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地狱医院

Stonehearst Asylum,Eliza Graves

主演:凯特·贝金赛尔,吉姆·斯特吉斯,大卫·休里斯,布莱丹·格里森,本·金斯利,迈克尔·凯恩,杰森·弗莱明,苏菲·肯尼迪·克拉克,西妮德·库萨克,埃德蒙德·金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地狱医院》剧照

地狱医院 剧照 NO.1地狱医院 剧照 NO.2地狱医院 剧照 NO.3地狱医院 剧照 NO.4地狱医院 剧照 NO.5地狱医院 剧照 NO.6地狱医院 剧照 NO.13地狱医院 剧照 NO.14地狱医院 剧照 NO.15地狱医院 剧照 NO.16地狱医院 剧照 NO.17地狱医院 剧照 NO.18地狱医院 剧照 NO.19地狱医院 剧照 NO.20

《地狱医院》剧情介绍

地狱医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自称来自牛津大学的精神病医生兼学者爱德华·纽盖特(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饰)辗转来到了地处偏远的斯通赫斯特精神病院,他希望跟随卓有成就的塞拉斯·莱姆教授(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学习相关治疗方法。塞拉斯神情阴郁,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更与当时盛行的方法迥然不同,不过似乎病患的精神状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和康复。在此期间,爱德华被美丽端庄的贵妇人伊莉莎·格拉芙(凯特·贝金赛尔 Kate Beckinsale 饰)所吸引,这名女子因心因性的歇斯底里症状饱受折磨。初来乍到的爱德华隐隐察觉这座病院的诡异之处,而他随后不久更发现了病院背后那可怕惊人的秘密…… 本片根据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强会长黑神第二季跨国大追捕:致命的光环一骑当千龙之命运执剑人伊甸之东索伊·拉达:鸿运当头推手疯狂电影人2食客屠杀夜追分成功德里罪案极度残暴夜行者世界奇妙物语25周年秋季特别篇电影导演篇赫尔豪森-金钱之父女守卫们产前阵痛我们的成长日记第二季夏尔马吉的小吃替身小甜妻归路在黑暗中讲述的恐怖故事豪门惊梦翻手为云Jose与虎与鱼们井之头恩赐公园日暮第十年钻石大盗

《地狱医院》长篇影评

 1 ) 什么才叫正常人?

这部剧的前半截比较无聊,剧情也很薄弱,我一度为男主的优柔寡断和缺乏智慧而感到愤怒。

直到最后五分钟大反转,算是拯救了它,一下子将这部剧提到了比较高的高度,并且引发了深刻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电影一开始,年轻的牛津大学毕业的医生纽盖特到一个位于深山里的精神病院里实地学习。

但是一进精神病院大门,一切都透着诡异的气氛。

院长阴沉,管家诡谲,工作人员都隐隐透着不正常。

纽盖特对看起来唯一正常的美丽的女士伊莉莎一见钟情。

后来纽盖特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所谓的院长、管家和工作人员都是精神病患者,而真正的医生被他们设计关押在病人的牢笼里。

但是纽盖特知道了实情也没能救助可怜的医生们,人物性格有点弱,被追杀的紧要关头还停在恋人解释的误会的阶段。

最后突围成功也只是利用了个小技巧,我甚至觉得存在侥幸,并未让人物性格增色多少。

但是直到他们离开,纽盖特才吐露他身份的真相。

原来他并非真正的纽盖特医生,他是纽盖特医生管理的一位精神病病人,在一次医疗展示会上遇到美丽又柔弱无助的同样是精神病病人的伊莉莎并深深迷恋,于是他想办法逃脱了,意图假冒纽盖特医生找到她和她一起远走高飞。

影片的最后,医院的秩序恢复正常,而男女主角改名换姓,幸福的在庄园舞会中跳舞。

但是这就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正常人?

什么是精神病人?

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的基本观念和我们不同就认为是精神病人吗?

