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妈妈咪呀

Mamma Mia!,妈妈咪呀!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阿曼达·塞弗里德,皮尔斯·布鲁斯南,科林·费尔斯,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朱丽·沃特斯,多米尼克·库珀,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妈妈咪呀》剧照

妈妈咪呀 剧照 NO.1妈妈咪呀 剧照 NO.2妈妈咪呀 剧照 NO.3妈妈咪呀 剧照 NO.4妈妈咪呀 剧照 NO.5妈妈咪呀 剧照 NO.6妈妈咪呀 剧照 NO.13妈妈咪呀 剧照 NO.14妈妈咪呀 剧照 NO.15妈妈咪呀 剧照 NO.16妈妈咪呀 剧照 NO.17妈妈咪呀 剧照 NO.18妈妈咪呀 剧照 NO.19妈妈咪呀 剧照 NO.20

《妈妈咪呀》剧情介绍

妈妈咪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苏菲(阿曼达·塞弗里德 Amanda Seyfried 饰)与斯盖伊(多米尼克·库珀 Dominic Cooper 饰)的爱情即将修成正果,两人正在为马上来临的婚礼紧张筹备着。不过,在苏菲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父亲能够在婚礼当天亲手将自己的手送到新郎的手上。可惜,妈妈(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一直没有告诉过她到底谁是她的亲生父亲。不得已,苏菲偷看了妈妈的日记,发现其上记录的三个人中的一个很可能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是,她发出了三张请柬邀请他们来参加她的婚礼,想通过这短暂的接触,最终从三人中找出自己的爸爸。于是,在闺蜜的帮助下,在这美丽的希腊小岛上,上演了一出别具特色的寻父记。最终苏菲是否能找出自己的亲生父亲,举行一场完美的婚礼?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30天血与雪温暖青春茉莉花开墨菲定律百战天龙第四季广岛幽灵风云碑逃亡幸福,近在咫尺遗留搜查节拍救赎玩偶特工都是因为你扭秧歌的春天棕榈滩异星绑架艾玛的机会无法抗拒的恋爱最好的女友独自夜归的女孩浪漫医生金师傅3富家穷路第四季能耐大了第二季校草是女生食客追分成功流言终结者第四季我家有喜功夫状元

《妈妈咪呀》长篇影评

 1 ) 不被年龄定义的帅女人们

很久很久以前,豆瓣经常有舞台剧赠票活动/电影点映会,某次中了狗屎运,中了两张《妈妈咪呀》音乐剧的票,在广州大剧院看,可惜要出差,我妈跟姥姥两人去了,看完后老妈说很好看,至今还记得剧情。

我是在北京飞广州的飞机上看的,电影版本,一看到演员的“卡司”(英文cast音译,演员阵容之意),心想再难看也难看不到哪里吧——MR. DARCY, 007, 梅姨,还有其他眼熟但叫不出来的老戏骨们。

听到熟悉的DANCING QUEEN这首歌,再加上年轻的帅哥美女又唱又跳,一开始时会让人误以为他们是主角。

后来在梅姨的两位女性朋友出场后,戏才真正地开始。

梅姨在马厩见到她的三位老情人,以及在悬崖边上对着007的唱歌,好赞啊!

主角不是年轻靓丽的肉体,而是这些女儿都要嫁人,奔50、奔60,往往被lable成“老女人”的成熟女人们。

瘦瘦高高的朋友,照样穿着低胸深V花裙,撩着酒吧的小伙。

胖胖的写小说的朋友,在电影结尾时跟梅姨的其中一个EX好上了。

这些又唱又跳的老戏骨,这些上了年纪却依然或注重打扮,或注意心灵精神上的滋养,大胆地去恋爱,生活的女人们,好美。

希望女人们不被年龄所定义,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美和魅力。

P.S. 好想要个女孩儿。

 2 ) 高歌狂舞,我的“妈妈咪呀”!!!!!

当我们看到一群小年轻高歌舞蹈的时候,心里会觉得赏心悦目,充满活力,然而当庞大的歌舞群体以及里面的主角换成了一群大概年龄都是4050的大叔大妈的时候,你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怪?

槑?

雷?

