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凤梧洞战斗

봉오동 전투,凤梧洞战役(台),凤梧桐战斗,战斗,봉오동 전투,Bongoh Town Battle,The Battle: Roar to Victory

主演:柳海真,柳俊烈,赵祐镇,朴智焕,崔有华,北村一辉,崔岷植,池内博之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年份:2019

《凤梧洞战斗》剧照

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2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3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4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5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6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3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4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5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6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7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8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19凤梧洞战斗 剧照 NO.20

《凤梧洞战斗》长篇影评

 1 ) 这样的战斗和天朝比起来小儿科

这样的战斗和天朝比起来小儿科,有时候想想蛮有意思,不管是倭寇还是高丽的所谓战争,规模的确小的可怜。

这样的战斗和天朝比起来小儿科,有时候想想蛮有意思,不管是倭寇还是高丽的所谓战争,规模的确小的可怜。

这样的战斗和天朝比起来小儿科,有时候想想蛮有意思,不管是倭寇还是高丽的所谓战争,规模的确小的可怜。

 2 ) 关于《凤梧洞战斗》想说的是…

首先想说的是,有可能是出于个人偏爱,当结尾处“崔珉植”老师惊喜亮相的时候,兴奋的心实在没有Hold住真性情的嗓子,独自观影的人也能激动欢呼到飞起;其次想说的是,韩国电影有时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快速将观者的情绪带入到想要营造的氛围中,并且这一次的带入后还看到了比较写意的画面设计;再次想说的是,虽然讲述的是朝鲜抗日战争的故事,但是情节的开合并没有给予观者情绪上太多的共鸣感,而且人物小情怀的东西有些过多,虽然或许这样的表达更真实更贴近人性的正常角度,但是习惯民族大义的思维还是无法接受过多的小格局的儿女情长;最后想说的是,动态镜头的运镜绝对是高手级的,层次丰富技术娴熟大师水准,给影片加分不少,总体来说能看但不是非常特别的好看。

QJ

 3 ) 这是一次北朝鲜人在中国境内组织游击队袭击骚扰日军的小型战斗,双方总伤亡才200人,而今天南朝鲜人拍这件事成为电影来供自己意淫,真是讽刺。

区区总共200来人伤亡的战斗,堪比非洲黑叔叔的械斗闹剧,却可以被南棒子如此意淫夸大,果然是南棒风格。

第一场战斗就是典型的意淫,日军哨所那么好打的话,日军怎么能轻易占领棒子50年?

难道棒子的祖先都是废物鱼腩???

第二场在村庄内的战斗,棒子游击队竟然有狙击瞄准镜?

1919年在西方军队内都没有普及瞄准镜,游击队竟然能有瞄准镜?

顺溜在二战后的解放战争拥有带有瞄准镜的美国二战海军陆战队步枪有人说意淫,那么在二战前棒子游击队超越时代的就有20年后的瞄准镜,可不可以不要双标??

我顺便查了一下,片中出现的那个狙击枪,是莫辛纳甘狙击步枪,是1940年才设计出这样的瞄准镜,1942年才批量装备军队,这种抢特点鲜明,特别是配的瞄准镜特点鲜明前面的物镜很小而且不伸出,和所有狙击镜不一样,具有鲜明特点,仅有这样的一种外形,没有类似的,所以1940年代的二战步枪出现在1919年,棒子导演显然不比大陆抗战神剧好多少,棒粉可不可以要点儿脸不要双标??

事实上棒子就是这么意淫,再自慰也没用,日本一旦禁运一两种化学原料棒子电子工业就要休克,甚至还不得不从中国进口这些原料。

而且事实上,是北朝鲜人在中国境内组织游击队袭击骚扰日军,而位于南朝鲜的人做顺民顺从日本,而今天南朝鲜人拍这件事成为电影来给自己意淫,真是讽刺。

 4 ) 韩国人的抗日片还是有点新意的!