比如那个自从爱马死后,总是幻想自己是一匹马的人,被认为是精神病人。

他是人,而非马,这个定义是谁给的呢?

在他的精神体系里,自己是一匹马作为基础,而构建整个世界,只能说他的想法和普通人不同,但不能代表他就是病人,而别人就是正常人吧。

就像事物的正反面,你可以说这面是正,另一面是反。

但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啊!

不知道是谁说,精神病人的世界只是和我们的不同,但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就好,没必要一定纠正他们。

那应该说,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刚好我们这一大群人的世界相似,而那一小群人的世界和我们的不同,仅此而已。

凭什么说我们就是正,他们就是反呢?

也许就像很多人在同一条路上行走,没有意外的话大家都这么一直一路走下去。

但是忽然某些人可能遇到一些事情,他就向旁边的小路走了。

有很多的小路,每条小路上可能也三三两两的有一些人,但是都比较少,最拥挤的最多人的当然还是宽敞的大路了。

但是其实并无妨碍,每个人都只是顺着自己的路向前走而已。

不能因为大路人多就说这条路是正常的,其它都是不正常吧。

那怎样才能使一个人偏离主路,向人迹稀少的荒野小路上走呢?

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框框,那个框的四周都有一定的承压值,这个框是我们从出生开始受到的社会各种观念的灌输、各种道德法律礼仪等的约束而自动建立起来的,它会自觉把我们的脚步规范在主路上。

但是某些意外的事发生后,某个点的压力在一瞬间超过了框的承压值,于是框的一根线就断了,框就垮了,人的脚步随之就乱了,思维观念都不再是原来的了。

就像那个假院长,他向重伤的士兵开枪之后,那种愧疚懊恼的感觉突然飙升,一下子就让他脑袋里的框就断了线,于是他整个人都乱了。

我们很多人应该都体会过过度被某件事困扰的时候,那种头痛心悸的感觉,那只是最初期的表征吧。

我曾经在一个分叉口无时无刻的思索何去何从,有一瞬间整个脑子都很疼,我赶快告诉自己不能再想了,再想会出事的。

所幸我及时停下来了。

有这样的警觉性是因为我们同学中已经有人精神错乱了,开始胡言乱语,思维不受控制(即使现在回头看我还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想她一定也是经历了什么。

还记得当时辅导员在其它年级的大会上提过一句话,“08级的学生都跳楼了,09级的学生都疯了”。

我至今不原谅他。

能把事关学生生死的事情以如此轻蔑调侃的方式说出,枉为人师。

(当时08级学生有一个跳楼的,09级也就是我们这届学生,有一个有点抑郁症,后来又出了我同学的事情) 而且现代医学对于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如电击、强迫注射等,其实仔细想来都是非人道的,并未把精神病人当成人来看待。

那其实,说到底,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精神病人吧?

只是我们没有到压力值压断框线的时候。

这个结论真是惊悚。

但是我觉得是对的,《犯罪心理》中瑞德也思索过这个问题,嗯看来有些问题真的不能想得太深。

我忽然也觉得有点混乱了,我得去静一静。

 2 ) 哪有什么痊愈,放弃治疗就是胜利!

《地狱医院》改编自爱伦·坡短篇小说《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原著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角应邀造访一家疯人院,中途越来越觉察看护人员的行为颇为怪异,最后他终于明白,原来院中病患和医生的身份已做了调换。

除掉开头结尾,小说只有两个主要段落,先是院长带着主角四处参观,并讲述一种乍听新奇、细品令人不寒而栗的特殊“疗法”;高潮戏发生在晚餐桌上,主角目睹医生护工们的表现越来越荒唐离谱,大惑不解之际,被羁押的真正医护们冲入房内,把他从难以置信的局面中解救了出来。

这篇小说已多次被搬上银幕,最早是1913年的法国默片版,1932年的德国版是把该故事和另一篇《黑猫》糅在一起,此后西班牙、波兰、墨西哥、捷克的电影人都借用过该素材,而此前所有的版本中,以1973年的美国版最为出色,虽然因成本低廉,被淹没在数目庞大的爱伦·坡影库中。

