆和禽兽一般的小叔。
金福南以乐观的姿态承受这令人难过的一切,因为她觉得世上还是有自己女儿和儿时玩伴这些美好的存在。
问题是搭上一个你对她好对她真她却很不亲切的儿时玩伴,这事就有点危险了。
于是虽然你隔三天就为玩伴没人住的房子清理打扫;每天给她做上一顿好吃的农家餐食;甚至在背地里救了她好几次,这位玩伴依旧相当不亲切。
你很快就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当你准备带着女儿逃跑时玩伴再三推托不帮忙不说,在女儿被害死时目睹整件事情的玩伴因为贪生怕事居然拒绝指认凶手。
世上最爱的女儿死掉了,满怀着十几年感情觉得是世上唯一一个朋友的儿时玩伴原来根本就不把你当回事,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生不足惜死不可惜这件事情足够悲凉么?
除了她日复一日遭受的种种非人待遇和原本单纯乐观的心态,以上就是金福南杀人前的一切生活。
值得吐槽的是,我一直觉得母爱是世界上最给力的爱——无论是《告白》里化悲愤为复仇的森口老师,还是《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里化绝望为复仇的金福南;促使两个弱女子萌生杀戮之心的导火索都是女儿的死。
相比较森口的心理复仇战,金福南这个乡下女子的复仇显得更加血腥直接和畅快淋漓。
为了不影响你观影的效果,杀人的过程这里隐去。
实际上,在最后,当福男化着不搭嘎的浓妆对船夫说:“想要去首尔走一趟呢”的时候,我心里一直隐隐替她高兴,也许这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不是么?
可惜,她明显已经失去生存下去的任何支撑,她搭船出岛原来是另有目的。
果其不然,在最后的最后,儿时玩伴依旧不理解福南为什么一夜间可以从一个单纯的弱女子变成一个毫不畏惧的杀人魔。
福南只是简单地说:“因为,你实在是太不亲切了。
”对福南来说,反正活着也没有依恋了,如果已经不怕死,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我沉淀了许多日才能平和写下这篇影评,因为如同标题一样,越是给力的影片,往往越难下笔写影评。
总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这部精彩的电影却担心影评没有足够的煽动性。
实际上,这部影评也写得简单粗糙,但是我却可以说在《告白》的电影遭遇滑铁卢后,《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无疑成为今年我所看过的日韩影片中最棒的一部,《大叔》在它的衬托下也有了一丝矫情和褪色。
付诸一片真心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最最令人难过的事,就如同那些从不关心我近况却又莫名其妙不知为何关注着我的友邻一样,我们彼此啊太不亲切了不是么?
文/南赫1.太阳:太阳是福南的的力量源泉,是她杀人的外部动力,而绝望是她杀人的源动力。
福南直视了一会儿太阳,开始了杀戮。
而影片末尾,海媛也直视了一会儿太阳,随后就去警察局指认了凶手。
当凶手威胁她时,还拿起了笔奋起反抗,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忍让。
2.两个女人的合体:这个意义在片中有很多处暗示。
如,福南坐船来到首尔边上的小县城时,她穿着海媛的白裙子;在福南死的那一刻,镜头又给出了太阳,而阳光照在了海媛身上;最后,海媛与无岛的合二为一。
这些都可以视为两个女人最终合体的过程。
3.崩溃:福南的崩溃从海媛在大家面前为了自保,不肯说出真相开始。
当然,这时还没产生杀戮的想法。
4.小岛上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可以看出,岛上的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是相当乱的,甚至可以说毫无人伦可言。
老头与四个老太应该都发生过关系,福南与万宗、铁宗、船夫、警察都是表兄妹的关系,小燕的亲生父亲无从得知(福南被除老头以外的所有男人蹂躏过)。
这些都可以从对话中看出。
这个岛上的男人只把女人当做泄欲和干苦力的工具,福南成为压倒这个充满乱伦与暴力的“原始社会”的最后一根稻草。
5.妓女:当福南求海媛无望时,一个在外人看来无道德可言的妓女帮助了她,这可视为一种道德讽刺。
6.福南何时对海媛起杀心:海媛在众人面前拒绝说出真相,令福南绝望。
当海媛与船夫一起逃走时,福南觉得她已经与伤害自己的人站在同一阵营了。
福南偶然发现了海媛的船只,尾随警察来到警察局,她希望杀死海媛,这样就可以和海媛永远在一起了。
7.坟墓:片子接近尾声,老头为这个岛上死去的人都立了坟墓。
这些坟墓中,只有小燕的坟旁有祭品。
老头也在死前,为自己烧了一炷香。
坟墓的位置值得注意,该死之人都死在了欺侮福南的地方或者正在欺侮福南时。
三个老太是在唱歌时被杀的(福南在干苦力),小叔死在了欲强暴福南时,“丈夫”死在了殴打福南的家里,短发老太死在了对男人的“希望”里,船夫死在了曾经令福南无法逃生的岸边。
8.首尔:首尔无疑是福南心中的桃花源。