与国产抗日片不同,本片的设计还是有些新意的。

单单是结尾的反转就是以往我们熟悉的抗战电影不同。

毕竟这在历史上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导演操作起来容易的多吧。

以往国产的抗战影片通常规模较大,历史记载清晰,且受到苏联影片的影响深远,统统的伟大、光荣、正确,一贯到底。

没毛病,当然也没什么新意。

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在演技,不得不佩服柳海真,有他的片子通常都值得一看。

故事中规中矩,导演的功力也是可以的。

美中不足,过于英雄主义的表现降低了战斗的真实性,虽然还达不到我们抗日神剧的“高度”,但也是让军迷们看得目瞪口呆,所以也就注定了本片的上限不会太高。

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同样是拍战斗场面,国产的影片怎么就达不到韩国的高度呢。

印象中拍的质量最好的也就是《集结号》了,尴尬的是,也是用的是韩国的团队。

这一点,还是希望国内的同仁们多多努力吧,别把钱都花在流量明星上,多多提高自身的技术才是硬道理。

否则你就只配拍文艺片了。

最后一点:结尾处从骨灰袋里拿出国旗的设计实在太经典了。

比起血染国旗的设计更让人振聋发聩。

必须给个大大的赞。

我打6.5分,值得一看,有亮点,演技一流。

 5 ) 原来韩国人也拍抗日神剧啊

战争片什么最重要?

战场!

战场!

战场!

拜托这是热兵器时代啊,还敢把兵堆在一起?

射击不找掩护,直接站着打?

更不要说那几场刀片对决了。

这片子是拍给傻白甜看的吗?

假得让人出戏无数次,妥妥的抗日神剧啊。

虽然特效不错,但剧本这么写,战场这么安排,那就只能两星(给特效)了。

如果有傻白甜认为就是这样打仗的,建议看看《三八线》,补一补智商

 6 ) 一言难尽

个别场景还可以,演技吧一分,剧情一分,韩国人总是摆脱不了一种叙事手法,就是罗列n多个小人物,你一言我一语,或者主人公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透露一些信息补充给到观众,问题在于太琐碎,看多了,烦!

1.所有的粘上一丁点儿边的军事题材的电影,但凡有点儿战术排兵布阵,就值得三分以上。

本片一如既往的,场景奇怪,日本兵少说一个小队吧,有战马,大白天半山坡还可以翻滚的半山坡,怎么可能追不上靠腿跑路的独立团。

半山坡的场景就和苏格兰的庄园一样,基本上没有高低起伏,连个丘陵的山头都看不到,一群复制粘贴的日本兵追着十来个独立团老人家,一个都消灭不了,简直了。。。

2.日本兵并不比无头脑的好嘛,半夜人家都知道不追了,怎么会在大白天倾斜度30以内骑着战马的视野宽阔的地方浪费兵力和精力驱赶着十几个兵,一个打不中,那些个兵也没有什么穿插迂回掩护什么的,就是直线跑,也追不上,呵呵。

3.按照真实的故事版本,是因为不好改编基本比较闷才这样拍的吗,真实的战斗是和现在的俄乌一样闷所以拍成这样?

 7 ) 很抗日神剧

韩国人肯定把凤梧洞当成自己的地方,甚至是整个东北,包括河北、内蒙等地,毕竟有大渤海国的背景给他们底气。

标准的韩国抗日神剧。

男主一把大刀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三十人对付一支军队,还要不是据守天险,各种奇袭还能全身而退。

好一头东北虎。

胡子提议分钱散伙跑路,这个很猪八戒。

女枪手很有点像《暗杀》的全智贤,人设。

丛林狙击,很CS。

那一声“独立”,就是华莱士的“自由”,应该来多两声。

大刀上刻的是汉字: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安排了个小年轻日本大学生来反思殖民,贬低大和是劣等民族。

逃入俄罗斯境而不入中国境。

要是海参崴和库页岛还在我们手,韩国人就无路可逃了,那么爱面子。

单挑这个就很武侠片,西部片了。

最后有点全民抗日的意思。

 8 ) 韩国抗日剧,尊重历史

韩国作为日本的受害者,和中国人民有着同样的民族仇恨,虽然不了解详细的历史,但反抗侵略者的民族感情是一样的,对待侵略者的态度是一样的。

看点:1.主演演技全部在线,侵略者也把侵略者演艺的不错,战斗场面真实残酷;2.大刀批鬼子的镜头颇有李云龙的样子;3.对于民族感情的渲染也颇有感染力,冰冷残酷的战斗穿插着透着乐观积极的插科打诨,严肃不失幽默。