原著采用见闻录的样式,主人公没有参与到叙事中,作为一个旁观者,耳濡目染了一起匪夷所思的奇闻。

这样的结构很适合短篇小说,但没有主动性的主角在银幕上是不合适的,必须要改造成挑战暴政、拯救受难者、完成爱情追逐的典型英雄式人物,《地狱医院》成功地将单个点子支撑的短篇小说扩写成引人入胜的悬疑大片。

影片增添了许多现实的厚度,为荒唐的故事前提增加了可信度:疯子管理下的医院暴露出许多问题,锅炉烧不热,缺乏补给,疯子中存在“内奸”,疯子“院长”需要培养一个门徒继承他的统治;另一边,被关押的医护人员疾病缠身,即使逃离也是被追猎殒命,无法像小说结尾那样,狂风暴雨般瞬间扭转局面。

小说中重点描写的餐桌乱舞一段,影片中只是点到为止,说了一些有关性的粗俗笑话,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挑战节操和动物扮演的疯狂游戏,没能再现,这是比较不满意的地方。

从看到预告片那刻起,我就期待这几幕的真人演绎,竟然被略过了。

片中有一条支线,是吉姆·斯特吉斯所饰的年轻医生尝试治疗病人。

有别于正牌院长残暴施虐的“圈养”和冒牌院长分配职能的“放养”模式,他在两者间取得了折中——通过耐心,尊重,理解和善意的欺骗,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友善配合。

相比前两种,这样充满人道的对待和治疗方式,无疑最令时下的观众感到亲切。

影片的时代背景被大幅度改变(小说写于19世纪40年代),放于19与20世纪交界,那是告别黑暗时代,迎来医学新曙光的象征。

结尾天高云淡,阳光四射,芳草庄园中翩翩起舞的温馨画面,也一改此前阴森,肮脏,潮湿,扭曲的视觉印象。

随着时代的交替,旧时代的愚昧残酷也随着被烈火灼烧的疯人院,一去不复返了。

比较吊诡的是,很多爱伦坡小说都以火烧大宅作为结尾,《塔尔博士》难得免俗一回,却又被电影拉回了这条轨道,我也不知该弹还是赞了。

严格来说,此片不恐怖。

故事很严肃,但气氛并不肃穆,笼罩在疯子嘉年华式的大呼小叫里,叫人哭笑不得外加几许毛骨悚然。

确切来说,那是一种被无理智环境包围而万分糟心的折磨感。

影片深得爱伦坡小说的精髓,还原了我初读爱伦坡小说时的感受,徘徊在生与死、理智与疯狂交界的哥特漩涡里,华丽中包裹着疯狂因子,摧毁情绪的定时炸弹似乎随时会爆炸,一切都充满着不可理喻又令人深深着迷的变态吸引力。

如果有什么恐怖,那就是恐惧自己看完之后也变得三观颠覆,神智失常。

由于原著的谜底在影片第一幕就被揭开,剧本重构了一个新的意料外真相。

比较遗憾的是,此片跟《禁闭岛》在卡司和故事前提上都太接近,偏偏结尾也如出一辙,很难不让人往这方面联想。

主创在掩盖方面做得倒挺扎实,没有《禁闭岛》那样对主角精神状态一丝一毫的暗示,观众即使有这方面的猜疑,也是转瞬即逝。

好的悬疑片编剧就像魔术师,用大动作掩盖小动作,在一堆一望而知的疯子中,一个伪装足够高明的同类完全不扎眼。

似乎为了对得起爱伦·坡的名头,这转折像是剧本写完后额外安插的,可有可无,虽然不会让人觉得画蛇添足,却也没能在情感上做一把助推,无法达到《非常嫌疑犯》那样浑然天成,叫人拍案叫绝的境界。

(文/方聿南)

 3 ) 结局很意外,也很让人深思

2014年《地狱医院》,本片根据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改编,惊悚片,我倒是真没看出什么惊悚,除了色调有点阴暗。。

因为是小说改编,剧情上非常好,题材也新颖,影片节奏也还可以,主要是看完这个影片的感触很多,其实对于精神病,他们需要的不是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而是对他们的关怀,并不需要太多东西,很简单,就连一个精神病都可以做到,不是吗?