原本我也以为是这样,可最后当真的遇见了这群老当益壮的家伙们,我却只能说“H-I-G-H”!!!从那首“mamamia”开始酝酿着情绪,再到“dancing queen”开始跟着三个OLD WOMAN 摆动身躯,直到最后,在单身派对那一段,我已经完全疯了,跟着他们高歌狂舞。

尽管这三个女人都是一把年纪了,可是他们的舞步依然焕发着光彩,身姿轻健,每个举手投足都让人感受到活力与魅力,那一种活跃的力量让每个人都难以招架!!

相比三个woman,OLD MAN部分就没有这这么HIGH,可是,老男人的魅力同样是不可挡滴!!!

首先是我的COLIN!!

无论是绅士的达西,还是BJ的马克·达西,没有哪一个会让我想到妈妈咪呀里的harry!

,说实在话,当我看到他弹着吉他,听到他唱“our last summer”时,我已经沦陷到不知哪里去了!!

当然在片尾看到他穿成那个样子,更是让我觉得搞到不行,在妈妈咪呀里的colin放开了自己,那种快乐的感觉,真的是让人无法忘记!

另外就是布鲁斯南,印象里一直他都等于007(虽然我不太看007),也不是没有见过他后来演邋遢的样子,可是在妈妈咪呀里,他的确让我惊艳了一下,特别是他最后向donna求婚,转身时那一眨眼,真的是把我电到了,那时候才真的觉得布鲁斯南真的是好帅啊···顺便说一下他的歌声,在里面,他大概是三个人里唱得最多的,不过还是觉得没有那两位唱的好听啊,不过我很喜欢他求婚唱的那首,感觉很好!!

另一个Old Man(忘了名字了),他给我的感觉很好,开头开船的时候,也是很帅的说,喜欢最后他和其中一个Old woman唱歌的感觉,也让人觉得很HIGH啊!

妈妈咪呀里有着很好的主角,那些跑龙套的也是很强啊,每次群舞的时候个个很high和投入,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就是那个绿衣服眼睛超级圆的阿姐,那个表情太有才了!

虽然妈妈咪呀的歌舞很赞,但不得不说他的剧情也棒,特别是最后黑夜里,三个爸爸去送苏菲,夜里波光粼粼,感觉很美,那首歌也很好听···感觉很温馨···

 3 ) 哪有那么多正确的事?应该过一个好的夏天

这几天,都在说自己和香港的连接,而中午盘《妈妈咪呀》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香港,当深圳音乐剧票价动辄上千时,香港演艺学院两三百的价格,真香。

那时候,下了班,到皇岗口岸坐上跨境大巴,直达湾仔(好像是),就可以过一个wonderful night 。

我就是这样看了妈妈咪呀的,还记得一旁西装小哥到最后忘我地跳着唱着。

说回《妈妈咪呀》,夏日必盘,快被盘包浆的一部音乐剧,光是听ABBA 的音乐就值回票价了!

slipping throw my fingers、dancing queen、chiquitita……最喜欢的是《our last summer 》,前奏一响起,夏日气息扑鼻而来。

这是属于暑期的歌,不是成为小镇做题家的暑假,而是一个walking hand in hand laughing in the rain的假期,在孩均小镇做题家的今日,这种快乐尤为珍贵。

这是一部不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音乐剧,你的妈妈和上百个男人滚过床单,你有三个哎呀老父亲,你的阿姨结婚三次拿了三份遗产潇洒人间……那又如何?

哪有那么多正确与错误?

你好,热到流油的七月[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破涕为笑]

 4 ) 嬉皮士最后只有变成中产阶级才有戏!

真理啊!

真理!

不管你之前搞多少个男人/女人;不管你之前多么的OOXX……反正,40岁以后,至少得是中产阶级的一份子;否则,连TMD去回忆青春时光的路费都出不起

 5 ) 天哪,8年了,我们还在聚会!

去年7月因为裂日同学搞到了3张票子,特意奔去上海看MAMA MIA的音乐剧。

当的我想必带着股戾气,每一次离开南京都好像是一次对现实的逃避。

那天下着点小雨,大剧院前铺着大片湖蓝色犹如希腊的海水一样的地毯,我、裂日、ROSA开着“三个土包子进大剧院”的玩笑,开心得好像和这个世界无关。

如果完整的话,我们应该是4个人,少了EMMA,彼时她还在北京,但很快就要去美国,一个月前我们刚刚在上海腐败过,算是提前为她送行。

我们总是爱看Sex and city,desprate housewife 一类的片子,然后觉得我们自己也好像是和她们一样的4人团体。

我们从没什么可骄傲的,除了有这几个好朋友。

作为一个乐盲的我,那一天之前根本没有听过ABBA的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觉得这部音乐剧很好看,甚至记住了其中几首歌。