八分,最近比较喜欢韩国电影,日本电影一律略过,可能是源于共同的民族仇恨。

 9 ) 冰与火、家与国

“中韩友好靠日本”,虽然只是一句戏谑,但由于战争曾为两国打上了惨痛的历史烙印,在相同年代都经历了“日据时期”的悲剧,因而“抗日运动”也就成为了中韩观众最自然相通的艺术创作题材。

早在清朝末年,日本便利用中日甲午战争,开始了侵占朝鲜半岛的企图;从1895年占领朝鲜,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横跨了半个世纪。

在这五十年之间,日本在汉城市中心原朝鲜王宫“景福宫”门前修建总督府,在纵贯国土的重要山脉上埋下铁钉切断“国脉”,在柏林奥运会韩国选手夺冠之后升起太阳旗,尤其电影也是通过殖民式的移植方式由西方传入韩国。

因而影视作品也就成为了民族情绪的集中表达。

2019年随着日韩贸易战持续升温,以韩国独立运动为历史蓝本的《凤梧洞战斗》自然成为关注焦点;然而在初期票房夺冠的同时,针对日本演员角色争议、拍摄过程破坏环境等负面新闻也对电影本身造成了干扰。

但一部影片的精彩程度本就不是票房数字就可以统计出来的。

我认同《凤梧洞战斗》是一部“抗日神剧”,没错,此处“神”字仅有褒义。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19年3月1日,33名宗教界人士和青年学生在京城(今韩国首尔)塔洞公园举行和平集会、宣读《己未独立宣言》,高呼“大韩独立万岁”;“万岁运动”很快蔓延为整个朝鲜半岛的人民起义;1920年 6月初,日军纠集罗南19师团和南阳守备队大部兵力进行围剿,大韩独立军将领洪范图率领 300余名独立军士兵诱敌深入,在汪清县凤梧洞伏击日军、歼敌 150余名,朝鲜独立军仅1人牺牲、5人受伤。

《凤梧洞战斗》中大韩独立军分队长李长河的姐姐,就是在起义运动中被捕的代表,他蚩伏在延边一带的抗日据点,用守住最后一寸国土的信念守望着姐姐和国家光复一起到来。

身为精英战士的他,星眉剑目、举止飒爽、表情冷冽,唯有在提及姐姐时会流露出轻松烂漫的神情。

影片的另一位主角是大韩独立军中满洲团的领袖黄海哲。

他带领的队伍没有正统军装、口音天南地北、行事快者恩仇,大部分是山野马贼出身、迫于生计做些不正当的营生,并不知晓什么复国大计、只是出于跟随黄海哲的江湖侠义而归顺了独立军。

电影镜头从黯蓝的江水溯流而上,背后驮着弟弟的青年茫然地为一行军人做着向导,他关心的不是这群人的来路和去处,而是黏人的弟弟非要跟着自己过河。

日本军人丢下一袋食物便扬长而去,先哥哥一步发现食物下面藏着手雷的弟弟将包袱紧紧抱在怀中,惊雷爆炸之后空地上只剩下灼灼焚烧的枯树、一如青年黄海哲心中沸腾不休的烈焰。

所以后来负责训练新兵的黄海哲才会用假手雷给李长河开了一个玩笑,教训他看到手榴弹时不要妄想着救人,因为“活下来的人也会一直生活在地狱里”。

短短几个字,是他负载着遗恨独活多年的悲苦。

但李长河只有姐姐这一个亲人,望不到尽头的革命之路也唯有这一盏明灯照亮,国土尚在才有国民的家园、姐姐归来才有自己的归宿。

本就沉静内敛的少年因为黄海哲的恶作剧而对他印象恶劣,在打定主意要以自我牺牲诱敌时再遇到黄海哲,李长河对他一如既往的轻佻浮夸也依旧冷眼相对。

凤梧洞是为围剿日军准备的死亡山谷,但通向山谷的路上需要牺牲者的指引——在最后一寸尊严的国土上,李长河自愿成为那枚奔赴绝境的棋子。

影片在呈现凤梧洞战争史实中分为四段进程,节奏干脆也不失细腻:三屯子村两队意外交汇、后安山援救独立资金联络人、高丽岭石冢近距离诱敌、凤梧洞山谷最后决战,每场战斗枪火之间都镶嵌着角色的高光,敌我双线交替步步迸发战事的激烈,回忆与现实穿插连连刺探人性的凄美。