不过只是说起来很容易。。

影片很精彩,我就不多透露了!

吐槽一下,相比从前对待“疯子”的态度和办法,现在医学这么发达,真的是太好了。。。

个人觉得这个电影还是不错的,推荐小伙伴们观看,★★★★

 4 ) 疯。

不错的 看过才知道是改编自艾伦坡 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想到薇罗尼卡决定去死//每个人都是固定团体眼中的疯子 每个疯子都活在自己构建的看似坚不可摧的精神世界里 只要按下那一个按钮一切分崩离析 战胜不了心魔的//所有人也都是恶魔 把病人当做课堂实例的真正医生 虐待病人毫无人道的院长 暴虐的守卫 到底谁又是疯人谁又认识正常人呢 到底怎样才是包容性的社会呢 进入疯人院的不一定是疯子罢了 都是在逃避现世环境的正常人罢了。

 5 ) 爱,既是一种病,也是一种药,为了爱和理想,我们比精神病人更强吗

起先是当恐怖片来看的,后来越看越意味深长,不错的电影。

电影中医生和病人的身份被颠倒,而医生反而干着疯人的事。

电影中男主角为了仅有一面之缘的女神,来到了医院,经历过种种危险,最后成功和女主角远走高飞,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他们却都是精神病人。

闭目自问,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是谁,为了爱和理想,我们比精神病人更强吗?

 6 ) 你有病啊。你有药吗?

看完忽然想到一句话,就是题目了。

有段时间挺流行于网络的一句话,把它当笑话来听也不无不可。

可是看完这个片子,有种感觉就是,我们又何尝没病呢?

只是又有谁找到了他/她的那副方子。

此片和禁闭岛有异曲同工之妙,很经典。

后面的反转给了我们大跌眼镜的惊喜,也恰到好处的升华了导演的主题。

单纯从影片想要表达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映射疯子的世界和疯子看世界的角度以及疯子眼中的疯子。

疯子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是对立的,疯子认为他们的世界正常,需要用他们的世界观来持续这个平衡,而“正常人”却用不一样的方法(常规疗法,指疯人院医生用虐待的方式治疗疯子)来维持这个次序。

片中的疯子看似用“正常的”方法维持着疯人院的次序,而通过影片回忆可以看出“正常”的人用的方法来治疗疯子似乎也不成效,这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困恼,到底谁疯了?

亦或者是讽刺我们这个正常的社会。

疯子眼中的疯子。

男主眼中所见全是疯子。

从他进疯人院的那一刻就可以看出,似乎每个人都有结症。

但是谁有肯真正去面对自己的结症?

这似乎也是我们当今社会的现状,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疯子。

我们知道现在加班对身体不好,我们知道现在赚钱以后难买好身体。

我们知道早晨要吃早餐,我们常常不吃早餐。

我们知道通宵打麻将不好,我们常常通宵打麻将。

我们知道抽烟喝酒不好,我们总是戒不了烟,戒不了酒。

我们知道现在不努力,以后生活难,确很难着手去改变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面对不正义时需要伸出援助之手,但脑中又总提示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知道放弃对大家都好,确执着于旧情。

我们知道要等红灯,我们知道不能超车,我们知道夜间行车不能开远光灯,我们知道等等等等……这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疯子。

有人说这是爱情片,那也不无道理。

谁是谁的一剂良药,谁是谁的一副他方。

只是他们找到了他们的药,但是我们呢?