SOS,Dancing queen,Mama mia。

我承认,在我看来最好听的段落不是这几个,但"you are the dancing queen, young and sweet, only seventeen"的确感动到我了。

在这个需要为工作为将来为那么多事情担忧烦恼的时刻,回忆起17岁那年的初次相遇。

第一次离家千里的我们,在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想必都有些心凉。

2000年的梆子井还没有通地铁,学校把报道的程序做的很不人性化,矿大还没有合并过来,新生都不能住校内,要穿过布满水坑和腐烂树叶的泥土路,住进招待所改建的宿舍。

于是在越来越惊愕越来越郁闷的时候,推开宿舍门,看见即将一起生活的陌生人……到现在我还能记起和每个人打招呼的情形,拘谨又茫然。

那时候自然想不到后来的种种事情,更想不到最后大家都不在一个城市,当然也不会想今天我们还能不断创造聚会的可能……17岁,我们的生活真的像一张刚刚展开的白纸,这个比喻很俗,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太多的新鲜事物去发掘,无论做什么都不需要考虑后果。

而时间以加速度通过,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在一起回忆那些笑过哭过闹过疯过的日子。

到现在突然间8年都没有察觉的过去了,我们甚至连过去的细节都不愿意去回顾,现实的烦恼在每个人心头压着,回忆美好却无济于事,每年有几次相聚的机会都很难得,都想珍惜这短暂的时间却常常还是起争执。

第一次分开的时候,也不过是北京和上海两地,而现在却已经是上海、南京、洛杉矶,以及其它可能的地方……今年的7月,EMMA从洛杉矶回来,我们再次聚齐在上海。

为了这次聚会,四个人吵了1个月,最后才安排好这两天的时间,有4个人的没有争吵的两天。

我们打麻将、洗脚、聊天,就像从前我们看电影、谈话剧,拍照片一样的自然,唯一不同的是,我们要安排好每一分钟,因为能一起做这些简单的事情,好难,好难。

去年看音乐剧之后,就知道Mama mia要拍电影,大牌云集,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Colin Firth,这个我看过的最好的MR Darcy。

无论是MR Darcy,还是MR Big或者其他什么样的男人,我想从17岁开始,或者更早,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完美想象,而现实就一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不靠谱的梦想而已。

这么些年的起起伏伏,变化的那么多、那么远,看大家身边的人来人往,早已经习惯和淡然了。

好在我们还都在,每一年我们都还有相聚的期待,即使我们还是一次次的吵翻了天,一次次地发誓说再也不理对方。

 6 ) 时间在她之内流淌

对美国的歌舞片没有什么好感。

这部片能够让我看完,绝不是歌舞,虽然歌曲精心选插、舞蹈精心编排,很多地方妙趣横生。

但有Meryl Streep在,歌舞与她:她使得影片里的歌舞活了起来,而歌舞为她增添了一抹亮色。

她没有逢着歌舞,电影会艰难;歌舞缺少了她,电影就绝无可能。

从普拉达里的女强人再到妈妈咪呀里的母亲,我知道没有人能逃逸到时间之外。

翻出《走出非洲》重温,她的脸庞清晰地告诉我多少年成为过往。

可是,看着她的挥洒演绎,又歌又舞,我想到“渴望年老”这句话。

渴望的不是脸上的皱纹和心灵的沧桑,而是如红酒般久经珍藏后散发出的香气。

所以,是时间在她之内。

这样,心底就明亮起来。

PS:影片里的极品男人们恰好也证明了这一点。

 7 ) 换回青春的咒语 妈妈咪呀

世界疯狂了,两度捧得奥斯卡小金人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扔掉了《The Devil Wears Prada》里的Prada,脱掉了《The hours》里的中性大衣,穿着背带工装裤,松散着凌乱的头发,和007布鲁斯南在爱琴海的美景中深情对唱了。

如果你觉得这就是很多人盼了半年的《MaMa Mia》影片中的噱头,那就大错特错了。

早在1999年,音乐剧《MaMa Mia》从伦敦首演开始,这部采用了瑞典国宝级乐队ABBA乐队的、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世界的20多首经典歌曲,串起温馨感人家庭趣事的音乐剧,就疯狂席卷了20多个国家,130多个大城市,更是获得了“首部音乐点唱机式音乐剧”的美誉。

ABBA乐队的经典歌曲,是这部音乐剧持续受到热捧的法宝。

爱琴海纯粹的蓝,浪漫至极的白屋,对希腊蓝与白,光与影的美好期盼,没有被枪版和17寸的电脑屏幕破坏。

影片开头本应波光粼粼的爱琴海夜景,因为枪版而显得昏暗无比,还好一首动人的《I Had a Dream》可以抚平失望情绪。

之后在《gimme!

gimme!

gimme!