例如当李长河对战俘举枪时,真正响起的却是日军屠杀百姓的枪声;当日军小战俘叨念着“好美的名字”时,眼睛望去的却是朝鲜少女纤弱的背影。

当黄海哲挡在日本俘虏面前,劝慰李长河该与自己分析凤梧洞兵力状况时,李长河在他脸上重击下一拳——那是永失所爱的悲怆、是壮士断腕的痛楚、也是难以言说的孤独。

李长河与黄海哲,一个将以死亡迎来生机、一个要用活着直面历史,两厢英雄气节,都同样充满悲剧情怀。

前者是冰、是漫天雪花凝结而成的静寂,负载着从容悲壮的重量;后者是火,是惊雷之后燃烧不休的烈焰,靠的是手起刀落的畅快。

人物刻画的艺术之外,还有融入自然的艺术。

“一切景语皆情语”,摄影机镜头有关照人物的悲悯,也有俯瞰山河的气魄。

大量升降摇移的航拍镜头,远眺是高山与流水的壮阔、细看是平凡而不屈的脊梁。

山河挺拔轮廓、草木柔软弧度,镜头在行军的途中如同鹰隼俯冲疾驰、在壮士的脸上像眸光似的深情凝望。

让真切的呼吸代替号角冲撞着耳膜,让绵延的起伏取代赞歌纪念着牺牲。

金灿的玉米地升起黑色狼烟、雪白芦苇丛被刀锋斩断,不语的青山以宽容的姿态怀抱着浴血的儿女、也睥睨着耻辱的杀戮。

《凤梧洞战斗》的导演元新渊不仅擅长剧本创作,同时也多次为影片包揽动作特技,在这部电影中,他剔除了过多过火的个人英雄特写,而是以家国、自然与个人的血肉关联为轴心、发散出全民抗战的壮烈图景。

人在山川中、山川在国土上,于是一切画面都有了生命的灵性。

就像战士在掩埋陷阱时,感觉到山风带来的是家乡种下的土豆接连开花的节气。

在诸多战争场面中,横跨山谷、两岸三人的运动狙击堪称运镜代表,移动的跟拍长镜头和几方主观视角交替切换,奔跑的速度、逆风的力度、瞄准的角度,自然苍莽衬托着生死角力。

在匪帮的山洞里点亮篝火,在家国的悲痛中忘记身份。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独立军,每一颗树都成为卫国者的掩护。

影片中两次涉及方言的滑稽桥段,也是为民族魂这一主题服务。

当黄海哲背着重伤的李长河终于到达凤梧洞最后的战场,李长河在手榴弹落下时再次推开了对方——他们都失去了家族,也都将拯救另一个家人当做对逝者的报答。

柳海真在2019年贡献出两部抗日题材电影,延续民族精神的《词典》和弘扬团结抗战的《凤梧洞战斗》都表现颇为精彩,前者的无知者泼皮、后者的大勇者豪迈,他放肆的嬉笑、吞吐的真挚、铿锵掷地的台词风格,都是包含人情味和幽默感的小人物形象的最高级演技。

柳俊烈则表现出老练而隐忍的爆发力,他是冷峻的冰山、纯真的弟弟、坚毅的战士、可靠的领袖、孤独的使者。

黄海哲是讲究信义的大哥,而李长河的多重身份却令他始终罩上了一层寂寞的悲壮感,他思念却要隐藏、悲痛却只含泪、善战而又低调、疏离众人却甘于牺牲。

在重伤仰面、作别姐姐的幻想画面里,他滴落的眼泪像泉水,只是泉边已经没有了倚畔饮水的小鹿。

在空山筑起孤坟,埋下游子的夙愿。

向谷底撒去骨灰,带走生者的眷恋。

土豆在地里开花的时节、主人再也踏不上归途;青春正无邪灿烂的年纪,成长却沦为野心的献祭。

这场战斗里不可回头的牺牲,为的是解放之后有从选择的将来。

 10 ) 韩国的造谣神剧,游击队灭一个师团

棒子游击队歼灭日军一个师团。

真是让诺门罕的朱可夫元帅汗颜,让太平洋战场上的麦克阿瑟将军无地自容。。。。。

太君殖民朝鲜半岛50年,真是太不容易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棒子真是不要脸。。

歼灭日军几千人的大战役,早就名垂青史了,怎会所知甚少?