她始终让小燕保留着一本描绘首尔的书。
福南在杀人后前往首尔,但她到达的是首尔边上的小县城,并且死在了那里。
她已经永远无法到达首尔,到达她心中的桃花源了。
9.小时欺侮福南的四个男孩:这四个男孩应该是万宗、铁宗、船夫和警察。
福南报了小时候的仇。
10.福南来首尔的目的:杀死海媛。
如果福南时为了在她心爱的首尔生活,她上岸时的眼神不会那么无助迷茫和绝望。
10.想象另一种结局:福南穿着海媛的衣服开始了在首尔的生活,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去遵从那些看似合理的规则,甚至这些规则更令她窒息和绝望。
她明白了,首尔其实就是另一个无岛。
叙事拖沓、场景除了血腥一无所有。为了表达而表达,人物离情感十万八千里,就像奶头剧,看起来受压迫的人反抗了很“爽”,但实际上却没把握好真实的“度”。
孤绝的环境滋生出系统性的恶,在近乎原始的生存环境里,体力弱势的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来生存,于是为了维系男权的绝对地位,男女老少都成为了恶的帮凶。但在整体向着文明的大环境,这个系统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只要有一个人愿意走出小岛,说出里面的故事,这种集体性的恶就会被瓦解。海媛成为了能否瓦解这个系统的关键,但电影最绝望之处在于,海媛是都市人自私冷漠的缩影,她的置身事外不但没有帮到身处逆境的女性,反而间接促成了最后的杀戮。金福南的爆发是意料之中,是绝望之下的以暴制暴,她杀死了所有曾戕害过她的人,却没能杀死海媛,如果这是一部“爽片”,可能算是一种“遗憾”,没有给观众大快人心之感。但这个“遗憾”也正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阳光下的罪恶易清理,但自私冷漠、缺乏同理心,终会酿成人类最大的悲剧。
明明就是一个复仇片,还要假装复仇者不是女主
岛上的女人们数次说着没有男人不行只能靠男人,金福南默默做着所有男人女人的事,最终终结了这个闭塞荒岛上的野蛮循环,不要轻视自我,不要向野蛮跪服,用直视太阳的勇气把枷锁砸烂
当女人柔软的舌头不停舔舐过刀锋,男人只有颤抖的份。结尾隐喻蒙太奇太落后。拉拉情节哎
很久没看个电影看得快气炸了 金福南手刃那一岛人的时候真爽啊!本来一直觉得是四星 但后边女二这趴一下加深了电影深度 如果是女二最终girl help girl 带女一逃出来 那可就是太套路了 而女二从始至终一点一滴铺垫出的精致利己的状态 那种对金福南的漠不关心 直至最后 她躺下 身型叠化作了那片岛屿 我真的直呼我靠 女二内心的冷漠就如同那岛屿一样 将金福南死死困住 送入死路 一下就值得玩味起来了!五星!(里边杀人段落可是太重口了 某几段颇有楢山节考那意思 喜欢妓女和金福南在廊下对话那一段
血腥残忍程度超乎人的想象,看得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金基德的弟子出手不凡。2010年的韩国电影又给我惊喜。
R级模式
奇葩的朋友压垮了金福南最后一根稻草。
不知道为什么在她杀人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快感。。。
这导演真的给老子恶心坏了 (单纯指给女角色的剧本 和屎一样
金福南的致命点在于,可以接受男权和家系的蹂躏,但是不能接受自己视之为唯一朋友的人的漠然。金福男身上是一个反抗,甚至震慑传统男权社会,表达女性崛起的故事,而郑海媛身上是一个对抗人性冷漠,承担社会责任的路子。外一层有点落于形式,内一层激烈,但未免沉湎于血腥了。不过作为处女作,已然难得
復仇片還是韓國人拍的牛逼,講究一個狠字,一些符號化的東西處理的也很到位(如弒殺之前的太陽、塗滿屍體的大醬、舔刀子時的男性表現等)。美中不足是電影最後有點失控,比如金福南追到首爾那一段拍的有些潦草。
最后金福南居然没有杀死海媛,代替她在首尔过生活。一部神剧,血腥,神转折,前半部分完全合理,结尾直接开杀,毫无防备。想知道编剧是想表现女性受歧视压迫之后的剧烈反抗,还是一个城市人到乡村接受了道德教育。因为拍得太真实,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在沉默与压抑中爆发的反抗与杀戮
讲真,说反映社会现实吧,并没有真正严肃诚恳的深入剖析,而且对底层的生存状态是永远是精英那种傲慢里带着猎奇的俯视角度(一直到寄生虫都是这个毛病,不过鉴于毕竟是宇宙国大概自有国情在吧);但重点是!女性反杀爽番的义务都没尽到啊喂!挂着羊头卖的还是在满足男猩猎奇凝视的狗肉就非常让人讨厌!
【柏杨老先生有言:穿鞋的不要欺负光脚的,狗急也会跳墙,光脚者忍无可忍便拔刀怒向穿鞋者】布衣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金福南一直是爱护着海媛的,因为那是她最后的希望,而最后海媛的冷漠让福南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又是重口味!!
致命缺陷跟《老男孩》一样,喜欢极端假设和虚构快感
呵呵呵棒子有病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