》、《Honey, Honey》《Money, Money, Money》和《Mamma Mia》的歌声中,各位大腕演员断断续续出场,在欢快的气氛中也了解了故事梗概:单身母亲丹娜在年轻时曾与三个男人产生感情,20岁的女儿苏菲亚在自己婚礼前发现了母亲日记本中的秘密,并且偷偷给三个都有可能是自己父亲的男人寄去了邀请卡。

婚礼当天,三个男人的同时出现,让丹娜不得不“Mamma Mia”,惊讶、尴尬、误解、伤感,都融解在ABBA或欢快或舒缓的歌曲中。

虽然旧时恋人的出现让丹娜惊慌,但是闺中密友的到来,也让她们一起回到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舞会时光,姑娘明媚的脸庞、耀眼的装扮、犹如涂过橄榄油的肌肤,都散发着青春的魅力,《Dancing Queen》《Super Trouper》也点燃了悠然小岛的激情,小姑娘、胖肥婆的伴舞让电影的喜剧色彩更加浓重。

59岁的梅丽尔边唱边跳的卖力演出,让人折服,小金人不是谁都可以拿到的。

梅丽尔和布鲁斯南的《SOS》深情对唱,还是很惊艳的,虽然布鲁斯南的一脸严肃让人有随时可能掏枪的错觉,虽然沙哑的声音差点就糟蹋了这段戏分,还好黑T白裤老而弥坚的绅士形象已在心里根深蒂固。

“达西先生”科林.费尔斯在小船上抱着吉他的自弹自唱,也依旧风度翩翩。

一些评论说,如果没有ABBA的经典金曲,这部电影毫无亮点。

其实作为观众,寻找亮点不是初衷,投入的欣赏,接受故事里的喜怒哀乐,而且看《MaMa Mia》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情不自禁的跟着摇摆已不很灵活的腰身。

《MaMa Mia》唤回青春的咒语,每个人心中都会喊出的“MaMa Mia”。

 8 ) 为什么值五颗星

给出第一颗星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COPY不走样的电影,是我见到的from stage to show的完美移植。

MAMMA MIA是我在伦敦看的十几部show中间票价最高的一部(花了我54英镑,相当于我一周的生活费),当然,也是最棒最好看的一部。

电影从头到尾,体现了对舞台剧100%的尊敬。

无数个场景和细节,让我一次次回忆起舞台剧,Donna在床上狂跳+劈叉,Bachelor Party上众演员欢快的群舞,小黑毛孩和Rosie的调情,和舞台剧中是一模一样的。

开头是一样的I have a dream,连结尾谢幕的老姐妹组合重出江湖也是一样的。

我至今记得,伦敦PRINCE OF WALES THEATRE中全场起立,一起跟着慢摇的场景。

我可以想象,在某个电影院里,一定会有同样的场面。

第二颗星,给电影中“It's very Greek"的外景。

蓝色的海水,白色的房子,金色的海滩。

特别是那座建在山崖上的教堂,简直就是浪漫的代名词。

当Sophie和Sky在牧师前站定,背后是一轮落日,这是舞台剧无法比拟的。

所以,在舞台剧中,当Sophie和Sky离开小岛时,舞台中央也是升起一个大大的LED月亮,让两个人的剪影融入进去。

而电影则选择了夕阳,两个剪影,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都是同样的精彩。

第三颗星,给three possible fathers。

我开始还以为他们仨都是配口型假唱,后来才发现人家是真唱,而且三个无一例外,都是舞台剧演员出身。

Stellen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干过,Colin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对他的评价第一句就是a classically trained British theatre actor(资深英国舞台剧演员),Pierce做007之前,11岁就从爱尔兰去伦敦了,也是在West End混大的。