本来这场战斗歼灭日军数十人,伤几百人,吹成是歼灭几千人的大胜。。。

大家想想,一战歼灭日军数千精锐,恐怕只有国军的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血战昆仑关等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的局部战役,还有整个百团大战,而往往伴随着中国军队的几倍于日军的伤亡。。

还有就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着美爹的玉碎作战了。。

棒子,卑劣。

《凤梧洞战斗》短评

棒国抗日神剧,有点抗联那感觉,方方面面似曾相识。

8分钟前
  • 关于小熊的一切
  • 较差

我焕哥真的帅爆了🙈❤️

13分钟前
  • Daniel Liao
  • 力荐

睡过去了。。。崔岷植大叔还是挺帅的。。。

17分钟前
  • dreams
  • 还行

很幽默,很狗血,很热血!

18分钟前
  • Limnio
  • 力荐

日本军队演得好 哈哈

21分钟前
  • 影者
  • 推荐

战斗场面马马虎虎,剧情也有点散,整体马马虎虎

24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还行

让我想起了东北抗日联军!中国电影限制要放开啊!

25分钟前
  • 人皮先生
  • 推荐

韩国主旋律

26分钟前
  • MichiJCB
  • 还行

韩国的主旋律影片,取材自1920年高丽抵抗武装在我吉林境内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完全理解影片要拍出伟大战斗里程碑意义的主旨,但拍得着实一般,非常教条僵硬夸张。鬼子是漫山遍野的,匪首是愚不可及的,战力是忽略不计的,消灭是手到擒来的。高丽独立团这边,男主是飞檐走壁的,男二是神功护体的,中枪是百年难遇的,牺牲是主动涅槃的。开枪是弹无虚发的,陷阱是一网打尽的,敌军是指哪去哪的,俘虏是良心发现的。当主角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当日寇宛如NPC出现在每一颗手雷爆炸的现场,无数神剧前辈在这一刻灵魂附体,观影气氛也转为我就静静看你还能怎么扯。演员方面,其实几位熟面孔老戏骨都没有太大纰漏,要表达的坚决悲壮、视死如归、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这些特征都体现了,无奈剧本过犹不及,把一个真实的可歌可泣的史例拍成了故事

29分钟前
  • shawn
  • 较差

好熟悉的画风,果然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的抗战神片。所以,崔岷植就拉了一泡屎?!

34分钟前
  • 发条橙
  • 较差

看点是摄影,用了大量斯坦尼康、无人机航拍营造出了空间感很强的战斗场面

36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抗日偶像剧,中韩一家亲

38分钟前
  • Tolkien
  • 较差

宇宙国拍摄的神剧,要是国产片早就被装逼的豆友口诛笔伐了,里面的小日本子一片一片被放倒,更搞笑的是那个留朋克头的中尉,感情日军这么不注重军容风纪的吗?

42分钟前
  • 稀里哗啦来注册
  • 较差

3.5 赶上中国抗战片了 日本人真是智商低枪法差怎么殖民的 游击队至少也多死几个吧 好在电影不拖沓 有些血腥场面

44分钟前
  • aaa
  • 推荐

故事挺普通的(可能中国电视剧看到过挺多了),户外山景挺不错。有点血腥的地方,如虐杀村民,大刀砍鬼子,但是这又不是动作片的展现,动作戏并不突出。主要就是一个小队一直跑,吸引日本的追击队到凤梧洞这个地方。

49分钟前
  • 他人之言
  • 还行

昨天凌晨在首尔看完,冲着抗日题材+刘海镇的演技,就得四颗星。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在线,剧情发展不错,选景也讲究(济州岛的拍摄很辛苦),画面感十足。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夸大个人主义,还有就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拖沓了。。。整部片看下来,还是意犹未尽的!算是一个上乘之作吧!

50分钟前
  • 逆风
  • 推荐

同样是抗日神剧,不得不承认人家制作还是用心得多

52分钟前
  • Hay
  • 推荐

不香吗?6分认真的?

56分钟前
  • 狼猫狗贱
  • 推荐

韩国棒子打日本,谁死都行

1小时前
  • jerome
  • 推荐

有人说是“抗日神剧”,其实,抗日本身就很神。影片拍得很有激情,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饱满,这描写的是一场真实的战斗,确实日军惨败,而抗日军很少伤亡,也就是说,凤梧洞战斗本来就非常神,拍成“神剧”不是必须的吗?

1小时前
  • 天D行者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