适时的改变吧,发现自己的病,努力的去寻找方子,若有幸能找到,能得到是幸运,就像男主一样,是修来的福。

反之若不能,便适应,便顺从,如疯人眼中的世界一般,也未曾不是一种美。

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

 7 ) 其实我们都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片子看完感觉谈不上是惊悚片 也没有鬼魂僵尸吸血鬼 也不知哪位大神翻译的地狱医院 感觉109分钟很平淡 虽然卡司豪华 但每个演员都太熟悉以至于看得直出戏 一看本金斯利就想起禁闭岛 哎 看完唯一感触就是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惨痛的回忆 都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精神病 但有谁敢说自己就是完美的个体 完美的心智 在有些时候 我们都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8 ) 有关身份

一我们亲爱的马先生究竟是个疯掉的人呢,还是一匹快乐的马?

二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别人的身份。

军医Lamb成了Dr Lamb,杀人犯Finn成了总管,心智发育迟缓的Millie成了护士,还有锅炉工和异装癖者,以及我们亲爱的马先生。

而这些人原本都是精神病人啊!

或至少被认为是这样。

经过蔡老师的讲解,我们明白早期的欧洲,为了保持皇室的血脉纯正,有很多近亲结婚,而那些不正常的后代,往往就被秘密关押在偏远的精神病院里,不让世人发现。

而一同关押的人都有各种“异样”,被原来的贵族阶级所不齿而遗弃了原有的身份。

而新的身份是,精神病人。

三而精神病人是什么呢?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

1899年,某堂医学课上,贵妇Mrs Graves,哦不,癔症患者Mrs Graves被轮椅推上来供大家做实验和研究。

以及在Stonehearst Asylum里各种实验和研究的对象。

是的,18世纪末的医学还在各种摸索阶段。

正如我们影片中看到的有个窟窿的头骨,电击青蛙,旋转及冷水浴疗法等等。

蔡老师讲解到,当时的用药无非也就是麻醉,安眠以及海洛因。

院长Dr Salt之所以那么执着的寻找军医Lamb的breaking point,就是因为他还不认可自己精神病人的身份。

其实逻辑也是蛮奇怪的,作为医生,必须先把人变成病人才能治好你。。。

可怜的Salt和Lamb(注意,我这里去掉了他们的头衔)最后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真变成了精神病人。

四可历来都不缺不安分守己的人。

Dr Newgate就是罗(我们暂且这么称呼他吧)。

牛津毕业(蔡老师说那是当时世界最强国的最好的学校!

)却要到一个偏远的精神病院去获得临床经验;秉承所有精神病患者都可以被治愈的信念却执意只想带一个人离开;为了爱人可以杀人。

不断的和Mrs Graves说我可以的做到的,我可以带你离开的。

这份只有一面之缘的,还跨越医生病人身份的爱情,面临恐怖医院压迫,还要逃出升天真有好莱坞大片的即视感。

而这样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又往往源自于小人物不满足自己的身份设定,一定要挑战权威,跨越到英雄的身份界定中才能完成伟业。

我只是不断的在想,Dr Newgate口口声声要保护Mrs Graves,可是他自己的出现才是一步一步把Mrs Graves带入危险境地的罪魁祸首啊!

就算完成他从医生到英雄的身份转变,丝毫不影响Mrs Graves的身份啊!

因为对于Mrs Graves来说,有音乐有钢琴,她就是个快乐的人。

直至影片的最后10分钟,我对他身份的跳跃也就不奇怪了。

不安分的Newgate,在过去被形容成一个有说谎癖的精神病人了。

在现在呢?

我们之中有多少隐性的Newgate啊!

只是没有明目张胆装作是别人,但其实是在做超出自己身份的事呢~当然也有安分守己,做出表率的人。

一如护士长Marion,她的关爱。

她是反感Dr Salt没有人性的对待精神病人的,但作为护士长她又不能明确批评,她有她的职责在。

甚至把Lamb当成自己的病人,她对Dr Newgate说,用你悲悯的火光照亮他内心的最阴暗处。

找到自己的身份,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才能安身立命的生活。

就像Mrs Graves最后不愿离开,她说无法想象自己生活在精神病院以外的地方。

而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域,或者各种不安分,则是我们烦恼的源泉啊!