007也好,Darcy也好,这次都是重操旧业,老调新唱,熟门熟路。

难怪Colin背着吉他唱Our Last Summer时,那是怎么一份羞涩的青春情怀啊。

Pierce的一曲SOS对唱,也是深情款款。

第四颗星,给Meryl Streep。

奥斯卡两届影后,创纪录的14次奥斯卡提名,看来不是空有虚名。

从一开始天台上的独舞,可是大旋转加悬空,非常人可比,Dancing Queen非她莫属。

上部电影还是Prada满身,这次却工装裤素面朝天,照样星味十足。

最后一颗星,我给这部电影的官方网站---http://www.mammamiamovie.com/main.html。

和电影一样动感十足。

 9 ) 相关影讯

幕后制作:一个梦想的实现  追本穷源,《妈妈咪呀》中所讲述的那个故事,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

制片人朱迪·克莱默一直在积极地与阿巴乐队(ABBA)的班尼·安德森和比约恩·奥瓦尔斯碰面商讨,就第一部与其乐队息息相关的舞台剧《国际象棋》进行了大范围的剖析,克莱默表示自己被里面所蕴含的力量深深地感动了:“毕竟,是阿巴乐队创作了《舞会皇后》,而如今它已经成为现代最伟大的流行歌曲之一了。

”克莱默受到了他们歌曲中的戏剧风格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重新筹备一个舞台剧,不仅仅能够收录阿巴乐队的音乐,还能利用场景的安排,赋予其一个全新的故事形式。

比如说阿巴乐队具有最特殊意义的《胜者为王》,通过堂娜这个角色的倾情演绎,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还有原名为《我的故事》的一首伤感歌曲——堪称阿巴乐队有史以来最具突破意义的作品,同时也是这个乐队在美国当之无愧的 Top10之一,则是让观众的情感尽情地宣泄的一种媒介。

  尽管《妈妈咪呀》的内容,与阿巴乐队在音乐方面的贡献以及其成员和乐队的历史无关,但最初的时候,班尼·安德森和比约恩·奥瓦尔斯显然并不想趟这个“浑水”,总之就是怎么说都以摇头来代替回答。

然而制片人朱迪·克莱默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物尽其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进行游说,劝说这两个人同意他们的歌作为整个舞台剧的基本……直到1995年,克莱默的坚持不懈终于得到了回报,两人点头应允,但前提是克莱默必须得提供一个好的故事本子,足以承载这些经典的歌曲,于是,克莱默转变方向,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寻找一个天分傲人的作家,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两年……1997年,克莱默认识了编剧凯瑟琳·约翰逊,也意识到自己已经找到了那个具备着惊人的才华和情感的合适人选。

  朱迪·克莱默向凯瑟琳·约翰逊简要地概述了一下自己的要求,同时还对约翰逊解释了一下,阿巴乐队是如何同时捕获两个完全不同的年龄群体的喜爱的,因为他们的歌既有像这种适合年轻人、充满了俏皮和天真的《亲爱的》以及《舞会皇后》,也有更加成熟、极度反思、情感丰富的歌曲,比如说《胜者为王》和《懂我懂你》,所以克莱默坚持认为,阿巴乐队的歌曲里本身就蕴含了一个能够吸引几代人的故事。

  另外,朱迪·克莱默还感觉到,凯瑟琳·约翰逊似乎认为比约恩·奥瓦尔斯的歌词里面暗示的主题皆是一些与婚礼和假期有关的东西,克莱默回忆道:“我告诉约翰逊,必须要忘记这些歌,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说,没有了这些歌,你的故事一样精彩,一样打动人心,而她确实采纳了我的建议。

”音乐只是一种渲染气氛的手段  对于凯瑟琳·约翰逊来说,为了这部舞台剧,她需要着手准备大量的前期工作,还将从A到Z仔细阅读阿巴乐队所有歌曲的歌词部分,作为这一切的一个起点…… 约翰逊知道自己不得不建立一个游离于音乐之外的独立故事框架,之后才是歌曲的有效选择,来加强剧本的表现力度。

随后,约翰逊还意识到,她必须得时刻留意自己所选择的阿巴乐队的歌的曲速,它们的出现要完全符合故事发展到某一个程度时的节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凯瑟琳·约翰逊的努力很快就有了成果,最终她创造了一个暖人心房、令人振奋的好故事,讲述了两代女人不同的爱情观,以及轻率的爱和成熟的爱所产生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然后再在中间穿插了友谊、身份的注解以及愿望的达成…… 约翰逊和朱迪·克莱默一致认为这样的内容设定肯定能够在所有人的心中引起相应的共鸣,对任何年龄段、不分男女、不论国籍,都能产生一股不容忽视的吸引力 ——就像阿巴乐队的歌曲所达到的效果一样。

  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剧本之后,朱迪·克莱默又马不停蹄地开始物色合适的导演人选,她竟然成功地说服了在戏剧界非常受人尊敬的歌剧导演菲利达·劳埃德加入进来。

看过剧本之后,就连劳埃德也禁不住为之着迷,不过他关注的可不仅仅是阿巴乐队的歌曲,还有整个作品中那难得一见的沉静气质,劳埃德有条不紊地总结道:“如果不提前声明,甚至就连班尼·安德森和比约恩·奥瓦尔斯本人也觉察不出来,这是一个根据他们的歌曲创作出来的故事。

”  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阿巴乐队和舞台剧工作组走得最近的是比约恩·奥瓦尔斯,他回忆道:“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歌曲有的被接纳,有的被舍弃。

我还清楚地记得,凯瑟琳·约翰逊真的了解我们的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词的含义,要知道这里可有上百首歌曲呢……而他们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改变它们,而是融合它们。

”  至于班尼·安德森,则是到了这个舞台剧第一次试演的时候才出现在剧院里的,他说:“我觉得,走进剧院的观众可能要被彻底地震撼住了,因为无论你之前是怎么想的,看完剧之后,都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妈妈咪呀》的奇妙之处。

歌曲的运用非常棒,以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起到了连接上下文的重要作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我一下子就被凯瑟琳·约翰逊创造的一切所倾倒了,她现在可是我的偶像。

”《妈妈咪呀》第一次面向观众正式登上舞台,是在1999年4月6日,地点是伦敦的爱德华王子剧院……到2005年6月,这部舞台剧正式公映第1000场,是百老汇中“寿命”最长的一部。

  《妈妈咪呀》在伦敦公演没多久,就有数家电影公司表示愿意投资将其改编成电影……最终,由汤姆·汉克斯与加里·高兹曼合办的Playtone电影公司,联合朱迪·克莱默的 Littlestar公司,共同担起了改编影片的重任,身为制片人的汉克斯回忆自己当时看舞台剧时的情景:“差不多从第12分钟开始,我就已经和其他观众一起站起来,随着音乐轻声哼唱。

”另一位制片人高兹曼则表示:“将这部舞台剧改编成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一定要捕捉到这个故事在舞台上时所爆发的气氛、能量和灵魂,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保证带给大家一部伟大的电影。

”花絮:·《综艺》是这么描述《妈妈咪呀》的制片人朱迪·克莱默和编剧凯瑟琳·约翰逊的:"当她们一起制作舞台剧的时候,还是如此地一文不名,有的时候还要忍受来那个来自于瑞典的阿巴乐队的责骂……可现如今,她们已经成为英格兰最富有的两个女人了。

"· 影片的片名也来自于阿巴乐队的一首单曲……舞台剧版本的《妈妈咪呀》于1999年4月6日在伦敦的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随后转战北美,第一次公演的时间是 2000年5月23日,地点则是皇家亚历山德拉剧院。

之后原班演员人马又来到旧金山进行巡演,并分别在洛杉矶和芝加哥待了一段时日,其中饰演堂娜的路易丝·皮特耶(Louise Pitre)和苏菲的扮演者蒂娜·麦迪乾(Tina Maddigan)还以她们出色的天分受到邀请,在百老汇的版本中继续出演相同的角色,并于2001年10月18日在冬日花园剧院正式拉开序幕--那里也是音乐剧《猫》以前的大本营。

目前为止,这部舞台剧已经在美国超过140个城市中巡演过了,同时还去了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进行交流演出。

·导演菲利达·劳埃德也执导过这部舞台剧在百老汇时的版本。

·曼迪·摩尔、阿曼达·拜恩斯、瑞秋·麦克亚当斯和艾米·罗森都曾是苏菲这个角色的后备人选。

· 《妈妈咪呀》是第一部在位于松林制片厂中新007电影的摄影棚里拍摄的影片,在《007:大战皇家赌场》之后,这里着了一场大火,如今所有的场景都已得到修复。

现在,这个占地59,000平方英尺的全新布景,将会为影片中所有关乎晴空下的希腊的场景进行服务,包括音乐元素和舞蹈部分。

·班尼·安德森,阿巴乐队的前成员之一,是影片中许多歌曲的作者,他将梅丽尔·斯特里普称之为"一个奇迹"……斯特里普专门去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为歌曲《胜者为王》进行录音,而且是一遍通过。