五身份。

在Newgate出现之前,Lamb还一直是军医Lamb。

他不仅没有在Dr Salt面前崩溃,而且还夺过了医院的控制权,让医院在自己做军医的思路下进行了改革,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不再滥用药物,也没有各种酷刑,根据才能给病人安排职位。

Mrs Graves可以弹琴了,几乎不说话的Millie成了帮助别人的护士,所有人可以坐在一张桌子旁一起吃饭了。

Newgate出现,军医Lamb变成Dr Lamb。

特别是看了Dr Newgate能唤醒Arthur后。

他需要Newgate这个有专业背景的助手,助力他完成一个真正院长的职责,治病求人。

连Finn都说Lamb变了。

要知道军医Lamb原计划是让所有人都去死啊,他个人无法治愈他们,只有死才能解脱他们。

只是差一点点,Dr Lamb的身份,让他变成了一个好人。

同样,马的身份,让我们亲爱的马先生这么快乐。

护士的身份,让Millie不仅开口说话,与人交流,更向往爱呢。

Arthur被名字唤醒,在新秩序的精神病院中也承担了迎宾的职责。

怪不得Mrs Graves要责问Newgate,你都不知道我的名字,那你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一个名字,就有一个身份,就有一个职责,就是一个正常的人的所有呀!

所以才有电影谍影重重,伯恩拼了命也要找回自己的身份。

所以才有电影白发魔女传,练霓裳痴迷令狐冲,只因他给她一个名字。

Stonehearst Asylum里的病人只所以成了病人,是因为他们的“异样”而失去了原本贵族/原有的身份。

找回各自的身份,哪怕是一个名字,一份职责,他们就不再是病患,生活便有好起来的可能。

没有身份就没有尊重,抹除了他们的区别,一概把他们当作是精神病人这个身份,这就是地狱医院。

六Newgate就是是Dr Newgate呢,MrsPike的儿子呢,还是变成Dr Lamb了呢?

他是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身份,做了个精神病院主题游的精神病人。

 9 ) 身份颠倒的精神病社会

看这部电影的前一半的时候,我一度想要放弃,故事进度缓慢,诡异奇怪的气氛,打个比方,就像你面前就要做好的美味蛋糕,你一直期待着快好了,而它却迟迟不好。

这种无法达到预期的失落曾让我搁置过这部电影,但是前几天,当我终于把电影的后半部分看完后,我发现确实是一部精品。

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以为这部电影探讨的是精神病人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确实在那个年代1900年前后,哪怕是较为安稳发达的西方国家,在对待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上,可以说也是参差不齐。

这部电影就是发生在一个这样的精神病院,不能说电影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不尊重患者的,毕竟护士长还是很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最大的问题出在院长身上,一个缺乏对患者最基本的同情的,沉迷去用各种不合适的残酷的治疗手段治疗病人的医生。

他不能说是不负责的医生,但是显然,他只是视他的患者为一个实验体,一个能让他最大限度研究开拓精神领域的实验物品罢了,所以他缺乏同情,也根本不会给予那些精神病患者起码的尊重。

电影里的后来带领所有精神病患者的头领,可以说就是受到他的治疗虐待最严重的人了,这个人也是这部电影非常关键的角色。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头领刚来到这家精神病院的时候,尚且有头发,后来在电影里他的回忆中,最后他已经是个秃顶了,活生生被折磨的完全脱发,这是怎样一种非人的对待啊。

其实那个年代,又有多少被视为耻辱的精神病患者在家人的不闻不问中,受到医疗人员的各种虐待呢。

不可估量,也无从考证了。

在电影的开头,男主来到这个精神病院,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和谐,合适的有能力有自控力的精神病患者伪装成为医生护士,而另外的无法自己照顾自己的精神病患者也被这些人妥帖照顾。

也因此,当男主发现现在的精神病院其实是被一群精神病人所占领的,而真正的正常人被关了起来,有性命之忧。

而且了解到以前的院长医生对待这些患者的态度很粗暴甚至是一种虐待后,我发出了一种疑问,如果真的按照真正的所谓正义救了那些医生,又把这家精神病院变成以前的样子,真的是正确的选择么?