 10 ) 2022.07.02 妈妈咪呀

  推荐指数:⭐⭐  类型:歌舞  导演:菲利达·劳埃德  上映日期:2008.07.10  时长:108分钟  语种:英语      ---  这部电影的三观也有点歪。

歌舞还行吧,没那么洗脑。

我还在被上周的《芝加哥》洗脑中。

  女儿要嫁人了,她希望自己的父亲能陪自己走红毯,但她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她看了母亲的日记,发现母亲同时跟三个男人有一腿。

当年原本母亲的未婚夫被家人安排要另娶他人,母亲一怒之下劈腿另外两个男的,后来未婚夫回绝包办婚姻再回来找她的时候已经“带球跑”了。

母亲独自把女儿抚养成人。

女儿同时偷偷约了三位“潜在父亲”来参加自己婚礼,觉得自己肯定能一眼就认出他来。

(这里就已经开始离谱了。

)三位父亲候选人来了这里见了女儿,阴差阳错之下分别要跟女儿走红毯。

而且还都见了母亲,母亲不想让女儿知道这三个男的身份,还想瞒着女儿。

总而言之,婚礼的时候尴尬死了,三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父亲,但又觉得头顶一片绿。

最后还是当年的未婚夫扛下了这一切,女儿跟老公出去旅游了,未婚夫用自己女儿的婚礼给母亲求婚。

(又是个乱七八糟)。

其中一位父亲还被母亲的闺蜜相中了,热烈追求。

  我……真不敢相信这还有第二部,不敢看不敢看。

啥啊这都是。

三观又歪到屁股上去了。

完全就是乱搞。

一点逻辑没有啊。

  给两星拉黑不送。

  妈妈咪呀原来是“mamma mia”,我更想翻译成“我的妈呀!

”。

这个翻译多贴切,我的妈呀还能这么玩还能这么搞,绝了!

《妈妈咪呀》短评

女魔头抽了,007抽了,达西先生也抽了……这片真热闹,一干大牌集体抽风,只怪我本身实在对歌舞片兴趣不大啊~~

7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歌曲实在是太棒了,非常优美

11分钟前
  • 羽族优伶
  • 推荐

要不是因为画面美轮美奂,我真的看不下去,什么玩意儿

13分钟前
  • 包人三
  • 较差

一群二百五!

16分钟前
  • 科林
  • 很差

没什么意思

17分钟前
  • LipingTaBaBa
  • 很差

20130317CCTV6上午播出,昨晚首播

19分钟前
  • IVAN
  • 推荐

好欢快的电影

22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我老了,消受不起这么活力十足的片...

23分钟前
  • 一匹脱肛野马
  • 较差

不错的音乐剧

26分钟前
  • 牙齿好喜欢
  • 推荐

特别前来围观“女魔头抽了,007抽了,达西先生也抽了”的神片。本来以为会出现三个老帅哥大乱斗的欢乐乌龙场景,结果最后居然变成了布鲁斯南叔的个人秀,他那破锣嗓子和长发火星人造型差点儿没把我乐晕过去。Colin comes out to be a gay,抓狂中……

28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舞台剧改编的电影从来都无聊 歌还能听

31分钟前
  • 大红苹果
  • 很差

【重看2018.07.30】

32分钟前
  • 蜉蝣
  • 较差

好听~

37分钟前
  • forfaen
  • 推荐

重温熟悉的旋律,真的会忍不住跟着唱!所以皮尔斯布鲁斯南是因为演得尴尬还是唱得难听拿的金酸梅呢🤔

38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我老板的口味。我自觉一般,对歌舞剧无感。

42分钟前
  • kimifans
  • 较差

音乐真好听

47分钟前
  • 宋耗子
  • 推荐

哦 我的爱琴海婚礼!

48分钟前
  • = =
  • 力荐

2013年9月19日22:50:03,整的太复杂了,看不懂,应该是不喜欢音乐剧里的音乐。

50分钟前
  • 对抗拖延
  • 较差

开篇和结尾的音乐相当不错~

51分钟前
  • Emancipate
  • 力荐

女孩笑容好看

56分钟前
  • 喜呢萌萌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