女主的设定是这家精神病院,歇斯底里症的一个患者,男主和女主的设定我觉得巧妙。

明面看,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病人,站在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女主在和男主争执要不要把以前的医生护士放出来,让这家精神病院恢复到以前的样子的时候,仿佛看到我自己内心两种不同想法的拉锯。

然而电影的后续,让我明白了,精神病终究是精神病,即使在头领的领导下,和头脑相对来说清醒的女主和其他人的辅助下,这家精神病院,可以说是精神病人的社会,所以后来头领用残酷的方式将原来的精神病院长活生生电成精神病的时候,我明白了,对于他们来说,男主院长这样的正常人,不就是正常社会中他们么,都是异类,在医生用残酷的方式治疗他们的时候,何尝不是现在,头领用残酷的方式把院长变成精神病一样。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变成精神病的院长,后来反而被头领很好的对待了。

但是,诚如我上面所说的,精神病终究是精神病,同理,他们的社会也是不健全且无法长久的,这个由头领建立起来的精神病社会很快,就出现了不可挽回的裂隙,女主视为妹妹的一个精神病人被电影中另一个作为头领打手的男精神病患者活生生扼死。

而头领很明显,已经无法确保这个社会到底是对精神病患者的一个天堂还是地狱了。

也因此故事出现转折,女主同意帮助男主把真正的正常人放出来,其实也就意味着,这个精神病的社会,曾经被女主视为和谐天堂的地方将不复存在了。

影片中其实还有各种细节与暗示表明了,这个社会其实是不正常的,是终将瓦解与失控的。

在故事的最后,男主凭借护士长的提点,把头领的激进不正常的地方安抚下来,让这个精神病院得到安宁与和谐后,带着女主离开了,在离开之前,女主也为了救男主克服了自己的歇斯底里症状,可以说,男主用自己的方式,爱,治愈了女主。

我以为这就是结局,然而最终的结局给了我一个印象很深的反转,男主他不是一开始设定的精神系医生啊!!!!!

他是一个在一次精神病演示讲座,同样作为被演示者的与女主擦肩而过的另一种类型的精神病患者啊!!!!!!

莫名还有点浪漫呢,男主与女主擦肩而过后,对女主产生了一种异常的迷恋,千辛万苦的逃离了看管他的医疗人员。

假扮治疗他的医生,来到了这个精神病院。

本来只是想找到女主带她走的,没想到,最后是和女主相互治愈了。

看到有的影评说,这个结尾过于温馨,不合适整个影片的基调,但是我却觉得这个结局很好。

无论最后女主和男主也是在另一家精神病院生活还是在正常社会生活,这都是一种圆满吧,作为一个正常人,还是希望看到这样的圆满更多的吧。

是一部佳作,值得品味。

PS:女主很美很有气质啊!!

能理解男主对她一见钟情啊!

 10 ) 原来大家都是精神病人

《地狱医院》,影片看片名就是一部恐怖惊悚类电影。

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恐怖惊悚不足,却有些荒诞之感。

一个年轻的精神病医生造访一个偏远的精神病医院,却发现了蹊跷之处。

原来所谓的院长主管护士全是精神病人,真正的院长等人被关入了地牢。

最后,年轻医生终于打败了假的院长,带着美人离开医院,而最后的反转却告诉大家,其实大家都是精神病人,真是太荒诞了。

但不得不说,Kate Beckinsale扮演的女主角,美得果然可以让年轻医生可以深陷其中。

《地狱医院》短评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2分钟前
  • Joyce
  • 还行

-

7分钟前
  • R
  • 还行